鲁科版化学必修二 3.1 认识有机化合物 教案
化学ⅱ鲁科版第3章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1)

化学ⅱ鲁科版第3章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1)课堂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引入、展现幻灯片]同学们,我们之前的化学一直差不多上在研究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等,这些差不多上无机物。
再看着这些色彩缤纷的图片,诱人的水果、新型的家装材料、这些差不多上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那这些物质属于哪一类别呢?[学生]属于有机化合物。
[教师]还能说出哪些物质是有机化合物吗?它们在性质和功能上各有什么特点?什么缘故会有如此的特点?学生活动:[学生]1、矿泉水瓶、衣服、水果、蔬菜、塑料尺、球鞋、电灯开关等是有机化合物。
大多数的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少数如CO、CO2、CaCO3等结构比较简单,不算有机物。
事实上有机物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2、特点:有机物种类比较多,大多数有机物的熔点和沸点低、难溶于水,能够燃烧。
设计意图:引入新课,明确学习任务,明确在活动开始时,必要的充分的预备工作,为学生开展活动理清思路教师活动:【引入】天然气的要紧成分是甲烷,下面我们以甲烷为例,来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板书】一、甲烷【提问】大伙儿能否写出甲烷的化学式,你明白它有哪些性质?学生活动:倾听,回忆自己对甲烷的已有认识回答:CH4;它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能够燃烧设计意图:加深经历;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教师活动:师生共同活动“观看摸索”(能进行学生探究实验更好)以甲烷为例进一步研究有机物的性质,完成书中实验1、实验2;按小组讨论、记录实验现象。
归纳甲烷的性质。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实验现象,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得出一些有关实验的信息,再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摸索、辩论、研究问题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实验协作探究,培养合作意识。
并通过讨论培养自己的观看实验现象,分析并说明实验现象以及归纳信息的能力。
教师活动:【指导实验】要求两学生代表操作演示观看摸索中实验3,其他同学观看实验现象,归纳现象及结论。
【强调】实验操作注意事项【设疑】这些现象说明什么?(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并书写反应化学方程式)学生活动:认真听讲,积极摸索,并记好笔记,分组讨论、动手实践:用课前预备的三色橡皮泥和牙签自己动手做出甲烷的球棍模型和模拟氯气和甲烷的反应历程;并练习写出反应方程式。
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鲁科版必修2

甲烷的性质【教材分析】甲烷内容位于鲁科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是学生在高中阶段首次接触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方面的内容。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烃是有机物的主体,而甲烷是烷烃的最简单且最典型的分子,因此,这节内容的学习尤为重要,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有机物学习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了解了关于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因此在介绍这些知识时,要关注与已有知识的联系,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2.知道甲烷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3.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理解取代反应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播放甲烷取代反应实验,发生取代反应的动画和燃烧反应实验,增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2.学生观看视频,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总结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1.辅以课件的微观模拟和合理习题,鼓励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积极学习,尽可能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2.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了解有机物对于人类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取代反应)。
【教学难点】实验现象的分析,取代反应的微观教学究取代反应过程板书:CH4+Cl2 CH3Cl+HClCH3Cl +Cl2CH2Cl2+HClCH2Cl2+ Cl2 CHCl3+HClCHCl3+ Cl2 CCl4+HCl对比,纠正自己的方程式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如何提炼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过渡:根据甲烷的反应基理,总结取代反应的概念练习2思考,概括,记录特别说明:A、反应条件:B、反应物:C、生成物:D、连锁反应:练习3记录,思考,概括探究甲烷燃烧反应的产物提出问题大家都已经知道甲烷是燃气的主要成分,即可以燃烧,那么如燃烧产物是什么呢?提示: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猜想:二氧化碳和水激发学生的旧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引导:你能否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呢?引导学生从方案的安全性、简便性、可行性等方面考虑选出最佳方案。
高中化学 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1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案 鲁科版必修2

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1课时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课标要求]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2.了解甲烷的物理性质、存在及用途。
3.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了解取代反应。
1.大多数有机物熔、沸点低、难溶于水、可以燃烧。
2.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比空气轻、难溶于水的气体。
3.甲烷易燃烧,放出大量的热:CH 4+2O 2――→点燃CO 2+2H 2O ;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易发生取代反应:CH 4+Cl 2――→光CH 3Cl +HCl ,CH 3Cl +Cl 2――→光CH 2Cl 2+HCl ,CH 2Cl 2+Cl 2――→光CHCl 3+HCl ,CHCl 3+Cl 2――→光CCl 4+HCl 。
4.取代反应指有机化合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代替的反应。
有机化合物1.有机化合物:指绝大多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2.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熔沸点低、难溶于水、可以燃烧。
3.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比较。
物质 比较 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结构 大多数分子中只含共价键 分子中有些含离子键,有些只含共价键 溶解性大多数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 大多数溶解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耐热性 大多数不耐热,熔点较低(400 ℃以下)大多数耐热,熔点较高 可燃性 大多数能燃烧大多数不能燃烧化合物类型 绝大多数为共价化合物大多数是非电解质有离子化合物,也有共价化合物大多数是电解质化学反应特点一般比较复杂,副反应多,反应速率慢,方程式用“―→”表一般比较简单,副反应少,反应速率快,方程式用“===”表示示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2)含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3)有机物都是易燃的非电解质(×)(4)有机反应都十分缓慢(×)(5)有些有机物易溶于水(√)2.油漆、涂料等装饰材料都易燃、易引起火灾。
化学必修2鲁科版第3章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

然后写少一个碳原子的直链: ( )
然后再写少两个碳原子的直链:把剩下的两个碳原子当作一个支链加在主链上:
(即 )
思一思:探究C6H14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
随堂练习
1.下列有机物常温下呈液态的是 ( )
A.CH3(CH有相同的分子量B.有相同的通式
C.有相同的物理性质D.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5.在常温常压下,取下列4种气态烃各1mol,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其中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
A.CH4B.C2H6C.C3H8D.C4H10
6.请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以下烷烃
⑴ C2H5-CH-CH-(CH2)3-CH3⑵
CH3-CH-CH-C-H
⑶ ⑷
CH3-CH-C-CH3CH3-C-CH2-C-CH3
答案(1)4-甲基-3-乙基辛烷 (2)2,3,4-三甲基己烷
(3)3,4-二甲基-4-乙基庚烷 (4) 2,2,4,4-四甲基己烷
7.根据有机化学命名原则,判断下列命名是否有错误,若有错误请根据所要反映的化合物的结构给予重新命名。
(1)2-乙基丙烷:
3同系物之间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因此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则随分子量的增大而逐渐变化。
【知识拓展】烃基:烃分子失去一个或几个氢原子所剩余的部分叫烃基,用“R-”表示;烷烃失去氢原子后的原子团叫烷基,如-CH3叫甲基、-CH2CH3叫乙基;一价烷基通式为 CnH2n+1- 。
二: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认识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烷烃、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等概念
2、了解常温下常见烷烃的状态
3、通过探究了解烷烃与甲烷结构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鲁科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3.1 认识有机化合物 精品教学课件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
A.阿司匹林
B.硫氰化钾
C.纤维素
D.石油
解析:选 B。组成有机化合物的元素除碳元素外,通常还含有 氢、氧、氮、硫、卤素、磷等元素。但对于碳的氧化物、碳酸 及其盐、氰化物、硫氰化物等少数含碳化合物,由于其组成与 性质都跟无机物更相似,故通常把它们归为无机物,也就是说, 有机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而含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 机化合物。
乙烷
乙烯
乙炔
球棍模型
空间填充 模型
分子构型
空间立体结构
平面形分子
直线形分子
分子式为 C4H8 的烃,碳原子之间形成碳环时,
这种烃称为环丁烷,其结构简式为
。像环丁烷这样,
分子中有碳环(碳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相连形成的环)的烃称为环 烃。环烃(如环丁烷)属于饱和烃。
5.取代反应 (1)概念:有机化合物分子里的某些__原__子___ (或_原__子__团__)被其他 __原__子___ (或_原__子__团__)代替的反应。 (2)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 CH4+Cl2―光―照→_C__H_3_C__l+__H__C_l__; CH3Cl+Cl2―光―照→_C__H_2_C_l_2_+__H_C__l _;
(3)几种常见的烷烃
名称
丙烷
丁烷
戊烷
分子式 __C__3H__8__
__C__4H__1_0_
__C_5_H__12__
结构 C__H_3_C_H__2_C_H__3 _C_H__3C__H_2_C_H__2_C_H__3 C__H_3_C__H_2_C_H__2_C_H__2C__H_3_
简式
通式
__C_n_H__2n_+_2_(n_≥__1_)___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认识有机化合物》说课稿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认识有机化合物》说课稿一、引言欢迎各位教师朋友们来到今天的化学课堂。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认识有机化合物》这一章节的内容。
有机化合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有机化合物的观察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目标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化学式的写法;3.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4.能够通过实验方法合成一些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三、教学内容1.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以及少量其他原子(如氧、氮、硫等)组成的化合物。
我们将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构造式表示方法和氢、碳、氧、氮等元素的特点。
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将学习命名常见的烷烃、烯烃、炔烃、卤代烃以及含有羟基、羧基、胺基等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并通过练习来加深理解。
3.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特性。
我们将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熔点、沸点、密度等物理性质,并通过实验方法来进行观察和比较。
4.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的性质。
我们将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燃烧、酸碱性等化学性质,并通过实验来观察有机化合物的一些特殊反应。
5.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对于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至关重要。
我们将学习几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并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一个和学生相关的问题,如“大家平时都用过什么有机化合物?”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前激发他们对有机化合物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2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以PPT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命名规则、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通过举例和图示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1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课件

化学 必修2
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自主预习区 互动探究区 巩固训练区 课时作业
化学 必修2
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自主预习区 互动探究区 巩固训练区 课时作业
互动探究区
化学 必修2
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自主预习区 互动探究区 巩固训练区 课时作业
一、甲烷的取代反应
反应 条件 反应物 光照(光照时,甲烷与氯气发生平静的取代反应;若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使0.5 ________。 mol甲烷完全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并生成 相同物质的量的4种取代产物,则需要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练一练] 1.环保部门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近年来 逐步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方法。其中塑料袋、废纸、旧
橡胶制品都属于(
A.无机物 C.盐类 答案:B
)
B.有机物 D.非金属单质
化学 必修2
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自主预习区 互动探究区 巩固训练区 课时作业
二、甲烷(最简单的有机物)
强光直射下,两者则可能会发生爆炸)
甲烷能与氯气、溴蒸气、碘蒸气等纯净的卤素单质反 应(但不能与氯水、溴水、碘水反应)
物质的量 参加反应的Cl2的物质的量=生成的HCl的物质的量=
的关系
有机产物中氯原子的物质的量
化学 必修2
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自主预习区 互动探究区 巩固训练区 课时作业
(1)用两种方式表示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CH2Cl2 的化学方程式。
自主预习区 互动探究区 巩固训练区 课时作业
说课必修二化学3.1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二课时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说课稿颜丙娟各位老师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鲁科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二课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程序以及板书设计四个部分展开我的说课。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分三点。
第一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甲烷性质的学习为本节课做了知识上的铺垫,本节课又是学习有机化学的起步课,所以本节对学好有机化学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点,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要求,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知道烃、烷烃、同分异构现象的概念,掌握甲烷的结构和烷烃的结构式、结构简式的书写。
第二个维度,过程与方法,通过模型、多媒体等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第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学习与探究,使学生感受身边有机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热情。
第三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烷烃分子的结构特点、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多样性。
为了讲清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身心发展特点,我主要采用讲授、比较、归纳、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
第三部分说教学程序,我将采用四步教学模式。
第一步,目标展示。
简单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步,自主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使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获取本节课的知识,教师及时启发、归纳。
第三步,探究解疑。
这是本节课的关键环节。
以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多样性为主线,沿着烃——甲烷的结构——简单烷烃的书写——烷烃的结构特点与性质——同分异构现象的顺序,适当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解疑的学习热情,并通过练习题进一步巩固。
第四步,反思提高。
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本节课的收获,然后教师进行补充梳理,并再次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力求简洁、条理、重点突出。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附:板书设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一、烃只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二、甲烷的结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CH4 CH4三、烷烃分子的结构特点1、—C—C—C—,链状2、碳的剩余价键与氢原子饱和四、同分异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1课时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教学目标】
1. 从碳原子的结构特征来了解有机物的特点。
2. 掌握甲烷的性质;
3. 掌握取代反应的概念、特点
【教学重、难点】甲烷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自学阅读,讨论分析,对比归纳,认识实质。
【教师具备】多媒体课件甲烷取代反应的有关试剂及仪器
【教学过程】
【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接触到种类不同的有机化合物。
你能说出哪
些物质是有机化合物吗?
【设疑】什么是有机物?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有机化合物有哪些共同性质?
【阅读】P60有机物的特点
【归纳】有机化合物的共同点
A. 多数熔、沸点低
B. 多数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C. 多数易燃烧,受热易分解
D. 多数不电离或者难电离,不导电
【过渡】本章我们主要学习和讨论几种由代表性的烃的基本性质,先从最简单的烃——甲烷开始。
【板书】第一节甲烷
【复习】说出甲烷的物理性质
【板书】一、甲烷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比空气轻,天然气、沼气和石油气(天然气体积80%—97%)。
【讲解】写出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和结构式(讲解结构式的书写方法并展示分子模型)
【板书】二、化学性质:
【实验】
(1)可燃性(甲烷的氧化反应)
()()()()千焦气气点燃气气890O H CO O 2CH 2224++−−→−+
现象:火焰明亮并呈蓝色
【思考】 怎么用最简单的方法把甲烷和氢气区分开?
【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 CH 4通入酸性KMnO 4溶液中
结论: 一般情况下,性质稳定,与强酸、强碱及强氧化剂等不起反应 [演示实验]
观察现象:色变浅、出油滴、水上升、 有白雾、石蕊变红。
分析原因:在室温下,甲烷和氯气的混合物可以在黑暗中长期保存而不起任何反应。
但把混合气体放在光亮的地方就会发生反应,黄绿色的氯气就会逐渐变淡,有水上升、有白雾、石蕊试液变红,证明有HCl 气体生成,出油滴,证明有不溶于水的有机物生成。
CH 4
光
2Cl CH 3Cl
光2
Cl CH 2Cl 2 光2Cl CHCl 3 光
2Cl
CCl 4 (写出每步反应方程式。
每步都产生一个水分子,引出取代反应定义)
【板书】(2)取代反应:
定义——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取代反应。
【投影】反应历程
投影:取代反应与置换反应的比较:
【思考】:1. 1mol甲烷与Cl2反应,生成等量的四种有机物,需要多少mol Cl2?
2. 1mol甲烷与1molCl2反应,生成物质中,哪种物质最多?
【迁移与应用】我国的许多煤矿都是瓦斯型煤矿,容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请你分析一下,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瓦斯爆炸?对此应该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阅读】甲烷的取代反应产物及用途
【阅读】新型的麻醉剂
【练习】
1. 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 尿素
B. 碳酸
C. 蔗糖
D. 汽油
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汽油、食用油着火时一般不宜用水去灭火
B. 油库、面粉厂、木料加工厂等处要严禁烟火
C. 酒精是液态有机物,可以导电
D. 化纤衣物在熨烫时温度不能太高
3. 在下列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将甲烷通入氯水中
B. 甲烷跟氧气混合并点燃
C. 将甲烷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D. 将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存入阴暗处
4. 下列变化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硝酸银溶液与盐酸的反应
B. 甲烷的燃烧
C.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D. 由甲烷制取四氯化碳
5. 在光照条件下,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l2充分反应,得到产物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 CH3Cl
B. CH2Cl2
C. CCl4
D. HCl
6. 将下列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是( )
A. CH4
B. CO2
C. SO2
D. H2
【板书设计】
第一节甲烷
一、甲烷的物理性质
二、甲烷的分子结构
三、化学性质
(1)可燃性(甲烷的氧化反应)
(2)取代反应:
第二课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烷烃在组成、
结构式、化学性质上的共同点以及物理性质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目的递增而变化的规律性。
2.使学生掌握饱和链烃、烃基的概念和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写法及其命名法。
【教学重点】烷烃的性质和命名,同分异构体的写法
【教学难点】烷烃的命名,同分异构体的写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甲烷的分子结构特点蚀什么?
2.甲烷有哪些主要化学性质?
3.什么叫取代反应?
【引入新课】
甲烷是最简单的烃,在烃里面还有许多结构和性质与甲烷相似的分子,如乙烷,
丙烷等,那么?他们在结构上有何共性呢?
【板书】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学生活动】分组发给学生一些小球和小棍,动手制作乙烷丙烷丁烷的模型,并注意碳的4
个价键是否充分利用。
【引导分析】烃的分子里碳原子间都以单键互相相连接成链状,碳原子的其余的价键全部
跟氢原子结合,总共4个化学建,这样的结合使得碳的每个化学键都从分利用,达到饱和
状态。
所以这类型的烃又叫饱和烃。
由于C-C连成链状,所以又叫饱和链烃,或叫烷烃。
(若
C-C连成环状,称为环烷烃。
)
【板书】一、烷烃的概念:
1.烃分子的结构特点:一是碳原子以单键结合。
二是其他剩余价键全部根氢原子结合。
2.烷烃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讨论】
1.乙烷和丙烷的结构有何共同点?
2.设一个烷烃分子中碳原子个数为n(n为正整数,n≥1),那么氢原子的个数为多少?
3.烃的物理性质:
【投影】几种烷烃的物理性质。
分析找出规律:
①无支链的烷烃:碳原子越多,熔点沸点越高,相对密度越大。
②常温常压下碳原子小于等于4的为气体,其余为液体或固体(新戊烷除外,为气
体)
③烷烃的相对密度都小于水的密度
④烷烃分子均为非极性分子,故一般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
⑤碳原子相同的烷烃。
支链越多熔点沸点越低,相对密度越小。
4.烷烃的化学性质: (与甲烷相似)
5. 烷烃的通式:C n H2n+2(n≥1)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正丁烷和异丁烷的组成、结构有何关系?
【总结评价】从大家制作的结果可以看出含5个碳原子的烷烃分子尽管结构式和分子式相
同,单他们的结构式完全不一样的,这一现象在有机物种非常普遍,我们称之为同分异构现
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板书】二、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1.定义: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化学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具
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如正丁烷与异丁烷就是丁烷的两种同分异构体,属于两种化合物。
正丁烷异丁烷
熔点(℃) -138.4 -159.6
沸点(℃) -0.5 -11.7
2.烷烃通分异构体之间熔沸点的变化规律:碳原子相同的烷烃。
支链越多熔点沸点越低,相对密度越
小。
3. 烷烃同分异构体的写法:
讲述:我们以戊烷(C5H12)为例,看看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写法:
(一)先写出最长的碳链作为母链:C-C-C-C-C-C (氢原子及其个数省略了)
(二)从母链的一端取下一个碳原子,依次连在母链中心对称线一侧的碳原子上:(注意不能安在两端,否则会和前面重复。
同时注意对称的位置也会有重复)。
C
C
C C
C
|1234 和 (C
C
C
C C
43|21
) 重复
(三)再从母链上取下两个碳原子:
(a ).把取下的两个碳原子当作一个支链加在主链上:
4
|3
|
2
1C C C C C -- 和 (C
C C C C |
4321---) 重复。
(b )把两个碳原子作为两个支链安装在主链上
强调:从母链上取下的碳原子,不得多于母链上剩余的碳原子,否则一定重复。
【板书】 三、烷烃的命名
1.习惯命名法: ①碳原子数在1至10之间,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②碳原子数大于10时,
用实际碳原子数表示,如17烷。
介绍丁烷和戊烷的几种同分异构体的习惯命名。
2.系统命名法:
系统命名法的命名步骤: 举例:
【板书】 ⑴ 选主链,称某烷。
⑵ 编号码,定支链。
⑶ 取代基,写在前,注位置,连短线。
⑷ 不同基,
简在前,相同基,二三连。
【作业】 写出C 6H 14所有同分异构体 【板书设计】
【板书】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一、烷烃的概念: 1. 烃分子的结构特点: 2. 烷烃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3. 烷烃的物理性质:
4. 烷烃的化学性质: (与甲烷相似)
5. 烷烃的通式: C n H 2n+2 (n≥1)
二、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三、烷烃的命名
1.习惯命名法:
2.系统命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