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霸州方言后缀“乎”的研究

合集下载

河北霸州方言后缀“乎”的研究

河北霸州方言后缀“乎”的研究

河北霸州方言后缀“乎”的研究河北霸州方言后缀“乎”构词能力强,使用范围广,既与冀鲁官话定霸小片、天津小片以及北京官话怀承片的“乎”缀具有一致性,同时又衍生出了一些霸州方言所特有的“乎”缀词。

以后缀“乎”所依附的词根词性为分类标准对其在霸州方言中的构词形式、表义作用以及语法功能进行详细阐述,可以为过渡地区的方言词缀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标签:霸州方言后缀乎构词形式表义作用语法功能霸州市位于冀中平原北部,是京、津、保(定)城市三角地带的中心,东邻天津、武清,西邻雄县,南邻文安,北与固安、永清和安次区接壤,属于冀鲁官话区保唐片定小片,[1]位于冀鲁官话定霸小片、天津小片以及北京官话怀承片的过渡地带。

正是这样的特殊地理位置导致了霸州话“乎”缀词融合了定霸小片、天津小片以及怀承片的共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经过长时间累积逐渐衍生出了一些方言内部所特有的“乎”缀词语。

与普通话“乎”缀相比,霸州方言后缀“乎”缀的构词能力、使用范围、使用频率都有所不同。

因此,对霸州方言“乎”的构词形式、表义作用、语法功能进行分析,能够全面、直观、系统地还原“乎”的使用情况。

本文以《汉语方言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倒叙现代汉语词典》以及霸州话的方言口语为语料来源,对霸州方言后缀“乎”的使用现状进行论述。

一、有关汉语方言“乎”缀的研究现状目前,学界对“乎”的研究多集中于古代某一时期或某一专著中的“乎”字以及“乎”的某一用法。

对于词缀“乎”的历史演化过程、古今用法,现已逐渐出现相关论述。

对于方言中特有的词缀“乎”,部分方言区对其进行了分类与描述。

聂志平(1994)将黑龙江方言中带后缀“乎”的后缀式双音谓词分为A类与B 类,A类“×乎”(15个)是形容词,B类“×乎”(28个)是动词。

[2]《安徽省志·方言志》(1997)提到,皖北官话中有一些动词是由单音动词性语素加词尾“乎”[xu](10个)构成的,有一些生理感觉方面的形容词是加“乎”缀(6个)构成的。

霸州方言音系特点

霸州方言音系特点
家族 、朝 鲜 族 等少 数 民族 居 民 。市 内通用 汉 语 进 行 交 际 。
按 《 中国语言地 图集》的划 分,霸州方言属冀鲁官话 区保唐片定霸小片。霸卅I 方言 内部存在差异 。本文所记为市政府
驻地 霸 州 镇 的 方言 。


声 母
( 一 )数 量
共2 2 个。
P布 步 别
霸州市位于河北省 中部,东邻天津市 ,南隔大清 河与文安县相望,西连雄县 ,北接固安县、永清县和廊坊市。霸州市
面积 为7 8 4 平方公里,辖7 镇 ( 霸卅I 镇、南孟镇 、煎茶铺镇 、信安镇、堂二里镇 、扬芬港镇、胜芳镇)、5 乡 ( 岔河集乡、康
仙庄 乡、东杨庄乡、王庄子乡、东段乡 )、1 区 ( 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两个街道办事处 ( 城 区办事处、辛章办事处), 3 8 3 个行政村 ( 街 ),总人 口5 7 万。市 内居民以汉族为主,占全市总人 口的9 8 . 2 %,此外还有少量回族、满族 、蒙古族 、土
l 连路吕
认永 ( 旧 )用 ( 旧) 说 明 :n 与 洪 音相 拼 时 是n ,与 细音 相 拼 时 是 ,本 文 一 律 记作 n 。
( 二 )特 点 。
1 . 古 “ 见”系开 口的二等字,今声母大部分已经腭化 ,但还有少数字保 留舌根音声母 ,或存在腭化与舌根音 的异读 。 读舌根音的常用字有: 痂 ( 假开二见) k a
壳 ( 江 开 二溪 )c k b Y
蛤 ( ~蟆 ,假开二匣)c x a
夯 ( 江 开 二 晓 )c x a r j
楷 ( 蟹开二溪)c k h a i
庚 ( 梗 开 二 见 )c k o r j
搞 ( 效开二见)‘ k a u

沧州方言词缀研究

沧州方言词缀研究

沧州方言词缀研究
沧州方言是河北省的一种地方语言。

它是一种汉语,对普通话有着很大的差异。

沧州
方言在词汇和语法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

在语法中,一个常见的特点是采用不同的词缀来
改变词汇的意义和语法。

下面我们将研究沧州方言中常见的词缀。

1. 前缀“儿”
在沧州方言中,“儿”是一个常见的前缀。

它在语法上用来表示名词的另一种概念或
状态。

例如,“头”是“头儿”表示“身体的头部”,“耳”是“耳儿”表示“耳朵”,“雨”是“雨儿”表示“下雨的状态”。

“家子”是一个沧州方言常用的后缀。

它通常表达的意思是“家里的”,例如“孩家子”表示“孩子家里的”,“娘家子”表示“母亲家里的”。

这个后缀也可以用来表示
亲戚关系,例如“表家子”表示“表兄弟姐妹家里的”。

“拉”是沧州方言中常用的后缀。

它通常用在名词后面,表示一个可以加在其他词中
的名词。

例如,“蛤蟆拉”表示“蛤蟆的声音”,“老虎拉”表示“老虎的样子”。

这个
后缀也可以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状态,例如“跳拉”表示“跳的状态”。

“坷”是沧州方言中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后缀。

例如,“喊坷”表示“哭喊着”;“吃坷”表示“吃完后的饱胀感”;“倒坷”表示“向后翻滚的状态”。

“着”是沧州方言中最常用的后缀之一。

它可以用在名词或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经历。

例如,“那次玩儿沙子简直累着我了”表示“那次玩沙子很累我了”;“上气不接着气”表示“上气喘不过来”。

沧州方言词缀研究

沧州方言词缀研究

沧州方言词缀研究
沧州方言词缀是指在沧州方言中用来构成新词或改变词义的词缀。

通过研究沧州方言词缀,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沧州方言词汇形成和演变的规律,进而对沧州方言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深入了解。

沧州方言词缀主要分为前缀和后缀两类。

前缀是位于词的前面,用来构成新词或改变词义的词缀;后缀是位于词的后面,用来构成新词或改变词义的词缀。

我们来看一下沧州方言的前缀。

沧州方言中常见的前缀有"阿"、"二"和"包"等。

"阿"的使用是表达亲昵、关心或加强语气的作用,如"阿姨"(指年长女性),"阿哥"(指年长男性)等;"二"的使用是表示小的意思,如"二弟子"(小徒弟),"二师兄"(排行第二的师兄)等;"包"的使用是表示包容、容忍的意思,如"包容"(容忍),"包办"(包揽)等。

通过研究沧州方言词缀,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沧州方言中常用的前缀"包"的使用比较多,这可能与沧州地理环境和人们的性格有关,沧州位于河北平原,人们相对平和、包容;又沧州方言中常用的后缀"子"的使用比较多,这可能与沧州方言中重视亲属关系有关,沧州人有着浓厚的家族观念。

沧州方言词缀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沧州方言的特点和规律,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沧州的历史和文化。

希望今后可以有更多的研究者投入到沧州方言词缀的研究中,为保护和传承沧州方言做出更多的贡献。

河北方言词缀及其调查研究的若干问题

河北方言词缀及其调查研究的若干问题

河北方言词缀及其调查研究的若干问题
吴继章
【期刊名称】《《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年(卷),期】2018(000)002
【摘要】河北方言的词缀在构词特点、语法意义等方面都存在内部差异以及与普通话词缀的差异;河北方言的一部分词缀在构词特点、语法意义方面的差异呈渐变特点且其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河北方言中少数不同语音形式的词缀可能具有实质上的同一性;有的词缀与其他语法成分如体成分等有相混的可能,调查中应给予充分的注意。

以往的河北方言词缀调查研究存在对词缀的内部差异和其外部关系缺少关注或关注较少的问题。

【总页数】10页(P86-95)
【作者】吴继章
【作者单位】[1]河北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02
【相关文献】
1.河北孟村方言的词缀"家" [J], 董淑慧
2.河北方言词缀及其调查研究的若干问题 [J], 吴继章;
3.通城方言双名词词缀中的前词缀 [J], 黎立夏
4.河北宁晋方言中的若干词缀分析 [J], 耿永坤
5.河北方言词缀发展演变的趋势及语义在其中的作用 [J], 吴继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代汉语北方方言部分词缀中的入声韵尾迹象考

现代汉语北方方言部分词缀中的入声韵尾迹象考

现代汉语北方方言部分词缀中的入声韵尾迹象考北方方言中的入声韵虽已消失,但我们可以从部分构词后缀中窥视到古入声韵尾的类型。

入声韵尾的消失是不彻底的,往往借助一些元音与其拼合成音节,固定为文字流传下来。

标签:北方方言入声韵尾词缀“巴” “达” “个”一现代汉语中,北方方言和南方方言的重要区别在于是否保留古入声字。

北方方言中古入声字已经基本消失,而南方方言中则保留了大量的入声字。

北方方言中的古入声字是不是就消失得那么干净彻底呢?不是的。

历史上任何一种事物的消失都不是彻头彻尾的,中国封建制度虽被打破,但封建习俗仍保留在部分地区,封建思想在部分人的思想中还是根深蒂固的。

从语言学角度讲,词汇是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封建社会消散了,可是反应封建社会制度、思想、文化的词语还大量保留着,我们称之为古语词。

古语词看似丧失了他的存在价值和语用市场,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在某些时候,我们还是会赋予它们起死回生的能量。

再如语法上,虽然古代汉语的语序已经发生了转变,但是在某些庄严的场合,我们还是会选用一些古文句式迎合表达的需要。

同样,北方方言中古入声字的消失从语音形式上看也许是彻底的,但是我们依稀可以从某些词缀(具体地说是后缀)中看出古入声韵尾的原型。

二任何一个词缀的产生都是有历史依据的,大多数词缀是从实词虚化而来的,如前缀:“老-、第-、初-”;后缀:“-儿、-子”。

这些词缀往往还保留着一些词汇意义;有的是为满足标准音步的需要而产生,如中缀:里,流里流气,形成两个标准音步。

另外,在北方方言中存在着一些特殊的词缀(主要是后缀),由古入声字的入声韵尾加上一个元音或元音字母组合而成。

上古入声韵尾主要有-p、-t、-k三种,它们分别选用不同的元音或元音字母组合进行拼合。

如:收-p尾的入声字多选用元音a进行拼合,汉字记录为“巴”(变体主要有吧、八、叭);收-t 尾的入声字选用a进行拼合,汉字记录为“达”(变体主要有打、嗒、搭、哒);收-k尾的入声字通常选用e进行拼合,汉字记录为“个”(变体主要有格、刻、壳)等。

沧州方言词缀研究

沧州方言词缀研究

沧州方言词缀研究沧州方言是河北省的一种方言,主要分布在沧州市及其周边地区。

它与其他汉语方言有许多不同之处,其中一项独特的特点就是词缀的使用。

本文将对沧州方言中常见的词缀进行研究。

沧州方言中的词缀可以分为前缀、后缀和中缀三种形式。

它们分别在词语的前、后和中间位置起到不同的语法和意义作用。

首先是前缀。

沧州方言中常见的前缀有“儿(r)”、“爷(ye)”、“娃(wa)”等。

“儿唧(r ji)”表示小孩子哭闹,“爷呀(ye ya)”表示惊讶,“娃哟(wa yo)”表示调皮捣蛋。

这些前缀常用来表示说话者与说话对象之间的关系或者表示说话者的感情色彩。

接下来是后缀。

沧州方言中常见的后缀有“子(zi)”、“头(tou)”、“妞(niu)”等。

“人家子(ren jia zi)”表示别人,“小头(xiao tou)”表示小孩子,“大妞(da niu)”表示年轻女子。

这些后缀常用来表示名词化,即将一个词语转变为一个名词。

最后是中缀。

沧州方言中常见的中缀有“得(de)”、“地(di)”、“啊(a)”等。

“慢慢地行(man man di xing)”表示慢慢地走,“好得很(hao de hen)”表示非常好,“高啊高(gao a gao)”表示很高。

这些中缀常用来表示程度或者语气的加强。

除了以上常见的词缀外,沧州方言中还有一些特殊的词缀,例如“的(de)”用来表示所有格,“啦(la)”用来表示动作的完成或者请求等。

沧州方言中的词缀起到了丰富词汇、表达情感、加强语气等多种作用。

通过研究和了解这些词缀的语法和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沧州方言。

这也为研究其他方言的词缀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沧州方言词缀研究

沧州方言词缀研究

沧州方言词缀研究
沧州方言是河北省的一种地方方言,主要分布在沧州地区。

沧州方言的词缀非常丰富,有很多特色词缀,下面就对沧州方言的词缀进行研究。

一、常见的词缀
1. 老(lao)
这是沧州方言中常见的一个词缀,表示年代久远或者程度高。

例如:“老厂”(指建于较早年代的工厂),“老房子”(指年代久远的房子)。

2. 大(da)
这个词缀表示数量或者程度较大。

例如:“大火”(指大火势),“大雪”(指大雪纷飞)。

4. 二(er)
这个词缀表示按顺序排列的第二个。

例如:“二娃子”(指排行第二的娃子)。

二、其他特色词缀
1. 儿儿(er er)
这个词缀表示某个人非常厉害或者出众。

例如:“漂亮儿儿”(指非常漂亮的人),“聪明儿儿”(指非常聪明的人)。

2. 刺(ci)
这个词缀表示动作突然或者强烈。

例如:“刺骨寒”(指寒冷的感觉非常强烈)。

4. 打(da)
这个词缀表示动作的重复或者频繁。

例如:“打听”(指频繁地询问消息),“打闹”(指频繁地嬉闹)。

沧州方言的词缀非常丰富多样,这些词缀在沧州方言中使用频率较高,增加了方言的变化和表达的丰富性。

通过研究沧州方言词缀,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沧州方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霸州方言后缀“乎”的研究————————————————————————————————作者:————————————————————————————————日期:河北霸州方言后缀“乎”的研究-汉语言文学河北霸州方言后缀“乎”的研究摘要:河北霸州方言后缀“乎”构词能力强,使用范围广,既与冀鲁官话定霸小片、天津小片以及北京官话怀承片的“乎”缀具有一致性,同时又衍生出了一些霸州方言所特有的“乎”缀词。

以后缀“乎”所依附的词根词性为分类标准对其在霸州方言中的构词形式、表义作用以及语法功能进行详细阐述,可以为过渡地区的方言词缀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霸州方言后缀乎构词形式表义作用语法功能霸州市位于冀中平原北部,是京、津、保(定)城市三角地带的中心,东邻天津、武清,西邻雄县,南邻文安,北与固安、永清和安次区接壤,属于冀鲁官话区保唐片定小片,[1]位于冀鲁官话定霸小片、天津小片以及北京官话怀承片的过渡地带。

正是这样的特殊地理位置导致了霸州话“乎”缀词融合了定霸小片、天津小片以及怀承片的共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经过长时间累积逐渐衍生出了一些方言内部所特有的“乎”缀词语。

与普通话“乎”缀相比,霸州方言后缀“乎”缀的构词能力、使用范围、使用频率都有所不同。

因此,对霸州方言“乎”的构词形式、表义作用、语法功能进行分析,能够全面、直观、系统地还原“乎”的使用情况。

本文以《汉语方言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倒叙现代汉语词典》以及霸州话的方言口语为语料来源,对霸州方言后缀“乎”的使用现状进行论述。

一、有关汉语方言“乎”缀的研究现状目前,学界对“乎”的研究多集中于古代某一时期或某一专著中的“乎”字以及“乎”的某一用法。

对于词缀“乎”的历史演化过程、古今用法,现已逐渐出现相关论述。

对于方言中特有的词缀“乎”,部分方言区对其进行了分类与描述。

聂志平(1994)将黑龙江方言中带后缀“乎”的后缀式双音谓词分为A类与B类,A类“×乎”(15个)是形容词,B类“×乎”(28个)是动词。

[2]《安徽省志·方言志》(1997)提到,皖北官话中有一些动词是由单音动词性语素加词尾“乎”[xu](10个)构成的,有一些生理感觉方面的形容词是加“乎”缀(6个)构成的。

[3]《河北省志·方言志》(2005)提到,“乎(火)”在廊坊、大厂、大城等市县方言中是一个常用后缀,读为[xu]或[xuo],加“乎”构成的词语根据其中词根的不同,分为动词性成分+“乎”(10个)、形容词性成分+“乎”(10个)、名词性成分+“乎”(1个)、数词性成分+“乎”(1个)四类。

[4]吴晓红(2006)对安徽颍上方言中单音节动词+“乎”(11个)、形容词+后缀“乎”(6个)的形式及意义进行了描述介绍,对“乎”的构词作用、“乎”词的特点稍有提及。

[5]谭汝为(2014)认为,天津方言词缀“乎”附着在单音节动词词根后构成“A乎”式,多为贬义动词,少数能重叠,重叠形式为“AA乎乎”式;将词缀“乎”儿化,附着在形容词词根后构成“A乎儿”式,重叠形式为“AA乎儿乎儿”式。

[6]综上所述,相关方言区对词缀“乎”的研究,分类标准逐渐细化,能够细致描写词性。

但由于使用范围、构词数量的差异,大多只是作为其方言区词汇或词缀中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进行论述,多停留在构词形式的描写与概括层面,缺乏对其表义功能及语法功能的详尽探讨。

因此,为完整呈现“乎”缀词的使用面貌,现从构词形式、表义功能、语法功能三方面对“乎”缀词在霸州方言中的分类情况、使用现状进行探讨。

二、霸州方言“乎”缀词的构词形式及表义作用现代汉语合成词有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三类构造方式。

霸州方言“词根+乎”为后附式附加构词,即词根后附加后缀“乎”的构词方式。

“乎”是霸州方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构词后缀,常附着于单音节动词或形容词词根后构成动词、形容词。

因此,以后缀“乎”所依附的单音节词根词性为分类标准,可以将霸州话“乎”缀词分为“单音节动词+乎”“单音节形容词+乎”两类。

对这两类词根据重叠形式的不同还可进一步细分,下面就这两类“乎”缀词的构词形式及表义功能进行详细介绍。

(一)单音节动词+乎霸州方言中,“乎”可依附于单音节动词词根后,构成新的动词,构词形式为“V①乎”式及个别“V乎儿”式。

以其基本构词形式为基式,根据重叠形式的不同,可进一步细分为“V乎V乎”式、“VV乎乎”式、“V乎儿V乎儿”式、“VV乎儿乎儿”式四类。

其基本存在形式及分类情况如下:A类:就乎、搅乎、撬乎、煽乎、掺乎、说乎、咋乎、招乎、摆乎、吹乎、贴乎、拍乎、凑乎、涮乎、团乎、嘿乎、塞乎、溜乎、揉乎、拐乎、怪乎、蹭乎、歇乎、抻乎、剁乎、掰乎、搊乎B类:咧乎、迷乎、行乎、赶乎C类:捂乎儿、眯乎儿D类:觑乎儿、沤乎儿、晕乎儿E类:外乎、杵乎、岔乎、差乎在霸州话中,“乎”依附于单音节动词之后构成的词共有39个。

其中以“V 乎”形式存在的词有34个,“V乎儿”有5个。

由此可见,“乎”作动词后缀在霸州话中有较强的构词能力。

在这类词中,动词词缀“乎”的意义虚化,没有词汇意义,只有附加色彩意义。

“乎”缀虽无实在意义,却有重要作用。

首先,“乎”缀可以改变词根的意义。

如:行乎≠行,外乎≠外,掰乎≠掰。

其次,“乎”缀具有成词功能。

如:“歇”“招”等本不单独成词,加上后缀“乎”后能够成词。

最后,”乎”缀带有附加意义,可以使原词更具随意性、口语化色彩。

在“乎”作动词后缀的这类词内部,以其“V乎”或“V乎儿”为基式,根据重叠形式的不同可细分为以下四类。

1.“V乎V乎”式A类对应的重叠形式为“V乎V乎”式,如“就乎就乎”“咋乎咋乎”“煽乎煽乎”等,共26个。

单音节动词加上后缀“乎”构成的动词“V乎”含有动作随意、语气轻快的意味[7],重叠之后构成的“V乎V乎”除了表示动作的短暂性或尝试性意义外,同时还增加了随意、轻快、非正式以及不经意等感情色彩。

2.“VV乎乎”式B类对应的重叠形式为“VV乎乎”式,如“咧咧乎乎”“行行乎乎”“赶赶乎乎”等,共4个。

这类词的基式是动词,重叠式是形容词。

重叠之后一般加上助词“的[ti]”使用,一般不单说。

多用来形容人,带有贬义色彩。

3.“V乎儿V乎儿”式C类对应为“V乎儿V乎儿”式,如“捂乎儿捂乎儿”“眯乎儿眯乎儿”,共2个。

将词缀“乎”儿化,附着在单音节动词词根之后便构成“V乎儿”式,重叠形式为“V乎儿V乎儿”式。

这类重叠形式与“V乎V乎”式相比,进一步强调了动作的随意性,表达了一种更为轻快的感情色彩。

4.“VV乎儿乎儿”式D类对应为“VV乎儿乎儿”式,如“觑觑乎儿乎儿”“晕晕乎儿乎儿”等,共3个。

这类词与“VV乎乎”式的词性演变过程相同,都是由动词性转变为形容词性。

在实际交际中,同样要加助词“的[ti]”使用。

虽为贬义,但比“VV乎乎”式程度要轻。

E类无相应的重叠形式,只以基式“V乎”形式出现,这样的词共4个。

“乎”在霸州话中作动词后缀全部读为轻声[xu?]。

华玉明、马庆株(2007)提到,“轻声是原声调的弱化,用力较小,发音较轻,它起了减少动量时量的作用。

”[8]汉语词缀具有语音弱化的性质,在判定和识别汉语词缀的过程中,可借助语音的弱化这一性质。

“由于词缀原来的主要词汇意义的消失,它的读音自然受到一定的影响,汉语中绝大多数词缀已不能构成重读音节了,其读音或多或少地弱化了。

”[9]霸州话中动词后缀“乎”读轻声,符合汉语词缀读音弱化的一般规律。

“乎”字的单字调为[xu],作后缀读为轻声[xu?]。

从[xu]到[xu?],声母无变化,韵母由[u]变为[u?]。

这反映了轻声弱读时韵母央化的现象,由于弱读时发音器官紧张度减弱,使得整个韵母听起来也比较含混。

(二)单音节形容词+乎在霸州话中,“乎”还可依附于单音节形容词词根后,构成新的形容词,构词形式为“A②乎儿”式以及个别“A乎”式。

以“A乎儿”及“A乎”为基式,根据重叠形式的不同,可细分为“AA乎儿乎儿”式、“AA乎儿乎儿”式兼“A乎儿A乎儿”式、“AA乎乎”式三类。

其基本存在形式及分类情况如下:A类:乱乎儿、嫩乎儿、悬乎儿、晕乎儿、近乎儿、玄乎儿、黏乎儿、软乎儿、圆乎儿、全乎儿、烂乎儿、面乎儿、浓乎儿、糨乎儿、稠乎儿、稀乎儿、甜乎儿、赖乎儿、亮乎儿、凉乎儿、慢乎儿、皱乎儿、潮乎儿、醉乎儿、邪乎儿、暄乎儿、肉乎儿、光乎儿、美乎儿、毛乎儿、干乎儿、泞乎儿、腥乎儿、热乎儿B类:暖乎儿、温乎儿、腻乎儿、匀乎儿C类:二乎、忙乎、白乎D类:溜乎儿、炼乎儿在霸州话中,“乎”依附于单音节形容词词根后构成的新词共有43个。

其中,除了“二乎、忙乎、白乎”3个词以“A乎”的形式存在,其他词均以“A乎儿”的形式存在。

“A乎儿”式是将词缀“乎”儿化,附着在单音节形容词词根之后构成的。

可加“乎儿”缀的形容词的词根大都能独立成词,“乎儿”缀同样起着改变词根意义和增加口语化色彩的作用。

在“乎儿”作形容词后缀的这类词内部,以“A乎儿”式、“A乎”式为基式,根据重叠形式的不同可以将其细分为以下三类。

1.“AA乎儿乎儿”式A类对应的重叠形式为“AA乎儿乎儿”式,如“嫩嫩乎儿乎儿”“软软乎儿乎儿”“暄暄乎儿乎儿”等,共33个。

这种重叠形式的存在与霸州话多儿化有很大的联系,在实际使用中必须在词后加一个“的[ti]”。

后缀“乎”本身无实在意义,附着在单音节形容词词根上,使得词根所表达的意义程度有所加深,使所构词具有丰富的形象色彩以及鲜明的感情色彩。

2.“AA乎儿乎儿”兼“A乎儿A乎儿”式B类对应的重叠形式为“AA乎儿乎儿”式和“A乎儿A乎儿”式,如“热热乎儿乎儿”“腻腻乎儿乎儿”和“热乎儿热乎儿”“腻乎儿腻乎儿”等,共5个。

这类词同时具有两种重叠形式。

其中,“AA乎儿乎儿”式与A类重叠形式完全一样,还是形容词性质;“A乎儿A乎儿”由基式的形容词性转化为动词性,表义功能同“V乎儿V乎儿”式。

3.“AA乎乎”式C类对应为“AA乎乎”式,如“二二乎乎”“忙忙乎乎”等,共3个。

在词后加上“的[ti]”之后,才能自由使用。

董秀芳(2005)提到,“双音形容词的AABB式重叠具有增量作用”。

[10]同样,霸州话中“AA乎乎”式重叠表示基词程度的加深,表达一种贬义的感情色彩。

E类无相应的重叠形式,在使用中只以基式“A乎儿”的形式出现,这类词共2个。

“乎”在霸州话中作形容词后缀,绝大多数都是先儿化,再附着在单音节形容词之后构成“乎儿”式,读为儿化。

这种构词方式和读音形式与霸州话中儿化词丰富有一定关系,能够使语言表达更富方言口语特色。

三、霸州方言“乎”缀词的语法功能霸州话中,“乎”缀主要以“单音节动词+乎”“单音节形容词+乎”及相应的重叠形式出现,在使用中表现为不同的语法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