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的专硕和学硕
对外汉语考研情况介绍

合计:1020
招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语种限制
北京大学 英语20 俄语15 德语15 中国人民大学 英语30 德语10 法语10 北京师范大学 英语50 首都师范大学 英语20 俄语10 西班牙语10 北京外国语大学 法语10 西班牙语10 德语5 葡萄牙语5 马来西亚语5 北京语言大学 英语20 西班牙语10 法语10 阿拉伯语10 南开大学 英语30 日语10 法语10 吉林大学 日语20 朝鲜语20 东北师范大学 俄语20 朝鲜语20 黑龙江大学 俄语20 日语10 复旦大学 英语20 日语10 朝鲜语10 华东师范大学 英语50 上海外国语大学 德语5 法语5 西班牙语5 南京大学 英语30 德语10 西班牙语10 南京师范大学 英语30 朝鲜语10 浙江大学 英语20 德语10 山东大学 英语30 朝鲜语20 武汉大学 英语20 德语10 法语20 华中科技大学 英语30 华中师范大学 英语30 俄语10 中山大学 英语30 西班牙语10 暨南大学 印尼语30 泰语20 四川大学 英语30 日语10 法语10 云南师范大学 泰语40 越南语10
对外汉语专业考研
为什么要考研?
1.家里经济条件允许 2.硕士学历为必须(评职称、
找工作等) 3.有理想,有勇气,有毅力 4.无奈的选择?跟潮流?迷茫? 彷徨?
考研就像投资
考名校就像买股票
利益最大化
规避风险
风险大 收益高
考研只是给人一种“希望”而不是一个“结果” 能否最终成功,成功到什么程度就不是你能决 定的了 考名校:命运总是如此喜欢开玩笑,付出不一 定有回报;但是不付出一定没有回报
关于专业课考试的问题说明
需不需要到报考院校旁听专业课程? 不是必须。当然会有好处,会更了解报考
2023年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核心课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2023年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核心课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核心课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及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的重要课程。
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及第二语言习得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第二语言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该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汉语语音教学:学习汉语语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声母、韵母、声调、音变等方面的内容,以及教授语音的方法和技巧。
2. 汉字教学:学习汉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汉字的笔画、部首、结构等方面的内容,以及教授汉字的方法和技巧。
3. 词汇和语法教学:学习汉语词汇和语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词语的用法、句子的结构、语义关系等方面的内容,以及教授词汇和语法的方法和技巧。
4. 第二语言习得:学习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语言的输入、输出、习得过程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因素和应对策略。
5. 第二语言教学方法和技巧:学习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等方面的内容,以及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技巧。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核心课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汉语及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学生进一步从事国际中文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际中文教育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国际中文教育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国际中文教育硕士学位(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简称MTCSOL)是专业型硕士学位之一,是指面向海
外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学。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深汉语言文化功底,能够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国际中文教育硕士学位的授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科基础:学生需要掌握与国际中文教育相关的学科基础理论,包括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
2. 专业知识: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
3. 教学能力: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汉语教学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独立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汉语教学活动,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
4. 实践能力:学生需要通过实践环节,如教学实习、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提高实际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5. 综合素质: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中文教育市场需求。
具体而言,国际中文教育硕士学位的授予标准可能因学校和地区而有所不同。
一些学校可能会要求学生通过考试或完成特定的课程要求,而另一些学校则可能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经验和综合素质。
因此,建议学生具体咨询所在学校或地区的学位授予标准和要求。
对外汉语学硕与专硕的区别

很多人都在问一个问题,就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是专业硕士,毕竟是新生事物,这个专业到底值不值得读,有没有继续读博深造的机会?考博的话会不会受导师歧视,或者说,专业硕士能否得到大家的认可?在此一并回答。
(本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绝无冒犯任何人之意。
)任何事物都有利必有弊,如果我一味的跟你说汉教如何如何好,那是不现实的,任何新事物也都有成长的过程,如果你觉得汉教至少目前不是让你很满意。
那么还可以选择别的专业,没有必要为其成长过程付出代价。
呵呵。
此外,关于是否汉教可以考博的问题。
我们的同学很多,我不敢保证说谁有考博的想法,毕竟个人理想不同嘛,但肯定不会是一个想考的都没有。
至于考博可以考什么方向的,呵呵,我想说的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在08(或07)才开始成立硕士点,以前只招在职的,而面向本科生则是09年第一届。
而目前,国内还没有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相对应的博士点。
那么可以考什么方向呢?我觉得考语言学、对外汉语、现代汉语等都是可以的。
但是考博的难度,要看你自己读研期间的努力程度了,呵呵,学汉教不代表你就“不学术”,如果真的是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都极好的话,考博的导师凭什么不要你?就算你是学术硕士,考博就一定比专硕有竞争力吗?导师看的是能力,不是最后你拿了几个证,只要你符合报名的条件,剩下的事情都要你自己为之奋斗了。
包括必要时使用一些关系等等(我只是说如果,并不是鼓励大家这么去做)。
另外,关于学术硕士(科学硕士)与专业硕士的争论问题。
我是这样看待的:首先,国家目前的趋势就是专硕扩招,学硕缩招,甚至有可能在未来让专硕占大部分名额,学硕只占一小部分。
(只是说有可能,未必准确噢,记不清曾在哪里看到过,中国要学习国外的硕士培养模式,学术硕士占30%,专业硕士占70%,这可能是终极目标)这是国家的教育方针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以往的学硕往往毕业时读了一肚子书(这还是好的,还有真的来混证的),毕业后真正投入到工作岗位中时却力不从心,无从下手。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招生报考指南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指南(2012年招生用)一、快速发展的研究生教育(一)对外汉语硕士全国首招1986年,全国开始设立对外汉语教学硕士点,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作为首批招生单位,招收了第一届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硕士生,拉开了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序幕。
截至2005年5月,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共计招收中外对外汉语硕士生150余名,其中近百名已获得了硕士学位。
毕业的学生绝大多数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有些已经成为所在单位的教学科研骨干或领导。
(二)博士设点登上新高2006年,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成功地申请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开始招收首届对外汉语教学方向博士生。
博士点的设立与招生,标志着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的学科实力大大增强,研究生教育登上了新台阶。
(三)师资硕士立足应用2006年,顺应全球"汉语热"升温,国内外汉语师资需求大增的新形势,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开始招收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硕士生师资班(与兄弟院系联合培养)。
师资班的鲜明特色是突出应用性,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为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增添了新的类型。
硕士生师资班2006年招生23人,2007年招生30人,2008年招生24人,学院在读研究生人数由30余人骤增到100余人,研究生教育规模翻了近两番。
学院还依托现有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利用周末时间上课,举办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硕士生课程研修班,已连续举办三届,招收学生共50余人,为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在职教师进一步深造,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能力搭建了一个良好平台。
(四)专业学位侧重职业2007年,国家设立第17个专业学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即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简称MTCSOL),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培养在强调汉语国际推广的背景下,进入更加明确地重视职业人才培养的阶段。
汉语国际教育专硕考研科目

汉语国际教育专硕考研科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汉语国际教育专硕考研科目】汉语国际教育专硕考研科目是指为了培养和选拔具备汉语教学设计、管理、研究和领导等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中国教育部战略性启动的汉语国际教育专硕项目。
这一项目旨在为国际汉语教育领域培养高水平的人才,以适应多元化的汉语教学需求,促进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
汉语国际教育专硕考研科目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语言学、教育学、文学、文化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
其中的专业课程包括但不限于《汉语教学理论与方法》、《汉语听说读写教学》、《汉语文化与文学》、《汉语教育研究方法》、《外语测试理论与方法》等。
这些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汉语语言和文化知识,掌握国际教育管理和研究的理论与技能,具备跨文化交际和交流能力,以及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汉语国际教育专硕考研科目中,除了专业课程外,还包括实践教学与实习环节。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来提升实际操作能力,掌握教学技能和方法,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了解国际教育实践的先进经验。
实习环节则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升专业技能,了解行业发展趋势,积累实践经验,增强就业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专硕考研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完成学术研究课题或者实践项目,并撰写硕士论文。
通过研究与实践,学生可以深入探讨某一特定领域或者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同时提升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专硕考研科目的学习内容全面,涵盖了语言、文化、教育、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汉语教学、管理、研究和领导等多方面的能力,为他们未来从事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未来的学生能够在这一项目中获得充分的知识和技能,成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为推动世界汉语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
第二篇示例:汉语国际教育专硕考研科目,作为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一部分,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硕士研究生项目简介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硕士研究生项目简介该硕士招生专业方向为学术型科学硕士,全日制享受奖学金培养,学制3年。
自1986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培养了不少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人才和骨干。
目前仍继续招生,每年招生名额为9人,其中5人用于推荐免试研究生招生,未使用的名额返还到当年的全国统一招生名额中。
【选拔方式和考试科目说明】A.硕士免试选拔方法我院只接受全国有推荐免试资格学校的应届本科生毕业生,具体条件为:(1)取得本校的推免资格;(2)符合北京大学免试推荐要求;(3)接受免试生申请,进行资格审查,然后进行复试。
B.应试选拔方法我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的出题指导思想是,坚持在“汉语言文字学”范围命题,主要围绕着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文字、古代汉语基础知识以及普通语言学的基本内容等方面出题,这是专业课的考试范围。
此外,还有专业基础考试科目,考察范围扩大到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如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的知识内容,另外再加上中国文化内容。
具体考试科目有两门:1)专业课考核:由现代汉语(语音、语法、词汇、汉字)和语言学理论两部分组成,重在考察考生对现代汉语和普通语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际语言分析能力。
2)专业基础课考核:由古代汉语、语言学知识、中国文学知识和中国文化知识四部分组成,重在考察考生的古汉语、语言、文学和文化的基础知识掌握。
考题常常采取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等形式,题量较大。
3)专业复试:主要采取面试方式,围绕着汉语普通话水平、汉语言文字学分析能力、中国文化文学知识、汉语教师素质等方面进行考核。
【培养方案】【导师队伍】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在入学一年后(每年5月份)分导师,导师分配采取学生填报志愿、师生双向选择方式进行;指导教师由我院教授、副教授职称教师担任,相关教师情况详见“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网站·学院简介·师资队伍”(/ChPeople.aspx)。
汉语言文字学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区别

直有人在问,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或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下的对外汉语方向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有何区别?还有人在二者之间犹豫,不知该报考哪个专业。
在此我们略作回答,仅供大家参考。
首先,说一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或汉语言文字学)下面的对外汉语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有什么区别。
前者是传统的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科学硕士”(或称“学术型硕士”),比较注重理论研究,关注的是汉语本体以及“什么是、如何学、如何教”对外汉语等问题,而后者主要侧重实践,即对外汉语教学本身,是“专业硕士”(或称“专业学位硕士”)。
这个专业根据各学校的不同,可能有一年或半年的国外实习机会,每个学校都有,至少也是在国内教留学生实习,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做理论研究,打好扎实的语言学基础,并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可以报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或汉语言文字学)下面那个;如果你想出国作对外汉语教师,后者的实践性似乎更强一些。
所以,其学费相对也就贵。
这也是国家不提供奖学金的原因。
其次,说一下这两个专业该如何选择的问题。
其实这个应该从你自身的情况来考虑,然后再做决定。
要综合各个因素的,不能一概而论。
第一,看一下你是否想一年就考上,还是只是想考考试试,考上最好。
实事求是的讲,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相对要比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或汉语言文字学)好考一些。
因为一般的学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会考对外汉语而不考古代汉语,这样,对于本科是对外汉语的学生来讲,相对就有了一些优势,因为如果考古代汉语的话,对中文的学生相对会有利一些。
从复习的量上来讲,古代汉语一般要求王力的两本,但其实三四册也要看,所以说,是四本书的复习量。
而对外汉语这一科目,一般也就是赵金铭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或者刘珣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语的书目,一般学校即使不列入考研的参考教材,最好也看一下。
很实用),顶多是周小兵的《对外汉语教学入门》(中山大学考这本书),虽然看起来很厚,但充其量也就一本书的复习量,而且古代汉语和对外汉语,二者在内容上,谁更容易些你应该能想清楚,古代汉语是要多看通论及文选的,以吉大为例,经常考翻译,无论是字词的翻译还是段落的翻译,没有一定的功底和一定的时间,想彻底复习好古代汉语是不太容易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的专硕和学硕
相信对外汉语考研的同学选专业的时候都晕过,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硕士、课程与教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等等专业名称到底有什么区别,貌似拿到的证也不一样哦!今天任老师来扒一扒专硕和学硕到底有何不同,为大家选择专业的时候提供方便。
简单的说,传统的对外汉语专业,就是有较长历史的,招收的都是学硕,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课教、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这些专业都是学硕。
2009年以后建设的,名为“国际汉语教育”的学科,就是专硕。
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硕士,2009年开始的一两界,曾经招过在职的,毕业后单证。
后来取消了,现在的“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硕士”都是参加一月国家统考,毕业双证。
这一点跟其他的专硕有所区别。
下面的文章清楚的说明学硕和专硕的区别,请大家参考。
1培养方向不同
学术型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
专业型硕士是国家为了克服学术型硕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种新硕士,培养的是现在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
2招生条件不同
学术型硕士则不需要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
专业硕士国家09年新增的一月份统考的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并不要求工作经验,招生条件跟原来的学术型硕士一样,应届生可以报考。
3招生考试不同
学术型硕士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而统考以外的专业考试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以自行选择,而这两大国家级别的考试的专业考试,也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GCT在职硕士是参加10月份的联考,全日制专业硕士跟原来全日制学术型硕士考试时间一样,都是每年一月份初试。
4入学难度不同
学术型硕士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统考)完全是严进宽出的代表。
据了解,一些名校热门专业的录取比例甚至为70:1。
而一些二流学校的冷门专业却年年招不满。
因此,入学难度取决于考生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自行选择。
这两大国家级别考试的专业考试,是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不同专业的入学难度各不相同,热门专业相对难一些。
此外,“联考”和“统考”的难度也不一样,由于“统考”考生远多于“联考”考生,考试竞争激烈程度自然也大。
不过,“联考”的考试虽容易,但录取时更看重申请者的工作背景和经验。
5学习方式不同
学术型硕士:全日制学习。
一般为3年。
专业硕士:脱产全日制学习,学制2-3年。
6学习费用不同
学术型硕士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
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
对于自筹经费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商业贷款缓解学费的压力。
专业硕士从2010年开始基本跟全日制学术型硕士一样,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
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
对于自筹经费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商业贷款缓解学费的压力。
7文凭颁发可能不同
学术型硕士同时颁发学位和学历证书。
专业硕士10月份单独考试颁发学位证书,1月份考试同时颁发学位和学历证书。
8社会认可度不同
学术型硕士:由于是全日制正规大学硕士毕业,拥有学历、学位双证,因此社会对这样的毕业生的认可度非常高。
但企业在招聘时也会考虑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弱点:光有理论,经验不足。
特别对于硕士专业与本科专业方向完全不同,又从无相关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企业会有所顾忌。
建议这类毕业生通过实习、兼职或考职业证书来加强自身的竞争力。
专业型硕士:09年教育部才新增的硕士研究生。
不过有国家颁发的“双证”,相信前景会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