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合集下载

我国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问题

我国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问题

⽔是⼈类社会赖以⽣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资源,是⼈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之⼀。

我国是⼀个⽔旱灾害频繁、⽔资源短缺的国家,⽔的问题尤为重要。

新中国成⽴以来,党和政府领导全国⼈民进⾏了⼤规模的⽔利建设,取得了巨⼤成就,但⽔的问题仍然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1998年中国⽔资源公报》中的数据表明:中国⾯临的⽔资源形势依然严峻。

⽔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绝⼤部分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资源可持续利⽤的内涵有不同理解,但是核⼼点是⼀致的,那就是:⼈类的⽤⽔⾏为在满⾜其⽣存、⽣活和发展需求的同时,保护和改善有利于⽣存的⽣态环境,尽可能减少⼈类活动引起的⽣存环境不断恶化。

⽔资源的可持续利⽤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1 我国⽔资源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1.1 我国⽔资源基本情况 我国⽔资源总量为2.8万亿⽴⽅⽶,其中地表⽔2.7万亿⽴⽅⽶,地下⽔0.83万亿⽴⽅⽶,由于⼆者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重复计算量0.73万亿⽴⽅⽶。

1.2 我国⽔资源的特点1.2.1 总量并不丰富,⼈均占有量更少 我国⽔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均⽔资源量2400⽴⽅⽶,约为世界⼈均的1/4,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13个贫⽔国家之⼀。

我国北⽅黄、淮、海3个流域⼈均⽔资源仅为全国⼈均的1/5.到下世纪中叶,按16亿⼈⼝计,我国⼈均⽔资源量将⽐现在降低1/4,约为1755⽴⽅⽶,淡⽔资源短缺的形势将更加严峻。

1.2.2 地区分布不均与⽔⼟资源组合不相应 我国⽔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与⼈⼝、耕地、矿产等资源分布极不匹配。

长江及其以南⽔系的流域⾯积占全国国⼟总⾯积的36.5%,其⽔资源量却占全国的81%;淮河及其以北的⾯积占全国总⾯积的63.5%,其⽔资源仅占全国总量的19%. 1.2.3 ⾬热同步,年内分布集中,年际分配不均 受季风⽓候影响,我国降⽔量年内分配不均匀,⼤部分地区连续4个⽉降⽔量占全年降⽔总量的70%左右。

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一、水资源量降水量2016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730.0mm,比多年平均偏多13.6%,比2015年增加10.5%。

地表水资源量2016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31273.9亿m3,折合年径流深330.3mm,比多年平均偏多17.1%,比2015年增加16.3%。

2016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179.9亿m3,从我国流出国境的水量6083.6亿m3,流入界河的水量1124.6亿m3;全国入海水量20825.5亿m3。

地下水资源量2016年,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矿化度≤2g/L)8854.8亿m3,比多年平均偏多9.8%。

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1928.1亿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7252.4亿m3,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的重复计算量325.7亿m3。

全国平原浅层地下水总补给量2008.8亿m3。

水资源总量2016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32466.4亿m3,比多年平均偏多17.1%,比2015年增加16.1%。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1273.9亿m3,地下水资源量8854.8亿m3,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192.5亿m3。

全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47.3%,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为34.3万m3/km2。

二、蓄水动态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2016年,对全国639座大型水库和3410座中型水库进行统计,水库年末蓄水总量3953.7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减少40.7亿m3。

湖泊蓄水动态2016年,对29个水面面积在100km2及以上的湖泊进行统计,湖泊年末蓄水总量1301.1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11.0亿m3。

其中,青海湖、南四湖、洪泽湖分别增加14.5亿m3、8.0亿m3和7.6亿m3;鄱阳湖和太湖分别减少17.3亿m3和3.0亿m3。

地下水动态2016年,北方16个省级行政区对74万km2平原地下水开采区进行了统计分析,年末与年初相比,浅层地下水蓄变量67.0亿m3。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找准单位“1” 法一: 1 算出相差的量 2 相差的量÷单位一 法二: 1 先算出两个量的百分比 2 再同100 %进行比较
2016年全国人均用水量比2015年人均用水量 少百分之几?
(1)2015年全国人均用水量占2016年的百 分之几? 450 ÷438 ≈1.027=102.7 %
(2)2016年全国人均用水量占2015年的百 分之几?
438÷450≈0.937=93.7 %
已知 :2015年全国人均用水量450立方米,
答:2016年昆明市人均用水量比2015年昆明市人均 用水量幅度是增加了2.6 % 2016年全国人均用水量比2015年全国人均 用水量减少2.7 %。
思考: 2016年昆明市人均用水量比2015年增加了2.6 %,可 以说成2015年昆明市人均用水量比2016年减少了2.6 %吗?
你有什么收获?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
2016年全国人均用水量438立方米。
要求;2016年全国人均用水量比2015年人均 用水量减少百分之几?
你能根据题意画一画线段图吗 ?
450立方米 2015年 438立方米 2016年 2015年 占______ 百分之几? 2016年比2015年少的 “1”
450立方米 2015年 438立方米 2016年
2016年比2015年少的
2015 百分之几? 占______ 年
(450-438)÷450 =12 ÷450 ≈0.027 =2.7 %
438 ÷450 ≈0.973=97.3 % 10来自 %—97.3 %=2.7 %
答:2016年全国人均用水量比2015年全国人均 用水量减少2.7 %。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 百分之几”或“节约百分之几”……来表示增加、减少 的幅度。

2015南京市水资源公报

2015南京市水资源公报

90.0 133.0 632.5 143.5 204.5 151.5 13.0
62.3 108.2 127.5 109.5 653.5 173.0 172.0 103.5 16.5 117.5 14.0 47.6 40.1 88.0 68.0 91.5 111.0 113.0 551.0 141.0 129.0 156.5 14.5 119.0 73.5 73.5 66.5 314.5 109.0 185.5 99.5 12.0 101.0 7.5 5.0
(二)中型水库
根据全市 13 座中型水库的统计资料:2015 年年初蓄水总量为 1.585 亿 m3,年末 蓄水总量为 1.534 亿 m3,全年减少 3.2%。其中金牛山水库和方便水库年末蓄水量分 别为 0.5527 亿 m3、0.1969 亿 m3,分别占全市年末蓄水总量的 36.0% 和 12.8%。南京 市 13 座中型水库 2015 年蓄水状况图详见图 2-1。
(二)用水量
2015 年全市实际用水总量 40.24 亿 m3,小于全市用水总量控制指标 45 亿 m3。其 中工业用水 10.91 亿 m3(含火电)、农田灌溉用水 14.58 亿 m3、林牧渔业用水 2.541 亿 m3、城镇公共用水 1.985 亿 m3、居民生活用水(城镇及农村)8.556 亿 m3,生态环 境用水 1.672 亿 m3,各类用水量组成见图 3-1。 2015 年南京市各区用水量表详见表 3-1,近五年各类用水量比较见图 3-2。
表 1-3 2015 年南京市各区代表站梅雨量统计表
梅雨量 站 名 梅雨总量 多 年 平均值 253.2 246.6 194.8 227.2 257.7 232.9 与多年平均 比较(%) 46.2 64.2 58.1 0.6 -34.4 -4.5 最大日 降水量 118.0 127.5 125.5 76.5 37.5 63.5 出现 日期 6 月 27 日 6 月 26 日 6 月 27 日 6 月 26 日 6 月 26 日 6 月 27 日 日降水量 超过标准天数 30mm 4 4 3 3 2 2 50mm 2 2 2 1 0 2

中国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发展情况

中国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发展情况

“十二五”期间中国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发展情况“十二五”期间,中国水利建设投入不断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机制持续完善,城乡抗旱抗洪能力增强,水利改革也取得突出成效,为粮食产量连增和居民生活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成效显著,对于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起到推动作用,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城乡公共基础设施管理也实现不断优化,道路、桥梁、路灯、公厕等基础设施更为完善,集休闲娱乐、观赏游览、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公园、景区等不断增加,对城乡容貌的建设管理成效卓越,城乡居民生活更为丰富便利。

从整体来看,“十二五”期间,我国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稳步快速发展,增加值逐年增长,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逐渐增强。

法人单位和就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整体处于提升状态,工资水平稳步提高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尤其是新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速,各项基本建设也处于逐渐扩张发展的态势,展现增长活力。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快速稳步发展,为拉动经济增长、惠及民生福祉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节“十二五”期间水利管理业发展情况一营业规模情况“十二五”期间,我国水利管理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稳定增长,从2011年的93.7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332亿元,水利管理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增长了2.54倍,营业成本从2011年的95.8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355.9亿元。

全行业营业收入从2011年的169.9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601.6亿元,营业成本从2011年的208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772.6亿元。

“十二五”期间我国水利管理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总额达到1104.4亿元,全行业营业收入总额达到2001.3亿元。

|Excel下载表1 “十二五”期间水利管理业营业收入及成本图1 “十二五”期间水利建设分用途完成情况“十二五”期间,我国分用途各项水利建设稳定发展。

201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一、水资源量降水量2017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64.8mm1,比多年平均值偏多3.5%,比2016年减少8.3%。

地表水资源量2017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7746.3亿m3,折合年径流深293.1mm,比多年平均值偏多3.9%,比2016年减少11.3%。

2017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218.6亿m3,从我国流出国境的水量6250.4亿m3,流入界河的水量934.2亿m3;全国入海水量16941.3亿m3。

地下水资源量2017年,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矿化度≤2g/L)8309.6亿m3,比多年平均值偏多3.0%。

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1742.0亿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6893.2亿m3,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的重复计算量325.6亿m3。

全国平原浅层地下水总补给量1819.7亿m3。

水资源总量2017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761.2亿m3,比多年平均值偏多3.8%,比2016年减少11.4%。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7746.3亿m3,地下水资源量8309.6亿m3,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014.9亿m3。

全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45.7%,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为30.4万m3/km2。

二、蓄水动态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2017年,对全国660座大型水库和3547 12017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为约18000个雨量站观测资料的评价结果。

座中型水库进行统计,水库年末蓄水总量4079.8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82.6亿m3。

湖泊蓄水动态2017年,对56个湖泊进行统计,湖泊年末蓄水总量1361.0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2.5亿m3。

其中,青海湖蓄水量增加16.3亿m3;太湖和洪泽湖蓄水量分别减少5.3亿m3和4.5亿m3。

地下水动态2017年,北方15个省级行政区对74万km2平原地下水开采区进行了统计分析,年末与年初相比,浅层地下水蓄变量-44.0亿m3。

2015年甘肃水土保持公报

2015年甘肃水土保持公报

2015年度甘肃省水土保持公报甘肃省水利厅第一部分水土流失现状1、水土流失现状我省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形式多样,主要有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同时伴有重力侵蚀。

2013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公告,土壤侵蚀总面积21.14万km2。

(水力侵蚀7.61万km2,风力侵蚀12.51万km2,冻融侵蚀1.02万km2)西北黄土高原区侵蚀沟道268444条。

水土保持措施面积为6.99万km2,其中:工程措施1.89万km2,植物措施4.68万km2,其他措施0.42万km2。

截止2015年底建成淤地坝1582座,淤地面积38.99km2,其中,库容在50万m3~500万m3的骨干淤地坝552座,总库容3.81亿m3。

水土流失面积统计表2、典型监测点经过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一、二期工程建设和科研机构自建,我省目前有44个水土流失监测点, 其中22个监测点被列入全国典型监测点名录。

典型监测点第二部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1、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2015年,审批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332个,其中省级审批76个,市、县级审批256个,项目设计水土流失防止责任范围316.14km2,设计拦挡弃渣(土)量12732万m3。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情况汇总表2、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2015年甘肃省验收生产建设项目151个,其中水利部验收6个,省级验收76个,市县验收69个。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数量汇总表甘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省级验收成果汇总表6783、生产建设项目监督检查及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2015年依法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 1.2亿元,其中收缴省级国库2395万元。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开展水土保持督查2674次,督查生产建设项目2319个。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汇总表第三部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1、总体情况2015年全省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057.30km2,占年度计划任务2000km2的103%。

中国水资源公报2015

中国水资源公报2015

2015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一、水资源量降水量2015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60.8mm,比常年值偏多2.8%。

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区、辽河区、海河区、黄河区、淮河区、西北诸河区6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北方6区)平均降水量为322.9mm,比常年值偏少1.6%;长江区(含太湖流域)、东南诸河区、珠江区、西南诸河区4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南方4区)平均降水量为1260.3mm,比常年值偏多5.0%。

从行政分区看,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偏多的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上海、浙江、江西、江苏和广西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偏多20%以上;与多年平均接近的有湖北、宁夏和青海3个省(自治区);比多年平均偏少的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海南、辽宁和山东3个省偏少15%以上。

地表水资源量2015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6900.8亿m3,折合年径流深284.1mm,比常年值偏多0.7%。

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地表水资源量为3836.2亿m3,折合年径流深63.3mm,比常年值偏少12.4%;南方4区为23064.6亿m3,折合年径流深675.8mm,比常年值偏多3.3%。

从行政分区看,地表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偏多的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上海和江苏分别偏多127.2%和74.8%;与多年平均接近的有黑龙江;比多年平均偏少的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河北、山东、辽宁和北京4个省(直辖市)偏少40%以上。

2015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213.6亿m3,从我国流出国境的水量5139.7亿m3,流入界河的水量1061.2亿m3;全国入海水量17600.9亿m3。

地下水资源量全国矿化度小于等于2g/L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7797.0亿m3,比常年值偏少3.3%。

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1711.4亿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6383.5亿m3;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的地下水资源重复计算量297.9亿m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一、水资源量降水量2015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60.8mm,比常年值偏多2.8%。

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区、辽河区、海河区、黄河区、淮河区、西北诸河区6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北方6区)平均降水量为322.9mm,比常年值偏少1.6%;长江区(含太湖流域)、东南诸河区、珠江区、西南诸河区4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南方4区)平均降水量为1260.3mm,比常年值偏多5.0%。

从行政分区看,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偏多的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上海、浙江、江西、江苏和广西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偏多20%以上;与多年平均接近的有湖北、宁夏和青海3个省(自治区);比多年平均偏少的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海南、辽宁和山东3个省偏少15%以上。

地表水资源量2015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6900.8亿m3,折合年径流深284.1mm,比常年值偏多0.7%。

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地表水资源量为3836.2亿m3,折合年径流深63.3mm,比常年值偏少12.4%;南方4区为23064.6亿m3,折合年径流深675.8mm,比常年值偏多3.3%。

从行政分区看,地表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偏多的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上海和江苏分别偏多127.2%和74.8%;与多年平均接近的有黑龙江;比多年平均偏少的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河北、山东、辽宁和北京4个省(直辖市)偏少40%以上。

2015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213.6亿m3,从我国流出国境的水量5139.7亿m3,流入界河的水量1061.2亿m3;全国入海水量17600.9亿m3。

地下水资源量全国矿化度小于等于2g/L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7797.0亿m3,比常年值偏少3.3%。

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1711.4亿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6383.5亿m3;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的地下水资源重复计算量297.9亿m3。

我国北方6区平原浅层地下水计算面积占全国平原区面积的91%,2015年地下水总补给量1446.2亿m3,是北方地区的重要供水水源。

在北方6区平原地下水总补给量中,降水入渗补给量、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山前侧渗补给量和井灌回归补给量分别占50.2%、36.5%、7.7%和5.6%。

水资源总量2015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7962.6亿m3,比常年值偏多0.9%。

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061.8亿m3,占地下水资源量的13.6%(地下水资源量的86.4%与地表水资源量重复)。

北方6区水资源总量4733.5亿m3,比常年值偏少10.1%,占全国的16.9%;南方4区水资源总量为23229.1亿m3,比常年值偏多3.5%,占全国的83.1%。

全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44.7%,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为29.5万m3/km2。

二、蓄水动态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2015年对全国624座大型水库和3378座中型水库进行统计,水库年末蓄水总量4037.3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56.0亿m3。

其中,大型水库年末蓄水量为3587.2亿m3,比年初增加14.4亿m3;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450.1亿m3,比年初增加41.6亿m3。

北方6区水库年末蓄水量比年初共减少51.4亿m3,其中黄河区减少66.8亿m3;南方4区水库年末蓄水量比年初共增加107.4亿m3,其中东南诸河区增加55.2亿m3。

各省级行政区水库年末蓄水量与年初比较,河南、湖北和青海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库蓄水量减少,共减少蓄水量142.0亿m3;浙江、吉林和四川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库蓄水量增加,共增加蓄水量198.0亿m3。

北方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2015年,北方16个省级行政区对74万km2平原地下水开采区进行了统计分析,年末浅层地下水储存量比年初减少66.3亿m3。

北方6个水资源一级区地下水储存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海河区、辽河区和松花江区分别减少27.2亿m3、11.8亿m3和11.4亿m3。

按省级行政区统计,地下水储存量增加的有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江苏增加6.3亿m3;储存量减少的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河北和河南分别减少22.1亿m3和11.3亿m3。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供水量2015年全国总供水量6103.2亿m3,占当年水资源总量的21.8%。

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4969.5亿m3,占总供水量的81.4%;地下水源供水量1069.2亿m3,占总供水量的17.5%;其他水源供水量64.5亿m3,占总供水量的1.1%。

在地表水源供水量中,蓄水工程供水量占33.9%,引水工程供水量占32.1%,提水工程供水量占30.5%,水资源一级区间调水量占 3.5%。

在地下水供水量中,浅层地下水占91.1%,深层承压水占8.5%,微咸水占0.4%。

在其他水源供水量中,主要为污水处理再生利用量和集雨工程利用量,分别占81.5%和17.4%。

按水资源分区统计,南方4区供水量3341.0亿m3,占全国总供水量的54.7%;北方6区供水量2762.2亿m3,占全国总供水量的45.3%。

按省级行政区统计,上海、浙江、重庆、江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表水源供水量占其总供水量比重在95%以上;河北、河南地下水源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比例分别为71%和54%;北京、天津其他水源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比例分别为25%和11%。

全国海水直接利用量814.8亿m3,主要作为火(核)电的冷却用水。

海水直接利用量较多的为广东、浙江、福建、辽宁、江苏、山东和河北,分别为317.3亿m3、174.8亿m3、70.2亿m3、59.4亿m3、51.3亿m3、40.9亿m3和39.8亿m3,其余沿海省份大都也有一定数量的海水直接利用量。

用水量2015年全国总用水量6103.2亿m3。

其中,生活用水占总用水量的13.0%;工业用水占21.9%;农业用水占63.1%;人工生态环境补水(仅包括人为措施供给的城镇环境用水和部分河湖、湿地补水)占2.0%。

按水资源分区统计,南方4区用水量3341.0亿m3,占全国总用水量的54.7%,其中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人工生态环境补水分别占全国同类用水的66.9%、77.9%、45.0%、31.0%;北方6区用水量2762.2亿m3,占全国总用水量的45.3%,其中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人工生态环境补水分别占全国同类用水的33.1%、22.1%、55.0%、69.0%。

按省级行政区统计,用水量大于400亿m3的有新疆、江苏和广东3个省(自治区),用水量少于50亿m3的有天津、青海、西藏、北京和海南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75%以上的有新疆、西藏、宁夏、黑龙江、甘肃、青海和内蒙古7个省(自治区),工业用水占总用水量35%以上的有上海、江苏、重庆和福建4个省(直辖市),生活用水占总用水量20%以上的有北京、重庆、浙江、上海和广东5个省(直辖市)。

用水消耗量2015年全国用水消耗总量3217.0亿m3,耗水率(消耗总量占用水总量的百分比)52.7%。

各类用户耗水率差别较大,农业为64.3%;工业为23.2%;生活为41.9%;人工生态环境补水为80.8%。

废污水排放量废污水排放量指工业、第三产业和城镇居民生活等用水户排放的水量,但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排放量和矿坑排水量。

2015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770亿t。

用水指标2015年,全国人均综合用水量445m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用水量90m3。

耕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394m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36,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58.3m3,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含公共用水)217L/d,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82L/d。

按水资源分区统计,人均综合用水量最高的是西北诸河区,最低的是海河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最高的是西北诸河区,较低的是海河区、东南诸河区、辽河区和淮河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高的是西南诸河区和长江区,较低的是海河区、辽河区、淮河区和黄河区。

按省级行政区统计,大于600m3的有新疆、宁夏、西藏、黑龙江、内蒙古、江苏和广西7个省(自治区),其中新疆、宁夏、西藏和黑龙江分别达2478m3、1058m3、959m3和929m3;小于250m3的有天津、北京、山西、山东、河南和陕西等6个省(直辖市),其中天津最低,仅168m3。

从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看,新疆最高,为619m3;小于50m3的有天津、北京、山东、上海、浙江和辽宁等6个省(直辖市),其中天津、北京分别为16m3和17m3。

四、水资源质量河流水质2015年,对全国23.5万km的河流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

全年Ⅰ类水河长占评价河长的8.1%,Ⅱ类水河长占44.3%,Ⅲ类水河长占21.8%,Ⅳ类水河长占9.9%,Ⅴ类水河长占4.2%,劣Ⅴ类水河长占11.7%。

从水资源分区看,Ⅰ~Ⅲ类水河长占评价河长比例为:西北诸河区、西南诸河区在97%以上;长江区、东南诸河区、珠江区为79%~85%;黄河区、松花江区为66%~70%;辽河区、淮河区、海河区分别为52%、45%和34%。

从行政分区看,Ⅰ~Ⅲ类水河长占评价河长比例为:重庆、新疆、西藏、湖南等8个(自治区、直辖市)在90%以上;四川、云南、北京、贵州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70%~90%;陕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河南5个省为50%~70%;天津、山西、江苏、宁夏等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足50%,其中,山西和天津分别为27%和9%。

湖泊水质2015年,对116个主要湖泊共2.8万km2水面进行了水质评价。

全年总体水质为Ⅰ~Ⅲ类的湖泊有29个,Ⅳ~Ⅴ类湖泊60个,劣Ⅴ类湖泊27个,分别占评价湖泊总数的25.0%、51.7%和23.3%。

对115个湖泊进行营养状态评价,处于中营养状态的湖泊有25个,占评价湖泊总数的21.7%;处于富营养状态的湖泊有90个,占评价湖泊总数的78.3%。

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湖”情况如下:(1)太湖:若总氮不参加评价,全湖总体水质为Ⅳ类。

其中,东太湖和东部沿岸区水质为Ⅲ类,占评价水面面积的18.8%;五里湖、贡湖、湖心区、西部沿岸区和南部沿岸区为Ⅳ类,占64.4%;梅梁湖、竺山湖为Ⅴ类,占16.8%。

若总氮参评,全湖总体水质为Ⅴ类。

其中,五里湖、东太湖、东部沿岸区水质为Ⅳ类,占评价水面面积的19.1%;梅梁湖、湖心区和南部沿岸区为Ⅴ类,占62.4%;其余湖区均为劣Ⅴ类,占18.5%。

太湖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

各湖区中,五里湖、东太湖、东部沿岸区和南部沿岸区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占湖区评价面积的34.6%;其余湖区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占6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