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高等教育体系差异
在中国和英国,两国的教育体系有哪些不同?英国的私立学校和中国的重点高中有何异同?

在中国和英国,两国的教育体系有哪些不同?英国的私立学校和中国的重点高中有何异同?
一、教育体制不同
中国的教育体制是“6+3+3”制度,即小学为6年、初中为3年、高中为
3年;而英国的教育体制是“4+4+4”制度,即小学为4年、初中(中学)为4年、高中为2年。
二、学习方式不同
中国教育文化注重“死记硬背”、“应试教育”,偏重于教授知识而不是启发思维。
英国教育则强调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式学习,注重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
三、学科设置不同
中国的教育体系注重学科的全面性,每个学科都要被教授;而英国的
教育体系注重学科的选修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上课。
四、私立学校和重点高中的异同
1.学科设置:连续几年进入全国重点高中的学生都需要学习固定的学科,
而英国私立学校的学科设置相对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课程。
2.费用:英国私立学校的学生需要支付极高的学费,而中国的重点高中则是通过考试选拔优秀学生,不收取学费。
3.教学科学和文化差异:英国私立学校以探究式教学为主,深受西方文化影响;中国重点高中则更注重传统的教育方式和中国文化的传承。
以上是在中国和英国,两国的教育体系不同以及英国的私立学校和中国的重点高中的异同。
无论是哪种教育方式,关键在于其是否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教育不应该是一种单向度的传递,而是一种双向切磋。
因此,我们应该学习两国教育体制中的优点,以期能够尽可能地为学生的未来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境界。
中英教育体制差异(Educati...

中英教育体制差异(Educational system differences betweenChina and Britain)China's education system has been divided into primary, junior, high, University, graduate and doctoral stages since modern times. In prim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compulsory education, learning the subjects prescribed by the school, to high school in order to choose their own future direction of continuing study - liberal arts or science. Students in primary and high school are preparing for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under great pressure to learn.China's education system from modern, have been divided into elementary school, junior high school, high school, college, graduate students, doctor several stages. In elementary school and 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is compulsory, learning the school rules of subjects, to high school can independently choose their future continue to learn direction arts or science. Students - Liberal in elementary school and high school is preparing for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under a lot of pressure of study.The British government has provided compulsory education for students aged five to sixteen years in china. At the age of thirteen and sixteen, students enter independent schools (similar to junior high schools in China), and the tasks of students in independent schools are basically preparing for GCSE examinations. GCSE is an ordinary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certificate, and students can choose up to ten different subjects. Getting the GCSE certificate marks the end of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After completing the high school curriculumand getting the GCSE, the student can decide whether to go to college or to prepare for the job. The students at this time can not be directly to the University, GCSE is equivalent to the end of China high school the first grade and the second grade, the Chinese high school and the third grade (at the age of about 16 to 18 years old) is Britain's continuing education (extended education period). Continuing education refers to the education above or below the undergraduate level, usually in continuing education colleges rather than in the university. The curriculum focuses on vocational training, but also takes into accoun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age groups for general academic courses.The British government for many years for the national five to sixteen students provide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13 to 16 years old, the students into the independent school (that is similar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the students in), the independent school task is basically ready to GCSE exams. GCSE is an ordinary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certificate, the students can choose the most to ten different subjects. Got GCSE certificate, it marks the end of the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Complete high school courses and get GCSE, students can decide is to read for higher school or prepare for work. Students at this time is not can directly go to university, GCSEs finishing is equivalent to Chinese high school grade one end while China's, high school Grade two and grade three (age at about 16 to 18 years old is continuation of the) a British Education (Extended Education) period. Continuation education refers to the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or above, below the undergraduate degree education, usually in the continue education college not in the University study.本课程侧重于职业培训,同时也关心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一般学术课程的需求。
中英教育制度对比

浅谈中英教育制度文化是本质性的,教育是文化的形式,是一定人类文化的表现,中英两国的文化之间差距的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教育制度的不同。
所谓教育是一种人类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的传承和提升行为,也是人类文明的传递。
教育是一种人类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的传承和提升行为,也是人类文明的传递。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
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类型有正规教育、成人教育、技术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等。
而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有机构成的总体及其正常运行所需的种种规范、规则或规定的总和。
它包含有学前教育机构、学校教育机构、业余教育机构、社会教育机构等,还包括各机构间的组织关系、各机构的任务、组织管理等,它的设立主体是国家,是国家教育方针制度化的体现。
他是一个社会赖以传授知识和文化遗产以及影响个人社会活动和智力增长的正式机构和组织的总格局。
是社会制度中的一种,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家庭制度并存于社会结构之中。
英国是一个有悠久教育传统的国家。
它的教育体系经过几百年的沿革,相当的完善和复杂,且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
总体来说分为三个阶段:义务教育,延续教育和高等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又可分为三个阶段:3岁到5岁的幼儿园教育;5-11岁的小学教育;11岁-16岁的中学教育。
5岁-16岁为法律规定的强制教育阶段。
适龄儿童必须入学,由国家负责必须的学费、书籍和必要的供应。
英国的学生从五岁开始接受义务教育,享受全免费的国家福利,学校甚至还提供免费的午餐,所有的家长必须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读书。
中英教育体制的对比

[英国—中国]:教育制度之比较
英国教育体系可分为三大部分:4/5-16岁为学校教育(义务教育)、16岁到大学前为延续教育、大学及以上教育称为高等教育。
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的教育体系是一样的,苏格兰则有它自己的一套,主要区别在于不同的学历、资格。
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的教育体系是一样的,苏格兰则有它自己的一套,主要区别在于不同的学历、资格。
英中教育体制对比表
1.Standard Grade of the Scottish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2.Higher Grade Exam
中英学生学历资格对比表
在中国的学历资格在英国的入学起点
初中毕业普通高等教育证书课程、中学高级水平考试课程或职业性高级水平考试课程
高一中学高级水平考试课程或职业性高级水平考试课程
高二中学高级水平考试课程、职业性高级水平考试课程或大学衔接/预科课程
高中毕业(大学入学考试)中学高级水平考试课程、职业性高级水平考试课程
或大学衔接/预科课程;
部分学生有可能被破格录取入读国家高等证书或本科学位课程
大学在读大学衔接/预科课程,或直接升入读本科学位课程大专毕业,无工作经验大学衔接/预科课程,或直接升入读本科学位课程大专毕业,有相关工作经验本科学位课程、硕士文凭课程、或硕士学位课程本科学位本科学位课程、硕士文凭课程、或硕士学位课程硕士学位硕士学位课程或博士学位课程。
英国和中国在哪些方面的教育体制存在差异?

英国和中国在哪些方面的教育体制存在差异?教育是任何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它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未来。
然而,即使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国家的教育体制之间依然存在巨大的差异。
英国和中国作为发达国家,其教育体制也有所不同。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这两个国家教育体制的异同之处。
一、学制年限不同英国的学制年限较为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来自由组合选择学习时间。
从小学到中学,一般共计12年,但具体时间可以由学校自己决定。
高中学制一般是2年,后可以选择升入大学。
大学的学制为3-4年不等。
而中国的教育体制中,学制年限相对固定。
从小学到初中,一般共计9年。
高中为3年,后可以选择升入大学。
大学的学制为4年,但也可以选择硕士、博士等研究生学制。
二、招生方式不同英国的招生方式主要有三种:自主招生、中央招生和接受委任招生。
自主招生是指学校自行制定招生标准和录取规定,学生通过考试等途径申请入学。
中央招生是由国家统一组织的招生方式,学生通过参加统一考试来竞争入学名额。
接受委任招生是指学校接受政府或其他机构的委派招生,学生通过政府或机构的推荐来申请入学。
而中国的招生方式相对固定,根据考试成绩和其他面试等方式来录取学生。
高中和大学都会组织统一考试,通常称为“高考”和“大考”。
三、考试制度不同英国目前已经取消了中学的统一考试,取而代之的是采用现代化的评估方式。
这些评估方式包括:学校学术能力考试、内部评估、口语考试、作业评估等。
这种评估方式使得学生的评价更全面,能够更好地反映其学习情况。
而中国的教育体制则强调考试制度。
高中和大学都有统一的考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
这种考试制度并不完全能够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也引起了一定的争议。
四、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不同英国和中国的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也有着较大的差异。
英国教育注重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思维能力、创造力、表达能力等情商教育。
而中国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尤其是数学、物理和语文等基础学科知识,注重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应试能力。
英国的教育和中国的教育之间的区别(1)

英国的教育和中国的教育之间的区别(1)英国的教育和中国的教育之间的区别在世界上,英国的教育系统以其历史悠久、高质量和创新性而闻名。
与之相比,中国的教育系统近年来发展迅速。
尽管两个国家的教育体系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区别。
1. 教与学在英国,教育体系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而不是纯粹的考试分数。
学生被要求参加实验、作文、讨论以及团队交流等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以增强其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比之下,中国的教育体系注重课堂教学和复制记忆。
学生被要求只是听讲和记忆考试内容,而不是追求知识的深度或在进行讨论时提出问题。
这种教育方式是由中国的考试制度所引导的,并且有快速、高效的优点,但缺乏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2. 课程设置英国的教育系统非常注重学生的自由和兴趣,课程设置有很大的灵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选择相应的科目。
尤其是在英国的高中和大学阶段,学生成年个人特长和兴趣爱好,选择他们未来发展的学习方向。
相比之下,中国的教育系统更加注重考试科目的规定。
高中和大学生必须按照学校或政府规定的课程要求选择科目,缺乏自由度和多样化。
3. 教学质量英国的教育质量被高度评价,是因为英国拥有众多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机构,这些机构具备非常优秀的教师和研究人员资源。
其教学质量和教学体系被视为全球最优秀之一。
另一方面,中国的教育系统在大众教育教学领域存在人才短缺问题,教师培训和教学管理不到位。
分班制后出现的通识教育课程缺少针对中国本土实际情况、重实践的系统教学。
很多学生的升学质量仍然落后于国际先进教育水平。
总结:尽管中国的教育系统正在迅速发展,但它仍然面临许多问题,相比之下英国的教育系统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虽然英国的教育模式并不是完美的,但它与中国的教育模式在很多方面非常不同。
同时,英国和中国教育系统都各有优缺点,在人才培养的路上,还有很多需要探讨和改善的领域。
英国教育体系与中国的不同之处

英国教育体系与中国的不同之处
英国的教育体系长期以来都以质量卓越和独特的教育经验而闻名,在中国,许多人都
期望通过英国教育体系受到更高层次质量和技能的教育。
然而,英国教育体系与中国教育
体系存在某些总体差异。
首先,英国的教育体系只有六个学习阶段,分别是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博士。
但是,在中国,有九个学习阶段,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大学,
硕士,博士,研究生。
其次,英国的高中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阅读、写作、研究、理解和技能等。
但在中国,教育重点放在形成记忆和考试结果上。
通常,中国学生
在高中阶段经常加班,学习压力很大。
此外,英国教育体系的重点在于尊重学校的自主权和自尊,这使得学生能够自由把学
习融入他们的生活当中,藉此获得生活知识和社会经验。
然而,在中国,学生通常被认为
要尽可能多学习,对待他们的学习更加拘泥,学生被要求把所有的学习和工作时间当作机
会来考试。
当然,英国教育体系与中国教育体系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比如,英国和中国都致力于
营造关怀而公平,和谐而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安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另外,在两国教育体系中,运用数学、科学、语言、教育电脑等课程在学生受教育过程中发挥了
重要作用。
总之,英国教育体系与中国教育体系都具有其独特的思想、观念和传统,但有一些不
同之处,比如学习阶段的不同,教育重点的偏差,以及英国对学生独立学习的尊重与中国
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加班和压力等。
因此,有必要在这两种教育体系中进行交流和学习,扩大视野,进行有益的思考和讨论。
中国高等教育与美国高等教育的区别

中国高等教育与美国高等教育的区别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和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和美国作为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高等教育体系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
本文将从教育体制、教学方法和学术研究方面探讨中国高等教育与美国高等教育的区别。
教育体制首先,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是由国家主导的,并且有相对统一的管理和规范。
大多数高等教育机构都是公立学校,由政府出资运营。
相比之下,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更加多元化和分散化。
美国拥有许多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这些学校独立管理,并且享有相对的自主权。
此外,美国的高等教育还有丰富多样的学术课程和专业选择,学生更加注重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发展方向的学科专业。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中国和美国的高等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的教育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和理论研究,强调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和灌输。
学生在课堂上主要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
相比之下,美国的教育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学习。
老师在课堂上更多地充当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和开展独立思考。
此外,美国高校还重视实践教育和实习机会,鼓励学生在校外实践中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方面,中国和美国的高等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注重理论研究和学术成果的产出,尤其强调科学研究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学术研究的重点在于解决现实问题和推动技术创新。
相比之下,美国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学术研究的自由性和创新性。
美国高校鼓励教师和学生开展原创性的研究,提倡学术自由和学术探索精神。
此外,美国高校与企业和产业界之间的合作更加密切,学术研究成果更容易转化为商业应用。
综上所述,中国高等教育与美国高等教育在教育体制、教学方法和学术研究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高等教育以国家主导为特点,鼓励理论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相比之下,美国高等教育体系更加分散和多元化,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学术自由,更加重视原创性的学术研究和创新。
这些差异反映了两国教育体系的不同发展方向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英高等教育体系差异
作者:吴双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第24期
提要中英教育体系,在学制、教学侧重点、成绩评定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
可以取长补短,使中国高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关键词:中英;高等教育;差异
中图分类号:G5 文献标识码:A
笔者于2001年赴英留学,在英国完成了高中、大学和研究生学习,2009年回国后成为一名高校教师。
通过亲身经历感受到中英两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在学制、教学侧重点、成绩评定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对两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对知识经济的促进产生各自不同的作用。
一、学制、培养方式差异
第一,中国大学本科学制四年,英国大学学制三年。
英国大学第一年成绩不计入三年本科总成绩,英国学生在大学第一年所学课程均为各系公共课,各系派出优秀教师讲授本专业领域内经典课程,学校提供一个月时间给学生选择和决定自己的专业;相反在国内,学生踏进校门的时候就已经选定了自己的专业,极少有在大学期间改变自身专业的情况与条件。
第二,中国大学一学年分为2个学期,每学期20周,主要对课堂所学进行掌握;英国大学一学年分为3个学期,每学期10周,主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半工半读,且有专门老师帮助学生联系工作。
英国学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运动、艺术、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和课外兼职等方面。
第三,英国的大学在每学年结束,都有一部分学生被要求留级或者退学,这是因为他们不适合这个专业或者这个学校。
退学后他们可以更换专业或者学校,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而在中国大学,因成绩等原因被退学的情况相对较少,在同一学校顺利毕业的可能性相对较高,而学生在退学后难以更换学校或专业继续学习。
第四,中国大学课程一般分为考试和考查科目。
英国没有考查课,所有科目都是以学分的形式体现,每科10~20学分不等,大学一般要修满120学分才算合格。
总体来说,中国大学注重课堂教育,以灌输式“应试教育”为主,高校教育“严进宽出”;而英国大学注重综合培养,以自主选择式“能力教育”为主,高校教育“宽进严出”。
二、教育侧重点差异
中国和英国在教育侧重点上也存在较大区别。
中英教育都强调“关注每一个学生”,英国提倡“Every student is important”,中国是“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虽然有共性,但本质是不一样的。
英国高等教育关注每一个学生,重点是对学生个体的重视;中国高等教育对学生的关注,重点是对其各方面的规范。
第一,英国非常注重因人施教,特别是高等教育,非常注重学生自身特点,遵从以个人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而国内较为注重对学生专业素质的系统化培养,对学生的规范性要求更多,旨在使更多高校毕业生符合目前经济社会的行为模式与业务需要。
第二,英国高等学校尤其注重创造性教育。
学生如果在所学课程上没有创新,那么成绩评定最多及格。
在英国大学里,几乎每一门课程都要求学生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来完成一个项目。
也就是说,一般老师只给出方案或者案例,并不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方法,然后学生需要通过自己或者小组成员一起完成。
这种教育方法,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交换意见,并培养他们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自学、分析、判断及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
而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一个组织者,在活动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西方教育着眼于“人性化”和“创造性”的开发,国内教育重在“规范性”和“制度性”的培养,这也体现了国内外教育理念的差异。
三、分数成绩评定差异
在中国,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多是统一标准,作业统一要求,考试统一难度,尤其是主要课程的方法一般都是通过期末考试最后的分数来决定等级。
英国同样是考试大国,考试制度和中国同样严格。
但英国考试题目相对灵活,并且更侧重于开放式的主观题型,很少会给出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结论。
英国大学反对一锤定音的考核方式,不以考试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在最终评定学生学习成绩时,学生平时的科研水平、实践表现、取得的科研成果和最后的考试成绩各占50%。
此外,考试考核的答案也具有相当的灵活性,绝不存在国内考试的“得分点”。
老师很少会给出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结论,而是注重其科学性、灵活性、开创性。
只要学生的解答言之成理、具有创新意义和研究价值都会得到学校的认可和鼓励。
四、中国大学班主任和英国大学导师的差异
在英国高等学府里,每个导师一般带领8~10位学生,他们主要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德,帮助学生选修科目、课程,推荐学生阅读的书目等,在导师制下,英国大学师生交流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给学生以学习上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情感和心理的引导;同时,也是为了开阔导师的视野、促进其学术上的建树。
通过思想的沟通,彼此接纳、相融,使知识的探讨和辩论更加顺畅。
中國大学的班主任所带的班级一般都有40人以上甚至更多,师生交流的主要目的则是为了引导、教育和管理学生,思想与情感交流相对较少,老师对学生这方面的了解也不够充分和全面,同时有利于老师树立威信,便于对班级与学生个人进行管理。
综上所述,中英高等教育体系各有优劣,各具特色。
若国内教育能根据实际情况取长补短,使我国高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进一步契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步伐,则是笔者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工作者之幸事。
(作者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湖南省教育厅组编.高等教育学[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9.
[2]王保星.西方教育十二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