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英语听课记录

合集下载

初三英语听课记录范文

初三英语听课记录范文

初三英语听课记录范文老师们听了初三英语的课之后,会有什么样的记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范文吧。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初三英语听课记录范文,供大家参阅!初三英语听课记录范文1听课意见: 1、教师英语情况2、良好的师生之间关系是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基础3、课堂调控能力---纪律和习惯是学习成功的有效保证4、课前充分的准备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认真备课,精心进行教学设计,课前做好板书设计等5、学生在进行第四部分判断正误的时候,回答问题的方法挺好。

先朗读原句,然后给出自己的判断。

It’s true/false. 但是,在判断学生答案到底正确与否的时候应该可以有更好的操作方式。

6、教学设计情况:上课的时候教师首先通过图表进行问答帮助学生复习always, usually, often, never. 然后操练句子。

之后板书操练的句子。

感觉操练的句子提早板书会更好。

7、听力练习的处理,需要明确听力的主要目的。

到底是精听还是泛听。

一旦明确了我们的目的,那么在听力处理的时候就可以有的放矢,避轻就重。

而不至于耗费太多时间。

8、再听另一段对话,明确任务。

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8、板书课前准备很好,能够解决没有多媒体带来的不便。

但是,板书的设计第一要明确板书的目的,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写在黑板上,它应当是一节课的知识要点与语言精华。

通过板书,帮助学生识记、掌握、运用。

第二,板书的版面设计应当清晰、美观,书写规范。

9、学生在进行完课文对话的听力学习之后,教师组织学生朗读课文。

在这一环节中有的学生是关上书本听音朗读,有的却是打开书本听音朗读。

从这一情况来看,学生对教师的指令和任务要求不够明确,导致出现多种学习反映情况。

10、进行听力活动的时候,如何做笔记?“我只看到一个人在做笔记”。

11、学生进行朗读练习的时候,感觉到给予学生的操练时间不够,所以,当学生在进行角色朗读的时候效果不好。

朗读完毕之后,教师在分组朗读的时候做出评价。

中文问道:哪一组读得好一些啊?然后给出教师的判断。

新2024秋季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Unit11Sadmoviesmademecry.听课记录

新2024秋季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Unit11Sadmoviesmademecry.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Unit 11 Sad Movies Made Me Cry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语言能力: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描述情感反应的词汇和句型,提升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

2.文化意识:通过探讨电影对个人情感的影响,增进对不同文化背景下情感表达方式的理解。

3.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分析文本中人物情感变化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思考电影如何塑造和反映社会情感。

4.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合作学习方式探索情感与电影之间的关系,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导入教师行为:•教师播放一段情感强烈的电影片段(如感人至深的离别场景或悲伤的音乐视频),营造氛围。

•提问:“这段视频让你有什么感觉?有没有哪部电影曾经让你哭过或笑过?为什么?”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沉浸在情境中,感受情感波动。

•积极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观影经历,讨论电影如何触动他们的情感。

过程点评:•视频导入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激发了他们的情感共鸣和讨论欲望。

•提问环节促进了学生的个人反思和集体交流,为接下来的学习做了良好的情感铺垫。

三、教学过程教师行为:•词汇与句型讲解:介绍并讲解描述情感反应的词汇和句型,如“made me cry”, “brought tears to my eyes”, “moved me deeply”等,通过例句加深理解。

•阅读理解:分发课文材料,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并找出描述主人公情感变化的句子,理解电影如何影响人物情感。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为什么有些电影能深深触动我们的情感?”“你认为电影中的情感表达是否真实反映了我们的生活经历?”鼓励学生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分析。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一次自己因电影而产生的强烈情感体验,要求使用新学的词汇和句型。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掌握新词汇和句型的用法。

•快速阅读课文,准确找出描述情感变化的句子,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

新2024秋季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中考英语复习《写作技巧——词汇表达提升》听课记录

新2024秋季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中考英语复习《写作技巧——词汇表达提升》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中考英语复习《写作技巧——词汇表达提升》1.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教学目标•语言能力:学生能够识别并正确使用高级词汇和短语来提升作文的语言表达水平,增强句子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思维品质:通过词汇选择和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根据作文主题和语境灵活选择词汇。

•学习策略:引导学生掌握积累和运用词汇的有效方法,如通过阅读、背诵、练习等方式拓宽词汇量,并学会在写作中恰当运用。

•文化意识:通过词汇学习,增强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2. 导入2.1 教师行为•教师展示两篇作文片段,一篇使用了基础词汇,另一篇则巧妙运用了高级词汇和短语。

通过对比阅读,引导学生感受不同词汇选择对作文质量的影响。

•提问:“两篇作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词汇选择的重要性。

2.2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阅读两篇作文片段,对比分析词汇使用的差异。

•积极回答教师提问,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2.3 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直观的对比展示,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对词汇表达提升的兴趣。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后续的词汇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教学过程3.1 教师行为•理论讲解:系统介绍高级词汇和短语的特点、分类及在作文中的应用技巧。

•实例分析:选取几个典型的作文话题,分别展示使用基础词汇和高级词汇的例句,对比分析其表达效果。

•练习活动:设计词汇替换练习、句子改写练习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词汇并提升应用能力。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积累的高级词汇和短语,以及它们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实例,促进班级内的词汇共享和学习氛围。

3.2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记录教师讲解的重点内容和技巧。

•积极参与练习活动,尝试将所学词汇应用到实际句子中。

•在互动讨论中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经验。

新2024秋季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Unit5whataretheshirtsmadeof?听课记录

新2024秋季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Unit5whataretheshirtsmadeof?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不同材料的名称及特性;掌握并使用“bemade of/from”等句型询问和回答物品的制作材料。

1.2 思维能力与情感态度: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材料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对环保材料的兴趣,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导入教师行为:•手持几件不同材质的衣服(如棉质T恤、丝绸围巾、聚酯纤维外套),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材质。

•提问:“How can you tell what these clothes are made of?”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学生活动:•仔细观察教师手中的衣服,积极猜测并讨论它们的材质。

•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猜测依据。

过程点评:•通过实物展示和猜测活动,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同时,也为学生后续学习“be made of/from”等句型做了铺垫。

教学过程教师行为:•展示并讲解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如“cotton, silk, polyester, be made of, be made from”等。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描述衣物材质的句子,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不同材质物品,并讨论它们的优缺点。

•播放一段关于环保材料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环保材料的重要性,并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选择环保材料。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

•仔细阅读课文,找出并标记描述衣物材质的句子,尝试复述。

•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见解。

•观看短片,思考并讨论环保材料的意义和选择方法。

过程点评:•教学过程层次清晰,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知识。

小组讨论和短片观看环节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促进了他们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教师第1单元听课记录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教师第1单元听课记录

主题:人教版九年级英语教师第1单元听课记录一、背景介绍1.1 单元内容:本单元是九年级英语的第一个单元,主要内容包括介绍自己、家人和朋友的基本信息以及谈论爱好和喜好。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应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英语交流技能,包括自我介绍、询问他人信息以及谈论自己的爱好。

二、听课情况记录2.1 时间地点:2021年10月15日上午,在人教版九年级英语教室内进行。

2.2 参与人员:本次听课活动共有30名九年级学生和1名教师参与。

2.3 教学步骤:2.3.1 自我介绍:教师首先对自己进行简单的介绍,包括尊称、国籍、爱好等信息,引出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2.3.2 课堂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并指导他们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基本信息。

2.3.3 练习演讲: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互相介绍并练习演讲,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3.4 情景对话:教师设计了一些情景对话,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在不同场合进行交流。

三、听课情况分析3.1 教学内容覆盖全面: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自我介绍的方式很好地引出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3.2 互动性强: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互动,包括小组活动和情景对话,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3.3 学生参与度高: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活跃,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听课中发现的问题与建议4.1 词汇掌握程度不够:部分学生在自我介绍和情景对话中出现了词汇错误,需要加强词汇的积累和应用。

4.2 口语表达欠缺:一些学生在进行演讲时表达欠流畅,需要加强口语练习和训练。

4.3 课堂纪律不够: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不够专注,需要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措施5.1 加强词汇训练:针对学生词汇掌握不够的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词汇练习活动,帮助学生加强词汇的积累和运用。

5.2 口语练习加强:教师可以设计更多的口语练习活动,例如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新2024秋季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Unit6whenwasitinvented?听课记录

新2024秋季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Unit6whenwasitinvented?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准确使用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来描述物品的发明时间;通过阅读和听力练习,提高信息获取与整合能力。

思维能力与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探讨发明对社会的贡献,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对科技进步的兴趣。

导入教师行为:•教师手持一件日常用品(如手机),提问:“What is this? Can you imagine how our lives would be without it?”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接着,教师展示一张时间轴图片,上面标记了人类历史上几个重要发明的年份,提问:“Can you name any inventions on this timeline? Do you know when they were invented?”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教师手中的物品,思考并回答第一个问题。

•观看时间轴图片,积极回忆并尝试说出上面标记的发明及其发明时间。

过程点评:•通过实物展示和时间轴图片,教师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新课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教学过程2a 部分- 阅读理解教师行为:•引导学生阅读2a部分的短文,要求他们边读边标记出文中提到的发明名称、发明者和发明时间。

•完成后,教师提问几个学生,检查他们的阅读成果,并引导学生总结文章大意。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阅读短文,标记关键信息。

•积极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总结。

过程点评:•通过阅读理解和信息提取活动,学生不仅锻炼了阅读技能,还加深了对一般过去时被动语态的理解和应用。

2b 部分- 听力理解教师行为:•播放与2a部分短文相关的听力材料,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完成2b部分的匹配题。

•播放结束后,检查答案,并针对错误进行解析和纠正。

新2024秋季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中考英语复习《中考英语复习(一)》听课记录

新2024秋季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中考英语复习《中考英语复习(一)》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中考英语复习《阅读策略指导》1.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教学目标•语言能力:学生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多种阅读策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思维品质:通过阅读策略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

•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阅读计划和习惯,提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文化意识:在阅读过程中,增进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拓宽国际视野。

2. 导入2.1 教师行为•教师首先展示一篇中考英语阅读样题,简要介绍文章背景,但不直接给出答案。

•提问:“你们认为在阅读这样的文章时,应该采用哪些策略来更快更准确地获取信息?”2.2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文章标题和插图,猜测文章内容。

•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在阅读中常用的策略或遇到的困难。

2.3 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实际样题,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思考兴趣。

•小组讨论活动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为后续阅读策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 教学过程3.1 教师行为•策略讲解:逐一介绍常见的阅读策略,如预测、略读、寻读、精读等,并解释每种策略的使用场景和优势。

•示例分析:结合之前展示的样题,运用不同策略进行分段解析,展示如何快速定位关键信息、理解文章主旨和细节。

•技巧演示:通过视频或PPT展示阅读技巧的实际操作,如使用标记法标记关键词句、绘制思维导图等。

•实战演练:提供多篇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分组或独立练习,应用所学策略进行阅读。

3.2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记录教师讲解的阅读策略和技巧。

•积极参与实战演练,尝试运用所学策略解答问题,并在小组内分享阅读体验和收获。

•反思和总结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3.3 过程点评•教学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策略讲解、示例分析和实战演练,帮助学生全面掌握阅读策略。

•学生活动积极,通过不断练习和反思,逐步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策略应用能力。

人教版初中英语听课记录

人教版初中英语听课记录

人教版初中英语听课记录篇一:初三英语听课记录4月11日星期三上午,来到均安镇六峰中学参加初三英语教研活动。

参加本次活动的市镇中心英语教研组的成员和全镇初三英语老师。

本次活动首先听了六峰中学朱杰红老师的一杰初三教研课,然后,大家开展了积极的教研讨论活动,最后,曾衍明主任就初三英语复习工作做了一些工作部署。

下面是这节课的听课记录和听后随感。

Teaching procedure 1. 课前朗读,复习单词2. Greetings ----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Sunny.紧接着复习其他表示天气的单词。

cloudy, rainy, sunny, windy, fine, etc. 然后,启发学生说出另外一些表示天气的单词:warm, cold, cool, hot, etc.启发的方法是通过师生问答开展的。

教师问:What's the weather will be like if it's rainy? 然后学生回答说:It'll be wet. 3. 由It's a fine day. 复习感叹句的表达形式。

How fine the day is! 当这一句话学生表述存在问题的时候,教师及时通过What a fine day it is ! 启发,并最终让学生顺利说出下面的句子:How fine it is!接着,进一步问道:如何赞扬一个人呢?引出下列单词:clever, smart, careful, hard, hard-working, 然后说:He is a hard-working student. I'll learn from him.4. 朗读Lesson 60 课文内容,之后,通过看幻灯片,谈论图片内容;(感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中文组织教学太多。

如:首先,我们见到图画中有什么?像这样的句子完全可以直接用英语组织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英语听课记录
这节课属于任务型教学,整节课老师与学生关系融洽,互相配合,默契度非常之高。

老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老师熟悉新课标标准,面向全体同学,在达到要求的基础上,让不同学生有不同发展,同时也以学生为中心,整节课利用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学习,让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课程。

这节课属于任务型教学,这节课属于任务型教学,整节课流程流畅,任务直接斜街非常好,学生清晰明白老师的教学流程,学习任务。

可见老师的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也看出老师的教学专业素质高。

除了时间上的不完美,这次课给人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因为整节课有活动在支撑,自始至终的活动教学,梯度有序的学习过程,自始至终的形成性评价,有效的奖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积极尝试,整合教材资源和自编资源,这也体现特级教师的教师魅力,让人不禁佩服赵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