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上海老电影简介:狂欢之夜
三十年代上海老电影简介:都市风光

三十年代上海老电影简介:都市风光
书生李梦华爱上了小店主的女儿张小云,小云却与茶栈经理王俊三很暧昧,梦华为了和小云看电影到当铺把手表当掉才买上了两张票。
小云的女友结婚,小云想买件大衣赴婚礼,梦云无力承担大衣费用只能逃走,小云想到了茶栈经理王俊三,她使计让王俊三的秘书替她付了大衣的钱。
圣诞节时,梦华错把当票当钞票而在大庭广众之下出丑,王俊三趁小云喝醉把她带到寓所,小云最终失身于王俊三,小云父因债务累累极力撮合王俊三与女儿结婚,两人婚后不久,王俊三的秘书就卷款私逃,王俊三留书也一走了之。
30年代上海老电影简介:野玫瑰

30年代上海老电影简介:野玫瑰某市近郊水乡的野女孩小凤,顽皮倔强,爽直开朗,常集合村中群童玩军操之戏。
因小凤美貌,村中人既怕又爱,视之为多刺的野玫瑰。
小凤家贫,与父亲同住河边破船中。
青年画家江波发现小凤健美,遂与之相识。
江波虽系富家子,但喜与心灵纯洁的穷苦人为伍。
不久,又与街头广告师小李和报贩老枪结成莫逆。
一天,小凤父发现渔行主胡进窜至船中谋骗小凤,一怒将其击昏,引起烛火焚烧, 酿成杀人大祸,遂抛下小凤畏罪潜逃。
江波怜悯小凤孤苦无依,仗义携其回家。
无奈小凤不惯贵族式生活,不懂上流社会礼节,因此不容于江父。
江波为尽保护之责,自愿随同小凤离家出走。
他们找到小李、老枪,共同租了两间阁楼栖身,靠画广告和卖报糊口。
冬天到来,四人贫病交迫,生计维艰。
一天,小凤捡到醉汉丢失的钱包,警察追查时,醉汉在迷糊中诬指江波、小李偷窃,二人遂被拘押。
小凤急于营救,恳求江父设法,并自愿从此离开江波。
江波恢复自由后, 四处寻找小凤。
此时,小凤已改名换姓,隐入偏远一家布厂做工。
不久,国难来临,江波与小李、老枪一起加入救国义勇军,奔赴抗敌救国前线。
30年代上海老电影简介:春到人间

30年代上海老电影简介:春到人间
桃叶镇青年船夫刘玉哥,生性爱笑厌哭。
住在河边的冯家婢女小红,因不堪主人冯二爷和主妇刁氏虐待,泪痕不断。
玉哥不解小红爱哭的苦衷,毛遂自荐教小红学笑。
由春天教到秋天,小红果然笑了,因军阀一场混战,冯二爷的军阀靠山倒台,小红获得自由。
而玉哥却被另一军阀拉夫当兵,失去自由,失去欢笑。
冬季,玉哥父刘大爷生活困苦,小红缝洗挣钱,照顾度日。
不久,桃叶镇附近又发生军阀混战,玉哥好友老鼠被敌军击毙,玉哥为友报仇,企图击毙杀害老鼠的敌兵,发现敌兵竟是自己另一好友屠夫老张。
混战结果,玉哥伤重昏迷,被人救护出险,小红听信传说,以为玉哥已死。
冬去春来,一群高举“拿战争来消灭战争”大旗的革命军队开进桃叶镇,队伍中,玉哥身着戎装含笑走来,他被救伤愈后加入革命军队,正高唱悲壮歌曲,为创造一个光荣的中国奋勇前进。
30年代上海老电影简介:花烛之夜

30年代上海老电影简介:花烛之夜叶彩云被父亲许配给邻村富户李大公子为妻,彩云非常厌恶李大公子但无法反抗家人的决定。
文学家王西陶因为妻子太过浪漫虚荣,决定离家外出搞创作,在火车上,西陶与彩云相遇,两人都很同情对方的处境,不久两人相爱。
李家知道了西陶与彩云相爱的事后逼迫彩云马上成亲,彩云和西陶商量:一方面西陶回到上海卖掉作品领取稿费,同时设法和妻子离婚。
但是事情并没有他们想的那么顺利,西陶没有及时收到稿费,妻子此时也变得没有以前那么贪慕虚荣,西陶受到种种打击病倒在家,彩云久等不到西陶,只能嫁给李大公子。
学习西乐思潮下的贺绿汀电影音乐创作

学习西乐思潮下的贺绿汀电影音乐创作摘要:20世纪初,中国音乐界掀起了一股学习西乐思潮之风,这一思潮旨在学习西方音乐文化,30年代则发展到了高潮,同一时期,受到学习西乐思潮影响下的贺绿汀所创作出的电影音乐呈现出的特点,是本文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学习西乐思潮;贺绿汀;电影音乐受到西方文明社会思潮的影响,20世纪之初兴起了主张以西为师,学习西方音乐文化的学习西乐思潮,这一思潮经历了20世纪初兴起-20年代壮大-30年代高潮-40年代余温这四个时期。
20世纪初向西方学习以“效仿日本”为主,而学堂乐歌就多以采用日本曲调加以填词而来,但“效仿日本”没有持续多久音乐界人士就开始主张向西洋学习,学堂乐歌也由最初的日本曲调变成了欧美曲调。
学堂乐歌正是中国传统音乐与新音乐之间的一条分界线,不管采用日本抑或是普美曲调,这都是音乐家有意识的向西方学习的开始,只有这样主动的接受,才使得西洋音乐真正在中国产生影响。
自此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接触到西方音乐,中国人对于传统音乐的审美也受到了冲击,正是在这一中西音乐碰撞的时期,才使得一些音乐家开始去思考中国音乐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学习西乐思潮在20年代之后与20世纪初这两个时期有着本质的不同,20年代之后音乐界所主张的向西方学习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对西方音乐进行模仿抑或是直接引进,其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将中西因素进行融合,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新音乐。
由此可以看出,学习西乐思潮在音乐家的实践中则具体体现在引用或者在创作中运用西洋乐器、运用多声思维的西方音乐表现技术两个方面。
在此说明,笔者之所以选取20世纪30年代作为时间节点,一方面由于30年代是学习西乐思潮发展的一个高潮期,另一方面由于30年代是贺绿汀电影音乐多产的一个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贺绿汀的电影音乐与学习西乐思潮必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由于文章篇幅有限加之本文旨在论述思潮影响下的贺绿汀的电影音乐创作,所以关于学习西乐思潮这一问题必定会挂一漏万,不能涉及到方方面面。
30年代上海老电影简介:如此天堂

30年代上海老电影简介:如此天堂
报馆从业员裘振声与妻沈咏芳感情融洽,然自振声涉足舞场,恋上舞女秀英后,终于反目。
事为舞场玩客黎守义律师所闻,怂恿振声离婚,并代为办理法律手续。
二人都因涉世未深,竟为所惑,签字离异。
从此振声与秀英俨如夫妻。
黎守义也软硬兼施,诱使咏芳同居,并日夕教其习舞,久而使其沦为舞女。
咏芳姿色艳丽,舞艺精娴,竟被视为舞女明星,生活也日趋奢靡。
振声自恋秀英,挥霍无度,不久床头金尽,常遭秀英恶语奚落,至此恍然醒悟,毅然绝迹舞场。
惟念昔日爱妻犹陷溺其中,乃至舞场规劝,咏芳不从,遂起争执。
黎守义欲召警察拘之,遭振声怒打。
舞场帮闲翁子清与黎守义朋比为奸,于化装舞会之夜,强迫振声向黎守义道歉,振声不屈,又起争执,忽砰然一响,黎守义中枪受伤,众见咏芳掷手枪于地,神情木然。
警察检视黎守义伤,仅及皮肉。
此时,振声挺身而出,承认自己开枪杀人。
黎守义固知手枪来历,恐查究不利于翁子清,不愿诉诸法律。
警察乃拘振声、咏芳。
赴警局之时,咏芳欣然语振声:我俩从此可脱离地狱之门了。
国产电影《上海之夜》剧情介绍解说词

国产电影《上海之夜》剧情介绍解说词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部名为《上海之夜》的电影。
日本人正在侵略上海,血气方刚的国民决定参军,可在出发当晚上海就遭遇了轰炸,混乱间国民与女子佩舒不期而遇,这次患难与共的经历,让两人互生爱意。
可是国民已经决定去参军,于是和佩舒告别,他们相约胜利后,在苏州桥下相见。
转眼多年后抗战胜利,国民回到上海寻找佩舒,却一直没有结果。
与此同时佩舒已经成了一名舞女,下班后佩舒来到苏州桥下散心,这时她与无家可归的邓仔不期而遇,好心的她收留了邓仔,没过多久邓仔就在佩舒的帮助下,找到了工作,并且误打误撞成为了上海的选美冠军,顿时她成了名人。
心怀不轨的王老板想要侵犯邓仔,于是他在酒水中放入迷药,邓仔喝多以后被两个男人带走,可她却不知自己已经被卖,不过幸好上海停电,她才躲过一劫,但这也给了国民与佩舒单独相处的机会,交谈间两人谈起心事,至此他们确认对方就是自己想要找的人,但不久后佩舒就决定离开上海,在得知消息后,国民急忙赶往火车站,他在那里再次找到佩舒,两人深情的拥抱在一起,影片结束。
如果一段感情足够真挚,就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即便是被迫分开,在跨越漫长的时间后,两个人依然会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彼此。
今天介绍的电影就到这里,有喜欢的可以留言点赞评论,我们下期再见。
上海·老电影院的过往今昔(第二集)

上海·老电影院的过往今昔(第二集)卡尔登大戏院1923年,由英国人创办的天津中国影戏公司在派克路(今黄河路21号),创设了卡尔登大戏院,首映名片《卢宫秘史》。
该影院陈设富丽,有冷暖气装置,是区境内最早的专业电影院。
卡尔登大戏院包括咖啡厅、弹子房、舞厅、剧场等综合性娱乐场所,并与美国派拉蒙制片公司达成协议,作为其产品的首轮影戏院。
民国24~26年,话剧团体不断在此演出,被誉为话剧大本营。
1935年之后,卡尔登大戏院一带成为上海最奢华、最新潮的夜生活区,其周边有大光明大戏院,大沪舞厅,功德林和国际大饭店等。
1951年,更名长江剧场。
1953年底,作为华东实验越剧团演出基地。
1954年,公私合营,1956年,由新成区领导。
1959年,归市文化局领导,1985年起,是上海话剧演出主要场所之一。
长江剧场历经70年,于1993年停演,后由市演出公司与香港鸿翔娱乐公司合作组建新长江文化娱乐公司,遂被拆除。
长江剧场原址,现为鸿祥大厦,2-4层分别是功德林和杏花楼。
中央大戏院1923年,浙江商人创办的申江共舞台在六马路(北海路)云南路开幕。
1924年,拆建和亦舞台合并,改称申江亦舞台。
1925年,明星影片公司提议自办电影院,与百代公司会商,购下该处改建为中央大戏院。
从此明星公司有了自己的戏院,国产片在此大批上映。
1926年,明星公司摄制的《空谷兰》在此上映,创默片卖座最高纪录。
后又成为沪剧演出的专用场所。
1957年,更名为北海剧场。
文革期间曾易名革命剧场。
1972年,改名为工人文化宫影剧场。
中央大戏院,曾经的“国片之宫”,现已消失无踪。
永安大戏院1924年,上海演艺馆在北四川路1800号揭幕。
该馆由日本人林右板吉向英商产业公司浸信会租地建造而成,1927年,由华商接办,改名明星大戏院。
1930年,改名新东方剧场。
1935年,由日本人杉田太一郎经营,改称上海剧场。
抗战胜利后,由国民党政府接收,永安公司经营,改名永安大戏院,1955年,更名为永安电影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十年代上海老电影简介:狂欢之夜
文化宫里正在准备新年狂欢晚会,新来的文化宫主任奥古尔错夫对如何组织这次晚会却另有想法。
他要审查每一个节目。
他要求所有节日都应该是严肃的。
他说他自己不爱开玩笑,也不允许别人开玩笑。
他要在晚会上致开幕词,然后作40分钟关于火星上是否有生物的报告。
他看芭蕾舞女演员的裙子太短,便下达了“必须改换服装”的指示。
他禁止青年乐队演出,因为他们不稳重,他宁愿让养老院的乐队来演出。
他不准许购买狂欢节用的面具,说苏维埃人没有必要把自己的面孔遮住。
按照他的计划,狂欢晚会将被破坏殆尽。
年轻的晚会组织者和参加者们与这个不学无术、狂妄而愚蠢的官僚主义者进行了大胆而机智的斗争,狂欢晚会在热烈欢乐的气氛中胜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