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综知识点总结复习(完整版)
高考理综知识点总结复习(完整版)

物理一、静力学:1.几个力平衡,则一个力是与其它力合力平衡的力。
2.两个力的合力:F 大+F 小F 合F 大-F 小。
三个大小相等的共面共点力平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0。
3.力的合成和分解是一种等效代换,分力与合力都不是真实的力,求合力和分力是处理力学问题时的一种方法、手段。
4.三力共点且平衡,则(拉密定理)。
5.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
6.两个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时: 貌合神离,弹力为零。
此时速度、加速度相等,此后不等。
7.轻绳不可伸长,其两端拉力大小相等,线上各点张力大小相等。
因其形变被忽略,其拉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8.轻弹簧两端弹力大小相等,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
9.轻杆能承受纵向拉力、压力,还能承受横向力。
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10、轻杆一端连绞链,另一端受合力方向:沿杆方向。
二、运动学: 1.在描述运动时,在纯运动学问题中,可以任意选取参照物; 在处理动力学问题时,只能以地为参照物。
2.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总是带来方便:3.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间等分时, ,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纸带点痕求速度、加速度 ,,4.匀变速直线运动,v 0 = 0时:≥≥312123sin sin sin F F F ααα==tan μα=TS S V V V V t 2221212+=+==S S aT n n -=-12V V V S212222=+V V S t 22>T S S V t2212+=212T S S a -=()a S S n T n =--121时间等分点:各时刻速度比:1:2:3:4:5各时刻总位移比:1:4:9:16:25各段时间内位移比:1:3:5:7:9位移等分点:各时刻速度比:1∶∶∶…… 到达各分点时间比1∶∶∶…… 通过各段时间比1∶∶()∶……5.自由落体: (g 取10m/s 2)n 秒末速度(m/s ): 10,20,30,40,50n 秒末下落高度(m):5、20、45、80、125第n 秒内下落高度(m):5、15、25、35、456.上抛运动:对称性:,, 7.相对运动:共同的分运动不产生相对位移。
高考理综知识点汇总

高考理综知识点汇总一、化学知识点1. 元素周期表在化学中,元素周期表是一种组织所有已知元素的表格,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
每个元素都由其的原子序数和化学符号所表示。
2. 化学键化学键是指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将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化合物。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3.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发生在化学物质之间的变化。
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等。
4.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在平衡状态下,酸的氢离子和碱的氢氧根离子形成水。
5.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
氧化指失去电子,还原指获得电子。
6. 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氢键的化合物,由碳、氢和其他元素如氮、氧、硫等组成。
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包括烃类、醇类、醛类、酮类、羧酸类等。
二、物理知识点1. 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受力情况的学科。
包括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内容。
2. 热学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和热力学性质的学科。
包括热传导、热膨胀、热力学定律等内容。
3. 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学科。
包括光的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内容。
4. 电学电学是研究电荷分布和电磁现象的学科。
包括电荷、电场、电流和电路等内容。
5. 声学声学是研究声音的传播和声音的特性的学科。
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干涉等内容。
三、生物知识点1. 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包括细胞的组成、细胞器的功能和细胞分裂等内容。
2. 遗传学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信息传递和变异的学科。
包括基因的结构、基因突变和基因表达等内容。
3.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研究物种演化和适应环境的学科。
包括进化的证据、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等内容。
4.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包括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和物种多样性等内容。
5. 植物学植物学是研究植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的学科。
高考理综基础知识点汇总

高考理综基础知识点汇总一、生物学1. 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如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
细胞的功能主要包括物质的摄取和排泄、能量的产生和转化等。
2. 遗传学遗传学研究基因的传递和表达。
基因是决定个体性状的单位,它位于染色体上。
基因通过DNA的复制和转录翻译,决定蛋白质的合成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3. 生态学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要素组成,包括生物圈、生物多样性、食物链等。
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4.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分子主要包括DNA、RNA、蛋白质等。
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RNA参与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功能分子。
二、物理学1. 力学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牛顿三定律是力学的基本定律,描述了物体的惯性、动量守恒和作用反作用原理。
力学还包括运动学、静力学、动力学等分支。
2. 光学光学研究光的传播和现象。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的传播速度为光速,可以在介质中发生折射和反射。
光的色散、干涉、衍射等现象也是光学的重要内容。
3. 热学热学研究热能的传递和转化。
热力学的基本定律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
热传导、热辐射、热膨胀等都是热学的重要概念。
4. 电磁学电磁学研究电荷和电磁场的相互作用。
电荷带正负电,电流是电荷的流动。
电磁场包括静电场和磁场,它们通过麦克斯韦方程组来描述。
电磁波也是电磁学的重要内容。
三、化学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位于核心部分,电子位于核外轨道上。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反映了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 量子化学量子化学研究原子和分子的能量和结构。
量子力学描述微观粒子的性质,如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等。
2024高考理综必备知识点总结

2024高考理综必备知识点总结高考理综科目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的知识点。
以下是2024高考理综必备知识点的总结。
物理部分:1. 力学- 牛顿三定律:惯性、动量守恒、作用反作用定律;- 平抛运动:水平速度、竖直速度、落点;- 动能、势能和机械能;- 质点的匀速圆周运动:周天、角速度、角加速度;- 弹性碰撞:完全弹性和非完全弹性碰撞。
2. 热学-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机效率、热力学温标、熵的增加原理;- 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热膨胀和热传感器。
3. 光学- 光线的反射和折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和斯涅尔定律;- 镜子和透镜:球面镜像、像方程和放大率;- 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 光的干涉和衍射。
4. 电学- 电场和电势: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势差和电势;- 电路:电流、电阻、电压和功率;- 电磁感应:法拉第定律、自感和互感。
5. 原子物理- 电荷量和元电荷;- 原子结构:玻尔理论、量子数、电离能和电子云模型;- 半导体和超导电性。
化学部分:1. 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配平、氧化还原反应和中和反应;-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计量法和溶液浓度计算。
2. 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周期性和周期表中的信息;- 元素的性质:金属性、非金属性和卤族元素;- 化合物的命名:无机、有机化合物和酸碱盐。
3. 化学键和物质- 钢的成分和性质;-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酸、碱和盐:酸碱中和反应、酸碱指示剂和盐的性质;- 水、酒精和食盐水。
4. 化学反应和化学能量- 化学平衡:平衡常数、平衡条件和影响平衡的因素;- 化学动力学:速率方程和反应活化能;- 反应焓、熵和自由能。
生物部分:1. 分子生物学- 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和多糖;- 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基因突变和重组。
2. 生态学-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物圈和生态位;- 群落间的关系:共生、竞争和捕食;- 生态能量流和物质循环。
2024高考理综知识点整理总结

2024高考理综知识点整理总结高考必背物理公式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t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v0+at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0t+at2/2向心加速度的关系:a=ω2r a=v2/r a=4π2r/t2力对物体做功的计算式:w=fl牛顿第二定律:f=ma曲线运动的线速度:v=s/t曲线运动的角速度:ω=θ/t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v=ωr周期和频率的关系:tf=1功率的计算式:p=w/t动能定理:w=mvt2/2-mv02/2重力势能的计算式:ep=mgh高考物理公式(常用版)机械能守恒定律:mgh1+mv12/2=mgh2+mv22/2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kqq/r2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 f/q电势差的定义式:u=w/q欧姆定律:i=u/r电功率的计算:p=ui焦耳定律:q=i2rt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b=f/il安培力的计算式:f=bil洛伦兹力的计算式:f=qvb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δф/δt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blv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2.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3.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4.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f2)5.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6.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7.力的正交分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二、动力学(运动和力)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5.超重:fng,失重:fnr}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三、冲量与动量(物体的受力与动量的变化)1.动量:p=mv {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3.冲量:i=ft {i:冲量(n?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4.动量定理:i=δp或ft=mvt–mvo {δp:动量变化δp=mvt–mvo,是矢量式}5.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6.弹性碰撞:δp=0;δek=0 {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7.非弹性碰撞δp=0;0高考化学实验现象总结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很多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高考理综必背知识点汇总

高考理综必背知识点汇总一、物理知识点汇总1. 力学- 牛顿三定律- 力的合成与分解- 物体的平衡条件- 质点的运动学- 弹性力学- 动能定理与功- 动量与冲量- 简谐振动2. 热学- 温度与热量- 热量传递的方式-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 内能和焓- 一级热力学定律- 热机效率和汽车热效率3. 光学- 光的反射和折射-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光的干涉现象- 光的衍射和偏光- 光的色散和光谱- 光的波粒二象性- 单色光的干涉和衍射4. 电磁学- 电场和电势- 静电场中电势能的计算- 电场中的电荷受力- 电容器和电容- 电流和电流表的原理- 安培定律和库仑定律- 磁场和磁感应强度- 电磁感应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5. 波动- 机械波的传播与波的干涉- 音速与声强- 贝尔定律和多普勒效应- 光的干涉与细胞- 光的衍射与干涉- 雷达原理和光谱仪的结构二、化学知识点汇总1. 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 原子、分子和物质的组成- 元素的周期表和元素的命名规则- 化学键的形成和稳定性- 化学反应的类型和速率-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和计算2. 酸碱和盐- 酸和碱的定义和性质- 酸碱反应和酸碱指示剂- 酸碱滴定和伏安法测定物质的含量- 盐的定义和性质- 锌、铁和铜的氧化还原反应3. 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的性质和分类- 氧、氢、氮、硫和碳的化合物- 碳酸、硫酸、氯化和氢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 氨和铵的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4. 化学能量和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的焓变和化学能量的转化- 热力学常量和化学平衡的条件- 阻尼剂和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电子传递和电池的构造和原理5. 化学聚合和高分子材料- 聚合反应和聚合物的分类- 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聚合反应和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改性- 聚合物膜过滤和超滤的原理- 化学材料的可持续利用和处理三、生物知识点汇总1. 生物分子- 糖、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和结构- 酶和激素的作用和调节机制-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氨基酸和核苷酸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分子的合成和降解途径2. 生物生长与发育- 生命的特征和分类- 细胞分裂和有丝分裂的过程- 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 受精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生长特征3. 遗传与进化- 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的表达和调控- 遗传变异和突变的类型和机制- 遗传物质的复制和修复- 自然选择和物种形成的过程4. 生物细胞-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质膜和细胞器的作用和交流- 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的控制- 细胞的运动和代谢- 细胞分化和组织发育的过程5. 生态与环境-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机制- 光合作用和光能的转化- 呼吸作用和能量的转化- 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的调节- 生态问题和环境保护的措施四、综合应用题解题技巧- 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知识的结合解题- 运用公式和数据计算解题- 运用实验数据和证据分析解题- 运用思维和创新解题- 运用归纳和推理解题以上是高考理综必背的知识点汇总,希望对你的备考有所帮助。
高考理科综合科目的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考理科综合科目的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作为中国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理科综合科目占据着学生们备战高考的重要位置。
理科综合科目旨在检验学生对于数学、物理和化学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具备较为全面的学科素养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对高考理科综合科目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帮助学生们进行复习备考。
一、数学知识点归纳与总结在高考理科综合科目中,数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数学知识点主要包括数与式、函数与方程、几何与三角、概率与统计等内容。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
1. 数与式- 多种数的性质与关系- 数的整除性与因子- 分式与小数的基本运算- 代数式的展开与因式分解- 二次根式与分式方程2. 函数与方程- 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 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 不等式与绝对值- 幂函数与幂方程- 对数函数与指数方程3. 几何与三角- 直线与平面的性质与关系- 图形的相似与全等- 三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三角函数的应用- 三角恒等式与解三角形4. 概率与统计- 随机事件与概率- 随机事件的运算与加原则- 概率的计算与应用- 统计与统计图表- 抽样调查与统计推断二、物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物理是高考理科综合科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了许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下面将对物理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
1. 力学- 物理量的定义与测量- 运动学的基本概念与运动规律- 牛顿运动定律与受力分析- 力的合成与分解- 物体的静力学2. 热学- 温度与热量- 热传导、热对流与热辐射-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第二定律- 热机与热机效率- 热学实践应用题3. 光学- 光的反射与折射- 镜面成像与透镜成像- 光的波粒性与光的干涉与衍射- 光的色散与光的吸收与透过- 光学仪器与光学图像4. 电学- 电荷与电场- 电势与电势差- 电容器与电容- 电流与电阻- 电磁感应与电动势三、化学知识点归纳与总结化学作为高考理科综合科目的一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原理与实验技能。
高考理综知识点总结

高考理综知识点总结一、物理部分1. 力学- 运动的描述(速度、加速度)- 力的作用(牛顿运动定律、摩擦力、万有引力)- 动量与能量(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功和功率)-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 刚体的平衡与转动(力矩、转动惯量、角动量守恒)2. 热学- 温度与热量(热平衡、比热容、热传递方式)- 理想气体定律(压强、体积、温度的关系)- 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做功、热量交换)3. 电磁学- 静电场(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势能)- 直流电路(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功和电功率) - 磁场(安培力、洛伦兹力、磁通量)-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交流电)4. 波动与光学- 机械波(波的传播、波速、波长、频率)- 光的反射和折射(平面镜、凸透镜和凹透镜)-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双缝干涉、单缝衍射)二、化学部分1. 基本概念- 物质的组成(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分解、置换、还原氧化)- 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则、平衡方程式)2. 无机化学- 元素周期表(周期性、族序性)- 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碱金属、卤素、氧族元素等)3. 有机化学-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烃、醇、酮、酸、酯等)- 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氧化还原反应)4. 化学实验- 实验基本操作(溶解、加热、蒸馏、萃取)- 实验安全与事故处理三、生物部分1. 细胞生物学-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细胞器、核酸)- 细胞的分裂与增殖(有丝分裂、减数分裂)2. 遗传与进化- 孟德尔遗传定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DNA、RNA、蛋白质合成)- 生物进化的原理(自然选择、遗传多样性)3. 生态与环境-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人口与环境(资源利用、环境污染、生态平衡)4. 人体健康与疾病- 人体生理系统(循环、呼吸、消化、神经、内分泌)-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传染病)附录:- 重要公式汇总- 实验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历年高考题型分析与解题技巧请注意,这份总结只是一个框架性的概要,具体的知识点需要根据最新的教学大纲和考试指南进行详细扩展和深入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一、静力学:1.几个力平衡,则一个力是与其它力合力平衡的力。
2.两个力的合力:F 大+F 小≥F 合≥F 大-F 小。
三个大小相等的共面共点力平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0。
3.力的合成和分解是一种等效代换,分力与合力都不是真实的力,求合力和分力是处理力学问题时的一种方法、手段。
4.三力共点且平衡,则312123sin sin sin F F F ααα==(拉密定理)。
5.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tan μα=。
6.两个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时: 貌合神离,弹力为零。
此时速度、加速度相等,此后不等。
7.轻绳不可伸长,其两端拉力大小相等,线上各点张力大小相等。
因其形变被忽略,其拉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8.轻弹簧两端弹力大小相等,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
9.轻杆能承受纵向拉力、压力,还能承受横向力。
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10、轻杆一端连绞链,另一端受合力方向:沿杆方向。
二、运动学: 1.在描述运动时,在纯运动学问题中,可以任意选取参照物; 在处理动力学问题时,只能以地为参照物。
2.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总是带来方便:TS S V V V V t 2221212+=+==3.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间等分时, S S aT n n -=-12 ,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 V V S212222=+, V V S t 22> 纸带点痕求速度、加速度:T S S V t2212+= ,212T S S a -=,()a S S n T n =--1214.匀变速直线运动,v 0 = 0时:时间等分点:各时刻速度比:1:2:3:4:5各时刻总位移比:1:4:9:16:25各段时间内位移比:1:3:5:7:9位移等分点:各时刻速度比:1∶2∶3∶…… 到达各分点时间比1∶2∶3∶……通过各段时间比1∶()12-∶(23-)∶……5.自由落体: (g 取10m/s 2)n 秒末速度(m/s ): 10,20,30,40,50n 秒末下落高度(m):5、20、45、80、125第n 秒内下落高度(m):5、15、25、35、456.上抛运动:对称性:t t 下上=,v v =下上, 202m v h g= 7.相对运动:共同的分运动不产生相对位移。
8.“刹车陷阱”:给出的时间大于滑行时间,则不能用公式算。
先求滑行时间,确定了滑行时间小于给出的时间时,用22v as =求滑行距离。
9.绳端物体速度分解:对地速度是合速度,分解为沿绳的分速度和垂直绳的分速度。
10.两个物体刚好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接触时速度相等或者匀速运动的速度相等。
11.物体滑到小车(木板)一端的临界条件是:物体滑到小车(木板)一端时与小车速度相等。
12.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距离最大(小)的临界条件是:速度相等。
三、运动定律:1.水平面上滑行:a=μg2.系统法:动力-阻力=m总a3.沿光滑斜面下滑:a=gSin α时间相等: 450时时间最短: 无极值:4.一起加速运动的物体,合力按质量正比例分配:F m m m N 212+=,与有无摩擦(μ相同)无关,平面、斜面、竖直都一样。
5.物块在斜面上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B 点再滑上水平面后静止于C 点,若物块与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如图,则μ=αtg6.几个临界问题: αgtg a = 注意α角的位置!光滑,相对静止 弹力为零 弹力为零7.速度最大时合力为零:汽车以额定功率行驶时,fP v m = 四、圆周运动 万有引力: 1.向心力公式:v m R f m R Tm R m R mv F ωππω=====22222244 2.在非匀速圆周运动中使用向心力公式的办法:沿半径方向的合力是向心力。
3.竖直平面内的圆运动a(1)“绳”类:最高点最小速度gR ,最低点最小速度5gR , 上、下两点拉力差6mg 。
要通过顶点,最小下滑高度2.5R 。
最高点与最低点的拉力差6mg 。
(2)绳端系小球,从水平位置无初速下摆到最低点:弹力3mg ,向心加速度2g(3)“杆”:最高点最小速度0,最低点最小速度gR 4。
4.重力加速2r GMg =,g 与高度的关系:()g h R R g ⋅+=225.解决万有引力问题的基本模式:“引力=向心力”6.人造卫星:高度大则速度小、周期大、加速度小、动能小、重力势能大、机械能大。
速率与半径的平方根成反比,周期与半径的平方根的三次方成正比。
同步卫星轨道在赤道上空,h=5.6R,v = 3.1 km/s7.卫星因受阻力损失机械能:高度下降、速度增加、周期减小。
8.“黄金代换”:重力等于引力,GM=gR 29.在卫星里与重力有关的实验不能做。
10.双星:引力是双方的向心力,两星角速度相同,星与旋转中心的距离跟星的质量成反比。
11.第一宇宙速度:Rg V =1,R GM V=1,V 1=7.9km/s五、机械能:1.求机械功的途径:(1)用定义求恒力功。
(2)用做功和效果(用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求功。
(3)由图象求功。
(4)用平均力求功(力与位移成线性关系时)(5)由功率求功。
2.恒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3.功能关系:摩擦生热Q =f ·S相对=系统失去的动能,Q 等于摩擦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功的大小。
4.保守力的功等于对应势能增量的负值:p E W ∆-=保。
5.作用力的功与反作用力的功不一定符号相反,其总功也不一定为零。
6.传送带以恒定速度运行,小物体无初速放上,达到共同速度过程中,相对滑动距离等于小物体对地位移,摩擦生热等于小物体获得的动能。
六、动量:1.反弹:动量变化量大小()∆p m v v =+122.“弹开”(初动量为零,分成两部分):速度和动能都与质量成反比。
3.一维弹性碰撞:''22112211v m v m v m v m +=+222211222211'21'212121v m v m v m v m +=+ 当11'v v ≠时,(不超越)有()'=-++V m m V m V m m 112122122,()211121222m m V m V m m V ++-='为第一组解。
动物碰静物:V 2=0, ()'=-+'=+V m m V m m V m V m m 112112211122,质量大碰小,一起向前;小碰大,向后转;质量相等,速度交换。
碰撞中动能不会增大,反弹时被碰物体动量大小可能超过原物体的动量大小。
当11'v v =时,22'v v =为第二组解(超越) 4.A追上B发生碰撞,则(1)V A >V B (2)A 的动量和速度减小,B 的动量和速度增大 (3)动量守恒 (4)动能不增加 (5)A 不穿过B ('<'V V A B )。
5.碰撞的结果总是介于完全弹性与完全非弹性之间。
6.子弹(质量为m ,初速度为0v )打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质量为M ),但未打穿。
从子弹刚进入木块到恰好相对静止,子弹的位移子S 、木块的位移木S 及子弹射入的深度d 三者的比为)(M ∶∶)2(∶∶m m m M d S S ++=木子 7.双弹簧振子在光滑直轨道上运动,弹簧为原长时一个振子速度最大,另一个振子速度最小;弹簧最长和最短时(弹性势能最大)两振子速度一定相等。
8.解决动力学问题的思路:(1)如果是瞬时问题只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去解决。
如果是讨论一个过程,则可能存在三条解决问题的路径。
(2)如果作用力是恒力,三条路都可以,首选功能或动量。
如果作用力是变力,只能从功能和动量去求解。
(3)已知距离或者求距离时,首选功能。
已知时间或者求时间时,首选动量。
(4)研究运动的传递时走动量的路。
研究能量转化和转移时走功能的路。
(5)在复杂情况下,同时动用多种关系。
9.滑块小车类习题:在地面光滑、没有拉力情况下,每一个子过程有两个方程:(1)动量守恒;(2)能量关系。
常用到功能关系:摩擦力乘以相对滑动的距离等于摩擦产生的热,等于系统失去的动能。
七、振动和波:1.物体做简谐振动,在平衡位置达到最大值的量有速度、动量、动能在最大位移处达到最大值的量有回复力、加速度、势能通过同一点有相同的位移、速率、回复力、加速度、动能、势能,只可能有不同的运动方向经过半个周期,物体运动到对称点,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半个周期内回复力的总功为零,总冲量为2mv,路程为2倍振幅。
t经过一个周期,物体运动到原来位置,一切参量恢复。
一个周期内回复力的总功为零,总冲量为零。
路程为4倍振幅。
2.波传播过程中介质质点都作受迫振动,都重复振源的振动,只是开始时刻不同。
波源先向上运动,产生的横波波峰在前;波源先向下运动,产生的横波波谷在前。
波的传播方式:前端波形不变,向前平移并延伸。
3.由波的图象讨论波的传播距离、时间、周期和波速等时:注意“双向”和“多解”。
4.波形图上,介质质点的运动方向:“上坡向下,下坡向上”5.波进入另一介质时,频率不变、波长和波速改变,波长与波速成正比。
6.波发生干涉时,看不到波的移动。
振动加强点和振动减弱点位置不变,互相间隔。
八、热学1.阿伏加德罗常数把宏观量和微观量联系在一起。
宏观量和微观量间计算的过渡量:物质的量(摩尔数)。
2.分析气体过程有两条路:一是用参量分析(PV/T=C)、二是用能量分析(ΔE=W+Q )。
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看温度,做功看体积,吸放热综合以上两项用能量守恒分析。
九、静电学:1.电势能的变化与电场力的功对应,电场力的功等于电势能增量的负值:电电E W ∆-=。
2.电现象中移动的是电子(负电荷),不是正电荷。
3.粒子飞出偏转电场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电场中心”。
4.讨论电荷在电场里移动过程中电场力的功、电势能变化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①定性用电力线(把电荷放在起点处,分析功的正负,标出位移方向和电场力的方向,判断电场方向、电势高低等); ②定量计算用公式。
5.只有电场力对质点做功时,其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不变。
只有重力和电场力对质点做功时,其机械能与电势能之和不变。
6.电容器接在电源上,电压不变,dU E =; 断开电源时,电容器电量不变sQ E ∝,改变两板距离,场强不变。
7.电容器充电电流,流入正极、流出负极;电容器放电电流,流出正极,流入负极。
十、恒定电流:1.串联电路:U 与R 成正比,U R R R U 2111+=。
P 与R 成正比,P R R R P 2111+=。
2.并联电路:I 与R 成反比, I R R R I 2121+=。
P 与R 成反比, P R R R P 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