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将进酒》的阅读练习及答案
《将进酒》课后作业(原卷版+解析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后作业(原卷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下列不符合《将进酒》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古来圣贤皆寂寞”,诗人曾喟叹“自言管葛竟谁评”,所以说古人“寂寞”,也表现出自己的寂寞。
B.“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酒至酣畅之处,不由得“忘形到尔汝”,反客为主了,豪放至此,令人叹服。
C.“与尔同销万古愁”,这“白云从空,随风变灭”的结尾,显见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
苏轼“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的孤独与李白同。
D.“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诗人“大济苍生”的理想得不到实现,于是由积极进取变成消极颓废。
2.对两词中有关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忆秦娥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A.李白词中“秦娥梦断秦楼月”一句,“秦娥”是主语,“梦断”是谓语,“秦楼月”是宾语。
B.李白词中“年年柳色”一句,之所以提到“柳”,是因为这里写的是“伤别”的场面——古人有折柳枝送别的习俗。
C.毛泽东词“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两句中,“碎”字写出了红军行军之急促,“咽”字则表现了西风中军号声的苍凉和悲壮。
D.毛泽东词中“雄关漫道真如铁”一句应理解为“漫道雄关真如铁”,“漫道”,即“不要说”之意。
二、小阅读-课内3.按要求完成下面各小题。
(1)请把高适《燕歌行并序》中的“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翻译成现代汉语。
(2)请简要分析李白《将进酒》中的两种抒情手法。
(3)请分析下面诗歌塑造的君王形象特点。
贾生王安石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陆游《将进酒》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将进酒①陆游我欲挽住北斗杓②,常指苍龙③无动摇。
春风日夜吹草木,只有荣盛无时凋。
我欲划断日行道,阳乌当空月杲杲④。
非惟四海常不夜,亦使人生失衰老。
如山积麴⑤高崔嵬,大江酿作蒲萄醅。
颓然一醉三千杯,借问白发何从来。
【注】①此诗写于南宋庆元三年。
时宁宗在位,韩侂胄为相,权倾朝野。
作者已75岁,闲居故乡山阴。
②杓(biāo):北斗星斗柄部分。
③苍龙:星宿四象之一。
北斗星柄指向苍龙时为春季。
④杲杲:明亮的样子。
⑤积麴(qū):堆积的酒麴。
麴,今作“曲”。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句“我欲”,写诗人想要拉住北斗星柄,划断白天人行的道路,语意十分豪迈狂放。
B.诗人希望万物繁盛没有衰败,天下只有白天没有黑夜,表达了挽留美好时光的强烈愿望。
C.全诗使用“北斗杓”“苍龙”“日月”“四海”“大江”等宏大意象,给人广阔雄浑之感。
D.诗人借助夸张手法和非同凡俗的想象力来抒情达意,全诗情感自然流露,真切动人。
16.李白和陆游都在饮酒的状态中写下了《将进酒》,请比较诗中两位诗人形象特点的异同。
(6分)参考答案:15.A(“划断白天人行的道路”错,应该是划断太阳运行的轨道)16.相同点:①两人都怀才不遇而借酒消愁,也同样胸怀博大,性情豪放。
不同点:①李白的形象以达观自信、洒脱不羁为主。
②陆游的形象以感叹人生易老、无可奈何为主。
(6分,每点2分。
意思答对即可)。
李白《将进酒》习题及答案

李白《将进酒》习题及答案李白《将进酒》习题及答案李白在《将进酒》一诗中表达了对怀才不遇的感叹,又抱着乐观、通达的情怀,也流露了人生几何当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
但全诗洋溢着豪情逸兴,取得出色的艺术成就。
《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下面是《将进酒》的题目测试,欢迎参考学习!李白《将进酒》习题及答案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复醒一作:不愿醒/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阅读训练】1.这首诗统摄全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人生得意需尽欢B.天生我才必有用C.径须沽取对君酌D.与尔同消万古愁3.加粗词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须一饮三百杯会须:会、须,皆有应当之意。
B.将进酒,杯莫停将:请。
C.斗酒十千恣欢谑斗酒:比赛喝酒。
D.古来圣贤皆寂寞寂寞:诗中是被人冷落的意思。
4.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B.奔流/到海/不复/回C.千金/散尽/还/复来D.莫使/金樽/空对/月5.使用了典故的两句是【】A.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B.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C.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D.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6.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岑夫子”姓岑,“夫子”是对人的尊称,“先生”的意思;“丹丘生”名丹丘,“生”是对年青人的称呼。
B.“将进酒”是“请您喝酒”的意思,是李白根据诗歌的内容所命的诗题。
《将进酒》练习题(含答案)

将进酒一、基础知识1.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人生得意需尽欢B.天生我才必有用C.径须沽取对君酌D.与尔同消万古愁2.加点词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须..一饮三百杯会须:会、须,皆有应当之意。
B.将.进酒,杯莫停将:请。
C.斗酒..十千恣欢谑斗酒:比赛喝酒。
D.古来圣贤皆寂寞..寂寞:诗中是被人冷落的意思。
3.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B.奔流/到海/不复/回C.千金/散尽/还/复来D.莫使/金樽/空对/月4.使用了典故的两句是()A.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B.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C.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D.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5.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岑夫子”姓岑,“夫子”是对人的尊称,“先生”的意思;“丹丘生”名丹丘,“生”是对年青人的称呼。
B.“将进酒”是“请您喝酒”的意思,是李白根据诗歌的内容所命的诗题。
C.“钟鼓馔玉”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钟鼓,鸣钟击鼓作乐。
馔玉,美好的饮食。
馔,吃喝。
玉,玉一般美好。
D.置酒会友的并不是李白,“将进酒”是诗人酒酣耳热之际,兴会淋漓之时,将宾作主的狂放之态。
二、阅读理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_______________,莫使金樽空对月。
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李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A.汉B.唐C.宋D.元2.《将进酒》的体裁属于()A.诗歌B.词C.曲D.小令3.补充上下句。
(1)_______________,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阅读答案及解析

《将进酒》阅读答案及解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加粗词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须一饮三百杯会须:会、须,皆有应当之意。
B.将进酒,杯莫停将:请。
C.斗酒十千恣欢谑斗酒:比赛喝酒。
D.古来圣贤皆寂寞寂寞:诗中是被人冷落的意思。
答案:C2、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B.奔流/到海/不复/回C.千金/散尽/还/复来D.莫使/金樽/空对/月答案:C3、使用了典故的两句是[ ]A.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B.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C.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D.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答案:A、B4、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岑夫子”姓岑,“夫子”是对人的尊称,“先生”的意思:“丹丘生”名丹丘,“生”是对年青人的称呼。
B.“将进酒”是“请您喝酒”的意思,是根据的内容所命的诗题。
C.“钟鼓玉”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钟鼓,鸣钟击鼓作乐。
玉,美好的饮食。
,吃喝。
玉,玉一般美好。
D.置酒会友的并不是李白,“将进酒”是诗人酒酣耳热之际,兴会淋漓之时,将宾作主的狂放之态。
答案:B5、从哪些揣此诗的背景是诗人被放逐的时候?答案:从“钟鼓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这些诗句中,可以揣出,这是诗人被赐金放还、出长安之后所作的一首诗。
因为这些表现出对权贵的透彻了解和由此产生的蔑视和弃,对权贵们嫉贤妒能、统治者压制人才的愤激和不满。
(完整版)《将进酒》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将进酒》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D
A
B暮”
C
D
A
望。
B
空浮之感。
C.全篇诗情忽张忽翕,大起大落,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
回应篇首,奔放跌宕。
D.诗句以七言为主,间以三、五、十言“破”之,长短不一,参差错综,使诗快慢多变,一泻千里。
4.下列粗体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烹羊宰牛且为乐 且,暂且
B.与君歌一曲歌,唱歌
C.径须沽取对君酌 取,拿取
D.与尔同销万古愁 销,消除
5.关于诗句“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下面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悲的是从高大厅堂的明镜里看到自己的头发已变白,早晨还像青丝一般黑,傍晚已成了雪白。
B
D
雪。
A
C
3.古来圣贤皆寂寞,。
4.呼儿将出换美酒,。
28、将进酒
一、选择题
1.(A)
2.(C)
3.(B)
4.(C)(语气助词)
5.(A)(注意“高堂”的准确翻译,后一句中比喻句的体现)
6.(D)(借代,其余夸张)
7.(B)
二、判断题
1.是
2.是
3.否(主旨句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三、填空题
1.天生我材必有用
2.钟鼓馔玉不足贵
3.惟有饮者留其名
4.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的阅读题答案

将进酒的阅读题答案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证记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
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些关于将进酒的阅读题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缺乏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缺乏贵一作:何足贵;不复醒一作:不愿醒/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阅读训练1.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人生得意需尽欢B.天生我才必有用C.径须沽取对君酌D.与尔同消万古愁2.加粗词释义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会须一饮三百杯会须:会、须,皆有应当之意。
B.将进酒,杯莫停将:请。
C.斗酒十千恣欢谑斗酒:比赛喝酒。
D.古来圣贤皆寂寞寂寞:诗中是被人冷落的意思。
3.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B.奔流/到海/不复/回C.千金/散尽/还/复来D.莫使/金樽/空对/月4.使用了典故的两句是[ ]A.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B.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C.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D.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5.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岑夫子姓岑,夫子是对人的尊称,先生的意思;丹丘生名丹丘,生是对年青人的称呼。
B.将进酒是请您喝酒的意思,是李白根据诗歌的内容所命的诗题。
C.钟鼓馔玉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钟鼓,鸣钟击鼓作乐。
馔玉,美好的饮食。
馔,吃喝。
玉,玉一般美好。
D.置酒会友的并不是李白,将进酒是诗人酒酣耳热之际,兴会淋漓之时,将宾作主的狂放之态。
《将进酒》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古诗-赏析

《将进酒》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古诗-赏析A.“岑夫子”姓岑,“夫子”是对人的尊称,“先生”的意思;“丹丘生”名丹丘,“生”是对年青人的称呼。
B.“将进酒”是“请您喝酒”的意思,是李白根据诗歌的内容所命的诗题。
C.“钟鼓馔玉”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钟鼓,鸣钟击鼓作乐。
馔玉,美好的饮食。
馔,吃喝。
玉,玉一般美好。
D.置酒会友的并不是李白,“将进酒”是诗人酒酣耳热之际,兴会淋漓之时,将宾作主的狂放之态。
7.从哪些诗句揣摩此诗的背景是诗人被放逐的时候?8.怎样解释诗歌开头的“君不见”三个字?9.怎样理解诗人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起兴的作用?10.“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与上下文有怎样的联系?11.诗人为什么“但愿长醉不复醒”?12.诗人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时,为什么单举曹植为例?13.通过哪些词语,你看到了诗人狂放的感情?【参考答案】1.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5.AB7.从“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这些诗句中,可以揣摩出,这是诗人被赐金放还、出长安之后所作的一首诗。
因为这些句子表现出对权贵的透彻了解和由此产生的蔑视和鄙弃,对权贵们嫉贤妒能、统治者压制人才的愤激和不满。
而这只能在碰壁于朝廷之后。
8.您难道没有看见吗?常见于乐府诗的开头和结尾,以呼告的语气引起读者注意,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
9.这一句有比兴的作用,以黄河水的急遽奔流和一去不复返引起人生短暂的慨叹,比喻人生易老,年华易逝;同时,以黄河的伟大永恒来反衬生命的渺小脆弱。
10.上下句都是这一句的原因和背景。
人生既然如此短暂易逝、渺小脆弱,何必让它浸透在悲观伤感之中?如此旷世奇才,皇天终将不负,区区千金,不足挂怀,正好尽兴开怀。
11.这是诗人的愤激之辞。
李白秉拿云之志,抱旷世奇才,常自比于谢安诸葛,希望辅佐君王,成就不世之业,却因君王昏庸、权奸当道、政治腐败、社会黑暗,诗人的政治抱负根本无法实现,理想彻底破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 将进酒
《将进酒》的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复醒 一作: 不愿醒/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阅读训练】
1.这首诗统摄全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人生得意需尽欢 B.天生我才必有用 C.径须沽取对君酌 D.与尔同消万古愁 3.加粗词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须一饮三百杯 会须:会、须,皆有应当之意。
B.将进酒,杯莫停 将:请。
C.斗酒十千恣欢谑 斗酒:比赛喝酒。
D.古来圣贤皆寂寞 寂寞:诗中是被人冷落的意思。
4.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1/6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B.奔流/到海/不复/回 C.千金/散尽/还/复来 D.莫使/金樽/空对/月 5.使用了典故的两句是【 】 A.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B.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C.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D.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6.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岑夫子”姓岑,“夫子”是对人的尊称,“先生”的意思;“丹丘生” 名丹丘,“生”是对年青人的称呼。
B.“将进酒”是“请您喝酒”的意思,是李白根据诗歌
的内容所命的诗题。
C.“钟鼓馔玉”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钟鼓,鸣钟击鼓作乐。
馔玉,美好的 饮食。
馔,吃喝。
玉,玉一般美好。
D.置酒会友的并不是李白,“将进酒”是诗人酒酣耳热之际,兴会淋漓之时, 将宾作主的狂放之态。
7.从哪些诗句
揣摩此诗的背景是诗人被放逐的时候? 8.怎样解释诗歌开头的“君不见”三个字? 9.怎样理解诗人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起兴的作用? 10.“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与上下文有怎样的联系? 11.诗人为什么“但愿长醉不复醒”? 12.诗人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时,为什么单举曹植为 例? 13.通过哪些词语
,你看到了诗人狂放的感情? 【参考答案】
1.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2.C 3.C 4.C 5.AB
2/6
6.B 7.从“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 名”这些诗句中,可以揣摩出,这是诗人被赐金放还、出长安之后所作的一首诗。
因为这些句子
表现出对权贵的透彻了解和由此产生的蔑视和鄙弃,对权贵们嫉贤妒能、统 治者压制人才的愤激和不满。
而这只能在碰壁于朝廷之后。
8.您难道没有看见吗?常见于乐府诗的开头和结尾,以呼告的语气引起读者 注意,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
9.这一句有比兴的作用,以黄河水的急遽奔流和一去不复返引起人生短暂的 慨叹,比喻人生易老,年华易逝;同时,以黄河的伟大永恒来反衬生命的渺小脆 弱。
10.上下句都是这一句的原因和背景。
人生既然如此短暂易逝、渺小脆弱, 何必让它浸透在悲观伤感之中?如此旷世奇才,皇天终将不负,区区千金,不足 挂怀,正好尽兴开怀。
11.这是诗人的愤激之辞。
李白秉拿云之志,抱旷世奇才,常自比于谢安诸 葛,希望辅佐君王,成就不世之业,却因君王昏庸、权奸当道、政治腐败,诗人 的政治抱负根本无法实现,理想彻底破灭。
他无力改变这一切,于是只好逃入酒 乡,从痛苦中摆脱出来。
12.曹植少以才华为父亲曹操赏识,谢灵运以为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 八斗。
他颇有功名事业心,一生追求“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 石之功”,却于
13.一,口气甚大,“呼儿”“与尔”,指挥倜傥。
二,出手甚大,不惜将 出名贵宝物五花马千金裘换取美酒,以图一醉。
三,倒宾为主,本是被友人招饮 的落魄之客,此刻忘形,竟高踞一席,颐指气使,甚至提议典裘当马,其形骸之 放达,情态之任诞,呼之欲出。
3/6
4/6
5/6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