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民族国家兴起的条件有哪些

合集下载

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近代国际法的发展。
重要名词 《至尊法案》、《战争与和平法》、《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维也 纳会议、国际联盟、《非战公约》、《联合国宪章》
【温故知新】中世纪西欧政治制度的特征及影响
封君封臣、 教权与王权长期并立
分裂割据 国家观念、民族意识淡薄
◎中国代表董必武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三、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背景:新的民主国家纷纷独立,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 (2)发展:国__际__法___的领域大大扩展,在裁___军__、__防__止__核___武__器__及__生___化__武__器_扩散、人权等 方面,颁布了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对世___界__和__平__与___发__展__做出积极贡献。 (3)局限:一些大___国__-为了一己私利,不惜退出___国__际__条__约____,甚至不经联合国授权 就进行_制__裁___或__发___动__战__争______,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
统一;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法国领地,但也使英 家族的伊丽莎白联姻为结束,也结束了法国金雀
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
花王朝在英格兰的统治,开启了都铎王朝的统治。
从战争角度看,百年战争和玫瑰战争都是悲剧。百年战争以英国的惨败而告终, 英国丢失了它在大陆的所有地盘。玫瑰战争在两大封建主集团之间进行,结果是两大 集团都被消灭干净。
材料二 (欧洲)在这种普遍的混乱状态中,王权是进步的因素,这一点是十分清楚的。 王权在混乱中代表着秩序,代表着正在形成的民族(Nation)而与分裂成叛乱的各附庸 国的状态对抗。在封建主义表层下形成着的一切革命因素都倾向王权,正向王权倾向着它 们一样。

西欧15-16世纪的战争与民族国家的建立

西欧15-16世纪的战争与民族国家的建立
朱孝远也提出西方过渡时期为14一l8世纪过渡原因是旧的封建体系因其落后性被历史淘汰而又无较为健全的资本主义体系取而代之欧洲社会过渡因而呈现出穷过渡的特点表现为一个新旧兼容新旧并立以新容旧的发展过程o3u2我们这里探讨的是l5和l6这两个世纪毫无疑问这两个世纪都处在西欧的社会转型时期之内而且在社会转型中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3 3 卷第 4 期
西欧 1 5 —1 6世 纪 的战争 与 民族 国家 的建 立
孙相 卓
( 天津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 学院。 天津 3 0 0 3 8 7 )
[ 摘 要 ] 原 生态的 民族 国家起 源于 欧洲 , 从 中世 纪晚期 开始 就 已有 民族 国家的建 立。“ 战 争催 生 了( 民族 国 家) , 国家又发动 了战 争。 ” [ 战争促进 了近代 国家权 力机 构、 民族 意识和 民族语 言的形 成 , 而这些 又是 民族 国家建 立的基本。所 以说 , 1 5—1 6 世 纪的战争对民族 国家的建立有一定的催化 作用 , 促进 了欧洲 民族 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 [ 关键词 ] 民族 国家 ; 战争 ; 中世 纪 [ 中图分 类号] l < 5 l 6 .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C r 7 — 9 8 8 2 ( 2 0 1 5 ) 0 4 — 0 1 2 7— 0 4
民族 国家作 为现 当代 世界上 绝大 多数 国家存在 的

种常态 , 许 多 国家都在 致力 于建立 民族 国家的体 系。 因为它更适合 于 时代 的需要 , 它 有着完 备 的国家机 制 、
致的民族信仰 和追 求 。民族 国家起 源 于西欧 1 5 一l 6 世纪 , 而这时西欧正处于社会转型 的重 大时期。西 欧社 会转型时期的一些 战争 的 出现 , 诸 如百年 战争、 红 白玫 瑰 战争等等催 生 了近现代意 义变 , 民族要 么因战争变得 强大, 要么 因战 争而亡 国。因此 , 战争对 民族 国家 的产 生有积极 的作用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2.英法等国君主专制形成的原因以及反映的历史趋势 (1)原因 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需要强大的王权提供支持(海外扩张、维护国内统 一市场、重商主义政策等)。 ②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依靠王权来维 持自己的地位;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部分农民和 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国际法的主体范围仅限于欧洲国家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国际法的主要特征。
提示 特征:主要由西方国家确立;内容上强调国家主权、主权平等、人道主义等原则, 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观念的体现;使用范围上排斥资本主义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视角2 《非战公约》
. .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3
培养·史学思维
4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课程标准
学习要点
了解近代西方民族 国家的形成情况, 以及国际法的发展
_
0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1. 专制王权国家
主权国家
主权
集体制裁
2. 外交制度建立
(1) 建立:17世纪时,欧洲国家的君主们不再满足仅仅派遣临时使者与他国保持联 系,而是派遣常驻外交使节和__________。在此基础上,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起来。 (2) 发展:维也纳体系
. .
. .
教你读史

《非战公约》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审判战犯的法理依据
. .
. .
. .
结果
由于国联被英国和法国控制,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又规定形成决议的“______ _____”原则,使之难以履行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责任

近代西方的民族国家与科技文化2024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世界历史

近代西方的民族国家与科技文化2024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世界历史

主题二 近代西方科学与文化传承
视角1 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革命 【史料探究】
史料 13世纪的罗吉·培根……他以为真理的追求,必须从观察物象,和实验 物质下手,单单靠了几本古书,是不中用的。……所以到了文艺复兴的末年, 科学的精神,既已靠了罗吉·培根等的提倡,而日益发达;而研究学术的方法, 也已由亚里士多德的演绎法①,而改为由观察和实验下手的归纳法。……但文 艺复兴时代的科学,仍不过是一点萌芽,直到17世纪以后,科学家才风起云涌 的大兴起来。后来又靠了科学的实用,使地球上起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大变化②。
知识点二 近代西方的科技成就与文化传承 1.近代科学兴起
(1)背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 (2)成就 ①哥白尼:提出“_日__心__说___”,否定“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②牛顿:发现_万__有__引__力___定律,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意义 ①形成了重视_经__验__和__事__实___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 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_自__然__规__律___的科学方法。 ②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 ) 3.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促进了欧洲其他地区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的发展,特别是意
大利、德意志地区。( √ ) 4.牛顿建立了经典力学,改变了自中世纪以来人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 ) 5.阿什莫林博物馆被视作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 √ )
挖教材
1.1337—1453年,英国和法国之间爆发了百年战争。(摘自选择性必修1教材P69)这 场战争对法国有何积极影响? 提示 基本实现了国家统一;唤醒了法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振奋了民族精神。
美国 大学逐渐倾向于世俗化与商业化,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课时教案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课时教案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本课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四单元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本课通过三个子目(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讲述了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历程。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理解近代民族国家与古代的帝国、王国的区别,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认识外交制度的建立对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作用,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梳理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历程,认识二战后国际法的发展以及存在的局限性,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培养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国际关系的法制精神,增强规则意识和法制意识。

1.重点:民族国家和国际法的形成过程2.难点:民族国家的概念、国际法的形成特点及评价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1815年欧洲形势图,右图是位于海牙的国际法院。

大家思考一下,两者分别反映了西方社会的哪些现象?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那么,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状况如何?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是如何形成的?它们又是如何逐渐变为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的?自主学习1.专制王权国家(1)背景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高二历史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第2课 民族国家的形成教案新人教版

高二历史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第2课  民族国家的形成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一、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知识:知道1337——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的基本情况;15世纪末,英法相继成为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理解民族国家的含义及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影响技能:解析课文,区分课文中各历史事件〔英法百年战争、英法民族国家形成、君主专制制形成等〕的背景、经过、历史意义等〔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英法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条件,学会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

通过比较英法君主专制的不同点,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归纳、提炼核心观点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贞德的事迹,引导学生体验民族意识对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感悟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二、重点难点重点:百年战争、民族国家形成和君主专制难点:百年战争英国战败后民族意识却日趋明晰的原因三、教学过程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是什么? 手工工场的出现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

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导致15、16世纪西欧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各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此导入新课。

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一、百年战争的影响插图《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英法两国为争夺领地,进行了持续100多年的战争,史称“百年战争〞。

1、原因〔1〕远因〔诺曼征服〕自11世纪“诺曼征服〞以后,英国通过联姻和继承关系,占有了大量的法国领地。

12世纪下半叶,英王室在法国的领地占法国总面积的一半左右,远远超过了法国王室,这在同样梦想称霸欧洲的法国看来,简直就是耻辱,一直寻求机会收复这些领地。

〔2〕近因〔法国王位继承问题〕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去世,他没有男嗣,法国贵族会议便推举他的侄子腓力为王,称腓力六世。

一心想控制法国的英王爱德华三世凭借自己是法王腓力四世的外孙,向法国发难,声称自己才是法国王位的合法继承人。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标要求】1、中古世界的多元面貌:2、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自主学习与梳理】一、西欧封建社会(一)建立背景: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基础上,西欧封建社会产生了(二)基本特征:政治:封君封臣制度经济:庄园和农奴制度1、封君封臣制度:①出现原因: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②内容:封君: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授予土地者为封君封臣:领取土地者为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③影响:(1)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

(2)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2、庄园制度:①地位: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②土地构成:由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农奴份地和自由农份地)组成。

③经营与分配:领主自营地由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

农民份地是自耕自收。

④权利与义务:(1)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耕种领主自营地和自己的份地并交租税。

(2)自由农民: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向领主缴纳租税。

(3)领主:主持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二、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1.王权的加强①趋势:封建制初期,王权软弱。

中古中后期:王权加强②表现:(1)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2)国王借助通婚和征服等手段,击败各地封建主,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15世纪晚期,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王权得到强化(3)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国③意义: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中世纪的城市①城市兴起:(1)兴起条件: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

民族国家的形成

民族国家的形成

民族国家的形成在中世纪的西欧,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他会首先告诉你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比如卢瓦尔河谷人、勃艮第人或者伦敦人,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

在中世纪早期和中期,西欧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基督徒,属于天主教会,可以说生活在一个基督教的大世界中,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封建等级制的金字塔型权力结构使得领地成为权力的实体,自8世纪到11世纪,欧洲经济几乎完全建立在农业和非常有限的地方贸易基础上,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庄园经济)是封建割据的经济土壤。

近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在当时是不存在的。

◆民族: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

特指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机器。

根据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为标准,国家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⑴君主国,⑵贵族国,⑶民主国。

◆民族国家:两者合为一体,国家的领土界限与民族居住地范围相同,同时文化与政治逐步整合。

国家是民族的政治实体。

在西欧,民族和国家是同步形成的。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变化: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原因: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②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③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④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君主专制出现了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曾将许多商品专卖权赐予宠臣,使英国资产阶级深受其害。

为了捍卫自身的经济利益,资产阶级奋起反击,他们利用议会的讲坛,猛烈抨击专卖权制度使“最主要的商品都落入了那些剥削全体国民的吸血鬼之手”。

面对议会的强烈抗议,伊丽莎白一世被迫妥协,取消了私自授予的专卖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欧民族国家兴起的条件有哪些?
讲到民族国家,我们势必会联想到民族主义一词,但民族主义更多的是一个精神、意识、及政治层面的词。

我在看《西方世界的兴起》时就有一个疑问,诺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分析分析西欧民族国家兴起的时候为什么很大篇幅都在讲经济及经济组织,而很少讲到政治、民众的意识等问题?之前很跟董老师交流之后发现确实是我误解了,西方世界的兴起不等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

按董老师的观点欧洲民族国家的兴起可以分成两条主线,一条是经过战争王权变得强大,形成统一的政治力量中心。

而另外一条就是商业城市兴起,形成统一的经济中心。

按第一条主线,董老师以英法两个国家为例讲到,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与王权的强大有密切关系。

通过英法百年战争和英国红白玫瑰战争,就达到了这样一个效果:
(1)封建割据势力削弱,王权加强,形成以国王为首的统一的政治力量。

(2)战争激发了各阶层的民族意识,出现了以忠于国王为特征的爱国主义。

“国王万岁”
第一条主线,董老师已经讲得非常详细了。

但《西方世界的兴起》中的经济原因老师因时间问题只能带过,那么下面就请大家跟我一起探讨一下经济方面西欧民族国家兴起的条件吧。

大家知道,在中世纪西欧各国主要是以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为主的。

这种庄园经济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反而形成了封建割据的形势。

但到中世纪后期,庄园经济基本解体,区域性城市及至全国性城市逐步形成,贸易和商业得以发展。

最后形成统一的经济中心,这样统一的经济中心成为民族国家兴起的重要条件。

而在庄园经济解体,商业城市兴起的过程中,人口起了关键的作用。

我们来看一看中世纪晚期西欧人口的变化状况。

1000–1250:农耕发展,庄园缓慢的进步导致了人口的增长。

到公元1300年,欧洲的人口达到峰顶,有7千万-1亿人。

人口的增长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土地价格上涨,劳动力过剩,物价上涨,人口拥挤。

可以说这个时期西欧那些依附于封建主的劳动力生活是最艰辛的时候。

终于,饥荒和黑死病降临欧洲,期间还伴随着王朝战争的灾难,比如百年战争。

黑死病夺走欧中2500万生命,欧洲人口在1350–1420年间降低了30-60%。

在人口锐减之后,出现了这一情况“地租下降----------农奴开始获得对土地的专有权。

”至此,封建割据的庄园经济受到极大冲击,直至“十四世纪后半期人口开始重新增长时,封建社会的基本结构已经基本瓦解。

”封建社会瓦解之后,专制国家形成,最后形成西欧民族国家。

当然封建庄园经济的瓦解不仅仅是因为人口的变化,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我们下面要讲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影响。

西欧的贸易和商业早在十一、十二世纪就有所发展了,比如,北意大利,中德意志和弗兰德的市镇在那个时候已经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了。

在12和13世纪,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城市大量的手工业品进入庄园,领主由于自身消费的特点,不满足于以往庄园手工业者生产的低劣的手工业品,迫切需要大量的货币购买城市输入的精美手工业品,这就出现不断发生庄园自营地缩减、劳役地租改为实物地租或货币地租等现象。

14世纪初起,西欧经济变化剧烈,出现所谓的封建主义的危机,庄园主纷纷放弃自营地,改为出租经营,货币地租流行,农奴也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人身自由,劳役制庄园趋于瓦解。

这个时期,可以说是城市商品兴起,封建庄园经济衰退的时期。

之后经历黑死病和百年战争等的破坏,城市商品经济虽受打击,但最终恢复并繁荣发展,而封建庄园经济则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另外,在城市及商品经济的兴起过程中,以王权为中心的政府和城市是相互
依赖、相互利用的关系。

为了要生存下去,国家必须得到远远多于它从传统封建收入来源所能得到的财政岁入,这样国家首脑为了得到税收就得鼓励、增加和扩大贸易。

而商人和城市居民则需要的得到政府的保护和支持,并使政府成为自己利益的代言人。

庄园制的瓦解对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

它促进了西欧近代早期资本主义农场的兴起、地租形态的更替、市场体系的孕育、农奴的解放等。

为西欧率先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综上,封建经济的瓦解和城市及商业经济的发展史西欧民族国家兴起的重要条件。

欧洲民族国家在中世纪晚期已经开始孕育,在百年战争之后,英国和法国就有民族国家的雏形了,但最早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是英国。

在1500到1700这段时间中,真正从王朝国家成功转型为民族国家的仅是英国一家。

这又是为什么呢?在《西方世界兴起》的第十章“西班牙和法国---竞争失败的国家”,以及第十二章“英国”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我认为,王权强大只是形成民族国家的第一步。

在战争年代,人民终于君王,对君王的认同成为对民族认同的基础。

但当人民发现,他们的国王并不能体恤他们,各种税收降临在他们头上,国王、贵族凭借制度规定的理所当然随意侵占他们的财产之后。

这种建立在忠于王权的民族认同感就瓦解了。

西班牙是这样的典型,而法国也存在苛捐杂税的情况,这大大延缓了法国民族国家转型的进程。

但在英国,情况就不一样了。

在英国普通人都能够享有国王法律规定下的权利,国王的权力收到议会,法律的制约。

英国很早就发展出以普通法为基础的法治系统,以议会为雏形的政治协调机制,以契约为基础的自由市场体系。

在法律,议会,契约的保护下,英国民众的权利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了以个人自由为基调的英国式民族主义。

英国创建的民族国家产生了一种与中世纪不同的现代民族意识:这种意识首要和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作为一个独立个人的尊严它代表着一种自由人格与自由理想,只有追求自由权益的人建立的国家才与传统的王朝国家有本质的区别,也只有自由人才能组成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也由于这种原因,英国在民族国家的创建过程中,没有后期民族国家建立过程中那种强烈的种族主义色彩。

综上,我认为对王权的认同并不能造就真正的民族国家,只有建立在人民权利得到保障人民需要有新的力量把他们凝聚在一起。

而这个力量就是基于个人权益的民族认同感。

设想,对内而言,一个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足够高,人民生活在这个国家之中有幸福感,对外而言,这个国家足够强大,给民众提供充分的为本民族自豪的理由。

身处这样一个国家,怎么还会没有民族认同感。

我认为,要解决台湾问题,就是要让台湾人有这样一种民族认同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