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国家的形成

合集下载

民族国家的形成优秀课件

民族国家的形成优秀课件

英国诗歌之父乔叟
莎士比亚
• 政治的统一,全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经济 中心的建立,以及民族语言文化的形成, 标志着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这是英国社 会取得显著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三、君主专制与民族国家的发展
• 一位著名的英国传记作家 这样描述这位25岁登基、 终身未婚的女王:“这只 凶狠的老母鸡一动不动地 坐着,孵育着英吉利民族。 这民族初生的力量,在她 的羽翼下,快速地变成熟, 变统一了。她一动不动地 坐着,但每根羽毛都竖了 起来。”
• 在总体上说,君主专制初期,英、法两国 继续打击大贵族的势力,全力强化王权, 颁布了重商主义的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 的发展。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得快

《民族国家的形成》课件

《民族国家的形成》课件

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
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助于推动地区内的经济合作与一体化进程,促 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推动地区政治稳定
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助于增强地区内的政治稳定,减少政治动荡和冲 突,促进政治制度的成熟。
提升地区文化交流
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助于促进地区内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推动文化多 样性的发展,增强文化认同感。
《民族国家的形成》 ppt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目录CONTENTS
• 民族与国家的基本概念 • 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 • 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因素 • 民族国家形成的意义与影响 • 民族国家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பைடு நூலகம்
01
民族与国家的基本 概念
民族的定义与特征
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01
民族国家的形成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人类社
会的现代化进程。
增强人类的自我意识
02
民族国家的形成使得人类的自我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人们更
加关注自身的文化、历史和民族认同。
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03
民族国家的形成促进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
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 2 3
强化国家间的竞争与合作
民族国家的形成使得国际关系更加复杂多变,既 存在竞争又有合作,竞争与合作并存成为国际关 系的新常态。
推动国际秩序的演变
民族国家的形成对国际秩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推动了国际秩序的演变和调整,使得国际关系更 加复杂多变。
促进国际组织的兴起
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了国际组织的兴起和发展, 国际组织成为民族国家间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

民族国家的形成

民族国家的形成

民族国家的形成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民族国家的形成在中世纪的西欧,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他会首先告诉你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比如卢瓦尔河谷人、勃艮第人或者伦敦人,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

在中世纪早期和中期,西欧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基督徒,属于天主教会,可以说生活在一个基督教的大世界中,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封建等级制的金字塔型权力结构使得领地成为权力的实体,自8世纪到11世纪,欧洲经济几乎完全建立在农业和非常有限的地方贸易基础上,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庄园经济)是封建割据的经济土壤。

近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在当时是不存在的。

民族: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

特指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机器。

根据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为标准,国家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⑴君主国,⑵贵族国,⑶民主国。

民族国家:两者合为一体,国家的领土界限与民族居住地范围相同,同时文化与政治逐步整合。

国家是民族的政治实体。

在西欧,民族和国家是同步形成的。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变化: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原因: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②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③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④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君主专制出现了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曾将许多商品专卖权赐予宠臣,使英国资产阶级深受其害。

为了扞卫自身的经济利益,资产阶级奋起反击,他们利用议会的讲坛,猛烈抨击专卖权制度使“最主要的商品都落入了那些剥削全体国民的吸血鬼之手”。

民族国家的形成

民族国家的形成

2、英法民族国家之形成 (1)英国: 15世纪下半叶“玫瑰战争”,实现政治统 一 15世纪末发展为民族国家(伦敦为中心) (2)法国 : 法王室逐步消灭封建割据势力,实现政治 统一 15世纪末发展为民族国家(巴黎为中心)
二、君主专制
1、战后的影响: (1)经过两场战争,大量封建领主死 亡 (2)贞德出现,挑战了骑士的军事地 位 (3)资本阶级与王权的自然同盟 (4)各阶层对王权的寄望 2、君主专制的发展: (1)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 君主制发展为君主专制。 (2)推行重商主义,客观上有利于资 本主义经济发展
第2课 民族国形成的要素:统一的语 言、领土疆域、民族文化和心理 状态。
一、
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
1、百年战争之影响 (1)过程:14—15世纪,英法两国为 争夺领地展开百年战争 (2)影响:民族意识增强,领土逐步 统一,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中世纪后期英格兰人在不列颠 岛或者在欧洲大陆上与其他民族 对抗,而且常常是以暴力对抗。 这些抗争是促进民族性和英国性 的自我意识的温床。„使英格兰 人意识到他们的特性、统一性和 共同的传统和历史” 。 “清除英吉利语言,会遭上帝的 谴责。” “英格兰应当是英格 兰人的。”

民族国家的形成

民族国家的形成

民族国家的形成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民族国家的形成在中世纪的西欧,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他会首先告诉你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比如卢瓦尔河谷人、勃艮第人或者伦敦人,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

在中世纪早期和中期,西欧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基督徒,属于天主教会,可以说生活在一个基督教的大世界中,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封建等级制的金字塔型权力结构使得领地成为权力的实体,自8世纪到11世纪,欧洲经济几乎完全建立在农业和非常有限的地方贸易基础上,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庄园经济)是封建割据的经济土壤。

近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在当时是不存在的。

◆民族: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

特指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机器。

根据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为标准,国家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⑴君主国,⑵贵族国,⑶民主国。

◆民族国家:两者合为一体,国家的领土界限与民族居住地范围相同,同时文化与政治逐步整合。

国家是民族的政治实体。

在西欧,民族和国家是同步形成的。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变化: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原因: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③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④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君主专制出现了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曾将许多商品专卖权赐予宠臣,使英国资产阶级深受其害。

为了扞卫自身的经济利益,资产阶级奋起反击,他们利用议会的讲坛,猛烈抨击专卖权制度使“最主要的商品都落入了那些剥削全体国民的吸血鬼之手”。

民族国家的形成分解课件

民族国家的形成分解课件
民族国家的未来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国家需要不断适应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和包容性发展。
社会变革
民族国家需要加快现代化进程,提高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现代化水平,以适应全球发展趋势。
现代化进程
民族国家需要重视环境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
民族国家需要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05
CHAPTER
民族国家的对外关系
参与国际组织的意义
民族国家通过参与国际组织,可以扩大自身影响力,促进国家发展,提升国际地位。
03
解决领土争端与边界问题的途径
通过谈判、仲裁、司法判决等多种方式解决领土争端和边界问题。
01
领土争端的产生
领土争端通常源于历史遗留问题、地缘政治利益等多种原因。
02
总结词
语言和文字是民族文化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和传承手段。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它们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认同和区分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在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语言和文字逐渐被确立为国家的官方语言和文字,成为民族国家文化认同的核心。
详细描述
总结词
宗教信仰是民族国家文化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
可持续发展
民族国家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适应全球科技发展趋势。
民族国家需要加强教育普及,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科技创新
教育普及
民主化进程
民族国家需要加强民主化进程,推动政治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保障人民的权利和利益。
政治改革
民族国家需要不断推进政治改革,完善政治体制,提高政治治理能力。
详细描述
宗教信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语言和文字一样,是民族认同和区分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在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宗教信仰逐渐被确立为国家的主要宗教或宗教政策,成为民族国家文化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2课 民族国家的形成

第2课  民族国家的形成

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一、教学立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5、16世纪西欧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英、法民族国家形成,并最终推动了两国政治制度向君主专制的转变。

在经济和政治两者相互作用下,西欧资本主义有了长足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师讲述,帮助学生提炼民族国家的主要组成要素,概述英法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条件;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读相关材料,让学生理解君主专制与民族国家形成之间的关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比较英法君主专制的不同点,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归纳、提炼核心观点的能力;通过了解贞德的事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民族意识对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英、法君主专制的形成及其不同点;2、教学难点:君主专制与民族国家形成之间的关系;四、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大家应该都知道最近学校来了一批来自比利时的朋友,大家有没有和他们接触过,你们见面都是怎样介绍?学生:我来自比利时,我的家乡怎么样呀?这些教师:好的,大家注意一下,现在大家相互介绍,一般都会先介绍一下他自己,从哪个国家来的?他的国家怎么样呀?他的家乡怎么样?等等,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儿,可是如果我们把时间往前推到13世纪的时候,这些学生是跟着马可波罗来的,我们来看看他们的自我介“首先我是基督教徒,其次是佛兰德人,最后才是法兰克人。

”绍又会是怎样的呢?【PPT1】教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得出结论:中世纪西欧分散的封建经济基础上的封建领地制度)教师:中世纪早期的欧洲,基本上只有领地的概念,而没有民族国家的概念。

整个欧洲分为大大小小的世袭封建领地,封建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享有独立的政治经济和司法权利,同时这些领地也跟随着领主而变动。

比如说,911年,诺曼人在法国北部建立诺曼底公国,成为法国的臣子,但是自11世纪“诺曼征服”征服英国以后,开始诺曼王朝,英国通过联姻和继承关系,占有了大量的法国领地。

【高中历史】民族国家的形成ppt

【高中历史】民族国家的形成ppt
阿金库尔战役
• 她来自农家 没上过学 她不知道20岁的自己会怎 样
而她17岁的时候就带领法 国军队大败英国人 18岁的时候被抓住卖给她 最恨的敌人 19岁的时候被当作女巫活 活烧死 25年后,世人宣告她无罪 五个世纪以后被当作圣女 膜拜
• 为什么像贞德那 样的一个农家女 孩,会如此关心 法国的国王,关 注并参与这场骑 士之间的战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解释:一个平民在战争中 起到如此大的作用,并形 成了这样的意识,统治法 国的国王应该是一个法国 人,贞德对此确信不疑, 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 一种爱国主义的或者民族 主义的意识,已经在欧洲 的民众中发展起来,在15 世纪里,这种忠诚的的确 确是比早先更为壮大了。
• 为国捐躯是一种奉献和牺牲,如果国家受 到灭亡或被占领的威胁,那么为之而死也 是心甘情愿的。 • 每一种灾难都有可能降临于我和我的家庭, 但只求上帝能够拯救法兰西。
伊丽莎白一世
太阳王路易十四
• 路易· 迪厄多内· 波旁(1638 年~1715年),法国波旁王 朝的著名皇帝,在他的统 治期内法国参加了四次大 的战争:1667至1668年与 西班牙争夺荷兰,1672至 1688年与荷兰的战争, 1688至1697年与神圣罗马 帝国皇帝之间的九年战争 以及1702年至1713年的西 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这些 战争耗尽了法国的国库, 使国家陷入高债之中。
• 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是“最 为甜美的声音”,是“听起来最具魅力的 语言”;“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最雅致、 最高贵的语言,实最受称颂、最受喜爱的 语言”.
二、百年战争、玫瑰战争对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
• 百年战争对于英 国的重要意义在 于:百年战争让 英国退回到不列 颠岛,从此它就 只能按民族和地 域的原则行事了, 从而为组建民族 国家设置了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国家的形成
在中世纪的西欧,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他会首先告诉你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比如卢瓦尔河谷人、勃艮第人或者伦敦人,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

在中世纪早期和中期,西欧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基督徒,属于天主教会,可以说生活在一个基督教的大世界中,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封建等级制的金字塔型权力结构使得领地成为权力的实体,自8世纪到11世纪,欧洲经济几乎完全建立在农业和非常有限的地方贸易基础上,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庄园经济)是封建割据的经济土壤。

近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在当时是不存在的。

◆民族: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

特指有共同语
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机器。

根据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为
标准,国家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⑴君主国,⑵贵族国,⑶民主国。

◆民族国家:两者合为一体,国家的领土界限与民族居住地范围相同,同时文化与政
治逐步整合。

国家是民族的政治实体。

在西欧,民族和国家是同步形成的。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变化: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原因:
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
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
②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依靠王权
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③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④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君主专
制出现了
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曾将许多商品专卖权赐予宠臣,使英国资产阶级深受其害。

为了捍卫自身的经济利益,资产阶级奋起反击,他们利用议会的讲坛,猛烈抨击专卖权制度使“最主要的商品都落入了那些剥削全体国民的吸血鬼之手”。

面对议会的强烈抗议,伊丽莎白一世被迫妥协,取消了私自授予的专卖权。

17—18世纪,法国三级会议中断召开170多年。

在这期间,国王大权独揽,决定国家一切事务。

路易十四(1643—1715)自称“朕即国家”,被视作神的化身。

根据上述两段文字及课文内容,分析英法两国君主专制的主要差异。

法国君主的专制程度甚于英国。

在法国,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王权几乎控制了社会的各方面;
在英国,则一直存在着议会的力量制约王权,这与英国中世纪《大宪章》带来的传统很有关系。

二、君主专制
1、时间:15世纪下半叶
2、原因:
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
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
②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依靠王权
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③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④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君主专
制出现了。

3、表现:英国:法国:
4、影响:
①两国继续打击大贵族势力,全力加强皇权
②颁布了一系列重商主义政策,客观上使得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她具有高贵的头衔和贵族身份,有着辉煌的世系;优美的金发上戴着一顶王冠;肩上披着大氅,大氅上饰有百合花、王室纹章和代表不同学科的图案,大氅绘有能够代表这个民族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特征的各种象征物,另外还饰有各种花卉、动物和果实图形,借以象征其美丽丰产;她神情凄惨、郁郁不乐地站在王宫废墟前,对自己的3个时有不和的孩子(三个等级)严加斥骂。

——法国著名诗人阿兰﹒夏蒂埃
这个女性代表了什么?为什么把法兰西的形象描绘成这样的一个女性的形象?
夏蒂埃所涉及的是一个复杂且丰满的法兰西形象。

他将自然景观、民族特征、文化遗产以及血缘意识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使得法兰西成为包容这个民族一切优点和一切主要特征的“国母”。

这一切都可以看到统一的民族国家的民族精神在不断地聚合。

百年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极大地影响了英、法两国的历史进程
对英国而言:
1、英国尽管远离战场,但当艰难地趟出百年大战的邪恶泥潭时,英国人痛苦地发现他们在付出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代价之后,不但一无所获,还把家底也输光了。

这迫使英国放弃谋求大陆霸权的企图,而把全部精力向自己岛屿周围的海洋发展,走上了海洋扩张的道路。

2、英国人开始专注自身事务,民族意识日趋明晰。

对法国而言:
共同抗击英国入侵者斗争,激发了各阶层的民族意识,领土统一,也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这一切有利于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
近代英、法民族国家形成的条件答:(1)百年战争激发了各阶层的民族意识;(2)领土统一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领土的统一是政治因素;(3)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促进地区间的交流,这是经济因素;(4)以民族语言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发展是文化因素。

早期的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早期:明末清初
自然科学
人文学术
三.西学东渐的影响
早期“西学东渐”,尤其是西方文艺复兴后的科学技术的引进,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积极意义。

1.使中国人开阔了眼界,从而得以窥见一个原先全然无知的西方世界。

2.使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秦汉时期:随着以汉帝国为一端、以罗马帝国为另一端的海陆两途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高潮。

①中国丝绸、冶铸和水利技术远播中亚、朝鲜、日本和欧洲地区。

汉字也传入朝鲜。

儒学经典传到日本。

②传入中国的有佛教、象牙、香料、宝石和多种植物等等。

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进入一个迅猛高涨的新时期。

宋元时期:
①中国的造纸、纺织技术、诗歌、汉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入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

②传入中国的有:印度熬糖法、天文、医学、音乐、舞蹈、佛教及祆教、摩尼教、占城稻等等。

明清时期:伴随着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欧洲的科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第三次高潮。

①明清之际的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许多种文字流传国外。

明朝时中国先进的技术、文化传人南洋。

②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传入中国,明朝还引进欧洲的水利方法。

明朝中后期外国传教士来华,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

中国是文明古国。

张骞通西域后,开始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向中亚、欧洲,促进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更善于学习和吸收西方先进的人类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和促进中华文明。

为什么中国的科技在宋时还位于顶峰,而到明末清初却落后于西方了?
明清时期中国在科学方面开始落后于西方,但在技术领域并非如此。

手工艺术方面,中国人都领先于欧洲人,只是他们在精神上缺乏一种对几乎所有这些方面艺术做进一步完善的动力。

原因:中国封建统治者闭视塞听,以八股取士而冷落科技人才,严重束缚中国人民的天才智慧,从而导致中西科技差距不断扩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