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第六章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
4 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

• 分离均衡(separating equilibrium)
– 指在均衡状态下,不同类型的代理人所选择的可被 观察到的指标 的最优水平是不同的,因而委托人可以通过该指标来区分不同类 型的代理人
• 工资方案
1, s s * w ( s) 2, s s *
8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肖翔
工资与工龄正相关 企业进入阻挠 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 物种的繁衍
进一步的讨论与阅读
24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肖翔
本章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信号要能发挥作用就使不 类型的代理人发送信号的成本 有一定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信息甄别机制下,不存在混同均衡(图4-9) 在信息甄别机制下,存在惟一最优分离均衡(图4-10) 在某些情况下,分离均衡不存在(图4-11) 反应均衡:分离均衡可以存在 预期均衡:混同均衡可以存在
• 劳动力市场模型中的混同均衡
– 指所有的劳动力选择相同的受教育程度的一种均衡状态 – 企业难以凭借受教育程度来区分两类劳动力,只能按平均生产效 率提供工资
13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肖翔
图4.5 可能的混同均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章 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

两类劳动力的最优选择符合企业对于求职者的能力的 判断,即受教育程度为s*的是高能力,受教育程度为0 的是低能力。 企业按照公式2.4给出的工资方案成为均衡,那么对于 均衡的受教育程度s*该如何限定呢?
可通过图6.3找到所有能获得分离均衡的情况。
1, s s* w( s) 2, s s*
2、分离均衡 在分离均衡中,唯一可能的情况如图6.7所示。 此时,企业向高能力劳动力提供的均衡工资方案:受 教育程度为1,工资为2;向低能力劳动力提供的均衡 工资方案:受教育程度为0,工资为1。
w
C L H D
2
1
B A
O
s* 1
2
s
因为企业是同质的, 所以没有哪家企业能 凭借自身的某种优势 获得正利润。并且, 为了保持竞争力,只 能提供最有吸引力的 工资方案。该方案必 须使发送信号的成本 尽可能最小。
一、模型设定
1、博弈的参与人:劳动力(个人)与企业 2、参与人的战略: (1)劳动力(个人):选择受教育程度s,在劳动 力市场上,s可以被观察,作为一个信号发送给企业, 个人承担受教育的全部成本; (2)企业:数量至少两家,存在对人才的竞争,企 业根据受教育程度推测求职者的能力(生产效率) 并提供相应的工资w,且 w w(s) (6.1)
图6.7 信息甄别机制下唯一的分离均衡
*3、不存在均衡 *4、对均衡的再讨论
6.3 应用
一、工资与工龄相关 二、企业进入阻挠
三、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
四、物种的繁衍
思考:
1、产品的质量有高低之分,假定消费者需要不断地购买该产 品且只有在购买并使用之后才能鉴别产品的真实质量。做广 告需要花费昂贵的广告费,但广告并不会提高产品的质量。 那么企业为什么要做广告呢?其中一种解释是广告可以作为 一种信号发送的机制,因为与高质量产品相比,低质量产品 通过广告只能获得很少的好处。问:与本章所分析的不同类 型的代理人发送信号的成本不同相比,该例子有何特别? 2、如果说前题中广告的信号发送机制可能获得分离均衡的话, 那么可能是什么原因使保健品市场并不普遍地存在这样的分 离均衡呢?
第六章--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

第六章信息经济学一、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若干概念社会契约如何达成,效率如何,以及市场参与者(交易者)如何改进和限制这些契约的作用等,成为委托代理理论探讨的问题。
1、委托代理关系的涵义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居于信息优势与处于信息劣势的市场交易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代理理论中广义的代理关系泛指承担风险的委托人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并与之订立或明或暗的合约。
狭义的代理关系则专指公司的治理结构,即作为委托人的出资人授予代理人(经理人员)在合约(如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的权利(控制权)。
凡在合约中未经指定的权利(剩余索取权)归属委托人。
如果当事人双方,其中代理人代表委托人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则代理关系就随之产生。
(Ross,1973)一个人或一些(委托人)委托其他人(代理人)根据委托人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地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的契约关系。
(Jensen&meckling,1976)在公司契约关系中,主动设计契约形式的当事人称为委托人,被动地接受或拒绝契约形式中的当事人称为代理人。
2、委托代理关系的例子委托人代理人政府垄断信息企业资本家、股东经理证券投资者经纪人保险公司投保人厂商零售商病人医生顾客百货公司生产厂商百货公司选民议员、代表3、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模式(1)单个委托人与单个代理人的博弈模型,如医生与病人。
(2)单个委托人与多个代理人(复合代理人)的博弈模型,如中央政府与若干家垄断信息厂商。
(3)多个委托人(复合委托人)与单个代理人的博弈模型,如数千个计算机个人用户与“国联在线”公司。
(4)多个委托人与多个代理人的博弈模型,如保险市场上多家保险公司争夺投保人的竞争。
(5)单个或多个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彼此均为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博弈模型,如瞎子背瘸子后,彼此均为委托人和代理人。
4、委托代理的均衡合同P为委托人,A为代理人。
A的行动原则是使其自身的效用最大化。
P必须设计出一种A能够接受的合同,在该合同约束下,P必须根据A的某些行动或操作结果给予A一个收益。
信息经济学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

客户关系管理
企业通过客户反馈、购买行为和 忠诚度等信号,了解客户需求和 满意度,从而优化产品和服务。
政府中的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案例
1 2 3
政府采购
政府在采购过程中,通过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 式,对供应商进行信息甄别,以确保采购到质优 价廉的商品和服务。
公共项目评估
政府在评估公共项目时,通过专家评审、社会调 查和公众参与等方式,对项目进行信息甄别,以 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效益。
可以研究如何设计更有效的信 号发送和信息甄别机制,以提
高市场效率和社会福利。
可以进一步研究信号发送与信 息甄别在新型经济领域的应用 ,如共享经济、区块链技术和 人工智能等。
未来研究也可以关注如何解决 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中的道德 风险和激励机制问题,以促进 市场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要点一
总结词
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传统信息经济学到现代信 息经济学的演变。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传统信息经济学主要关注信息不对称对市场交易的影响, 以及如何通过制度安排来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现 代信息经济学则更加注重对信息传递、信号甄别等方面的 研究,并运用博弈论、实验经济学等研究方法对市场交易 行为进行深入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不 断变化,信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
详细描述
信息经济学主要关注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中,交易各方的行为特征、交易 规则和交易效率等问题。它研究如何通过制度安排和市场机制来降低信息不对 称带来的交易风险,提高市场运行的效率和公平性。
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 总结词: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信息传递、信息甄别、信号发送与 信号甄别等。
信息经济学第六章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

A
F
G
U1
U0
x2
45o
△x
k
L
1)信息对称 一类合同
信息对称时有两类消费者的保险合同:保险公司了解客户类型,向高风险消费者提供H合同,向低风险消费者提供L合同。两种类型的消费者都是完全保险。
x1
x2
AH
AL
UH
U’H
U’L
UL
H
L
AN
A
2)信息对称 两类合同
结论:此时高风险客户的比重增加,保险公司改变估计,提高保险费,结果,高风险客户将低风险客户逐出市场,即低风险客户选择不投保。 不存在完全保险的混同均衡 :保险公司不了解客户类型,一旦提供单一完全保险合同就会亏损。
一、基本模型——劳动力市场信号模型 重要假设:
劳动力市场的雇主因对雇员的生产能力不了解,而设定了一个与平均价格同样性质的区分点e *,依次区分高能力雇员与低能力雇员。如下表所示:
1
1
50%
C1(e)= $40,000e
2
2
50%
C2(e)= $20,000e
A B
c,W
c1
2
c2
1
e* e
如前述的二手车市场,逆向选择使好的车推出了二手市场。是否有办法避免逆向选择的不利影响呢?
PART ONE
信号理论就是研究如何才能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逆向选择问题
第一章节
例如,如果你是质量好的车的车主,为了让买主自愿付高价买你的车,你会采取哪些措施呢?
PART ONE
由信息较少的一方通过制订一套策略或合同来获取代理人信息的行动称为“信息甄别”
信号发送简单模型。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述观点。
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共30页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信息经济学 课件(1至6章)PPT精品文档205页

第一节 信信息息对经对经济称行济性为可学的导影致的响市产、场非上生对的称逆与向发选择展;
信 信–– 息 息拓产酝展经 经生酿时与阶济 济期形段学学信 件 “ 刻 究 学在地济立(成(阐 知 的息 下 的 厂 等热维 解 起激的的11阶述情 可与 风 讨 商 信点克 决 委励99产发7了方 观市 险 论 的 息”论 与 济 章段1里 了 托机1系 率 后 论09在有 察场 转 ; 信 经9问生展市学文 。研 所制—-(-者之 不统711信题失 移 息 济8动 措场文《6问究 谓代9还间 完》109年息灵 等 结 问,机 施机献次7年基 最题9理5发存 备,共959不、 信 构 题进通 ,制品作代础 优;人9))表在 信提同-对行不 息 、 。过 向出市》后开上 所关《悖 息出1发称完 经 代了代 不最场被,更 得创系9竞论 经市表7的全 济 理系价 知大:认又加 税性的质0争的 济场《市统信 学 人)高 情贡为继地完 等基量性重 学信信场息 的 经而昂 方献是续整 经建本、保要》息息,条 济深的对研不险学,效与单信确市说率提竞篇息定场。与出争文经性的同处市性均年场于价衡,效信格:
第一节 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信息经济学的产生
– 酝酿阶段(1919-1959)
– 产生与economics of i乔nf治or•m施a蒂tio格n勒)一词产 生于1959年马夏克的《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标志着信息经济 学的产生。他认为,一项观察信号的后验条件分布,一般都与先验 分布有所差别,这种概率的差别正是获取信息的结果。
赫伯特1·9西5蒙9(年He,rbe杰rt A拉le德xan·得der布Si鲁mo提n)出以其不管确理定决策性理条论件最为下著的名选。 《了经组济织择组控理织制中部论的门经中济的信集息权问与弗题分里。权德》里(希与•科哈兹耶莫克斯基同著,1954)明确讨论
第三讲 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2022

▪ 2)若评估机构可以免费为卖方提供价值信息, 但若出具证明,需要收取5000元费用,那么二 手车市场的均衡是怎样的?
2021年8月9日11时33分
33
补充习题
▪ 在信号发送和信息甄别机制中,效率损失 表现在____。
A) 高能力者接受教育 B) 在混同均衡中,低能力者获得高工资 C)在混同均衡中,低能力者接受教育 D)企业无法鉴别劳动者的效率,给所有工人相
▪ 这里可被观察到的指标是代理人的受教育 程度s
2021年8月9日11时33分
8
4.1.3 分离均衡
▪ ABCD为工资方 w
案曲线
2
▪ 低能力者选择A
1A
▪ 高能力者选择C
o
低能力者
高能力者
C
D
w = w(s)
B
1
s* 2
s
2021年8月9日11时33分
9
4.1.3 分离均衡
▪ 最低教育程度要求 w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C点,高能力者
完全有积极性放 弃 的教育水平而 选择
w
低能力者
高能力者
2
C’
C
D
E
1A B
o s'
s1*
=1
2
s
2021年8月9日11时33分
18
4.1.5 对均衡的精炼
▪ 教育程度大于s1的
必定是高能力者
▪ 工资曲线ABCD所反
映的企业对劳动力 能力的判断有误, 这一信念不符合直 观标准
w
14
4.1.4 混同均衡
w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 ob{ k | ah}
p(ah | k ) p( k )
Pr ob{ah}
p(ah | k ) p( k )
K
p(ah | j ) p( j )
j 1
应该指出的是,贝叶斯法则并不是一个技术性法则,而是 人们修正信念的唯一合理的方法。
精炼贝叶斯均衡假定参与人是根据贝叶斯法则修正先验
概率的。不过,贝叶斯法则要求 Pr ob{ah} 0 ,即参与人 i 必须以正的概率选择 ah,否则,后验概率没有定义。
如果 Pr ob{ah} 0 ,我们允许 Pr ob{ k | ah} 在[0,1]区
间取任何值,只要所取的值与 均衡战略相容。在动态博弈
中, Pr ob{ah} 0 对应的是非均衡路径上的信息集 。
到的 ahi 和最优战略 s *i (.) 得到(在可能的情况下)
精炼贝叶斯均衡是均衡战略和均衡信念的结合:
~
~
~
给定信念 p ( p1,, pn )
,战略 ~
s*
~
(s~1*
sn* )
是最优的;
给定战略 s* (s1* sn* ) ,信念 p ( p1,, pn ) 是使用贝叶斯
法则从均衡战 略和所观测到的行动得到的。
Prob{GP GT}=(1×1/2)/(1×1/2+1/2×1/2)=2/3
假如我们观测到这个人做了一件坏事,我们将如何改变对他
的看法呢?如果是第一种情况,那么我们可以肯定他绝不可能是
好人:
Pr ob{GP BT} 01/ 2 0 01/ 2 P1/ 2
这里P 0 是坏人干这件坏事的概率。或者说,他是一个坏人: Pr ob{BP BT} p1/ 2 1 01/ 2 P1/ 2
Pr ob{GT} p(GT GP) p(GP) p(GT BP) p(BP)
假定我们观测到一个人做了好事,那么这个人是好人 的概率为:
p(GT GP) p(GP) Pr ob{GP GT}
Pr ob{GT}
具体而言,假定我们认为这个人是好人的先验概率为1/2。 在观测到他做了好事之后,我们如何修正他是好人的先验 概率依赖于我们认为这件好事好到什么程度。下面考虑三 种极端情况:
我们原来以为他是坏人,突然他做了一件好事。我们该如何 看待这个人?如果我们认为坏人做好事仅仅是为了假装好人, 我们对他的看法就不会改变,因为根据贝叶斯法则:
Pr ob{BP GT} p1 1 q0 P1
这里,p>0是坏人做好事的概率,q>0是好人做好事的概率。
精炼贝叶斯均衡:
定义:精炼贝叶斯均衡是一个战略组合
为了理解贝叶斯法则,举例说明: 我们将所有人分为好人 (GP) 和坏人 (BP) , 所有事情分为好事 (GT ) 和坏事 (BT ) 。 那么,一个人做好事的概率等于他是好人的概率 p(GP)
乘以好人做好事的概率 p(GT GP) ,加上他是坏人的概率 p(BP) 乘以坏人做好事的概率 p(GT BP) :
第一: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好人一定做=(1×1/2)/(1×1/2+0×1/2)=1
第二:这是一件非常一般的好事,好人坏人都会做。则
Prob{GP GT}=(1×1/2)/(1×1/2+1×1/2)=1/2
第三:介于第一和第二种之间。好人肯定做,坏人可能做
也可能不做,概率各为1/2,则
(2)给定该信息集上的概率分布和其他参与人的后续 战略,参 与人的 行动必须是最优的;
(3)每一个参与人根据贝叶斯法则和均衡战略修正后 验概率。
统计学上,修正之前的判断称为“先验概率”,修正 之后的判断称 为“后验概率”。贝叶斯法则正是人们根据 新的信息从先验概率得到解决后验概率的基本方法。
我们用 Pr ob{ k | ah} 代表这个后验概率,即给定 a h的 情
第六章 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
第一节 信号发送 第二节 信息甄别
第一节 信号发送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和戴尔研究发现: 同样聪明的学生,无论进入什么大学, 其未来的收入基本一致,为什么大家 还是愿意花巨额学费去上常青藤盟校?
耶鲁大学
哈佛大学
Spence和信号发送理论:
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主 要成在于“对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市场理论”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信号发送博弈:
信号发送博弈是一种有广泛应用意义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在这 个博弈中,有两个参与人,i=1,2;参与人1称为信号发送者,参与 人2称为信号接收者;参与人1的类型是私人信息,参与人2的类型是 公共信息。
迈克尔• 斯彭斯于1973年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著名论文“劳动力市
场中的信号问题” (Job Market Signaling,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4年出版了专著《市场信号:雇佣及相关程序的信号传递》(《 Market Signaling》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
s*
(
)
(s1*
(1),
,
sn*
(
n
))
和一个后验概率组合 p ( p1,, pn ) ,满足:
(A) 对于所有的参与人i,在每一个信息集h ,
~
si* (si ,i ) arg max
pi (i | ahi )ui (si , si ,i );
~
(B) pi (i | ahi ) 是使用贝叶斯法则从先验概率 pi (i |i ) 观测
况下, i 属于 类型 k 的概率:
Pr ob(ah , k ) p(ah | k ) p( k ) Pr ob{ k | ah}Pr ob{ah}
即 i 属于 k并选择 ah 的联合概率等于 i 属于 k 的先验概 率乘以 k 类型的参与人选择 ah 的概率,或等于 i 选择 ah 的总概率乘以给定 ah 情况下 i 属于 k 的后验概率。
基本思想:
——发送市场信号是市场中的行为主体降低“逆向 选择”的重要方式之一;
——由于信息的非对称,市场上会存在真假信号;
——只有当真假信号对于发送者的成本差异足够大 时,真实信号才能发挥作用;
——只有当信号发送的预期收益大于信号成本时, 市场中的行为主体才会选择发送信号。
贝叶斯法则:
(1)在每一个信息集上,决策者必须有一个定义在属 于该信息集的所有决策结上的一个概率分布(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