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圆柱的表面积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第1篇】一、学习目标:1、学习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二、学习重点: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学习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学习过程:(一)、旧知复习1、圆柱有几个面?分别是、和。
2、底面是形,它的面积=。
3、侧面是一个曲面,沿着它的高剪开,展开后得到一个形。
它的长等于圆柱的,宽等于圆柱的。
4、一个圆形水池,直径是5米,沿着水池走一圈是多少米?(二)列式为1、圆柱的侧面积(1)圆柱的侧面积指的是什么?(2)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圆柱的侧面积。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所以圆柱的侧面积=。
(3)侧面积的练习求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①底面周长是1.6m,高0.7m。
②底面半径是3.2dm,高5dm。
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的和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2、圆柱的表面积(1)圆柱的表面是由和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的'表面积=(3)圆柱的表面积练习题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28cm,帽顶直径是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分析,理解题意:求需要用多少面料,就是求帽子的。
需要注意的是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个底面。
列式计算:①帽子的侧面积=②帽顶的面积=③这顶帽子需要用面料=小结: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
如计算烟囱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2个底面积。
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圆柱的表面积》教案设计及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教案设计及反思教材分析:《圆柱的表面积》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有初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具:圆柱体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圆柱形纸筒、笔筒等。
教学过程:师:(拿着圆柱模型)昨天我们认识了圆柱,谁来说说圆柱有哪些特征?(学生回答略)师:拿出圆柱形状的罐头,辨析:外面的商标纸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什么?学生(圆柱的侧面积)。
好,今天我们首先来探讨圆柱的侧面积。
(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师:想一想如何计算包在外面的商标纸的面积?生: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所以商标纸包在外面也是曲面,必须要把它拿下来。
师:说的对呀,那么怎么把商标纸拿下来,拿下来后和圆柱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拿出你们带来的圆柱形物体,动手操作去探究,去发现。
汇报交流:生1:我们是沿着圆柱的高剪开的,剪开后就是一个长方形,----- (还没有等他说完,另一个学生就抢着说)生2:我们是斜着剪的,剪开后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我再问:还有不同的剪法吗?生3:我没有剪,就是沿着罐头的接头撕开的,展开后也是一个长方形。
生4:我这个圆柱的商标纸有点紧,我撕得有点破,不太像长方形。
师:看来大家的方法很多,有两人剪成长方形,还有两人不是,有办法把那两种也变成长方形吗?生5:简单,用我们上学期学的转化法就行了。
接着他说了方法:就是再把那两种沿着高对折,剪开重新拼成长方形。
我照着他说的做演示,并且大声表扬他说:“同学们,这并不简单,转化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会用它,就会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单啦!”师:那么,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把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剪开可以得到一个什么形?师:这时,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得到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优秀教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二册第33-34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探索和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相应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掌握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三、教具:圆柱形模型、剪刀四、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景,引入新课我根据学生喜欢喝饮料的爱好,创建生活情景,“同学们都喜欢喝饮料,那么你们知道做这样的一个饮料罐至少需要多少的铁皮吗?怎样计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我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疑引入新课,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求知,解决问题。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1、认识圆柱的表面师:我们来做一个“饮料罐”,该怎样做?生:要做一个圆筒,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圆。
师:用什么形状的纸来做卷筒呢?同学们说的意见不一致时,我适时引导,你们动手剪一剪不就知道了吗?每一组的同学都剪开自己带来的圆筒,有的得到了长方形,有的得到了平行四边形,也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使学生对圆柱各部分的组成有了完整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也揭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实现了知识的转化和迁移。
)2、探究圆柱侧面积的计算。
师:我们先来研究把圆筒剪开展平是一个长方形的情况,求这个饮料罐要用铁皮多少?就是求什么?学生观察、思考、议论。
生1:求饮料罐铁皮用料面积就是求:圆面积×2+长方形面积。
生2:也就是求圆柱体的表面积。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对吗?要求圆柱体的表面积要知道什么条件?生3:我看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和高就可以了。
师:我们来听听这位同学是怎么想的。
生3: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圆柱的高相等,所以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就可以求出长方形的长,也可以求出圆的面积。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案范文(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案范文(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案范文【第1篇】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3—34页的例l一例3,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七的第2—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并根据圆柱的表面积与侧面积的关系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圆柱形的物体,圆柱侧面的展开图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回答后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二、导入新课教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柱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请大家想一想,圆柱侧面的展开图是什么图形?教师出示上节课实验用的罐头盒,引导学生回忆实验过程:沿着罐头盒的一条高剪开商标纸,再打开,展开在黑板上,得到的是一个长方形。
教师: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与圆柱有什么关系?学生: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往的高。
教师:那么,圆柱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三、新课1,圆柱的侧面积。
板书课题:圆柱的侧面积。
教师: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教师边叙述边摸着圆柱的侧面演示给学生看,指出侧.面的大小就是圆柱的侧面积。
教师:从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因拄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教师出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让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例面积。
教师: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板书上面等式:)2、教学例1: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0.5米,高是1.8米,求它的侧面积。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让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1)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2)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六年级数学人教版《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

六年级数学人教版《圆柱的表面积》授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及学生的学习基础情况《圆柱与圆锥》这一授课内容是小学阶段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最后一个单元的知识教材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由于在此从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的特点学习了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还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了长 ( 正) 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这些都是学生学习圆柱和圆锥的基础而《圆柱的表面积》这个内容又是《圆柱和圆锥》这个单元中的一个知识点它是学生在学习了《面的旋转》认识了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和认识了圆柱和圆锥及其基本特点后安排的一个拥有研究性的内容让学生经过想象、操作等研究活动运用迁移规律把圆柱体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一新知识转变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即圆的面积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别的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看法为今后学习其他几何形体打下牢固的基础2、《空间与图形》这一知识的授课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思想能力和成立空间看法的重要路子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教材十分侧重把学生的视野拓宽到自己生活的空间侧重以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作为学习素材使学生经历用观察、操作、想象、思虑等多种方式研究图形的性质、运动、地址、胸襟等并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责问题因此结合《圆柱的表面积》这一知识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授课目的拟订如下:(1)知识授课:①经过想象和操作等活动加深对圆柱特点的认识理解圆柱表面积的的含义知道圆柱的侧面张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②结合详尽的情境和着手操作研究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2)能力训练 : 能依照详尽情境灵便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责问题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看法浸透转变的思想(3)素质培养 : 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和合作能力养成优异的数学学习习惯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在本课教材中占重要地位它们是学习其他几何知识的基础所以本课的重点是:研究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责问题由于圆柱体的侧面积计算较为抽象加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所以本课的难点是:理解圆柱侧面张开的多样性将张开图与圆柱的各部分联系起来并推导出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而解决这一难点的重点是:把圆柱体的侧面张开后所获得的长方形各部分同圆柱体各部分间的关系二、说教法本课由于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看法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研究的可操作性难掌握为了化解本课的重难点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积极主动的进行研究结合学生的特点我把这节课的授课方案为:“以学生着手操作活动为主体以研究学习和合作交流为主线以教师的引导点拨为副线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旨” 即以教师的引导带动学生进行着手操作活动辅之以小组合作交流法、直观演示法、谈论法等同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为授课辅助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各种感官活动全面、全程的参加授课的每一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着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以及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看法总结出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尔后依照新课程的授课理念使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本质亲密联系起来:运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简单实责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以增强这样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及时运用到生活中去三、说学法在本课的学习活动中侧重培养学生的空间看法、想象力、着手操作能力、研究能力和推理概括能力所以学生的学法以教师设计的多媒体演示为依赖以学生自备的圆柱形纸盒、长方形纸、剪刀等学具为载体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以小组共同研究、交流谈论、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教师合时进行点拨创立相同、自主、友善的授课环境经过学生的着手操作、观察、比较、推理、概括等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加让学生全面参加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并学会操作、观察、比较、解析和概括学会想象学会与人交往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获得“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个目的四、说授课程序为了完成本课的授课目的表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突出《空间与图形》这个内容的授课特点我精心设计了以下几个授课过程:(一) 温故而引新巧妙入境这个过程我用课件显现4 个方面的复习内容:(1) 我知道圆柱的特点是 (2) 圆的周长怎样计算 ?圆的面积又是怎样计算的呢 ?说一说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3) 你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4) 我会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 两个小题:一是计算圆的周长一是计算圆的面积 )以上设计让学生逐题完成经过个人报告——集体谈论的形式来进行让学生在复习中进一步掌握圆柱的特点回顾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及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些知识完好与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有关为下一步研究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方法作好铺垫让学生体验到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充分表现数学知识的前后连结性(二) 设置悬念创立研究情境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引出本课的探究主题在此我用激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同学们你想当设计师 ?”“请你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形纸盒这是我给大家准备的一个模型现在我请大家帮助我设计一个和你手中的模型相同的圆柱形纸盒你能告诉我你需要多大面积的纸?”( 让学生沉思一会儿后请学生起来报揭公布自己的建议依照学生的回答慢慢引导学生理解这实际上是求圆柱的表面积尔后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对圆柱表面积的认识) “你知道圆柱的表面积指的” ( 这样经过说一说让学生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进而引出新课揭穿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主题《圆柱的表面积》”这样设计让学生理解研究的必要性让学生明确研究目的和探究方向同时又拥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三) 着手操作合作研究报告交流发现联系总结方法1、着手操作“你知道圆柱的侧面是个什么面 ?你能想方法让它成为我们认识的图形 ?请你用手中的长方形纸、剪刀着手做一做试一试看”这样让学生自己着手进行试一试教师进行巡视、引导和点拨让学生想方法把圆柱的侧面张开也许用长方形纸卷成一个圆柱的侧面让学生理解把圆柱的侧面张开成平面图形感觉化曲为直的思想获得直观的感觉2、合作研究“你把圆柱的侧面张开后获得什么图形呢 ?你是怎样获得的呢 ?请你和你的伙伴说说看”这是让学生理解用不相同的方法会获得不相同的结果也就是圆柱的侧面张开可以形成不相同的图形让学生理解在什么情况下获得平行四边形在什么情况下获得长方形在什么情况下获得正方形3、报告交流让学生把自己的张开结果显现给大家看同时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所用的方法同时又让学生理解圆柱侧面张开图的多样性这样来化解授课的一个难点4、发现联系第一用课件演示圆柱的侧面张开图:“刚刚大家用不相同的方法获得了圆柱的侧面张开图有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现在我以电脑中的圆柱形为例同大家一起来研究研究”课件显现张开后的图形“你们发现圆柱的侧面张开成长方形、正方形、也许平行四边形后什么变了 ?什么没有变 ?”这一过程是让学生理解无论张开成什么图形圆柱的侧面积是不会变的其次用课件把圆柱张开成长方形让学生进行研究和研究张开谈论交流:“你发现张开后的长方形各部分与圆柱体的各部分有什么关系了 ?请和伙伴说说看”尔后再次引导学生进行报告这一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圆柱的侧面张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也就是圆的周长宽相当于圆柱的高也让学生感觉到前后知识的联系同时浸透了转变的数学思想学生理解了此后再用课件进行演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5、进行推理总结方法学生理解了圆柱的侧面张开后获得的长方形与圆柱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后引导学生进行概括总结:“你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 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又是怎样计算的呢 ?”由于有了上述的研究过程学生很自可是然的就会概括出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底面周长乘高也就是圆的周长乘高学生概括出公式今后让学生写下来并读一读用课件显现出来尔后让学生思虑:“要求圆柱的侧面积需要知道些条件呢?”接着出一道试一试题 ( 课件显现 ) :已知圆柱体的底面直径是3 厘米高是 5 厘米求圆柱的侧面积做完后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和方法6、概括新知:“你现在知道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了 ?先自己写出你的研究结果再和伙伴交流交流尔后向大家显现你的成就让大家分享你的成功” 经过独立思虑——伙伴交流——全班报告——课件演示来完成 ( 这一环节使学生着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参加活动做到了在着手操作中发现在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成长这样可以更好的打破难点 )7及时练习:课件显现求圆柱的表面积的实责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报告交流尔后全班谈论结合本质进一步理解求圆柱表面积的步骤和方法(四) 联系生活牢固练习培养能力这一环节是内化知识训练思想培养能力形成技术的重要环节因而我设计的练习题在侧重知识运用的前提下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责问题中使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数学本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这一过程我安排了三道大题都是用课件显现:一是填空题主要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的特点、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是两个图形题分别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三是解决问题有四小道在内容上注意采取序次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这样即吻合儿童的认识特点又能兼顾大多数学生同时也让学生理解在本质生活受骗算圆柱的表面积时要详尽问题详尽解析要结合本质进行计算(五) 全课总结促进成立这是作为新课必要的一个环节经过学生自己总结和谈论既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又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兴趣结合板书让学生说说本课学到的知识并说出是怎样学到的( 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知识有系统的认识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人教版六下数学《圆柱的表面积》微课精讲+课件教案试卷

人教版六下数学《圆柱的表面积》微课精讲+课件教案试卷知识点:1.沿圆柱的高剪开,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如果不是沿高剪开,有可能还会是平行四边形)2.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用字母表示为:S侧=ch。
3.圆柱的侧面积公式的应用:(1)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ch;(2)已知底面直径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πd h;(3)已知底面半径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2πr h4.根据不同条件求圆柱表面积的思维图5.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特殊应用:练习:1.一个底面周长和高相等的圆柱,如果高增加1 dm,它的侧面积就增加6.28 dm2,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多少?6.28÷1=6.28(dm)答: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6.28分米。
2.一个容器,从正面看和从上面看如下图,求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多少?3.14×( )2×2+3.14×4×6+5×1×4=120.48(cm2)答: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120.48平方厘米。
3.如图,一个高为24 cm的圆柱被截去4 cm后,圆柱的表面积减少了25.12 cm2。
原来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5.12÷4×24=150.72(cm2)答:原来圆柱的侧面积是150.72平方厘米。
4.某宾馆有4根圆柱形柱子,每根柱子高是6 m,底面周长为2.512 m,现要给这些柱子贴上墙纸,如果每平方米墙纸45元,给这些柱子贴墙纸一共需要多少元?2.512×6×4×45=2712.96(元)答:给这些柱子贴墙纸一共需要2712.96元。
5.用一个滚刷往墙壁上刷涂料,滚刷的半径是6 cm,长30 cm。
如果每蘸一次涂料,滚刷可以滚动四圈,那么可以刷多少平方厘米的墙壁?2×3.14×6=37.68(cm)37.68×30×4=4521.6(cm2)答:可以刷4521.6平方厘米的墙壁。
六年级下数学《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

《圆柱的表面积》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圆柱的表面积》.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6个方面来展开.一、教材分析《圆柱的表面积》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中的内容,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最后一个单元的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以及圆柱的初步认识和圆柱的展开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学习其它几何形体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经历了多种简单图形(比如: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的面积推导过程,初步具备了用转化思想探究问题的能力.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发现、比较归纳等活动,主动地探索新知,促进知识的迁移.不仅如此,在前置学习中我还让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背诵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提前扫清了用圆的相关公式解决问题时的障碍.但学生的空间观念不是很好,思考时需要有实物做支撑.三、教学目标基于之前的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合作探究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通过动手操作,建立空间观念,利用转化的思想探究问题,推导出圆柱侧面面积的计算公式.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以及利用知识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好了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合作探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快速地计算出圆柱的表面积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而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联系,并通过小组合作推导出圆柱侧面面积计算公式是这节课的难点.四、教法学法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和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大纲明确指出:教学要通过学生的多种感官的参与,掌握几何形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结合本课概念抽象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等实际情况,我综合运用动手操作亲身实践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演示法等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我也注重学法指导,学生采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经历把新知转化为旧知的过程,通过亲身经历做、找、说等活动,做到学会并会学.五、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4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温故引新,揭示课题”.在这个环节下我设计了2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圆柱有什么特点?二是什么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什么叫做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本环节出示问题情境,学生抢答.学生在复习中回忆圆的相关计算问题及表面积的含义,为进一步探索圆柱的表面积作好准备.紧接着出示例3,揭示课题,并引导学生观察圆柱后得出圆柱的表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第二个环节是“亲身实践,感知探究”.圆柱的底面是两个相等的圆,对于圆的面积学生是很容易求解的,而圆柱的侧面却是个“曲面”,怎样才能求出这个“曲面”的面积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因为学生前一个课时学习了圆柱的展开图,学生轻易地就能想到把圆柱的侧面展开成平面图形,通过平面图形推导出圆柱侧面的面积公式.为此我又设计了三个小组活动.活动1:化曲为直.活动要求:四人合作,利用老师提供的圆柱和工具,把四个圆柱展开,并且圆柱侧面的展开图分别要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图形,四人中每个学生拿其中的一样.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圆柱的展开图,小组合作能够快速完成这个活动.通过这个活动,把学生理解上的难点“由曲变直”很好地突破了,让学生更加全面直观地感受曲面和平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要全面思考和严谨的学习态度.活动2:公式推导.学生利用手中的图形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 因为学生经历过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等面积公式的探究活动,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就能够得出结论.小组汇报后,我再借助电子白板展示动态效果,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图无论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还是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最终都是用圆柱的底面周长乘高来计算.活动3:与同桌间说一说自己的推导过程.这个环节一定要舍得花时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让学生在交流中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更让学生想清楚了推导过程,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建构主义认为,真正的数学学习不是对于外部所授予知识的简单接受和积累,而是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在上面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眼、手、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到感知活动中,探究的精神得到了张扬,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实实在的落实.教学的重点、难点在学生的探究实践中得到了突破.我的教学过程第三个环节是:学以致用,拓展提高.这一环节是内化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题在精不在多,我准备了三个层次的题.第一个层次是基础练习,包括以下几道题.基础练习,重在巩固新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基础练习中也富有层次性,是从有侧面展开图的支撑到没有展开图的支撑.基础练习在这一环节占的比重较大.第二层次是综合练习.综合练习从学生的最近的发展区出发,选取生活中熟悉的物体,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做到学以致用.第三层次是挑战自我.挑战自我这道题是让组内学有余力的学生给其他学生出题,锻炼了学优生的思维,又再一次给组内其他学生巩固了基础知识.三个层次的习题安排,既可以让后进生够得着,又可以让学优生吃得饱,一堂课下来争取做到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课堂总结,布置作业.让学生借助板书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并且说出是如何获得收获的.通过此环节,可以反馈这堂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系统的认识,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归纳梳理.六、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很简洁,这样既突出了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方法这个重点,又突破了用转化方法探究圆柱侧面积的教学难点,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的聆听!。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精选17篇)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精选17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篇1预设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以及利用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1、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引入新课。
1、检查:拿出自制的圆柱,分别指出它的底面、侧面和高。
2、复习:点名说说圆柱两底的关系,圆柱高的条数和关系以及侧面展开可能是什么样的图形。
3、引入:两个底面和侧面合在一起就是圆柱的表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侧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⑴摸一摸自制圆柱体的侧面,谈一谈自己感觉到什么。
⑵想一想用我们已有的知识,能不能求出这个曲面的面积。
(你能求出这个曲面的面积吗?)小组讨论:有什么好办法求出圆柱的侧积吗?⑶剪一剪自制圆柱,汇报交流结果。
⑷说一说:圆柱体的侧面可转化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是什么?它的侧面积正好等于底面周长乘高的乘积。
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⑸算一算: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同学自己自作,交流结果。
小结: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的方法是什么?⑹做一做:课本76页例1及77页的第一题。
2、表面积的意义及计算方法⑴自读课本: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板书: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积⑵练一练:(小黑板出示)⑶小结: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积周长与高的乘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两个底面积与侧面积的和,但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中,有许多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灵活地求出圆柱的表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
S = πr2
r
• 2.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
C = πd
•
C = 2πr
3.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b
S = aba源自圆柱有几个面?各有什么特点?
圆柱的上、下两 个面都是圆形的。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 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圆柱两底之间 的距离叫做高(圆柱的高有无数条)。
圆柱的侧面积=长×宽=底面周长×高
S侧=ch =2πrh
S底=πr2×2 =2πr2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S表面积 =S侧+2S底
=2πrh +2πr2
23.1410
(1)侧面积:2 ×3.14 ×10 ×30=1884(平方厘米) (2)底面积:3.14 ×102 =314(平方厘米) (3)表面积:1884+314 × 2=2512(平方厘米)
努 力 吧 !
计算下列各圆柱的表面积。 (单位:厘米)
如果一段圆柱形的木头,截成两截, 它的表面积会有什么变化呢?
一顶圆柱厨师帽,高30cm,帽顶直径20cm。做 这样一顶帽子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面料?
(得数保留整十数)
s侧 d.h 3.14 20 30 1884 cm2
s底 r2 3.14 (20 2) (20 2) 314 cm2
s表 s侧 s表 1884 314 2198 2200cm2
表面积是物体表面所占平面的大小。
圆柱的表面积:
底面 侧面
圆柱的侧面积与两个
底面面积的和,是圆柱的 表面积。
S表= S侧 + 2S底
底面
小组讨论:
(1)怎样求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长__方__形___形. (2)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有什么 关系?
长方形的长=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圆柱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