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弹性量表(CD-RISC) (2)

心理弹性量表(CD-RISC) (2)

.

.

心理弹性量表(CD-RISC)

指导语:下表是用于评估心理弹性水平的自我评定量表。请根据过去一个月您的情况,

CD-RISC量表是Connor和Davidson(2003)编制的,起源于对PTSD的研究,有25个条目,5点计分(0-4),包括能力(4、18、20、3、19、15、17、21)、忍受消极情感(9、16、25、7、14、10、24)、接受变化(1、12、13、2、22)、控制(5、23、6)、精神影响(11、8)等5个因素。得分越高,心理弹性越高。CD-RISC 的内部一致性度为0.89,重测信度为0.87。

心理弹性量表(cdrisc)00629教学文稿

心理弹性量表(C D-R I S C)00629

心理弹性量表(CD-RISC) 信度:香港中文大学于肖楠(2007)对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CD-RISC)进行了修订,量表共有25个项目构成,包括3个维度:坚韧、自强、乐观。全量表和三个分量表的信度较好,克朗巴赫α系数分别为0.91、0.88、0.88、0.60.英文版量表在美国的信度也很好,全量表的α系数为0.89,再测信度为0.87。问题均以1(从不)、2(很少)、3(有时)、4(经常)、5(几乎总是)五级评分。量表总分和各分量表得分均采用5分制,量表总分为全部25题得分的均分,分量表得分则为各分量表对应题目得分的均分。 指导语:下表是用于评估心理弹性水平的自我评定量表。请根据过去一个月您的情况,对下面每个阐述,选出最符合你的一项。注意回答这些问题没有对错之分。

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原问卷包含25个项目,采用里克特氏5点量表评定法,从0~4表示完全不是这样、很少这样、有时这样、经常这样、几乎总是这样。该量表包含3个因子,即坚韧性、力量和乐观性。通过在不同人群中施测,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CD—RISC 量表对于心理弹性的预测效力已得到公认,应用较为广泛。 Connor和Davidson的5因素分法(2003): F1 个人能力的概念、高标准、坚韧性:10、11、12、16、17、23、24、25 F2相信本能、容忍消极影响、抗压力:6、7、14、15、18、19、20 F3积极接受改变、安全关系:1、2、4、5、8 F4 控制:13、21、22 F5 宗教影响:3、9 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THE CONNOR- 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张建新,余肖楠的3维度分法(2007): 坚韧性: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力量性:1、5、7、8、9、10、24、25

心理测评系统及心理测验量表介绍

心理测评系统(PAS-CS)及心理测验量表介绍 心理测量和评估系统(PAS-CS) 创建一个可靠、严谨、方便、高效的心理测验和评估系统是上海金羽心理测量科技有限公司追求的目标。金测公司自主研发的心理测量和评估系统(PAS- CS),可以在学校电脑房局域网络内运行做团体测试,也可以作为专业心理测试中心和测试点做个别测试。整个测试过程采用无纸化操作,被试只需根据终端提示,使用键盘或鼠标输入答案(对特殊儿童,可由主试根据被试的具体情况,代为操作),测评系统会自动将答案保存和转换成相应的数据,供上海金羽心理测量和教育发展中心后台数据处理系统处理,给出测评报告。 该测评系统只需一个主试,就可以同时完成几十个被试的测试工作(团测),也可以主试和被试一对一进行测试(个测),操作便捷、高效。此外,测验指导语的规范统一、测验顺序的严格控制、测验时限的自动判定和测验计分的准确无误,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被试在整个测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人为差异,使测验结果更严谨、可靠。 心理测量和评估系统(PAS- CS)分为前台和后台两大部分,前台系统有主试和被试基本信息录入、主试和被试信息交互、主试测验套餐选取、主试“团发”和“单发”、主试巡视自动导航、被试自动测试和被试断电恢复等多项功能;后台系统有学生个人测评报告自动生成、学校测评统计报告自动生成和数据库管理等功能。 心理测量和评估系统(PAS- CS)测验量表覆盖特殊儿童、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职校、大学、中小学教师和成人等,可根据用户需要配置。 心理测量和评估系统(PAS- CS)(前台,不含测验量表,各测验量表价格见下页,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单价:20000.00元,测验报告由上海金羽心理测量和教育发展中心统一提供(收取一定的报告费用)。 (注:以上系统不含硬件设备及主试操作培训费,如需要,可代为客户配置硬件和主试培训)

心理弹性量表CDRISC

心理弹性量表C D R I S C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心理弹性量表(CD-RISC) 信度:香港中文大学于肖楠(2007)对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CD-RISC)进行了修订,量表共有25个项目构成,包括3个维度:坚韧、自强、乐观。全量表和三个分量表的信度较好,克朗巴赫α系数分别为0.91、0.88、0.88、0.60.英文版量表在美国的信度也很好,全量表的α系数为0.89,再测信度为0.87。问题均以1(从不)、2(很少)、3(有时)、4(经常)、5(几乎总是)五级评分。量表总分和各分量表得分均采用5分制,量表总分为全部25题得分的均分,分量表得分则为各分量表对应题目得分的均分。 指导语:下表是用于评估心理弹性水平的自我评定量表。请根据过去一个月您的情况,对下面每个阐述,选出最符合你的一项。注意回答这些问题没有对错之分。

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原问卷包含25个项目,采用里克特氏5点量表评定法,从0~4表示完全不是这样、很少这样、有时这 样、经常这样、几乎总是这样。该量表包含3个因子,即坚韧性、力量和乐观性。通过在不同人群中施测,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CD—RISC量表对于心理弹性的预测效力已得到公认,应用较为广泛。 Connor和Davidson的5因素分法(2003): F1 个人能力的概念、高标准、坚韧性:10、11、12、16、17、23、24、25 F2相信本能、容忍消极影响、抗压力:6、7、14、15、18、19、20 F3积极接受改变、安全关系:1、2、4、5、8 F4 控制:13、21、22 F5 宗教影响:3、9 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张建新,余肖楠的3维度分法(2007): 坚韧性: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力量性:1、5、7、8、9、10、24、25 乐观性:2、3、4、6

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及启示

2012年7月护理学报July,2012第19卷第7A期Journal of Nursing(China)Vol.19No.7A 【研究生园地·综述】 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及启示 张丽娣1综述;李乐之2审校 (1.中南大学护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13;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护理部,湖南长沙410011) [关键词]心理弹性;护理教育;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R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969(2012)07A-0017-03 心理弹性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Anthon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经30余年发展,现已成为国际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并在心理学、临床医学、教育学、护理学等各学科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心理弹性是从积极的角度看待个人的应激反应,个人在面临压力危机时,心理弹性是其能否成功复原的决定性因素。在护理行业,心理弹性已被看作是护理活动中协助护士良好地适应生理和心理损害的一个基本要素[1]。而护理专业学生是护理事业的后备军,其心理弹性水平是决定其今后能否胜任护理工作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笔者对心理弹性的定义、相关因素及测评工具进行综述,并就如何从教育学的角度将心理弹性的培养融入护理教育提出思考。 1心理弹性的定义 心理弹性(resil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词根“resilire”,意为“反弹”。因此,其有从创伤或痛苦事件中复原并获得良好适应之意。因不同研究者研究视角各异,国内外对心理弹性至今尚无统一而明确的定义。依据其内涵侧重点不同,归纳起来大致有3类定义:结果性定义、能力性定义和过程性定义。结果性定义侧重于即使在严重威胁下,个体仍能适应良好或积极发展这一结果[2];能力性定义将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体能够承受消极变化同时表现出良好适应行为的能力[3];过程性定义表示一系列能力和特征通过动态交互作用而使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能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过程[4]。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把心理弹性看作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行为、思考、行动等各方面,是可通过学习和培养发展起来的。美国心理学会[5]将心理弹性定义为:个体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即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尽管心理弹性的概念未统一界定,但研究者普遍认为,构成心理弹性必须具备2个操作性定义要素:(1)面临逆境;(2)成功应对(或适应良好)。 2心理弹性相关因素 2.1 个体特征与心理弹性相关的个人能力包括乐观、信念、希望、自我效能感、控制能力、应对方式等。Gillespie等[6]对1430名澳大利亚手术室护士调查后得出,希望、自我效能、控制、应对、能力为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且认为希望、自我效能和应对是心理弹性的定义属性,这些属性促使个体在一定的环境下有能力完成特定任务。后续的研究[7]还发现,工作年限、年龄及文化程度均与心理弹性水平呈正相关,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只有工作年限可以预测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弹性,且仅可以解释变量的 3.1%。Edward[8]通过对6名社区精神工作者进行访谈,发现自我感觉、信念、希望、洞察力及自我照顾与心理弹性有关,心理弹性水平高的个体在面临新的挑战时,对生活更乐观、更充满激情。Beardslee[9]对护生情绪智力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情绪智力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r=0.47,P<0.01)。提示在医疗卫生工作的高压力下,积极的个性特征有助于个体保持工作热情,从容应对挫折,获得良好适应。 2.2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心理弹性的一个基本要素,包括家庭的支持及外部支持系统,如宗教信仰、朋友、同事、医护人员的精神与信息支持等。Yu 等[10]在2008年四川地震1个月后对2914名青少年心理弹性检测发现,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44,P<0.01),与抑郁、焦虑呈负相关(分别r=-0.38, r=-0.25,P<0.01)。Kornhaber等[11]对烧伤科护士进行访谈,访谈对象认为多学科团队是其工作环境中最重要的资产,如果缺乏团队的支持,烧伤科护士无法 [收稿日期]2012-02-24 [作者简介]张丽娣(1986-),女,广西贵港人,本科学历,硕士研 究生在读。 [通讯作者]李乐之(1965-),女,湖南益阳人,博士,教授,护理 部主任。E-mial:llz6511@https://www.360docs.net/doc/565801904.html, 17万方数据

(完整word版)各类心理量表大全,推荐文档

认知、智力类 韦氏智力测验(成人) 美国贝尔维精神病院主任、医学心理学家韦克斯勒(D.Wechsler)长期从事心理测验的编制和研究工作,在智力测验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编制了一套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AIS),适用于16岁以上的成人,此外,他还编制了适用于6.5-16岁儿童的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和适用于4-6.5岁儿童的韦克斯勒幼儿智力量表(WPPSI)。韦氏三个量表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衔接,适用于4岁到74岁的被试,是国际上通用的权威性智力测验量表。这三个量表分别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我国心理学家引进、修订,出了中文版并制定了中国常模。韦克斯勒是根据人类智力是由几种不同的能力组合而成的观点来编制其量表的。因此,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不仅能了解个体智力发展的水平,而且能够了解构成个体智力各因素发展的特点。韦氏量表包括言语和操作两个分量表,言语分量表包括常识、理解、算术、类同、词汇和背数(又称数字广度)6个测验项目;操作分量表包括填图、图片排列、积木图案、拼图、译码和迷津6个分测验。韦氏量表可以同时提供总智商分数、言语智商分数和操作智商分数以及十个分测验分数,能较好地反映智力的整体和各个侧面。 智商智商分等 130以上好超常 120-129 超常 110-119中上 90-109中等 80-89中下 70-79边缘 69以下智力缺陷 50-69轻度智力障碍 35-49中度智力障碍 20-34重度智力障碍 20以下极重度智力障碍

临床记忆量表分析系统(MQ) "临床记忆量表"于1984年12月编制完成,并通过技术鉴定。由于实际需要,分别于1986年和1989年将量表有文化部分的年龄范围扩展至15岁-9岁和7一14岁,并建立了有关常模。 十多年来,量表已多次再版,量表中个别刺激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做了适当更换(例如:联想词"紧张一公社"中,因"公社"已不复存在,现改为"紧张一农村")。有些词汇由于发音问题也进行了适当修改,(例如:"水果"类指向词中,"杏"念读不清楚,现改为"草莓")。再版的个别变动,以不影响原常模的使用为前提,使之应用更为合理。目前,在全国普遍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本量表主要应用于临床记忆障碍的诊断、疾病康复疗效的评定、药物效果的评价、教育领域学习、记忆能力的评估,还应用于儿童、少年、成年及老年记忆的研究,国防人员的选拔,以及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可靠和有意义的结果。 本系统是根据"临床记忆量表手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许淑莲等,1996)"改编而成。它集科学的心理测量与诊断技术和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于一体,快速、准确地判断被试的记忆状况。与以往手工操作相比,本系统数据录入、计算更加简便、准确、迅速,一致性强,结果解释也更加详细、准确和客观。本系统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年龄7~89岁正常人及各科病人均可使用。包括各类精神病人及神经症病人。 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分析系统(WCST)

心理弹性量表(CD-RISC)28416

心理弹性量表(CD-RISC) 信度:香港中文大学于肖楠(2007)对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CD-RISC)进行了修订,量表共有25个项目构成,包括3个维度:坚韧、自强、乐观。全量表和三个分量表的信度较好,克朗巴赫α系数分别为0.91、0.88、0.88、0.60.英文版量表在美国的信度也很好,全量表的α系数为0.89,再测信度为0.87。问题均以1(从不)、2(很少)、3(有时)、4(经常)、5(几乎总是)五级评分。量表总分和各分量表得分均采用5分制,量表总分为全部25题得分的均分,分量表得分则为各分量表对应题目得分的均分。 指导语:下表是用于评估心理弹性水平的自我评定量表。请根据过去一个月您的情况,对下面每个阐述,选出最符合你的一项。注意回答这些问题没有对错之分。

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原问卷包含25个项目,采用里克特氏5点量表评定法,从0~4表示完全不是这样、很少这样、有时这样、经常这样、几乎总是这样。该量表包含3个因子,即坚韧性、力量和乐观性。通过在不同人群中施测,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CD—RISC量表对于心理弹性的预测效力已得到公认,应用较为广泛。 Connor和Davidson的5因素分法(2003): F1个人能力的概念、高标准、坚韧性:10、11、12、16、17、23、24、25 F2相信本能、容忍消极影响、抗压力:6、7、14、15、18、19、20 F3积极接受改变、安全关系:1、2、4、5、8 F4控制:13、21、22 F5 宗教影响:3、9 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SCALE:THE CONNOR-DA VID 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张建新,余肖楠的3维度分法(2007): 坚韧性: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力量性:1、5、7、8、9、10、24、25 乐观性:2、3、4、6 FACTOR ANALYSIS AND PSYCHOMETRIC EV ALUATIONOFTHE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SCALE(CD-RISC)WITHCHINESE P EOPLE 研究的研究对象在心理复原力的平均分及标准差及与常模比较,结果如表4-3所示。 心理复原力常模 常模 tp M SD

评估心理测评量表的标准

评估心理测评量表的标准

评估心理测评量表的标准 摘要量表是心理测评用来度量人的心理特征的测量工具,评价量表好坏的标准应该受到人们的重视,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在系统地介绍评价心理测验量表的标准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信度和效度的分析方法,包括重测信度法、复本信度法、分半信度法、α信度系数法、内容效度分析、校标效度分析和结构效度分析。根据量表用于判别、预测或评定等不同用途,需要选取不同的检验方法。一个好的量表应该具有客观性、定量性、可交流性和经济性的特点。 关键词量表;信度;效度;评价标准 1 前言 测量是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从与人们平时生活紧密相连的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讲,穿什么尺寸的衣服和裤子需要对人的身体进行身高臂长和三围的测量;到市场买菜需要对蔬菜或者肉类进行称重的测量;盖楼建房或者装修需要对土地或者房间进行面积的测量;修建铁路或者搭建桥梁需要对地面进行长度和高度的测量。以上提到的测量均属于物理测量,人们能够实实在在地测出需要的数据或者指标。除物理测量以外,根据测量的对象和性质还有生理测量,即对有机体生理特征的测量;社会测量,即对社会现象的测量;心理测量,即对人类的心理特征的测量。 心理测量又叫心理测评,现今被人们普遍认同的含义是指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能力、人格以及心理健康等心理特征和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现阶段的心理测评是以心理测评量表为主要测评手段。心理测评是通过科学、客观、标准的测量手段对人的特定素质进行测量、分析、评价。 量表指的是能够使事物特征数量化的数字的连续体。制定量表的单位和参照点不同,编制出的量表就不同;不同的量表具有不同的测量水平,因此其测量的精度也不尽相同。目前用于心理测量的各种心理测验和心理量表有二三百个,但是临床上和心理咨询工作中常用的只有一二十多种。这些常用量表中许多不对非专业人员公开,通常需要花费几百甚至上千元购买。针对非专业人员研究和学习心理学,对国内外常用的100多种心理测验量表和测量工具进行优化选择,并将其中在心理咨询工作中经常用到的一些测验和量表编制成计算机软件或测量表,这就是人们说的常用心理测评量表。通俗来讲,就好像物理测量是用测量工具丈

常用的心理测验量表

常用的心理测验量表的使用 第一节:心理测验基本知识 第二节:常用心理测验 第一节:心理测验的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心理测验 所谓心理测验,就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心理测验是判定个别差异的工具,个别差异包括很多方面,并可在不同的目的与不同的情境下去研究,这就使测验具有了不同的类别和功用。 二、心理测验的种类 心理测验的分类随采用的标准不同而有所不同。 (一)按测验的功能分类 1.能力测验 能力一词,其含义颇为笼统。从心理测验的观点看,可将其分为实际能力与潜在能力。实际能力是指个人当前“所能为者”,即代表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技能,是正式与非正式学习或训练的结果。潜在能力指个人将来,严可能为者”,是在给予一定的学习机会时,某种行为可能达到的水平。有人只把测量实际能力的测验称作能力测验,而把测量潜在能力的测验称作能力倾向测验。实际上二者很难分清。能力测验又可进一步分为普通能力测验与特殊能力测验。前者即通常说的智力测验,后者多用于测量个人在音乐、美术、体育、机械、飞行等方面的特殊才能。 2.学绩测验 主要用于测量个人(或团体)经过某种正式教育或训练之后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因为所测得的主要是学习成绩,所以称作学绩测验。最常见的是学校中的学科测验。 无论学绩测验还是能力测验(包括能力倾向测验),所测得的都是个人在其先天条件下经由后天学习的结果。不过学习成绩测验多是测量有计划的或比较确知的情境(如学校)下学习的结果,而能力测验,特别是能力倾向测验则是测量较少控

心理弹性量表(CD-RISC)

心理弹性量表(CD-RISC) 信度:香港中文大学于肖楠(2007)对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CD-RISC)进行了修订,量表共有25个项目构成,包括3个维度:坚韧、自强、乐观。全量表和三个分量表的信度较好,克朗巴赫α系数分别为0.91、0.88、0.88、0.60.英文版量表在美国的信度也很好,全量表的α系数为0.89,再测信度为0.87。问题均以1(从不)、2(很少)、3(有时)、4(经常)、5(几乎总是)五级评分。量表总分和各分量表得分均采用5分制,量表总分为全部25题得分的均分,分量表得分则为各分量表对应题目得分的均分。 指导语:下表是用于评估心理弹性水平的自我评定量表。请根据过去一个月您的情况,对下面每个阐述,选出最符合你的一项。注意回答这些问题没有对错之分。

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原问卷包含25个项目,采用里克特氏5点量表评定法,从0~4表示完全不是这样、很少这样、有时这样、经常这样、几乎总是这样。该量表包含3个因子,即坚韧性、力量和乐观性。通过在不同人群中施测,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CD—RISC量表对于心理弹性的预测效力已得到公认,应用较为广泛。 Connor和Davidson的5因素分法(2003): F1 个人能力的概念、高标准、坚韧性:10、11、12、16、17、23、24、25 F2相信本能、容忍消极影响、抗压力:6、7、14、15、18、19、20 F3积极接受改变、安全关系:1、2、4、5、8 F4 控制:13、21、22 F5 宗教影响:3、9 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THE CONNOR-DA 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张建新,余肖楠的3维度分法(2007): 坚韧性: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力量性:1、5、7、8、9、10、24、25 乐观性:2、3、4、6 FACTOR ANALYSIS AND PSYCHOMETRIC EV ALUATION OF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WITH CHINESE PEOPLE 研究的研究对象在心理复原力的平均分及标准差及与常模比较,结果如表4-3所示。 心理复原力常模 常模 t p M SD 心理复原力65.4 13.9 -5.27 0.000

心理测评量表清单之医院版

心理测评量表清单 ——医院版医院是向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为主要目的的机构,伴随着社会发展,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医院的重视,目前国内各大医院纷纷设立心理咨询科室,在临床上主要涉及精神分裂、情感障碍、酒依赖、睡眠 障碍、性心理、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与评估等问题。京师博仁心理测评档案管理系统医院版,根据患者 的心理特点,可进行包括人格、心理健康、情绪、自我评价等方面的专业测评,为每位病患建立专门的 心理档案,为有效的缓解和改善患者心理疾病提供科学参考依据,让每一位患者和家庭重新过上幸福、 和谐的生活。本文通过对心理测评档案管理系统医院版量表进行简要解析,以帮助选择和购买专业、实用、可信赖的心理测评系统。 一、量表类别介绍 类别名称类别介绍 针对儿童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儿童心理行为评定 等问题进行测验,来了解儿童当前的心理行为。 针对受测者的依赖性、意志力、支配性等心理特征进行测验,来了解受测者个性与气质测验 的个性与气质。 针对家庭中的亲子教育、婚姻冲突、家庭环境等问题进行测验,来了解受测婚姻家庭测验 者的家庭环境对他心理行为的影响。 针对受测者的强迫、精神分裂、精神衰弱、抑郁、偏执等症状进行测验,来精神障碍评定 了解受测者是否存在精神障碍。 针对受测者的孤独、压力、焦虑等问题进行测验,来了解受测者当前的情绪情绪评定 状态。 针对人格特点、依据人格理论,从特定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测人格测验 试,来了解受测者的人格特点。 认知状况评定通过对老年人等其他特殊人群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进行测试,来考

二、量表清单

京师博仁心理应用设备事业部致力于研究推广专业实用可信赖的心理应用设备!为您提供专业、实用、可信赖的心理产品及相关服务,助力心理行业的蓬勃发展。

心理弹性的发展历程及对创伤护理的启示

[25]Azoulay E,Sprung  C L.Family-physician interactions inthe intensive care unit[J].Crit Care Med,2004,32(11):2323- 2328.[26]Roland P,Russell J,Richards K C,et al.Visitation  incritical care:processes and outcomes of a p erformanceimp rovement initiative[J].J Nurs Care Qual,2001,15(2):18- 26.[27]刘帆,廖燕,陈弟洪.ICU家属接待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J].护理学杂志,2011,26(14):17-19.[28]刘庆.出科访视在综合ICU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2010,25(13):37- 38.(本文编辑 王菊香) 心理弹性的发展历程及对创伤护理的启示 周学萍1,刘均娥2* Development history  of resilience and its implication to trauma care∥Zhou Xueping,Liu Jun′e摘要:阐述了心理弹性的概念;分析了心理弹性的发展历程,包括发展的3个阶段和国内发展现状;总结了心理弹性的测量工具;展望了心理弹性在创伤护理领域的研究方向。旨在为创伤护理领域开展研究提供依据。关键词:心理弹性; 创伤; 应激; 发展历程; 测量工具; 综述文献 中图分类号:R3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52(2012)03-0095-03 DOI:10.3870/hlxzz.2012.03.095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北京,100069 )周学萍:女,硕士在读,主管护师;*通信作者:刘均娥 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70770)收稿:2011-10-20;修回:2011-11- 25 心理弹性是近二三十年来西方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目前已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课题。美国心理学会定义心理弹性为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 伤、 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时的一种良好适应能力[1] 。其本质强调的是人的内在力量,重视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以及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在我国,心理弹性已在心理、教育、管理、疾病预防和康复等领 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理论成果为我们看待个体创伤后的应激反应提供了全新的视野[ 2] 。本文对心理弹性的概念、发展历程及测量工具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在创伤护理领域开展研究提供依据。 1 心理弹性的概念 心理弹性发展至今,定义尚未统一,主要存在3种取向:特质论、结果论、过程论。特质论认为心理弹 性是个体的认知能力或情感特质,如Werner[3] 认为是“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并表现出尽可 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 。过程论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如Luthar等[4] 认为是“在重大的灾祸或是生活压力下成功适应的过 程” 。结果论认为心理弹性是一种可能比预期还好的行为结果,如Mastenr[5] 认为是“ 处于高危环境中的个体积极的、 发展性的适应结果”。这种结果涉及2个条件,即危险因子和发展功能良好,这也是过程论心理弹性操作性定义的2个指标。其中危险因子的来源有以下3种情况:长期处于不利的环境中,遭受了创伤性事件或严重的灾难,以及以上2种情况的结合。发展功能良好即指个体能够成功应对,其评价标准依据文化、学科背景的差异而不同。但大部分符合 Mastenr提出的发展任务观点,即看能否完成与文化、性别和年龄相符的发展任务。 2 发展历程2.1 第1阶段 心理弹性特质的确认和保护因子的识别。20世纪70~80年代,儿童精神病学家Antho-ny首次对危险因子必然导致行为不良的传统提出了挑战。之后他又对24名父母患有精神病的儿童进行 了追踪研究,发现2/3的儿童能够发展良好且成年之 后都很正常[6] 。自此,研究者开始关注那些虽然处于 高危环境中却发展良好的儿童和青少年。在基于不 同的背景和视角的研究基础上发现了心理弹性的保 护因子。保护因子是促使心理弹性发展、 减轻不利处境对个体消极影响的因素,是一个多维度、多水平的 复杂结构[ 7] 。在个体维度包括计划能力、自我界定、认知情感加工的作用等;生活环境维度包括生活转折 点、支持性的人际关系等。诸多研究对保护因子进行了探讨: 如夏威夷考爱岛研究,跟踪考察了在2岁前经历了4种或更多高危因素的群体,到儿童中期及青少年期的发展状况,发现具有较高心理弹性的儿童具有乐观、随和的气质,以及较好的家庭、社会关系等保 护因子[ 3] 。2.2 第2阶段 心理弹性研究受发展系统理论影响 及关注过程。20世纪90年代, 受发展系统理论影响,研究认为心理弹性是一系列过程的反映,从关注静态环境与个人保护因子,转向了关注个人与环境的 交互作用[1]。针对此类研究,柳菁[8] 将其内容概括为以下3点:①内在保护因子与环境保护因子之间的交 互作用;②内在保护因子与环境危险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③各项环境危险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对象上,从关注个体转向关注家庭、社区等相关生态系 统。如Brooks[9]在人格成长的概念框架下, 建构了青少年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 包括自尊、和谐的家庭环境以及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他的研究首次从系统 论的角度出发, 开创了家庭心理弹性研究的先河。这一阶段比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还包括心理弹性模型 的建构。如Richardson[1 0] 的身心灵动态平衡模型,· 59·护理学杂志2012年2月第27卷第3期( 综合版)

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整理

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 一、90项症状清单(SCL-90) 二、儿少心理健康量表(MFS-CA) 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 四、长处和困难问卷(SDQ) 五、初中学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心理特征问卷 六、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 七、匹兹堡睡眼质量指数(PSQI) 一、生活事件量表( LES) 二、中学生生活应激评定量表 三、中学生应激量表(SSMSS) 四、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源量表 五、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问卷( WFCS) 六、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七,应付方式问卷(CSQ) 八、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九、青少年杜会支持量表 十、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 十一、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人员枯竭量表十二、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APIUS) 十三、青少年上网成定自评量表 十四、中学生网络成有诊断量表

十五、IT企业员工工作成瘾问卷 十六、自杀态度问卷(SAQ) 十七、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PCL) 一、老年精神评定量表( PAS) 二、抑郁自评量表(SDS) 三、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 四、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 五、抑郁体验问卷(DEQ) 六、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 七、焦虑自评量表(SAS) 八、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 九、大学生强迫症状问卷 一、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 SⅡ-CV) 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三、安全感量表(SQ) 四、修订版成人依恋量表(AAS) 五、分离体验量表第2版(DES-Ⅱ) 六、人际信任量表(ITS) 七、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 八、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ASAS) 九、汉区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疏离感量表 十、UCLA孤独量表

心理测评量表功能介绍

心理测评量表功能介绍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专业的工作,因为心理发展受到个人遗传、家庭、教育与社会多方面的影响,引导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多种方式并重,了解个体心理特点与现状是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 心理健康教育既要关注整体水平,从教育的角度开展工作促进整体心理发展,也要关注个体,避免严重心理问题出现,产生自杀等极端行为。心理测评系统既可以做到整体监控筛查问题,又可以做到个别诊断,是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工具,量表则是心理测评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心理测评系统通过量表对个体心理问题进行检测和量化,所以量表的选择和了解是使用心理测评系统至关重要的部分。 以下对常用的心理测评量表及功能做简要介绍: 量表基本功能 1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该测验可以用于智能诊断和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但在进行智能诊断和人才选拔培训中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学业成绩和工作绩效与智力水平都有一定关系,瑞文推理测验成绩高,可以认为具有了较高的智力素质,但其学业成绩或工作绩效不一定理想,在这种情形下还要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应于对5.5-70岁被试的推理能力进行评估,是使用最广泛的智力测评量表。 2 威廉斯创造力 倾向测验 用来测量人的创造潜能,共50题。对于成年的被测试者来说,如果在本测验中 取得了较高的分数,一般来说也可以推论他(她)具有较高的实际创造能力。 对于未成年的被测试者来说,如果在本测验中取得了较高的分数,则证明他的 创造力潜能较高,他(她)最终形成的创造能力还要受到自身其它人格因素、 家庭和社会环境、教育和训练等因素的影响。 3 瑞文高级推理测验适用于对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结果百分比在90%或以上者进行评估。该测验与瑞文推理测验一样,也是通过图形的辨别,组合,系列关系等来测量智力组成中的一般性智力因素,即完成所有智力活动都需要的能力,该因素与人们问题解决,清晰知觉和思维,发现和利用自己所需的信息,以及有效地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有关。 4 韦氏儿童(加工具 箱)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用来测查6-16岁儿童的智力状况,最初由美国韦克斯勒(D. Wechsler)教授制定,后来由我国北京师范大学的林传鼎和张厚粲教授对该测 验进行了修订,使之更适合于我国儿童。该量表经过多年系统的科学研究,是 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智力量表之一。 5 韦氏幼儿(加工具 箱) 韦氏幼儿智力量表是韦氏系列量表中适用于4-6.5岁的部分。整个智力量表包括 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各五个,其中,言语测验主要测查幼儿的言语表达、理解 及计算等能力,操作测验主要测查幼儿的动手、空间等能力。在施测过程中, 两类测验交叉进行。 6 儿童智能50项 (加工具箱) 儿童智能50项测验是由“儿童入学准备试验”经过修订而成的。属于一种测验儿 童综合性能力的测查工具,内容包括回答问题和操作两大类,涵盖了自我认识 能力、运动能力、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常识六个方面,以问答形

当代常见心理测试量表参考

当代常见心理测试量表参考 第一、美国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量表第二版(MMPI-2) 1、MMPI量表是美国1942年制定,我所于七十年代修订的。美国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对其进行了修订,简记为MMPI—2。我所张建新、宋维真等教授于九十年代对MMPI—2进行了标准化工作,制定了中国常模,2003年完成手册编制及计算机化操作。它更加适应现代人的心理特征。目前美国已停止使用MMPI。 2、中文版MMPI—2修改和新增加的题目占总题量的三分之一,题目总数达567道。效度量表增加到7个,内容量表增加到15个、开发了全部附加量表和临床量表的亚量表等重要指标。它能更全面、更细致地分析人的个性特征,鉴别和诊断人的心理疾病及精神疾病。MMPI采用的是线性T 分,MMPI—2标准分采用一致性T分,更符合心理统计的原理。 3、MMPI—2的应用范围广泛。在医疗和心理咨询领域。该量表不但可以帮助医生和心理咨询人员分析正常人的个性特征、个性偏离,还可以对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进行鉴别和诊断。在司法领域可以帮助鉴别涉案人员是否有神经、精神疾病。在教育、职业选拔尤其在高级人才选拔方面,(如:运动员、飞行员、特殊兵种、高级管理人才等)也有广泛用途。 外籍专家:詹姆士-布契尔(James N. Butcher)博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系教授。曾任美国人格评估协会的理事,美国心理学会普心分会和测量及评估分会的执行委员。他一直致力于人格评估,病理心理,跨文化人格因素及计算机化的人格评估的研究。致力于MMPI应用,研究,修订及MMPI-2的创建与应用工作达44年之久,写作专著50多本,发表学术175篇,1970年曾创建国际人格评估大会。 张妙清(Fanny Mui Ching CHEUNG)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系主任,香港亚太研究所性别研究中心主任,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文MMPI和MMPI—2的研究,应用及修订工作,并创建“中国人个性测查表”(CPAI/CPAI-2)。研究领域涉及跨文化人格评估、跨文化病理心理,躯体化和寻求帮助行为;性别角色;女性暴力伤害;女性领导力等。 第二、托尼非语文智力测验(TONI—2)——本世纪修订的最新、最附和儿童、少年智力现状的量表 托尼非语文智力测验(TONI—2)是美国心理学家L.Brown等于1982年编制,1990年修订的。我所查子秀教授与国际合作研究超长儿童心理近20年,在筛查儿童智力工作中深感目前社会上正在使用的那些量表常模落后,已不适应当前儿童的智力实际情况。为此于2000年引进并修订了TONI—2,制定了中国常模。TONI-2在科研、筛查工作中应用效果良好,智力落后、正常、超长的情况都能很好区分,避免了智力测查的失真现象。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于2002年取得了美国对简体中文版在国内出版、发行的授权。 托尼量表是通过非文字方式即以评价被试者对抽象图形问题的解决策略的方式来评价其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它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简便易行。它适合测查5—18岁的学生的智力水平,可以单独或团体施测。由于它不受语言文字,动作技能,教育水平和文化背景影响,所以它还适合在听、说、读、写、动作上有障碍的学生使用。它有63道题目,可以重复测验,所以适合前后对比。在科研、教育、医疗、职业选拔、心理咨询等需要进行智力测查或筛选的单位都有广泛用途。

心理弹性训练对水面舰艇军人正负性情绪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心理弹性训练对水面舰艇军人正/负性情绪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左昕1 ,彭李1,李敏1,姚占韵2(400038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护理学院心理教研室1;515074 广东汕头,海军91960部队医院检验科2)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心理弹性水面舰艇军人正、负性情绪和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特点及心理弹性训练的影响。方法采用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SA)对某舰艇部队185名军人进行整体评估,根据心理弹性得分结合结构式面谈,选取高心理弹性组(n=11)和低心理弹性组(n=11)共22例,全部为男性。两组被试的年龄、军龄、职务和文化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心理弹性训练前、后分别采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和EmWavePC1.06专业机对被试进行心理评估和HRV测量。根据心理弹性理论及构成要素设计10次团体训练的内容,每周1次、每次2h,训练成员的自我意识、情绪管理、人际沟通、问题解决和社会支持等能力。结果①心理弹性高分组在RSA总均分和正性情绪得分显著高于心理弹性低分组(P<0.05,P<0.01),而在负性情绪、HRV的VLF、LF、HF和HF/LF比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与前测结果相比,训练结束后,心理弹性低分组的RSA和正性情绪得分显著提高(P<0.01),而负性情绪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分组的RSA和PANAS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后测结果高、低分组在RSA和PANAS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与前测结果相比,训练结束后,高分组HRV的LF和HF/LF比值、低分组的HF/LF比值显著提高(P<0.05,P<0.01);而高分组的VLF和HF、低分组的VLF和LF及HF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弹性训练能显著提高心理弹性低分组RSA总分、增加正性情绪及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动态平衡;对心理弹性高分组的HRV也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正/负性情绪;HRV;心理弹性训练 The positive/negative emotions, heart rate vari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ships soldiers with different resilience and the impact of resilience training Zuo Xin1,Peng Li1,Li Min1,Yao Zhanyun2(Psychology Department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38,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s,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ships soldiers with different resilience and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resilience training on them. Methods 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military forces of a ship, and a total of 85 males were recruited. Resilience Scale for Adults (RSA) was conducted on all cluster sampling. Higher (n1=11) and lower resilience group (n2=11) of 22 people were selected. There were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in subjects age, military service, job and education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ositive/ negative emotions scale (PANAS) and HRV( EmWavePC1.06 professional machines were used to record and analyse)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resilience training.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resilience and its psychological elements, the resilience training included 10 times, one time every week(about 2 hours), to train members self-awareness, emotion management,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problem solving and social support capabilities. Results①The total mean score of resilience and the total average positive emotion score of higher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ower group (P<0.05,P<0.01), 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negative emotions, HRV of the VLF, LF, HF and HF/LF ratio(P>0.05) between two groups; ②Compared with the before-training results, resilience and positive emotion scores of lower group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P<0.01) after training,, 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negative emotion score (P>0.05); There existed no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 in RSA and PANAS scores of higher group (P>0.05).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 in the RSA and PANAS scores for high and low groups after training, (P>0.05); ③Compared with before-training results, HRV of the LF and HF/LF ratio of higher group, and HF/LF ratio of lower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training,(P<0.05,P<0.01); While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VLF and HF of higher group, and VLF, LF and HF of lower group (P>0.05). Conclusion Resilience train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ositive emotion, keep the vagus nerve and sympathetic dynamic balance for people with lower resilience; Heart rate variability was positively affected for people with higher resilience after resilience training. [Keywords] positive/negative emotions;HRV;resilience training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31170994),the General Program of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for Medical Development of PLA(06MA194;10MA023)and the Pre-research Fu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