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业工程与制造业管理创新

合集下载

工业工程技术在产品创新中的作用

工业工程技术在产品创新中的作用

工业工程技术在产品创新中的作用引言在现代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产品创新对于企业和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而在产品创新的过程中,工业工程技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工业工程技术通过优化工艺流程、提高效率和减少浪费,为产品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一、工业工程技术提高生产效率1. 设计生产线细节工业工程技术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设计生产线细节,如工艺流程、人员配置等。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数据分析,工业工程师能够最大化地优化生产线,减少不必要的步骤和浪费,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2. 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工人效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工业工程技术可以用来评估和改善工人的工作效率。

通过研究工人的动作和操作方式,工业工程师能够找出并解决潜在的问题,提高工人的效率和操作流畅性。

3. 智能化生产随着智能科技的快速发展,工业工程技术也逐渐应用于智能化生产中。

例如,通过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的应用,生产线能够更快、更准确地完成任务,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二、工业工程技术降低生产成本1. 消除浪费工业工程技术注重消除浪费,包括时间浪费、物料浪费等。

通过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工业工程师能够找出和消除造成浪费的因素,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2. 优化资源配置工业工程技术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每个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无论是设备、人力资源还是原材料,工业工程师都能够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分配,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3. 提升质量控制工业工程技术还能够提升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先进的检测技术,工业工程师可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减少次品率,从而降低企业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成本。

三、工业工程技术促进创新1. 制度创新工业工程技术能够帮助企业进行制度创新,优化企业的内部管理和流程。

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工业工程师能够促进企业的创新和改善,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 设计创新工业工程技术在产品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工业工程师能够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和流程,提高产品的实用性和可生产性。

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

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
齊二石 TIANJIN UNIVERSITY Ershi Qi
Tel:
86-22-27405100
E-mail: qes@
什么是丰田生产方式,就是丰田式工业工程。 (20世纪)五十年代全日本都在研究和学习美 国的工业工程这种赚钱的工具”
大野耐一
全日本都在学工业工程,不是抄美国人的工业工程。
总是存在着更好的方法!
齊二石 TIANJIN UNIVERSITY Ershi Qi
Tel: 86-22-27405100 E-mail: qes@

齊二石 TIANJIN UNIVERSITY Ershi Qi
Tel:
86-22-27405100
E-mail: qes@
(1)设计改善类
工作研究:时间研究、动作和方法研究等。
物流工程:设施设计、平面设计、信息系统设计;
物料搬运、运输、储存;搬运设备、 物流器具等。 人因工程:人机工程、功效学;操作空间、驾驶 室、宇航器座舱、人机系统设计;环 境、颜色设计等。
齊二石 TIANJIN UNIVERSITY Ershi Qi
Tel:
86-22-27405100
E-mail: qes@
程序分析
方法研究
操作分析 动作分析
工 作 研 究


作业测定概述及标准时间
作业测定
秒表时间研究(密集抽样时间研究)
预定时间标准
齊二石 TIANJIN UNIVERSITY Ershi Qi
Tel:
86-22-27405100
工业工程的标准符号
操作, 运输, 检验, 储存,
停滞
可绘制各种用于分析的图,如:流程图,平面布置 图、流程图等。

基于精益思想下的制造业企业管理创新

基于精益思想下的制造业企业管理创新

基于精益思想下的制造业企业管理创新Jiang Wei【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企业管理以及精益企业管理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了企业管理未来发展趋势,总结了我国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了企业管理创新的意义和所面临的问题.基于此,结合工业工程和精益管理的思想、方法和理论,提出了基于三元分析模型的企业管理创新方法体系以及实施精益企业管理的办法.【期刊名称】《创新科技》【年(卷),期】2019(019)004【总页数】7页(P54-60)【关键词】精益思想;管理创新;企业管理;三元分析模型【作者】Jiang Wei【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2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这对现代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

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是提高企业整体发展水平的关键。

同时,企业作为宏观政策的执行者、市场商品的提供者、生产要素的使用者、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直接与企业经济效益产生的外部宏观因素相关联,其管理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执行与反馈。

因此,需要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并结合我国现实环境的变化,有效地指导和改善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管理创新能力。

1 国内外企业管理现状与趋势1.1 国外企业管理的发展与现状美国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企业管理理论比较完善的国家。

20世纪初期,美国便形成了以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为指导的企业生产管理原理,其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西方企业的管理思想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8世纪60年代以英国为代表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形成的传统管理阶段,其主要思想包括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阶段和经纪人观点、查尔斯·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以及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形成了古典管理理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以法约尔为代表的组织管理理论;随后,产生了行为科学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学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逐步形成了现代管理理论,企业管理者更加注重企业效率,逐步形成了具有系统性的管理过程。

浅析面向智能制造的工业工程和精益管理

浅析面向智能制造的工业工程和精益管理

浅析面向智能制造的工业工程和精益管理摘要:应对百年大变局,在我国把智能制造做为加工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抓手,智能化转型成为适用加工制造业从高速发展方式高质量的发展方式变化的一个重要方式。

许多大中型生产制造企业陆续进到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一些企业在智能制造层面资金投入极大,但预期效果不如预期,其原因是并没有练好内功。

公司管理竞争能力较弱,技术与管理不均衡,“大技术、小管理”是国内企业经常出现的难题,快速升级公司管理力是现阶段智能化转型发展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关键词:智能制造;工业工程;精益管理1面向我国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智能精益管理体系架构智能制造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公司迈进智能制造的过程当中,不论是在执行前管理基本搭建、实施过程整体规划,或是运作时期的管理提升和控制,自始至终必须IE/LM提供全面适用。

IE/LM是数字化的基本,IE/LMIT也是智能制造的前提,不能创新驱动发展。

在各个阶段,开摆的IE/LM在为用户提供管理思想和技术鼓励的与此同时,持续结合新技术,催生出一个新的“IE/LM新技术”复合管理模式与技术,如订单驱动的精益生产管理方式升级成数据驱动的聪慧精益生产方式正在成为发展趋向。

在原有IE/LM技术、智能化IE/LM技术、智能制造管理技术的联合作用下,适用企业实现高品质、降低成本、迅速软性回应。

2基于精益管理理念的运营管理优化建议2.1加强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企业整体来说是一个供应链系统软件,这个模式的正常运行是生产制造过程的作业人员、商品运输物流人员、顾客等相关者一同努力的回报。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围绕生产制造企业上下游行业企业,以产品为核心,创建高效率型供应链,追求完美以最低成本供货可预测要求,维持相对较高的均值使用率,减少全部供应链的库存,在长期保持的条件下尽量减少供应提前期。

因为生产商所面临的要求不确定性非常大,给生产规划带来许多难题,从而使得生产商生产稳定性差;并且供应链组员不在一个系统软件,工作上信息交流存有阻碍。

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大赛作品

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大赛作品

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大赛作品【实用版】目录1.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大赛介绍2.大赛作品的评选标准3.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的关系4.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大赛作品的具体内容5.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大赛作品的意义正文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大赛是由中国工业工程学会主办的一项全国性比赛,旨在推动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发掘和培养优秀的工业工程和精益管理人才。

大赛作品的评选标准主要包括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行性三个方面。

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工业工程主要通过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从而降低成本,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而精益管理则强调通过减少浪费,优化流程,提高价值流速度,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本次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大赛中,参赛作品涵盖了生产流程优化、质量管理、设备维护、供应链管理等多个方面。

其中,某公司的“基于精益管理的生产流程优化方案”在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一等奖。

该方案通过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浪费,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大赛作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对生产过程的优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其次,通过推广精益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提高了员工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最后,通过举办大赛,推动了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促进了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创新。

总之,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大赛为广大学生和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对于推动我国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大赛作品

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大赛作品

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大赛作品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大赛是一场旨在激发创新精神、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的国际性竞赛。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赛的背景、意义、参赛要求以及如何准备作品等方面内容,为广大参赛者提供实用的指导。

一、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大赛简介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大赛起源于美国,已在全球范围内成功举办多届。

该赛事旨在鼓励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围绕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领域展开创新实践,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

在我国,大赛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吸引了众多优秀选手参赛。

二、大赛的意义与目的1.提升创新能力:大赛为广大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新成果的平台,有助于提高参赛者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

2.推广精益理念:通过赛事,普及精益管理理念,助力我国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3.培养人才:大赛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战能力的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人才。

4.促进产学研合作:鼓励校企、院企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三、参赛作品的分类与要求1.作品分类:大赛分为企业组、高校组和科研机构组,参赛作品涵盖生产、物流、供应链、质量管理等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领域。

2.作品要求:参赛作品需为原创,具备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行性,能解决实际问题。

四、如何准备参赛作品1.确定选题:选择与自身业务领域密切相关的课题,关注生产过程中的痛点、难点。

2.了解精益理念:研究精益管理相关理论,将其融入作品设计中。

3.实践验证:实施作品方案,收集数据,验证作品的实用性和效果。

4.撰写论文:按照大赛组委会要求的格式,撰写论文,包括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部分。

五、比赛过程与评审标准1.比赛过程: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各阶段作品将经过专家评审、现场演示等环节。

2.评审标准:作品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论文质量以及现场表现均为评审重要依据。

六、参赛收获与未来发展1.参赛收获:参赛者将获得专业的评审意见,以及与同行交流学习的机会。

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在我国企业创新中的应用摘要: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企业有了相当大程度的发展,但是与国外的一些先进企业相比,差距是很大的,而且这种差距主要是管理上的。

为了缩短这种差距,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新。

那么工业工程在企业创新的应用该如何呢?其一是管理积累与管理创新;另一方面,全球环境容量是有限的,近年来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工业工程在企业中的应用不能只局限于企业利益,应该放在产品的全过程。

关键词:工业工程管理创新环境Abstract: After thirty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nterprises havea considerable degree of development, but compared with some of the advanced foreign enterprises , the gap is great, and this gap is mainly management. To reduce this gap, effective method is innovation. So industrial engineering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in the enterprise, how it? One way is management accumula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on the other hand, global environmental capacity is limited, the voice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recent years have become more sophisticated, in order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in the enterprise not only limited to business interests, it should be placed on the entire process of product.Keywords:Industrial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nnovation Environment工业工程与管理创新1、我国企业面临的问题管理的产生与发展是由经济发展的要求决定的,而新的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完善又将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而管理科学经历了传统管理、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等阶段,并且这个是不可逾越的历史规律。

工业工程在新产品开发与创新中的应用研究

工业工程在新产品开发与创新中的应用研究

工业工程在新产品开发与创新中的应用研究引言: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功能的追求,新产品开发和创新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工程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优化设计和流程来提高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探讨工业工程在新产品开发和创新中的应用研究。

一、新产品开发流程的工业工程分析新产品开发流程对于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传统的新产品开发流程包括策划、设计、开发、测试、制造、市场推广等阶段。

工业工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应用于新产品开发流程中:1. 流程优化:工业工程通过分析现有的流程,并运用优化技术和工具,如价值流映射和精益生产系统,来提高整体流程效率和效益。

例如,通过降低非价值增加的活动和流程浪费,企业可以提高新产品开发的速度和质量。

2. 任务分配:新产品开发通常涉及到跨部门的合作和协调。

工业工程可以通过分析和优化任务分配,以实现工作的协同和高效。

例如,通过优化资源的分配和任务的安排,可以减少冗余和交叉工作,提高团队的整体协作能力。

3. 设备和工具选择:新产品开发需要适当的设备和工具来支持设计和制造过程。

工业工程可以通过对现有设备和工具的评估,以及对其性能和适用性的分析,为新产品开发选择最佳的设备和工具。

这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工业工程在新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产品设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工业工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应用于新产品设计中:1. 人因工程:人因工程是研究人与机器系统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新产品设计过程中,人因工程可以帮助设计师了解产品使用者的需求和使用习惯,从而设计出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产品。

2. 可靠性分析:可靠性是衡量产品连续和稳定运行能力的指标。

工业工程可以通过可靠性分析方法,如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来评估和改进新产品的可靠性。

这有助于减少产品的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3. 模拟建模和优化:在新产品设计过程中,工业工程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软件来进行模拟建模和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两种技术
C
C
A
B
A
D
D
工业工程技术、专业工程技术与管理
(2)IE是管理基础累积实现的方法与手段
IE 是关于
设计 改善 创新 评价 的技术。
(3)IE技术体系
设计改善类
工作研究(时间、方法)、设施规划、物流工程、 人机(人 -因)工程、组织设计
分析评价类
工程经济学、决策与预测模型、系统分析与仿真等
整个生产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数据的采集、传递、 加工处理和利用的过程。
CIMS结构
(管理)
经营 集成
信息集成
(生产)
物理集成
特征
快速处理生产过程的一切活动信息 管理效率与经营效率高 灵活地对市场反应 低成本、高效率、周期短
现代(Contemporary )集成制造系统
863/CIMS 主题根据我国国情提出来的新理念。
目视管理
区域 工序 编号 编号 在制品 电子
显示
全面 质量 管理
异常 管理
消除 浪费
物流系统
平面 布置
流程设 计
工位器具 搬运 方法
标准作业
操作方法 工位顺 序




改善与连续改善
(续上图)
工业工程 工作研究 人机工程 工程经济 物流工程 计划与控制
现代管理 战略与决策 人力资源 团队精神
标准 考核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的技术:
“技术——设计型”管理模式
企业
计 划
高效率
规划 设备
技术
物料
经营 运行
设计 产品 人员
控 制
低成本
Motorola OTIS 中美史克等
企业 目标
以日本为代表的东方的技术:
“技术——改善型”管理模式
企业 准
丰田生产方式
改善 技术
时 高效率 化
设备

物料
经营 运行
创新
产品
自 働
共产主义

封建社会
科学管理,系统管理,现代管理

200年差距

自然经济
计划 经济
商品经济
产品 经济
国 传统管理
科学管理 系统管理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了以泰勒制为代表的科学管 理,它反映了三个问题:
IE 产生于制造企业现场管理 IE 解决了如何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IE 产生于商品经济环境下
2、工业工程的主要理论与技术体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控制管理类
生产计划与控制、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信息管理
案例1:应用工作研究提高工作效率
Φ50±0. 1
定额:假定为400件/班
操作说明:
塞规
Φ49.9 Ⅰ
Φ50.1 Ⅱ
A
B
C
返修 废品 成品
1、用塞规1检验轴,如 不能通过,放入A箱
2、如通过塞规1,则用 塞规2检验轴,如通过, 则为废品,放入B箱, 不能通过者为成品,放 入C箱。
CIM是一种组织、管理与运行现代制造企业的理念。 ? 结合五种技术:传统制造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 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 ? 集成三种要素:人/组织、经营管理与技术三要素 ? 实现三流优化运行:信息流、物流和价值流三流 ? 实现竞争目标:PTQCSEK,进而提高企业的柔性、健壮性 和敏捷性,使企业赢得市场竞争。
生产力、科技
效 区域 果 社会 与 作 用 企业 范 围
现场
1911
原始积累
约1945 工业经济
AMT(IT) : CIMS 、SCM、ERP等
物流工程 生产计划与控制、 MRPII 质量控制等
工作研究 大批量流水生产 物料搬运等
约1980
t
后工业经济 与知识经济
工业工程发展历程
2、两种典型的管理创新模式
1人
包装 4
1人
改进方案:
要求供应商完成(1)~(3)项工作,直接向供应商采 购已经装袋的紧固件。
采装
包装
1
2
改进后效益
(1)人员节省2人; (2)流程缩短,效率提高; (3)减少库存和资金占用 (4)减少了零件丢失,质量提高 (3)节约了作业空间
二、工业工程国内外发展概况
1、工业工程的发展历程
2 、企业管理的特点
累积性
顺序性、时间阶段性 不可跨越性
创新性
模式的特色 不可复制性
3、管理模式与管理技术
管理模式:由经营战略和文化决定 创新性
管理技术:实现模式与目标的支撑技术与手段 效果的累积性
管理模式与管理技术的关系
企业文化
社会
环境
管理
人文
模式
科技
目标 战略 途径与措施 整体行为
TPS、CIMS、 邯钢、海尔
管理技术 (IE)
企业竞 争力
无论是在买方市场或卖方市场的环境 下,管理的基础、效率、成本始终是企业 竞争的资本,这个积累过程不能省略,它 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基础,而工业工程 (IE)是支持企业管理目标实现的哲理和 技术手段。西方是按此规律走过来的,日 本、台湾、韩国、香港是这样走过来的, 中国也不可能例外。
一、工业工程的起源和主要理论
1、工业工程产生的动因
科学技术:20世纪初进入电动机时代 生产力:福特生产线 经济形态:18-19世纪完成工业资本积累 (见下图)
1910
2000
t

蒸汽机
电动机
信息 技术

1900
1980

作坊式
大量流水和

生产
成批生产
多品种 小批量

自然经济
商品经济
产品经济
经 济 奴隶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改进方案1: ⅠⅡ
则每班定额增加为800件
改进方案2: ⅠⅡ
Ⅱ Ⅰ 则每班定额增加为1600件
案例2
原方案: 某产品在出厂前需要配备4套紧固件(由1个螺栓、一个螺母和1
个垫圈装配而成),这称为齐套。螺栓、螺母与垫圈由同一家供应 商提供。公司原来的作业流程为:
采购
1 螺栓 螺母 垫圈
装配 2
1人
装袋 3
低成本
企业 目标

(1)TPS管理模式 TPS≠JIT
目标:企业为社会进步造福,永远满足顾客提 出产品与服务。为此,企业必须创造利润
利润=收入-成本
? TPS的技术体系
目标






JI
改 善T与 连 续 改 善
目标
准时化
自働化
拉动生产
看板管理
均衡化 节拍、流程 设备与生产线可
靠性 快速换模
激励与培养 团队精神
培训
(2)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美]约瑟夫·哈林顿博士 ,1973年提出,内涵
是借助计算机,将企业中各种与制造技术有关 的技术系统集成起来,进而提高企业适应市场 竞争的能力。其基础是:
企业中各个部门,包括市场分析、经营管理、 工程设计、加工制造、装配、仓库管理、质量 管理、售前售后服务等,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 体,需要统一考虑。
现代工业工程与制造企业 管理创新
目录
一、工业工程的起源与主要理论 二、工业工程国内外发展概况 三、我国企业应用工业工程的管理创新 四、思考与策略 五、企业案例
引言
1 、企业竞争的资本 管理基础
企业管理流程 企业管理标准 计划、质量、成本 人力资源 ……
管理的特征
产品特征 经营特色 开发能力 企业文化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