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矿山粉尘防治技术(新版)
矿井粉尘防治新技术

矿井粉尘防治新技术1. 引言矿井粉尘是煤矿、金属矿、非金属矿等矿山作业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危害性很大的有害气体。
呼吸进入人体后会造成呼吸道疾病、职业病等健康问题。
因此,矿井粉尘的防治一直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矿井粉尘防治新技术的研究不断推进,为矿山作业者的安全和健康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2. 传统矿井粉尘防治技术传统的矿井粉尘防治技术主要包括湿法喷雾、排风系统和密闭矿区等方法。
这些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矿井粉尘的浓度,但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湿法喷雾会增加空气湿度,对矿工的工作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排风系统和密闭矿区需要对矿井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投入成本较高。
3. 新技术一:粉尘收集与净化装置粉尘收集与净化装置是一种新型的矿井粉尘防治技术,它通过对矿井空气中的粉尘进行收集和净化,达到降低矿井粉尘浓度的效果。
该装置主要包括粉尘收集器、过滤器和净化器等部件。
粉尘收集器通过引导矿井空气通过特定装置,将粉尘收集起来。
过滤器则通过细小的孔隙,使空气通过时,粉尘被阻挡在过滤器上,从而达到收集粉尘的目的。
净化器则可以进一步处理收集到的粉尘,将有害物质去除,净化空气。
该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矿井粉尘防治方法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粉尘收集与净化装置可以直接将粉尘收集起来,避免了排风系统需要对矿井进行大规模改造的问题。
其次,该装置的运行成本相对较低,运营维护也较为简单。
最后,由于收集和净化装置的使用,矿工在工作时不需要直接接触到矿井粉尘,对其健康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4. 新技术二:粉尘抑制剂粉尘抑制剂是另一种新型的矿井粉尘防治技术,其通过喷洒粉尘抑制剂来抑制矿井粉尘的扬尘作用。
粉尘抑制剂可以分为干式粉尘抑制剂和湿式粉尘抑制剂两种。
干式粉尘抑制剂通过形成一层覆盖在矿石表面上的薄膜,有效阻止矿石中粉尘的扬尘作用。
与传统的水雾喷洒相比,干式粉尘抑制剂不会增加矿井的湿度,也不会对矿石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湿式粉尘抑制剂则通过喷洒水雾或添加化学药剂的方式,抑制粉尘的扬尘作用。
矿山开采中的粉尘控制与防治

矿山开采中的粉尘控制与防治矿山开采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粉尘污染问题。
矿山粉尘不仅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威胁,还对周围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粉尘控制与防治在矿山开采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矿山开采中的粉尘控制与防治措施,并介绍相关技术和政策。
一、粉尘来源与危害矿山开采活动中,包括露天采矿和井下开采,会产生大量粉尘。
粉尘主要来自于岩石破碎、物料输送、地下爆破等过程,其中含有大量的石尘、石灰粉、矽石等细小颗粒物。
这些颗粒物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和防治,将会给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带来严重危害。
对矿工而言,长期接触高浓度的粉尘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如尘肺病、慢性支气管炎等。
另外,粉尘还可能引发皮肤病、眼病等职业病。
同时,粉尘的存在还容易引起矿井火灾和爆炸事故,对煤矿等易燃易爆的矿物尤为严重。
此外,矿山粉尘还会扩散到周边环境,污染大气和水源,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
二、粉尘控制技术为了控制和防治矿山开采产生的粉尘,采取合适的技术手段是必要的。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粉尘控制技术。
1.湿式喷雾技术湿式喷雾技术是通过向作业现场喷洒水雾的方式实现粉尘抑制。
通过湿化粉尘,可以将大部分细小颗粒物附着在水雾中沉降下来,从而达到减少粉尘扬尘的效果。
此外,湿雾还可以降低环境温度,改善工作环境。
2.封闭式作业封闭式作业是在开采过程中,使用墙壁、遮挡板等结构封闭相关设备和区域,减少粉尘扩散。
例如,在露天采矿中,在粉碎和破碎作业区域设置防护设施,将粉尘封闭在作业区域内。
封闭式作业不仅可以降低粉尘浓度,还可以减少粉尘外扩和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负压尘除技术负压尘除技术是采用抽风机建立负压环境,通过排风管道将粉尘吸尽。
这种技术适用于有限空间和井下工作环境。
它可以将产生的粉尘从作业区域中有效地排除,提高工作环境的整洁度和安全性。
三、粉尘防治政策除了技术手段外,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来加强对矿山粉尘的防治。
矿山粉尘防治技术范文(二篇)

矿山粉尘防治技术范文一、引言矿山粉尘是指在矿山开采、加工、运输和储存等过程中产生的固体颗粒物。
由于粉尘含有多种高毒、高致癌物质,对矿工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因此,矿山粉尘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矿山粉尘防治技术。
二、湿式喷淋技术湿式喷淋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矿山粉尘防治技术。
它通过在矿山设备和运输途中喷洒水雾来抑制粉尘产生和扩散。
喷洒的水雾能够湿润矿石表面,增加颗粒表面粘性,使粉尘颗粒聚结成大颗粒,减少粉尘的飞散。
此外,水雾还能吸附粉尘颗粒,使其沉降到地面,减少粉尘对空气的污染。
三、通风降尘技术通风降尘技术是另一种常见的矿山粉尘防治技术。
它通过合理设计和使用通风系统,将矿山中产生的粉尘排出到室外或通过风机吹向远离工作区域的地方。
通风系统可以调节和控制矿山内的气流,将粉尘颗粒从工作区域迅速排出,防止粉尘扩散和积累。
同时,通风系统还可为矿工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保障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四、密闭运输技术密闭运输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矿山粉尘防治技术。
它通过改变运输方式或改进运输设备,将矿石、矿渣等粉尘源物料进行密封,防止粉尘的飞散和污染。
常见的密闭运输技术有密闭输送带、密闭车辆等。
这些设备在运输过程中,通过密封的结构和梳理装置,有效防止粉尘的泄漏,保持室内环境的洁净。
五、防尘罩技术防尘罩技术是一种常见的矿山粉尘防治技术。
它通过在矿山设备的关键部位安装防尘罩,控制和隔离粉尘产生的源头,减少粉尘的扩散和飞散。
防尘罩可以是固定式的,也可以是可移动式的。
它们能够将粉尘颗粒集中到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降低粉尘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矿工的身体健康。
六、湿式粉尘防治技术湿式粉尘防治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矿山粉尘防治技术。
它通过在粉尘物料开采和加工过程中引入水,使粉尘与水充分接触,形成悬浮液体,减少粉尘的飞散和污染。
湿式粉尘防治技术有湿式喷淋、湿式除尘等。
这些技术能够大幅度降低矿山粉尘的产生和扩散,保护矿工及周围环境的健康。
2024年煤矿粉尘防治技术(三篇)

2024年煤矿粉尘防治技术随着综采、综掘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高产高效工作面和综放工作面的广泛应用,我国煤矿粉尘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经八五九五期间的科技攻关,防降尘技术有了较大发展,在煤层注水、采煤机防尘、液压支护防尘、放煤口防尘及综掘面粉尘高效控制、呼吸性粉尘测试仪器的研究和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综采工作面防尘技术(1)煤层预湿注水技术。
煤层注水是煤炭开采中一项有效的预防性减尘措施,早在20世纪40年代,国外已开始采用此法减尘,至今已成为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比利时和波兰等主要采煤国家广泛采用的减尘措施。
我国从1956年在本溪彩屯煤矿首次试验煤体预注水防尘技术,到xx年已有40%的采煤工作面实施煤体预注水防尘技术。
经过多年科研实践,煤层注水预先湿润煤体已经成为我国综合防尘技术核心,开发了长钻孔、短钻孔和深钻孔等煤层注水的成套技术,开发了水泥砂浆封孔泵,解决了封孔难的问题,提高了煤层注水降尘的效果。
研制了自动化控制的注水系统。
随着综采放顶煤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但由于综放开采的开采厚度大多在5m以上,最大厚度已达10m,而一般煤层在垂直于顶板方向上的渗透性较差,传统的注水工艺不能满足厚煤层开采的需要,九五期间,兖矿集团有限公司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联合攻关,研究开发出适合厚煤层开采的煤层注水技术。
在九五期间,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与兖矿集团有限公司研制了由流量和压力传感器、比例控制阀、计算机、泵、液压系统组成的全自动控制的注水系统。
煤层注水自动化控制系统与装备属于典型的机电液一体化设备,为了保证系统能够可靠工作,各子系统均具有手动和自动控制功能。
(2)采煤机防尘技术。
自八五以来,重点开展了对采煤机、液压支架及放煤1:3粉尘的高效治理技术的研究,先后研究出采煤机含尘气流控制、高压水外喷雾降尘技术,对液压支架、放煤口实施自动控制水喷雾降尘技术,使采煤机司机处空气中的含尘浓度在使用含尘气流控制技术和高压外喷雾降尘技术后分别下降了60%~70%和82%~93%,液压支架、放煤El自动喷雾降尘技术的使用,使放煤工操作处的总粉尘浓度和呼吸性粉尘浓度分别下降了84.7%和67.5%,使支架移架时下风流7m处的总粉尘浓度和呼吸性粉尘浓度分别下降了74.6%和61.1%,较好地降低了含尘气流的粉尘浓度。
矿山粉尘及其防治技术范文

矿山粉尘及其防治技术范文矿山粉尘是指在矿山开采、运输、处理和储存等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它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因子。
矿山粉尘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矿山粉尘的防治是矿山企业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粉尘的危害、粉尘的来源、粉尘防治技术等几个方面来详细讨论矿山粉尘及其防治技术。
一、矿山粉尘的危害矿山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对呼吸系统的刺激和损害、对眼睛的刺激和损害、对皮肤的刺激和损害、对听力系统的损害、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等。
长期接触矿山粉尘会引发职业性肺尘病,如矽肺、尘肺等,严重时可导致肺结核、肺气肿等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矿山粉尘还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主要表现为:影响空气质量,导致空气污染;影响土壤质量,对植物生长和农作物产量造成负面影响;影响水质,导致水源污染和水生生物死亡;影响生态平衡,破坏生态环境。
二、矿山粉尘的来源矿山粉尘主要来源于矿山开采、运输、处理和储存等过程中的颗粒物。
具体来说,矿山粉尘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开采过程中的粉尘:矿石开采过程中,采矿设备和机械的运行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2. 运输过程中的粉尘:矿石的运输过程中,特别是装卸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尘埃。
3. 粉碎和磨矿过程中的粉尘:矿石经过粉碎和磨矿等工艺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4. 筛分和洗矿过程中的粉尘:矿石进行筛分和洗矿等过程,同样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5. 矿石堆存过程中的粉尘:矿石堆存过程中,由于长期风化作用和表面露天暴露,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三、矿山粉尘的防治技术为了有效防治矿山粉尘的危害,矿山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技术措施。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粉尘防治技术。
1. 水雾喷洒技术:通过将水雾喷洒在产生粉尘的地方,可以有效地抑制粉尘的扩散。
水雾喷洒技术可以使粉尘与水雾发生反应,使颗粒物体积增大,重力作用下下沉到地面。
这种技术简单易行,成本低,效果显著。
2. 空气净化技术:采用空气净化器、过滤器等设备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可以有效去除空气中的粉尘颗粒物,提高空气质量。
矿山粉尘防治技术

矿山粉尘防治技术引言在矿山开采和加工过程中,由于采矿、破碎、运输和处理矿石等环节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对矿工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粉尘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矿山生产效率、保护矿工健康和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矿山粉尘的来源和危害、粉尘防治技术的原理和分类以及粉尘防治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改善矿山粉尘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一、矿山粉尘的来源和危害1. 矿山粉尘的来源矿山粉尘的来源主要包括矿石开采、破碎、筛分、运输、堆放和处理等矿山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其中,矿石破碎过程是粉尘产生最多的环节,矿石的破碎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细颗粒物,这些细颗粒物会随着空气流动扩散到周围的环境。
2. 矿山粉尘的危害矿山粉尘对矿工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首先,矿山粉尘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石棉、放射性物质等,这些有害物质会对人体造成直接的损害。
其次,矿山粉尘会对矿工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造成损害,引起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和皮肤病等健康问题。
此外,矿山粉尘还会影响矿产资源的回收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二、粉尘防治技术的原理和分类1. 粉尘防治技术的原理粉尘防治技术主要通过控制粉尘的产生、收集和处理来实现粉尘的防治。
控制粉尘的产生包括改变矿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减少粉尘的发生;收集粉尘主要通过引人收尘设备和方法,将粉尘从空气中收集起来;处理粉尘则是对收集到的粉尘进行灭菌、降解或者资源化利用,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粉尘防治技术的分类根据粉尘防治技术的功能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降尘技术:通过改变矿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减少粉尘的产生。
(2) 收尘技术:通过引入收尘设备和方法,将空气中的粉尘集中收集起来。
(3) 处理技术:对收集到的粉尘进行灭菌、降解或者资源化利用,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防护技术:通过佩戴防尘口罩、穿戴防护服等防护措施,保护矿工的健康。
矿山粉尘及其防治技术范文(二篇)

矿山粉尘及其防治技术范文矿山粉尘污染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环境问题,对工人的健康和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矿山粉尘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矿山粉尘的危害、粉尘防治技术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
矿山粉尘对健康和安全的危害不可忽视。
首先,矿山粉尘中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硅和重金属等,会对工人的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粉尘环境中,工人容易出现职业病,如矽肺病和尘肺病等。
其次,矿山粉尘的积累也会增加工人发生事故的风险。
当矿山粉尘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降低工人的能见度,增加事故的发生几率。
因此,对矿山粉尘的防治至关重要。
为了有效防治矿山粉尘污染,需要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
一是加强通风设备的安装和运行。
通风设备可以有效地清除空气中的粉尘颗粒,保持工作环境的良好通风。
二是使用湿式粉尘控制技术。
通过在矿山作业现场喷水降低粉尘的飞扬,可以有效减少粉尘的扩散。
三是采用机械设备防护。
在矿山作业现场使用合适的机械设备,如挖掘机和装载机等,可以降低人工作业带来的粉尘产生。
四是采用个体防护措施。
工人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口罩和防护眼镜等,以保护其呼吸系统和视觉器官的安全。
除了上述技术措施外,政策措施也是矿山粉尘防治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加强矿山环境监测和评估。
通过定期对矿山进行环境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粉尘污染问题,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其次,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粉尘排放标准和处罚措施,以强化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最后,要加强矿山粉尘防治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通过持续的研发和创新,可以不断提高防尘技术的效果和适用范围,为矿山粉尘防治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矿山粉尘污染是一种常见的环境问题,对工人的健康和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矿山粉尘污染,需要采取适当的技术和政策措施。
通过加强通风设备的安装和运行、使用湿式粉尘控制技术、采用机械设备防护和个体防护措施等,可以有效降低粉尘的浓度和扩散。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新规范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新规范在煤矿井下,粉尘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安全隐患。
为了加强对井下粉尘的综合防治,制定了新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内容:
1. 粉尘监测:煤矿应建立粉尘监测体系,实施定时、定点的粉尘监测。
监测结果应记录并报告相关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2. 措施分类:根据粉尘浓度,将煤矿划分为不同等级,并针对不同等级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 通风系统:加强井下通风系统的设计和管理,保证矿井的通风换气量符合规定标准,并做好通风设备的日常维护。
4. 湿法除尘:采用湿法除尘技术,将粉尘湿化并固定在水中,防止其飘散和积累。
5. 喷雾除尘:采用喷雾除尘技术,通过喷雾装置向空气中喷洒微小水滴,使粉尘颗粒吸湿而沉降。
6. 声光报警:安装声光报警装置,当粉尘浓度超过安全范围时能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工人采取防护措施。
7. 个人防护设备:给井下工人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如口罩、防尘服等,保护其呼吸道和皮肤免受粉尘危害。
8. 培训教育:加强对矿工的粉尘防护培训教育,提高他们对粉尘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以上是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新规范中的一些内容,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范,可以有效控制井下粉尘的危害,确保矿工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矿山粉尘防治技术(新版)
Safety technology is guided by safety technology, based on personnel protection, and an orderly combined safety protection service guarantee system.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浅谈矿山粉尘防治技术(新版)
矿山防尘技术包括风、水、密、净和护等5个方面,并以风、水为主。
风就是通风除尘;水是指湿式作业;密是指密闭抽尘;净是净化风流;护是采取个体防护措施。
1.防尘技术
采煤工作面防尘。
包括煤层注水、合理选择采煤机截割机构和喷雾降尘。
掘进工作面防尘。
包括掘进工作面防尘、机掘工作面通风除尘和锚喷支护防尘。
运输、转载防尘。
包括机械控制自动喷雾降尘装置和电器控制自动喷雾降尘装置。
综合防尘措施。
包括湿式钻眼、冲刷井壁巷帮、使用水炮泥、放炮喷雾、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措施。
2.煤尘防、隔爆措施
煤尘爆炸必须在3个条件同时具备时才可能发生,即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粉尘悬浮在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有足以点燃粉尘的热源。
如果不让这些条件同时存在,或者破坏已经形成的这些条件,就可以防止煤尘爆炸的发生和发展。
这是制定各种防止煤尘爆炸措施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
第一,采取防尘措施。
一般情况下,生产场所的浮游煤尘浓度是远低于爆炸下限浓度的。
但是,因空气震荡(放炮的冲击波)等原因使沉积煤尘重新飞扬起来,这时的煤尘浓度大大超过爆炸下限浓度。
据估算4㎡断面小巷道的周边上,只要沉积0.04mm 厚的一层煤尘,当它全部飞扬起来,就达到了爆炸下限。
实际上,井下的沉积煤尘都超过了这个厚度,所以,减少巷道内的沉积煤尘量并清除出井,是最简单有效的防爆措施。
各生产环节采用有效的防尘,降尘措施,减少煤尘的产生,降低空气中的煤尘浓度,也就降低了沉积煤尘量。
因此,综合防尘措施既是减少粉尘危害工人健康的措施,也是防止煤尘爆炸的
治本措施。
第二,杜绝着火源。
井下能引起煤尘爆炸的着火源有电气火花、摩擦火花、摩擦热、煤自燃而形成的高温点、爆破作业出现的爆燃以及瓦斯爆炸所产生的高温产物等。
消除这类着火源的主要技术措施有:保持矿用电气设备完好的防爆性能,加强管理防止出现电器设备失爆现象;选用非着火性轻合金材料避免产生危险的摩擦火花;胶带、风筒、电缆等常用的非金属材料必须具有阻燃,抗静电性能;采用阻化剂、凝胶或氮气防止煤柱、采空区残留煤发生自燃,同时,加强瓦斯管理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由于煤矿自然条件十分复杂,发生煤尘爆炸的随机性很大,除了上述一般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外,针对煤尘爆炸的特点,各国还研究了防止煤尘爆炸的专门技术,其中使用历史最长,应用面广、简单易行的防止煤尘爆炸技术措施是撒布岩粉法。
第三,撒布岩粉法。
这种方法是定期向巷道周边撒布惰性岩粉,用它覆盖沉积在巷道周边上的沉积煤尘。
岩粉层在巷道风速很低时,它的粘滞性起到了阻碍沉积煤尘重新扬起的作用。
3.防止煤尘爆炸传播技术
防止煤尘爆炸传播技术也称为隔绝煤尘爆炸传播技术(以下简称隔爆技术),是指把已经发生的爆炸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扑灭,防止爆炸向外传播的技术措施。
该技术不仅适于对煤尘爆炸的控制,也适用于对瓦斯爆炸、瓦斯煤尘爆炸的控制。
该技术分为两大类,被动式隔爆技术和自动式隔爆技术。
被动式隔爆技术(也称隔爆措施)。
发生爆炸的初期,爆炸火焰峰面是超前于爆炸压力波向前传播,随着爆炸反应的继续和加强,压力波逐渐赶上并超前于火焰峰面传播,两者之间有一时间差。
被动式隔爆技术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利用压力波的能量使隔爆措施动作,在巷道内形成扑灭火焰的消焰抑制剂尘云,后续到达到的火焰进入抑制剂尘云时被扑灭,阻止了爆炸继续向前传播。
被动式隔爆技术主要有:岩粉棚,水槽棚和水袋棚,统称为被动式隔爆棚。
被动式隔爆棚的设置方式有3种形式,集中式布置,分散式布置和集中分散式混合布置。
根据隔爆棚在井巷系统中限制煤尘爆炸的作用和保护范围,可将它们分为主要隔爆棚
(重型棚)和辅助隔爆棚(轻型棚),重型棚的作用是保护全矿性的安全,设置在矿井两翼与井筒相通的主要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相邻煤层之间的运输巷和回风石门;相邻采区之间的集中运输巷和回风巷。
轻型棚的作用是保护一个采区的安全,在采煤工作面的进风、回风巷;采区内的煤及半煤岩掘进巷道;采用独立通风并有煤尘爆炸危险的其他巷道内设置。
自动隔爆技术。
被动式隔爆技术的作用原理决定了该技术措施只能在距爆源60~200m(岩粉棚300m)范围内发挥抑制爆炸的作用。
因此,在爆炸发生的初期该技术是无效的。
此外,在低矮、狭窄和拐弯多的巷道中使用也极其不利,不能发挥抑爆效果。
针对这些缺点,各国研究并使用了自动隔爆技术。
传感器、控制器和喷洒装置是自动隔爆装置三大组成部分,由若干台自动隔爆装置组成的隔爆系统即为自动式隔爆措施,采用的传感器主要有3类:接受瓦斯煤尘爆炸动力效应的压力传感器,利用爆炸热效应的热电传感器和利用爆炸火焰发出的光效应的光电传苎器。
控制器是向喷洒抑制剂的执行机构发出动作指令
的仪器;喷洒机构一般由执行机构,喷洒器和抑制剂贮存容器组成。
它的作用是将抑制剂(岩粉、干粉或水)扩散于巷道空间形成粉尘云或水雾带。
它的动作应迅速、可靠、能适应爆炸的快速发展。
可在本位置填写公司名或地址
YOU CAN FILL IN THE COMPANY NAME OR ADDRESS IN THIS 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