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危重病识别与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生儿危重症的识别及处理PPT课件

新生儿危重症的识别及处理PPT课件
入院时的处理 1、入院前准备:辐射床、抢救单元各
种设备运转正常 2、入院时措施:需要紧急处理的患儿
应立即抢救(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 脐动静脉插管等)
.
30
六、NICU监护和护理内容
入院后的常规护理和监护
1、泌尿和代谢:称体重、记出入量、监测血 糖和电解质
2、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呼吸暂停 3、神经系统:意识、瞳孔、肌张力 4、血液和消化系统:血常规、腹胀、呕吐 5、其他:各种监护仪运转及报警、消毒隔离
.
3
2.喂奶困难
吸吮能力差,吃奶量不及平时的一半或拒 奶,呛奶
有以下可能:早产儿(胎龄≤34周)、感染、 颅脑疾患、消化道畸形、代谢性疾病等。
.
4
3.发热或体温不升
发热超过38℃ ,或体温低于35.5℃ 常表示有严重感染、硬肿症等可能
.
5
4.嗜睡或不易唤醒
意识状态正常:新生儿易被唤醒,且能保 持较长时间的清醒
新生儿危重症的识别
张国华
.
1
四、新生儿常见危险症状或体征识别
.
2
1.哭声变化
哭是新生儿寻求帮助的唯一方式 正常的哭:饿、口渴、尿布湿、环境温度
不适宜 突然的短促的尖声哭叫(脑性尖叫)、阵
发性哭叫伴面色苍白、持续哭吵且无法安 慰、哭声无力或哭不出声,均提示病情严 重。有以下可能:HIE、颅内出血、化脑、 败血症等。
嗜睡:容易唤醒,但仅能保持短暂的清醒 意识迟钝:可以唤醒,但醒来迟且不能保
持清醒状态 浅昏迷:嗜睡,仅疼痛刺激可引起缩腿反
应 昏迷:疼痛刺激也不能引起任何反应
.
6
5.皮肤青紫
生理性青紫,一般情况好,反应好 病理性青紫:中心性和周围性 中心性青紫原因有:心肺疾患、中枢神经

危重症患儿的病情评估及护理ppt课件

危重症患儿的病情评估及护理ppt课件

病情 重
病情 复杂 多变
疾病 种类

监护 仪器

抢救 频率

管道 线路

记录 内容

治疗 护理 任务

必须 仔细 观察
要求 知识 全面
技术 要求

各种 急救 药物 器材 要求 齐全
了解 位置 作用 功能
所有 记录 真实 全面
52
稳定后-“三”“七”
气道管理 皮肤管理 体位管理
“三”分治疗 “七”分护理
56
皮肤管理
六勤一注意:
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更 换、勤整理、注意交接班 提供合适、充足的防压疮工具 不只是压力性损伤、角膜、口腔、臀部、 输液部位、胶布撕脱伤……
57
58
59
60
61
62
63
体位管理
嗅体位 半卧位 俯卧位 特殊操作:鼻饲时>30°,鼻饲后30-60° ?
37
检查结果-血气分析
PH:7.35-7.45
氧分压
溶解在动脉血气中的氧所产生的压力 正常80-100mmHg 轻度:60-80mmHg 中度:40-60mmHg 重度:<40mmHg <60mmHg为呼吸衰竭 二氧化碳分压 碳酸氢根
38
检查结果-血气分析
PH:7.35-7.45 氧分压
12
危重患儿评估内容(一)
A(airway)
吸痰?纤支镜?支气管松弛剂?气管插
快管速?气判管切断开?、引流快? 速处理 (5-15min)? B(breathing)
鼻导管?面罩?头罩?CPAP?有创支持?
C(circulation)
血容量不足?建立通道,一个or两个? IV orIO?(2针/90s)液体?体位?

小儿危重症的识别PPT参考幻灯片

小儿危重症的识别PPT参考幻灯片
18
尿量
每日尿量:小儿尿量个体差异较大,新生儿生后48小 时正常尿量一般每小时为1~ 3ml/kg,2天内平均尿 量为30~60ml/d,3~10天为l00~300ml/d,2个月 250~400ml/d,~l岁为400~500ml/d,~l4岁为800 ~1400ml/d,>14岁为1000~1600ml/d。若新生儿尿 量每小时<1.0ml/kg为少尿,每小时<0.5ml/kg为无尿 。学龄儿童每昼夜排尿量少于400ml,学龄前儿童少于 300ml,婴幼儿少于200ml时,即为少尿;每昼夜尿量
(3)体循环灌注
①脉搏评估
②皮肤:皮肤灌注减少是休克的早期体征。轻:干 冷、发花;重:湿冷、花纹
③面色:轻:苍白;重:青灰
④肢温:轻:手足发凉、甲床轻度发绀;重:冷、 近膝、肘、甲床明显发绀
⑤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轻:1-3秒;重:
16
>3秒
二、几种常见危重症状的识别
(4)脑 脑低灌注的临床表现取决于脑缺血的程度
少于30~50ml为无尿。
19
二、几种常见危重症状的识别
2、哮喘持续状态的识别 (1)患儿烦躁不安,被迫采取端坐位。 (2)呼吸急促。 (3)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 (4)辅助呼吸肌收缩。 (5)肺过度通气。 (6)心动过速。 (7)出大汗(气道高反应状态)
20
二、几种常见危重症状的识别
3、呼吸心跳骤停的识别、呼吸功能识别 (1)呼吸的次数或深度:一旦出现5—6次/分,几
(2)血压 血压取决于心输出量和体循环阻力。当心输
出量降低,如果代偿性血管收缩,血压可维持 在正常范围。心动过速和心肌收缩力增加将维 持正常心输出量。在这些代偿机制缺乏时,就 会出现低血压和休克。

小儿危重症的识别和处理PPT课件

小儿危重症的识别和处理PPT课件
一般用骨髓刺穿针或标准18号针在胫骨粗隆内 侧以下1-1.5cm处进行穿刺,也可以在股骨远 端、内踝和髂前上棘穿刺
还可以取血做血型,血交叉,生化和血气
完整版ppt课件
52Biblioteka 骨髓通路的建立完整版ppt课件
53
建立输液通路(推荐骨髓穿刺输液)
完整版ppt课件
54
中心静脉通路
有经验的急救医务人员可以股静脉、颈内 静脉、颈外静脉放置中心静脉导管
尽管有供氧和通气,如果患者脉搏小于60 次/分钟并有灌注不足的征象(即:苍白, 紫绀),开始胸外按压。
完整版ppt课件
47
方法:
新生儿应在胸骨体两乳头连线下方: (1)拇指法:双手拇指端压胸骨,根据新 生儿体型不同,双拇指重叠或并列,双手 环抱胸廓支撑背部。 (2)双指法:右手食、中两个手指尖放在 胸骨上,左手支撑背部。
一是由于儿科危重症的基础疾病千差万别、 起病多隐匿。
二是因为小儿与成人不同,多不能准确表 达不适,且器官功能储备有限,病情进展难 以预料和控制。
完整版ppt课件
3
小儿危重症的特点
小儿心跳呼吸停止的原因不同于成人, 很少是突发事件,多为呼吸和循环功能进 行性恶化而导致的终末结果。无论发病初 始是哪种原发病,当疾病恶化时,最终的 共同路径是发生心肺衰竭,并可能出现呼 吸心跳停止。
尿量是反映肾功能的良好指标,正常小 儿平均每小时尿量1-2 ml/kg,每小时 <1ml/kg常是肾灌注差或低血容量的表现。
院内患者置入导尿管后可以精确而连续 地测量尿量。
完整版ppt课件
29
心血管功能的评价项目:
1、心率 2、血压 3、全身灌注 :1)脉搏的评价(近端和远端)
2)皮肤毛细血管充盈时间(CRT) 3)大脑(神志) 4)肾脏(尿量)

高危儿识别与管理PPT课件精选全文

高危儿识别与管理PPT课件精选全文
d3o.大lo于re胎龄m儿a及gn小a于a胎li龄q儿ua. Ut 1e2n.母im亲有a麻d 醉m药in、i毒m品v等e病ni史am, q4u.出is生n时o低sAtrpugadr评e分xe需r复ci苏ta者tion13u.产lla科m并c发o症l需ab手o术ri产s nisi ut a5l.i既qu往ip有异ex常e妊a娠co、m胎m儿o或d新o生con1s4e.羊q水ua、t.脐带、胎盘异常
2024/9/28
高危新生儿的识别与管理
新生儿科
1
高危新生儿的定义
• 定义: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情况的新生儿。
这些婴儿中部分出生时已有威胁生命的病症存在,部分则处于潜 在危险状态中,必须要有经验的医师、护士及一定设备条件的婴儿室 或监护中心密切观察及监护,早期识别及时处理高危新生儿是降低围 产儿死亡率及减少存活儿后遗症发生率最有重要的手段。
2024/9/28
16
2024/9/28
谢谢聆听!
17

早产儿
窒息
颅内出血
低体温
呼吸暂停 感染
2024/9/28
出血
NRDS 喂养困难
NEC ROP
18
孕周胎龄关系曲线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四)、新生儿体格检查 ⑴首次检查
生后在分娩室及手术室进行,主要识别任何明显畸形、胎龄评估、 活力、营养状况及从宫内向宫外转变情况。 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命体征参考值:腋下体温36.5-37.3℃,心率100180次/分(清醒)80-160次/分(睡眠),呼吸40-60次/分。
⑵第2次全面检查

小儿危重症早期识别ppt课件

小儿危重症早期识别ppt课件
目的
• 在ICU医生和其他专业医生之间搭桥 • 加强对呼吸衰竭,特别是潜在性呼衰及代偿
性休克的认识 • 通过及时处理使病情逆转,防止出现不可逆
的脏器衰竭
意义
• 病情判断是一项重要临床工作 • 第一瞬间把病人分为轻、中、危

早重视 早抢救 早告知

提高存活率 减少纠纷
危重症与其他专业疾病之间的关系
呼吸功能的评估

1.呼吸频率;

2.呼吸作功;

3.通气量;

4.皮肤粘膜颜色。
呼吸频率的改变
• 气促通常是呼吸困难的首发表现,也可以 是非肺部疾病引起,如休克、酸中毒、先 心病、代谢异常、严重腹泻和慢性肾衰。
• 呼吸慢而不规则,表明病情恶化,是临终 表现,常见原因是呼吸肌极度疲劳所致。
呼吸作功
• 细胞缺血缺氧
• 呼吸增快 • 血气:pH 呼碱 代酸 低氧血症 • 高乳酸血症
危重症的识别
脑低灌注
任何年龄组的儿童对疼痛的反应性降低 均为异常
意识水平Level of consciousness
清醒— Awake
对声音反应— Responsive to voice 对疼痛有反应— Responsive to
循环评估 C.循环 心率 血压 中央脉搏容量/强度
外周脉搏 存在/消失 容量/强度
皮肤灌注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考虑环境 环境温度)
体温、肤色、花纹 中枢神经系统灌注
反应 反应清醒 对声音反应 对痛反应 无反应
辨认父母、肌张力、姿势 何, 当疾病恶化时最终共同的路径都是发生心 肺衰竭,甚至出现心跳呼吸停止。
如果医师能判断出呼吸衰竭或休克的早期 临床表现并给予积极治疗,通常可预防心 跳呼吸停止。

新生儿危重症的识别及处理名师编辑PPT课件

新生儿危重症的识别及处理名师编辑PPT课件
安静时呼吸≥60次/分或≤30次/分,有三凹征/鼻 翼扇动/呼气性呻吟/抽泣性呼吸等,甚至出现呼 吸暂停,皮肤青紫,均提示呼吸异常,应及时处 理。
常见原因有:上呼吸道阻塞、肺部疾病、心脏疾 病、先天性畸形,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重症感染、 代谢酸中毒、低血糖及血液系统疾患等。
8.呕血和便血
首先应排除母血咽入综合征和口鼻、咽喉 出血吞入。
四、新生儿常见危险症状或体征识别
1.哭声变化
哭是新生儿寻求帮助的唯一方式 正常的哭:饿、口渴、尿布湿、环境温度
不适宜 突然的短促的尖声哭叫(脑性尖叫)、阵
发性哭叫伴面色苍白、持续哭吵且无法安 慰、哭声无力或哭不出声,均提示病情严 重。有以下可能:HIE、颅内出血、化脑、 败血症等。
2.喂奶困难
吸吮能力差,吃奶量不及平时的一半或拒 奶,呛奶
有以下可能:早产儿(胎龄≤34周)、感染、 颅脑疾患、消化道畸形、代谢性疾病等。
3.发热或体温不升
发热超过38℃ ,或体温低于35.5℃ 常表示有严重感染、硬肿症等可能
4.嗜睡或不易唤醒
意识状态正常:新生儿易被唤醒,且能保 持较长时间的清醒
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原因有:新生儿出血症、 应急性溃疡、急性胃肠炎、NEC、严重感 染致DIC、血液系统疾病及先天性消化道畸 形。
9.其他
腹胀、反复呕吐、血尿或皮肤明显发黄等 情况
新生儿出现任何一项或一项以上危险症状 或体征,都表明病情危重,应给予及时处 理
如果条件限制,无法作进一步处理,应立 即转往上级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对惊厥记录的注意点
1)惊厥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 2)能否自行缓解 3)是否伴有呼吸、心率、皮肤颜色的改变等
可能的原因有:窒息后引起的HIE、产伤性 颅内出血、化脑、宫内感染、代谢异常、 核黄疸、先天性脑发育不全等。

【精选】小儿危重症的识别和评估 ppt课件PPT

【精选】小儿危重症的识别和评估 ppt课件PPT
小儿危重症的识别和评估
苏北人民医院儿科 朱玲玲
• 危重症是指危及生命的疾病状态,若不给 予及时干预,患儿可能在短时间内死亡。 不仅在儿科急诊、门诊、病房,甚至在社 区医院都有可能遇到危重患者,即使临床 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儿科医生对此类患者的 处理也如履薄冰
Why?
• 一.由于危重症的基础疾病千差万别、起病 多隐匿、进展较凶险;
2、小儿胸壁较薄,呼吸音较成人易传导且容 易听到,并且应该双侧对称。
3、气道阻塞、肺不张、气胸、胸腔积液等均 可引起胸廓膨胀减弱,通气量不足;病变 区域的呼吸音强度和音调可出现变化。
皮肤黏膜颜色
1、在温暖环境中,心肺功能正常的儿童躯干 与四肢皮肤颜色和温度一致,黏膜、甲床、 手掌和足底呈红色。
2、低氧血症或循环灌注差时,患儿皮肤苍白 或灰暗,可出现花纹、手足或肢体发凉。
• 而对“潜在危重症”的识别有一定难度, 如呼吸功能不全(潜在呼吸衰竭)和代偿期休 克。这类患儿若早期未被及时识别,其病 情可能短期内急转直下,导致严重后果。
• 1.呼吸衰竭的识别:气道疾病、肺部疾病 或神经肌肉疾患等均可引起呼吸衰竭,其 临床特点是没有足够的通气和氧合。
呼吸功能的评估应包括:
(1)呼吸频率和节律 (2)呼吸作功 (3)肺通气量 (4)皮肤黏膜颜色
2、小儿意识状态从正常到减退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VPU四级: ① 清醒(alert); ② 对声音有反应(responsive to voice); ③ 对疼痛有反应(responsive to painful); ④ 无反应(unresponsive)。
3、持续脑灌注不足时患儿可由烦躁、嗜睡发展为昏 迷、肌张力减退等。
休克的识别
1、各种病因引起组织器官灌注不足时即发生 休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龄
心率

新生儿(0-28d) 120-140
呼吸 40-55
婴儿期(1-12月) 110-130
30-60
幼儿期(1-3岁) 100-120
25-40
学龄前期(4-7岁) 80-100
20-25
学龄后期(8-14岁) 70-90
.
18-20
年龄
出生12h内 体重<1000g
收缩压
39-59
舒张压
16-36
②瞳孔反射
E暴露:
除去衣物,检查有无外伤, 测中心T℃
.
根据上述快速的心肺评估将患儿分为: 1.稳定 2.潜在的呼吸衰竭/休克 3.确诊呼衰/休克 4.心肺衰竭
在对症处理后必须进行反复 的的临床评估。
.
“万用”生命八大征与致命八大征
T(体温):<35 ℃>40.5 ℃ P(脉搏):<40次/分>180次/分 R(呼吸):急促,不能说话(小儿不能吃奶) BP(血压):低 C(神志):昏迷、谵妄、抽搐 A(瞳孔):散大 U(尿量): <0.5ml/kg.h S(皮肤粘膜):氧浓度>35%时氧分压低于
对症处理后上述症状未改善,呼衰 可能已经存在。
.
婴儿和儿童呼吸停止的高危表现:
1. 呼吸频率增快,呼吸做功增加或 呼吸音减弱
2. 意识状态改变或对父母和疼痛的 反应减弱
3. 肌张力降低 4. 青紫
.
休克:
是机体不能输送足够的氧和营养物质以 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临床综合症,它引 起器官和组织灌注不足与功能不全的临床表 现。休克时心输出量可以正常、增高或 降低;血压也可以正常、增高或下 降。休克分为:代偿性和失代偿性。 代偿性休克时血压正常,失代偿 性休克以低血压为特征,且通 常是低心输出量。
90%
儿科病人,特别是婴儿还应关注哭声、进食情 况、大小便情况等 .
“万用”急救流程:
——适用于任何急危重症
A.判断+气道:快速判断后开放气道 B.呼吸:给氧 + 人工呼吸 C.循环:心脏 + 血管 + 血液 D.评估:抢救过程中不断检查和 床旁持续监测生命八征
.
儿科护理观察及处理的常识
儿童生命体征正常值
.
呼吸衰竭:
临床特点是没有足够的通气和氧合。由 肺部疾病,气道病变,气道阻塞或缺乏足够 的呼吸做功等原因引起。发生呼衰前可有一 个代偿期,病人通过改变呼吸频率或呼吸深 度来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代偿期出现 呼吸做功增加,以呼吸困难、气促、鼻 翼扇动、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吸气三 凹征和心动过速等临床体征为特征。
.
传统呼衰的定义强调血 气分析,但这种诊断 存在一些问题:① 动脉血气不易获得 ②单纯血气不能帮助 诊断③血气结果 应结合病人临床 表现。
.
任何婴儿和儿童当有呼吸困难、意识状态改变、青 或苍白、或严重创伤时均有潜在呼吸衰竭存在。
潜在呼衰和呼衰的区别(观察): ①呼吸道不通畅(气道阻塞) ②进气状况:胸廓起伏 ③呼吸频率:快/慢(体温) ④呼吸做功:三凹征、鼻扇等 ⑤心率、脉搏、皮肤灌注 ⑥意识水平
出生12h内 体重3kg
50-70
25-45
新生儿
60-90
③心脏扩大(体检、X线或超声心动图)。 ④烦躁、哺喂困难、体重增加、尿少、浮肿、多汗、
发绀、咳嗽、阵发性呼吸困难(2项以上)。 (2)以上4项加以下1项,或以上2项加以下2项,即
可确诊心力衰竭。
①肝脏肿大,婴幼儿肋下≥3cm,儿童>1cm,进行性 肝肿大或伴压痛更有意义。
②肺水肿。
③奔马律。
.
三、危重症观察及评估的万用步骤 1.初级评估:ABCs A气道:①外观②气道通畅/是否有异物
.
休克的临床体征: 心动过速、意识改变、尿少、
肌张力低、中央动脉搏动减弱、外周 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及毛细血管再充盈时 间延长(在温暖环境下)。
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不规则是晚期、 临终的临床体征。
.
心力衰竭
(1)①呼吸急促:婴儿>60/min,幼儿>50/min,儿 童>40/min。
②心动过速:婴儿>160/min,幼儿>140/min,儿童 >120/min。
.
C循环:
1.循环:①心率:快/慢 ②脉搏:中央/外周动脉搏动(健侧)
(中央脉搏波动消失是临终体征,应当心脏停跳治疗)
③血压 2.灌注:①脑:意识状态
②肾:尿量(1-2ml/kg/h) ③皮肤:
颜色/温度 crt(毛细血管再充盈<2s)
.
D脑功能:
意识状态:①AVPU: A 清醒 V 对声音有反应 P 对疼痛有反应 U 无反应
.
护士工作职责 一、 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正确执行医嘱。 二、 密切观察并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 、、、、、、
病情观察是难点之一------儿科病人的特点决定 1、起病急,变化快。 2、无明确的主诉,检查不配合。 3、需要仔细观察分析得到结论。
.
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
急危重症通常指病人的脏器功能衰竭,包括 “六衰”(脑功能衰竭、各种休克、呼吸衰竭、 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衰竭 的脏器数目越多,说明病情越危重(两个以上 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最危重的情况莫 过于心跳骤停。
B呼吸:①频率②做功③功效④皮肤颜色
C循环:①循环:心率、脉搏、血压 ②灌注:脑/肾/皮肤/crt
D脑灌注:意识状态:①AVPU②瞳孔
.
A 气道:
1.外观:①动作:肌张力,说话/哭闹 ②皮肤颜色/温度(温暖环境下): 苍白、青紫、发花或灰暗、 手足凉
2.①气道通畅:摆正体位,打开气道(仰 头提颌),吸痰,高级气道
(疑有外伤应固定颈椎) 管理:气管插管,放置鼻咽 通气 道(昏迷),气管切开,持 续正压通气(2分以上应胃肠减压)。
②是否有异物:解除气管异物
.
B呼吸:
①频率:快/慢 ②呼吸做功:三凹征、鼻扇、
点头呼吸、呻吟、 呼气延长 ③呼吸功效:进气—胸廓起伏
听诊双肺 换气 ④皮肤颜色(温暖环境下): 苍白,灰暗, 发花,青紫,凉 ⑤SPO2
.
呼吸衰竭和休克的识别
婴儿和儿童呼吸心跳停止很少是突发事件。 往往是呼吸和循环功能进行性恶化而导致的终 末结果。无论疾病初发状况或疾病发展过程如 何,当疾病恶化时,其最终的共同途径是发生 心肺衰竭和可能出现心跳呼吸停止。若临床医 生护士能判断出呼吸衰竭或休 克的临床表现并立即给予治疗 ,通常可预防心跳呼吸停止的 发生。一旦心跳停止,脉 搏消失,预后很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