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PPT课件

• 什么叫运河,你都知道哪 些著名的运河?
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 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 1、隋文帝时国家经济繁荣,使开 凿具备了经济实力;
• 2、隋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 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 3、有前代开凿的几段运河做基础。
起点
中点
三点、四段、
五河流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
南
止点
河
隋朝大运河
3.隋朝的强盛: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
找一找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 1、隋朝富强的原因有哪些?
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
•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 2、隋文帝励精图治,进行改革,
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长江
钱塘江
C
。
材料一:“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材料二:“北达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 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江都(扬州)
长江
江南河
钱塘江 C(今杭州)
尽道大隋大亡促为进此了河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对 巩至固今统千一里和赖社通会波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 作若用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开论凿功大不运较河多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 级矛盾—激—化唐。•皮日休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 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再想一想,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重要?
A.永济渠 C.邗沟
B.通济渠 D.江南河
• 4、(2010·山东威海)隋朝,犹如一颗流 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 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七下第一课课件

整体感知
夏、商、西周、春秋
(1)封建社会形成和首次大一统时期 ——战国、秦汉;
(2)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3)封建社会的繁荣与开放时期 ——隋唐
经济繁荣 历时短暂
一、隋朝的建立
北朝
(北周)
南朝
(陈)
隋朝
(581年 杨坚 长安)
南朝
(陈)
隋朝统一
(589年)
581年,北周外戚 杨坚代周称帝,建 立隋朝,定都长安, 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灭陈, 南北统一 。
请同学们比较这五则材料对大运河的评价有 哪些不同,到底哪种是正确?隋朝大运河对历 史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隋朝的灭亡与大运 河是否有联系?该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积极: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有利于 维护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 消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
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 河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国。
隋文帝杨坚(在位581年-604年) 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
二、隋朝经
时间 项目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隋盛世
结论
3000多万人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4600多万人
5500多万顷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
表现: 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原因: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统治者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统治者提倡节俭。
隋炀帝龙舟模型
瓜洲古运河渡口遗址
扬州琼花,学名“聚八仙”,号称“淮扬一 枝花,四海无同类”。相传扬州蕃厘观有琼花, 隋炀帝慕其名,特赴扬州观赏。
夏、商、西周、春秋
(1)封建社会形成和首次大一统时期 ——战国、秦汉;
(2)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3)封建社会的繁荣与开放时期 ——隋唐
经济繁荣 历时短暂
一、隋朝的建立
北朝
(北周)
南朝
(陈)
隋朝
(581年 杨坚 长安)
南朝
(陈)
隋朝统一
(589年)
581年,北周外戚 杨坚代周称帝,建 立隋朝,定都长安, 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灭陈, 南北统一 。
请同学们比较这五则材料对大运河的评价有 哪些不同,到底哪种是正确?隋朝大运河对历 史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隋朝的灭亡与大运 河是否有联系?该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积极: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有利于 维护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 消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
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 河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国。
隋文帝杨坚(在位581年-604年) 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
二、隋朝经
时间 项目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隋盛世
结论
3000多万人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4600多万人
5500多万顷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
表现: 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原因: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统治者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统治者提倡节俭。
隋炀帝龙舟模型
瓜洲古运河渡口遗址
扬州琼花,学名“聚八仙”,号称“淮扬一 枝花,四海无同类”。相传扬州蕃厘观有琼花, 隋炀帝慕其名,特赴扬州观赏。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PPT课件

长安太仓
隋盛时 4600多万人 5500多万顷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结论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
9
千百年来,隋炀帝都是作为暴君、昏君的典 型代表受到人们人口诛笔伐,这样的评判对他来 说是否公平?真实的隋炀帝是怎样的一个人?
走近隋炀帝和他的时代——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隋
目的 大运河
时间
开凿者
作用
中心
隋的灭亡
618年
.
29
1.(2015年海南省)在2014年6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运河与丝绸之路
B 双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历史上,大运河开凿于( )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2.(2015年扬州市)“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开凿“此河”时的皇帝是
历代朝代歌1ppt课件夏夏商商西周周春秋秋战国国秦秦西汉汉东汉汉魏魏西晋晋十六国北魏东魏魏北齐蜀蜀西魏魏北周周吴吴东晋宋宋齐齐梁梁陈陈第二单元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一单元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东周汉秦汉时期2ppt课件第1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3ppt课件大运河隋的灭亡隋整体感知4ppt课件隋陈北周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改元开皇
.
19
假如在魏晋时候,李富贵和张有才谁会做官呢?
俺可是名 门望族!
.
20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 济、政治发展需要,加强中央集权,于 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 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隋盛时 4600多万人 5500多万顷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结论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
9
千百年来,隋炀帝都是作为暴君、昏君的典 型代表受到人们人口诛笔伐,这样的评判对他来 说是否公平?真实的隋炀帝是怎样的一个人?
走近隋炀帝和他的时代——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隋
目的 大运河
时间
开凿者
作用
中心
隋的灭亡
618年
.
29
1.(2015年海南省)在2014年6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运河与丝绸之路
B 双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历史上,大运河开凿于( )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2.(2015年扬州市)“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开凿“此河”时的皇帝是
历代朝代歌1ppt课件夏夏商商西周周春秋秋战国国秦秦西汉汉东汉汉魏魏西晋晋十六国北魏东魏魏北齐蜀蜀西魏魏北周周吴吴东晋宋宋齐齐梁梁陈陈第二单元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一单元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东周汉秦汉时期2ppt课件第1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3ppt课件大运河隋的灭亡隋整体感知4ppt课件隋陈北周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改元开皇
.
19
假如在魏晋时候,李富贵和张有才谁会做官呢?
俺可是名 门望族!
.
20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 济、政治发展需要,加强中央集权,于 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 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ppt课件

04
近代历史的开端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定义
文艺复兴是一场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 纪的思想和文化运动。它起源于意大 利,随后影响到了整个欧洲。
核心思想
主要成就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艺术、科 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例如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创作 了大量的杰出作品。
文艺复兴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尊严,反 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神学思想。
课堂小测:测试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巩固所学
通过简短的小测,检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测试题型可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确保学生对重要知识点有全面了解。
06
总结与回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回顾
介绍了明朝的建立和巩固,包括明太 祖朱元璋的统治和明朝的疆域扩张。
讲解了明朝中后期的政治腐败和农民 起义,以及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兴起 。
05
课堂互动与讨论
小组讨论: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深入探讨
小组讨论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古代文明如何影响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如科技、 文化、经济等。通过对比不同文明的特点和贡献,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课堂问答:关于近代历史开端的问题
启发思考
针对“为什么认为1500年左右是近代历史的开端”这一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激发他们对历史事件和时代背景的 思考。
日本幕府时期
日本进入了长达数百年的幕府统治时 期,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得以保持。
伊斯兰教的传播与影响
伊斯兰教在中东、北非和亚洲的传播 ,对当地文化和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
中世纪的非洲和美洲
非洲的部族社会与文化
中世纪非洲的部族社会和文化,以及欧洲殖民对非洲的影响 。
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课件

05
隋唐时期的历史影响
对后世的政治影响
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的科举制度,打 破了士族门阀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为 寒门学子提供了上升通道,对后世的 政治选举产生了深远影响。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明确了中央 政府的职权分工,提高了政府的行政 效率,对后世的政治组织形式产生了 重要影响。
对后世的科技与文化影响
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 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 响。
学习目标
01
掌握秦始皇统一六国的 时间、过程和历史背景 。
02
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对 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
03
了解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采取的各项政治、经济 和文化措施。
04
探讨秦始皇的历史地位 和评价。
02
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 册第一课内容
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
总结词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 期,创造了著名的唐文化,成为了中 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详细描述
隋唐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 ,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 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 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总结词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重要代表之一,对后世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详细描述
隋唐时期,中国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科举制度的创立和推行,加强了 中央集权,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隋唐时期的文化发展
总结词
隋唐时期的文化发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详细描述
隋唐时期,中国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时 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如李白、杜甫等,他们的作品成为了中国文 化的经典之一。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共21张PPT)

课后练习
6、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兼并严重 B,过度役使民力 C,法律十分严酷 D,宦官跋扈专权
看谢 谢
观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2)作用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 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 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 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 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 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 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四、隋朝的灭亡
1、原因 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隋 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 享乐,奢侈无度。 直接原因:农民起义
问题思考
想一想: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
前朝官吏的选拔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 太注重才能;科举考试选官的标准是人才的学识,具有较 高程度的公正性和开放性。
课后活动
1、想一想:科举制度的确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 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 进了社会基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促进 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605年 3、人物:隋炀帝 4、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6、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加重 人民负担,加速隋朝灭亡
数字巧记
历代朝代歌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的统一 时间: 581年
1、隋朝的建立 建立者:杨坚(北周外戚),(隋文帝)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课件

等历史人物的重要贡献。
02
唐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唐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本课介绍了唐代的政治制度、经济政策和文化艺术成果,展示了唐朝的
繁荣和辉煌。
03
唐代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唐朝时期,中国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十分密切,既有和平交流,也有战争
冲突。本课讲述了唐朝与契丹、党项、吐蕃等民族的关系,以及唐朝在
四大古代文明简介
古埃及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约公元前 3100年出现统一的国家。金字塔、狮身人 面像等是其代表性建筑。
位于西亚两河流域,约公元前18世纪建立 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制定汉谟拉比法典, 建造空中花园为其代表性成就。
古印度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
位于南亚印度河流域,约公元前2600年左 右兴起。种姓制度、佛教为其文化特色。
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学习感悟与思考
深刻认识到了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唐文化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 ,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了解了唐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果,认识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巅峰和文化艺 术的重要成就。
对于唐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了民族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 性,以及和平交流和战争冲突的相互交织。
汉武帝开拓西域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同 时,汉武帝的统治思想和制度对后世的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也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05
总结与思考
本课重点回顾
01
唐朝的建立和发展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创造了著名的唐文化,成为了中国
文化的代表之一。本课讲述了唐朝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唐太宗和武则天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课件(2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扬州琼花,学名“聚八仙”,号称“维扬一枝花,四海 无同类”。相传扬州蕃厘观有琼花,隋炀帝慕其名,特赴扬 州观赏。
隋炀帝南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的统一 开通大运河
隋朝的灭亡
一、隋朝的统一 由学生自主阅读,完成表格内容
隋朝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统一全国的时间 意义
581年 杨坚---隋文帝 长安
589年
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顺应 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 发展大趋势。
“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三千多万 人 一千九百 多万顷
长安太仓
隋盛时
四千六百 多万人
五千五百 多万顷
洛阳含嘉 仓;洛口 仓
结论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隋炀帝南巡
扬州琼花,学名“聚八仙”,号称“维扬一枝花,四海 无同类”。相传扬州蕃厘观有琼花,隋炀帝慕其名,特赴扬 州观赏。
经济、文化交流
你能画出隋朝大运河的简图吗?
涿郡 北京 通济 渠
余杭 杭州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 皮日休:《汴河怀古》 1、作者对隋朝大运河是怎样评价的?
2、你怎样评价隋朝开凿大运河?
❖ 评价: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利大于弊
❖ 虽然大运河开通一方面是隋炀帝为赏琼花,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花费了许多人力和物力, 却是起到了加强南北交通和经济交流,也巩 固了对全国的统治,至今有些河段还在使用。 并是世界最长的运河。
▪ 提示一:金榜提名 ▪ 提示二:名落孙山 ▪ 提示三:范进 ▪ 提示四:江南贡院
▪ 答案: (三个字) 科举制
预习问题:
隋唐以前的政府是 怎样选拔官员的?
科举制创立的背景
隋炀帝南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的统一 开通大运河
隋朝的灭亡
一、隋朝的统一 由学生自主阅读,完成表格内容
隋朝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统一全国的时间 意义
581年 杨坚---隋文帝 长安
589年
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顺应 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 发展大趋势。
“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三千多万 人 一千九百 多万顷
长安太仓
隋盛时
四千六百 多万人
五千五百 多万顷
洛阳含嘉 仓;洛口 仓
结论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隋炀帝南巡
扬州琼花,学名“聚八仙”,号称“维扬一枝花,四海 无同类”。相传扬州蕃厘观有琼花,隋炀帝慕其名,特赴扬 州观赏。
经济、文化交流
你能画出隋朝大运河的简图吗?
涿郡 北京 通济 渠
余杭 杭州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 皮日休:《汴河怀古》 1、作者对隋朝大运河是怎样评价的?
2、你怎样评价隋朝开凿大运河?
❖ 评价: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利大于弊
❖ 虽然大运河开通一方面是隋炀帝为赏琼花,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花费了许多人力和物力, 却是起到了加强南北交通和经济交流,也巩 固了对全国的统治,至今有些河段还在使用。 并是世界最长的运河。
▪ 提示一:金榜提名 ▪ 提示二:名落孙山 ▪ 提示三:范进 ▪ 提示四:江南贡院
▪ 答案: (三个字) 科举制
预习问题:
隋唐以前的政府是 怎样选拔官员的?
科举制创立的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隋初经济的繁荣
1.经济繁荣的表现:人口、粮食 2.原因:
①统治者 ②政局
时间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 四千六百
多万
垦田
一千九百 五千五百 多万顷 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 仓;洛口 仓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一. 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
2.隋朝统一: (589年) 3.隋朝统一的意义
二.隋初经济的繁荣
1.经济繁荣的表现:人口、粮食 2.原因:
①统治者 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②政局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一. 南北重归统一
二.隋初经济的繁荣 三.隋朝大运河
1.开凿的目的: 2.主要河道:三点(南北中) 四段 五河
3.地位:
一. 南北重归统一
12345
三、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1、目的:—610 人物:隋炀帝 起止地点:涿郡(北京)——余杭(杭州) 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连接五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流经六省区: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安徽、
隋朝时,如果有一批粮食,要从江都运往长安,走水路的
话,请填写正确路线。江都
淮水
黄河
长安
扬州大运河 扬州自古以来就是江 淮经济文化中心,素 有“淮左名都”之誉。 扬州有许多文化古迹, 其中之一就是古运河。 它最早开凿于春秋末 年(从江苏的扬州到 淮水开一条运河,取 名邗沟,这是我国古 代最早的运河)。到 了隋朝,为了沟通南 北漕运,隋炀帝下令 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 渠道,开通了包括邗 沟在内的大运河,形 成了全国运河系统。
结合这两首诗和课后“活动与探究2”, 谈一谈你对隋朝大运河的开凿的看法。
四、隋朝的灭亡:
由于隋炀帝的 暴政,公元 617年岁末农 民战争使隋朝 灭亡。
历史法庭:
有人说:“隋朝的灭亡就是由于开凿大运 河,大量征发徭役和运河开通后隋炀帝多 次巡游江都导致的,所以简单地说,就是 由于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导致了隋朝的灭 亡”,你认为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和隋朝灭 亡的关系是不是这样的?为什么?
本课小结
繁
国家统一 589
盛 繁盛 经济繁荣
一
大运河的开凿
时
的 隋
一时
朝
二世而亡 38年 581—618
作业布置:
完成填图册第1课练习; 绘制《隋朝大运河图》 比较秦朝和隋朝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预习第2课,搜集有关唐太宗、武则天和
唐玄宗的历史小故事
中国历史第二册
第1课
一. 南北重归统一
江苏、浙江
1-3填城市名称 4-7填隋朝运河组成部分 8-12填隋运河连接的河流
12
1
4
11
2
5
10
9
6
7 3 8
1-3填城市名称
4-7填隋朝运河组成部分
1
12
8-12填隋运河连接的河流
4
11
5 2
6 10
7
9
3
8
三、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1、目的: 2、概况: 3、开凿条件:
隋文帝在位励精图治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隋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使得征发两百多万人 进行开凿运河成为可能; 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作为基础。
三、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1、目的: 2、概况: 3、开凿条件:
4、地位:
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大运河的作用:
促进了南北交通的发展
大运河的评价:
唐代·李敬芳《汴河直进船》: 汴河通汴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唐代·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是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2.隋朝统一: (589年) 3.隋朝统一的意义
隋朝开国皇帝隋 文帝的画像
隋文帝在位期 间,加强中央集权, 改革官制,减免赋 税,使得社会经济 有较大的发展,出 现了“开皇之治” 的局面。
一. 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
2.隋朝统一: (589年) 3.隋朝统一的意义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 隋文帝
一. 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
2.隋朝统一: (589年) 灭陈
胭 脂 井
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 嘲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 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一. 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
七年级历史下 册第一课课件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北朝
1、三国两晋南北朝与隋的建立:
蜀
三
西
国魏 晋
吴
东魏
北方:
十六国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北齐 北周581隋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陈 589
南朝
2、隋朝的统一:
时间: 589 人物: 隋文帝 标志事件: 灭陈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
二.隋初经济的繁荣 三.隋朝大运河
1.开凿的目的: 2.主要河道:三点(南北中) 四段 五河
3.地位: 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三.隋朝大运河
永济渠
涿郡(今北京)
洛阳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余杭(今杭州)
B
D A
C 请回答图中的A 、 B 、 C 、 D四地在当时的 名称及其今天的名称。(2005年)
二.隋初经济的繁荣 三.隋朝大运河
1.开凿的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 全国的统治。
一. 南北重归统一
二.隋初经济的繁荣 三.隋朝大运河
1.开凿的目的: 2.主要河道:三点(南北中) 四段 五河
三点: 中心洛阳 北达涿郡 南至余杭 四段: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五河:
一. 南北重归统一
找一找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时间 项目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3000多万人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隋盛世
4600多万人 5500多万顷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
结论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
表现:
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原因: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统治者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统治者提倡节俭。
比较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和隋文帝 的措施,说说有什么共同点?
三、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1、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2、概况:
时间: 人物: 起止地点: 四个组成部分: 连接五河流: 流经六省区:
1.经济繁荣的表现:人口、粮食 2.原因:
①统治者 ②政局
时间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 四千六百
多万
垦田
一千九百 五千五百 多万顷 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 仓;洛口 仓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一. 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
2.隋朝统一: (589年) 3.隋朝统一的意义
二.隋初经济的繁荣
1.经济繁荣的表现:人口、粮食 2.原因:
①统治者 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②政局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一. 南北重归统一
二.隋初经济的繁荣 三.隋朝大运河
1.开凿的目的: 2.主要河道:三点(南北中) 四段 五河
3.地位:
一. 南北重归统一
12345
三、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1、目的:—610 人物:隋炀帝 起止地点:涿郡(北京)——余杭(杭州) 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连接五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流经六省区: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安徽、
隋朝时,如果有一批粮食,要从江都运往长安,走水路的
话,请填写正确路线。江都
淮水
黄河
长安
扬州大运河 扬州自古以来就是江 淮经济文化中心,素 有“淮左名都”之誉。 扬州有许多文化古迹, 其中之一就是古运河。 它最早开凿于春秋末 年(从江苏的扬州到 淮水开一条运河,取 名邗沟,这是我国古 代最早的运河)。到 了隋朝,为了沟通南 北漕运,隋炀帝下令 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 渠道,开通了包括邗 沟在内的大运河,形 成了全国运河系统。
结合这两首诗和课后“活动与探究2”, 谈一谈你对隋朝大运河的开凿的看法。
四、隋朝的灭亡:
由于隋炀帝的 暴政,公元 617年岁末农 民战争使隋朝 灭亡。
历史法庭:
有人说:“隋朝的灭亡就是由于开凿大运 河,大量征发徭役和运河开通后隋炀帝多 次巡游江都导致的,所以简单地说,就是 由于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导致了隋朝的灭 亡”,你认为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和隋朝灭 亡的关系是不是这样的?为什么?
本课小结
繁
国家统一 589
盛 繁盛 经济繁荣
一
大运河的开凿
时
的 隋
一时
朝
二世而亡 38年 581—618
作业布置:
完成填图册第1课练习; 绘制《隋朝大运河图》 比较秦朝和隋朝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预习第2课,搜集有关唐太宗、武则天和
唐玄宗的历史小故事
中国历史第二册
第1课
一. 南北重归统一
江苏、浙江
1-3填城市名称 4-7填隋朝运河组成部分 8-12填隋运河连接的河流
12
1
4
11
2
5
10
9
6
7 3 8
1-3填城市名称
4-7填隋朝运河组成部分
1
12
8-12填隋运河连接的河流
4
11
5 2
6 10
7
9
3
8
三、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1、目的: 2、概况: 3、开凿条件:
隋文帝在位励精图治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隋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使得征发两百多万人 进行开凿运河成为可能; 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作为基础。
三、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1、目的: 2、概况: 3、开凿条件:
4、地位:
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大运河的作用:
促进了南北交通的发展
大运河的评价:
唐代·李敬芳《汴河直进船》: 汴河通汴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唐代·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是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2.隋朝统一: (589年) 3.隋朝统一的意义
隋朝开国皇帝隋 文帝的画像
隋文帝在位期 间,加强中央集权, 改革官制,减免赋 税,使得社会经济 有较大的发展,出 现了“开皇之治” 的局面。
一. 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
2.隋朝统一: (589年) 3.隋朝统一的意义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 隋文帝
一. 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
2.隋朝统一: (589年) 灭陈
胭 脂 井
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 嘲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 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一. 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
七年级历史下 册第一课课件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北朝
1、三国两晋南北朝与隋的建立:
蜀
三
西
国魏 晋
吴
东魏
北方:
十六国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北齐 北周581隋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陈 589
南朝
2、隋朝的统一:
时间: 589 人物: 隋文帝 标志事件: 灭陈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
二.隋初经济的繁荣 三.隋朝大运河
1.开凿的目的: 2.主要河道:三点(南北中) 四段 五河
3.地位: 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三.隋朝大运河
永济渠
涿郡(今北京)
洛阳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余杭(今杭州)
B
D A
C 请回答图中的A 、 B 、 C 、 D四地在当时的 名称及其今天的名称。(2005年)
二.隋初经济的繁荣 三.隋朝大运河
1.开凿的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 全国的统治。
一. 南北重归统一
二.隋初经济的繁荣 三.隋朝大运河
1.开凿的目的: 2.主要河道:三点(南北中) 四段 五河
三点: 中心洛阳 北达涿郡 南至余杭 四段: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五河:
一. 南北重归统一
找一找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时间 项目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3000多万人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隋盛世
4600多万人 5500多万顷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
结论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
表现:
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原因: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统治者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统治者提倡节俭。
比较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和隋文帝 的措施,说说有什么共同点?
三、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1、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2、概况:
时间: 人物: 起止地点: 四个组成部分: 连接五河流: 流经六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