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阅读精选(1):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有:寄生性、传染性、潜伏性、隐蔽性、破坏性、可触发性等,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以及预防措施。
寄生性计算机病毒寄生在其他程序之中,当执行这个程序时,病毒就起破坏作用,而在未启动这个程序之前,它是不易被人发觉的。
传染性潜伏性有些病毒像定时炸弹一样,让它什么时间发作是预先设计好的。
比如黑色星期五病毒,不到预定时间一点都觉察不出来,等到条件具备的时候一下子就爆炸开来,对系统进行破坏。
一个编制精巧的计算机病毒程序,进入系统之后一般不会立刻发作,因此病毒能够静静地躲在磁盘或磁带里呆上几天,甚至几年,一旦时机成熟,得到运行机会,就又要四处繁殖、扩散,继续为害。
潜伏性的第二种表现是指,计算机病毒的内部往往有一种触发机制,不满足触发条件时,计算机病毒除了传染外不做什么破坏。
触发条件一旦得到满足,有的在屏幕上显示信息、图形或特殊标识,有的则执行破坏系统的操作,如格式化磁盘、删除磁盘文件、对数据文件做加密、封锁键盘以及使系统死锁等;隐蔽性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有的能够透过病毒软件检查出来,有的根本就查不出来,有的时隐时现、变化无常,这类病毒处理起来通常很困难。
破坏性计算机中毒后,可能会导致正常的程序无法运行,把计算机内的文件删除或受到不一样程度的损坏。
通常表现为:增、删、改、移。
可触发性病毒因某个事件或数值的出现,诱使病毒实施感染或进行攻击的特性称为可触发性。
为了隐蔽自我,病毒务必潜伏,少做动作。
如果完全不动,一向潜伏的话,病毒既不能感染也不能进行破坏,便失去了杀伤力。
病毒既要隐蔽又要维持杀伤力,它务必具有可触发性。
病毒的触发机制就是用来控制感染和破坏动作的频率的。
病毒具有预定的触发条件,这些条件可能是时间、日期、文件类型或某些特定数据等。
病毒运行时,触发机制检查预定条件是否满足,如果满足,启动感染或破坏动作,使病毒进行感染或攻击;如果不满足,使病毒继续潜伏。
阅读精选(2):计算机病毒一般具有以下特性:1.计算机病毒的程序性(可执行性)计算机病毒与其他合法程序一样,是一段可执行程序,但它不是一个完整的程序,而是寄生在其他可执行程序上,因此它享有一切程序所能得到的权力。
五种常见的计算机病类型及其特征

五种常见的计算机病类型及其特征计算机病毒是指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并感染计算机系统的恶意软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计算机病毒层出不穷,给我们的电脑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介绍五种常见的计算机病类型及其特征,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防范计算机病毒。
一、蠕虫病毒蠕虫病毒是一种能够通过网络进行自我传播的计算机病毒。
它会利用计算机上的漏洞和弱密码等方式,通过网络扫描,感染其他主机。
蠕虫病毒不需要用户交互,具有自我传播的特点。
一旦感染,蠕虫病毒会占用大量网络资源,导致网络拥塞。
同时,它还会消耗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导致系统变得缓慢,甚至崩溃。
二、木马病毒木马病毒是一种隐藏在合法程序中的恶意软件。
它借助合法程序或者文件传播,一旦用户打开被感染的文件,木马病毒便会悄悄运行并在后台执行恶意操作。
木马病毒可以窃取用户的敏感信息、删除文件、操控计算机等,对用户的个人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三、病毒病毒是一种最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类型。
病毒依附在正常的文件中,当用户双击打开被感染的文件时,病毒会激活并感染其他文件。
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以快速蔓延到整个计算机系统。
病毒会破坏文件、操控系统、窃取用户信息等,对计算机系统和个人隐私造成重大威胁。
四、广告病毒广告病毒是一种以广告形式出现的恶意软件。
它会在计算机上弹出各种广告窗口,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广告病毒一般通过下载盗版软件、点击恶意广告等方式感染用户的计算机。
它不仅会打扰用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导致用户点击恶意链接,进一步感染其他计算机病毒。
五、间谍软件间谍软件是一种能够悄悄监视用户活动并窃取敏感信息的计算机病毒。
它会记录用户的按键记录、浏览历史、登录账号等,并传送给黑客。
间谍软件一般通过网络下载、电子邮件附件等方式感染用户的计算机。
它给用户的个人隐私带来了巨大威胁,一旦被感染,用户的账号、密码、银行信息等可能会被泄露。
为了有效防范计算机病毒的侵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补丁,以修复系统漏洞。
计算机病毒有哪些基本特征

Word 文档1 / 1计算机病毒有哪些基本特征计算机病毒在电脑界始终是一道不能逾越的高墙,但是一般的计算机病毒都有一些相同的特征,具体状况一起和学习啦我看看吧! 1.可执行性计算机病毒其实就是一段可执行程序,它和其他正常的计算机程序一样可以被执行,这就是计算机病毒所谓的可执行性,计算机病毒并不是一段完好的程序,它主要寄生在存储介质的一些盲区或者是其他可执行程序中,当用户无意间执行带病毒的程序或者启动带病毒的系统时,病毒程序就有可能被激活,这样病毒就会具人传染性的破坏性。
2.传染性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的一个最基本的牲,也是推断一个计算机程序是否是病毒的一项重要依据,正常的计算机程序是不会将其自身的程序代码强加到其他程序上的,但是病毒程序恰恰相反,它能把其自身的代码强行附着在一切条例其传染性的程序中。
3.可触发性病毒程序都对其运行设置了确定的条件,当用户电脑满足这个条件时,病毒程序就会实施感染或者对电脑系统进行攻击,这被称之为病毒程序的可触发性,病毒程序的触发条件有很多,可能是日期,时间,文件类型,某些特定的数据或者是系统启动的次数等。
4.潜伏性计算机病毒是设计精致的一段计算机小程序,当其侵入到系统后并不会马上发作,可能较长时间都会隐藏在某些文件当中,等到时机成熟之后才会发作,病毒程序潜伏的时间越长,其感染的范围就可能越广。
5.针对性许多病毒程序都是针对特定的〔操作系统〕的,病毒程序会根据用户使用的硬件和操作系统的不同而潜伏或者是攻击不同的用户 。
6.隐藏性随着社会的进展,黑客所编写的病毒程序在隐藏性方面做得越来越好,这些病毒程序短精悍,多是以隐藏的文件的形式潜伏在计算机中。
7.破坏性破坏性是计算机病毒的最终目的,全部病毒程序都是为了到达确定的破坏目的而被编写的,有蓄意破坏的,也有是为了经济利益的,全部的病毒程序都是一段可执行程序,当电脑中病毒后,启动系统时,除了运行一些基本的程序之外还要运行这些病毒程序,这样计算机病毒在确定程度上就会影响电脑的启动速度。
计算机病毒最主要的特征是

计算机病毒最主要的特征是()。
A传染性和破坏性
B欺骗性和潜伏性
C破坏性和潜伏性
D隐蔽性和潜伏性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计算机病毒都具有破坏性,欺骗性﹑潜伏性﹑传染性和隐蔽性等都是为了破坏,但具备破坏性的程序很多(原因是多样的),这种破坏往往只是局限于本机的破坏,而病毒正是由于其传染性,它破坏的不仅是本机,而是大面积的破坏,这就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所以正确答案为A。
资料拓展: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征
1.繁殖性:
电脑病毒可以像生物病毒一样繁殖。
当正常程序运行时,它也运行自己的复制。
我们可以根据它是否具有复制和感染的特征来判断程序是否为计算机病毒。
2.破坏性:
计算机中毒后,可能导致正常程序无法运行,即使立即删除计算机中的文件也可能使文件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
破坏引导扇区和
BIOS,硬件环境损坏。
3.传染性:
病毒传染性是指计算机病毒通过修改其他程序(可以是程序也可以是系统的一部分),将其自身的副本或变体感染到其他无毒对象。
4.潜伏性:
计算机病毒潜伏是指计算机病毒能够附着在其他媒介寄生虫上,入侵的病毒潜伏着,直到攻击的条件成熟之后发动攻击,从而减慢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5.隐蔽性:
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病毒软件能检测出来的病毒只是少数,隐藏的计算机病毒是瞬息万变的,这种病毒是很难处理的。
6.可触发性:
编写计算机病毒的人通常为病毒程序设置一些触发条件,例如,系统时钟的某个时间或日期,系统运行了一些程序,等等。
一旦条件满足,计算机病毒就会“攻击”并摧毁系统。
计算机病毒的六大特征

计算机病毒的六大特征计算机病毒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的代码,能影响计算机使用,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电脑病毒的六大特征,欢迎阅读。
1、计算机病毒的程序性计算机病毒与其他合法程序一样,是一段可执行程序,但它不是一个完整的程序,而是寄生在其他可执行程序上,因此它享有一切程序所能得到的权力。
在病毒运行时,与合法程序争夺系统的掌握权。
计算机病毒只有当它在计算机内得以运行时,才具有传染性和破坏性等活性。
2、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在生物界,病毒通过传染从一个生物体集中到另一个生物体。
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会大量繁殖,井使被感染的生物体表现出病症甚至死亡。
同样,计算机病毒也会通过各种渠道从已被感染的计算机集中到未被感染的计算机,在某些状况下造成被感染的计算机工作失常甚至瘫痪。
3、计算机病毒的埋伏性一个编制精致的计算机病毒程序,进入系统之后一般不会立刻发作,可以在几周或者几个月内甚至几年内隐蔽在合法文件中,对其他系统进行传染,而不被人发觉,埋伏性愈好,其在系统中的存在时间就会愈长,病毒的传染范围就会愈大。
4、攻击的主动性病毒对系统的攻击是主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也就是说,从肯定的程度上讲,计算机系统无论实行多么严密的爱护措施都不行能彻底地排解病毒对系统的攻击。
5、病毒的寄生性病毒程序嵌入到宿主程序中,依靠于宿主程序的执行而生存,这就是计算机病毒的寄生性。
病毒程序在侵入到宿主程序中后,一般对宿主程序进行肯定的修改,宿主程序一旦执行,病毒程序就被激活,从而可以进行自我复制和繁衍。
6、病毒的不行预见性不同种类的病毒,它们的代码千差万别,而且病毒的制作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病毒永久超前于反病毒软件。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程序,它能够复制自身并且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传播,从而破坏数据、干扰计算机操作,甚至危害网络安全。
一、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病毒是利用计算机系统中的漏洞或者用户的无意识行为进行传播的恶意程序。
这些病毒可以自我复制,并在网络中进行传播,对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安全构成威胁。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征1、自我复制:计算机病毒可以自我复制,并感染其他程序或文件。
2、隐蔽性:计算机病毒往往以看似正常的程序或文件形式出现,难以被用户发现。
3、潜伏性:计算机病毒可以在感染后潜伏一段时间,等待合适的时机进行发作。
4、破坏性:计算机病毒可以破坏数据、干扰计算机操作,甚至导致系统崩溃。
5、传染性: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在网络中进行传播,并感染其他计算机。
三、计算机病毒的类型根据传播方式和破坏性,计算机病毒可分为蠕虫病毒、木马病毒、宏病毒、文件病毒、启动区病毒等。
其中,蠕虫病毒和木马病毒是较为常见的类型。
蠕虫病毒主要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破坏系统文件和数据,而木马病毒则隐藏在看似正常的程序中,通过欺骗用户进行传播。
四、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1、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修复已知漏洞。
2、使用杀毒软件进行实时监控和定期扫描。
3、不下载未知来源的软件和打开未知邮件附件。
4、限制网络访问权限,避免不必要的网络连接。
5、提高用户安全意识,不轻信陌生人的信息。
计算机病毒是网络安全的重要威胁之一。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和类型,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保护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计算机病毒详细介绍计算机病毒标题:计算机病毒详细介绍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它能够复制自身并且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传播,从而破坏数据、干扰计算机操作,甚至危害网络安全。
对于计算机用户来说,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特性、传播方式以及防御方法,是保护自己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的重要一环。
一、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病毒是一段特殊的程序代码,它能够利用计算机操作系统或者应用程序的漏洞,进行自我复制和传播。
2024版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征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分析
病毒变种多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的 变种越来越多,给病毒防范工作带来了
很大的挑战。 隐蔽性更强
一些新型计算机病毒采用了更加隐蔽 的传播方式和隐藏手段,使得病毒更
难以被发现和清除。
网络安全威胁 计算机病毒往往通过网络进行传播, 因此网络安全问题成为计算机病毒防 范的重要方面。
起源
计算机病毒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 计算机病毒的数量和种类也不断增加。
传播途径及危害程度
传播途径
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如网络下载、电子邮件附件、移动存储设 备、系统漏洞等。
危害程度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程度因病毒种类和感染对象而异,轻者可能仅会干扰计算机 的正常操作,重者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系统崩溃、网络瘫痪等严重后果。
加强系统安全设置
对系统进行安全设置,如关闭不必要的端口、限制用户权限等,以减 少病毒利用系统漏洞进行传播的机会。
提高用户安全意识
加强用户安全教育,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避免不安全的行为导致病 毒再次感染系统。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以防病毒破坏数据导致损失。
06
总结与展望
计算机病毒主要特征总结回顾
清除不彻底
有些杀毒软件在清除病毒时可能不彻底,导致病毒残留,这些残留 的病毒会重新感染系统,使得病毒难以被根除。
用户安全意识不足
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缺乏安全意识,如不随意下载未知来源的软件、 不打开未知邮件等,这些不安全的行为会导致病毒再次感染系统。
解决方案和建议
使用可靠的杀毒软件
选择可靠的杀毒软件,定期更新病毒库,对系统进行全面扫描和清除 病毒。
计算机病毒的七大特点

计算机病毒的七大特点根据病毒传染的方法可分为驻留型病毒和非驻留型病毒,驻留型病毒感染计算机后,把自身的内存驻留部分放在内存(RAM)中,这一部分程序挂接系统调用并合并到操作系统中去,他处于激活状态,一直到关机或重新启动.非驻留型病毒在得到机会激活时并不感染计算机内存,一些病毒在内存中留有小部分,但是并不通过这一部分进行传染,这类病毒也被划分为非驻留型病毒。
以下是店铺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计算机病毒的特点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⑴.传染性:传染性是电脑病毒最主要的特征,所有的电脑病毒都具有传染性,它是判断一个程序是否为电脑病毒的最重要的特征。
⑵.隐蔽性:毫无疑问,电脑病毒作为一种破坏性的程序,通常附着在正常的程序中或者磁盘中比较隐蔽的地方,目的是不让用户发现它的存在。
不经过程序代码分析或者电脑病毒代码扫描,电脑病毒程序与正常程序是不容易区分开的。
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电脑病毒程序经过运行取得系统控制权后,可以在不到1秒钟的时间内传染几百个程序,而且在屏幕上没有任何异常的显示。
这种现象就源于电脑病毒传染的隐蔽性。
⑶.程序性:电脑病毒和其他程序一样,是一种电脑程序。
电脑系统中凡是可以存放电脑程序的地方,都有可能存在病毒。
它通常会寄生在应用程序、磁盘启动区以及Office系统的文档文件中。
病毒代码只有得到执行的机会时,才有可能被激活。
⑷.破坏性:电脑病毒的最终目的是破坏程序和数据,不论是单机还是网络,病毒程序一旦加载到正在运行的程序中,都会对系统和应用程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轻则会降低电脑的工作效率,重则会导致系统崩溃。
⑸.潜伏性:一个编制精巧的电脑病毒程序,进入系统之后一般不会马上发作,可以在几周或者几个月甚至几年内隐藏在合法文件中,对其他系统进行传染而不被人发现。
潜伏性越好,其在系统中存在的时间就越长,病毒的传染范围就越大。
⑹.欺骗性:每个电脑病毒都具有特洛伊木马的特点,用欺骗手段寄生在其他文件上,一旦该文件被加载,病毒就会被激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性
病毒一般会自动利用25电子邮件端口传播,利用对象为微软操作系统捆绑的Outlook的某个漏洞。
将病毒自动复制并群发给存储的通讯录名单成员。
邮件标题较为吸引人点击,大多利用社会工程学如“我爱你”这样家人朋友之间亲密的话语,以降低人的警戒性。
如果病毒制作者再应用脚本漏洞,将病毒直接嵌入邮件中,那么用户一点邮件标题打开邮件就会中病毒。
隐蔽性
一般的病毒仅在数KB左右,这样除了传播快速之外,隐蔽性也极强。
部分病毒使用“无进程”技术或插入到某个系统必要的关键进程当中(任务管理器中的进程内,无法关闭的就是了),所以在任务管理器中找不到它的单独运行进程。
而病毒自身一旦运行后,就会自己修改自己的文件名并隐藏在某个用户不常去的系统文件夹中,这样的文件夹通常有上千个系统文档,如果凭手工查找很难找到病毒。
而病毒在运行前的伪装技术也不得不值得我们关注,将病毒和一个吸引人的文档捆绑合并成一个文档,那么运行正常吸引他的文档时,病毒
也在我们的操作系统中悄悄的运行了。
感染性
某些病毒具有感染性,比如感染中毒用户计算机上的可执行文件,如exe、bat、scr、com格式,通过这种方法达到自我复制,对自己生存保护的目的。
通常也可以利用网络共享的漏洞,复制并传播给邻近的计算机用户群,使邻里通过路由器上网的计算机或网吧的计算机的多台计算机的程序全部受到感染。
潜伏性
部分病毒有一定的“潜伏期”,在特定的日子,如某个节日或者星期几按时爆发。
如1999年破坏BIOS的CIH病毒就在每年的4月26日爆发。
如同生物病毒一样,这使电脑病毒可以在爆发之前,以最大幅度散播开去。
可激发性转
根据病毒作者的“需求”,设置触发病毒攻击的“玄机”。
如CIH 病毒的制作者陈盈豪曾打算设计的病毒,就是“精心”为简体中文Windows系统所设计的。
病毒运行后会主动检测中毒者操作系统的语言,如果发现操作系统语言为简体中文,病毒就会自动对计算机发起攻击,而语言不是简体中文版本的Windows,那么你即使运行了病毒,病毒也不会对你的计算机发起攻击或者破坏。
转自电脑入门到精通网
表现性
病毒运行后,如果按照作者的设计,会有一定的表现特征,如CPU占用率100%,在用户无任何操作下读写硬盘或其他磁盘数据,蓝屏死机,鼠标右键无法使用等。
但这样明显的表现特征,反倒帮助被感染病毒者发现自己已经感染病毒并对清除病毒很有帮助,隐蔽性就不存在了。
破坏性
某些威力强大的病毒,运行后直接格式化用户的硬盘数据,更为厉害一些可以破坏引导扇区以及BIOS,已经在硬件环境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
(本文来自:山东牛皮癣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