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的简单经过一百字

虎门销烟的简单经过一百字
1838年,林则徐被朝廷任命为钦差大臣,奉旨到广东禁烟。
但是他知道在广东当权的多是一些贪官污吏,腐败无能。
所以当林则徐到达广东之后,他就和几个近身部下,乔装打扮,到民众中探察民情去了。
第一天,林则徐打扮成苦力模样,到珠江边的码头去打探消息。
第二天,林则徐又打扮成大烟鬼,到大烟馆里跟烟客们聊天。
第三天,林则徐又和随从们到广州的大小茶楼去,一边饮茶,一边和茶客们交谈。
查清了官府如何与洋鬼子勾结贩烟的实情,并把贪官的名字都记在心里。
随后,林则徐去总督府上任了。
林则徐上任之后,就把那些参与勾结洋人贩烟的官员、烟贩统统抓起来,依法办理了。
最后,林则徐讲没收的烟都集中在虎门,当众销毁了。
虎门销烟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毒物在中国的泛滥,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这次禁烟运动大大增加了中国广大民众对烟危害性的认识,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国向中国贩卖毒物的本质,唤醒了中国人们的爱国意识。
经过这次事件,禁烟英雄林则徐被中国人尊为民族英雄。
其清廉、刚正不阿的品质也甚为后人传颂。
林则徐的故事虎门销烟

林则徐的故事虎门销烟林则徐的故事——虎门销烟。
林则徐,字韫玉,号梅庵,江苏常州人,清代政治家、思想家。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者,其一生都在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而他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他在虎门销烟的故事。
虎门销烟,发生在1841年的一件重大事件。
当时,英国人通过鸦片贸易大大削弱了中国的经济实力,严重危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
林则徐深知鸦片问题的严重性,遂上书朝廷,请求禁烟。
然而,朝廷并未重视此事,反而以其扰民为由,不予理会。
林则徐深感愤慨,便决定自行行动,于是在虎门率领官兵,严令查禁鸦片,并发动了虎门销烟的行动。
林则徐的这一行动,在当时可谓是轰动一时。
他以自己的名誉和责任感,率领官兵,坚决查禁鸦片,展现了一位政治家的担当和决断。
虽然他的行动并未获得朝廷的支持,但他却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尊敬。
他的这一举动,不仅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更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抗英斗争树立了典范。
虎门销烟的故事,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成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林则徐的这一行动,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也展现了他对法理的坚守和对民族利益的维护。
他的这一行动,为中国的反侵略斗争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也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崇高的精神标杆。
虎门销烟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抗英斗争精神,更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林则徐的这一行动,为中国的反侵略斗争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也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崇高的精神标杆。
这一段历史,不仅让我们铭记过去,更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民族精神的伟大和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
虎门销烟的故事,不仅是林则徐的故事,更是中国人民的故事。
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为民族利益而奋斗的决心。
这一段历史,不仅让我们铭记过去,更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民族精神的伟大和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
在今天,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近代史——虎门销烟

销毁 林则徐本想将鸦片运回京师销毁,不过御史邓瀛认为为防鸦片 被偷偷换掉,就地销毁更好,道光帝同意。林则徐决定于虎门公开销 烟,接下来林则徐就要找出销毁鸦片的方法。林则徐曾使用传统销毁 鸦片“烟土拌桐油焚毁法”,但膏余却会渗入地中,吸毒者掘地取土, 仍得十之二三。于是林则徐找出第二种方法“海水浸化法”。 海水浸 化法的办法是在海边挑挖两池,池底铺石,为防鸦片渗漏,四周钉板, 再挖一水沟。将盐水倒入水沟,流入池中。接着把烟土割成四瓣,倒 入盐水,泡浸半日,再投入石灰,石灰遇水便沸,烟土溶解。各名士 兵拿木耙不停在池中搅拌,务求烟土完全溶入水中。待退潮时,把池 水送出大洋,并用清水洗刷池底,不留涓滴。 当天日记里又说:“以日内消化鸦片,放出大洋,令水族先期暂 徙,以避其毒也。”
收烟 道光十九年二月十六(1839年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及广东海 关监督豫坤乘船到达虎门,会同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验收鸦片。烟贩在 沙角缴烟,并在路易莎号签发收据。林则徐并建议缴出一箱鸦片,则赏 茶叶五斤。 缴烟 美国及荷兰烟商承诺永不再贩鸦片,义律却从中破坏,缴烟途中运 走鸦片,又以各种理由拖延缴烟时间。林则徐将计就计,也延长封锁十 三行的时间,义律无奈如数缴烟。三月十九(1839年5月12日),民间缴 烟完毕,拘捕吸毒者、烟贩一千六百人,收缴烟膏四十六万一千五百二 十六两、烟枪四万二千七百四十一杆、烟锅二百一十二口。四月初六 (1839年5月18日),烟贩缴烟完毕,共收一万九千一百八十七箱又二千 一百十九袋。四月十一(1839年5月23日),兰士禄•颠地等英国商贩被 驱逐出境,次日义律亦将十三行的英国人撤到澳门。
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39年6月3 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 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 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虎门销烟成为打 击毒品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后来由中华民国 政府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
林 则徐虎门销烟睡前故事

林则徐虎门销烟睡前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清朝的时候,中国的大地上发生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这件事情的主人公叫林则徐。
那时候,外国的一些商人把一种叫做鸦片的东西大量地运到中国来。
鸦片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它就像一个恶魔,一旦沾上,就会让人身体越来越差,精神也变得萎靡不振。
很多人因为吸食鸦片,变得骨瘦如柴,家里的钱也都花光了,甚至有的人卖儿卖女,只为了能买到鸦片。
林则徐看到这种情况,心里非常着急和生气。
他觉得不能让这个恶魔继续在中国肆虐,伤害老百姓。
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把鸦片都给销毁掉。
林则徐向皇帝上书,说了鸦片的种种危害。
皇帝听了,觉得林则徐说得很有道理,就任命他为钦差大臣,让他去广东查禁鸦片。
林则徐到了广东之后,一点儿也没闲着。
他先是明察暗访,了解鸦片的情况。
他发现,那些外国商人非常狡猾,总是想尽办法偷偷地把鸦片运进来。
但是林则徐可不会轻易被他们骗到。
他严厉打击那些贩卖鸦片的商人,还把他们的鸦片都给没收了。
可是,没收来的鸦片可怎么办呢?林则徐想了一个好办法,他决定在虎门这个地方,把鸦片当众销毁,让所有人都知道鸦片的危害,也让那些外国商人不敢再把鸦片运到中国来。
终于,到了销烟的那一天。
虎门这个地方人山人海,大家都想来看看林则徐是怎么销毁鸦片的。
林则徐让人在海边挖了两个很大很大的池子,在池子里铺上石头,然后灌进海水。
再把鸦片切成小块,扔到池子里。
接着,在池子里倒进生石灰。
生石灰一遇到水,就“咕嘟咕嘟”地冒起热气来。
鸦片在池子里翻滚着,慢慢地就被销毁了。
就这样,一箱箱的鸦片被销毁掉了,滚滚的浓烟冲向天空,好像在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民是不会被鸦片打倒的。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举动,让老百姓们非常高兴和敬佩。
大家都称赞林则徐是个大英雄,为国家和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
从那以后,外国商人再也不敢轻易地把鸦片运到中国来了。
林则徐的名字也被人们永远地记住了。
小朋友们,我们要记住林则徐这位英雄,也要记住鸦片的危害。
我们要好好学习,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强大,不让坏人有机会欺负我们。
虎门销烟完全版

担 dàn一担担 dān承担
销历史值寨
销售 历史 史记 值得 山寨 销毁 日历 历史 值日 村寨
盐毁彻斤侮
盐水 消灭 彻底 一斤 欺侮 食盐 毁坏 响彻 两斤 欺侮
注意断句呀!
新搭起旳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 下,一侧/是身着朝服旳/文武官员, 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旳/外国商人。
请按照所给段落大意给文章分段 ( 1 ) 虎门销烟旳时间
午后二时许,林则徐等人健步登上礼台.这时 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伴随林则徐一声令下, 震惊中外旳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一群群光着脊 梁、赤着双脚旳民工,先向灌了水旳销烟池里撒 下盐巴,再把收缴来旳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 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 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旳 气味。
( 2——5 ) 虎门销烟旳经过
( 6 )虎门销烟旳伟大意义
7 虎门销烟
迅速默读课文,思索:
1、找出虎门销烟旳时间、地点、 主要人物,用圆圈圈起来。 2、用自己旳话说说,课文主要 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 虎门寨销毁鸦片,意义重大。
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 得纪念旳日子。
仔细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 小组讨论: 1、林则徐销烟前场面怎么样?
2、林则徐是怎样销烟旳?画出 关键词语。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 把古老旳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一大早 从各地闻讯赶来旳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 宽阔旳海滩挤得水泄不通。新搭起旳礼台 上彩旗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旳 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旳外国
林则徐为何要销烟?
鸦片,俗名大烟,是一种 强 烈旳麻醉剂,毒很大,上瘾就 不易戒除,使人体力日衰,意 志萎靡,当兵旳失去战斗力, 做工种地旳丧失劳动力,最终 摧残人命。 19世纪中叶,西方 某些国家为了掠夺中国更多旳 白银,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中国吸食鸦片人数约200万以上, 流毒很广。
虎门销烟的历史事件

虎门销烟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1839年6月)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虎门销烟的历史事件,希望你喜欢!虎门销烟的主要过程道光十九年正月廿五(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正式抵粤,受九响礼炮之礼,所有广东高官员皆来迎接。
美国商人威廉·亨德也在附近观礼,他留下了有关林则徐相貌的重要文献:“气度庄重,表情相当严厉,身材肥胖,上唇浓密的黑短髭,下巴留着长髯,看来六十岁左右。
”林则徐首先参观越华书院,并题了一对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1839年3月10日到达广州,到义律3月28日被迫同意缴出全部鸦片,总共18天,这充分说明了林则徐收缴鸦片第一回合的胜利。
林则徐与邓廷桢等人会商后,就收缴的地点、验收、押运、存储、看管、守卫等各个环节做了无懈可击的指令和安排。
1839年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等亲赴虎门检查收缴前各项准备工作。
1839年4月11日收缴,林则徐亲自监督收缴全过程。
1839年5月18日,实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1188127公斤。
收缴的这段日子,林则徐一刻不怠的监督这一庞杂的过程。
日夜操劳,一丝不苟,无一纰漏。
缴烟获得了完全的胜利,但如此巨量的鸦片如何处置,外国人推测中国可能对鸦片实行专卖,从而使鸦片买卖合法化,但他们想错了。
林则徐报告道光皇帝,要求验明实物数量,然后焚毁。
道光对林则徐表示了很大的信任,他让林则徐和邓廷桢、怡良等人将收缴的鸦片就地销毁。
虎门硝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
众鸦片烟商以为贿赂就能打动新来的钦差大臣,偏是林则徐就与历来的官员不同,视钱财如无物,他限定所有烟商三日内交出全数鸦片,并签切结书,声明以后不贩鸦片,保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
”少数的烟商屈服,交出鸦片,但大部分的烟商,包括官府差役、胥吏查办,皆无所动。
林则徐禁烟 虎门销烟的故事

精心整理林则徐禁烟虎门销烟的故事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那次战争时清政府签订的。
禁烟献:大3月28胜利。
又2119量的鸦片如何处置,外国人推测中国可能对鸦片实行专卖,从而使鸦片买卖合法化,但他们想错了。
林则徐报告道光皇帝,要求验明实物数量,然后焚毁。
道光对林则徐表示了很大的信任,他让林则徐和邓廷桢、怡良等人将收缴的鸦片就地销毁。
虎门硝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
众鸦片烟商以为贿赂就能打动新来的钦差大臣,偏是林则徐就与历来的官员不同,视钱财如无物,他限定所有烟商三日内交出全数鸦片,并签切结书,声明以后不贩鸦片,保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
”少数的烟商屈服,交出鸦片,但大部分的烟商,包括官府差役、胥吏查办,皆无所动。
林则徐便宣告:“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不假差役胥吏之手,知知识界的士人与他同一阵线,外考虑,其见十三行皆有人把守,便提剑闯入,看守人只得放行,但绝不让他走出来。
林则徐下令十三行内所有华人迁出,断绝通信,断水断粮。
十三行内有350名外国人,只得亲自去烹调、洗涤、铺床、擦灯、挑水、挤牛奶,做平时根本不用动手做的家务。
缴烟道光十九年二月十一,义律屈服,愿意约见任何一名官员。
广州知府与他见面,但义律又不出现。
林则徐向义律作最后通牒——《示谕外商速交鸦片烟土四条稿》,痛斥义律,义律最终于二月十四朝早六时服从林则徐之命令。
向林则徐呈送了《义律遵谕呈单缴烟20283箱禀》;从林则徐3月10日到达广州,到义律3月28日被迫同意缴出全部鸦片,总共18天。
不过义律留有后着,他不让外国烟商直接交鸦片给林则徐,而是先交给他,再以“以不列颠女王陛下政府的名义”缴出鸦片,连利息、运费一共20238箱鸦片。
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_廉政故事-刚直不阿林则徐

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_廉政故事:刚直不阿林则徐林则徐 (1785年一1850年),清末政治家。
字元抚,一字少穆。
福建侯官(今福州)人。
嘉庆进士。
任东河河道总督时曾尽力修治黄河。
后任江苏巡抚,又兴修白茆、浏河等水利。
1838年(道光十八年)在湖广总督任内,严厉禁烟,成效卓著,为禁烟派代表人物。
同年12月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与总督邓廷桢协力查办,严令英美烟贩缴出鸦片237万多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1840年1月任两广总督。
6月,鸦片战争爆发后,严密设防,使英军在粤无法得逞。
10月受诬陷,被革职。
次年派赴浙江,协办海防。
不久充军新疆,曾在新疆兴办水利,开辟屯田。
后被起用为陕西巡抚擢云贵总督,因病辞职回籍。
1850年受任钦差大臣,途中病逝于广东普宁。
廉吏有三个层次之分。
第一个层次是不贪不占,洁身自好,两袖清风,淡泊高洁;第二个层次是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第三层次当是视个人的荣华富贵如粪土,为了国家和人民的最根本利益,不顾个人的安危,刚正不阿,不怕“犯上”。
虽然要做到第一、第二层次已属不易,然而,这只是廉吏的基本条件。
第三层次才是更高层次的廉吏,要做到这一点,可谓难上加难。
而林则徐则是明知“廉吏不可为……廉吏不可为而非为” ( 林则徐《云左山房诗抄·卷三》 ) 的人。
他在另一首诗中写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集中而鲜明地表达了这种信念和决心。
早在 1833 年 ( 道光十三年 ) 林则徐在任江苏巡抚的时候,该地就因连年水灾,民不聊生,灾民“鸠形鹄面,扶老携幼,流浪四处,亦恐不被逼而倒毙,而流窃,而造乱……窘迫之状,已致极端矣”,为此,林则徐认为只有上奏皇上缓征漕赋、拨发赈银,才能“以苏民困,解燃眉之急”。
但是,对漕政只有部分议事权的林则徐不能为此事单独上奏,需与两江总督陶澍一起才可。
林则徐便上门与陶澍商量此事。
陶澍说:“例行报告秋灾、请缓征赋已超过时限,即是急奏,亦大为迟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则徐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1839年6月)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那次战争时清政府签订的。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
当时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广大农民在封建地租、赋税、徭役和高利贷的重重盘剥下,陷于贫困破产和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地。
19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在与外国的贸易中始终处于出超地位。
中国对英贸易每年都保持出超二三百万两白银的优势。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英国资产阶级出于其掠夺本性,遂用鸦片来冲击中国的易市场。
英国资产阶级先把纺织品输往印度,然后把印度的鸦片输往中国,再从中国把茶叶、生丝等输往英国,英国利用这种三角关系大获其利。
除了英国大量向中国输入鸦片外,美国也从土耳其向中国输入鸦片,俄国从中亚向中国北方输入鸦片。
由于鸦片大量输入而引起的白银不断外流,更为严重的是鸦片的泛滥极大地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
就在此时,道光帝觉得这烟也该禁了,于是在1838年12月31日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关防,全国禁烟。
1839年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乘船到达虎门。
他们同关天培一起验收鸦片。
烟贩们不得不缴烟。
缴烟完毕,共收约两万袋。
烟收完了,林则徐想用“海水浸化法”来销毁。
海水浸化法的办法是在海边挑挖两池,池底铺石,为防鸦片渗漏,四周钉板,再挖一水沟。
将盐水倒入水沟,流入池中。
接着把烟土割成四瓣,掉入盐水,泡浸半日,再投入石灰,石灰遇水便沸,烟土溶解。
1839年6月3日,虎门销烟正式开始。
林则徐和士兵們利用“海水浸化法”成功地把鸦片销毁了!
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
“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史例,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
史学家认为,它展示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对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有着标志性的意义。
当时政府的腐败使国外的鸦片大量流入,严重威胁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经济和百姓的身心健康。
若当时林则徐没有站出来打击鸦片,也许我们一直受别人摆布。
每年也会有更多因吸食鸦片我去世的痛胞。
虎门销烟一方面唤醒了当时的很多爱国的有识之士,他们开始反省,从新定位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再成日以“天朝上国”自居。
另一方面,也大大抑制了英国在中国的鸦片交易,沉重打击了英国资产阶级在中国的贸易掠夺,展示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定决心和觉醒意识。
此外,这次事件还成为世界的禁烟运动的一个范例,历史上很多国家、地区结合自身的情况对此予以效仿,抑制毒品泛滥。
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
“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史例,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
史学家认为,它展示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对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有着标志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