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同形异义词语
古今异义

肴山以东、 函谷关以西
今义
美貌女子 1、方位词 2、控制 大的风
例句
秦王大喜,传示美人及 左右 王顾左右而言他 可以已大风
美人 左右 大风 结束 牺牲
事情做完一个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 过程的完结 而出 为正义而死 山东省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诸 侯
13.唧唧
今义:低声交谈,也可指虫的叫声; 古义:①织布机声。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②叹息声。我闻琵琶又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14.豪杰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古义:①有声望、地位的人。 例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②英雄人物。 例如:山东豪杰遂并起…《陈涉起义》)
15.何苦
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 古义:哪怕,怕什么;怎怕。 例如: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今义
表条件关系 的关联词
常常 读书用功或 肯动脑筋 鱼的肉 品质恶劣 转折连词
例句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汉,无论魏晋
旦日,卒中往往语 蚓…上食埃土,下饮黄 泉,用心一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无论 往往 用心
鱼肉
卑鄙 不过
出身低微, 地位鄙贱。
不超过
先帝不以臣卑鄙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 六万
词语
古义
今义:爱人(女方);古义:妻子和子女。 例如: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 战》) 3.中国
4.非常
今义:很、大(副词);古义:意外事故(名词)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 5.所以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①缘故(名词)。
如:余叩所以(《狱中杂记》)
②表原因的虚词。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高考语文 文言文古今同形异义词(六)素材

中学文言文古今同形异义词(六)111.因而今义:表示结果的连词古义:趁此例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112.因为今义:连词,表示原因或理由古义:①依照(这些)来做例如: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五蠹》)②于是,作。
例如: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琵琶行》)113.殷勤今义:热情、周到古义:关切、问候例如: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赤壁之战》)114.用心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古义:用,因为;心,心思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115.约束今义:限制古义:盟约例如: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116.丈人今义:岳父古义:①老人例如:愿丈人一言而生。
(《中山狼传》)②长辈例如: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117.爪牙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古义:得力的武士例如: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勾践灭吴》)118.振奋今义:振作奋发古义:振作精神,张开翅膀例如: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促织》)119.整齐今义:有秩序,有条理;外形规整;大小、长短差不多古义:整顿使……划一例如: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报任安书》)120.政治今义: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内政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古义:政,政策法令;治,治理,管理例如: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五蠹》)121.指示今义: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古义:指出,给……看例如:壁有瑕,请指示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122.智力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古义:智,智谋;力,力量例如: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六国论》)123.志气今义: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古义:精神例如: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祭十二郎文》)124.致死今义:导致死亡古义:拼死命例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
(《勾践灭吴》)125.至于今义: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古义:①终于达到某种程度例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高三语文每日练习十二_文言文词语——古今异义

文言文词语——古今异义一、古今异义词古今同形异义词是文言实词考查的重点,碰到与现代词语同形的双音节词时,应格外留心。
它们的意义少数是与今天相同的,多数是不同的,即现在是一个词,而在古代是两个词,一般须拆开翻译。
当然,须警惕的是类似今天双音节词的同形词不一定都是“异义”的,有时可能是“同义”的,这时叫同义复词,具体翻译时可进行同一处理。
解题技法二、练习1.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不齐。
(《阿房宫赋》)(1)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古义:今义:。
(《祭十二郎文》)(2)吾与汝俱少年..古义:今义: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六国论》)(3)可谓智力..古义:今义:之往来,共其乏困。
(《烛之武退秦师》)(4)行李..古义:今义:盈室,瓶无储粟。
(《归去来兮辞并序》)(5)幼稚..古义:今义:(6)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阿房宫赋》)..古义:今义:(7)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滕王阁序》)..古义:今义:(8)于是相如前进缶。
(《廉颇蔺相如列传》)..古义:今义:2.(2018·安徽阜阳质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郑善果,郑州荥泽人也。
祖孝穆,西魏少司空、岐州刺史。
父诚,周大将军、开封县公,大象初,讨尉迟迥,力战遇害。
善果年九岁,以父死王事,诏令袭其官爵。
家人以其婴孺,弗之告也,受册悲恸,观者莫不为之流涕。
隋开皇初,改封武德郡公,拜沂州刺史。
大业中,累转鲁郡太守。
善果笃慎,事亲至孝。
母崔氏贤明,晓于政道,每善果理务,崔氏尝于阁内听之。
若处事不允,母则不与之言,善果伏于床前,终日不敢食。
崔氏谓之曰:“汝先君在官清恪,未尝问私,以身徇国,继之以死。
吾亦望汝继父之心。
自童子承袭茅土,今位至方伯,岂汝身能致之耶?安可不思此事而妄加嗔怒,内则坠尔家风,或亡官爵;外则亏天子之法,以取罪戾。
吾寡妇也,有慈无威,使汝不知教训,以负清忠之业,吾死之日,亦何面目以事汝先君乎。
古今双音节同形异义词例释

古今双音节同形异义词例释作者:王映红来源:《读与写·教师版》2018年第04期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4-0250-01古汉语阅读中,经常会遇到古今双音节的同形而异义的词。
这部分词,因为同形异义,又是双音节,容易让人以今度古,搞错词义,很有辨析的必要。
1.形式的变化(1)古代是词现在还是词。
例如:故事——古义为旧事、旧例、典故。
如“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史记·太史公自序》)”,“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
今义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如“她讲故事给我听”。
又如:从容——古义为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如“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屈原列传》),“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史·?留侯世家》)。
今义是不慌不忙,镇静沉着,如“刘胡兰从容就义”。
再如:卑鄙——古义为地位低,见识短浅。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今表示品德低下,如“他是个卑鄙小人”。
像这样的词还有:烈士、行李、宣言、风流、交通、委屈、学者、丈夫、处分、殷勤、言语、垄断、逢迎等等,虽然形式一样,但古今词义却变化很大。
(2)古代是词组现在是词。
例如:非常——古义为不平常。
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鸿门宴》)。
今义是程度副词很、十分,如“非常好”。
又如:前途——古义是指“前面的路途”,如“天明登前途”(《石壕吏》)。
今义是比喻将来的光景。
再如:北面——古义为面北朝拜。
如“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侍之”(《赤壁之战》)。
今义指北方。
像这样的词还有:婚姻、作文、亲戚、妻子、山东、无论、虽然、无赖、结束、牺牲、具体、颜色、左右、祖父、体面、何苦、突出、细说等等,从形式到词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古代是词现在是词组。
例如:反接——古义是把犯罪的人两手放在背后捆绑上,如“二豪却持、反接”(《童区寄传》)。
成语中古今同形异义词例说

成语中古今同形异义词例说作者:孙永田来源:《语文天地·初中版》2011年第07期我们今天常用的成语,因大多来源于古代典籍,所以仍保留着古代汉语的特点。
单就词来说,有很多虽与现代汉语的词同形,但其意义已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生了变化。
这些在意义上发生了变化的词,就是古今同形异义词。
在学习这类成语时,稍不注意,就会错误地理解。
下面略举几例,仅供参考。
例1 汤“赴汤蹈火”“扬汤止沸”“固若金汤”中的“汤”,是指烧沸的开水;现代汉语的“汤”,是指食物煮熟后所得的汁水。
如按今天的常用义,把“金汤”释为“金黄色的汁水”,解释的含义就有误了。
例2 涕“感激涕零”“破涕为笑”中的“涕”,指眼泪;而现代汉语则指“鼻涕”。
例3 走“不胫而走”“走马观花”“远走高飞”中的“走”,是“快跑”的意思。
与今天的“走路”“行走”的意思有一定的区别。
“落荒而走”“走投无路”中的“走”,则是“逃跑”的意思,这与今天的常用义大相径庭。
例4 长“身无长物”“别无长物”中的“长”,是多余的意思。
“长物”即“多余的东西”。
现代汉语中此义已经不用。
若按今义把“长物”释为“长长的物件”,就会让人笑掉大牙。
另外,同学们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已都知道,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词居多。
所以在解释某些成语时,万不可把两个单音词看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如:例5 走狗“飞鹰走狗”中的“走狗”,是“走”与“狗”两个词。
意为“驱狗出猎”。
现代汉语中“走狗”却是一个词,常用义为“受坏人豢养而供其驱使并作恶的人”。
例6 身体“身体力行”中的“身体”,在古汉语中是“身”和“体”两个词。
“身”是“亲身”,“体”是“体验”,意思是“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而在现代汉语中却是一个词,指人的躯体。
从以上六例的探究可知,解释带有古汉语成分的成语时,不能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解释。
假如用了,一解就错。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释而不错呢?这就要求同学们在面对一些陌生的很有可能带有古汉语成分的成语时,要反复思考,细细分辨,最好多请教老师,勤查字典词典,把成语中古今同形异义词的词义真正搞懂弄通。
常见古今同形异构异义词语例释

常见古今同形异构异义词语例释1.烈士暮年(《龟虽寿》)烈士:古义:指有雄心壮志的人。
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的人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
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3.无论魏晋(《桃花记》)无论:古义: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4.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今义:道德品质十分恶劣。
)5. 小大之狱(《曹刿论战》)狱:古:诉讼案件,罪案。
今:监禁罪犯的地方。
6.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赤壁之战》)中国:古义:中原地区。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另:古“中土”亦指“中原”。
7.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非常:古义:意外事故(名词);今义:很、大(副词)8.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赤壁之战》)更衣今义:换衣服;古义:上厕所。
9. 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赤壁之战》)殷勤:古义:关切、问候。
也指深情厚谊。
今义:热情、周到;10. 往往今义:常常;古义:①处处。
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起义》)②时常,常常。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琵琶行》)11.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何苦:古义:哪怕,怕什么;怎怕。
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12.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鱼肉:古义:鱼和肉,意为被欺凌的对象(名词)。
也指“欺凌”之意。
今义:鱼的肉;13. 其实今义:实际上(副词);古义:①它的果实。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晏子使楚》)②那实际情况。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李固与黄琼书》)14.春秋今义:①春季、秋季;②时代名称;古义:①年龄。
天子春秋鼎盛。
(《治安策》)②一年。
蝼蛄不知春秋。
(《庄子·逍遥游》)③书名。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古今同形异义词(一)

古今同形异义词(一)作者:曹保顺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08年第21期古今同形异义词【把握】古义:握,拿在手里。
如: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走遍)海内而无饥寒之患。
(《论贵粟疏》)今义:一指抓住,多指抽象事物,如“把握时机”;二是做事成功的可靠性,如“你今年考上大学有把握吗?”古今同形异义词【百姓】古义:一是百官。
《国语》韦昭注:“百姓,百官也。
”二是贵族。
《尚书》郑玄注:“百姓,群臣之父子兄弟也。
”三是老百姓。
如: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
(《史记·陈涉世家》)今义:人民。
古今同形异义词【暴露】古义:一是显露。
暴读pù,如:农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
二是冒风雪。
暴读pù,如:使君感怒,以暴露于教邑之野。
今义:一般暴露、显露。
如:学生中暴露一些思想问题。
古今同形异义词【卑鄙】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指为人粗野。
常用作谦词。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不惜降低身分),三顾(到)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今义:品质恶劣。
常用作贬义。
如:真想不到,他竟会这样卑鄙下流。
古今同形异义词【北面】古义:一是两个人背靠背坐着。
后专指四个方向之一,与“南”相对。
如:引(率领)军北还。
(《赤壁之战》)古今同形异义词【布衣】古义:平民。
上古的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有能穿丝绸品。
所以“布衣”就成了老百姓的代称。
如: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今义:布制的衣服。
如:他和普通老百姓一样,过着布衣素食的生活。
古今同形异义词【不必】古义:两个单音词,意即不一定。
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今义:副词,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如:这道题我已经会做了,您不必给我讲了。
古今同形异义词【不避】古义:不比……差,不亚于,不次于。
是一个词。
如: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
(《论贵粟疏》)今义:不躲避,不躲开。
是两个词。
古今同形异义词【不过】古义:不得超过,不会超过。
文言文之古今异义

•今义:承接连词。 •古义:在这件事(上)。
–例如: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18、非常
•今义:很、大(副词)。 •古义:意外事故(名词)。
–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
19、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
–例如: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例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3、指示 今义: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口头或书面意 见。 古义:指给人看。
例如:壁有瑕 ,请指示王。(《廉颇荫相 如列传》)
4、行为 今义,举动。 古义:行,品行;为,做。
。例如: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五人墓碑记》)
5、以为 今义:认为。 古义:以,把;为,当做。
注意语素成语方言中保留的古义aa有些词的古义虽然在今天并不单独使用但作为现代汉语中的语素它还保留了古义
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 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 异义词。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 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 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 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 文言文的能力。
一、了解古今词义变化情况
指哥哥和弟弟。
如: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孟子.万 章上》
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
亲。 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 之地。(《六国论》)
D、词义强化(词义由轻而重)
诛:本义是谴责、责备。后来强化为“杀戮”。
如:“于予与何诛?” 《论语·公冶长》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史记·廉蔺列传》
动的距离,与“跬”同,古言“步”等于今天两步。
如:一举足为跬,再举足为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同形异义词语古今同形异义词语孙长江所谓“古今同形异义词语”,指的是两个古代的单音节词合在了一起,恰好与现代汉语中的某个复音节词的外在的形式一样,但在意思上却截然不同的一类特殊的词语。
作为高考课外古文阅读中必考的一个知识点,在考前,如果能对这类词语有所留意,在考试中就可免却许多麻烦。
这类词语的数量很大,下面只对其中的100个进行简要的分析。
1、其实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
如这个问题表面上看很难,其实一点也不难。
古义它们的果实。
如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晏子使楚》)他实际上。
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赤壁之战》)2、春秋今义春季秋季。
古义年龄。
如天子春秋鼎盛。
(《治安策》)再如公父母春秋高。
(1998年高考题)再如上初即位,富于春秋。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指整个一年。
如蝼蛄不知春秋。
(《庄子·逍遥游》)书名。
如孔子春秋作而乱臣贼子惧。
(《孟子》)3、卑鄙今义品质恶劣。
古义出身卑微,低贱。
如先帝不以卑鄙。
(《出师表》)4、不过今义转折连词,用在后半句话的开头,表示对前半句话的限制或修正。
如胃口不好,不过精神还不错。
副词,含有往小里、往轻里说的意味。
如当年他参军的时候,不过十三岁。
古义不会超过。
如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赤壁之战》)再如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廉颇蔺相如列传》)再如天地之所以养人者,不过此数也。
(《治平篇》)5、便宜今义物品价格低。
不应得的利益。
使得到利益。
古义有利的和应该做的。
如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史记·张释之列传》)再如汝既为水军都督,可以便宜行事,何必禀我?(《群英会蒋干中计》)6、颜色今义颜料和色彩。
古义脸色。
如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五人墓碑记》)再如屈原既放,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姿色。
如暮去朝来颜色故。
(《琵琶行》)7、殷勤今义热情周到。
古义恳切地慰问。
如肃奉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赤壁之战》)8、何苦今义不值得做;犯不上。
表示不值得。
古义;哪怕;怕什么。
如而山不加增,何苦挖不平?(《愚公移山》)9、无论今义连词,用来排除一切条件。
古义更不必说。
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10、亲戚今义有婚姻或血统关系的人。
古义父母兄弟,内亲外戚;有时专指父母。
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孟子》)再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再如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史记·郦生陆贾》)(该句中的“亲戚”就专指父母)11、行为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古义品行堪为。
如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五人墓碑记》)去一次是……如众谓余一行为可以纾祸。
(《指南录后序》)12、非常今义异乎寻常。
十分;极。
古义不一般的。
如而世之瑰怪、奇伟、非常之观。
(《游褒禅山记》)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五人墓碑记》)意外的事故。
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13、可怜今义值得怜悯;怜悯。
(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古义可爱。
如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孔雀东南飞》)可惜。
如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阿房宫赋》)14、无赖今义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刁钻泼辣无理取闹。
古义活泼好玩。
如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西江月》)胡作非为。
如纵士卒无赖。
(《段太尉逸事状》)15、从而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古义跟从,而且。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跟从,却。
如子路从而后。
(《荷鸟丈人》)16、指示今义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
古义指出来,给……看。
如璧有瑕,请指示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17、至于今义连词,表示说完一事,另说一事。
古义到了……程度(地步)。
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六国论》)再如伶仃孤苦,至于成立。
(李密《陈情表》)18、宣言今义表示政见的公告。
宣言、声明。
古义;公开扬言。
如(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19、赤子今义初生的婴儿。
对故土怀有纯真感情的人。
如“海外赤子”。
古义百姓的代称。
宁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
20、不行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
不中用。
接近于死亡。
不好。
表示程度很深。
古义不前往。
如向使六国各爱其地,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六国论》)再如王不行,是赵弱且怯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不就任。
如举孝廉不行。
(《张衡传》)不推行。
如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原道》)不能走路。
如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21、学者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古义求学的人。
如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治学的人。
如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游褒禅山记》)22、有意今义故意,居心。
有心思。
男女之间有爱慕之情。
古义愿意。
如先生不羞乃有意为文收责(通“债”)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有某种打算。
如将军岂有意哉?(《荆轲刺秦王》)23、爪牙今义帮凶,走狗。
古义爪子和牙齿。
如蚓无爪牙之利。
(《劝学》)得力的助手。
如爪牙信布(韩信、黥布),腹心良平(张良,陈平)(《汉书·叙说》)再如祈父,予王之爪牙。
(《诗经·小雅·祈父》)24、风流今义有才学而不拘礼节。
指跟男女情爱有关的。
古义有功绩而有文采的。
如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英雄业绩。
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5、于是今义承接连词,表示后一件事紧接着前一件事,后一件事往往是由前一件事引起的。
古义在这件事上。
如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捕蛇者说》)从此;从这个时候;在这个时候。
如晋于是始墨。
(《左传》)再如……于是鸱得腐鼠,过之,仰而视之,曰“吓!”(《庄子》)26、逢迎今义奉承,拍马(贬义)。
古义迎接。
如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孔雀东南飞》)27、明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古义第二年。
如明年秋,送客盆浦口。
(白居易《琵琶行》)再如明年,丞相薨。
(韩愈《祭十二郎文》)28、美人今义美貌女子。
古义宫妃、妃嫔。
如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29、左右今义大致范围。
控制,支配。
古义侍卫人员。
如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再如;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再如左右欲刃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30、具体今义明确,细致。
与抽象相对。
古义具备形体。
如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雁荡山》)31、祖父今义爷爷古义祖辈父辈。
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六国论》)32、故事今义(略)古义旧例,故例。
如苟以天下之大,而从破亡之故事。
(《六国论》)再如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
(1998年高考题)33、结束今义事情做完。
古义整装。
如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
(《冯婉贞》)拘束。
如荡涤放情致,何为自结束。
(《古诗十九首》)装束,打扮。
如倡女不胜愁,结束下青楼。
收拾行李。
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旅。
34、或者今义选择连词。
古义有的人。
如或者曰高增之时,隙地未尽辟。
(洪亮吉《治平篇》)35、约束今义使不越出范围。
古义盟约;诺言。
如秦自穆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规约;规章。
如切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史记·高祖本纪》)再如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控制;限制。
如恐北去后难约束。
(《汉书·匈奴传》)36、大风今义大的风。
古义麻风病。
如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
(《捕蛇者说》)37、垄断今义把持独占。
古义山川阻隔。
如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
38、一切今义;所有的。
全部的事物。
古义一律;一概。
如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采草药》)39、烈士今义;为正义事业献身的人。
古义有节操有抱负人。
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40、县官今义知县。
古义指天子、皇帝。
如此县官重太后,故不竟也。
(《汉书·霍光传》)指朝廷;官府。
如今县官铸农器,使民务本。
(《盐铁论》)再如县官如有廪稍之供。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41、山东今义山东省。
古义战国时期秦国崤山函谷关以东地区。
如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42、老大今义长子。
黑社会的头儿。
古义年纪大了。
如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43、向前今义向着前方。
古义先前;刚才。
如凄凄不似向前声。
44、鞠躬今义行礼。
古义弯着身子。
如我鞠躬不敢息。
(马中锡《中山狼传》)45、慷慨今义大方。
充满正气。
古义理直气壮,意气激昂。
如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
46、牺牲今义为正义事业而死。
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
如;牺牲玉帛,弗敢专也。
(《曹刿论战》)再如凡祭祀,供其牺牲。
(《周礼·地官·牧人》)47、往往今义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发生或经常发生。
古义处处。
如旦日卒中往往语。
(《陈涉世家》)再如墙往往而是。
(归有光《项脊轩志》)48、青春今义;青春时期。
古义春天;春季。
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49、秋天今义秋季。
古义;秋天的天空。
如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黄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0、交通今义运输与邮政事业的总称。
古义;结交;往还;勾结。
如其所与交通,无非豪猾大侠。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彼此相通。
如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
再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51、丈人今义岳父。
古义对年长男子的尊称。
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荷掉丈人》)主人。
如;家丈人召使前击筑。
(《史记·刺客列传》)长辈。
如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史记·匈奴列传》)52、留意今义当心;注意。
古义考虑。
如先生可留意矣。
(马中锡《中山狼传》)53、可恨今义使人痛恨。
古义痛惜。
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之以事,良可恨也。
(《马钧传》)54、口舌今义因说话而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古义言辞。
如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指南录后序》)55、穷困今义贫穷。
古义不得志;处境困窘;走投无路。
如忳郁悒余侘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屈原《离骚》)56、成家今义;结婚。
古义安家。
如将成家而致汝。
(韩愈《祭十二郎文》)57、成立今义(组织机构)筹划成功,(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
古义成人自立;成长自立。
如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李密《陈情表》)再如如此孩提者难友可冀其成立邪?(韩愈《祭十二郎文》)58、动摇今义不坚定;不稳固。
使……动摇。
古义松动。
如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59、几何今义数学的一个分支。
古义过不了多久;没有几天。
如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祭十二郎文》)再如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0、志气今义求取上进的决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