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总结报告
网络安全活动总结报告8篇

网络安全活动总结报告8篇网络安全活动总结报告 1网络,在现代社会已经变得十分普遍了,我们随处可以看见使用网络的人,老年人、小孩子、中年人人们使用网络看电影、炒股、浏览新闻、办公等等网络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崭新的面貌! 有了网络,人们办公更加高效,更加环保,减少了纸张的使用。
正好符合了我们当前的环保主题——低碳、节能、减排。
并且,现在有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专门培养这方面的高端人才,但也许,在培养专业的技能之时忽略了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他们有能力步入社会的时候,他们利用专业的优势非法攻克了别人的网站成了黑客走上了一条再也回不了头的道路!确实是,网络不同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它虚拟、空泛、看得见却摸不着,而我们的现实生活,给人感觉真实。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活动有着一定的条例、法规规定,在网络世界中,虽然是虚拟的,但是它也有它的制度、法律法规。
在这里,我简单罗列些一些关于网络中的法律法规:早在1991年,国务院就发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其中第三十条(五)未经软件著作权人或者其合法受让者的同意修改、翻译、注释其软件作品; (六)未经软件著作权人或者其合法受让者的同意复制或者部分复制其软件作品; 在94年又相继出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条例(一)违反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 (二)违反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备案制度的; (三)不按照规定时间报告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发生的案件的; (四)接到公安机关要求改进安全状况的通知后,在限期内拒不改进的; (五)有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其他行为的。
直到97年,公安部再一次完善了我国关于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公安机关会给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个人可以处罚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以一万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给予六个月以内停止联网、停机整顿的处罚,必要时可以建议原发证、审批机构吊销经营许可证或者取消联网资格;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网络安全的培训总结9篇

网络安全的培训总结9篇第1篇示例:网络安全在当今社会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但与此网络攻击、信息泄震等隐患也在不断增加。
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已经成为亟需的任务。
近期我参加了一次网络安全的培训课程,以下是我的总结:培训课程内容主要围绕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常见威胁和安全防范措施展开。
我认识到,要保障网络安全,首要的是要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了解各种网络威胁的类型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防范风险。
培训课程还介绍了针对不同威胁的常见安全措施,如密码管理、防火墙设置、网络监控等。
培训课程注重实践操作。
通过模拟网络攻击和防御的案例,我们深入了解了网络安全漏洞的原理和利用方法。
在模拟实验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常见的网络安全工具,如漏洞扫描器、入侵检测系统等,来检测并修复网络漏洞。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技能水平,也增强了对网络安全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培训课程中,我们还学习了网络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网络安全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涉及法律、道德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综合性议题。
了解网络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遵守规则,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培训课程还强调了网络安全的团队合作和责任意识,强调了每个人都是网络安全的重要环节,只有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网络安全的目标。
参加网络安全培训是一次非常有益的经历。
通过该培训课程,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新知识,也提高了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实践,不断完善自己的网络安全技能,为维护网络安全、保护信息安全作出自己的贡献。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网络安全问题,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网络空间。
【本文总计620字】第2篇示例:网络安全一直是信息时代的重要议题,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愈发突出。
为了加强个人和机构在网络世界中的安全防护意识,提高信息安全防范水平,近期我公司开展了网络安全培训活动。
网络安全技术总结汇报

网络安全技术总结汇报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重要课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网络安全技术进行总结汇报,以期提高人们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重视。
首先,网络安全技术主要包括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加密和身份认证等方面。
网络防火墙是最基本的网络安全技术之一,它可以对网络流量进行过滤和监控,防止恶意攻击和未经授权的访问。
入侵检测系统则是用来监控网络中的异常行为,及时发现并阻止潜在的攻击行为。
数据加密技术可以保护用户的敏感信息不被窃取,而身份认证技术则可以确保用户的身份真实可靠,防止非法登录和篡改。
其次,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技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需要考虑到多租户环境下的隔离和安全性问题,而大数据技术则需要考虑到海量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处理。
因此,网络安全技术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和威胁。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人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网络安全。
同时,政府、企业和个人都需要共同努力,建立起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和社会稳定。
综上所述,网络安全技术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课题,我们需要不断总结汇报,加强研究和应用,以保护我们的网络安全。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建立起更加安全和稳定的网络环境。
网络安全课程总结报告

网络安全课程总结报告1. 引言网络安全是当今社会中至关重要的话题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的便利性和广泛性带来了严重的安全威胁,如数据泄露、黑客入侵和恶意软件等。
为了更好地保护个人和组织的隐私和安全,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已经变得极为重要。
本文将对我参加的网络安全课程进行总结,并分享我在课程学习中所获得的重要知识和经验。
2. 网络安全概述在网络安全课程的开头,我们对网络安全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网络安全涉及保护网络系统、网络设备以及其中的数据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损坏或干扰的威胁。
为了实现网络安全,我们需要掌握各种基本概念和技术,如身份认证、加密、访问控制和防火墙等。
3. 网络攻击与威胁课程的下一个部分是关于网络攻击与威胁。
我们学习了各种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如拒绝服务攻击、网络钓鱼和恶意软件等。
了解攻击者的策略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网络攻击。
4. 网络安全措施为了保护网络安全,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网络安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以下重要的安全措施:4.1 密码安全密码是保护个人和组织信息的第一道防线。
我们学习了如何创建和管理复杂、安全的密码。
强密码包括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并且应定期更换。
4.2 防火墙防火墙作为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监控和过滤网络流量。
学习了如何配置和管理防火墙,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公司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软件。
4.3 加密技术加密技术可以将敏感信息转换为无法理解的形式,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我们学习了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技术,并了解了如何使用这些技术来保护数据。
4.4 安全审计和监控安全审计和监控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和应对安全漏洞和攻击。
学习了如何使用安全审计和监控工具,我们可以及时检测并应对潜在的安全问题。
5. 网络安全实践网络安全课程的最后一部分包括了实践环节。
我们参与了模拟网络攻击和防御的实验,以加深理解。
网络安全课程总结报告

网络安全课程总结报告网络安全课程总结报告网络安全是当今信息社会中的一项重要课题,针对网络安全问题,我院开设了网络安全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我对网络安全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该课程的总结报告。
首先,网络安全课程的设置合理。
该课程系统地介绍了网络安全的相关概念、原理、技术以及常见攻击手段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课程内容涵盖了网络安全的各个方面,包括信息安全、网络攻防、密码学、网络威胁等,对于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授课老师通过讲解、讨论、演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来传授知识,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课堂氛围活跃,学习效果好。
同时,老师还布置了相关的课后作业和实验,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再次,网络安全课程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在该课程中,除了传授知识外,还重视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训练,让学生能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网络安全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最后,网络安全课程的实践环节丰富多样。
实践是网络安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室环境搭建、攻防演练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网络安全的工作中。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网络安全的实际应用和挑战,增强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掌握。
总的来说,网络安全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网络安全的平台,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我不仅增加了对网络安全的认识,还掌握了网络安全的基本技能。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强对网络安全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
同时,我也希望学校能够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课程,加大对网络安全教育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为促进网络安全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网络安全活动总结报告6篇

网络安全活动总结报告6篇网络安全活动总结报告 120xx年7月21日至7月23日我参加了由刘星海老师主讲的《网络安全》课程,现将学习内容和心得总结如下:第一天学习了网络安全现状需求分析。
根据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对网络安全的现状分析,明确网络安全的作用;网络安全的趋势分析,明确未来网络安全的主要发展方向。
学习了sniff 软件安装和使用,包括FTP 明文抓包、http 明文抓包、telnet 明文抓包等。
制作了一份网络安全现状的调研报告。
第二天进行了网络攻击模拟实践。
根据网络攻击的基本过程,利用攻击软件完成网络扫描与网络监听、网络入侵、网络后门与网络隐身实现。
理解了网络踩点、网络扫描和网络监听技术、社会工程学攻击、物理攻击、暴力攻击、漏洞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网络后门的概念,掌握了使用Windows 20xx 无密码登陆的方法登陆远程主机、用DOS 命令进行IPC$$入侵、IPC$$入侵留后门的方法、IPC$$入侵的防护知识、计算机木马特点及其危害性、信息隐藏技术等。
第三天学习了系统安全配置方案。
包括Windows 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系统访问控制策略制定、网络访问控制策略制定、操作系统服务配置、网络安全评估与检测、网络安全方案设计。
具体包括物理安全、停止Guest 帐号、限制用户数量、多个管理员帐号、管理员帐号改名、陷阱帐号、更改默认权限、安全密码、屏幕保护密码、防毒软件、备份盘的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策略、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关闭不必要的端口、开启审核策略、开启密码策略、备份敏感文件、不显示上次登录名、禁止建立空连接、下载最新的补丁、关闭DirectDraw、关闭默认共享、禁用Dump 文件、文件加密系统、加密Temp 文件夹、锁住注册表、关机时清除文件、禁止软盘光盘启动、使用智能卡、使用IPSec、禁止判断主机类型、抵抗DDOS、禁止Guest 访问日志、数据恢复软件等。
总之,网络安全是社会稳定和谐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这次安全培训,使我进一步加强了网络安全方面意识,业务知识与技术学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网络安全技术的总结报告文档6篇

网络安全技术的总结报告文档6篇Summary report document of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 ogy汇报人:JinTai College网络安全技术的总结报告文档6篇小泰温馨提示:工作总结是将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并分析不足。
通过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指引下一步工作顺利展开。
本文档根据工作总结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自我性、回顾性、客观性和经验性的特点全面复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网络安全技术的总结文档2、篇章2:网络安全技术的总结文档3、篇章3:网络安全技术的总结文档4、篇章4:网络安全技术的总结文档5、篇章5:网络安全技术的总结文档6、篇章6:网络安全技术的总结文档网络安全中的入侵检测是对计算机系统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恶意行为进行识别和响应。
网络安全中的入侵检测系统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网络安全技术,天小泰给大家精心挑选了网络安全技术的总结,希望文章对大家有所启发。
篇章1:网络安全技术的总结文档在21世纪,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很多人甚至已经离不开网络。
有了网络,人们足不出户便可衣食无忧。
前些天刚从电视上看到关于年底网购火爆,快递公司也在“春运”的新闻。
以前人们找东西得找人帮忙,现在人们找东西找网帮忙。
记得有一次钥匙不知道放到了什么地方,就百度了一下“钥匙丢在那里了”,结果按照网友们提示的方案还真给找到了。
网络爆炸性地发展,网络环境也日益复杂和开放,同时各种各样的安全漏洞也暴露出来,恶意威胁和攻击日益增多,安全事件与日俱增,也让接触互联网络的每一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威胁。
网络安全课程总结

网络安全课程总结篇一:网络安全技术课程学习体会课程学习体会通过学习网络安全技术这门课,我了解到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全球信息化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大趋势;给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带来了革命性的改革。
但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联结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不均匀性和网络的开放性、互连性等特征,致使网络易受黑客、病毒、恶意软件和其他不轨的攻击,所以网上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认真分析网络面临的威胁,我认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防范工作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安全管理和技术防范相结合的工程。
在目前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首先是各计算机网络应用部门领导的重视,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防范意识,自觉执行各项安全制度,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构造全方位的防御机制,使系统在理想的状态下运行。
学习了这门课程,让我对网络安全技术有了深刻的了解及体会:一、网络安全的简介:安全就是最大程度地减少数据和资源被攻击的可性。
从本质上说,网络的安全和信息的安全等同,指的是网络系统的软硬件和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各种偶然的或者恶意的网络攻击而遭到损坏、修改、删除等,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从广泛意义上讲,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可控性,可用性和不可否认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所要进行研究的领域。
提供安全性的所有技术大致分为两个部分:1、对将被发送的信息进行安全性相关的变换,包括消息的加密,通过加密搅乱了该消息,使攻击者不可读;2、增加基于该消息内容的代码,使之能够用于证实发送者的身份。
二、网络安全脆弱的原因:1、开放性的网络环境正如一句非常经典的话:“internet的美妙之处在于你和每个人都能互相连接,internet的可怕之处在于每个人都能和你相互连接。
2、源于协议本身的挑战有网络传输就有网络传输协议的存在,每一种网络传输协议都有不同的层次、不同方面的漏洞,被广大用户使用的TcP/iP也不例外的存在着自身的漏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总结报告学校名称班级学号姓名20XX年X月1 文件安全传输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引发了人们对网络安全的重视,信息安全的目标在于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靠性、可用性和不可否认性。
网络漏洞是系统软、硬件存在安全方面的脆弱性。
安全漏洞的存在导致非法用户入侵系统或未经授权获得访问权限,造成信息篡改和泄露、拒绝服务或系统崩溃等问题。
文件安全传输方案:2.1 方案要求1.熟悉安全通信中常用的加密算法;2.熟悉数字签名过程;3.实现文件传输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
2.2 主要仪器名称1.Windows 2000/XP计算机两台。
2.CIS工具箱。
2.3 方案内容1.将任意两台主机作为一组,记为发送方——终端A和接收方——终端B。
使用“快照X”恢复Windows系统环境。
2.终端A操作:1)与终端B预先协商好通信过程中所使用的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和哈希函数;2)采用对称加密算法(密钥称之为回话密钥)对传输信息进行加密文,确保传输信息的保密性;64位密码:c080400414明文:hello world!密文:{115097728,-1527542226,315982460,167601359}3)使用终端B的公钥对回话密钥进行加密,确保传输信息的保密性以及信息接收方的不可否认性;接收方RSA公钥(e,n):(101,143)}99,81,23,81,52,81,81,52密码密文:{DES.4)采用哈希函数(生成文件摘要)确保传输信息的完整性,并使自己的私钥对文件摘要进行签名(得到数字签名),确保信息发送方的不可否认性;获取摘要:{3468fb8a6340be53d2cf10fb2defof5b}数字签名:{1130,582,1833,4,1991,1002,582,750,1002,1130,1465,1991,1130,500,500,1238,100 2,750,500,538,1238,153,1833,500,4,85,1204,1130,750,4,538,1465 }RSA私钥(d,n):(101,143)5)将密文加密后的会话密钥和数字签名打包封装(放在一起)后,通过网络传输给终端B。
3.终端B操作:1)与终端A预先协商好通信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对称加密算法;2)使用自己的私钥对终端A加密的会话密钥进行解密,得到准会话密钥;3)使用准会话密钥对得到的密文进行解密得到准明文;4)使用终端A的公钥对得到的数字签名进行解密,得到准明文摘要;5)使用哈希函数计算得到准明文摘要;6)将计算得到的摘要与准明文摘要进行比较,若相同则表明文件安全传输成功。
接收方:使用自己的私钥101对发送方加密的会话密钥进行解密的c0804004使用密钥c0804004对密文进行解密,得到hello word!使用发送方的公钥(1411,2041)对得到的数字签名进行解密,得到准明文摘要使用哈希函数计算得准明文摘要{3468fb8a6340be53d2cf10fb2defof5b}将计算得到的摘要与准明文摘要进行比较,发现相同说明文件安全传输成功2.4 对文件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直接加密的可行性不可行。
非对称加密算法安全性依赖于算法与密钥,其中用于消息解密的密钥值与用于消息加密的密钥值不同,但是由于其算法复杂,并且待加密的文件或信息一般较长,使得加密解密速度比对称加密解密的速度慢数千倍。
而AES对称机密算法是高级加密标准,速度快并且安全级别高,更适用于大量数据的加密场合。
不过因为非对称加密算法通常有两个密钥,其中“公钥”可以对外公布,“私钥”则只能由持有人一个人知道,两者必须配对使用,否则不能打开加密文件。
因而表现出非对称加密算法的优越性,对称式的加密方法如果是在网络上传输加密文件就很难把密钥告知对方,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有可能被窃听到;这时用非对称的方式对密钥再做一次加密,收件人解密是只要用自己的私钥就可以,这样能很好地避免密钥的传输安全性问题。
所以一般经常用其加密对称加密算法所使用过的密钥。
2 防火墙技术网络扫描通过选用远程TCP/IP不同端口的服务,并记录目标给予的回答,可以搜集到很多关于目标网络的有用信息,如系统开放的端口、提供的服务、服务进程守护程序的版本号、操作系统类型、操作系统的版本、网络拓扑结构、防火墙规则和闯入察觉装置等。
下面阐述端口扫描和远程操作系统扫描的主要技术。
实验目的:1.了解防火墙的含义与作用2.学习防火墙的基本配置方法主要仪器名称:1.Windows 2003系统防火墙2.Udptools-udp连接工具实验原理:1.防火墙基础操作:操作概述,启用windows 2003系统防火墙,设置规则阻断icmp回显请求数据包,并验证对UDP工具的里外操作在启用windows 2003系统防火墙之前,同组主机通过ping指令相互测试网络连通性确保相互连通的,若测试未通过先排除故障2.本机启用防火墙,并设置防火墙对本地连接,进行操作3.同组主机通过ping之恋互相测试网络连通性,确保相互连通4.设置本级防火墙允许其传入icmp回显请求.第三次测试网络连通性5.2.1 NAT服务器正常运行的检测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分别为应用层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其中,UDP协议相对比较简单。
启用Windows2003系统防火墙,设置规则阻断ICMP回显请求数据包,并验证针对UDP连接工具的例外操作。
1.在启用防火墙之前,同组主机通过ping指令互相测试网络连通性,确保相互是联通的。
若测试未通过则需要清楚故障;2.本机启用防火墙,并设置防火墙仅对“本地连接”保护;3.同组主机通过ping指令互相测试网络连通性,确认是否相互连通;回答:没有连接,测试超时。
4.设置本机防火墙允许其传入icmp回显请求;5.第n词测试网络连通性。
回答:测试连接成功。
2.2 NAT服务器——防火墙(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是在局域网内部网络中使用内部地址,而当内部借点要与外部网络进行通讯时,就在网关处,将内部地址替换成公用地址,从而在外部公网上正常使用。
NAT服务器的网络地址转换1.客户机将数据包发给运行NAT的计算机;2.NAT将数据包中的端口号和专用的IP地址换为自己的端口号和公用的IP地址,然后将数据包发给外部网络的目的主机,同时记录一个跟踪信息在映像表中,以便向客户机发送回答信息;3.外部网络发送回答信息给NAT;4.NAT将所收到的数据包的端口号和公用IP地址转换为客户机的端口号和内部网络使用的专用IP地址并转发给客户机;5.NAT服务器可使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无法直接访问,而要通过它的转换,将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隔离开来,因此NAT服务器可起到防火墙的作用。
入侵检测技术3Snort是一个强大的轻量级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它具有实时数据流量分析和记录IP网络数据包功能,能够进行协议分析,对网络数据包内容进行协议分析,对网络数据包内容进行搜索/匹配,他能够检测各种不同的攻击方式,对攻击进行实时报警,此外,Snort是开放源的入侵检测系统,并且有很好的扩展性和可移植性。
3.1 嗅探器嗅探器模式是从网络上读取数据包并作为连续不断的流显示在终端上。
1.启动Snort,进入实验平台,单击工具栏:“控制台”按钮,进入IDS工作目录,运行Snort对网络etho进行监听。
并遵循以下要求:1)仅捕获同组主机发出的icmp回显请求数据包;2)利用详细模式在终端显示数据链路层,应用层信息;3)对捕获的信息进行日志记录。
Snort命令:Snort -i etho -deo icmp and src net 172.16.0.37 -l/var/log/Snort2.查看Snort日志记录Snort数据包记录1)对网络接口etho进行监听,仅捕获同组主机发出的Telent请求数据包,并将捕获数据包以二进制方式进行,存储到日志文件中;2)当前主机执行上述命令,同组主机Telent远程登录当前主机;3)停止Snort,捕获读取Snort.log文件,查看数据包内容。
3.2数据包记录器数据包记录器模式是把数据包记录到硬盘上。
1.对网络接口etho进行监听,仅捕获同组主机发出的telnet请求数据包并将捕获数据包以二进制方式进行存储到日志文件中。
Snort命令:Snort -i etho -b top and src net 172.16.0.37 and dst port 232.当前主机执行上述命令,同组主机telnet远程登录到当前主机。
3.停止Snort捕获,读取Snort.log文件,查看数据包内容。
Snort命令:Snort -r/var/log/Snort/Snort.log.1304385940网络入侵检测系统3.3.网路入侵检测模式是最复杂的,而且是可配置的。
可以让snort分析网络数据流以匹配用户定义的一些规则,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一定的动作。
1.在Snort规则集目录/opt/ids/rules下新建Snort规则集文件new.rules,对来自外部主机的目标为当前主机80/tcp端口的请求数据包进行报警。
报警消息自定义,Snort规则alert tcp! 172.16.0.39 any→172.16.0.39 802.编辑Snort.conf配置文件,使其包含new.rules规则集文件,具体操作如下:使用Vim编辑器打开Snort.conf,切至编辑模式,在最后添加新行包含规则集文件new.rules。
添加包涵new.rules规则集文件语句Include $RULE-PATH/new.rules3.以入侵检测方式启动Snort,进行监听启动命令:/Snort -c Snort conf。
以入侵检测公事启动Snort,同组主机访问当前主机Web服务。
4 病毒攻防技术实验目的:1.了解脚本病毒的工作原理2.了解脚本病毒常见的感染目标和感染方式3.掌控编写脚本病毒专杀工具的一般方法主要仪器名称:Windows脚本安全wsh 能够解释执行VBS和JS文件4.1简介脚本程序的执行环境需要WSH环境,WSH为宿主脚本创建环境。
即当脚本到达计算机时,WSH充当主机的不分,它使对象和服务可用于脚本,并提供一系列脚本执行指南。
4.2脚本病毒的主要特征1.由于脚本是直接执行,可以直接通过自我复制的方式传染其他同类文件,并且使异常处理变得非常容易;2.脚本病毒通过HTML文档,Email附件或其它方式,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遍世界各地;3.新型的邮件病毒,邮件正文即为病毒,用户接收到带毒文件后,即使不将邮件打开,只要将鼠标指向邮件,通过预览功能被激活;4.病毒源码容易被获取,变种多;欺骗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