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绪论
《普通地质学》第一章 绪论 (舒良树·第三版)

二、地质作用的主要特点
▪ 空间的广泛性: 宏观与微观
▪ 时间的漫长性与 瞬间性
•几十亿年—几百万年 •几十年—几百年 •几分—几秒
▪ 地质系统过程的复杂性
三、地质作用的研究方法
“历史比较法”--“将今论古”
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 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即所谓的“历史 比较法”(或称“将今论古”) 的原理。 —英 C. Lyell, 1791-1875
以古论今,论未来
现今地质作用往往是漫长地质作用过程中的一 个片段,而在过去的地质记录中往往保留了某 一地质作用的全过程。因此,认识了过去就能 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在并预测未来。
8451亿元,8.7万人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地质学的任务 第三节 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第四节 地质作用及其特点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1. 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 2. 研究物质在地球内部的空间分布规律 3. 研究地球的历史 4. 研究地质学的应用问题 5. 研究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6. 综合性研究
Geologists study Earth history: Today we are concerned about climate change. Many geologists are working to learn about the past climates of Earth and how they have changed across time. This historical geology news information is valuable to understand how our current climate is changing and what the results might be.
普通地质学讲01 绪论

第一章
地质学领域著名科学家简介 国外著名地质学家: 1. 赫 顿 2. 阿 维 3. 维尔纳 4. 瓦尔特 5. 魏格纳 中国著名地质学家 1. 张鸿钊 2. 李四光 3. 王鸿祯
绪论
12
第一章
第一节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绪论
总结 了解和掌握地质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以及正 确的理解和应用“将今论古”原则是学好地质学的前提。另外 了解地质学的发展历史,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是我们求得进 一步发展,少走弯路的捷径。 思考题: 1.什么是地质学,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举例说明如何正确地应用“将今论古”原则。
第一章
第二节
地质学的特点与研究方法(一)
绪论
由于地质学研究内容的特殊性,因而地质学具有以下特点: 1.学科的实践性 地质学科的大部分研究对象存在于野外,因此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 强的学科,只有深入到大自然中去,才能较好的理解和掌握地质学。 2.地质现象的复杂性 由于地质现象种类繁多,每一种现象都具有独特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因此在研究地质现象时应树立正确的时空观。例如当我们研究晶体的结构 时常用微米、纳米作为尺度单位,而一次造山作用则用百万年作用时间单 位等。 3.认识的局限性 由于人类的技术手段及地质现象的复杂性,造成人类对地质现象的认 识十分有限。例如,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钻孔大约为12公里,不到地球半径 的2‰,因此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地球内部的情况,另外,人类的寿命一般不 超过100岁,而一次造山运动的形成过程则长达数百万年至上千万年,因此 对单个人来说我们地质学的形成与发展(一) 地质学发展史是人类在生产和探索地球奥秘的过程中,逐 步认识地球的组成和结构,地球及其生物界演变的规律,特别 是地壳和岩石圈运动规律,并为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矿 产资源,保护环境的历史。 人们对地球的认识源远流长。在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原始朴素的地质知识逐渐形成了地质科学的知识体系。根据地 质知识发展的程度,并参照其社会文化背景,可将地质学发展 史划分为5个时期。 1.地质知识积累和地质学萌芽时期(远古~1450) 这一时期,人们对地球和地质现象的认识是直观的,解释 是猜测的、思辨的,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为主要特征。 远古时代人类通过石器的采集和制作,逐步了解了岩石、 矿物的某些性质。在经受地震、火山、洪水的灾害并与之斗争 的过程中,逐步认识了大自然中的地质现象和过程。主要表现 在:1)岩石和矿物知识的积累;2)对地质作用的认识;3) 对地球的启蒙认识;4)中世纪的地质学等方面。
南京大学_普通地质学_1普地绪论

Section 4 Geoscientists’ mission How ?
1.寻找急缺资源:水,黄金,油气,富铁,地热。 2.对地质灾害进行预测预报:地震,火山,海平面变化,洪灾, 滑坡,海啸,泥石流 -1902-5-8夜,Pelee火山爆发,200km/h下泻,St.Pierre市 2.8万人死亡,仅2人幸存,形成1397米高的火山岛 -79-8-24,(意)Vesuvius火山爆发,埋没了Pompeii城和 Herculaneun城 -98年中国洪灾,损失数百亿元;1976-8,唐山8级大地震, 数 十万人死亡;99年9月台湾集集7级地震,日月潭被严重破坏 3.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青藏铁路;高速公路; 长江大桥;城市地铁;黄河小浪底;三峡大坝;高楼地基) 4.为解决重大理论问题提供线索(材料力学,长时间变形 结果分析,高压高温实验,矿物岩石形成条件模拟实验) 5.普及地学知识,让全人类都来关心地球家园(黄河断流、 三峡库区、黄山、华山滑坡问题)
Further reading suggestions
1. Jolivet L, Nataf H-C. 2001. Geodynamique. Paris: DUUNOD. 2. Jean DERCPURT, Jacques Paquet. 1999. Geologie objets et methodes. Paris: DUUNOD, 1-456
Section 5 Contents and branches of Earth sciences
1.研究地球结构构造的分科 a.构造地质学(Structural Geology) 研究地壳岩石-变质变形(Metamorphism-deformation)运动学(Kinematics)-地球动力学(Geodynamics)-地质历史 b.地球物理学(Geophysics) ● 研究地球重力、地磁、电性、地震波传播特性 ● 与构造地质结合,研究地球深部的成分、结构、构造 2.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及其迁移富集规律的分科 a.矿物学(Mineralogy):矿物形态、成分、结构构造 b.岩石学(Petrology): 岩石类型、成因、年龄 c.矿床学(Economic Geology): 矿体的形成条件、机制、 过程 d.地球化学(Geochemistry): 元素迁移富集过程、地质 作用的化学过程
普通地质学绪论

1 研究地球物质组成及变化规律的学科: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等。
地Hale Waihona Puke 学的特征及研究方法地质现象的四维性(三维空间+时间)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反演推理(将今论古)
室内实习10学时
地质现象的四维性(三维空间+时间)
需要掌握有关的基础地质理论有:动力地质的基本原理、动力来源、动力性质、作用过程、及结果。
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收集资料 系统分析 实验论证 反演推理(将今论古) 提出假说
野外调查
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总40学时
地质事件在空间上既又宏观性,又有微观性
《普通地质学》课程结构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4 地质学应用方面: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地震地质学、环境地质学。
地质学的特征及研究方法
收集资料 野外实习两周
3 研究地球 、演化规律及古生物演化特征的有:地史学、地层学、古生物学、岩相古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
3 研究地球 、演化规律及古生物演化特征的有:地史学、地层学、古生物学、岩相古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
室内实习10学时
地质现象的四维性(三维空间+时间)
系统分析 1 研究地球物质组成及变化规律的学科: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等。
《普通地质学》课程结构
总40学时 课堂授课30学时 室内实习10学时 电影3学时 野外实习两周
地质学的内容及分科
1 研究地球物质组成及变化规律的学科:矿物学、岩石学、 矿床学、地球化学等。
2 研究地球结构及其变动规律的学科有:构造地质学、地 貌学、大地构造学、地质力学等。
3 研究地球 、演化规律及古生物演化特征的有:地史学、 地层学、古生物学、岩相古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
第一章绪论

构造地质学、动力地质学、大地构造学、 地球物理学
3、研究地壳的发展历史、古代生物及古地理演化规律的 分科
古生物学、地史学、地层学、地质年代学、 第四纪地质学、区域地质学、古地理学、古气候学
4、研究地质学的应用分科
① 研究资源方面的分科 矿床学、矿产地质学、矿山地质学 找矿勘探地质学、水文地质、旅游地质学 ② 研究能源方面分科 石油地质学、煤田地质学、天然气地质学 核能地质学、地热学 ③ 研究人类生活环境和灾害防护的分科 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学、灾害地质学 地震地质学
三、内容与分科
1、研究地壳的物质组成、分类、成因及演化规律的分科
① 地球化学 研究组成地壳的最基本物质单位─元素,
它的性状及其在地壳中的行为。 ② 矿物学 研究地壳中的元素如何组成矿物以及矿 物的性状、形成条件和利用。 ③ 岩石学 研究地壳中的矿物如何组成岩石,岩石 的特征形成和演变的规律。
2、研究地壳运动、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及成因的分科
进行,也可涉及地表。主要类型包括:
地壳运动: 由内部能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可使一定的地区
发生水平或垂直的位移,造成海陆变迁,使岩层褶曲、断裂。
地震作用:因构造运动引起的地壳发生快速的颤动。 岩浆作用: 岩浆是在地下深处形成的硅酸盐熔融体,岩浆可以
侵入到地壳中,或以火山喷发的方式喷出地表。岩浆的形成、运 移直至冷凝固结成为岩石的过程,称岩浆作用。
二 、 教 学 内 容
普通地质学的主要内容:
◆ 地球和地壳的基本特征。
◆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规律和产物。 ◆ 地壳发展和演变的一般规律及其有 关学说。
◆行星地质及环境地质的基本知识等。
二 、 教 学 内 容
上述内容对学习地质学来说都是必
2016版普通地质学01 绪论

8VIBO 6OJWFSTJUZ
地球科学发展趋势
从数值模拟向预测发展
高新技术的应用: 遥感,深部探测
微观地球科学:电镜,隧道电子显微镜,分
./#001!02!3)04)+-!$%4!3)05$,'/+
!"#$%!&%'()*+',-
子生物学,纳米科学,同步辐射加速器,质 子加速器。
地球科学的革命——板块构造有待微观地球科 学的发展:分子古生物学,结构矿物学,纳米环 境地球化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
8VIBO $IJOB
4DIPPM PG (FPEFTZ BOE (FPNBUJDT
8VIBO 6OJWFSTJUZ
(2)古罗马:
斯特拉波(公元前63-公元20年) ——《地理学》论及化石、海陆升降、火山、地
震、河流的搬运与沉积作用等。
老普里尼
——《自然史》(77年)对矿物进行专
./#001!02!3)04)+-!$%4!3)05$,'/+
生命进程曾多次被可怕事件所打断”,“地
球表面曾经历过相继的革命及各种灾
变”。
8VIBO $IJOB
4DIPPM PG (FPEFTZ BOE (FPNBUJDT
8VIBO 6OJWFSTJUZ
法国学者拉马克(Lamark,1744-1829)、
英国学者郝屯、莱伊尔认为许多大变化是由
一系列微小的变动逐渐积累而形成的。
研究功能-社会服务(研究功能的动力):找 矿,社会型,环境型,气象计划
关键区域:南北极,青藏高原,黄土高原,洋 脊,地幔热柱,大陆架和大陆内部的碰撞带
典型现象:厄尔尼诺,酸雨,臭氧空洞,海平 面变化,洋底锰结核,黄土,温室效应
普通地质学

1-1: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一、主要研究固体地球的上层,即地壳和地幔的上部。
1-2:地质学的任务
一、指导寻找矿产、能源和水资源。
二、指导认识地球形成、变化规律及宇宙起源和演化。
三、查明自然、地质灾害的规律。
四、查明工程建筑与地质、地质环境与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关系。
四、地热的成因
原始地球的重力分异。
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原子能。
构造运动的摩擦生热。
第四章 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4-1:外力地质作用的一般特征
一、引起外力地质作用的因素
大气(圈):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
大气圈的地质意义:
基性岩 主要由辉石、基性斜长石组成,色较暗,色率75-35%,二氧化硅45-52% 。
中性岩 主要由角闪石、黑云母、中长石、 碱性长石组成,色较浅,色率35-20%,二氧化硅53-65%。
酸性岩 由黑云母、钾长石、钠长石、石英组成,色浅,色率小于20%,二氧化硅大于65%。
不等粒结构 粗大晶粒(斑晶),细小晶粒(基质)。
斑晶(成分相同)和基质为显晶质(似斑状结构)。
斑晶为显晶,基质为隐、非晶质 (斑状结构)。
二、构造:指集合体形态、大小和相互关系
块状构造 矿物排列无规律,岩石为均匀块体。
流纹构造 柱、片状矿物沿流向定向排列形成流纹状,气孔被拉长。
黑色金属:铁、锰、铬、钒、钛。
有色金属:铜、铅、锌、铝、镍、钴、钨、锡、铋、钼。
稀有金属:铍、锂、铌、钽、锆、镉、镓、铟、稀土。
贵金属:金、银、铂、钯、钌、锇、铱、铑。
冶金辅料:石灰岩、白云岩、硅石、菱镁矿、耐火粘土。
普通地质学-教学课件.doc

第一章:绪论地质学:研究对象一-地球,是研究地球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地球形成与演化历史以及地球表层各种作用、各种现象和其成因的学问。
地球:是由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和固体地球(地壳、地幔、地核)构成。
地质作用: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口然作用。
内力作用:岩浆作用、构造作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
外力作用:风化作用、重力滑动作用以及各种地壳表层的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将古论今:即用现在正在发生的地质作用去推测过去、类比过去、认识过去。
第二章:矿物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正常情况下呈结晶质的元素或无机化合物。
准矿物:其产出状态、成因和化学组成等方面均具有与矿物相同的特征,但不具有结品构造的均匀固体。
晶体:内部原子和离子在三维空间周期性重复排列(有序排列)的固态物质。
非晶体:内部原子和离子在三维空间不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如:玻璃质,胶体等。
同质多像:相同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可以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从而成为不同的矿物。
类质同像: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以部分地被性质相似的它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
单体形态:一向延长型:晶体沿一个方向特别发育,呈柱状、针状、纤维状等。
二向延长型:晶体沿两个方向特别发育,呈鳞片状、片状、板状等。
三向等长型:晶体在三维空间发育程度近于相等,呈等轴状或粒状。
集合体形态:单体为一向延长型,集合体为纤维状或毛发状。
单体为二向延长型,集合体常为鳞片状。
单体为三向延长型,集合体为粒状或块状。
光学性质:透明度:矿物透过可见光的能力。
光泽:矿物反射光线的能力。
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土状光泽、丝绢状光泽。
颜色:表现为吸收光波的补色。
自色、他色、假色。
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力学性质:硬度:矿物抗外来机械作用的强度。
解理:晶体受力后能够沿着一定结晶方向分裂成为平面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学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但当前限于 地质学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 人类的能力和实际需要,其研究对象主要局限 于地球表层的地壳或岩石圈。
研究对象
里3层,外3层
地质学分科
研究地球物质组成的学科,如结晶学、矿物学、岩石 学、矿床学及地球化学等; 研究地球结构、构造和运动的学科,如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及动力地质学等; 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学科,如地层学、古生物学及地史 学等; 研究地球资源的找寻和勘查方法,以及地质环境评价 和对策的学科,如地质制图学、找矿勘探地质学、遥感地 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探矿工程学、地球物理 勘探学、地球化学勘探学、环境地质学及数学地质学等。
谢谢大家
地质学发展简史
2.地质学初创时期(1775--1830年) “水火之争”--水成派:德国地质学家维尔纳 -(A.Werner,1749--1817年)—首创矿物分类法并提 出按成分区分岩石;第一个建立花岗岩、正长岩和玄 武岩等的鉴定方法;首先总结出研究地层层序的方法 并注意到片麻岩和花岗岩是层位最深的地层。 火成派:英国地质学家郝屯(J.Hutton,1726-1797)—最早指出脉岩的存在及与沉积岩的穿插关系, 描述了烘烤现象;第一个阐明角度不整合的成因。提 出了“均变论”的原始思想。
二、地质学的特点、研究方法 地质学的特点、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整体规模宏大 厚度约100km。 2.发展过程漫长 地球自形成以来的演化历史约有 岩石圈的表面积超过5×10-8km2,平均
4600Ma;地质记录的不完整。 3.作用因素复杂 4.区域差异明显
2011.1.26日本九州 日本九州 南部雾岛山新燃岳 火山喷发
大地构造学
找矿勘探 地质学
北 京
遥、矿物、岩石和矿产的特 征、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 (2)地球的运动规律以及运动的产物,即地球的结构和 构造,区域地质构造、岩石圈的结构和运动规律; (3)地球的历史和演化规律,研究局部地区、大陆以至 整个岩石圈的发展和演化史; (4)地球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地球环境以及保护地 球的理论和方法。
地质学发展简史
“英国地质学之父”史密斯(W.Smith,1769-1839): 生物层序律(low of faunal succession)—— 不同时期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类型的化石及其组 合,而在相同时期且在相同地理环境下所形成 的地层,只要原先的海洋或陆地相通,都含有 相同的化石及其组合。
地质学发展简史
物质组成
方解石
石棉
火山岩石
水晶
中国大地构造分区略图
显 生 宙 的 生 物 集 群 绝 灭
地质学的研究意义
1.与人类生活生产有密切关系(矿产:石油、 天然气、煤、金属、肥料、建材等); 2.地下水; 3.环境污染与防治; 4.灾害预防与治理(地震、火山喷发、泥石 流、滑坡、塌方等); 5.工程建设(铁路、桥梁、工厂、水利设施 等); 6.探索地球(甚至宇宙)产生、发展、演化 以及生命的起源、发展演化等一些基本科学问 题(资源与环境、资源与人口增长);
主要参考书目
1.汪新文主编<地球科学概略> 2.李叔达主编<动力地质学原理> 3.杨伦等编著<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 4.夏邦栋主编<普通地质学> 5.陈洪治主编<矿床地质基础> 5.王大纯等编<水文地质学基础> 6.朱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史(1949~2000)>
思考题
1.地质学在地学研究中的 地位以及与其他相关学 科的关系。 2.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3.地质学研究对象的特殊 性及其研究方法。
3.近代地质学时期(1830--1954) 1830年英国著名地质学家莱伊尔(C.Lyell, 1797--1875)发表了划时代经典著作《地质学 原理》标志着近代地质学体系的建立。正式提 出均变论。 1857年,丹纳将霍尔(美国古生物地层学 家)发现的长条形沉积盆地命名为地槽。1885 年奥地利地质学家徐士提出地台概念。形成了 统治地质学一百多年的槽台学说。
1912--1915年间,德国气象学家、地质学家魏格 年间,德国气象学家、地质学家魏格 年间 纳(A.L.Wegener,1880--1930)创立了大陆漂 , )创立了大陆漂 移学说,出版了《海陆起源》一书。 移学说,出版了《海陆起源》一书。
A.L.Wegener
地质学发展简史
4.现代地质学时期(1954--现在) 美国学者赫斯和迪茨提出海底扩张假说。 1965年加拿大地质学家威尔逊(T.Wilson) 提出转换断层的概念。 1968年,法国学者勒皮雄(X.Lepichon) 和美国学者摩根(J.Morgen)同时提出板块学 说。
四、地质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地质学是地质学相关的各学科的研究基 础和前提。 各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又丰富了地质 学的内容,推动着地质学的发展。
GEO.
古 气 候 物 生
古
BIO.
PHYSI. 物理化学
CHEMI.
沈括
地质学发展简史
1.前地质学时期(史前--1775年) 沈括“梦溪笔谈”(1031—1095 年):沧海桑田 斯坦诺(丹麦):地质学三定律 (叠覆律、原始连续律、原始水平律)
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开展地质考察与调查 专题性的地质考察和综合性的区域地质调 查是收集资料的两种基本方法。 室内综合研究
三、学习地质学应注意的问题
1.建立认识地质事件的时空观念 2.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 3.运用现实类比和历史分析的原则 将今论古”的原则, “将今论古”的原则,从研究眼前正在进行的地质过程 入手,总结其规律, 入手,总结其规律,再去推论地质历史上同类事物的发 展和结局。 展和结局。 4.实践出真知
普通地质学
绪论
提要: 提要: 一、地质学研究对象、内容和分科; 地质学研究对象、内容和分科; 二、地质学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 地质学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 三、学习地质学应注意的问题; 学习地质学应注意的问题; 四、地质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地质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地质学研究对象、内容和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