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即墨非物质文化遗产

即墨非物质文化遗产小龙山传说简介没尾巴老李的传说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和传奇性神话背景,其“没尾巴老李”、“取龙牌降甘霖”、“黑龙江战白龙”的传说家喻户晓,声名“扬幽燕,播秦晋,名辽东”。
“没尾巴老李”是在即墨一带流传乡民很广的民间神话故事。
据传,北宋初年,龙山下有一李姓之妻王氏生一小黑龙,因闪失被削去尾巴,小黑龙痛极,一爪抓出山顶的龙池,后飞去黑龙江战胜行灾作恶的大白龙,为民除害兴利,人们把这条黑龙称为“没尾巴老李”,极为尊崇。
没尾巴老李行云布雨极为灵验,若遇天旱,求雨辄应,恩泽广布。
据载,明清以来就盛行“取龙牌”祈雨,没尾巴老李的传说流畅大半中国。
崇祯初年即墨邑侯程调羹因久旱不雨,步祷于龙山祈雨,一步一顿首,甘霖立沛。
同治年间,嘉靖龙牌取至山西,雨辄连沛。
光绪十年,燕地大旱,慈禧遣人取龙牌,及至京郊,阴云骤布,慈禧大喜,出迎十里,甘霖大澍,当年亲书“泽周壮武”匾额,光绪皇帝敕封其为“九江王”。
田横祭海节简介田横镇是青岛即墨东部沿海一个沉淀着二千多年历史文化的滨海古镇,因秦末汉初田横及五百义士而得名。
这是胶东半岛一个山海风光旖旎、民俗风情独特的“世外桃源”,浓郁而源远流长的地域文化折射出这片土地独特的魅力。
田横镇周戈庄村是被青岛市政府命名的唯一的“民俗旅游村”。
历史上每年3月18日前后,这个小渔村的渔民们就会沉醉在一种虔诚、神秘而欢乐的节日气氛中,比过年还热闹。
因为“谷雨”百鱼上岸,渔民出海作业从此开始,祭海在此时也最隆重。
周戈庄村将原始的祭海民俗完好地保留并延续了500多年。
在田横镇,像周戈庄村一样具有祭海传统的小渔村还有很多,比如黄龙庄、羊山后等等,其中数周戈庄村规模最大。
以前渔民祭海没有固定日期,各家各户自选一个黄道吉日把渔网抬上船,便开始祭海,所以又称“上网”,祭海的第二日便正式出海作业。
从2004年开始,田横镇党委、政府引导当地群众,不断挖掘地方民俗文化资源,以祭海节为突破口,着力打造民俗文化品牌。
2020年整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doc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共计153项)
一、民间文学(共计30项)
二、传统音乐(共计15项)
三、传统舞蹈(共计20项)
四、传统戏剧(共计4项)
五、曲艺(共计13项)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共计12项)
七、传统美术(共计13项)
八、传统技艺(共计29项)
九、传统医药(共计2项)
十、民俗(共计15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共计153项)
一、民间文学(共计7项)
二、传统音乐(共计19项)
三、传统舞蹈(共计16项)
四、传统戏剧(共计15项)
五、曲艺(共计4项)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共计6项)
七、传统美术(共计23项)
八、传统技艺(共计32项)
九、传统医药(共计10项)
十、民俗(共计21项)。
崂山民间故事

崂山民间故事
崂山民间故事是流传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的民间文学,是崂山人民千百年来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
这些故事情节曲折、感人,语言朴素、诙谐,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如《石老人的传说》《枣核儿》《崂山的传说》等。
这些故事中最早的发生于远古年代,如“马首是瞻”的传说,描述了薛仁贵征东时因为贪看美景,走迷了路,他骑着马爬上山头,向远处瞭望,才找到了出山的道路的故事。
而“飞凤崖”的传说则讲述了古代崂山属即墨县管辖,有个姑娘心灵手巧,绣花的手艺远近闻名,县官费尽心机想霸占她,但最终失败的故事。
2006年10月,崂山民间故事入选首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12月入选首批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6月7日,崂山民间故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些荣誉证明了崂山民间故事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崂山民间故事是充满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民间文学,是崂山人民世代传承的文化瑰宝。
在青岛,有一个故事叫赶大集

CultureVision在青岛,有一个故事叫赶大集There is a Story Named Going to the Fair in Qingdao腊月的大集,在许多老青岛眼里,是冬日里的暖阳,是童年里的美好记忆,更是成长中的不可或缺。
进了腊月门,一个个有着百年历史的青岛大集开始散发出浓浓的年味,是植根于青岛人心中的“最纯民俗风” 。
正月里的大集,不似腊月大集的热闹拥挤,但却别有一番风味,蔬菜水果、肉类水产也是一应俱全,只要你找对了地方,不但“年味”不减,偶尔还会有惊喜。
文/韩海燕 图/王华青岛李村大集有着最地道的青岛味儿。
The authentic Qingdao style is manifested by the fair in Li Cun.对青岛人而言,赶大集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很久前。
有人说,大集好似一个社会,里面藏着多元的经济信号,蕴含着浓浓的文化味道。
商品经济不发达的过去,集市是人们互通有无,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式。
经济日益发达的现在,密集的超市和便利店取代大集供给人们需要的东西,但在人们的心目中,那充满着吆喝声、洋溢着快乐的大集文化永远都是无法替代的。
最地道的青岛味儿青岛李村大集,在1872年的《即墨县志》中,就有记载。
其后100多年,时代在不断变幻,生活更以令人惊异的方式演进,但每逢农历二、七,这个在李村河的河床上一字排开的庞大集市,却始终商摊密布、人潮汹涌。
时间并不总是带来改变。
它更神奇的力量,是让一些东西留存,积淀为传统。
当然,售卖的东西早已不同,曾经负载的复杂的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地剥落。
但人们可以确信,正是因为这些传统的延续,这座城市才会这样丰富、这样生动。
舌尖上的上马大集虾虎、蛤蜊、海蛎子、鱿鱼、蛏子、老板鱼……如果你是海鲜发烧友,来到这里一定会让你大呼过瘾;如果你喜欢热闹,爱好传统民俗文化,那么10万人同赶一集的景象绝对让你不虚此行。
这里就是始于清康熙年间、有着300多年悠久历史的青岛市城阳区上马大集。
青岛 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第一批青岛市地名保护名录。
其中,城阳区大通宫、法海寺、青云宫、大沽河、棘洪滩水库共5个地名被收录。
一、大通宫
地名标准名称:大通宫
罗马字母拼写:Datong Gong
地名类别:具有地名意义的纪念地、旅游胜地
所在(跨)行政政区: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
二、法海寺
地名标准名称:法海寺
罗马字母拼写:Fahai Si
地名类别:具有地名意义的纪念地、旅游胜地
所在(跨)行政政区: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
三、青云宫
地名标准名称:青云宫
罗马字母拼写:Qingyun Gong
地名类别:具有地名意义的纪念地、旅游胜地
所在(跨)行政政区:青岛市城阳区红岛街道
四、大沽河
地名标准名称:大沽河
罗马字母拼写:Dagu He
地名类别:自然地理实体
所在(跨)行政政区:莱西市、平度市、即墨区、胶州市、城阳区
五、棘洪滩水库
地名标准名称:棘洪滩水库
罗马字母拼写:Jihongtan Shuiku
地名类别:具有地名意义的水利、电力、通信设施所在(跨)行政政区: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
青岛历史文物古迹概览

青岛历史文物古迹概览青岛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早在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青岛地区就出现了人类文明的曙光。
早期的东夷族先民,用自己智慧勤劳的双手,推动着历史前进的步伐,创造了青岛地区最早的人类文明,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物古迹。
这些历史文物遗址,既有记录原始社会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又有以平度东岳石村命名的岳石文化遗址。
而其中享誉海内外的平度天柱山魏碑、齐长城、田单大摆火牛阵的即墨故城、秦始皇三次东巡的琅琊台、气壮山河的即墨田横岛、青岛八大关近代优秀建筑群、青岛近现代建筑等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大量的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既是青岛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发展旅游事业的宝贵资源。
在中国近代内忧外患的历史命运中,青岛与影响我国前途命运的不少重大事件紧密相连。
从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的《马关条约》,到1897年德国武力侵占胶州湾;从“五四”运动“收回青岛”所引发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到三十年代青岛中共青岛地下党支部建立后青岛的工人运动、新文化运动,这一时期是我们国家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着新中国迈进的重要阶段。
在这场历史巨变中,青岛人民百折不挠、英勇奋斗,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特别是近代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奠定了青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历史地位,也留下了无数的近现代文物建筑,形成了青岛在近现代文化发展中的历史框架。
纵观青岛的每一处历史文物古迹,都记录着青岛人民勤劳勇敢、前仆后继、创造历史的拼搏;每一处文化遗址,都是一部包涵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辞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处1.即墨故城遗址(东周)即墨故城位于平度市古岘镇大朱毛村一带。
因城设于朱毛村(春秋时大夫朱毛曾居住,故名),又称朱毛城。
西汉时,胶东国康王曾设都于此,所以又称康王城。
历史上即墨故城发生的举世闻名的“田单破燕”事件,即“火牛阵”,已成为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奇取胜的典型战例之一。
青岛传统技艺的调查与研究

青岛传统技艺的调查与研究文化遗产是展示一座城市文脉的窗口,也是记录一座城市审美追求、情感记忆和文明脉络的蓝本。
作为一座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青岛建置时间虽然仅有百年,但却拥有着漫长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异彩纷呈、特色独具、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闪耀在这座城市肌肤深处的文化基因,成为我们这座年轻城市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历史,彰显着文化。
另一方面,这些珍贵的遗产又具有稀缺性、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破坏就无法复原。
因此,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发掘、保护、弘扬好这些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出于这样的原因,我对青岛的老字号传统技艺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我所调查到的青岛的传统技艺主要包括:即墨黄酒、平度草编、莱西葫芦雕和大欧鸟笼。
下面就通过对其分别进行历史、现状、机遇与发展、问题与对象等方面的阐释,来展示我的调查与研究结果。
(一)即墨黄酒即墨黄酒古称“醪酒”,也叫即墨老酒,是中国北方黄酒的典型代表,是我国最古老的黄酒品种之一,因盛产于青岛即墨地区而得名,其酿造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以前。
即墨黄酒酿造以传统的“古遗六法’’为精髓,以黍米、麦曲和崂山矿泉水为原料,按照“黍米必齐、曲蘖必时、水泉必秀、陶器必良、火剂必得”的古代造酒六法酿制而成,气味馥郁、质地醇厚、后味深长。
即墨黄酒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酿造工艺、优秀的内在品质,形成独具特色的即墨黄酒文化。
醇香的即墨黄酒承载着历史的记忆,相传秦始争东赴崂山索取长生不老药,用此酒配药,被谓之“寿酒”;几代君王丌怀畅饮此酒后,谓之“珍浆’’。
盛唐时期,人们发现“醪酒”适筋骨入骨髓,喝后有舒筋壮骨之功效,称其为“骷髅酒”。
宋代,即墨的“老干榨”黄酒已成为一大产业,酿酒卖酒的黄酒馆遍布城乡。
清代,即墨城内有酒馆数百家之多,可见即墨黄酒当时之盛。
至道光年间即墨黄酒达到极盛时期,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而且远销同本及南洋诸国。
解放后,人民政府丌始对酒类实行专酿专卖,当时即墨政府以没收的伪副县长姜介甫的老酒馆为基础,在旧作坊的基础上于1949年正式组建了即墨黄酒厂,开始沿用传统工艺生产老酒,同时将其产品正式定名为“即墨老酒”,后经依法注册延用至今。
青岛鲅鱼礼

市级申遗
市级申遗
“鲅鱼礼”打算申市级“非遗”
鲅鱼丰收的季节 2012年4月,“给丈人送鲅鱼”这个有着100多年历史的民俗在“非遗”升级的路上却遇 到了难题。 “崂山鲅鱼礼的书面历史记载非常少,多数是口头传承,很少有文字记载。 ”青岛市民俗协会会长 田清来分析说,这项民俗“升级”的难题就在于此,“少数人提出的疑问直指这个问题。 ”对此,田清来的态度 非常明确:力挺其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谢谢观看
4月22日上午7点,来到渔港探访。当地居民准备开办鲅鱼节,到处是满载而归的渔民,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 年轻的小董和叔叔、大爷几个人一起出海,带回了近1万斤鲅鱼。20多筐鲅鱼摆在地上,他们被市民围住,顾不 上给介绍。
一位市民等不及了,喊道:“哪有大鲅鱼?要最大的那种!”这位林先生刚结婚,要送老丈人,青岛鑫海裕 丰水海产品公司的王俊波师傅,给他拿出了一条超大的鲅鱼,并用盒子装好。盒子长60厘米,鲅鱼的尾巴露在外 面。20斤重,50元一斤,要价1000元。
相关事件
相关事件
丈人一笑值千金
“20斤,1000元。”林先生以为自己听错了,随后得知这的确是2013年大鲅鱼的市场行情,一咬牙,为博 老丈人一笑,拼了。4月22日早上7点,沙子口国家中心渔港很热闹。“第一批鲅鱼上岸啦!”码头上候着的“女 婿”,纷纷抢购。“其实5月,大批上市的小鲅鱼口感更好价格也便宜。”一位老渔民称。
女婿们的思想认识与实际行动,其根源正在于岳父岳母们。所谓“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岳父岳母们给女 婿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这样的思想,一是不少老人觉得,这是该女婿们表现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越卖力、表现越突 出,越能展现出老泰山在你心目中的地位。二是展示自家女婿实力的时候到了,我家的鲅鱼越大,就越有面子, 说明我家女婿才是货真价实的金龟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青岛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民间文学(5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区市或单位
1 1-1 崂山民间故事崂山区、李沧区
2 1-2 秃尾巴老李传说即墨市
3 1-3 胶州民歌胶州市
4 1-4 琅琊台传说胶南市
5 1-5 徐福传说胶南市
二、民间美术(3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区市或单位
6 2-1 宗家庄木版年画平度市
7 2-2 胶州剪纸胶州市、胶南市、黄岛区
8 2-3 葫芦雕刻莱西市
三、民间音乐(2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区市或单位
9 3-1 崂山道教音乐崂山区、城阳区
10 3-2 莱西鼓吹乐莱西市
四、民间舞蹈(4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区市或单位
11 4-1 胶州秧歌胶州市
12 4-2 烛竹马平度市
—1—
13 4-3 扛阁平度市
14 4-4 沟崖高跷崂山区
五、戏曲(3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区市或单位
15 5-1 茂腔胶州市、胶南市
16 5-2 柳腔即墨市、平度市
17 5-3 京剧青岛市京剧院
六、曲艺(2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区市或单位
18 6-1 胶东大鼓青岛市曲艺团
19 6-2 胶州八角鼓胶州市
七、民间手工技艺(2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区市或单位
20 7-1 虎头鞋虎头帽即墨市
21 7-2 平度草编工艺平度市
八、岁时节令(1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区市或单位
22 8-1 萝卜会市北区
九、传统体育与竞技(1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区市或单位
23 9-1 查拳李沧区
十、文化空间(4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区市或单位
24 10-1 海云庵糖球会四方区
—2—
25 10-2 周戈庄上网节即墨市
26 10-3 天后宫新正民俗文化庙会青岛市民俗博物馆
27 10-4 沙子口庙会崂山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