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对颅脑损伤所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分析本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6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早期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
结果随访半年到一年得知,生存58例,其中41例预后良好,中残13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
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诊治重型脑梗死患者中起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大大降低了患者死亡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脑梗死;临床观察大面积脑梗死主要针对的部位是颈内动脉主干,大脑内动脉主干或皮层支的完全性卒中,患者对于疾病所表现出来的是病灶另一侧活动区域受限,严重者处于完全偏瘫状态,身体移动能力极差,造成临床死亡率很高,致残率也不低1。
外科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可明显改善该类疾病的临床不良症状,死亡率得到了有效控制,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因此,本院对60例大面积脑梗死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的内外减压术的治疗方法,现将治疗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为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4~73岁,平均38.7岁,车祸伤47例,坠落伤11例,打击伤2例。
1. 2 临床方法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行梗塞侧额颞顶部标准外伤大骨瓣去骨瓣减压术,骨瓣均大于12 cm×12 cm,咬除颞骨和碟骨嵴外1/3使骨窗边缘向下达到中颅窝底,于骨窗边缘悬吊硬膜以防硬膜外血肿,星形剪开硬脑膜,无论脑膨出是否严重,均不缝合硬模,将颞肌瓣贴附于脑表面,直接缝合帽状腱膜及头皮。
1. 3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本组病例随访6~12个月,生存58例(96.7%),其中,41例(70.6%)预后良好,中残13例(22.4%),重残3例(5.2%),植物生存1例(2.4%);死亡2例。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
方法:将7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
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中残率和长期昏迷则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7.50%、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具有操作简便、减压彻底等优点,可明显改善预后,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modus operandi and clinical effect of the standard large trauma craniotomy in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Methods: 79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0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dopted the standard large trauma craniotomy, 39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adopted the old craniotomy with bone flap. To observe the comeback circs after surgery and comparative analyzed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omeback circs after surger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moderate disabled rate and long-term coma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complication incidence rate in two groups were 37.50% and 66.67%, there were differenc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m (P<0.05). Conclusion: The standard large trauma craniotomy treatment for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its strongpoint is easy and simple to handle, reducing pressure in grain and so on, it can be ameliorate prognosis, abate the sequela, 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 life.[Key words]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Standard large trauma craniotomy; Old craniotomy with bone flap; Efficacy伴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现代工业和道路建设的突飞猛进,颅脑创伤患者呈明显增加趋势,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病死率一直保持在30%~50%[1],是救治的重点难点,开颅手术是救治的关键。
标准去大骨瓣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临床研究

标准去大骨瓣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临床研究目的:观察和分析标准去大骨瓣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
方法:选取62例大面积脑梗死者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
观察组给予标准去大骨瓣治疗术,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保守处理,且对两组治疗效果、随访半年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率达61.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68%,而重度致残率、植物状态发生率及死亡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随访半年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感受、健康感受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标准大骨瓣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标签:标准去大骨瓣手术;大面积脑梗死大面积脑梗死是指颈内动脉或是大脑中动脉近端主干栓塞所致的相应供血区域发生的严重缺血与缺氧[1]。
作为脑梗死的常见类型,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率占到全部脑梗死的10%~15%,该病常合并严重脑水肿、颅内压升高,甚至脑疝发生等恶性并发症[2]。
虽行内科积极治疗,但其死亡率仍可高达80%[3]。
因此,需给予外科手术治疗,笔者本次将标准去大骨瓣术运用于大面积脑梗死治疗中,其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4月-2014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随机抽取的大面积脑梗死者患者共计6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中有关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标准,且均经头颅CT或MRI得以明确。
62例大面积脑梗死者男48例,女14例,年龄42~73岁,平均(52.00±4.00)岁。
中线结构移位>5 mm,基底池和侧脑室受压。
GCS评分:3~5分:12例;6~8分:34例;9~12分:16例。
病程8~24 h,合并高血压病史者12例,糖尿病病史者10例,高脂血症者15例。
在家属自愿情况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
标准大骨瓣、传统去骨瓣对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标准大骨瓣、传统去骨瓣对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摘要】目的:探究对比标准大骨瓣、传统去骨瓣对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去骨瓣治疗,观察组采取标准大骨瓣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53.57%)比对照组(78.57%)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比对照组(28.57%)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相比传统去骨瓣颅内术,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更优越,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标准大骨瓣;传统去骨瓣;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4-0082-01颅脑损伤病情严重,变化速度快,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对于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决定治疗效果的关键是及时除去患者骨瓣,减轻患者颅内高压[1]。
传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效果有限,患者手术后依旧有极高的死亡风险,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近年来被逐渐用于治疗颅脑损伤,治疗效果显著,本文探究了这两种手术方法对于治疗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指标:(1)患者被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2)患者的年龄小于70岁大于15岁。
(3)患者有良好的生活器官,体重生产,不酗酒。
(4)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有男性13例,有女性15例,年龄在24岁至56岁,平均年龄在(38.6±4.5)岁,观察组有男性14例,有女性14例,年龄在23岁至57岁,平均年龄在(40.6±4.3)岁,全部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大面积外伤性脑梗死的观察与护理

积 脑梗死 。
颅C T或 行 MRI 查证 实 为 大 面积 脑 梗死 , 中 检 其 7 2h内发现 1 5例 ; 死 部 位 : 梗 基底 节 区 1 6例 , 额 顶叶 7例 , 枕叶 4例 , 脑 3例 , 中多 发脑梗 死 5 桥 其 例 。1 O例行单 纯标 准去 骨瓣 减 压 ,4例 行 颅 内血 1 肿 清除 +标 准去骨瓣 减压 ( 中 6例人 院后 即行 开 其
者伤后首 次急诊 C T检查 均未发现 脑梗 死病灶 , 显
示 广泛性脑 挫裂 伤 1 2例 、 漫性轴索 损伤 5 、 弥 例 硬 膜 下血肿 6例 、 内 多发 血肿 6例 、 膜 外 血肿 1 脑 硬
例 , 蛛 网膜 下隙 出血 2 例 。伤后 1 伴 1 ~7d复查 头
度不能 维持正 常水平 , 麻 醉科 行 气 管插 管 , 请 血氧
外伤性 脑梗死 (t u t ee rlnacin r mai crb a ifrt , a c o TC )是 指颅脑损 伤 引起局 部 脑血 流 改变 、 织缺 I 组 血性损 害及神经 功 能 障碍 。大 面积 外伤 性 脑梗 死
指梗死灶 直径 超过 4 6CI ~ 1 或梗 死灶 超过 大脑 半 T
C T证 实 为大 面积 脑 梗 死后 再 次 行 标 准 去 骨瓣 减
死 。本组 l 例患 者 2 出现血 压下降 , 意识障 次 致
碍加 重 , 经适 当加 快输 液 、 应用 多 巴胺 针 微 泵推 注
症而 发生或加 重脑水 肿和 脑梗 死 。因此 , 保气 确 道通 畅 , 以防发 生或加 重脑水 肿和脑梗 死[ 。对有 5 ] 鼾声 呼吸 、 舌后 坠者使 用 口咽通 气 管 , 常规 持续 吸 氧, 床边备 吸痰盘 , 要 时吸痰 或请麻 醉科 行气 管 必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6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
观察组患者应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 d、治疗7 d、治疗14 d不同时间点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脑梗死面积、中线结构位移情况以及治疗效果(死亡、植物生存、重度残疾、中度残疾、恢复良好)。
结果治疗7、14 d,两组患者GCS评分、脑梗死面积、中线位移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率为84.8%,高于对照组的5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提高存活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大面积脑梗死;临床疗效大面积脑梗死会导致脑水肿、脑组织缺氧等不良情况,病情进展快,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
现于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选择在本院治疗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现对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治疗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66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
观察组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2.46±10.23)岁,起病至手术时间6 h~4 d,平均时间(23.46±24.85)h,术前GCS评分3~8分,平均GCS评分(5.67±1.23)分;对照组中,男17例,女16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52.83±10.55)岁,起病至手术时间8 h~4 d,平均时间(23.82±24.06)h,术前GCS评分3~8分,平均GCS评分(5.42±1.73)分。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32例临床分析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32例临床分析526600广东德庆县人民医院摘要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手术治疗预后情况。
结果: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疗效明显,患者恢复良好14例,轻残4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
结论:去大骨瓣减压术及术后综合治疗,能提高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是一种极为有效的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梗死标准大骨瓣减压资料与方法本组32例患者均为我院2003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的病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16~75岁,平均45±1.8岁。
患者脑梗死发生至到医院就诊的手术时间约为10小时;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5例,高血脂病史3例,糖尿病史3例;颅脑外伤27例,其中车祸引起26例,自发性5例。
CT检查可见患者均表现为大面积脑梗死。
患者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偏瘫、眩晕、呕吐、失语、癫痫等;病情按照GCS评分标准,6~8分14例,9~12分10例,3~5分8例。
有17例出现同侧瞳孔散大、脑疝形成。
梗死部位:患者入院时均行头颅CT检查证实为大面积脑梗死。
其中单侧颞叶梗死患者21例,单侧额叶梗死者5例,枕叶梗死者3例,单侧额颞枕叶均梗死者2例,单侧额颞叶梗死者2例,小脑梗死1例。
多部位大面积脑梗死者6例。
治疗方法:全部患者术前均采用溶栓、钙离子拮抗剂、扩张血管、脱水剂、神经营养药物等保守治疗。
用20%甘露醇250ml加地塞米松10mg,30分钟内快速静滴,速尿20~40mg静注,1次/6~8小时,交替使用。
早期大量应用抗生素和激素以抑制酸剂,减少脑水肿,预防感染和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经上述治疗病情加重、意识障碍程度加深,出现瞳孔不等大、生命体征紊乱等表现,说明有脑疝形成,及时CT辅助检查。
如果CT显示脑组织肿胀、基底池受压、脑沟消失、中线结构有较明显移位,要立即行手术治疗。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广泛脑挫裂伤并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D p r n o ri Sine etr Qny a u iia Po l’ sil Qny a 150 C ia e at tf a cec ne, igu nM nc l epe s me B n C p Hopt , igu n 0 , hn a 5 1
【 s r c 】Ob e t v oi v siae t e e e to t n ad lr e t u r n oo n t ame t f x e s e b an c n u in Ab t a t j c i e T n e t t h f c fs d r g r ma c a itmy i r t n tn i ri o t so g a a a e o e v
a d d a h r t fe u g r n e t a e at rs r e y,a d i a u b e s r i a yf rc i i a r c i e n av l a l u g c l s wa o ln c l a t . p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对颅脑损伤所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
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对颅脑损伤所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86例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6)和对照组(n=40),吸氧、神经营养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术与常规
大骨瓣开颅术。
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第1 d、3 d、7 d时颅内压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全部患者入院后均予吸氧、神经营养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病情加重后复查颅脑ct/mri确诊大面积脑梗死后急诊手术。
全麻下对照组患者采用顶枕大骨瓣、颞顶、额颞开颅脑梗死不同部位去骨瓣减压术,清除血肿、梗死坏死脑组织切除及内、外减压术。
研究组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手术切口起于颧弓上耳屏前1 cm绕过耳廓绕顶结节至矢状线中点沿中线向前至前额发际;采用游离骨瓣,颞前部作“t”字弧形,切开硬脑膜,暴露额叶、颞叶、顶叶等,清除部分血肿及血性积液,降低颅内压,清除局部血肿及挫伤严重的脑组织。
术中注意微创操作,解剖层次复位。
术后根据病情给予脱水、扩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亚低温冬眠等治疗。
1.3 评价方法①术后第1 d、3 d、7 d分别检查颅内压状况。
②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2]:恢复良好:可恢复工作、重新进入正常社交活动;
中度残疾:生活自理;重度残疾:需他人照顾;植物状态:长期处于无意识状态,存在明显的觉醒与睡眠周期自主呼吸或去脑强直状态;死亡。
中度残疾以上为有效率计算的依据。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颅内压的变化观察发现,研究组患者术后第1、3、7天时颅内压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2.2 两组患者预后效果的评价全部患者均随访观察6个月,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83%、4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颅脑损伤所致外伤性脑梗死是头部外伤引起脑血管闭塞或脑血管痉挛而导致的一种脑血管疾病。
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研究认为短时间内急进性颅内压增高是其主要病理变化,由于颅内代偿机制耗竭,常规药物或其他保守方法治疗均无明显疗效,去骨瓣减压术被美国脑外伤协会(abic)诊治指南推荐为此类患者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3]。
常规大骨瓣开颅术是根据血肿、脑挫裂伤的部位选择额颞瓣、颞顶瓣及额瓣,清除血肿及行梗死坏死脑组织切除时必不可免地会切
除部分正常的脑组织,因此减压效果有限,且小骨窗减压后往往加重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脑膨出和脑组织嵌顿。
本组资料观察也提示,常规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短期内颅内压改善效果不明显,临床有效率仅为42.5%,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
比较而言,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技术成熟,颅脑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术后第1 d、3 d、7 d时颅内压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临床有效率达783%,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术。
其可能原因在于:①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切除头盖骨范围较大,骨瓣减压后,脑组织向减压侧骨窗膨出,可改变固定颅腔容积,为颅内高压的脑组织提供了缓冲空间,阻止颅高压的发展[4]。
②大面积减压窗可以使颅内高压的脑组织分散,使正常脑组织获得代偿空间,充分减压以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况,解除了脑疝对脑干的压迫,有效保护脑功能,达到抢救治疗的目的。
此外,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还具有手术入路、操作步骤固定,以及手术适应证范围广泛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飞翔,李志峰,周仁辉,等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18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3):4445.
[2] 周良辅现代神经外科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781783.
[3] 董文明,钟涛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3):286287.
[3] 宋光太,杨力军,胡居恒,等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研究.浙江创伤外科,2011,16(5):57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