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土壤污染的类型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土壤污染的类型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土壤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导致土壤中存在有害物质超过自然环境容忍能力的一种环境问题。
它包含许多不同类型的污染物质,对生态系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以下是土壤污染的类型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详细介绍:一、化学物质污染:1. 重金属污染:如铅、汞和镉等重金属,由于其毒性,会积累在土壤中,进而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
这些重金属可以通过植物根系进入食物链,最终危害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2. 农药和化肥:农业活动中过度使用的农药和化肥,会渗入土壤中,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这些化学物质对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破坏生态平衡。
二、工业废弃物污染:1. 有机物污染:工业活动产生的有机废物,如石油、石化产品和有机溶剂等,会对土壤产生严重的污染。
这些有机物会降低土壤的肥力,使其无法维持植被生长,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
2. 放射性物质污染:核能和放射性废物的排放会污染土壤,导致土壤中放射性物质超过安全标准,对生物体造成辐射危害。
三、废弃物填埋场污染:1. 垃圾填埋场:废弃物填埋场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会通过渗滤液流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
这些污染物质会破坏土壤的物理性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不适宜植物生长。
2. 垃圾焚烧场:垃圾焚烧过程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其他有害气体。
这些气体会与降雨产生酸性物质,经由降水流入土壤,导致土壤酸化,影响土壤的生物多样性和植物生长。
四、生物污染:1. 病原体污染:病原体,如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会在土壤中繁殖和传播,导致土壤污染。
这些病原体对植物造成疾病,降低农作物产量,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2. 外来入侵物种:外来入侵物种会入侵土壤生态系统,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
它们会竞争土壤的养分和水分资源,削弱当地物种的竞争能力,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威胁。
以上是土壤污染的类型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为了减轻土壤污染对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应采取以下步骤:1. 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建立完善的土壤污染监测体系,定期对污染源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土壤污染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分析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分析随着全球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外来物种入侵越发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外来物种指的是非本地物种,也就是非原生动植物。
这些物种被引入到新的生境中,往往会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和威胁。
本文将对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环境的危害进行分析。
第一,外来物种对当地物种的竞争和捕食。
外来物种在新环境中没有天敌和竞争对手,因此其数量和生长速度可能远超过当地物种。
外来物种对于当地物种的威胁因此就显而易见了。
一些外来物种会不断地扩大领地,占领原本属于当地物种的生境。
另外,有些外来物种也可能会带来新的病害和寄生虫,对当地物种的生存造成威胁。
其次,外来物种入侵通常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当地生态系统的构成因进化和自然筛选而形成,每个物种都在自己的位置上保持着坚定的生态角色。
当外来物种介入时,往往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毁坏。
例如,美国的沼泽植物牵牛被非法引入中国,由于牵牛的快速繁殖和对水分的强烈依赖,已经在我国多地形成重要生态问题。
它的深根强茎威胁了其他湿地植物,最后,整个湿地环境被压缩,当地动物的生存空间也受到影响。
第三,外来物种的入侵对于土地和水源的利用也会造成极大的压力。
外来物种的种植和生长可能会占领大量当地资源,导致水源和土地的枯竭和破坏。
例如,以前主要在美国西部的植物羊草,被引入中国后成为了轰轰烈烈的“退化草” 。
这种草对水质、土壤和动植物造成损害,并导致土地沙漠化和贫困发生。
最后,外来物种可能会对当地社会经济造成损失和影响。
外来物种入侵给农业、林业和渔业造成极大的损失,给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
此外,由于外来物种带来的威胁,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变得更加困难和昂贵。
因此,外来物种入侵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总之,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越来越明显,并且已经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影响。
我们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防制和管控机制,以保护当地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引言:近年来,全球生物多样性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原因之一就是外来入侵物种的猖獗。
其中,黄顶菊(Solidago canadensis)作为一种外来植物,受到广泛关注。
黄顶菊源自北美洲,因其生长力强、适应性广泛和繁殖能力大,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入侵植物之一。
该植物除了对当地植物的竞争压力之外,还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黄顶菊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及其潜在生态危害。
一、黄顶菊的入侵特点黄顶菊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和适应力,能迅速侵占开放的土地和草本层。
它的繁殖方式多样,包括种子扩散、块茎快速繁殖和根状茎扩张等。
这些特点使得黄顶菊在入侵过程中形成了高速率的扩散,严重危害了原有地方植物的生存。
除了对植物的威胁,黄顶菊对土壤生态系统也有重要的影响。
二、黄顶菊对土壤养分的影响黄顶菊的快速生长和大量繁殖,会促使其大量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据研究,黄顶菊在入侵地区的土壤中,氮含量明显下降,而磷、钾等元素的含量也会受到影响。
黄顶菊具有较高的氮利用效率和氮吸收速率,导致它对土壤氮的吸收能力明显高于其他植物。
这样一来,土壤的氮素含量会显著减少,而且会破坏土壤中的养分平衡。
这对土壤微生物的生存和活动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黄顶菊对土壤水分的影响黄顶菊入侵地区的土壤水分含量明显下降。
黄顶菊的根系能够迅速侵入土壤深层,形成大量的根系系网。
这种根系系网会阻止雨水渗透进土壤深层,导致土壤水分的损失,从而使得原本湿润的土壤变得干旱。
此外,黄顶菊的叶片覆盖面积较大,会导致土壤表面的水分蒸发增加。
综合以上因素,黄顶菊入侵会造成土壤水分极度不平衡,给土壤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威胁。
四、黄顶菊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黄顶菊的入侵会显著降低土壤生物多样性。
黄顶菊快速生长和繁殖的特点,使其构筑起由密集根系组成的茎层和播垄,极大地限制了土壤中其他植物的生长空间。
与此同时,黄顶菊的强竞争能力使得它能够占据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资源,进一步压制其他植物的发展。
外来物种入侵是否威胁了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外来物种入侵是否威胁了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各种外来物种带着各自的生态特征跨越地理边界,大肆侵占当地的生态资源。
但外来物种入侵是否威胁了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许多人还存在疑虑。
下文将就此展开探讨,带大家了解外来物种入侵与当地生态系统的相关性。
一、外来物种入侵的定义以及常见危害外来物种入侵指生物物种穿过地理边界,迁移到了具有生态系统的新地区,并且在新的环境中能够存活和繁殖。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具体表现为:1. 稳定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外来物种入侵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造成野生动植物物种的消失,连带着影响到土壤、水源、空气等多方面的不稳定。
2. 危害人类健康:外来物种大量繁殖,非常容易导致各种疾病的爆发和传播,如鼠疫、登革热等。
3. 经济损失:外来物种对当地农业、林业、渔业等形成严重冲击,导致人们财产损失、农业产量下降等。
二、外来物种入侵的过程及其影响1. 生物的适应性:外来物种入侵能够对新的环境快速适应。
它们具有更好的竞争和适应能力,往往会抢占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和资源。
2. 生物协调性的破坏: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降低当地生物的协调性。
对于原来存在的生物系统来说,外来物种常常相当于一种外在干扰,导致当地生态系统的协调性破坏。
3. 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外来入侵物种的数量大量增加,往往会对原有生物群体的平衡构成严重威胁。
甚至能够导致某些生物种类在当地地区绝迹。
三、外来物种入侵的预防和治理1. 做好进口管控:加强对生物入境的规范,排查可能带来危害的生物品种,进口的行为更应该规范。
2. 监测及时警示:对于外来物种的侵入,及时进行监测,并加入生物识别系统,建设物种信息平台,提高外来物种入侵及时处理能力。
3. 采用对策技术防控:利用传统手段或新兴技术,采用化学除草、生物防治等手段,遏制外来物种的繁殖和扩散。
综上所述,外来物种入侵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防治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防治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经济、文化、娱乐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人为引入的外来物种呈现出不断增多、快速传播的趋势,这就为外来物种入侵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外来物种入侵并不是一件好事,它往往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破坏生态平衡,离间生命链条,影响到生态和人类的福祉。
本文将探讨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防治策略。
一、外来物种入侵的影响1.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外来物种的入侵会引入一些新的物种,导致生态系统的物种构成、种群密度变化和物种多样性减少,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而野生的侵入物种往往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会与原有的物种竞争,更可能对珍稀生物种的扰动造成深刻损失。
例如,小龙虾被引入到我们的水产养殖业中,随后从桥洞、渠塘、抽水站等“三农”领域扩散,存在严重侵袭我国东南部湖泊、江河流域的危害。
小龙虾的食性和排泄物能够影响水体生态系统鱼虾类水生植物的物种构成、种群密度和动态,抑制生物生长,激发某些产生新伊始等。
2.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入侵物种造成的危害对民生、对社会稳定都有很大的影响。
粮食、水果、蔬菜、经济作物和林业等都受到侵害。
例如,西瓜蝇是亚洲瓜类作物及其他蔬菜的一种专性害虫,它对西瓜、黄瓜、南瓜等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同时,这种虫子也会危害别的管理作物如马铃薯、番茄等。
3.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入侵物种在侵入时就占据了一定的生活空间或食物来源,通过掠食或繁殖成功压制本地或原生动植物进而逐渐占据优势,导致了本地或原生动植物种的数量、种群、地域等的严重减少、灭绝或失去方向性和结构性,造成了严重的生物多样性丧失。
例如,假毒芹是世界上最高汞蓝地区中常见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它在吸取水分的同时,还会大量吸收汞元素。
汞是一种有毒有害物质,会破坏土壤环境中的微生物,造成化学物质的紊乱,对生物多样性产生显著的不良影响。
二、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策略1. 强调规范化管理强化对入境物种审批的严把关和评估,拒绝或限制不利于本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入境。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安全的影响实例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安全的影响实例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物种入侵问题日益严重。
外来物种入侵是指由于人类活动而引入的非原生物种进入新的生境并繁殖,对原有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几个实例来探讨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安全的影响。
一、美洲蜥蜴入侵澳大利亚美洲蜥蜴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的爬行动物,由于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被引入到澳大利亚。
这些蜥蜴在澳大利亚的生态系统中没有天敌,因而迅速繁殖并占领了大片的栖息地。
它们以当地的小型爬行动物和鸟类为食,导致当地原生物种的数量锐减,甚至灭绝。
此外,美洲蜥蜴还会与当地的蜥蜴竞争食物和栖息地资源,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了严重威胁。
二、紫茎泽兰入侵欧洲紫茎泽兰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其种子易于传播,被引入到欧洲。
紫茎泽兰能够迅速适应欧洲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以至于在短时间内占领了大片的草地和湿地。
它们的生长速度十分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茂密的群落,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
紫茎泽兰入侵后,原有的植物多样性明显下降,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三、外来鱼类入侵亚马逊河流域亚马逊河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生态系统之一,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一些外来鱼类被引入到该地区。
这些外来鱼类包括非洲鲶鱼、亚洲鲤鱼等。
这些外来鱼类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繁殖能力,它们争夺当地鱼类的食物和栖息地资源,导致当地鱼类数量锐减,甚至灭绝。
与此同时,这些外来鱼类还带来了新的疾病和寄生虫,对当地鱼类的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得亚马逊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
四、外来植物入侵沙漠生态系统沙漠是一个极其脆弱的生态系统,然而,一些外来植物如非洲刺梨、秦岭凤仙花等却入侵到了这片干旱的土地上。
这些植物能够适应沙漠的高温、干旱和贫瘠的土壤条件,迅速繁殖并形成密集的植被。
它们占用了沙漠中原有的植物栖息地,抢夺了水分和养分资源,导致原有植物数量减少,甚至灭绝。
此外,这些外来植物还改变了沙漠的水文过程,增加了沙漠化的风险,对沙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了威胁。
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生物入侵是指某个物种在其自然分布区域以外的地方繁殖并建立起独立的种群。
这些入侵物种往往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和威胁。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首先,生物入侵可以对当地物种造成很大的压力。
当外来物种进入一个新的生境时,它们可能会与当地物种争夺生存资源,包括食物、栖息地和繁殖资源。
例如,南美洲的红鳄鱼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沼泽地区入侵后,对当地鳄鱼种群造成了严重的竞争压力,导致当地鳄鱼数量急剧减少。
此外,外来植物入侵也会对原有植物造成严重的竞争,并可能引发生态系统的崩溃。
其次,生物入侵还可能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入侵物种往往能快速繁殖,并迅速占据可用资源,使得当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
例如,乌贼扇贝是一种外来物种,它们对海底生态系统的繁殖和过滤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导致原生贝类和藻类的丧失,进而影响海底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生物入侵还可能改变食物链的结构,从而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和繁殖。
除了对当地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直接影响,生物入侵还可能对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入侵植物可能改变土壤的特性,导致土壤侵蚀和水源减少。
同时,入侵物种通过改变植被结构和物种组成,可能会影响水文循环和气候模式。
这些影响不仅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还可能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如干旱和洪灾等自然灾害的增加。
此外,生物入侵还可能带来经济和社会问题。
由于入侵物种对农作物和畜牧业造成的威胁,农民可能需要采取额外措施来控制入侵物种的传播,这给农业生产带来额外成本。
此外,入侵物种还可能威胁人类的健康。
例如,寄生虫和带有传染病的蚊子等入侵物种可能引发疾病传播,对公共卫生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减少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加强边境的监测和管控,防止外来物种的传入。
其次,加强对入侵物种的监测和早期预警能力。
一旦发现入侵,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和消灭入侵物种。
砚山县外来入侵植物银胶菊的潜在危险性及防除对策

砚山县外来入侵植物银胶菊的潜在危险性及防除对策【摘要】银胶菊是一种外来入侵植物,对生态环境、农田和人类健康都具有潜在危险。
银胶菊容易扩散,抢夺本地植物的生存空间,破坏生态平衡。
在农田中,银胶菊会占用农作物的养分和水分,影响农业生产。
银胶菊含有有毒物质,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防止银胶菊的扩散,需要采取有效的防除对策,包括及时清除和灭绝银胶菊。
加强外来入侵植物的监测和管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倡导公众参与到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控工作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银胶菊带来的危害,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
【关键词】砚山县、外来入侵植物、银胶菊、危险性、防除对策、生态环境、农田、人类健康、监测、管理、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防控工作。
1. 引言1.1 植物银胶菊的介绍银胶菊(Senecio mikanioides)是原产于南非的一种外来入侵植物,属于菊科、菊属植物。
它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心形的叶子和黄色的花朵。
银胶菊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可以迅速繁殖并扩散,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农田产生不利影响。
银胶菊的特点包括繁殖力强、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等,这些特点使其在外来地区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银胶菊的种子可以通过风力传播,容易遍布不同的生境,抢占当地植物的生存空间,导致当地植物种群的减少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除了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外,银胶菊还可能对农田产生影响。
其繁茂生长会占据耕地空间,抢夺养分和水分,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给农业生产带来损失。
加强外来入侵植物的监测和管理至关重要,特别是对银胶菊这种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外来入侵植物。
只有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才能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区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1.2 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性外来入侵植物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是不可忽视的。
这些植物往往具有较强的生长适应能力和繁殖力,能够快速占领生态空间,抑制当地物种的生长繁殖,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环境保护前沿, 2020, 10(2), 194-199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20 in Hans. /journal/aephttps:///10.12677/aep.2020.102022Impacts of Invasion Plant on Soil Ecological EnvironmentZeyu Yang, Lanfang Yang*Facult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Hubei University, Wuhan HubeiReceived: Mar. 20th, 2020; accepted: Apr. 13th, 2020; published: Apr. 20th, 2020AbstractThe alien invasive plants usually change indigenous soi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the purpose of their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The invasive success of alien plants will destroy the original soil ecosystem, which will lead to ecolog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security problems. There are about 658 species of alien invasive plants in China.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reports about the invasive plants, the impact of invasive plants on the soi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as rarely reviewed.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impacts of alien invasive plants on soil environment at home and abroad, in order to know the invasive mechanism and the harm of the invasive plant, which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alien invasive plants.KeywordsAlien Plant Invasion, Soi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oil Organism, Soil Animal, Indigenous Plant,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杨泽宇,杨兰芳*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北武汉收稿日期:2020年3月20日;录用日期:2020年4月13日;发布日期:2020年4月20日摘要入侵植物通常会改变入侵地的土壤生态环境以适应其生长和繁殖,当其入侵成功后,就会损伤甚至破坏*通讯作者。
杨泽宇,杨兰芳土壤原有的生态系统,从而导致生态、经济和社会安全问题。
我国现有入侵植物约658种,当前虽对外来入侵植物研究报道颇多,但鲜见植物入侵对入侵地土壤生态环境影响的总结。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入侵植物对土壤生态环境影响方面的研究状况,认识入侵植物的入侵机制和危害,从而为入侵植物的防控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植物入侵,土壤生态环境,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本土植物,土壤理化性质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中国幅员辽阔,生物多样性丰富[1],但人口众多,加之中国经济发展快,对外交流频繁,外来物种入侵现象相当严重[2],以植物入侵为主[3]。
我国已经报道的入侵植物约658种[4]。
相关研究表明,土壤生物和土壤理化性质对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有重要作用[5]。
土壤生物包括土壤微生物和生活在其上的动植物,它的变化会改变土壤生境,影响土壤理化性质;而土壤生境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土壤生物,影响土壤生物的生息繁衍。
外来入侵植物会强烈影响本地土壤微生物、物种结构和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等,改变土壤生境,影响土壤质量,对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6][7]。
本文综述了植物入侵对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入侵地植物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揭示植物的入侵机理和入侵植物的防控提供依据。
2. 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2.1. 植物入侵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影响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
植物入侵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改变就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力,从而影响土壤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速度。
赵婧等[8]发现洪泽湖湿地杨树林的入侵植物飞机草、狗尾草、黄顶菊和鬼针草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细菌> 放线菌> 真菌;赵晓红等[9]发现其中黄顶菊入侵使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比未入侵地有显著提升。
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后使土壤表层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显著提升[10]。
同本土植物艾草相比,四种植物入侵使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11];郑洁等[12]研究互花米草入侵闽江河口湿地红树林土壤表明,入侵后土壤微生物量显著增加,且微生物数量以细菌最大,真菌和放线菌次之,原生动物最少。
植物入侵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植物入侵过程中凋落物数量和质量的改变而影响了土壤养分,使养分类型、构成、形态和有效性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显著提高了微生物总数[13];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入侵植物的根系分泌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或者由于入侵植物改变了环境条件,有助于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土壤微生物是一个地区植物顺利繁殖、确保土壤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14],植物入侵后,土壤微生物数量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将有利于对植物入侵进行有效防治。
杨泽宇,杨兰芳2.2. 植物入侵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常常能够提前反映土壤环境质量的变化,是土壤质量评价的重要因素和十分活跃的物种之一[15]。
植物入侵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有正反馈与负反馈两种影响,因实际情况而异。
空心莲子草入侵湿地的结果表明,植物入侵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类型,且在河流湿地尤为显著[16]。
刺萼龙葵入侵后,根际土壤真菌的类型和相对丰度增加,而银毛龙葵入侵后,土壤根际真菌类型和丰度均降低[17]。
张明莉[18]的研究发现,意大利苍耳入侵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使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提高,离根系越近,这种改变越明显,说明入侵植物塑造了一个利于自身生长的土壤环境,提高了竞争优势和入侵能力。
而周燕[19]的研究结果显示,毛竹入侵导致林地土壤氨氧化古菌(AOA)及固氮菌丰度降低。
由此可见植物入侵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其原因除了不同植物类型的影响可能不同外,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还与土壤的组成和性质有关,如Meng Zhao [20]等表明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盐度、有机碳含量和总磷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颗粒大小呈显著负相关。
由此可见,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是由入侵植物种类和土壤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21],不同植物对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取决于自身需求。
入侵植物通过“植物–土壤”反馈作用[22],影响土壤养分循环及土壤肥力[23],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一方面通过增加有利自身的菌群类型,创造有助于自身生长繁殖的土壤环境,从而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另一方面,入侵植物破坏了本土植物与土壤微生物之间多年来达成的平衡共生关系,使得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下降。
3. 植物入侵对土壤动物的影响土壤动物是指在一段定期时间内生活在土壤中,且对土壤有一定影响的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不可忽视的物种之一[24][25]。
总的来说,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动物具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两方面的作用。
多数研究表明植物入侵可以增加土壤动物类型或数量[26],黄玉梅[27]等发现,一定程度的白三叶入侵会增加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但入侵程度严重时,却使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呈减少的趋势;黄顶菊入侵林地、沟渠及荒地的实验发现入侵地表层土壤动物和地下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均发生改变,并且两者多样性均有增加[28]。
但也有部分研究表明,外来植物入侵反而减少土壤动物群落的数量。
张红玉[29]通过研究紫茎泽兰发现由于植物入侵造成土著植物多样性减少,从而降低依赖于土著植物的土壤动物群落减少;Maria Sterzyńska等[30]的研究表明,杂草入侵降低了入侵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对动植物的生物多样性有威胁作用。
外来入侵植物影响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和数量的原因可分为三大类,一是植物入侵改变土壤理化性质;二是入侵植物凋落物会影响微生境,从而影响地表及地下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结构、优势类群的数量和分布等[31];三是由于植物入侵过程会影响土著植物,从而导致依赖于土著植物的土壤动物的数量及特征改变。
在研究植物入侵对土著土壤动物影响时应从实际出发,根据科学方法,以实地为准进行科考调查,加以深入研究。
4. 外来植物入侵对本土植物的影响入侵植物易在入侵地形成单一优势种群,严重威胁本地的生物多样性[32][33],合理适宜的植物多样性对当地经济、生态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4]。
综合多数研究表明,植物入侵对土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存在地区范围尺度上的差异,且随着入侵程度发生变化。
在小尺度上,紫茎泽兰入侵与本土植物物种多样性呈负相关,本土植物物种多样性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和入侵的早期抑制紫茎泽兰入侵[35];曲波等[36]也证明了三裂叶豚草入侵撂荒农田后会干扰植物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因此增强植物间的竞争,大杨泽宇,杨兰芳幅度降低早春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影响弃耕地植物群落的组合,使入侵地长时间处于由入侵植物主导的退化状态,抑制了演替。
张梅[37]等人对入侵植物反枝苋的研究发现,由于较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和较低的资源捕获成本,随着反枝苋入侵程度的加剧,本地植物种数、株数均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