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不该遗忘的角落——欠发达地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的探索

合集下载

最新-浅谈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 精品

最新-浅谈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 精品

浅谈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文化的保护格外关注。

就历史文化村镇而言,想要让文化得以延续,能够保护其发展,就应该针对历史文化村镇做好保护规划,能够懂得保护规划的内涵与定位,才能够实施规划管理。

然后,本文通过实证的分析,对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规划进行具体的探讨,希望能够对今后的保护规划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0引言截至2012年,全国自然村共计3207个,其中,很多村镇都拥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目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数量还只是需要保护的历史文化村镇中的很小一部分,在未来,还需要对保护做好进一步的规划,才能够让保护进行到底,让历史文化村镇继续的发展下去。

1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内涵与定位通过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的分析来看,在具体的保护规划内容与编制的深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有的村镇保护规划是从总体规划中划分出一个转向;有的村镇保护规划则是包含了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兼顾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划;另外,也有的村镇保护规划只围绕旅游市场或者是历史建筑进行开发。

所以,在实际的保护规划之前,需要对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规划的内涵与定位加以明确[1]。

在我国,城乡规划由总体规划、修建性规划以及控制性规划组成,其中,控制性详细规划是真正具备法律控制力的规划。

但是,在现阶段的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之中,保护规划最缺乏的就是法律控制力。

通过调研发现,很多历史文化村镇在拥有保护规划上,还拥有控制性的详细规划,同时还认为保护规划只需要进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而新建设行为则按照控制性的规划来开展。

保护规划与建设规划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规划系统。

当前的社会背景是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但是其结果却很明显,在保护规划之中设想的对象是得不到最有效的保护的,新的建设行为却在持续的破坏历史文化村镇的空间,甚至还可能对保护对象的本身带来破坏,使得保护规划只能够成为一种摆设。

所以,在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工作中,应该定位在控制性的详细规划层面上进行保护规划的定位,同时还应该适当地增加保护性的控制指标,按照《城乡规划法》,一般的乡镇都需要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不过村庄的规划应该更具针对性。

欠发达地区村落型聚落遗址保护规划探索

欠发达地区村落型聚落遗址保护规划探索

欠发达地区村落型聚落遗址保护规划探索
程艳芳;刘理臣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16(042)012
【摘要】通过调研甘肃西河滩遗址的现状,分析了遗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建筑
工程、管理规划、环境保护、展示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遗址保护措施,以期为欠发达地区村落型遗址保护规划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3-4,5)
【作者】程艳芳;刘理臣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旅游背景下的传统民族村落保护规划探索——以维西同乐村傈僳族村落保护与整治规划设计为例 [J], 李莎;李莉萍
2.详细规划层面的古村落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方法探索--以云南省云龙县诺邓村保护详细规划为例 [J], 吴斐琼
3.欠发达地区非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思考--以大理云龙师井古村为例 [J], 戴路;谭良斌
4.古村落风貌保护与文化传承策略研究——以人和寨古村落型美丽乡村规划为例
[J], 王旭升;张波;李鹏;张慧娟;王芳
5.适用于传统村落的综合性规划策略研究——《传统村落保护及利用规划编制指南》的探索 [J], 杜莹;王玲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工作心得:乡村振兴中古村古镇的保护问题与活化建议(最新)

工作心得:乡村振兴中古村古镇的保护问题与活化建议(最新)

工作心得:乡村振兴中古村古镇的保护问题与活化建议(最新)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文明史,18世纪之前,中华民族一直是人类文明的引领者,靠的就是农业文明。

博大精深的乡村历史遗存是农业文明的载体,古村古镇则是历史遗存的集中体现。

有些村镇生成久远、传承厚重,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稀资源,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传家宝,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更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

它们承载的历史沧桑、社会信息、经济兴衰、文化内涵、艺术凝聚、审美情趣、思想情感、时代特征等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是今天无论给多少投入、下多大功夫都无法再造的。

因此,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古村古镇保护与活化当是第一要务。

乡村要振兴,守住优秀传统,就是守住了中华文化的精魂。

传统丢失、精魂迷散,上不能承祖宗,下无以启子孙,乡村建得再美,也徒有躯壳。

让“金玉其中,败絮其外”的古村镇焕发青春,无论是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哪个角度审视,都应是乡村振兴起步阶段的重头戏、主抓手、首选项。

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古村古镇保护与活化工作。

2003年,我国建立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名录,至2018 年已公布七批。

2015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名录。

一、如何认识乡村振兴中古村古镇的保护问题?虽然我国古村古镇保护与活化开展已经二十多年了,但仍然有诸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困难:(一)重开发不重保护一些地方领导认为保护会妨碍当地经济发展,还要投入大量资金,对保护积极性主动性不够。

一些地方在普查中少报瞒报,以减少地方的保护经费开支和任务压力。

一些地方为加快开发,模仿大中城市的风格,不顾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的原有风貌、空间格局和尺度,或平塘填沟,或展街宽巷,或推倒重来,筑洋房、建广场,盲目追求“焕然一新”的面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二)保文物不保环境古镇、古村大多是因水成街、因山成景,但目前一些古镇、古村落所根植的水环境污染严重。

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合理应对策略

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合理应对策略

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合理应对策略【摘要】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经济条件制约、教育资源不足、信息闭塞、缺乏创新机制等。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关键在于加强政府支持、优化政策环境,强化文化教育,提升文化传承质量,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打破信息壁垒,鼓励创新创业,激发文化发展活力。

建设文化村落也是促进农村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通过以上一系列举措的综合推进,可以为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促进当地文化传承和创新,实现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发展问题、应对策略、经济条件、教育资源、信息闭塞、创新机制、文化村落、政府支持、文化教育、文化传承、文化交流、创新创业、政策环境、文化活力1. 引言1.1 介绍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性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农村文化代表着一个地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念,是农民群众的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通过发展农村文化,可以增强农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促进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农村文化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传统和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维护国家文化的多样性和传统文化的连续性。

在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

经济条件的制约导致文化资源匮乏,文化设施落后,文化活动规模有限。

教育资源不足导致文化传承受挫,文化传统面临失传危机。

信息闭塞限制了文化交流和传播,使得农村文化难以走向外界。

缺乏创新机制制约了农村文化的发展潜力,使得农村文化缺乏活力和创新精神。

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只有加大政府支持,优化政策环境,强化文化教育和传承,打破信息壁垒,鼓励创新创业,才能真正激发农村文化的发展活力,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兴盛。

1.2 概述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经济条件制约下的文化发展困境、教育资源不足导致文化传承困难、信息闭塞限制了文化交流、缺乏创新机制制约了文化发展等方面。

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文化治理创新——安康市国家示范区创建中的探索

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文化治理创新——安康市国家示范区创建中的探索
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腹地,面对“四区叠 加”的独特市情、公共文化建设“五大结构性” 矛盾[13] 以及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乡村治理新使 命、文化建设新任务、乡村振兴大格局,安康市 跳出了从文化到文化、就文化建设文化[14]的狭隘 视野,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 (以下简称“示范区创建”)视为增强区域发展软 实力、激发追赶超越正能量、提升群众幸福感的 重要机遇,充分聚焦乡村文化“三个建设”—— 乡村新民风建设、乡村文化服务能力建设、乡村 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段小虎 为组长的制度设计课题组提出了以新民风建设为 引领,以乡村文化“三改革”“三培育”“三结 合”为核心,以公共文化服务“六新实践”为主 要内容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13]制度设计 框架,推动示范区创建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也为 构建新时代乡村文化治理理论体系提供了思路, 为探索欠发达地区乡村文化治理模式提供了经验 借鉴。
*本文系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推进陕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020N005)、安康市“创建国 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文公共发[2017]25号) 制度设计课题研究及陕西省图书馆学会重点课题“陕西农村地区 ‘主题阅读’组织方法与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91011) 研究成果。
Innovation in Rural Culture Governance in Underdeveloped Regions : A Case Study of Ankang National Demonstration Zone
YAN Xiaobin,WANG Haig研究
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文化治理创新
——安康市国家示范区创建中的探索*
闫小斌,王海刚,范 红,陈碧红
摘 要 乡村文化治理是一项涉及自然环境、社会制度、经济体制、人口结构、文化传统、生产生 活方式等多个因素的系统性工程,集中表现为治理主体通过制度安排,对乡村文化生活或受文化制 约的乡村社会秩序进行规范的过程。文章以安康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过程中乡 村文化治理实践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乡村文化治理的创新理念、基本模式和实践路径,总结概括 出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欠发达地区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文化治理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乡村文化治理 治理模式 传统文化 公共文化 引用本文格式 闫小斌,王海刚,范红,等 . 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文化治理创新——安康市国家示范 区创建中的探索[J]. 图书馆论坛,2021,41 (4):36-44.

低层级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利用

低层级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利用

低层级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利用摘要: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是我国当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低层级的历史文化村镇,相比较高层级的历史文化村镇(国家级、省级),这些散落“遗珠”的保护形势严峻紧迫、保护情况不容乐观、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基于此,本文以苏州首批市级历史文化村镇溪港村为例,探研低层级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利用的方法和路径,以期对苏州城乡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构建和低层级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有所裨益。

关键词:低层级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利用苏州溪港村1.研究背景为扩大古镇古村的保护范围,同时为申报省级乃至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做好储备,苏州市于2008年首次命名市级历史文化村镇,确定常熟市梅李镇、古里镇、尚湖镇、昆山市锦溪镇、太仓市浏河镇为苏州市历史文化名镇;常熟市南门坛上历史街区、吴江市汾湖镇黎里历史街区、太仓市沙溪镇直塘历史街区为苏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常熟市古里镇李市村、吴江市盛泽镇龙泉嘴村、吴江市平望镇溪港村为苏州市历史文化名村。

这不仅进一步丰富了苏州现有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而且也第一次将这些散落的“遗珠”推至前台,意义不言而喻。

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命名只是可喜的第一步,相对于更高级别的历史文化村镇,市级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在此背景下,笔者以吴江溪港村为例研究低层级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利用,以期对苏州城乡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构建和地方级别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有所裨益。

2.古村概况溪港村位于苏州吴江平望镇西北角7公里处,东接吴江南北干线绿色通道,南临苏浙皖高速公路,西靠镇南洋村,北临横扇镇苑东村。

溪港原名韭溪,清光绪《平望续志》有记载:“韭溪,越伐吴,方会食谍,知吴杀子脊,即进兵,弃韭于溪,故名。

”溪港村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先民沿韭溪搭屋定居。

从明朝开始,此地走出了不少文人名士,也曾隐居着一批明朝遗民,如潘怪章、吴炎等人。

清代,溪港是吴江进入太湖的水陆要冲,繁盛一时。

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

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

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一、本文概述《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一文旨在深入探讨珠江三角洲地区历史文化村镇面临的保护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珠三角地区在快速城市化的也面临着传统历史文化村镇消失的风险。

这些村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记忆,是地区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许多历史文化村镇面临着环境破坏、文化遗失、社会结构变化等多重困境。

因此,如何有效保护这些村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分析了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现实困境,包括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迁与重建、传统建筑风貌的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如政策法规不完善、保护意识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等。

随后,文章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完善保护政策法规、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加强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等。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有望为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提供有效路径,促进地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的研究不仅对珠三角地区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具有指导意义,也为其他地区的历史文化保护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通过深入剖析现实困境和提出对策,本文旨在为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和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的现状与特点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其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在带来经济繁荣的也对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当前,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的现状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局面,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也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双重压力。

一方面,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村镇承载着深厚的岭南文化,体现了珠三角地区独特的历史脉络和人文精神。

从建筑风格到传统工艺,从民俗活动到地方戏曲,都展现出了珠三角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历史文化村镇面临着传统建筑风貌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等问题。

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策略探析

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策略探析

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策略探析作者:潘莹赵晓峰刁建新来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22期[摘要] 本文分析了历史文化村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价值,提出了历史文化村镇的若干保护策略。

此基础上,探索了当前形式下历史文化村镇的系列开发策略,分析了我国村镇建设中文物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途径。

[关键词] 历史文化村镇经济价值保护与开发策略我国对古村镇的旅游开发相对较晚,多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顺应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

2003年以来,建设部已公布了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名村的名单。

以此为契机,国内对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利用的研究方始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时至今日,相关的研究仍然在一些层面存在着研究空白。

本文将从开发原则、模式的角度对历史文化村镇的旅游经济策略进行探讨。

一、历史文化村镇的经济价值历史文化村镇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传统杰出建筑工艺的结晶,也蕴藏着深厚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历史文化村镇以其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丰富多彩的空间及形态,成为反映和构成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元素。

当前,在我国全面推行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如果能加大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力度,积极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科学协调各项建设事业,必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

二、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策略保护是永续利用的基础。

为了能更好地加强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应积极主动地与当地相干部门加强协作,提前介入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工作中,使乡村建设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与当地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相协调,实现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其次,应鼓励和引导当地居民自觉保护历史文化村镇。

当地居民的支持和参与是做好古村镇保护工作的关键因素。

我们应努力实现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以多种方式调动当地居民和村镇集体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更多地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多元的保护模式。

同时,协调好政府财政资金、个人资金以及集体资金的筹措渠道,展开多方合作,最大可能地保护好这些重要的文化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我国历史悠久,古村镇众多,它们是各地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建筑艺术的真实写照,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脉络,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

近年来,历史文化村镇的脆弱性、不可再生性及其价值已经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领导的重视,各级政府也都评选了相应级别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这些名村镇在建筑式样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得到社会认可,保护工作也比较完善。

但是,在我国广袤的大地上还存在着不少相对经济落后,文物古迹分散的小村镇,这些村镇发展缓慢,保留了大量相对完整的传统建筑和历史风貌,由于经济落后,缺乏维修资金,这里的历史建筑及传统格局保护情况令人堪忧。

目前,我国正值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积极抢救和保护众多欠发达地区的历史文化村镇,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而如何在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期,对这些历史文化村镇进行科学有效地保护,处理好保护与建设、发展的关系,完整的将历史文化遗产留给后世,就需要有相应的保护规划来指导、协调和控制。

欠发达地区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具有双重任务,一是保护历史建筑、传统的格局和文化;二是消除贫困,改进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历史文化村镇的意义,将保护提到新的高度,树立积极、科学的整体保护观念,认真学习总结国内外先进的历史村镇保护经验,深入了解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和精髓。

同时,还应正确处理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使保护与发展相互促进。

最后,要建立健全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体系,设立专项资金,以保护历史文化村镇的建设与开发。

全文主要包括六部分内容:第一章引言:介绍本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国内外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运动的概述:了解国际上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发展历程,学习先进的保护经验;回顾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的发展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步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发展摸索经验。

第三章欠发达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的形成与特征:将欠发达地区的历史文化村镇与发达地区的历史文化村镇作比较,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历史文化村镇的现状特点、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明确下一步保护的方向。

第四章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规划:阐述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意义、一般方法和原则,研究保护规划的内容,分析欠发达地区历史文化村镇在保护利用规划中要保护的内容和应注意的问题,探索适合于欠发达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方法。

第五章欠发达地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的编制方法:分析、解决欠发达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编制的依据、内容、过程及所要达到的目标。

第六章案例分析:以张家口市蔚县代王城古镇为例,研究代王城古镇的历史空间形态特征和文化价值内涵,分析目前影响古村镇保护与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保护规划的总体构思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历史文化村镇;欠发达地区;保护;规划An Undeserved Forgotten Corner——The Exploration on the 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the Historic CulturalTowns & Villages in Underdeveloped RegionsAuthor:Gao ZhaoxuanSupervisor:Li GuoqingMajor: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AbstractChina is an ancient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 There are plenty of historic towns and villages around on this land and they are the real representations of local traditional culture, folk-custom and also architecture arts. It reflects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is a precious legacy left us by our ancestors. In recent years, the value of historic cultural towns & villages and its vulnerability and non-renewable has been paid attention by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State Council's. At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have selected the corresponding level of the town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s. These towns and villages in the building style or combine aspects of landscape and environment of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 has been recognized by society, so the protection is perfect. However, there is still much on the relative economic backwardness, cultural relics scattered in small villages and towns in the vast land of our country. Because of lack of funds, the protection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here is in worrying. Now, our country's economy, society and urbanization is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so rescue and protect the less developed regions of the history towns and villages actively has become a very urgent task. And how to conserve these regions scientifically and effectively and deal with conservatio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well, need the appropriate protection required to guide the planning, coordination and control.During the period of economic developed rapidly and urbanization process accelerating, how to strengthen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 & villages, and spread them to our posterity is a important questions that should be seriously consider and actively explore. It requires that we must first fully understand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of towns & villages, refer the protection to a new height. Secondly, we should set a positive and scientific overall protection. Study and summing up the experience of historic towns and villages' protection at home and abroad carefully.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ce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 & villages in-depth.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 & villages. In addition, we should also deal wit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villages &towns in the right, so that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reinforced of each other. Finally,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system to improve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 and establish special funds to protect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This article is composed by six main chapters as follows:CHAPTER ONE Exordium : introduction of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meaning,content and methods .CHAPTER TWO Summarization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 Recalling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legislative system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at home and abroad .And make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historical towns & villages to provide lessons learned, and a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n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our country's .CHAPTER THREE Formation & Characteristics of underdeveloped area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 & villages. Comparing between the developed areas and underdeveloped areas of the towns and villages. Analysi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CHAPTER FOUR Protection and Planning fo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 & villages: Depiction of the protection content, general methods and rules, research the protection contents. Analysis of the protection content and problem in protection of the historic towns &villages in the undeveloped areas; To explore the protection methods which is sue to historical towns &villages in the undeveloped areas.CHAPTER FIVE The preparation of the protection and planning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 & villages methods.CHAPTER SIX Case Research: Taking "Dai Wangcheng" as an example, research the value o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space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historic towns & villages. Analysis of the reality problem i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present. Summed up the general concept of conservation planning and specific measures.Key words: Historic cultural towns & villages; Underdeveloped regions; Protection;Planning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