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试验专题复习卷:物质的检验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第二节 物质的检验-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第二节 物质的检验-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第二节物质的检验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

梳理基础一、常见阳离子的检验1.常规检验法。

用NaOH溶液能检验出溶液中的Fe2+、Fe3+、Cu2+、Al3+、NH+4。

,答案:白灰绿红褐红褐蓝白色沉淀沉淀消失变蓝色2.焰色反应、答案:紫蓝色的钴玻璃黄3.特殊检验法。

答案:血红紫血红紫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用水鉴别乙醇、甲苯和溴苯()解析:水和乙醇混合后不分层;水和甲苯混合后分层,水的密度大在下层;水和溴苯混合后分层,水的密度小在上层。

答案:√2.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解析:乙醇燃烧火焰为淡蓝色,苯燃烧有很浓的黑烟,四氯化碳不能燃烧。

答案:√3.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解析:碳酸钠溶液和乙醇混合后不反应不分层;和乙酸混合后有气泡产生;和乙酸乙酯混合后分层。

答案:√4.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己烯和环己烷()解析:环己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苯和环己烷都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混合后现象一样,都是下层紫红色上层无色。

答案:×5.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可鉴别红棕色的溴蒸气和二氧化氮()解析:溴蒸气和二氧化氮都能把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使试纸变蓝。

答案:×6.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检验氯化铝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的Al3+()解析:铁离子会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遮盖住了氢氧化铝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答案:×7.在“火柴头中氯元素的检验”实验中,摘下几根未燃过的火柴头,将其浸于水中,稍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后,即可判断氯元素的存在()解析:火柴头中含有KClO3,未燃烧或用还原剂还原,得不到Cl-,加硝酸银无法检验,错误。

答案:×3()8.用Ba(NO3)2溶液鉴别Cl-、SO2-4和CO2-答案:×二、常见阴离子的检验1.利用酸碱指示剂检验OH-、H+。

答案:红蓝红2.利用盐酸和其他试剂检验。

高考化学复习常见物质的检验专项练习(带答案)

高考化学复习常见物质的检验专项练习(带答案)

高考化学复习常见物质的检验专项练习(带答案)物质的检验是化学温习必不可少的局部,以陈列式的外形(树)来定义。

以下是罕见物质的检验专项练习,请考生细心练习。

1.以下物质的检验方法正确的选项是()A.KI 淀粉B.Cl- 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C.SO BaCl2溶液D.H+ 酚酞解析: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KI遇到淀粉不变蓝,A选项错误;检验SO时,先参与BaCl2溶液看有无白色沉淀发生,再参与稀盐酸,扫除BaCO3等沉淀的搅扰,C选项错误;向酸性溶液或中性溶液中参与酚酞,溶液都是无色,无法确定溶液中有无H+,D选项错误。

答案:B2.某溶液中能够含有SO、CO、Cl-。

为了检验其中能否含有SO,除BaCl2溶液外,还需求的溶液是()A.H2SO4B.HClC.NaOHD.NaNO3解析:参与BaCl2溶液,能够发生BaSO4和BaCO3两种白色沉淀,但BaCO3溶于稀盐酸,所以再参与稀盐酸,假定依然有白色沉淀,说明该沉淀一定是BaSO4,原溶液中一定有SO 存在。

答案:B3.以下图是某同窗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化肥的进程,其中试剂甲和乙区分能够是()A.甲:熟石灰;乙:稀盐酸B.甲:水; 乙:氢氧化钠溶液C.甲:氯化钠溶液乙:稀硫酸D.甲:稀盐酸乙:氯化钠溶液解析:在三种物质中参与试剂甲时,有氨味发生,说明发生了氨气,铵盐和碱反响生成氨气,所以试剂甲为碱类物质;NH4HCO3和NH4Cl组成上的差异在于阴离子不同,HCO可以和酸反响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而Cl-不能,所以试剂乙为酸类物质;契合这两个条件的只要A选项。

答案:A4.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种钙盐。

将其参与稀盐酸中,有气泡发生,生成的气体无抚慰性气息,而且能使廓清石灰水变混浊,那么珍珠的主要成分是()A.CaSO4B.CaCl2C.CaCO3D.Ca(OH)2解析:能使廓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无味气体一定是CO2,所以珍珠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碳酸盐。

高考化学复习物质的检验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化学复习物质的检验专项练习(含答案)

2019高考化学复习物质的检验专项练习(含答案)物质的检验和鉴别检验与鉴别都是用来检验物质的常用方法。

以下是物质的检验专项练习,请考生练习。

1.检验SO2气体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A.通过澄清石灰水B.先通过饱和NaHCO3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C.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D.先通过酸性KMnO4溶液,再通过品红溶液,最后通过澄清石灰水【答案】D【解析】要检验SO2中含有CO2,应先除去SO2,再检验CO2,因SO2的存在对CO2的检验会产生干扰。

2.不用试剂只用试管和滴管不能鉴别下列无色溶液的是()A.碳酸钠溶液和稀硫酸B.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C.偏铝酸钠溶液和稀盐酸D.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答案】D【解析】本题为无试剂鉴别,可采取互滴法判断。

A项,碳酸钠溶液滴入稀硫酸中立即有气体产生,而稀硫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开始无气体产生,A项正确;B项,氯化铝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开始无现象,而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铝溶液中一开始就有白色沉淀生成,B项正确;C项,偏铝酸钠溶液滴入盐酸中开始无沉淀,而盐酸滴入偏铝酸钠溶液中一开始就有白色沉淀生成,C项正确;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反应与量无关,无论如何滴加,反应现象均相同。

3.五颜六色的颜色变化增添了化学的魅力,对下列有关反应的颜色叙述正确的是()①新制氯水久置后浅黄绿色消失②淀粉溶液遇碘单质蓝色③氯化铁溶液滴入甲苯中紫色④热的黑色氧化铜遇乙醇红色⑤鸡蛋白溶液遇浓硝酸黄色⑥苯酚在空气中氧化粉红色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③④⑤⑥【答案】C4.(2019海南卷)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A.用水鉴别乙醇、甲苯和溴苯B.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C.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己烯和环己烷【答案】D【解析】A、B、C均可鉴别:A中,乙醇溶于水,甲苯比水密度小,溴苯比水密度大;B中,乙醇、苯燃烧火焰有明显差别,而四氯化碳不燃烧;C中,乙醇溶于碳酸钠,乙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泡,乙酸乙酯浮于溶液上面。

高三实验复习物质的检验

高三实验复习物质的检验

D
3、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任何其他试剂就
CD 能鉴别的是( A.Na2SO4 H2SO4 B.HCl NaOH C.NaAlO2 KHCO3 D.NaOH FeCl3
) AlCl3 BaCl2 K2SO4 NaHCO3 NaCl NaHSO4 MgCl2 K2SO4
4、下列各组物质,只用一种试剂(括号内物质) 及相互之间的反应不能鉴别的是( D ) A.HNO3、KOH溶液、KNO3溶液(石蕊试液) B.CaCO3、Mg(OH)2、AgCl(稀盐酸) C.Na2CO3溶液、NaCl溶液、稀HCl(酚酞试液) D.Na2CO3溶液、 NaCl溶液、Na2SO4溶液(氯 化钡溶液)
物质的检验
主 要 类 型
鉴定:指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定的方法将物质组成成分 一一检验出来。(未知名字) 鉴别:用一定的方法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物质区分开来。(已知名字) 推断: 通过已知实验事实,根据性质分析 推理出被检物的组成。
一、常见物质的检验
1.常见阳离子的检验(H+、K+、Na+、Fe2+、Fe3+、Cu2+、 Al3+、NH4+ )
亮的红色,并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3)乙醛或葡萄糖:加入到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产
生 银镜 ;或加入到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
有 红色沉淀 生成.
(4)乙酸:使石蕊试液变红;或与Na2CO3或NaHCO3 溶液反应有气泡生成;或使新制Cu(OH)2悬浊液溶解 得蓝色溶液. (5)乙酸乙酯:加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 红色 变浅或 消失 . (6)淀粉:滴加碘水,呈 蓝色 .
1、特征现象法:先依据外观特征,鉴别出其中的 一种或几种,然后再利用它们作为已知试剂去鉴 别其他的物质。

【高考复习】高考化学复习物质的检验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复习】高考化学复习物质的检验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复习】高考化学复习物质的检验专项练习(含答案)物质的检验和鉴别检验与鉴别都是用来检验物质的常用方法。

以下是物质的检验专项练习,请考生练习。

1.检查SO2气体是否与CO2气体混合。

可用的方法是()a.通过澄清石灰水b、首先通过饱和NaHCO 3溶液,然后通过澄清石灰水c.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d、首先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然后通过洋红溶液,最后通过澄清石灰水【答案】d【分析】为了检查SO2是否含有CO2,应先去除SO2,然后测试CO2,因为SO2的存在会干扰CO2的测试。

2.不用试剂只用试管和滴管不能鉴别下列无色溶液的是()a、碳酸钠溶液和稀硫酸b.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c、偏铝酸钠溶液和稀盐酸d.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答:]d【解析】本题为无试剂鉴别,可采取互滴法判断。

a项,碳酸钠溶液滴入稀硫酸中立即有气体产生,而稀硫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开始无气体产生,a项正确;b项,氯化铝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开始无现象,而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铝溶液中一开始就有白色沉淀生成,b项正确;c项,偏铝酸钠溶液滴入盐酸中开始无沉淀,而盐酸滴入偏铝酸钠溶液中一开始就有白色沉淀生成,c项正确;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反应与量无关,无论如何滴加,反应现象均相同。

3.丰富多彩的色彩变化增添了化学的魅力。

以下与反应有关的颜色的正确描述为()①新制氯水久置后浅黄绿色消失② 淀粉溶液遇碘时呈蓝色③氯化铁溶液滴入甲苯中紫色④ 热黑氧化铜遇乙醇红⑤鸡蛋白溶液遇浓硝酸黄色⑥ 空气中苯酚的氧化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③④⑤⑥【答案】c4.(海南卷)以下识别方法不可行()a.用水鉴别乙醇、甲苯和溴苯b、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c.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己烯和环己烷【答案】d【分析】A、B和C可以确定:在A中,乙醇可溶于水,甲苯的比水密度较低,溴苯的比水密度较高;在B中,乙醇和苯的燃烧火焰明显不同,而四氯化碳不燃烧;C、乙醇溶解在碳酸钠中,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泡,乙酸乙酯漂浮在溶液上。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训练--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训练--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2023年高考化学专题训练--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一、单选题1.丙酮(C3H6O)通常是无色液体,与水混溶,密度小于1g•mL﹣1,沸点约为56℃.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中将丙酮分离出来,你认为下列方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蒸馏B.分液C.过滤D.蒸发2.现有三组混合溶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丁醇和乙醇;③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

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油脂水解可得到丙三醇B.蛋白质、淀粉、纤维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D.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4.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5.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6.只用胶头滴管和试管,不能区别的溶液是()A.CaCl2和Na2CO3B.稀盐酸和Na[Al(OH)4]C.稀盐酸和Na2CO3D.NaOH和AlCl37.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制作面包类食品时,常用小苏打作膨松剂B.高炉炼铁、生产水泥和制造玻璃都要用到石灰石C.鉴别织物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可采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D.乙醇、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8.以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a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B.用图b所示装置蒸干NH4Cl 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C.用图c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D.用图d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9.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10.海水中不仅含有丰富的水资源,而且蕴藏着宝贵的化学资源。

2022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鉴定)作业

2022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鉴定)作业

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鉴定)1.利用下列实验方法或试剂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鉴别Fe2+和Fe3+B.证明溶液中含有NH+4:用NaOH溶液和蓝色石蕊试纸C.用互滴的方法鉴别Na2CO3溶液和NaHSO4溶液D.鉴别NO2和溴蒸气: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答案】C【解析】KMnO4能与盐酸反应,KMnO4溶液不能用盐酸酸化,一般用硫酸酸化;证明溶液中含有NH+4:加NaOH溶液,加热后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a2CO3溶液和NaHSO4溶液互相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可以鉴别;NO2遇水转化生成的硝酸能将I-氧化生成单质碘,故NO2和溴蒸气都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

2.某阳离子为钠离子的溶液中,可能含有SO2-4、CO2-3、Cl-中的一种或几种,只取原溶液一次,便能一一检验出其中存在的阴离子。

下列加入试剂的顺序最合理的是() A.HNO3、Ba(NO3)2、AgNO3B.Ba(NO3)2、AgNO3、HNO3C.酚酞、Ba(NO3)2、AgNO3D.HCl、BaCl2、AgNO3【答案】A【解析】抓住题中要求“只取原溶液一次,一一检验出其中存在的阴离子”,即每加一种试剂只与一种离子反应且有明显现象,并且所加试剂不能对后续离子的检验产生干扰。

检验各选项不难发现只有A项符合要求:①先加入过量的HNO3,若有气体产生,说明有CO2-3,否则没有;②继续加入过量的Ba(NO3)2,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SO2-4,否则没有;③向②的上层清液中再加入AgNO3,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Cl-,否则没有。

B、C项中加入Ba(NO3)2后,SO2-4、CO2-3都会形成白色沉淀,无法确定到底存在哪种离子,D项中加入HCl后引入了Cl-,无法判断原溶液中是否有Cl-,因此B、C、D均不正确。

3.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测定溶液的pH,溶液显强碱性;②取少量溶液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③在②溶液中再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④取③中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高考化学实验题归类总结六——物质的检验

高考化学实验题归类总结六——物质的检验

近年高考化学实验题归类总结(六)―――――物质检验1.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硫酸铵、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铝和硫酸铁溶液,这种试剂是(03广东化)( A )A. NaOHB. NH3·H2OC. AgNO3D. BaCl22.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硫酸铵、氯化钾、氢化镁、硫酸铝和硫酸铁溶液,这种试剂是(89MCE)( C )A. AgNO3B. BaC12C. NaOHD. NH3·H2O3.只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 )A.苯、乙酸、四氯化碳B.乙醇、乙醛、乙酸(97上海)C.乙醛、乙二醇、硝基苯D.苯酚、乙醇、甘油4限用一种试剂即可区别Na2S、Na2S2O3、Na2CO3、NaAlO2、Na2SO4五种溶液。

应选用( B )A. 烧碱溶液B. 盐酸C. 氨水D. 氯化钡溶液(91MCE)5.下列各组溶液,只要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A )A. KOH和Al2(SO4)3B. 稀H2SO4和NaHCO3(96上海)C. CaCl2和Na2CO3D. Ba(OH)2和NaHSO46.下列各组稀溶液,不用..其它试剂或试纸,仅利用溶液间的相互反应,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的是( BD )A.硝酸钾硫酸钠氯化钙氯化钡(99MCE)B.硫酸硫酸铝氯化钠氢氧化钠C.盐酸硫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D.硫酸氢钠硫酸镁碳酸钠氢氧化钠7.只用胶头滴管和试管,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区别的下列溶液(浓度均为0.1 mol /L)是(BD )A. CaCl2和Na2CO3B.稀H2SO4和Na2CO3(99上海)C. Ba(OH)2和NaHCO3D. NaAlO2和盐酸8.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的是( D )A.盐酸、氢氧化钾、硫酸钾、碳酸钾(95MCE)B.硝酸钠、盐酸、氯化铵、氢氧化钾C.氯化钡、氯化钙、硫酸钠、硝酸钾D.氢氧化钾、碳酸钾、硫酸镁、硫酸氢钾9.不用其它试剂,限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两组内的四种溶液:①FeCl3、BaCl2、MgSO4、Al2(SO4)3;②Al2(SO4)3、盐酸、BaCl2、K2CO3( B )A. 只有①组可以B. 只有②组可以(92MCE)C. 两组都可以D. 两组都不可以10.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任何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CD )A. Na2SO4、H2SO4、AlCl3、BaCl2B. HCl、NaOH、K2SO4、NaHSO4(97上海)C. NaAlO2、KHCO3、NaCl、NaHSO4D. NaOH、FeCl3、MgCl2、K2SO411.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的是(BC )A.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B.盐酸、硝酸银、氢氧化钠、硝酸钠C.氢氧化钠、硫酸镁、碳酸钠、硫酸氢钠(93MCE)D.氯化钡、硫酸钠、氯化钙、硝酸钙12.可用来鉴别己烯、甲苯、乙酸乙酯、苯酚溶液的一组试剂是( C )A.氯化铁溶液、溴水B.碳酸钠溶液、溴水(03上海化学)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化铁溶液13.为实现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的碘以碘酸钾(KIO3)形式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检验
习题练习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 . 只滴加氨水鉴别AlCl 3、MgCl 2溶液
B . 将NH 4Cl 溶液蒸干制备NH 4Cl 固体
C . 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D . 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答案】D
1.下列关于离子检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 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 -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 32-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 42-
D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 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 2+
【答案】D
2.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
【答案】A
3.某澄清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 +
、4NH +
、K +
、Mg 2+
、Cu 2+
、Br -
、2AlO -、Cl -

SO 42-、CO 32-。

进行实验:
①用试管取少量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有无色气体放出。

将溶液分成2份。

②在一份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至过量,溶液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未见明显现象。

③在另一份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氯水和CCl 4,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显橙红色。

根据实验,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一定有K +
、Br -
、CO 32-、2AlO -
B .溶液中一定有Mg 2+
、Cu 2+
、Cl -
、4NH +
C .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有H +、K +、SO 42-、Cl -
D .溶液中一定有4NH +、Mg 2+
、Br -
、CO 32-
【答案】A
4.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 结论:原气体一定是SO 2
B .气体−−−→点燃气体()2Ba OH −−−−−−−−−→通入溶液白色沉淀; 结论:原气体一定是烃
C .某溶液−−−−−→打开瓶盖冒白雾−−−−−−−−→
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白烟; 结论:原溶液一定是浓盐酸 D .某有色溶液−−−−−−−→滴加淀粉溶液
蓝色; 结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I 2
【答案】D
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
【答案】 D
6.欲证明一瓶无色液体是纯水,可靠的实验方法是( ) A .测得其pH =7
B .电解时得到H 2与O 2的体积比为2∶1
C .遇钠生成氢气
D .1.01×105 Pa 时沸点为100 ℃ 【答案】D
7.下列鉴别实验中,所选试剂不合理的是( ) A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甲苯和己烯
B.用水鉴别苯和四氯化碳
C.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酸和乙酸乙酯
D.用新制的氢氧化铜鉴别乙醛和乙醇
【答案】A
8.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氯化钾、碳酸钾、偏铝酸钾、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氯化钡6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H2SO4B.(NH4)2SO4C.NH3·H2O D.NH4HSO4
【答案】D
9.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①KOH Na2SO4AlCl3②NaHCO3NaNO3H2SO4③HCl NaAlO2NaCl④Ca(OH)2Na2CO3 BaCl2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①②
【答案】A
归纳提升
1.几种重要离子的检验
2.几种常见气体的检验 (1)可燃性气体的检验
① H 2 火焰呈淡蓝色,产物只有水。

② CO 火焰呈蓝色,产物只有CO 2。

③ CH 4 火焰呈淡蓝色,产物有水和CO 2。

④ 乙烯 火焰明亮,有黑烟。

可使溴水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酸性气体的检验
① CO 2⎧⎪⎨⎪⎩
通入石灰水,石灰水先变浑浊后澄清。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

可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② SO 2 ⎧⎨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通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再加热又出现红色。

③ HCl ⎧⎪⎨⎪⎩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可使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产生白烟。

可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3)碱性气体的检验(NH 3) ①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② 可使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产生白烟。

③ 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4)强氧化性气体的检验 ① O 2 ⎧⎨
⎩无色、无味。

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② 氯气--⎧⎪⎨⎪⎩
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

可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可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

③ NO 2 --KI ⎧⎪⎨⎪⎩
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

溶于水,溶液无色,但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可使湿润的淀粉试纸变蓝。

4.物质检验的一般程序与要求 (1)物质检验的一般程序
(2)用化学方法检验物质时对反应的要求
①反应要有明显的外部特征,如溶液颜色的改变、沉淀的生成或溶解、气体的产生等。

②反应要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如溶液的酸碱性、浓度、温度的选择。

③检验反应时常需排除干扰的影响,如用Ba2+检验SO42-,应排除CO32-、SO32-等离子的干扰。

④检验反应要求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特效性。

如用品红溶液检验SO2,用KSCN溶液检验Fe3+,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

5.物质检验的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