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参数指标
简述动力蓄电池的性能指标及技术参数

简述动力蓄电池的性能指标及技术参数动力蓄电池是蓄能系统中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蓄电池,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和电力储存技术的发展,动力蓄电池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介绍动力蓄电池的性能指标及技术参数,并对相关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论证。
1、动力蓄电池的性能指标动力蓄电池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能量密度、重量、容量、使用寿命、循环使用次数、安全性、耐压性和耐冲击性等。
1.1能量密度能量密度是指电池在标定容量及工作电压下,容量单位体积中的发电量或能量含量。
公式为:能量密度=Q/V其中,Q为电池的标定容量,V为电池的外壳体积,单位均为容量单位,如可以表示为kWh/L或kWh/Kg。
1.2重量动力蓄电池的重量主要由电池质量、损耗和充电器等内部部件构成的。
其次,通用的动力蓄电池的重量与外壳材料有关,比如可以选用钢材、铝合金等。
1.3容量容量是指电池能量输出系统输出能量的大小,一般来说,具有较高容量的电池可以支持更高的电压,可以提供更大的发电量。
1.4使用寿命使用寿命是指电池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够安全使用的时间,其值与电池循环使用次数有关,使用寿命一般指满放电与充电循环完成一次。
1.5循环使用次数循环使用次数是指电池在正常工作电压和温度范围内,充电与放电循环次数,是电池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
1.6安全性安全性是指动力蓄电池对外部环境和安全要求,可以有效控制安全性和保护电池,以避免电池受到火灾、爆炸和其他的安全风险。
1.7耐压性耐压性是指动力蓄电池在正常工作压力下维持电池容量和性能的能力,电池的耐压性可以通过合理的构造设计来提高。
1.8耐冲击性耐冲击性是指电池对外部刺激(冲击、振动等)的耐受能力,受到外部冲击时能够保持内部构造的完整性,以免电池受损。
2、动力蓄电池的技术参数动力蓄电池的技术参数是根据各种应用场合设计开发的,为了满足不同场合的要求,其参数的设置也有不同。
2.1充电参数对于动力蓄电池的充电参数,主要包括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充电方式、充电时间和终止电流等。
简述动力蓄电池的性能指标及技术参数

简述动力蓄电池的性能指标及技术参数动力蓄电池是当今社会科技发展的成果,它的应用非常广泛,辐射全球,尤其在新能源汽车和飞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动力蓄电池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安全性,在电动汽车行业中经常作为汽车动力来源。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简要介绍动力蓄电池的性能指标及其技术参数。
一、动力蓄电池性能指标动力蓄电池包括电池容量、电池容量恢复及其安全性等指标。
动力蓄电池的容量指标通常以定容放电(C20)和最大容量放电(C10)的应用率来衡量。
定容放电(C20)指单位容量在2h后输出95%的电流,而最大容量放电(C10)是指单位容量在经过10h后输出95%的电流。
另外,动力蓄电池还有一个容量恢复率指标,这个指标主要是指电池当可以恢复到初始容量时,该电池的容量恢复率有多高。
此外,动力蓄电池的安全性指标指的是电池的过充过放、短路等安全性。
二、动力蓄电池技术参数动力蓄电池的技术参数主要有电池容量、电池额定电压、电池内阻抗、电池安全性等。
动力蓄电池的容量即有多大的储存能量,例如:容量为10Ah的电池可以放出1000mAh电流,而容量为100Ah 的电池可以放出10000mAh电流。
动力蓄电池的额定电压,这是指动力蓄电池的额定工作电压,一般为12V、24V、36V、48V等,可根据实际应用变化。
电池内阻抗是指电池内部抵抗变化的能力,它决定着电池的输出能力,电池内阻抗越低,输出能力越大,反之,内阻抗越高,输出能力越小。
最后,动力蓄电池的安全性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电池可以安全运行的能力,如短路保护、过充保护等。
综上所述,动力蓄电池的性能指标及技术参数是影响动力蓄电池安全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因此选择动力蓄电池时,一定要重视这些性能指标及技术参数,以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铅酸蓄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

铅酸蓄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1. 铅酸蓄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1)安全性能安全性能指标不合格的蓄电池是不可接受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爆炸和漏液。
爆炸和漏液的发生主要与蓄电池的内压、结构、工艺设计(比如安全阀失效)及应当禁止的不正确操作有关。
(2)额定容量为了蓄电池的容量,定义了蓄电池的额定容量。
额定容量是蓄电池制造的时候,规定蓄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应该放出的最低限度的电量,其单位为Ah。
使用条件不同,蓄电池能够放出的容量也不同。
规定的蓄电池放电条件为:①蓄电池放电电流。
一般所说的就是放电率,针对蓄电池放电电流的大小分别有时间率和电流率。
放电时间率是指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放电到终止电压的时间长短。
依据IEC标准,放电率分别为20小时率、10小时率、5小时率、3小时率、2小时率、1小时率、0.5小时率等。
蓄电池的额定容量用C来表示,以不同的放电率得到的蓄电池的容量会不同。
②放电终止电压。
放电电流不同,终止放电电压也不相同。
随着放电的进行,蓄电池的端电压会逐步下降。
在25℃条件下放电到能够再次反复充电使用的最低电压称为放电终止电压。
放电率不同,放电终止电压也不相同。
一般为10小时率放电的终止电压多数为1.8V/单格,以2小时率方电的终止电压一般为1.75V/单格。
低于这个电压时,虽然可以放出稍微多一点的电量,但是容易形成再次充电的容量下降,所以除非特殊情况,不要放电到终止电压。
③放电温度。
需电池在低温时的放电容量小,高温时的容量大,为了统一放电容量就规定了放电温度。
④蓄电池的实际容量。
蓄电池的实际容量反应蓄电池实际存储电量的多少,单位用安时表示(Ah)表示。
同样安时数越大,则蓄电池的容量就越大,电动自行车的续行里程就越远。
在使用过程中,蓄电池的实际容量会逐步衰减。
国家标准规定新出厂的蓄电池的实际容量大于额定容量者为合格蓄电池。
如现在市场上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以恒定电流5A放电要超过2h,相当于电动自行车在平坦的路上连续行驶2h以上。
蓄电池参数

蓄电池技术资料1、电池规格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
2 、电池的外型尺寸及基本参数2.1 2V系列:以上所标称容量均为标准温度25℃下测量值2.2 12V系列:3、蓄电池的工作原理铅蓄电池内的阳极(PbO2)及阴极(Pb)浸到电解液(稀硫酸)中,两极间会产生2V的电力,这是根据铅蓄电池原理,经由充放电,则阴阳极及电解液即会发生如下的变化: (阳极) (电解液) (阴极)PbO2 + 2H2SO4 + Pb ---> PbSO4 + 2H2O + PbSO4 (放电反应) (过氧化铅) (硫酸) (海绵状铅)(阳极) (电解液) (阴极)PbSO4 + 2H2O + PbSO4 ---> PbO2 + 2H2SO4 + Pb (充电反应) (硫酸铅) (水) (硫酸铅)3.1放电中的化学变化蓄电池连接外部电路放电时,稀硫酸即会与阴、阳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产生反应,生成新化合物『硫酸铅』。
经由放电硫酸成分从电解液中释出,放电愈久,硫酸浓度愈稀薄。
所消耗之成份与放电量成比例,只要测得电解液中的硫酸浓度,亦即测其比重,即可得知放电量或残余电量。
3.2充电中的化学变化由于放电时在阳极板,阴极板上所产生的硫酸铅会在充电时被分解还原成硫酸,铅及二氧化铅,因此电池内电解液的浓度逐渐增加, 亦即电解液之比重上升,并逐渐回复到放电前的浓度,这种变化显示出蓄电池中的活性物质已还原到可以再度供电的状态,当两极的硫酸铅被还原成原来的活性物质时,即等于充电结束,而阴极板就产生氢,阳极板则产生氧,充电到最后阶段时,电流几乎都用在水的电解,因而电解液会减少。
3.3如果超过最大放电电流或最长放电时间,都会有可能损坏蓄电池。
3.3.1浮充运行在25℃环境温度下,GFM电池浮充电压为2.23~2.27V/单体。
如果环境的平均温度高于25℃时,浮充电压值应减少,反之应增大。
在不同环境温度下,浮充电压的校正系数为±3mV/℃/单体。
太阳能胶体蓄电池指标

太阳能胶体蓄电池指标
根据《通信电源系统》中太阳能供电系统技术指标要求,电池是否满足使用使用指标可以通过测量电动势、内阻、终了电压、放电率、充电率来确定电池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实际现场最常用也最直接的方式是测量电动势。
1、电池电动势(E):蓄电池在没有负载的情况下测得的正、负极
之间端电压,也就是开路时的正负极端子电压。
正常数值为不低于电池标称电压的95%。
2、蓄电池内阻(R)需要专业设备测试,在蓄电池接上负载后,
测出端子电压(U)和流过负载的电流(I),这时蓄电池的内阻R=(E-U)/I按公式计算蓄电池内阻。
3、其余3个指标,测试都需要加装负载按负载电流计算充放电时
间。
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健康状态评价指标及估算误差试验方法

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健康状态评价指标及估算误差试验方法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健康状态评价是电动汽车管理和维护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讨论动力蓄电池健康状态评价的指标及估算误差试验方法。
一、动力蓄电池健康状态评价指标1.容量衰减:容量衰减是评价动力蓄电池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容量损失程度。
通常采用剩余容量比例(SOC)或可用容量比例(SOH)来表示。
SOC代表蓄电池当前的充电状态,而SOH则是蓄电池与新电池相比的容量衰减比例。
2.内阻增加:内阻是动力蓄电池电化学反应和电池内部结构特性的综合体现。
随着蓄电池使用时间的增加,蓄电池内部材料的老化以及结构腐蚀等因素,都会导致蓄电池内阻增加。
内阻增加会降低蓄电池的输出电压,使得充放电效率下降。
3.温度效应:温度对蓄电池的性能和寿命有显著影响。
在高温环境下,蓄电池的容量衰减速度会加快,内阻增加也会加剧。
因此,温度对动力蓄电池的健康状态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4.充放电效率:充放电效率是指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能量的损失程度。
充放电效率的下降会导致蓄电池能量利用率降低。
二、动力蓄电池健康状态估算误差试验方法1.容量衰减估算:测量蓄电池在不同SOC或SOH下的放电时间和电压曲线,利用容量衰减模型估算容量衰减的情况。
同时,可以采用交流阻抗技术测量蓄电池的内阻变化情况,并结合电压变化来进一步估算容量衰减。
2.内阻增加估算: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对蓄电池进行频率扫描测量,在不同频率下测量蓄电池的内阻。
通过分析内阻与频率的关系,可以获得蓄电池的内阻增加情况。
3.温度效应评价:将蓄电池放置在不同温度环境下进行充放电实验,测量蓄电池的容量衰减、内阻增加以及充放电效率等指标。
然后根据得到的数据,分析温度对蓄电池健康状态的影响。
4.充放电效率评价:进行一系列充放电实验,根据蓄电池的容量损失以及能量损失情况,计算充放电效率。
同时,关注蓄电池的自放电情况和电化学效率,综合评价充放电效率的变化。
2v200ah蓄电池基本参数

2v200ah蓄电池基本参数2V200Ah蓄电池基本参数蓄电池是一种能够将电能储存起来,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供电的设备。
2V200Ah蓄电池是一种常用的蓄电池,它具有以下基本参数和特性。
1. 电压:2V2V200Ah蓄电池的电压为2V,这是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蓄电池的电压输出为2V,可以提供相应的电能供电。
2. 容量:200Ah2V200Ah蓄电池的容量为200Ah,这是指蓄电池能够在特定的电流条件下,连续放电一定时间,释放出200安时的电能。
容量是衡量蓄电池储能能力的重要指标,容量越大表示蓄电池可以储存更多的电能。
3. 极性:正极和负极2V200Ah蓄电池有正极和负极两个极性。
正极是蓄电池的电流输出端,负极是电流输入端。
在使用蓄电池时,需要正确连接正负极,否则会导致电流无法正常流通。
4. 充电和放电特性2V200Ah蓄电池具有良好的充放电特性。
在充电过程中,蓄电池会吸收外部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在放电过程中,蓄电池会释放储存的化学能,将其转化为电能供电。
蓄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循环寿命是评估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5. 循环寿命2V200Ah蓄电池的循环寿命是指蓄电池能够重复充放电的次数。
循环寿命与电池的质量和使用条件有关,通常情况下,循环寿命越长表示电池质量越好,能够更长时间地提供稳定的电能供应。
6. 自放电率2V200Ah蓄电池的自放电率是指在不使用的情况下,蓄电池自身的电能损失速率。
自放电率越低表示蓄电池在长时间存储时能够保持较高的电能储存效果。
7. 充电时间2V200Ah蓄电池的充电时间取决于充电电流和电池容量。
一般情况下,充电时间较长,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数十个小时才能充满。
充电时间过短可能会导致电池充电不充分,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总结:2V200Ah蓄电池是一种常用的蓄电池,具有2V的电压和200Ah 的容量。
它具有良好的充放电特性,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
在使用时,需注意正确连接正负极,并根据充电时间和放电需求进行合理的使用和维护。
铅酸蓄电池的技术性能参数

铅酸蓄电池的技术性能参数铅酸蓄电池的技术性能参数主要有静止电动势、内阻和容量等。(一)静止电动势静止电动势是指铅酸蓄电池处于静止状态(不充电也不放电),单格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位差,其大小取决于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和温度。一般静止电动势E j可用以下经验公式表示:E j=0.85+γ25℃式中,E j为静止电动势(V);γ25℃为25℃时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实测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应转换成25℃时电解液的相对密度,转换关系式为γ25℃=γt+β(t-25)式中,γt为实测电解液相对密度;t为实测电解液温度(℃);β为相对密度温度系数,数值为0.00075。(二)内阻铅酸蓄电池内阻的大小反映了蓄电池负载的能力。在相同的条件下,内阻越小,输出电流越大,带负载能力越强。铅酸蓄电池的内阻包括极板、隔板、电解液、联条和极柱的电阻。极板电阻在完全充足电状态下是很小的,但随着蓄电池放电程度的加大,覆盖在极板表面的PbSO4增多,极板电阻会随之增大。隔板电阻主要取决于隔板的材料、厚度及多孔性。在常用的隔板中,微孔塑料隔板的电阻较小。电解液的电阻与电解液的温度和相对密度有关。温度降低时,电解液的黏度增大,渗透能力下降,电阻增加。而电解液的相对密度过高和过低时,电阻均增大。(三)容量铅酸蓄电池的容量标志着蓄电池对外供电的能力,是蓄电池的主要性能参数。完全充电的蓄电池,在允许的放电范围内所输出的电量称为蓄电池的容量,可用下式表达:C=I f t f式中,C为蓄电池的容量(A·h);I f为放电电流(A);t f为放电时间(h)。蓄电池容量的表达方法有额定容量和启动容量两种。1.额定容量据国标GB5008.1—1991《启动用铅酸蓄电池技术条件》规定,将充足电的新蓄电池,在电解液温度为(25±5)℃的条件下,以20h放电率(即放电电流恒定为0.05C20A)连续放电,直至单格电池电压降到1.75V时,所输出的电量称为蓄电池的额定容量,用C20表示。例如:6-CA-100型铅酸蓄电池的“100”就是额定容量,即额定容量也就是设计容量,是检验蓄电池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2.启动容量启动容量表征了铅酸蓄电池在发动机启动时的供电能力,是检验蓄电池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启动容量受温度影响很大,故又分为常温启动容量和低温启动容量两种。1)常温启动容量常温启动容量是指将充足电的新蓄电池,在电解液温度为25℃的条件下,以3C20A的电流持续放电5min以上,直至单格电压下降至1.5V时所输出的电量。例如:6-CA-100型铅酸蓄电池以(3×100)A=300A的大电流持续放电5min,直至单格电压下降至1.5V时,其常温启动容量为(300×5/60)A·h=25A·h,一般为额定容量的1/4。2)低温启动容量低温启动容量是指将充足电的新蓄电池,在电解液温度为-18℃的条件下,以3C20A的电流持续放电2.5min以上,直至单格电压下降至1V时所输出的电量。例如:6-CA-100型铅酸蓄电池以(3×100)A=300A的大电流持续放电2.5min,直至单格电压下降至1V时,其低温启动容量为(300×2.5/60)A·h=12.5A·h,一般为额定容量的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汽车用铅酸蓄电池考核的主要性能指标为:
(1)容量。
实际容量应在第3次放电或之前达到额定容量的95%以上。
即12V放电到10.5V,6V放电到5.25V。
(2)低温起动能力。
方法是蓄电池在(—18±1)℃的环境条件下,用起动电流放电60s,单体电池平均电压不得低于1.4V。
(3)充电接受能力。
它表示蓄电池在0~30℃的环境条件下,用实际容量的1/10电流值
放电5h。
然后立即转入0±1℃温度条件下,静置20~25h,再用恒压充电。
6V蓄电池用7.2V,12V蓄电池用14.4V。
10min后,测试并记录充电电流与C1/20(C1指20h率实际
容量,Ah)的比值,不应小于2.
(4)荷电保持能力。
铅酸蓄电池在(40±2)℃的水浴中,开路静置21天(免维护蓄电池开路静置49天),用低温起动电流放电30s,单格平均电压不低于1.20V。
(5)循环耐久能力。
A类电池(90Ah以下)进行三个循环耐久试验单元后,开路静置
72h。
然后按起动电流进行低温起动,放电30s,单格平均电压不得低于1.20V。
B类电池(90Ah以上)进行三个循环耐久试验单元后,开路静置96h。
然后按起动电流进行低温起动,电流放电60s,单格平均电压不得低于1.00V。
(6)耐振动性。
将充足电后的电动汽车蓄电池储存24h,在频率为30~35Hz、加速度为
30m▪s-2,垂直振动2h;然后在(25±2)℃下,用起动电流放电60s,单格平均电压不低
于1.2V。
(7)干荷电或湿荷电蓄电池的起动能力。
要求在蓄电池生产制造后60天内进行这一项测
试注入电解液,静置20min,用起动电流放电150s,单格平均电压不得低于1.0V。
不注液的干荷电池,储存12个月的起动能力是在注液后静置20min,用起动电流值放电100s,
单格平均电压应不低于1.0V。
(8)水损耗(适用于免维护蓄电池)。
蓄电池充足电后,在(40±2)℃的水浴中,6V电
池恒压保持在(7.20±0.02)V,12V电池恒压保持在(14.4±0.05)V。
充电500h,6V蓄
电池水耗应不大于3g/Ah,12V蓄电池水耗应不大于6g/Ah。
(9)气密性。
将蓄电池充入或抽出空气,达到20kPa时,保持3~5s,压力不应有变动。
(10)封口剂。
对用沥青封口的蓄电池,在(—30±1)℃环境条件下,保持6h,不应产
生裂纹或槽盖分离;在65℃时,保持6h后不应产生溢流。
(11)储存期。
电动汽车蓄电池在(20±10)℃环境条件下,相对湿度不超过80%的环境下,存放24个月后应符合容量和低温起动能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