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内部温度传感器实验
STM32常见问题解析(论文资料)

STM32常见问题解析1、时钟安全系统(CSS)时钟安全系统被激活后,时钟监控器将实时监控外部高速振荡器;如果HSE时钟发生故障,外部振荡器自动被关闭,产生时钟安全中断,该中断被连接到Cortex‐M3的NMI的中断;同时CSS将内部RC振荡器切换为STM32的系统时钟源(对于STM32F103,时钟失效事件还将被送到高级定时器TIM1的刹车输入端,用以实现电机保护控制)。
操作流程:1)、启动时钟安全系统CSS: RCC_ClockSecuritySystemCmd(ENABLE); (NMI中断是不可屏蔽的!)2)外部振荡器失效时,产生NMI中断,对应的中断程序:void NMIException(void){if (RCC_GetITStatus(RCC_IT_CSS) != RESET){ // HSE、PLL已被禁止(但是PLL设置未变)…… // 客户添加相应的系统保护代码处// 下面为HSE恢复后的预设置代码RCC_HSEConfig(RCC_HSE_ON); // 使能HSERCC_ITConfig(RCC_IT_HSERDY, ENABLE); // 使能HSE就绪中断RCC_ITConfig(RCC_IT_PLLRDY, ENABLE); // 使能PLL就绪中断RCC_ClearITPendingBit(RCC_IT_CSS); // 清除时钟安全系统中断的挂起位// 至此,一旦HSE时钟恢复,将发生HSERDY中断,在RCC中断处理程序里, 系统时钟可以设置到以前的状态}}3)、在RCC的中断处理程序中,再对HSE和PLL进行相应的处理。
注意:一旦CSS被激活,当HSE时钟出现故障时将产生CSS中断,同时自动产生 NMI。
NMI 将被不断执行,直到CSS中断挂起位被清除。
因此,在NMI的处理程序中 必须通过设置时钟中断寄存器(RCC_CIR)里的CSSC位来清除CSS中断。
最新大学物理实验-温度传感器实验报告

最新大学物理实验-温度传感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了解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2. 掌握不同类型温度传感器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验测定不同环境下的温度变化,并学会分析实验数据。
实验仪器:1. 数字万用表2. K型热电偶3. PT100温度传感器4. 恒温水槽5. 冰盐混合物6. 热水浴7. 标准温度计(作为参考)实验原理:温度传感器是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信号的设备。
本实验主要使用了两种类型的温度传感器:热电偶和PT100。
热电偶是基于塞贝克效应工作的,即当两种不同金属或合金连接在一起形成回路,且两个接点处于不同温度时,就会产生电动势,从而测量温度。
PT100是基于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原理,其电阻值与温度之间有确定的关系,通过测量电阻值即可得到温度。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确保所有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2. 使用数字万用表配置K型热电偶,校准设备。
3. 将PT100温度传感器与数字万用表连接,进行校准。
4. 制备冰盐混合物,建立低温环境。
5. 将热电偶和PT100分别浸入冰盐混合物中,记录并比较两种传感器的读数与标准温度计的读数。
6. 准备热水浴,建立高温环境。
7. 重复步骤5,将传感器浸入热水浴中,记录并比较读数。
8. 分析不同温度下两种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
9.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温度-电阻/温度-电动势的图表。
实验数据与分析:(此处填写实验中收集的数据表格和图表,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如不同温度区间的线性关系,传感器的响应时间,精度对比等。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不同类型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比较,我们发现K型热电偶在高温区域的测量效果较好,而PT100在低温区域更为精确。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温度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和需要注意的误差来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增强了对温度测量技术的理解,并为未来的物理实验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单片机STM32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单片微机原理与车载系统学生姓名蒋昭立班级电科1601学号***********指导教师易吉良成绩2018年12 月17 日实验1 GPIO实验1.1 实验目的1)熟悉MDK开发环境;2)掌握STM32单片机的GPIO使用方法。
1.2 实验设备1)一台装有Keil和串口调试软件的计算机;2)一套STM32F103开发板;3)STlink硬件仿真器。
1.3 基本实验内容1)熟悉MDK开发环境,参考《STM32F1开发指南(精英版)-寄存器版本_V1.0》第3章,安装MDK 并新建test工程,运行例程,在串口窗宽观察结果,并记录如下:从图片可以看出,例程运行成功,没有错误。
2)按键输入实验,《STM32F1开发指南(精英版)-寄存器版本_V1.0》第8章。
实现功能:3 个按钮(KEY_UP、KEY0和KEY1),来控制板上的2 个LED(DS0 和DS1)和蜂鸣器,其中KEY_UP 控制蜂鸣器,按一次叫,再按一次停;KEY1 控制DS1,按一次亮,再按一次灭;KEY0 则同时控制DS0 和DS1,按一次,他们的状态就翻转一次。
理解连续按概念及其实现代码。
参数mode 为0 的时候,KEY_Scan 函数将不支持连续按,扫描某个按键,该按键按下之后必须要松开,才能第二次触发,否则不会再响应这个按键,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防止按一次多次触发,而坏处就是在需要长按的时候比较不合适。
当mode 为1 的时候,KEY_Scan 函数将支持连续按,如果某个按键一直按下,则会一直返回这个按键的键值,这样可以方便的实现长按检测。
寄存器方法实现不支持连续按的关键代码,以及程序运行后的效果。
由程序可知,给KEY_Scan函数输入的值为0,为不支持连按模式。
寄存器方法实现支持连续按的关键代码,以及程序运行后的效果。
由程序可知,给KEY_Scan函数输入的值为1,为支持连按模式。
3)采用库函数方法实现按键输入实验,参考《STM32F1开发指南(精英版)-库函数版本_V1.0》第8章。
温度传感器实验ppt课件

2.1 温度检测的概述 2.2 热电阻测温传感器 2.3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2.4 集成温度传感器 2.5 温度传感器的工程设计实例
第一节 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
一、温度测量 的基本概念
温度标志着物 质内部大量分子无 规则运动的剧烈程 度。温度越高,表买的VIP时长期间,下载特权不清零。
100W优质文档免费下 载
VIP有效期内的用户可以免费下载VIP免费文档,不消耗下载特权,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
部分付费文档八折起 VIP用户在购买精选付费文档时可享受8折优惠,省上加省;参与折扣的付费文档均会在阅读页标识出折扣价格。
0下载券文档一键搜索 VIP用户可在搜索时使用专有高级功能:一键搜索0下载券文档,下载券不够用不再有压力!
内容特 无限次复制特权 权 文档格式转换
VIP有效期内可以无限次复制文档内容,不用下载即可获取文档内容 VIP有效期内可以将PDF文档转换成word或ppt格式,一键转换,轻松编辑!
阅读页去广告
敏感材料及测温原理 金属电阻的阻值大小与导体的长度
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即
式中:R——导体的电阻; ρ——导体的电阻率; l——导体的长度; S——导体的截面积。
2021/8/25
改变温度t,金属导体的电阻率ρ与之大致成正比,即:
ρ=ρ0(1+αt)
式中,ρ0为0℃时导体的电阻率,α为电阻温度系数。
其他特 VIP专享精彩活动
权
VIP专属身份标识
开通VIP后可以享受不定期的VIP随时随地彰显尊贵身份。
专属客服
VIP专属客服,第一时间解决你的问题。专属客服Q全部权益:1.海量精选书免费读2.热门好书抢先看3.独家精品资源4.VIP专属身份标识5.全站去广告6.名
stm32F373_sdadc测试

STM32F373CCT6之SDADC试用平凡的阳光想使用stm32的sdadc,但看到网上有人说,stm32的sdadc不准确,在0.5V以上时偏差较大;甭管怎么说,先试试看。
使用外部电压基准,测量dac输出电压,dac为无缓冲模式,后接洞洞板上的ad8629跟随,ad8629的输出接adc与sdadc;此外还监测了stm32F373内部温度传感器,纽扣电池电压,参考电压;数据通过串口输出,经Excel处理成图。
由于纽扣电池没安装,测到的是Vcc经过2个二极管后的电压,它经内部分压后测其半电压值;Vref默认也为分压后测其半电压。
Dac输出0-4095,每个电平经adc与sdadc各取3个样点。
想知道sdadc在不同增益下的表现,故将各增益分别列出。
由于sdadc结果有正负,在0V时会有负值出现,对此做了绝对值处理;在增益为0.5时,等于Vref的电平输出结果为32767。
为方便比对,将sdadc取值范围由(0-32767)换算到(0-4095)。
不同增益下的测试数据,成图如下:增益=0.5:增益=1:增益=4增益=8增益=32当外部温度变化时,它们会怎么样,用热风枪吹芯片,使其温度变化,可以见见温度的影响,顺便瞧瞧内部温度传感器的表现。
测试数据是连续的,但Excel不支持太多的数据成图,便把数据1分为3,分别成图;大体对应变温的三个阶段:1:热风枪加温---吹热风2:自然冷却3:加速冷却---吹常温风,约22摄氏度关于sdadc的增益,共有7级:0.5、1、2、4、8、16、32其中16与32为数字增益,何为数字增益,据说是用的滤波器增益,这部分增益有何不同:本次测试在0V附近测不准,应是地处理不当;在32倍增益时,测量的电压在0.05V以下,地电平影响较大,数据量小且不可靠,无法判别数字增益的差异。
差分测量,似乎与共模电平有关连,还没找到解决办法。
想拿它直接测热电偶,就目前来看欠妥,须在其前端加信号处理电路。
温度传感器实验报告

温度传感器实验报告在现代科技中,温度传感器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测量装置。
它能够将感受到的温度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电路传输给显示器或计算机,以便我们获得实时的温度数据。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DS18B20温度传感器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和研究。
实验装置及步骤本次实验的装置主要包括DS18B20传感器、Arduino开发板、面包板、连接线和计算机等。
具体步骤如下:1. 按照电路图将DS18B20传感器、Arduino开发板和面包板连接起来。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DS18B20传感器需要三根电缆线分别连接到1、2、3号口上。
2. 在Arduino开发板上上传对应的程序,以便它能够识别并读取DS18B20传感器上的数据。
3. 将Arduino开发板连接到计算机上,并在串口监视器中查看实时的温度数据。
4. 阅读DS18B20传感器的数据手册,了解该传感器的一些特性和使用方法。
实验结果和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DS18B20传感器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出环境温度,并且响应速度也比较快。
通过串口监视器,我们能够实时地查看温度数据,并通过程序的计算和显示,将温度转化为人们熟知的摄氏度或华氏度。
同时,我们还发现DS18B20传感器具有多项特性,例如其具有独特的标识号,可以通过1-Wire总线进行串联,能够自动检测和高精度测量等。
这些特性对于一些特殊的应用场景,例如工业控制和温度监听等,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温度传感器的一些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熟悉了DS18B20传感器的各项特性和优势,并且对于测量仪器的操作和调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此外,我们还意识到了温度传感器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价值,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会有更多的机会与温度传感器打交道,从而探索出更多的应用方式和解决方案。
温度检测与控制实验报告范文

温度检测与控制实验报告范文实验三十二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温度传感器电路的工作原理2.了解温度控制的基本原理3.掌握一线总线接口的使用二、实验说明这是一个综合硬件实验,分两大功能:温度的测量和温度的控制。
1.DALLAS最新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简介Dalla半导体公司的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20是世界上第一片支持“一线总线”接口的温度传感器。
现场温度直接以“一线总线”的数字方式传输,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
适合于恶劣环境的现场温度测量,如:环境控制、设备或过程控制、测温类消费电子产品等。
与前一代产品不同,新的产品支持3V~5.5V的电压范围,使系统设计更灵活、方便。
DS18B20测量温度范围为-55°C~+125°C,在-10~+85°C范围内,精度为±0.5°C。
DS18B20可以程序设定9~12位的分辨率,及用户设定的报警温度存储在EEPROM中,掉电后依然保存。
DS18B20内部结构DS18B20内部结构主要由四部分组成:64位光刻ROM、温度传感器、非挥发的温度报警触发器TH和TL、配置寄存器。
DS18B20的管脚排列如下:DQ为数字信号输入/输出端;GND为电源地;VDD为外接供电电源输入端(在寄生电源接线方式时接地)。
光刻ROM中的64位序列号是出厂前被光刻好的,它可以看作是该DS18B20的地址序列码。
64位光刻ROM的排列是:开始8位(28H)是产品类型标号,接着的48位是该DS18B20自身的序列号,最后8位是前面56位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某8+某5+某4+1)。
光刻ROM的作用是使每一个DS18B20都各不相同,这样就可以实现一根总线上挂接多个DS18B20的目的。
DS18B20中的温度传感器可完成对温度的测量,以12位转化为例:用16位符号扩展的二进制补码读数形式提供,以0.0625℃/LSB形式表达,其中S为符号位。
基于PIC32单片机的温度计设计

北京邮电大学基于DS18B20和PT100的温度计的研究与设计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指导老师:葛顺明摘要本设计为一个基于PIC32MX795F512L单片机的温度计,利用键盘按键来选择温度传感器的线路。
能够实时将数据传至液晶屏和电脑显示。
根据单片机的工作原理,通过硬件电路制作和软件编译,设计出一个能够双路实时显示的温度计。
该系统主要由液晶显示模块、键盘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以及串口模块组成。
设计利用MPLAB软件对温度计源程序进行编译和调试。
可以进行数字和模拟两种方式得到相应的温度值并进行两种方式的优缺点比较。
关键词:PIC32MX795F512L单片机,模块,模拟,数字。
SUMMARYThe design for a thermometer based on PIC32MX795F512L microcontroller, using the keys on the keyboard to select the temperature sensor circuit. Real time data to the LCD screen and a computer display. 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single-chip hardware circuit production and software compiler design a two-way real-time display of the thermometer. The system mainly consists of the LCD module, keyboard module, temperature sensor module, and serial modules. Design thermometer source code to compile and debug using MPLAB software. Can be both digital and analog manner to give the corresponding temperature value,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wo methods of comparison.KEY WORDS:PIC32MX795F512L microcontroller module, analog and digital.目录一,引言 4二,背景介绍 52.1 PIC32系列单片机简介52.2 DS18B20温度传感器52.3 PT100温度传感器82.4 LCD1602 82.5 4*4键盘92.6 串口与MAX232 102.7 MPLAB简介11三,设计总体方案和研究意义113.1系统模块图113.2 研究意义11四,每部分具体实施:121.DS18B20温度传感器部分122. ADC模数转换部分183. LCD1602部分184.键盘部分195. 串口部分20五,实验遇到的问题及心得体会20 六,实验源代码21七,参考文献33一,引言现在可以说单片机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世界上各大芯片制造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单片机,从8位、16位到32位,数不胜数,应有尽有,有与主流C51系列兼容的,也有不兼容的,但它们各具特色,互成互补,为单片机的应用提供广阔的天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编写内部温度传感器控制程序
本章所要实现的功能是:通过芯片内部温度传感器读取温度,并将读 取的温度数据打印出去,D1指示灯闪烁提示系统正常运行。程序框架如 下: (1)初始化内部温度传感器(初始化ADC1_IN16,开启温度传感器) (2)编写温度读取函数 (3)编写主函数
普中STM32开发板带您进入ARM世界
(1)要使用 STM32F1 的内部温度传感器,必须先激活 ADC 的内部通道 ,这里通过 ADC_CCR 的 TSVREFE 位( bit23)设置。设置该位为 1 则 启用内部温度传感器,否则关闭内部温度传感器。 (2)STM32F103ZET6的内部温度传感器固定的连接在 ADC1_IN16上,所 以,我们在设置好 ADC1 之后只要读取通道 16 的AD值,就知道温度传 感器返回来的电压值了。根据这个值,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当前温度。计 算公式如下: T(℃) ={( V25 - Vsense) /Avg_Slope}+25 公式中: V25=Vsense 在 25 度时的数值(典型值为:1.43V)。 Avg_Slope=温度与 Vsense 曲线的平均斜率(单位为 mv/℃或 uv/℃) (典型值为4.3mV/℃)。 通过上面公式,我们就能非常方便的计算出当前内部温度传感器测试的 温度。
普中STM32开发板带您进入ARM世界传感器的使用很简单,只要初始化下ADC1_IN16通 道,并激活其内部温度传感器通道就差不多了。关于 ADC 的初始化,我 们在上一节已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多说。接下来我们介绍一 下和温度传感器设置相关的 2 个地方。
普中STM32开发板带您进入ARM世界
3.硬件电路
本实验使用到硬件资源如下: (1)D1指示灯 (2)串口1 (3)内部温度传感器 D1指示灯、串口1电路在前面章节都介绍过,这里就不多说,至于内 部温度传感器它属于STM32F1芯片内部的资源,连接的是ADC1_IN16通道 。
普中STM32开发板带您进入ARM世界
普中STM32开发板带您进入ARM世界
2.内部温度传感器配置步骤
接下来我们介绍下如何使用库函数对内部温度传感器进行配置。这个 也是在编写程序中必须要了解的。具体步骤如下:(ADC相关库函数在 stm32f10x_adc.c和stm32f10x_adc.h文件中) (1)初始化ADC1_IN16相关参数,开启内度温度传感器 ADC1_IN16的初始化步骤与上一章介绍AD模数转换实验一样,这里我们只 需要开启内部温度传感器即可,调用的库函数为: ADC_TempSensorVrefintCmd(ENABLE);//打开ADC内部温度传感器 (2)读取ADC1_IN16 AD值,将其转换为对应温度 上一步配置好后,我们就可以读取温度传感器的电压值,根据温度计算 公式,可以求出对应电压值的温度,具体方法与上一章一样。
普中STM32开发板带您进入ARM世界
内部温度传感器实验
普中STM32开发板带您进入ARM世界
本讲主要内容
1.STM32F1内部温度传感器介绍 2.内部温度传感器配置步骤 3.硬件电路 4.编写内部温度传感器控制程序
普中STM32开发板带您进入ARM世界
1.STM32F1内部温度传感器介绍
1.1 STM32F1内部温度传感器简介 STM32F1内部含有一个温度传感器,可用来测量 CPU 及周围的温度 (TA)。此温度传感器与ADC1内部输入通道相连接,如下图所示。它 连接在ADC1_IN16上。ADC1可以将传感器输出的电压转换成数字值。 STM32F1的内部温度传感器支持的温度范围为:-40~125 度,精度为 ±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