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技术

合集下载

高频电子技术6.ppt

高频电子技术6.ppt

高频功放:将高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的电路,实质是在输入 高频信号的控制下,将电源的直流功率转变成高频功率。
主要功用: 放大高频信号, 以高效率输出大功率,并且尽量保 证非线性失真小。
分类:低频功放:甲类(3600导通,效率50%) 乙类(1800导通,效率78.5%) 甲乙类(大于 1800导通,效率75%)
欠压状态。电压利用率低但可变, 临界状态。 A点在临界饱和线上;
临界状态时的负载电阻 记为:ROPT。
过压状态 A点在饱和区;
Rp 斜率gd 谐振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由欠压 过压 逐步过渡。
临界
U,I Ic1m Ic0
o 欠压
U cm
P,
临界 过压 Rp
o
ROPT
欠压
Pd P0
Pc 临界 过压 Rp ROPT
6.1 高频功率放大概述
因为工作频率很高,相对频带却很窄,因此一般 都采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工作状态选用丙 类、丁类。对于需要在很宽的范围内变换工作频 率的情况,还可采用宽带高频功率放大电路,它 不采用选频网络作负载,而是以频率响应很宽的 传输线变压器作负载。由于受功放管的限制,单 个功率放大电路输出功率是有限的,在大功率无 线电信号发射装置中,采用功率合成技术来增大 输出功率。
结论: 随着负载的增大,电路的工作状态经历了从欠压状
态到临界状态又到过压状态的变化 ; 临界状态:效率与输出功率最佳,是谐振放大器的
最佳工作状态; 欠压状态:效率低,恒流源; 过压状态:效率高,损耗小,恒压源。
图6-12 谐振功率放大电路的测试电路
例6.1 某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工作于临界状态,输出 功率为15W,且UCC=24V,导通角θ=70°,ξ=0.91。试 问:

《高频电子技术(第2版)》电子教案 课程思政PPT 4.1反馈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高频电子技术(第2版)》电子教案 课程思政PPT 4.1反馈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4.1 反馈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 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 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 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 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 或许会背井离乡,或许会彼此隔绝,但对祖国灿烂文化 和历史传统的认同总会把人们的心连在一起。
4.1 反馈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振荡条件讨论与小结
振荡条件:同时满足起振条件和平衡条件
引入正反馈是构成振荡器的关键。
同时T必须具有随振荡电压Ui 增大而下降的特性
平衡点
为获得这样的
环路增益特性,反 馈环路中要有非线 性环节。
为获得正弦波,振荡电 路中要有选频环节。振荡频 率通常就由选频环节确定。
O
UiA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4.1 反馈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4.1.3 振荡的稳定条件
干扰破坏原平衡状态后, 振荡器自动回到原平衡状态所需条件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4.1 反馈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4.1.3 振荡的稳定条件
一、 振幅稳定条件
T
T
0
U i U i U iA
B 1
A 当反馈网络为线性网络时,
O UiB
Uf
Fu
.
.
要满足 Uf Ui

Uo 起始信号来自电扰动
.
.
起振时要满足 Uf Ui
输出信号大小满足要求
放大器 Ui Ui Au
时,要能自动稳定输出电压,
.
.
Uo
实现 Uf Ui ,使电路进入
稳定状态,输出幅度和频率

高频电子技术知识点

高频电子技术知识点

高频电子技术知识点高频电子技术是电子工程的一个分支领域,主要研究与应用高频信号处理技术和射频通信技术。

在通信、电子、电力、军事等领域中,高频电子技术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将就高频电子技术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介绍。

一、基础电路元件电感:电感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元件,一般用L表示。

电感具有隔直阻交和储存磁能的特性。

高频电子中,电感常用于电路匹配、功率分配、滤波、耦合等。

电容:电容是在两个导体之间存在电场时,储存电荷的元件,一般用C表示。

在高频电子中,电容常用于隔交阻直、调谐、滤波、匹配、降噪等。

电阻:电阻是对电流流动的阻碍,一般用R表示。

在高频电子中,电阻常用于衰减、匹配、限流等。

二、射频器件管子:管子是射频放大中使用的一种器件,有普通三极管、场效应管、双极晶体管、集成放大器等。

管子有非常优秀的放大特性,广泛应用于射频功率放大、频率转换和混频等方面。

二极管:二极管主要用于小信号放大、检波、调制解调等。

常见的二极管有普通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调制二极管、开关二极管等。

三极管:三极管在射频电路中被广泛应用,常见的三极管有高频三极管、大功率放大器三极管、全晶体三极管等。

三、射频传输线导线:导线也是射频电路中常见的元件,例如信号传输、匹配等器件组件。

导线的线径和长度会对射频信号的传输和损耗产生影响。

同轴电缆:同轴电缆是一种高频传输线路,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低损耗特性和屏蔽性能。

同轴电缆具有较高的传输质量,常用于电缆电视、长距离干扰抑制等方面。

四、射频滤波器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可通过控制高频电路中的信号频率及其它参数,将高频电路中信号的高频成分滤除。

低通滤波器在通信系统中广泛应用,例如对去噪、数据整流处理等方面。

带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是一种能够使某一频率范围内的信号通过的滤波器,可以通过对信号的频率范围的选择,使所需要的信号通过,而剩余的信号被滤除。

通常应用到在射频前端的所谓前置选频。

五、多路复用频分复用:频分复用是一种将多路低速信号合成成一个高速信号进行传输的技术。

《高频电子技术》单元教学设计 《高频电子技术》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吴艳红

《高频电子技术》单元教学设计 《高频电子技术》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吴艳红

《高频电子技术》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一、课程基本情况二、学习任务描述(1) 了解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丙类功率放大器的调谐特性以负载变化时的动态特性。

(2) 了解激励信号变化对功率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3)比较甲类功率放大器与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功率、效率与特点。

三、单元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目标(1)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分析(2)传输线变压器及功率合成技术(3)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4)倍频器2.技能目标(1) 了解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丙类功率放大器的调谐特性以负载变化时的动态特性。

(2) 了解激励信号变化对功率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3)比较甲类功率放大器与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功率、效率与特点。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和能力;(2)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和细心做事、严肃认真的科学的态度。

(4)培养标准意识、规范意识、环境保护意识。

树立良好职业道德,养成文明安全生产的习惯。

4.思政目标(1)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2)树立爱岗敬业、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精神,弘扬工匠精神;(3)具有安全意识、岗位责任意识;(4)具备开拓创新意识,能够运用基本的创新方法,有一定的创新创业创造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5)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

四、单元教学内容设计五、单元教学设计思路课程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拓展三个部分。

采用讲授法、引导法、现场教学的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主要围绕伴音通道常见故障现象、故障分析及维修过程进行教学,课堂通过理论讲解和学生动手实训开展。

课堂设置师生互动环节,并且将课堂内容进一步细化成小节,让学生进行课堂评价,以此掌握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老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评价情况制定下节课的课程复习内容。

六、单元教学策略设计(一)教学模式设计行动导向-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采用项目教学、现场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习开展教学工作。

高频电子技术在飞机上的应用

高频电子技术在飞机上的应用





无线电通信面板(RCP)提供选择的频率信息和控制信号调谐 HF收发机并进行无线电选择。用RCP可选择调幅(AM)或上边 带(USB)操作。用RF灵敏度控制可增强HF接收。RCP可选择和 控制任何HF通信无线电的频率。 HF收发机发射和接收信息。收发机的发射电路用飞行内话音频调 制RF载波信号,声音信息送给其他飞机或地面台。接收电路解调 接收的RF载波分离出音频,接收的音频被机组或其它飞机系统使 用。 HF天线耦合器使天线阻抗与收发机的HF频率范围的输出相匹配。 发射期间,天线耦合器从收发机接收已被调制的RF并传给天线。 接收期间,天线耦合器从天线接收已被调制的RF并送给收发机。 HF天线发射和接收音频调制的RF信号。 外部接口
无线电通信面板的实物图
接收机的模拟图
收发机在飞机上的位置
HF天线耦合器使收发机的50Ω输出阻抗与天线阻抗在所设频率上匹配。 这使电压驻波比减少到低于1.3:1
HF天线从天线耦合器接收RF信号并向其它
飞机和地面HF通信系统发射RF信号。天线 也接收进来RF信号并把RF信号发送给天线 耦合器。
无线电通信面板 - HF收发机 - HF天线耦合器 - HF天线




控制面板向收发机发送所选频率的信息和控制信号。音频控制板 向REU发送这些信号: HF收发机接收空/地离散信号。HF收发机用这个离散信号为内部 故障存储器计算飞行段。 发射期间,话筒音频和PTT信号经REU进入HF收发机。收发机用话 筒音频调制由收发机产生的RF载波信号。收发机将调制的RF信号 经天线耦合器送到天线发射给其它飞机或地面站。 也是在发射期间,飞行数据采集组件从收发机接收PTT信号。 DFDAU用PTT作为键控信号记录发射事件。 接收期间,天线接收调制的RF信号并经天线耦合器送给收发机。 收发机从RF载波中解调或分离出音频。接受到的音频从HF收发机 经REU送到飞行内话扬声器和耳机。 选择呼叫译码器从HF收发机接收音频。SELCAL译码器监视来自 地面站的SELCAL呼叫音频。

《高频电子技术》课件

《高频电子技术》课件

THANKS
谢谢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带阻滤波器允许除某一频段外的信号通过,抑制该频段信 号。
滤波器的性能指标
通带和阻带性能
插入损耗
通带和阻带的边缘频率、带宽等参数决定 了滤波器的频率选择性和抑制能力。
滤波器对有用信号的衰减程度,以dB为单 位表示。
群时延
稳定性
滤波器对信号相位变化的量度,反映信号 通过滤波器的速度。
振荡原理
高频电子电路中的元件通 过正反馈和负反馈等机制 ,产生振荡信号,实现信 号的调制和解调等功能。
传输线原理
高频电子电路中的信号传 输遵循传输线理论,信号 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线路 的分布参数影响。
03
CHAPTER
高频电子技术中的放大器
放大器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
按功能可以分为电压放大器、功率放 大器、跨导放大器等;按频率可分为 低频放大器、高频放大器、微波放大 器等。
特点
高频放大器具有较高的增益和带宽, 能够放大微弱的高频信号;低频放大 器具有较低的噪声系数和较好的线性 度,适用于放大低频信号。
放大器的性能指标
增益
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幅度与输入信号幅 度之比,反映了放大器的放大能力。
带宽
放大器能够正常工作的频率范围,反 映了放大器的频率响应能力。
线性度
放大器在小信号和大信号输入下的性 能差异,反映了放大器的失真程度。
频率范围
高频电子电路的工作频率范围,通常指几百 千赫兹到几百兆赫兹。
带宽
高频电子电路的频率响应范围,通常指电路 能够正常工作的频率范围。
增益
高频电子电路的放大倍数,用于衡量电路的 放大能力。
噪声系数
高频电子电路的噪声与信号比值,用于衡量 电路的噪声性能。

《高频电子技术(第2版)》电子教案 课程思政PPT 4.3 振荡器的频率和振幅稳定度

《高频电子技术(第2版)》电子教案 课程思政PPT 4.3 振荡器的频率和振幅稳定度

4.3 振荡器的频率和振幅稳定度
三、提高频率稳定度的主要措施
1. 减小外界因素变化的影响
将决定振荡频率的主要元件或整个振荡器置于恒温槽 采用高稳定度直流稳压电源 采用金属屏蔽罩
采用减震器 采用密封工艺减小大气压力和湿度的影响
在振荡器和负载之间加缓冲器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4.3 振荡器的频率和振幅稳定度
主要由于器件老化。
短期频率稳定度 一天之内振荡频率的相对变化量 主要由于温度、电源电压等外界因素变化
瞬时频率稳定度 秒或毫秒内振荡频率的相对变化量
由电路内部噪声或突发性干扰引起。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4.3 振荡器的频率和振幅稳定度
4.3.1 频率稳定度
一、频率稳定度的概念
中波广播电台发射机的频率稳定度为 105
三、提高频率稳定度的主要措施
1. 减小外界因素变化的影响 2. 提高谐振回路的标准性
谐振回路在外界因素变化时,保持其谐振频率不变 的能力,称为谐振回路的标准性。
回路标准性越高,频率稳定度越好。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4.3 振荡器的频率和振幅稳定度
三、提高频率稳定度的主要措施
1. 减小外界因素变化的影响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4.3 振荡器的频率和振幅稳定度
二、导致频率不稳定的因素
外因: 温度、电源电压和负载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主要利用谐振回路的相频特性实现。振荡频率 处相频特性曲线越陡,稳频效果越好。
内因: 振荡电路的稳频能力 1. 提高回路Q值;2. 使振荡频率接近回路谐振频率。
EXIT
高频电子线路
高频电子线路
4.3 振荡器的频率和振幅稳定度

高频电子技术王卫东第三版 课后题答案

高频电子技术王卫东第三版 课后题答案

部电路是一个线性化双平衡 Gilbert 相乘器电路.
第五章。。。。。。。。。。。。。。。。。。。。。。。。。。。。。。。。。。。。
(1)高频信号的某一参数随消息信号的规律发生变化
的过程称为调制,其逆过程称为解调.其中消息信号
称为调制信号,高频信号称为载波信号.调制后的信
号称为已调波信号.
(2)按照调制信号的形成可将调制分为模拟调制和数
振回路好.
(9)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采用谐振回路作负载,因此,该
放大器不仅有放大作用,而且也具有滤波或选频的作
用.而且由于输入信号较弱,因此放大器中的晶体管
可视为线性元件.高频电子电路中常采用 Y 参数等效
电路进行分析.衡量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选择性两个重
要参数分别是 , .
(10)不考虑晶体管 的作用,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1 按照电流导通角θ来分类,θ=180°的高频功率放
大器称为甲类功放,θ>90°的高频功率放大器称为
甲乙类功放,θ=90°的高频功率放大器称为乙类功
放,θ<90°的高频功率放大器称为丙类功放.
(1)高频功率放大器一般采用谐振回路作为负载,属
丙类功率放大器.其电流导通角θ<90°.兼顾效率和
输出功率,高频功放的最佳导通角为θ=70°.高频功
个”双向元件”,从而导致电路的不稳定.为了消除
的反馈作用,常采用单向化的办法变”双向元件”
为”单向元件”.单向化的方法主要有中和法和失配
法.
(15)晶体管单向化方法中的失配法是以牺牲增益来
换取电路的稳定,常用的失配法是共发-共基.
第二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1 Fourier Analysis
In the early 19th century, the French mathematician Jean-Baptiste Fourier proved that any reasonably behaved periodic function(周期信 号), g(t) with period T can be constructed as the sum of a (possibly infinite) number of sines and cosines:
2.1.3 The Maximum Data Rate of a Channel
If the signal consists of V discrete levels, Nyquist’s theorem states: max imum data rate = 2 H log 2 V bits / sec For example, a noiseless 3-KHz channel cannot transmit binary (two-level) signal at a rate exceeding 6000bps. So far we have considered only noiseless channels. If random noise is present, the situation deteriorates(恶化) rapidly. And there is always random noise present due to the motion of the molecules in the system. The amount of thermal noise present is measured by the ratio of the signal power to the noise power, called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If we denote(以…为符号) the signal power by S and the noise power by N,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is S/N. Usually, the ratio itself is not quoted(引用); instead, the quantity 10log10S/N is given. These units are called decibels (dB).
T
2 c= T

0
g (t )dt
2.1.2 Bandwidth-Limited Signals
An example: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ASCII character ‘b’ encoded in an 8-bit byte. The bit pattern that is to be transmitted is 01100010. the figure below shows the voltage output by the transmitting computer.
2.2 Guided Transmission Data
The purpose of the physical layer is to transport a raw bit stream(原始比特流 from one machine to another. 原始比特流) 原始比特流 Various physical media(物理介质) can be used for the actual transmission. Each one has its own niche(合适的位置) in terms of bandwidth, delay, cost, and ease of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2.1.3 The Maximum Data Rate of a Channel
As early as 1924, an 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 engineer, Henry Nyquist, realized that even a perfect channel has a finite transmission capacity. He derived an equation expressing the maximum data rate for a finite bandwidth noiseless channel. In 1948, Claude Shannon carried Nyquist’s work further and extended it to the case of a channel subject to random (that is, thermodynamic(热力学的)) noise. Nyquist proved that if an arbitrary signal(随机信号) has been run through a low-pass filter of bandwidth H, the filtered signal can be completely reconstructed by making only 2H(exact) sample per second.
2.2.1 Magnetic Media (磁性媒体)
One of the most common ways to transport data from one computer to another is to write them onto magnetic tape or removable media (可移动存储媒体 (e.g., recordable DVDs), 可移动存储媒体) 可移动存储媒体 physically transport the tape or disks to the destination machine, and read them back again.
1 g (t ) = c + 2
∑ a sin(2πnft ) + b cos(2πnft ) (2-1)
n n n =1

Fourier series
1 f = , is the fundamental frequency (基频,基波). T
an and bn are the sine and cosine amplitudes(幅度) of the nth harmonics (谐波). c is a constant.
T

0
0, for k ≠ n sin( 2πkft ) sin( 2πnft )dt = T / 2, for k = n
Only one term of the summation survives: an, The bn summation vanished completely. In the same way, we can derive bn.
2.1.3 The Maximum Data Rate of a Channel
Shannon’s major result is that the maximum data rate of a noisy channel whose bandwidth is H Hz, and whose signal-to-noise ratio is S/N, is given by
max imum number of
bits / sec = H log 2 (1 + S / N )
For example, a channel of 3000-Hz bandwidth with a signal to thermal noise ratio of 30 dB can never transmit much more than 30,000bps. Shannon’s result was derived from information-theory arguments and applies to any channel subject to thermal noise.
2.1.1 Fourier Analysis
A data signal that has a finite duration can be handled by just imagining that it repeats the entire pattern over and over forever (i.e, the interval from T to 2T is the same as from 0 to T, etc.). The an amplitudes can be computed for any given g(t) by multiplying both sides of Eq.(equation,公式)(2-1) by sin(2Πkft) and then integrating fr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Data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can be transmitted on wires by varying(改变) some physical property such as voltage(电压) or current(电流). f(t)----a single-valued function(单值函数) to representing the value of voltage or current. So we can model the behavior of the signal(对信号的状态建 模) and analyze it mathematically(数学分析).
Chapter 2
The Physical Lay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