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规范化治疗

合集下载

高血压急症的规范化处理

高血压急症的规范化处理

高血压急症脑血管损害
3、高血压脑病:是排除性诊断,需排除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灌注失衡轻,纠正血压为主 目 标 : 尽 快 降 压 。 在 2 - 4 h 内 将 D B P 降 至 1 0 0 - 11 0 m m H g , 或 将 D B P 降 低 1 0 - 1 5 m m H g o 药物:①降压:拉贝洛尔,尼卡地平、硝普钠
并把握降压的节奏和目标; 急性期的后续管理应去除可纠正原因或诱因,并定期评估靶器官,避免靶器官进行性损害。
治疗具体原则
1. 镇静:安定,监护。做好病情解释,缓和患者情绪,适当使用镇静剂、止痛药等对症处理 2. 体位:一般患者抬高床头30-40cm;伴脑出血者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伴急性左心衰、
急性肺水肿
老年,女性,长期血压控制不佳 呼吸困难、大汗、不能平卧,烦躁、咯粉红色泡沫痰 听诊:双肺下部或大部闻及中小水泡音 心率加快,有时心尖部闻及舒张期奔马律 基础心脏病相应体征
高血压脑病
急性发作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 精神症状:意识模糊,嗜睡、抽搐、视力异常、昏迷 进展性视网膜病变:视乳头水肿、渗出、出血 暂时性偏瘫、失语:鉴别脑炎、脑肿瘤、中毒或代谢性昏迷(颅脑CT、急诊化验)
由于可能导致胎儿氰化物中毒应避免使用硝普钠
交感危象
药物: 1.避免单独应用B-Blocker,可致a受体激活缩血管致高压 2.尼卡地平,酚妥拉明 3.用硝普钠时补足血容量,防止低压
治疗流程
口服药
高血压合并症
心绞痛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 糖尿病肾病 甲亢、围术期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
高血压合并急性肾功能损害:22% 嗜铬细胞瘤(交感神经)危象 子痫:4.5% 其他

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存在问题

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存在问题

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存在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据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亿,糖尿病患者也达到了1亿左右。

这些慢性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生理痛苦,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在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管理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解决。

一、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认知问题1. 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足:许多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不知道自己的病情,或者对疾病的危害认识不够。

有些患者认为,只有出现了明显的症状,才是疾病的表现,忽视了无症状期的健康管理。

2. 医生对疾病的认知不足:部分医生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认知不足,可能导致诊断和治疗的延误。

此外,医生在接诊过程中,可能过于关注药物治疗,而忽视了生活方式的调整。

二、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诊断问题1. 早期诊断困难:高血压和糖尿病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导致早期诊断困难。

部分患者在出现并发症后,才被发现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

2. 诊断标准不统一:目前,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存在一定争议,不同地区、不同医院可能采用不同的诊断标准,影响了疾病的准确诊断。

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治疗问题1. 药物治疗不规范: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不规范用药、随意更改药物剂量、中断治疗等问题,影响了治疗效果。

2. 生活方式调整不足:许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忽视了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饮食、运动、戒烟限酒等。

生活方式的调整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四、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并发症问题1. 并发症发生率高: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如心脑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

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更大的痛苦,增加了治疗难度。

2. 并发症诊断和治疗困难:部分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困难,容易导致延误。

此外,并发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医生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

五、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规范化管理问题1. 管理模式不完善:目前,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管理模式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规范化管理方案。

“三高”共管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三高”共管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150/90 mmHg。
血糖控制目标值
空腹血糖
4.4 mmol/L ~7.0 mmol/L
非空腹血糖
<10.0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7.0 mmol/L
——01. ——02. ——03.
血脂控制目标值
1.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低危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4 mmol/L,非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4.1 mmol/L,TG<1.7 mmol/L。
药物治疗
3)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
临床上可选择的降脂药物大体可分为2大类,包括:
➢ 主要降胆固醇的药物,包括他汀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 9型(PCSK9) 抑制剂及其他降脂药(胆酸螯合剂、普罗布考)。
➢ 主要降TG的药物,包括贝特类药物、高纯度ω-3脂肪酸和烟酸类药物。 多项大规模研究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在ASCVD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均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因此,为了降脂达标,临 床上应首选他汀类药物。一般推荐起始应用中等强度他汀(可降低LDL-C水平25%~50%),并根据个体的降脂疗效和耐 受情况,适当调整剂量;若LDL-C不能达标,建议联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如LDL-C仍不达标,应加用PCSK9抑制 剂。 对血清TG水平增高(≥1.7 mmol/L)的患者,首先应用非药物干预措施。TG≥2.3 mmol/L者可考虑在他汀治疗基础上加 用贝特类或高纯度ω-3脂肪酸。对于严重高TG血症患者(TG≥5.7 mmol/L),为降低急性胰腺炎风险,应首先考虑使用 主要降低TG的药物。
肾有益的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非奈利酮。 ➢ 经足量口服降糖药物联合治疗后HbA1c不能达标的患者,可开始口服药和注射降糖药(GLP-1RA或胰岛素)的联合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实施社区规范管理效果分析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实施社区规范管理效果分析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实施社区规范管理效果分析作者:张昆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4期【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实施社区规范管理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社区内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80例,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社区规范管理,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观察两组血糖和血压控制率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血糖和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糖尿病;社区规范管理;效果高血压和糖尿病均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会增加患者死亡的危险性。

[1]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而必须加强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管理。

为了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实施社区规范管理的效果,本文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社区内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社区内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60例,男性100例,女性60例,年龄在60-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3.5±7.4)岁,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80例,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社区规范管理,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临床诊断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关于糖尿病和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FPG≥7.0mmol/L和(或)2hP BG≥11.1mmol/L;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②排除精神异常、心肝肾严重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

1.3 管理方法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社区规范管理。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60页)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60页)

我国门诊超过1/3的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病率
37.2%
一项全国范围内多中心横断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累计收集心内科、肾内科、 内分泌科门诊18岁以上高血压患者5086例
胡大一等 中华心血管杂志2010;38(3):230-238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疾病概述
– 流行病学现状 – 诊断和评估
目录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疾病概述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治疗
– 总体治疗策略 – 生活方式管理 – 血糖管理 – 血压管理 – 血脂管理 – 微量白蛋白尿的筛查与干预 – 抗血小板治疗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需进行多种心血管因 素的综合干预
2010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0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 综合征”。应根据心血管 总体风险,决定治疗措施。 应关注对多种心血管危险 因素的综合干预
患者比例(%)
超过6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
16
12.7
12
8.1
8
16.6 10.3
糖尿病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4
0 合并高血压的 糖尿病患者比例:
男性
63.8%
女性
62.1%
N=19,374
纳入健康体检19374例,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 人群,观察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知晓率,控制率。
Singapore Med J 2008; 49(11): 868-873
目录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疾病概述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治疗
– 总体治疗策略 – 生活方式管理 – 血糖管理 – 血压管理 – 血脂管理 – 微量白蛋白尿的筛查与干预 – 抗血小板治疗
饮食

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来了精选全文完整版

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来了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来了近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发布(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1),从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特点、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关联、诊断评估、治疗手段、防治策略、社区规范化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而科学的阐述,为我国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指明方向。

领衔者说“2018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并未改变高血压定义,建议按危险分层进行管理,初始即可使用联合治疗与单片复方制剂。

希望能够以简单路径实现指南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新指南制定领衔者、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刘力生教授表示。

要点1: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民族、地区间存差异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呈升高趋势,且具有2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从南方到北方,高血压患病率递增;不同民族之间高血压患病率存在差异。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近年来有明显提高,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危险因素。

要点2:卒中仍是最主要并发症血压水平与心血管风险呈连续、独立、直接的正相关关系。

卒中仍是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冠心病事件也有明显上升,其他并发症包括心衰、左心室肥厚、房颤、终末期肾病。

要点3:诊室血压为常用诊断方法诊室血压是我国目前诊断高血压、进行血压水平分级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常用方法。

有条件者应进行诊室外血压测量,用于诊断白大衣高血压及隐蔽性高血压,评估降压治疗的疗效,辅助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治。

动态血压监测可评估24 h血压昼夜节律、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等。

家庭血压监测可辅助调整治疗方案。

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实时血压监测是血压管理的新模式。

精神高度焦虑的患者,不建议频繁自测血压。

要点4:高血压定义不变按危险分层管理高血压定义: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诊室收缩压(SBP)≥140 mmHg 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

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规范化测量血压:
五、高血压的治疗
综合干预的理念: 非药物治疗必须从始至终坚持 药物
I. II. III. IV.
选择长效制剂 从小剂量开始 联合用药 个体化

相关危险因素的处理
I.
II.
调脂治疗 抗凝治疗
六、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目标值
人群 一般患者 ≥65岁老年人 糖尿病 冠心病 慢性肾脏病 脑卒中后 目标值 <140/90mmHg <150/90mmHg
1期高血压 (血压140~159mmHg/90-99mmHg) 改善生活方式 步骤1
限酒 DASH饮食 控制体重
2期高血压 (血压》160/100mmHg)
多数病人用药方案加改良生活方式 ACE抑制剂 ARB Β受体抑制剂 利尿剂
步骤2
单药治疗 ACE抑制剂 ARB 钙通道阻滞剂 利尿剂
加用第二种不同类型的药物 ACE抑制剂 ARB Β受体阻滞剂 利尿剂
指南 JNC7 2003 ESH/ESC 2007
加拿大 (CHEP)2009 日本(JSH)2009 中国2005
高血压个体化诊治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指南》指出:“五类降压药都可以作为降 压治疗的起始用药和维持用药”,而且一些循证 医学研究也证实钙通道阻滞剂(CCB)能有效降 低总外周血管阻力,是高血压患者最常用的降压 药物,其使用比例占我国降压药物的41%。但CCB 有可能加重有快速心律失常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的 病情,尤其是短效CCB还有可能增加冠心病患者 心肌梗死的风险,因此应慎用。
药物治疗 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 ACE抑制剂、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 醛固酮拮抗剂 ACE抑制剂、ARB ACE抑制剂、ARB和其他 ACE抑制剂、ARB、β受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

社区规范管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_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的影响

社区规范管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_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的影响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3年1月中第21卷第2期·健康管理·作者简介:崔洪芝(1973.01—),女,本科,全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老年高血压、糖尿病的社区规范管理。

E-mail :hongzhicui@社区规范管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 达标率的影响崔洪芝(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2445)【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规范管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T)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达标率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10月共计180例老年EHT 合并T2DM 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90例)与观察组(9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行社区规范管理,比较两组管理前后血糖、血压、血脂指标水平以及血糖、血压、血脂达标率。

结果:管理后两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以及血脂指标(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下降,且管理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管理后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升高,且管理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社区规范管理可促进老年EHT 合并T2DM 患者血糖、血压、血脂达标,促进病情康复,说明该方法适用于老年EHT 合并T2DM 患者,值得借鉴。

【关键词】社区规范管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糖达标率【中图分类号】R544 R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3)02-0104-04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nension,EHT)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作为临床常见疾病,一直备受关注,疾病管理对促进患者病情康复的重要价值[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 综合征”。应根据心血管 总体风险,决定治疗措施。 应关注对多种心血管危险 因素的综合干预
综合治疗(标准治疗) 是显著减少糖尿病大、小 血管并发症和死亡风险的 最有效措施。本指南更加 强调了综合治疗的重要 性……
多种心血管因素的综合干预措施
《糖尿病患者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建议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管理应包括: 生活方式管理 血糖管理 血压管理 血脂管理
正常
疾病相关性精神紧张
焦虑/抑郁等心理疾患
重症患者 非药物或药物治疗
精神心理科医 生协助诊治
重视疾病危害,树立 终身治疗的观念 避免过度关注,树立 可防治的信心
糖尿病患者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治疗
– 总体治疗策略
– 生活方式管理 – 血糖管理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疾病概述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规范化治疗
SACN.IRB.17.11.8591,有效期:2019/5/24
刘女士只重降糖不重降压,造成并发症
刘女士 患糖尿病和高血压多年,她 觉得糖尿病更严重,只重视 降糖治疗,对生活方式和降 压治疗并不注重,不久前又 诊断出了蛋白尿肾病
真应该早点 吃降压药
专家告诫: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应综合治疗
糖尿病和高血压常常合并存在,对心脑肾等靶器官 具有极强的危害性,降糖和降压治疗同等重要。除 此之外,还要改善生活方式,干预其它心血管危险 因素……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疾病概述 – 流行病学现状 – 诊断和评估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治疗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在迅速增长
12 10.5
糖尿病患病率(%)
碳水 化合物
蛋白质
1. 肾功正常:占总能量10%-15%;有显性蛋白尿:限制在 0.8g/d∙kg体重;GFR下降:0.6g/d∙kg体重 2. 摄入蛋白质不引起血糖升高,但可增加胰岛素反应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饮 食
1. 不推荐饮酒,饮酒时需将热量计算在总能量内 2. 每日不超过10-20g酒精 3. 酒精可能诱发应用磺脲类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出现低血糖
精神紧张
糖尿病患者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治疗
– 总体治疗策略
– 生活方式管理 – 血糖管理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疾病概述
– 血压管理
– 血脂管理 – 微量白蛋白尿的筛查与干预 – 抗血小板治疗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需进行多种心血管因素的 综合干预
2010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0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5 急性冠心事件的相对风险
2.0
1.5 1.0 0.5 0
1.914
1.75
1.732 1.387 1.29 1.191
高血压
吸烟
高TC
低HDL-C
肥胖
糖尿病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6; 34(12): 1133-8.
降压获益及降压目标
临床研究证据
UKPDS研究
收缩压每↓ 10mmHg 糖尿病并发症↓ 12% 死亡风险↓ 15%
RAS激活使糖尿病患者 降压达标困难和肾病发展
使肾脏近曲小管血管紧 张素原表达增高, 使系 膜细胞合成AngⅡ增多
高 血 糖
糖尿病时肾脏局部的 AngⅡ降解速度减慢
RAS 激活
肾脏局部产生的AngⅡ 可直接导致系膜细胞和 足突细胞的损害, 促进 蛋白尿的形成
血管收缩 醛固酮分泌增加 交感神经兴奋
血 压 升 高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戒烟
目标 手段措施 1.宣传吸烟危害与戒烟的益处 放弃吸烟 2.为有意戒烟者提供戒烟帮助。一般推荐 突然戒烟法,戒烟日完全戒烟
科学戒烟
3.戒烟咨询与戒烟药物结合
4.公共场所禁烟;避免被动吸烟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21
不良情绪矫治
精神状况检查(量表测评) 病情评估的常规内容
12
8.1
8
4
0
合并高血压的 糖尿病患者比例:
男性
女性
63.8%
62.1%
N=19,374
纳入健康体检19374例,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 人群,观察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知晓率,控制率。
Singapore Med J 2008; 49(11): 868-873
我国门诊超过1/3的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
血管病变
视网膜病变
RAS抑制剂
RAS激活
肾病发生、发展
肾小球毛细血管阻力增加 系膜和足突细胞损害
心脏损伤
肾病
心脏损伤
冠状动脉收缩 心肌收缩增加 左心室肥厚
赵俐丽等,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2008; 29 (4): 168-72 Barra S, et al. Expert Opin. Pharmacother. 2009; 10(2): 173-89
9 5.5
6 2.28
0.67 0 1980年 1994年
3
2001年
2007-2008年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 /zt/2009/2008ppt.jsp
超过6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
16.6
16
糖尿病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10.3
患者比例(%)
12.7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010
糖尿病 + 高血压 = 事件风险显著增加
• 糖尿病一旦合并高血压: – 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至少是单纯 高血压或单纯糖尿病的2倍 – 加速视网膜病变以及肾脏病变的 发生和发展 – 死亡风险将增加7.2倍
1+1>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其它危险因素
不可控性危险因素 增龄 男性性别 早发心血管家族史 种族 可控性危险因素 血脂异常 吸烟 超重/肥胖 缺乏运动
药物
ARB/ACEI不仅有效降压,而且有效改善糖代谢,并可显著减少尿微量白蛋 白排泌、延缓肾脏损害的进展等,因而被推荐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首 选降压药物 2型糖尿病的降压治疗与相关并发症(特别是肾脏损害)防治方面,
ARB类药物具有更充分的研究证据,推荐首先选用
糖尿病患者多重危险因素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专家委员会.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 18(12): 1177-83
2.空腹血糖(FPG)
或 3.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
≥7.0
≥11.1
糖尿病
收缩压≥130mmHg 和/或 舒张压≥80mmHg
注: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空腹状态指至少8小时未 进食热量;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 血糖,不能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减低;a只有相对应的 2小时毛细血管血糖值有所不同,糖尿病:2小时血糖≥12.2 mmol/L;糖耐量减低:2小时血糖≥8.9 mmol/L且<12.2 mmol/L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诊断
糖尿病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静脉血浆葡萄糖 水平a(mmol/L)
高血压诊断标准
人群 诊断标准
1.糖尿病症状(高血糖所导致的多 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皮肤 瘙痒、视力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表 现)加上随机血糖检测 或
≥11.1
非糖尿病
收缩压≥140mmHg 和/或 舒张压≥90mmHg
糖尿病肾病
赵俐丽,国外医学 老年医学分册,2008; 29(4): 168-72
Graciano ML, et al. J Am Soc Nephrol, 2004; 15((7): 1805-15
RAS抑制剂,新一代降压药物 降压同时全面保护心肾
血压升高
血管收缩 醛固酮分泌增加 交感神经兴奋
卒中
注:无在静息(安静)状态下,进行非同日三次血 压测量,均达到上述标准可诊断为高血压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均属于“高危”人群
•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
其它危险因素和病史
无 1-2个其他危险因素 ≥3个其他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 临床并发症或合并糖尿病 高血压 1级 低危 中危 高危 很高危 2级 中危 中危 高危 很高危 3级 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降压药物的应用时机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SBP=130-139mmHg或 DBP=80-89mmHg
BP≥ 140/90mmHg 或有蛋白尿
非药物治疗 3个月血压仍未达标
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中国糖高共识推荐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首选RAS抑制剂
基于大量临床试验证据ARB与ACEI被推荐为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基石
ADVANCE研究
平均血压↓5.6/2.2 mmHg 微血管或大血管事件↓ 9% 心血管死亡率↓ 14% 全因死亡事件↓ 14%
ACCORD研究
强化降压(收缩压< 120mmHg) vs.常规降压 (收缩压<140mmHg) 患者并未进一步获益 不良事件反而显著增加
降压目标 • 一般糖尿病患者:<130/80mmHg; • 老年或伴严重冠心病:<140/90mmHg。
– 血压管理
– 血脂管理 – 微量白蛋白尿的筛查与干预 – 抗血小板治疗
降糖治疗的目标值
• HbA1c是血糖控制的金标准,201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 指南将HbA1c的控制标准定为<7.0%,基于以下原因:
– 与国际上主要的糖尿病指南保持一致 – 多项大型循证医学研究证明,HbA1c降至7.0%时微血管并发症已 明显降低,进一步降低使低血糖风险增加 – 新近多项临床试验发现,病程较长、携带大血管病变危险因子较 多或已发生大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进一步降低血糖可能 增加死亡发生的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