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利川莼菜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合集下载

利川市高山蔬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利川市高山蔬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产业化 、 市场 国 际化 要 求 , 真解 决 好 蔬 菜 生 产 布 认
局优化 、 产业 化经 营和 高产 、 效 、 高 优质 、 态 、 全 生 安 几 大 问题 , 分体 现  ̄ I 山蔬 菜 规模 发 展 的本 质 充 FJ 高 'l I 特 征 。立 足 市场 拓展 , 实现 利川 高 山蔬 菜 在 市场 占
势 资 源分 布情 况 , 在巩 固稳定 现有 高 山蔬 菜面 积 的
4 利 川 高 山蔬 菜 产 业发 展 目标
4I 三高 .
基 础 上 , 优 种 植 结 构 , 大 利 中盆地 中高 档 精 细 调 扩 菜 如 辣椒 、 茄 、 番 黄瓜 等 品种 的种 植规模 , 大利 川 加 l 莼菜、 利川 山药等 特色 菜板块 基地 的建设步 伐 , 强 加 高 山蔬菜 基 地配 套设 施 的建设 , 快 高 山蔬菜 基 地 加 的水 、 、 的综 合治 理 , 渠 路 建成 旱 涝保 收 的标 准化 高 山蔬菜 基地 , 强基地抗 御 自然灾害 的能力 , 增 确保 旱 能灌 、 能排 , 高种植 水平 和土地 产 出率 。2 0 年 涝 提 08 利 川 市 高 山蔬 菜 板块 已纳 入 湖 北 省板 块 基 地 建 设 项 目, 随着 项 目的启 动 、 实施 , 将有 力推 动 利川 高 必 l
发 展 高 山蔬 菜是一 项 投 资较少 、 效较 快 的高 效产 见 业, 我们 要 紧紧 抓 住 这些 优 势 资 源 , 理 开 发 利用 合
动 , 动 利川 市 高 山蔬 菜产 业 内部 和产 业 问 的转 化 推 升级 , 建第 一 、 、 产业 协 调发 展 、 互影 响 、 构 二 三 相 相
互 促 进 的一 业兴 百 业 、 百业 连 一业 的市 场 经 济发 展

利川莼菜营销策划方案

利川莼菜营销策划方案

利川莼菜营销策划方案一、市场背景分析莼菜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和药用价值的水生蔬菜,是湖北利川市的特产之一。

利川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被誉为“莼菜之乡”,优质的莼菜资源成为利川市的一个重要发展特色产业。

然而,尽管莼菜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市场需求,但由于市场营销推广力度不够,利川莼菜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因此,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营销策划方案,提升利川莼菜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二、市场目标和营销目标市场目标:1.提升利川莼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形象;2.扩大利川莼菜的市场份额,占据城市市场的领导地位;3.拓展利川莼菜的消费市场,推广到更多的地区和消费者。

营销目标:1.实现年销售额增长10%,达到xx万元;2.增加新客户比例,提升品牌忠诚度;3.扩大销售渠道,将莼菜销售到更多的零售商和餐饮企业。

三、市场调研1.了解目标消费者对于莼菜产品,目标消费者主要有三类:高端餐饮企业、中高收入家庭和养生健康人群。

他们对于食品的质量和营养价值有较高要求,在消费选择上注重品牌和口碑。

2.竞争对手分析利川市附近的茶陵县和江华瑶族自治县也是重要的莼菜产地,主要有以下竞争对手:品牌知名度、市场份额和销售渠道比利川莼菜处于领先地位。

3.市场需求分析莼菜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特产蔬菜,被认为是一种低脂肪、低蛋白质和高纤维的食品,对消费者健康非常有益。

因此,市场对于莼菜的需求较高,尤其是在大城市的高端餐饮企业和养生健康人群之间。

四、市场定位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和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将利川莼菜市场定位为高端、健康、营养和有机蔬菜。

通过质量保证、品牌包装和有效的营销推广,使利川莼菜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优质生鲜产品,与其他竞争对手区别开来。

五、产品策略1.优化产品质量提高莼菜产品的质量标准,确保其新鲜度、口感和营养价值。

建立与农户的合作,规范种植、采摘、包装和运输过程,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2.推出新品种研发和推出新的莼菜品种,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

莼菜的美食旅游和地方产业发展

莼菜的美食旅游和地方产业发展

莼菜的美食旅游和地方产业发展莼菜,是一种生长在淡水湖泊和长江流域的水生植物,被誉为江南的水产美味。

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莼菜早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然而,除了作为食材被人们广泛使用外,莼菜还有着丰富的美食旅游潜力和地方产业发展机会。

首先,莼菜的美食旅游潜力令人瞩目。

江南地区众多的淡水湖泊和水道成为了莼菜生长的理想环境,这些地方也成为游客驻足品尝莼菜美味的好去处。

通过打造莼菜美食旅游线路,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品尝莼菜美食,并体验当地水域的独特风光。

同时,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组织莼菜文化节、莼菜采摘游等活动,能够增加游客的参与度,提升莼菜美食旅游的吸引力。

其次,发展莼菜产业能够促进当地的地方产业发展。

莼菜的生产过程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包括莼菜的养殖、采摘、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这些环节的发展不仅可以创造就业机会,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例如,莼菜的养殖会涉及到养殖场的扩大和设备的更新,这就需要建设养殖基地、引入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同时,加工和销售环节也需要发展农产品加工和物流运输等产业链。

这样一来,莼菜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提升当地的产业水平,还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增长。

此外,莼菜的地方特色也能够成为地方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例如,将当地的莼菜品牌进行整合和推广,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莼菜品牌,在市场中树立起健康、优质的形象。

可以通过餐饮业的合作,将莼菜美食推广到更多的消费者中,开设莼菜特色餐厅、推出莼菜系列产品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种独特的食材。

在发展莼菜产业的同时,还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莼菜的生长需要清澈的水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在发展莼菜产业时,应该注重保护水源和湖泊等水体生态环境。

同时,也要重视莼菜的有机种植和环保加工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莼菜的美食旅游和地方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通过开发莼菜美食旅游线路、发展莼菜产业链和推广当地莼菜品牌,可以实现莼菜产业的多赢局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升地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利川市经济发展的现状

利川市经济发展的现状

利川市经济发展的现状10051019 谭银摘要:利川市位于湖北省最西部,南邻潇湘、西靠蜀渝、北依三峡,市辖14个乡、镇、办事处、开发区,575个村,683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4万人,有土家族、苗族、侗族、壮族、藏族、畲族、白族、蒙古族、彝族、满族等11个民族。

全市平均海拔1100米,总面积4602平方公里,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利川市着重围绕‚推进三大战略,发展‘三特’经济,打造‘三力’利川‛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城市经济发展引领市域经济发展,以旅游业带动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突出特色农业、新型工业、生态文化旅游业、城市建设、交通建设五大重点,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招商引资年‛、‚全民创业年‛、‚民生改善年‛活动,深入实施以‚清江工程‛、‚增收工程‛、‚平安工程‛、‚民生工程‛等为重点的‚十大工程‛,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开创利川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关键词:利川市特色经济一、利川经济发展现状1、特色农业的发展近年来,利川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产品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产品开发和技术进步,全力实施“名牌工程”,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增强地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结合市内自然资源优势,重点对黄连、烟叶、莼菜等一批质量好、知名度高的产品“开小灶”,推动产品提档升级。

今年9月,利川扬明药业公司生产的“清江源”牌黄连,被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授予“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这是该市继“云利”牌香烟、“天佛”牌莼菜之后第三个获此殊荣的地方特色产品。

黄连产业生机盎然,全市面积突破了5万亩,可起挖1万亩,收入可接近1亿元。

这些产品眼下在市场上非常“吃香”,有的已经出口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

一批精品名牌脱颖而出,激活了该市各大产业的大发展。

今年,该市烟叶面积达到8万多亩,农民五成以上的收入靠烟叶。

2011年,州烟草公司下达利川市烟叶生产任务为种植面积9.35万亩、收购烟叶23.2万担。

莼菜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莼菜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莼菜 ( rsn s rbi, B aei c ee 原始花被亚纲 睡莲科莼菜 ah )
属多年生淡 水水生 草本植 物 , 又名马蹄 草、 湖菜 、 葵、 水
l32 多糖含量的测定 _.
采用苯酚一 硫酸法 。 J
2 结果与分析
2 1 热水浸提工艺的确定 .
根据多种植物材 料水 溶性多 糖提取工 艺优 化 的研 究, 选取提取温度 、 提取时间 、 料液 比以及提取次数四因素 进行了单 因素试验 。根据单 因素 试验结果 , 采用【( 正 3) 交试验进行热水浸提工艺的优化 , 结果见表 l表 2 、 。 表 l 热水浸提正交试验因素水平
解百药毒等功效 。现代医学认 为有调节免疫功能 、 抗肿
癌、 抗感染 降血糖血脂 、 延年益寿 的功效 ] 。文章 主要 针对莼菜的水溶性多糖 的提取进行研究 , 以期 为莼菜 多
糖进一步开发奠定基础 。
l 材料 与方法
ll 材料 _
1 3 3 1
莼菜采 自湖北 省利川 市 福宝 I水库莼 菜基地。鲜 I _ 【 l
大 , 次为料液 比和浸提时间 , 其 而重复 次数影 响比较小。
第一作 者简 介 : 唐巧 玉 (99 )女 , 士 , 师 . i 7一 . 硕 讲 主要 从 事 天然 产 物
开 发 利 用 方 面 的 研 究 。 Emalz f y 13 CI。 - i yt @ 6 .O ) : q Y .
基金项 目: 北省 自然科 学基金 资助 项 目( o 2 0 A A17 。 湖 N .03 D 2)
收 稿 日期 :( 7 l一 U 2) 一 0 ( ]
维普资讯
北 方 园 艺 28)o4 0 ( :~ 1 034

莼 菜 高 效 栽 培 模 式

莼 菜 高 效 栽 培 模 式

莼菜高效栽培模式杨正祥朱启学(利川市农业局蔬菜办)莼菜(BraseniashreberiGmel),是一种多年生缩根性水生植物。

又名露葵、水葵、马蹄草、水莲叶,属睡莲科。

其主要生长在池塘、河湖或沼泽等环境中。

食用为部分嫩茎。

恩施州是茹菜原产地之一,经过多年栽培研究,摸索了一套高效栽培模式,仅供参考。

1 选地建池1.1 选地:选择海拔1300m左右阳光充足、植被条件较好、水源丰富、水质清洁、交通方便的山间平坦地块或地下水位较高的烂泥田(冷浸田)和沼泽田块挖筑莼菜池,土壤PH值要求为5.5—7。

1.2 建池:首先规划好排灌沟渠,田块面积不宜过大,一般1~2亩为宜,多依地势而确定田块大小,每块田都必须设计进出水口各两个,以利排灌换水、调节水位、水质、水温。

池底淤泥厚度一般要求25cm以上。

田埂夯实以防漏水,底座宽60cm,高50cm,踩面宽40cm左右。

2 栽植方法莼菜的繁殖方法分别为有性(种子)繁殖和无性(根茎)繁殖两种。

但由于种子繁殖能力差,多采用根茎繁殖。

根茎繁殖一般采取无病虫的莼菜地下茎、短缩茎、水中茎做繁殖材料,每根需有3-5个节。

越冬休眠芽也可做繁殖材料,但因温度较低,不便操作。

2.1 品种:选择高产且质优的红梗种为主栽品种。

2.2 栽培时间:除越冬期外,其他时间均可,以清明前后一周为好,扦插后由于气温逐渐上升,成活率高,长势旺。

2.3 栽培密度及方法:密度一般采用株行距50×60em。

采用根茎扦插,方法就是将根茎的一端插入池底泥土中,至少要有一个节被插进泥土。

这样才利于提高成活率,667m2用种苗量180kg左右,一般栽培5—7年为一周期,注意适时疏密。

3 水肥管理莼菜属宿根多年生水生植物,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不能缺水,而且要求保持水质清洁、清流透明。

3.1 缓青期水位:栽后一个月内水深一般保持在20cm,此期不能换水。

3.2 生长期水位:扦插后随着嫩叶嫩芽的生长,水位应该适当提高,一般25cm左右,并保持有流动水,半月或一个月换水一次,以保持池中水质清洁。

莼菜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保护

莼菜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保护

莼菜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保护莼菜是一种独特的水生野菜,生长在中国南方的湖泊、河流和稻田中。

它不仅拥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展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莼菜的种植、加工和烹饪技艺代代相传,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标志,值得我们的关注和保护。

莼菜的种植是一门需要精湛技艺和耐心的农事活动。

种植莼菜需要选择适合的水域和土壤条件,掌握适宜的播种和收割时机。

传统的莼菜种植方法依靠人工将莼菜种植在稻田或湖泊中,需要进行精细的管理和土壤水质的维护。

这种种植方式既考验农民对生态环境的把握,也反映了他们与自然的密切联系,体现了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性。

莼菜在加工和烹饪中也有着独特的技艺和传统。

莼菜的加工主要包括清洗、晾晒和腌制等步骤。

清洗莼菜时,需要使用特定的方法将沙粒和杂质清除干净,保持莼菜的卫生和质量。

晾晒过程中,农民需要摊晾莼菜,晒至适宜程度,使其保持一定的柔韧性。

而腌制则需要使用特定的配方和工具来完成,以增添莼菜的风味和延长保质期。

莼菜的烹饪方法也非常丰富多样。

传统的莼菜烹饪包括煮、炒、拌等方式。

煮莼菜时,需要根据个人口味选择适宜的调味品,并掌握火候,以保持莼菜的鲜嫩和口感。

炒莼菜则需要火候掌握得当,保持莼菜的脆嫩和香气。

拌莼菜则注重调味品的搭配和莼菜的切割技巧,以保持莼菜的鲜艳和口感。

这种烹饪技艺不仅是一种传统的食物加工方法,更体现了莼菜所承载的美食文化和地方特色。

莼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得到我们的保护和传承。

首先,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保护莼菜的种植和加工传统。

同时,应加强对莼菜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培养更多的农民参与到莼菜种植中来。

其次,学校和社区应加强对莼菜文化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莼菜文化的认知和重视。

最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日常饮食中开始,选择和支持传统的莼菜产品,以鼓励传统产业的发展和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瑰宝,莼菜作为中国传统的水生野菜,既是一种美味的食材,又是一种文化符号。

莼菜有机生态型高产栽培技术

莼菜有机生态型高产栽培技术

莼菜有机生态型高产栽培技术作者:雷必胜王玲来源:《科技资讯》 2013年第12期(湖北省利川市农业局湖北利川 445400)摘要:从造园、栽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摘等方面,较好地利用产地生态环境,通过将有机肥、生物农药按照莼菜的生长需求,用地与养地结合,调节了土壤的水、肥、光、热、气,使莼菜健壮生长,减少病虫发生,阐述了利川莼菜的有机生态型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有机生态型莼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64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c)-0000-00莼菜属多年生藤蔓状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又名水葵、马蹄草,茎、叶均可食用,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C、维生素B12及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

它具有消渴、温脾、下气、止呕、益胆、厚肠、安焦和解百药之毒的功效。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可提取多种氨基酸和岩藻糖、阿拉伯糖、果糖等。

近年来,利川市利用独特的高海拔地理与气候优势,发展本地珍稀的红叶莼菜,调整种植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但由于长期的分散种植,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影响了莼菜产业的长足发展。

为此,利川市农业局和科技局按照农业标注化的要求,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聘请科技特派员将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精华相结合,大面积的开展莼菜无公害栽培试验、示范,总结出莼菜有机生态型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1 产地选择1.1 总体要求莼菜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NY5332-2006)的要求。

合理的地形地势,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丰富的水源,森林覆盖面积大、周围无工业“三废”污染。

1.2 气候条件莼菜生长对气候要求较严,适宜海拔在1000-1500m,年平均气温11℃-14℃;绝对最高温度35℃,绝对最低温度-10℃,年降水量在1200-1400mm,适合气候冷凉,冬长夏短、易涝少旱的气候。

1.3 土壤条件莼菜最适宜长在酸性的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中,土壤PH值在5.5-6.8,土层厚、地势低洼、质地松软,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泥炭田、黄泥田或烂黄泥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ma i l : l c h l i u 1 8 @y a n g t z e u . c 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随之下降。 然而 , 在2 0 世纪 9 0 年代后 , 利川的莼菜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 以其天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
势, 加 上 当地政 府 的大力 扶持 , 产量 独 占鳌 头 , 成 为 当地 出 口创汇 的 主要蔬 菜作物 。利川 的莼菜 分布 主 要 集 中在海拔 1 4 0 0 m 的福宝 山一带 。
色泽 鲜亮 . 是理 想 的加工 品种 。 1 . 2 栽 培发 展历 程
船调” 的故乡 , 素有 “ 莼菜之乡 ” 、 “ 水杉之 乡” 、 “ 坝
漆 之 乡” 、 “ 黄 连之 乡” 、 “ 山药 之 乡” 的美誉[ 5 1 。利川 莼 菜 主 产 于 生 态旅 游 开 发 区— — 福 宝 山旅 游 开发
2 0 世纪 8 0年代 以前莼菜在利川均为野生 , 当 地 人没有 意识 到 莼菜 的价值 , 野生 的莼 菜 除拿 来食 用外 , 更多的拿来喂养牲畜。2 O 世纪 9 0 年代以来 , 随着城市的发展 . 西湖和太湖莼菜原产地的环境污
染, 导 致 水 质 状况 每 况 愈 下 , 使 得 产 出 的莼 菜 品质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8 — 1 3
吴会会 , 等. 湖z l  ̄l J J l l 莼菜资 源的开发利用 与保护
一1 6—
1 9 8 8年 , 国家 农业 部批 准 了利 川莼 菜 的基 地建 设项 目 , 在 福 宝 山一 带发 展 基 地 3 7 . 3 h m 。1 9 9 2年 6月 , 农业部 、 中 国营养 学 会 在 恩施 举 办 ( ( NJ i I 福 宝 山天然 富 锌莼 菜 开发 与应 用 研 讨会 》 ,国 内知 名 营 养学 家 和植 物学 家 对利 川莼 菜赞 誉 有加 。 1 9 9 8年 , 利川 市将 莼 菜列 为全 市六 大支 柱产 业
基金项 目 : 国家科技 支撑计划课题( 2 0 1 2 B A D 2 7 B 0 2 — 6 )
吴会会( 1 9 8 4 一 ) , 女, 在读研 究生, 研 究 方 向 为 园 艺植 物 遗 传 育种 . E — ma i l : w u h u i h u i 0 8 0 @1 6 3 . e o m 刘乐承 , 通信作者 , 男, 研 究 方 向为 园 艺植 物 遗传 育种 ,
区, 经 过多 年 的努力 , 年 产量 占全 国总 产量 的 8 0 %, 以胶 质 丰富 、 叶 肉肥厚而 闻名于世 。利川 福 宝 山莼
草、 湖菜 、 露葵 、 水葵或水荷叶 , 为 多 年 生淡 水 水 生
宿根草本植物 ,是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濒危植 物。原广泛分布在北半球 的许多地区 , 现主要分布 在中国、 日本 、 印度 、 澳大 利 亚 、 北美 、 古 巴和 墨西 哥 等地 , 集 中分布在北纬 4 0 。 以南的亚热带地区。 在我 国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湖泊 、 池塘 、 沼泽中, 在云 南、 四川 、 湖南 、 湖北 、 江西 、 浙 江和 江苏 7省 均 有分 布【 ” 。 杭州西湖 、 江苏太湖为我国莼菜主要的传统产 地, 种 植历 史悠 久 【 2 ' 3 】 。莼菜 含 酸 I 生多糖 、 蛋 白质 、 多 种氨基酸 、 维生素 、 组胺和多种微量元 素等 , 有清 热 祛 痰 解毒 、 利尿 消肿 、 开 胃补 气 、 养血 补 肝 、 防癌 抗癌 、 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 , 具有营养 、 医疗和保 健等作用_ 3 1 。
湖北利川莼菜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吴会会 . 刘乐承
( 长江大 学 园艺园林 学 院 , 湖北荆 州 , 4 3 4 0 2 5 )
摘 要: 在介 绍湖北利川莼菜种植发展历程的基础上 , 分析 了湖北利川发展 莼菜过程 中存在的主要 问题 , 并提 出了相 应的对策, 如扩大生产并保护环境和资源、 加 强技 术培训 、 建立农业合 作社 、 加 大科技投入、 发展深加工 、 注重宣传提
升品牌影响 力等。 关键词 : 利川 ; 莼菜; 资源; 开发利 用; 保护
中图分类号 : ¥ 6 4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3 5 4 7 ( 2 0 1 3 ) 1 8 — 0 0 1 5 - 0 3
莼菜 ( B r a s e n i a s c h r e b e H J . F . G m e 1 ) 又 名 马 蹄
咸丰 , 西南与重庆黔江 、 彭水毗邻 . 西北与重庆万州 交 界 。系湖北 “ 西大 门” 、 重庆 “ 后花 园 ” 。 是 连接 鄂渝
的“ 桥 头堡 ” 。 利 川 是隶属 于 恩施土 家族 苗族 自治州 的县级 市 , 是八 百 里清 江 的源头 、 世 界优 秀 民歌 “ 龙
菜, 叶面绿色 , 叶背边缘紫红色 、 中央绿色 , 加工后
畏 拓复慕 ( 下 半 月 刊 )

l 5一
J 0URN AL OF CHA NGJ I ANG VE GE 『 r A BL E S
D O I : 1 0 . 3 8 6 5 / j . i s s n . 1 0 0 1 — 3 5 4 7 . 2 0 1 3 . 1 8 . 0 0 5
湖北 利 川 市 位 于鄂 西 南 边 陲 , 东接恩施 , 南 接
菜主根、须根和茎都含锌较高,均在 0 . 5 0 m g / g 以 上, 其嫩叶含锌高达 1 . 2 9 m g , g , 是天然富锌食物和 食 品生 产 中 良好 的全天 然锌强 化 ̄ J l [ 6 ~ 。 研究 利川 地 区 莼菜 资 源 的 发展 历 程 、开发 利 用 与资 源 保 护 现
状, 对 更好 地保 护 和开发 利用 这一 珍 贵资 源具 有 重
要 的意义 。
l 湖北利川莼 菜的发展历程
1 . 1 主 要栽培 品种
, J I J I l 福宝 山 莼菜 的人工 栽培 品 种 。 依 据 叶 背颜
色可分为 2 种【 。一种为红叶莼菜 , 叶面绿色 , 叶背 鲜红色 。 主脉绿色 。 茎和叶背面均有透明胶质 , 其可 食部位嫩梢和幼叶中的胶质尤 多 ,为地方优势 品 种, 生长旺盛 。 产量高 , 分布较广 。另一种为绿叶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