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常见的家庭小实验
家庭小实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家庭小实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催化剂一、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开展现状初中生在家庭中开展一定量的化学小实验,具有着诸多有利于学生在化学知识学习中的良性因素。
家庭作为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场所,学生可以在家庭中进行自我探究系列化学知识,通过小实验对化学具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与兴趣。
家庭中的化学实验器具具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化学课堂中应用到的烧杯、酒精灯、蒸发皿、搅拌棒等具有一定化学专业性的器具,在家庭中只能做一些更加生活化的化学实验,例如生活中的液体的酸碱度实验、面粉发酵成为有机酸、厨房的白醋和红心萝卜的化学反应等实验,所以在家庭中的化学实验具有着一定的生活化特点,有助于学生促进对化学的生活化认知,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虽然家庭中没有一定的专业化学实验器具,对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化学实验具有了一定的局限性,但从安全的角度来说,对学生的自身安全可以得到一定的保障,因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像酒精灯、以及强腐蚀的化学物品,而生活中的小实验是通过一些生活中的物品进行的化学实验,危险程度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家庭实验的安全性。
现如今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化学小实验中,可能会具有着只有学生一人参与的化学小实验,家长因工作任务的繁重,没有时间与精力与学生合作参加到生活小实验之中,所以学生在进行接触到明火、酒精等实验内容中,可能会因实验本身具有着一定的危险性,初中生群体仍处于身心成长阶段,对于世界的整体认知仍处于认知的初级阶段,在没有家长看护的情况下进行化学实验,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
例如,互联网中的诸多视频或文章等,对生活中的实验进行简单阐述,使更多的人群愿意参加到实验中来,某幼儿因看到互联网中制作爆米花的视频教学,在没有家长看护的情况下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二、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施策略1.教师对学生群体制定相应的实验内容与规范家庭小实验在教师教学课程中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教师需要将适合家庭中开展的化学实验进行课堂布置,例如给学生发放化学酸碱度试纸,让学生自行寻找家庭中有哪些液体是酸性哪些液体是碱性,将化学实验内容进行明确,确保学生在家庭内的小实验中,带着问题开展化学实验。
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100例简单

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
1. 脱氧洋葱头:将洋葱头切开并放置在晶体皿中,倒入足够的盐水,待数小时后观察洋葱头变色,说明盐水会使洋葱头脱水变软。
2. 制作酸碱指示剂:将红莓果汁或紫甘蓝水分别与醋或碱溶液混合,观察颜色的变化。
红莓果汁在醋中变红,紫甘蓝水在碱溶液中变绿,说明红莓果汁为酸性指示剂,紫甘蓝水为碱性指示剂。
3. 铁钉生锈:将一根铁钉放置在一杯含水的晶体皿中,观察数天后铁钉表面的变化。
铁钉表面会逐渐出现红棕色的物质,说明铁与氧气反应生成了铁锈。
4. 硬水软化:将一些硬水与肥皂溶液混合并搅拌,观察肥皂是否能成功起泡。
硬水中的钙和镁离子会与肥皂中的石碱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肥皂垢,导致起泡困难。
5. 酵母发酵:将一些酵母放置在含有糖的水中,观察一段时间后发酵产生的气泡和液体的变化。
酵母通过分解糖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并将液体变成泡沫状,说明发酵产生了气体以及改变了液体的性质。
这些家庭小实验可以帮助初中生理解化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反应。
化学初中居家实验教案

化学初中居家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维生素 C 测定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酸碱中和反应,测定柠檬中维生素 C 的含量。
实验器材:柠檬、试管、滴管、玻璃棒、标定瓶、PH试纸、2% 碘液。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将柠檬洗净切块,挤出柠檬汁备用。
2. 用滴管取适量柠檬汁倒入试管中,加入适量水稀释。
3. 使用 PH试纸检测柠檬汁的酸碱性质,记录 PH 值。
4. 用滴管滴入适量 2% 碘液,颜色深浅程度可作为测定指标。
实验结果分析:
1. 酸碱性质测试,PH 值在 2-3 范围内说明含维生素 C 的柠檬酸较多。
2. 加入碘液后的变化,颜色愈深表示维生素 C 含量越高。
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过程需小心谨慎,避免受伤。
2. 实验中不可随意品尝实验液,以免发生意外。
3. 由家长或者老师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
拓展实验:
可以用其他水果(例如橙子、苹果等)继续进行维生素 C 测定实验,比较不同水果中维生素 C 的含量差异。
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

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施研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根据实验主体来划分,化学实验可以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学生实验中的“家庭小实验”,它不仅是实验室实验、随堂实验的拓展和延伸,也是进一步丰富学生化学知识、激发初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有效途径。
所谓“家庭小实验”,就是利用生活中的一些日常用品作为实验仪器和药品,由学生在家里独自或小组合作完成的一类化学实验。
初中化学中的可供学生做的家庭实验有很多,我梳理了初中化学教材,其中有十个家庭实验和九个活动探究实验和六个教学实验,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在家里,运用家中的日常用品做实验。
如家庭实验中的:自制简易净水器;鸡蛋成分的推测;制作叶脉书签等等;探究活动中的:如铁生锈的条件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探究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等等;教学实验中的:如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比较空气和水压缩时的体积变化情况等等。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切身体会到为了使学生顺利有效进行家庭小实验,并取得良好效果,老师必须认真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课题,明确实验目的,合理设计方案,选取实验材料和药品,制定实验步骤,安全操作,认真观察,及时记录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单,最后组织交流,实现成果共享。
教师尤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工作:1、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实验课题。
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可以供学生做的家庭小实验很多,教师在帮助学生选择实验课题时,应注意这几方面问题:(1)实验课题应有探究价值。
即应满足学生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的需要,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问题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太难。
过于容易,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解决;过难,学生怎么苦思冥想也难以解决。
这样的问题对学生来说,都没有探究价值,或者探究价值很小。
如探究食盐能否溶解于水中,与探究食盐能否无限制溶解于水中这两实验。
前者由于学生日常生活生活中已经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因而对学生来说过于简单,没有探究价值,而后者虽然学生有食盐溶于水中的生活经验,但是一定量的水中到底能溶解多少食盐,能否无限制溶解下去,这个问题很多学生并没有思考过,然而,通过家庭实验学生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
初中化学实验家庭版

初中化学实验家庭版哇塞!你知道吗?化学实验可不仅仅是在初中的实验室里才能做哦,咱们在家里也能搞出超级有趣的化学实验!就拿那个“自制汽水”的实验来说吧,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可是玩得不亦乐乎!那天,我把小伙伴们都召集到了我家,准备大显身手。
我大声说:“今天咱们要自己做汽水,怎么样,期待不?”小伙伴们都兴奋地直点头,眼睛里放光。
我先拿出一个大杯子,往里面倒了一些凉开水。
然后,我神秘兮兮地拿出小苏打粉,一边倒一边说:“这小苏打可是关键哦,就像魔法粉末一样!”小伙伴小明着急地问:“这能行吗?”我自信地回答:“等着瞧!”接着,我又倒入了柠檬酸,那瞬间冒起的小泡泡,就好像小精灵在跳舞。
再加入一些白糖,搅拌搅拌,那糖水的味道就飘了出来。
“哇,好像已经有点感觉啦!”小伙伴小红忍不住叫了起来。
然后,我迅速把瓶盖拧紧,使劲地摇晃了几下。
“砰!”打开瓶盖的一瞬间,一股气体冲了出来,就像火山喷发一样。
“哈哈,成功啦!”我们都欢呼起来。
还有一个超好玩的“鸡蛋沉浮”实验。
我把鸡蛋放进装满水的杯子里,鸡蛋一下子就沉到了水底,像个懒洋洋的大胖子在睡觉。
我扭头问小伙伴们:“你们说,怎么才能让它浮起来呢?”大家都皱着眉头思考。
这时候,我往水里倒了好多盐,用筷子拼命搅拌。
鸡蛋还是纹丝不动,难道不行?正当我有点灰心的时候,小伙伴小刚说:“再加点盐试试!”嘿,你还别说,加了更多盐之后,鸡蛋真的慢慢浮起来了!就像睡醒的大胖子突然有了轻功。
这些家庭版的化学实验,不就像一场神奇的冒险吗?每次尝试都充满了惊喜和未知,难道不比玩手机游戏有意思多啦?通过这些实验,我发现化学真的是太神奇啦!它就像一个藏着无数宝藏的神秘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
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尝试,就能发现好多好多有趣的东西。
所以呀,咱们可不能小看了这些在家里就能做的小实验,说不定以后能靠它们成为大科学家呢!。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借助生活用品做实验

借助生活用品做实验例题参考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利用家中的杯子、瓶子、碗、筷、匙、饮料吸管,以及食盐、冰糖和水等,进行固体药品取用、液体倾倒、排水法收集气体等操作练习。
固体药品取用液体倾倒排水集气解析此题借助如何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练习,考查同学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从化学仪器外形的角度我们可以寻找一些化学仪器的替代品进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练习。
练习固体药品取用操作时,我们可以用杯子代替试管,用汤匙代替药匙,操作时要注意做到“斜、送、竖”(“斜”即杯子口要稍稍倾斜,“送”即将药品送到杯子底,防止药品污染杯子内壁,“竖”即将杯子竖立,使药品落到杯子底部)。
练习液体倾倒时,我们可以选择用瓶子代替试剂瓶,杯子代替试管,操作时注意杯口要紧挨瓶口,瓶子要稍稍倾斜,且瓶塞要倒放在桌面。
练习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操作时,可选择瓶子代替试剂瓶,碗代替水槽,饮料吸管代替导管,操作时杯内要注满水倒置在装有水的碗中,同时注意饮料吸管口一定要放在杯口,而不可伸入过长。
变式题初中化学教材中“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化学学习和探究的活动。
以下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①医用注射器可代替量筒②矿泉水瓶可用来代替集气瓶收集气体鉴别食盐和纯碱③用眼药水瓶作滴管④筷子代替玻璃棒矿泉水瓶上半边作漏斗A.①②③④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学,科,]答案 A拓展 1.日常生活中,有些生活用品可替代实验仪器。
如医用注射器,如我们在化学实验里只要将用过的注射器消毒后就可以代替量筒、集气瓶等作为仪器,使操作便捷,现象清晰。
该装置还可用来贮存气体,或者进行“吸气吐气”。
矿泉水瓶可代替集气瓶用来收集气体,或代替漏斗等仪器。
这样,不仅减少了垃圾的产生,达到了废物利用,而且培养了我们的创新能力。
2.日常生活中,有些生活用品可替代实验药品。
身边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像铁钉、废弃铁制品(铁的氧化物)、铜丝、干电池皮(锌) 、钢精锅(铝)、火柴盒沙纸(红磷) 、铅笔芯(石墨) 、碳棒、木炭、面碱、面粉、酒、醋、鸡蛋、鸡蛋壳、大理石、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等都是化学实验常用药品的替代品。
初中化学课题_生活中常见的盐(内含实验视频)

2AgNO3+Cu =Cu(NO3)2+2Ag 2、盐+碱= 新盐 + 新碱
3、盐+酸= 新盐 + 新酸 4、盐+盐= 新盐1 + 新盐2 AgNO3+NaCl= AgCl↓+NaNO3
Na2SO4+BaCl2 = BaSO4↓+2NaCl
二.复分解反应
1.定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 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AB+CD====AD+CB
Na2CO3+Ca(OH)2=CaCO3 +2NaOH
CaCO3+2HCI=CaCI2+H2O+CO2
Fe2O3+6HCl =2FeCl 3+3H2O
生成物中有 或有 或有水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天安门前的华表
氯化钠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钙
NaCl 化学式
Na2CO3 NaHCO3 CaCO3
俗称
食盐
纯碱、 苏打
小苏打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白色固体 白色固体 白色固体
溶解性 用途
易溶 易溶 易溶 难溶
调味品、生 玻璃、 发酵粉、冶 建筑材料
理盐水
造纸
疗胃酸过多 补钙剂
【回顾】 请书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方程式。 CaCO3 + 2 HCl === CaCl2 + H2CO3 CO2↑+H2O
活动与探究
1.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并利用附录一提供的信息,判断 下列四种化合物的溶液两两间能 否发生反应。
生活化学小实验

生活化学小实验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化学的奥秘,即使是简单的日常生活也可以成为我们探索化
学世界的舞台。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些生活化学小实验,让我们亲身感受化学的魅力。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日常食材来进行实验。
比如,我们可以用醋和小苏打
来观察化学反应。
将一些小苏打倒入一个容器中,然后慢慢加入一些醋,我们会看到产生了大量的气泡,同时伴随着轻微的起泡声。
这就是小苏打和醋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这个实验不仅能够让我们看到化学反应的过程,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其次,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日常用品来进行实验。
比如,我们可以用酒精和盐来
观察火焰的颜色。
将一些酒精滴在一个容器中,然后加入一些盐,搅拌均匀后点燃酒精,我们会看到火焰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这是因为盐中的金属离子在燃烧时释放出了特定的光谱,从而产生了不同的颜色。
这个实验不仅能够让我们观察到火焰的颜色变化,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光谱分析的原理。
最后,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日常材料来进行实验。
比如,我们可以用红蓝墨水和
牛奶来观察表面张力的作用。
将一些牛奶倒入一个容器中,然后滴入一些红蓝墨水,我们会看到墨水在牛奶表面形成了漂亮的图案。
这是因为红蓝墨水中的颜料受到表面张力的作用,在牛奶表面形成了特定的形状。
这个实验不仅能够让我们观察到表面张力的作用,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表面张力的原理。
通过这些生活化学小实验,我们不仅可以亲身感受化学的魅力,还可以在日常
生活中发现化学的趣味。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化学的奥秘,感受化学的魅力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圈上方的火焰被“切断”,下方的火焰正常燃烧。
实验结论
铜具有良好的导热能力。当铜丝罩在蜡烛火焰的中间时,上方火焰的热量被铜丝带走,使蜡烛火焰上方的温度低于其着火点,上方火焰就熄灭了。
注意事项
小心烫手呦!
(6)
实验名称
瓶“吃”鸡蛋
家庭用到的实验器材及药品
熟鸡蛋、白醋、广口瓶、蘸有酒精的棉球、火柴、镊子
实验现象
1、产生气泡; 2、气泡消失。
实验结论
1、碳酸氢钠与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即碳酸饮料。
注意事项
原料的量,根据口味不同,适当可以调整呦!
(5)
实验名称
“切断”的烛焰
家庭用到的实验器材及药品
粗铜丝(多股)、蜡烛、火柴
实验步骤
1、用粗铜丝绕成一个内径比蜡烛直径稍小点的线圈,圈与圈之间需有一定的空隙;2、点燃蜡烛,把铜丝制成的线圈放在火焰的中间。
实验现象
1、会产生许多气泡; 2、鸡蛋被吐了出来。
实验结论
Na2CO3溶液与醋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瓶中的压强增大,把鸡蛋压出来。
注意事项
Na2CO3溶液和白醋的量尽可能多一些。
(11)
实验名称
鸡蛋“煮熟”之谜
家庭用到的实验器材及药品
鸡蛋、玻璃杯、生石灰(CaO)、自来水
实验步骤
在玻璃杯里放入适量生石灰粉末,鸡蛋放在上面,然后倒水浸没鸡蛋。
1、铝和铁的活动性都比铜强;
2、铝的活动性大于铁;所以:铝>铁>铜
注意事项
观察颜色的变化要仔细呦!
(4)
实验名称
自制碳酸饮料
家庭用到的实验器材及药品
凉开水250克、柠檬汁1.5克、白糖8克、
小苏打(NaHCO3)1.5克、500ml饮料瓶、适量果汁
实验步骤
1、在约500mL的饮料瓶中加入约8克白糖和适量果汁;2、加入约1.5g小苏打;3、注入凉开水;4、再加入约1.5g柠檬汁;5、立即旋紧瓶盖,摇匀,放入冰箱。半小时后,你就可以喝到清凉甘甜的汽水了。
注意事项
铜棒是金属,有良好的导热性,注意勿烫手。
初中化学常见的家庭小实验
(1)
(2)
实验名称
“神奇”的手帕
家庭用到的实验器材及药品
酒精的水溶液(1:1)、棉手帕、钳子(两只)、火柴
实验步骤
把棉手帕放入用酒精与水以1:1配成的溶液里浸透,然后轻挤,用两只钳子分别夹住手帕两角,放到火上点燃,等火焰减小时迅速摇动手帕,使火焰熄灭。
实验名称
点不着的“纸”
家庭用到的实验器材及药品
铜棒、两张相同的长条白纸、火柴
实验步骤
1、用火柴直接点其中的一张纸条;
2、将另一张纸条先以螺旋形紧紧地缠绕在铜棒上,再去点燃;
实验现象
1、纸条迅速燃烧 2、纸条没有燃烧
实验结论
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将加热处的热量迅速传导散失,使其温度达不到纸条的着火点而点不着。
注意事项
因为石灰有腐蚀性,在配制石灰水时,注意安全,防止溅到皮肤、衣服,特别是眼睛。
(9)
实验名称
硬、软水检验
家庭用到的实验器材及药品
洗洁精、家用饮水、玻璃杯、筷子
实验步骤
1、用玻璃杯取小半杯家用饮水; 2、挤倒5-6滴洗洁精,用筷子搅拌;
实验现象
1、若产生大量泡沫,且无垢状物; 2、若几乎没有泡沫,且产生许多垢状物;
实验步骤
1、用三个小玻璃杯各取适量白醋,用砂纸把三种金属打磨光亮,再用剪刀剪三种金属少量分别加入白醋中;
2、用剪过剩下的铝片放入放铁的杯子中,充分振荡;
实验现象
1、放铝和铁的杯子中产生气泡,放铜的杯子中没有,且放铁的杯子中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2、铝片表面出现灰黑色固体,且溶液颜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
1、家用饮水是软水; 2、家用饮水是硬水。
注意事项
洗洁精也可用肥皂水代替。
(10)
实验名称
瓶“吐”鸡蛋
家庭用到的实验器材及药品
吸滤瓶(可到化学仪器商店购买)、去壳熟鸡蛋、注射器、
胶皮管、纯碱(Na2CO3)、白醋
实验步骤
1、把去壳熟鸡蛋放入口径比鸡蛋略小的吸滤瓶中,让鸡蛋堵住瓶口,保持瓶口向下;2、用注射器从导管注入饱和Na2CO3溶液;3、再用注射器注入白醋;
实验步骤
取两只广口瓶,按图示装配好,右瓶的水中滴几滴红墨水,左瓶中放入锌片,从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硫酸。
实验现象
左瓶中产生气泡;尖嘴玻璃管处像喷泉一样喷出红色的水。
实验结论
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氢气,氢气难溶于水,右瓶中压强增大,把水压进玻璃管中,形成喷泉。
(7)
实验名称
水变“汽水”
家庭用到的实验器材及药品
白醋(CH3COOH)、碱面(Na2CO3)、自来水、玻璃棒、细玻璃杯
实验步骤
1、取适量碱面溶于水,用玻璃棒搅拌,形成澄清液体;2、倒入白醋。
实验现象
可看到有大量气泡从液体中涌出,犹如“汽水”一般。
实验结论
碳酸钠与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注意事项
白醋与碱面的量,可以自己控制呦!
(8)
实验名称
水变“牛奶”
家庭用到的实验器材及药品
取适量碱面和生石灰,分别溶于水,用玻璃棒搅拌,取上层清液于两细玻璃杯中;2、把一细玻璃杯中的液体倒入另一细玻璃杯中。
实验现象
产生像“牛奶”一样的白色浑浊。
实验结论
1、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2、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难溶于水。
实验现象
产生大量白雾;过一会儿,鸡蛋被煮熟。
实验结论
CaO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Ca(OH)2,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
注意事项
1Kg氧化钙和水反应,产生的热量可以烧开近两热水瓶的水。
(12)
实验名称
自制喷泉
家庭用到的实验器材及药品
稀硫酸、锌片、红墨水、广口瓶(两个)、导管、
尖嘴玻璃管、胶皮管、长颈漏斗、橡皮塞
实验步骤
1、将熟鸡蛋浸在白醋中,待鸡蛋壳变软后,将蛋取出;2、找一个瓶口略比鸡蛋小的广口瓶,往广口瓶中投入一燃着的酒精棉球,迅速将鸡蛋的小头对准瓶口。
实验现象
1、鸡蛋壳表面产生许多气泡; 2、鸡蛋很快被吸入瓶中。
实验结论
酒精燃烧消耗瓶中氧气,瓶中压强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压把鸡蛋压入瓶中。
注意事项
注意鸡蛋放入瓶口的时机;瓶中的鸡蛋可能会变硬。
实验现象
手帕依旧完好如初。
实验结论
燃烧时,酒精的火焰在水层外,吸附在纤维空隙里的水分吸收燃烧放出的热量而蒸发,手帕上的温度达不到纤维的着火点,因而手帕烧不坏。
注意事项
由于火焰温度较高,注意别烧伤手及对着其他人,且远离其它可燃物。
(3)
实验名称
金属性质“谁更强”
家庭用到的实验器材及药品
白醋、铝片、铁片、铜片、剪刀、砂纸、玻璃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