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化学家庭小实验的有效做法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家庭实验设计方案案例

初中化学家庭实验设计方案案例

初中化学家庭实验设计案例可以作为化学家庭实验的内容很多,下面列举一些比较常见的初中化学家庭实验:1.对蜡烛的探究实验用品:蜡烛、火柴、磁碟子(白瓷砖或玻璃片)、干燥玻璃杯、小刀实验步骤: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状态;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燃烧的火焰,用火柴棒伸入火焰中比较火焰各层的温度高低;用干冷玻璃杯罩在火焰上方检验燃烧生成的水;用瓷碟子底部放才火焰上方收集炭黑;观察吹灭蜡烛时和吹灭后的现象。

2.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实验用品:玻璃杯(或透明塑料瓶等)、饮料吸管、生石灰(食品包装袋里的生石灰***或建筑工地上的生石灰)、水实验步骤:先将生石灰与水混合,制取澄清石灰水;然后用玻璃杯取少量澄清石灰水,通过吸管向其中吹气。

3.自制氧气(水草的光合作用)实验用品:透明玻璃(塑料)杯、水草、水、漏斗(可以自制)、小玻璃瓶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将新鲜水草放在如图所示烧杯中,将装置置于阳光下,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5.自制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灭火实验用品:纯碱、白醋、蜡烛、火柴、玻璃杯实验步骤:在玻璃杯底部固定一只燃着的蜡烛,将适量白醋倒入玻璃杯中,然后向其中撒入纯碱粉末。

观察现象。

6.自制泡沫灭火器实验用品:纯碱、白醋、矿泉水瓶、吸管、小玻璃瓶、蜡烛、火柴、细线实验步骤:在矿泉水瓶中装入适量白醋,小玻璃瓶中装入适量纯碱粉末,用细线套住玻璃瓶,然后将玻璃瓶慢慢放入矿泉水瓶中,用细线吊在矿泉水瓶上部。

在矿泉水瓶盖上钻一个小孔,将吸管剪短插在瓶盖上,盖紧瓶盖。

使用时,将瓶子倒过来,使两种药品混合,将吸管对准点燃的蜡烛。

7.自制汽水实验用品:干净矿泉水瓶、苏打(纯碱)、柠檬酸、食糖、白开水、食用色素、食用香精实验步骤:将适量白糖、柠檬酸、少量食用色素和食用香精溶解在冷却的白开水中,装入干净的矿泉水瓶中,然后加入少量苏打,迅速盖紧瓶盖,放入冰箱中保存。

8.鸡蛋与醋反应实验用品:鸡蛋、食醋、玻璃杯实验步骤:在玻璃杯中倒入大半杯食醋、然后将一只鸡蛋放入,观察现象。

容易做的化学小实验

容易做的化学小实验

容易做的化学小实验一、“彩虹牛奶”实验这个实验可有趣啦!材料特别容易找,在家就能做。

你只需要一杯牛奶、一些食用色素还有洗洁精。

首先把牛奶倒进盘子里,让牛奶铺满盘子底部,就像给盘子穿上了一件白色的衣服。

然后呢,在牛奶里滴上几滴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这时候你会看到色素就像一个个小珠子,在牛奶里漂浮着,可漂亮了。

最后,用蘸了洗洁精的棉签去触碰色素,哇塞,色素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迅速向四周扩散开来,就像在牛奶里盛开了一朵朵彩色的小花,特别像彩虹掉进了牛奶里呢。

这是因为洗洁精破坏了牛奶的表面张力,让色素可以在牛奶里欢快地“奔跑”起来。

二、“会跳舞的盐”实验这个实验简单又好玩。

材料就是一个碗、保鲜膜和盐。

先把碗用保鲜膜紧紧地封住碗口,要封得严严实实的,就像给碗戴上了一个透明的帽子。

然后在保鲜膜上撒上一些盐,这些盐就像一群安静的小士兵站在保鲜膜上。

接着,你就对着碗大声地喊叫或者播放一些音乐。

你会神奇地发现,盐粒开始跳动起来啦,就像在跳舞一样。

这是因为声音产生的声波引起了空气的振动,而保鲜膜会把这种振动传递给盐粒,让盐粒跟着振动起来,是不是超级有趣呢?三、“自制汽水”实验这个实验做出来的汽水还能喝呢。

材料是柠檬酸、小苏打、糖、水、食用香精(可加可不加)和一个密封的瓶子。

先在瓶子里加入一些水,不要太多,大概瓶子的三分之一就行。

然后加入一勺柠檬酸和一勺糖,把它们搅拌均匀,这时候水就变得甜甜的还有点酸。

接着加入一小勺小苏打,迅速把瓶盖盖紧。

你会看到瓶子里产生了很多气泡,就像沸腾了一样。

如果想让汽水更好喝,可以滴几滴食用香精。

这是因为柠檬酸和小苏打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就是气泡啦。

喝一口自己做的汽水,感觉特别有成就感呢。

家庭化学实验

家庭化学实验

家庭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同时也可以在家中进行简单的实验来增进对化学的兴趣。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在家中进行的家庭化学实验,并提供一些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实验一:醋和小苏打的反应材料:- 醋- 小苏打方法:1. 准备一个透明的容器,如玻璃杯。

2. 将一小杯醋倒入容器中。

3. 将适量的小苏打粉末加入容器中。

注意事项:- 进行实验时,务必保持房间通风良好。

- 实验完成后,将废液倒入下水道,并用水冲洗容器。

实验原理:醋中的醋酸与小苏打中的碱性物质发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导致溶液冒泡。

这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

2. 实验二:红酒和去氧化剂的反应材料:- 红酒- 去氧化剂(如过氧化氢)方法:1. 准备一个透明的容器。

2. 将适量的红酒倒入容器中。

3. 加入适量的去氧化剂。

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避免酒液溅到皮肤或眼睛,以免引起刺激。

- 实验完成后,将废液倒入下水道,并用水冲洗容器。

实验原理:红酒中的酒精与去氧化剂发生反应,产生气体和其他物质。

这是一种氧化反应。

3. 实验三:柠檬电池材料:- 一个新鲜的柠檬- 一根铜针- 一根锌针- 两根导线- 一个小LED灯泡方法:1. 将铜针插入柠檬内,确保它不与锌针接触。

2. 将锌针插入柠檬内,与铜针接触。

3. 将一根导线的一端连接到铜针,将另一端连接到LED灯泡的一个引脚上。

4. 将另一根导线的一端连接到锌针,将另一端连接到LED灯泡的另一个引脚上。

注意事项:- 实验中使用的针尖可能很锋利,请小心操作,避免刺伤皮肤。

- 实验完成后,及时将柠檬等材料处理妥善。

实验原理:柠檬中的果汁具有电解质的作用,铜针和锌针则充当电极。

将LED灯泡与这个柠檬电池连接,由于化学反应,灯泡会发光。

总结:家庭化学实验是一种有趣且教育性的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

通过实验一、实验二和实验三的简单操作,我们可以观察和体验化学反应的现象,并对化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生活中可以做的化学小实验

生活中可以做的化学小实验

生活中可以做的化学小实验
以下是一些适合在生活中进行的化学小实验:
- 彩色牛奶:在盘子里倒入一些牛奶,滴入几滴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

用棉签蘸取一点洗碗精(或其他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物质)并轻轻触碰牛奶表面,观察色素的移动和交互作用,形成漂亮的彩色图案。

- 泡泡实验:将一杯水加热至温暖状态,加入洗碗精并搅拌均匀。

用吸管吹出气泡,并将吹出的泡泡接触到某种物质上(如糖、盐或面粉),观察泡泡的变化。

- 魔幻颜料:在几个小杯子里分别倒入一些白醋,并分别加入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

然后,将一张咖啡过滤纸折叠成一个小漏斗状,将纸尖浸入醋中,让颜料被纸吸收。

将纸尖放在白纸上,观察颜料在纸上的分离和展开,形成漂亮的色彩图案。

- 压力火箭:将一个空的塑料瓶底部切除,将纸巾浸湿后放入瓶子中。

在瓶子的底部再加入一些白醋,然后迅速将一小块小苏打饼干放入瓶口,并立即将瓶子倒置在地面上。

观察小苏打和醋发生反应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如何推动瓶子飞出。

- 酸碱中和:准备两个透明的杯子,一个杯子中加入一些白醋,另一个杯子中加入小苏打粉末。

让孩子借助滴管将小苏打水溶液滴入醋中,观察醋和小苏打发生中和反应的现象,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并形成起泡。

有哪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可以在家中进行

有哪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可以在家中进行

有哪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可以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不仅能在学校的实验室里进行,其实在家里,利用一些常见的物品,也能完成一些有趣又简单的化学实验。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几个可以在家尝试的化学实验。

实验一:自制汽水材料准备:凉开水、白糖、小苏打(碳酸氢钠)、柠檬酸、饮料瓶实验步骤:1、在约 500 毫升的饮料瓶中,加入约 8 匙白糖和适量凉开水,搅拌均匀,让白糖充分溶解。

2、接着加入约 15 克小苏打,搅拌溶解。

3、然后再加入约 15 克柠檬酸,迅速拧紧瓶盖。

4、观察瓶子内的变化,会发现瓶子很快变得硬邦邦的,这是因为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原理:柠檬酸和小苏打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水中形成碳酸,从而制成汽水。

实验二:白醋泡鸡蛋材料准备:鸡蛋、白醋、玻璃杯实验步骤:1、把鸡蛋小心地放入玻璃杯里。

2、往杯子里倒入足量的白醋,确保鸡蛋完全浸没在白醋中。

3、观察鸡蛋的变化。

刚开始,鸡蛋表面会出现很多小气泡。

4、放置一段时间后(约 24 小时),鸡蛋壳会逐渐溶解,鸡蛋变得软软的,有弹性。

原理:白醋中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醋酸和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可溶于水的醋酸钙,从而使鸡蛋壳逐渐溶解。

实验三:碘酒使淀粉变色材料准备:碘酒、土豆(或米饭、面粉等富含淀粉的物质)、小碗实验步骤:1、将碘酒倒入小碗中。

2、把切好的土豆片(或米饭、面粉等)放入碘酒中。

3、观察会发现,碘酒的颜色迅速变成了深蓝色。

原理:淀粉遇到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蓝色的物质,从而使颜色发生变化。

实验四:蜡烛燃烧实验材料准备:蜡烛、火柴、玻璃杯实验步骤:1、点燃蜡烛。

2、用玻璃杯罩住燃烧的蜡烛。

3、观察蜡烛火焰的变化,会发现蜡烛火焰逐渐变小,最终熄灭。

原理:蜡烛燃烧需要氧气,用玻璃杯罩住后,杯内的氧气逐渐被消耗完,蜡烛就会熄灭。

实验五:自制酸碱指示剂材料准备:紫甘蓝、酒精、纱布、杯子实验步骤:1、将紫甘蓝切碎,放入杯子中,加入适量酒精。

浅谈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设计与应用

浅谈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设计与应用

浅谈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设计与应用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是指在家庭环境中进行的一系列简单而有趣的化学实验。

这些实验既可以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下面我将简要介绍几个适合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的设计与应用。

可以设计一个“纸巾表演”。

实验材料包括盐、纸巾和吸水性强的底座。

将底座浸泡在盐水中一段时间,然后将纸巾摆放在底座上,并将底座倒置于另一个容器中。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纸巾开始吸收盐水,逐渐变得湿润。

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理解溶液的扩散作用和纸巾吸水性的原理。

可以设计一个“电池组装实验”。

实验材料包括铜片、锌片、花椰菜叶、电线和电灯泡。

将一个铜片和一个锌片分别固定在花椰菜叶上,接上电线,并连接到电灯泡上。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电灯泡亮起来。

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能的转换过程。

可以设计一个“酸碱中和实验”。

实验材料包括柠檬汁、小苏打粉和红色酸碱指示剂。

将柠檬汁倒入一个容器中,并加入适量的红色酸碱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然后,逐渐将小苏打粉加入容器中,直到颜色恢复到中性。

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理解酸碱反应和中和反应的概念。

可以设计一个“晶体培养实验”。

实验材料包括硫酸铜、玻璃杯、线和纤维棉。

在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然后在溶液中悬挂一根线,再用纤维棉将线包裹。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晶体逐渐在线上生长。

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晶体的生长原理和晶体的形成过程。

指导学生做好家庭化学小实验的几点做法

指导学生做好家庭化学小实验的几点做法

指导学生做好家庭化学小实验的几点做法现行的化学教材中有许多课外小实验,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很重要的课外补充。

教学时,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小实验,把课内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如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开放实验室、自建家庭实验角等。

其实课外实验题材极其丰富,学生在家庭中完全可以根据化学教学内容的要求,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己动手设计、操作简单易做的实验。

这样不仅可以巩固课堂知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态度、意志品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此,要根据化学教学内容,选择贴近生活的家庭小实验鼓励学生去实验探究,通过学生对家庭实验的巧妙设计和亲身实践,使学生在家庭化学实验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体验实验的过程、知识的生成和知识的应用过程。

下面就如何指导学生做好家庭化学实验谈几点做法。

一、对家庭小实验要积极正确引导初中生虽然接触过一些化学知识,但实验操作能力有限,更谈不上具备实验技能,因此,化学教师一定要对家庭化学实验进行积极的正确引导。

家庭化学实验没有教师的指导,只是为做实验而做实验,实验只能是停留在表面现象,实验缺乏目的性,学生不可能从实验过程和实验表面现象中深入地分析科学原理,从而失去了家庭小实验的意义。

为此,在布置家庭小实验之前,化学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指导:一要明确实验目的;二要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和药品;三要了解实验的原理;四要掌握实验操作中的要点;五要了解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六要提前明确观察的重点;七要详细做好实验记录;八要认真填写实验总结、实验报告并适时撰写实验小论文等。

家庭化学小实验的设计要明确,要让学生充分做好家庭实验的准备工作,按照教师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的要求一步一步地去做,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家庭小实验,实验的成功率才大,效果才好,学生才能从家庭小实验中获取知识,收到较好的效果。

家庭中的化学反应实验

家庭中的化学反应实验

家庭中的化学反应实验化学反应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际操作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原理。

在家庭中,我们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实验,既能增加亲子互动的乐趣,又能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

本文将介绍几个适合在家庭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实验。

一、酸碱中和反应实验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通过酸和碱的反应可以产生盐和水。

在家庭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常见的食材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

实验材料:1. 柠檬汁(酸性物质)2. 小苏打(碱性物质)3. 酸碱试纸4. 两个透明的杯子5. 水实验步骤:1. 将柠檬汁倒入一个杯子中,加入适量的水稀释。

2. 在另一个杯子中加入适量的小苏打。

3. 用酸碱试纸分别测试柠檬汁和小苏打的酸碱性。

4. 将小苏打逐渐加入柠檬汁中,观察反应过程。

5. 继续加入小苏打,直到酸碱试纸显示中性。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亲自参与实验操作,观察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了解酸碱性质以及中和反应的原理。

二、金属与酸反应实验金属与酸的反应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通过金属与酸的反应可以产生盐和氢气。

在家庭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常见的金属和酸进行实验。

实验材料:1. 锌片(金属)2. 盐酸(酸)3. 试管4. 水实验步骤:1. 将一片锌片放入试管中。

2. 加入适量的盐酸。

3. 观察反应过程,观察气泡的产生。

4. 用火柴点燃气泡,观察气体的燃烧现象。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亲自参与实验操作,观察金属与酸的反应现象,了解金属与酸反应的原理以及氢气的性质。

三、物质的氧化反应实验物质的氧化反应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通过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可以产生氧化产物。

在家庭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常见的物质进行氧化反应实验。

实验材料:1. 铁钉2. 碘酒3. 试管4. 水实验步骤:1. 将一根铁钉放入试管中。

2. 加入适量的碘酒。

3. 观察反应过程,观察铁钉的颜色变化。

4. 将试管中的溶液倒入水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展化学家庭小实验的有效做法
科目:中学化学
内容提要:家庭小实验作为化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补充,家庭小实验能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促进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创造性地运用知识。

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文中介绍了从做好准备工作、拟定实验计划、精心选择实验、适时进行辅导、及时总结评价等方面开展化学家庭小实验的有效做法。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家庭小实验
青少年的创新精神是十分可贵的,但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观察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不能探究所有的化学现象,也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家庭小实验能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促进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创造性地运用知识。

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家庭小实验集科学性、探索性、创新性、趣味性于一体,而且不同于实验室里的学生分组实验,没有现成的、成套的仪器设备,也没有教师亲临指导,完全要由学生自己独立设计实验步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己动手完成。

所以,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要积极的、有选择性的开发和利用化学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创造力等综合素质。

下面谈谈自己在有效开展家庭小实验方面的几点做法。

(1)积极准备,诱发动机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第一次布置家庭小实验之前,教师先做一两个趣味性很强的家庭小实验做“诱饵”,激发学生对家庭小实验的热情。

比如,课本实验“点燃蜡烛燃烧后产生的白烟”,我带来家用烛台上的大红蜡烛,当蜡烛燃烧刚熄灭时,立即将去掉乳胶头的胖肚滴管倾斜30度伸入蜡烛焰心,从尖嘴处冒出大量白烟,待气流连续时点燃,白烟燃烧。

小心将滴管移离蜡烛火焰,当看到白烟还能持续燃烧3~4s时,学生惊呼:“哇,太神奇了!”此时教师乘胜追击,“你们也能做的,想试试吗?”这样第一个家庭小实验就布置下去了(每人发一支去掉乳胶头的胖肚滴管,用完后归还实验室)。

第二天同学之间见面就互相打听实验成功与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统计结果,完成率100%。

学生归还滴管时还充满期待地问:“老师,今天让我们做什么有趣的实验呀?”至此,思想
上的组织动员工作水到渠成。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头脑。

”家庭小实验所用的仪器、药品都要从生活中寻找,有些物品不一定能及时找到,特别是一些废旧物品,需要积累。

我通常是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家庭小实验箱,平时注意收集实验代用品。

刚开始学生不了解需要哪些东西,我就列出一张清单供学生参考。

他们先对照清单收集所需物品,收集过程中,学生们发现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废旧物品也可用来做实验,又自己补充进去,并介绍给其他同学。

家庭小实验箱的准备,不仅让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还培养了学生变废为宝、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拟定计划,科学安排
家庭小实验作为实验教学内容的一项主要补充,应合理、有计划地安排好每一个实验。

开学初在制定实验教学计划时,根据教材内容对家庭小实验的开展拟定一个详细的、切实可行的计划,使之与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一样能持续地开展下去。

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和实际情况对家庭小实验进行适当的增减。

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较少的章节可适当增加一些家庭小实验,且每个实验的设计要服务于整个章节的教学目的,其实验的内容与章节的知识点紧密联系。

在重要知识点上可补充做一些验证性的小实验以强化记忆,如“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铁生锈条件的探究”等。

在制定计划时可征求学生的意见,穿插一些趣味性很强的家庭小实验,如“烧不坏的手帕”、“白纸显字”等。

(3)精心选择,贴近生活
家庭小实验内容选题要广泛,既要围绕教学主题,又要不拘一格。

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是课本上原有的家庭小实验,它们本身就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

第二种是积极改进课本实验为家庭小实验。

如:用保鲜袋和饮料吸管做人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比较等。

第三种是将与教材联系密切的有关生产、生活的相关内容或自然现象编成小实验,或者直接选择习题中出现过的小实验。

比如用多层纱布或厚棉布代替滤纸做过滤实验;用土豆块或红砖粉作催化剂分解医用双氧水制氧气实验。

家庭小实验所用仪器和药品要相对易得,应使大部分学生进行实验没有困难,且实验要较为安全,操作简单,学生容易完成。

比如:利用“水的净化”知识自制一个简易的净水器;“巧除水垢”的小实验可将家中热水瓶内胆变得光亮
如新:用pH试纸测土壤的酸碱性和常用化肥的酸碱性,向父母和邻居介绍改良土壤的方法,提出合理施肥的建议;教爷爷奶奶识别真假戒指等等。

这些简单又实用的家庭小实验,不仅可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信心,使学生感到身边无处不化学,还能让学生在知道和理解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清楚所学的知识能用于做什么和怎么做。

(4)高效辅导,保证效果
为配合课堂教学内容,按计划把与之同步的家庭小实验作为家庭作业的一部分布置给学生完成。

初三的学生刚接触化学实验,好奇心强,知识储备少,操作能力差,没有目的性。

因此,教师在布置家庭小实验时一定要精心辅导,保证学生能顺利按质按量的完成。

我一般是通过实验提纲列出若干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实验提纲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反应原理、观察重点、现象记录、注意事项等。

先让学生对照提纲预习实验,对部分不清楚的问题还要再进行指导,如:某些实验用品的选择、实验报告的填写等。

布置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家庭小实验记录本,把每次完成的实验名称、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沦、与所学知识的联系等记录下来。

对实验中观察到的某些异常现象,自己不能解释的或用现阶段所学知识不能解释的,作为疑问记录下来,留着与老师和同学共同讨论,或在后面的学习中继续探究。

经过教师的精心辅导,学生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家庭小实验中获取知识,不会为做实验而做实验,家庭小实验应有的作用才得以发挥。

(5)总结评价,拓展成功
家庭小实验做过后,教师要及时组织检查、总结,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

能得到具体实物的实验,大家一起参观评价,将自己的实验成果与他人对照,总结经验、分析不足。

体现过程的实验,检查实验报告,并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再相互交换心得体会。

对实验失败的同学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给予指导或点拨,鼓励学生重做。

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建议学生写实验后记。

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提问与家庭小实验有关的问题,定期举行一些与家庭小实验有关的竞赛活动等也都是很好的评价方式。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适当进行奖励,如参加课堂上的教师演示实验、优先借用实验室的仪器、课余时间进实验室自由实验等。

还可以指导学生将自己的实验成果写成实验小论文在校内外进行交流或向报社投稿。

家庭小实验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拓宽了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视野,拉近了学
生眼中的化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激发了学习兴趣。

对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使中学化学教学更加受到学生的青睐。

家庭小实验的有效开展,对提高农村初中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缩短城乡差距有很大的帮助,是广大农村初中化学教师的得力帮手。

参考书目:
1、吴运来.《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范杰.《化学实验论》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