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14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介入栓塞治疗12例

【】 赖 永 辉 . 官 腔 填 塞 纱 布 治 疗 产 后 出 血 【]中 国 中 医 药 咨 4 子 J.
讯, 1 , 8 : . 2 3 ) 7 01 ( 6
内取出 ,止血效果好 ,同时可防止感染的发生 。据文献 ] 报道 ,官腔 内纱布填塞 的缺点是容易 引发感染 ,术 中操作子 宫创 面大 ,纱布 作为 异物 留在 官腔有可能 引起感染 。因此 ,术 中操作 中要严格执行 无菌操 作 ,术后 给予抗生素 预防感染 ,取 纱布时一定 要先使用促 官缩药物 , 并充分 用碘伏 对外 阴进行消毒 ,填塞 时间应控 制在 1 ~2h 2 4 内,以最 大程度避 免感染 的发生。此外 ,纱布在官腔 中与阴道相通 ,具有一定
01%,至9年 代末上升 至0 %,剖 官产术后 晚期产后 出血或反复大 . 7 O . 4 量 出血 ,直 接威胁产妇 的生命安全 。传统的保守治疗 成功率低 ,且可
【】 王慧 , 美娟 . 3 李 官腔 填 塞纱 布 条 治疗 产后 出血3 例 临 床体 会 [] 8 J_ 齐齐 哈尔 医学 院学 报 , 1,1 ) 9 —9 . 2 03( : 283 0 6 8
在官腔 内纱布填 塞过程 中一定要 充分 填塞紧 ,以免 留有 空隙 , 不
能充分压迫止 血 ,造成 隐性 出血 ,失去保 留子 宫的时机 ,于术后 3h 6
[. 层 医学 论坛 , 0 , () 6・6 . J基 ] 2 91 7: 76 8 0 3 6
【] 王爱 萍 , 茹. 7 宋建 官腔填 塞纱 布 阻止剖 宫产 术 中大 出血 6 例分 析 3
[. J 医学信 息, 1 , () 6 3 ] 2 1 46: 4 . 0 2 2
剖 宫产术后 晚期产后 出血介入栓塞治疗 1例 2
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切口撕裂致产后出血11例分析

当代医学 2008年9月总第149期 C ont em pora ry M edi c i ne,Sept e m ber 2008,I ss ue N o.149临床医学C l i n i c a l M e d i c i n e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剖宫产术后母婴安全问题成为产科医师关注的重点。
子宫切口撕裂致产后出血是剖宫产术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从2006年4月至2008年5月,我科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子宫切口撕裂致产后出血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从2006年4月至2008年5月,共施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500例,发生切口撕裂21例,其中以术中出血≥500m l ,诊断为产后出血,共计11例,占剖宫产术2.2%。
11例产妇年龄20~36岁,初产妇9例,经产妇2例;均为耻骨联合上横切口;其中切口向两侧横行撕裂9例,向下段撕裂2例。
1.2方法剖宫产麻醉方法均选择硬膜外麻醉联合腰麻,镇痛及肌松效果较好,手术者由高年资(有5年以上临床经验)主治医师进行。
腹部切口均为下腹部横切口,子宫切口取下段横切口。
子宫下段情况:头位先露深陷以先露≥3cm 为标准。
2结果2.111例患者发生切口撕裂致产后出血,出血量为500~2000m l ,均行撕裂口缝合止血,其中2例产妇术中输血400~1500m l ,术中未发生输尿管损伤,术后恢复均良好。
2.1 切口撕裂致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有胎方位、先露下降程度、宫口扩张程度等。
胎方位:臀位1例,枕横位7例,枕后位3例;先露下降程度:高浮者1例,衔接2例,深陷8例;宫口扩张程度:0~3cm 2例,4~6cm 3例,7~10cm 6例。
临产病例10人,未进入产程病例1例。
2.2分析胎方位为枕后位及枕横位切口撕裂伤致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与臀位和胎头高浮者有显著差异。
胎头深陷切口撕裂伤致产后出血与胎头高浮及衔接有显著差异。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15例临床分析

生 大量 出血 原 因与剖宫 产有 关 ,来 自子宫 愈合 不 良,即 可 视 为剖 宫术 后晚期产后 出血 J 。近年来 随着 剖宫产 率逐 渐 上 升 ,剖宫 术后 晚期产 后 出血有 随剖宫 产率上 升 而逐渐 上 升趋势 ,北京 、上海 医院的统计 为 0 . 1 7 % 一 0 . 4 % ,是 剖 宫产术 后较严 重 的并 发 症 之一 。现将 我 院 2 0 0 7年 1月 至 2 0 1 2年 1 月间我院收治 的 l 5例 剖宫 产术 后晚期产后 出血 患 者 的临床救 治情况报告如下 。
【 关键词 】 剖宫产 ;晚期产后 出血 ;子宫切 口感染
【 中图分类号 】R 7 1 4 . 4 6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7 — 8 5 1 7( 2 0 1 3 )o 7 — 0 1 0 7一 O l
晚期产后 出血是指分娩 2 4小 时后 ,在产褥期 内发生 的 子宫 大量出血… 。但 目前认 为不 局 限于产后 6周 ,只要 发
剖官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病原 因主要为 :子宫切 口感 染 、子宫复 旧不 良 、胎 盘脱膜残 留、子宫 内膜 炎。发生时
间多在剖官产术后 2~ 3周左右。结论:严格把握剖宫产手术指征 、提高剖宫产手术操作技 术、有效 的防治感染 、促进子宫收缩是 降低剖宫
剖腹产术后子宫横切口裂开致晚期产后出血12例临床分析

河 南 医 药 信 息
第1 0卷 第 1 (0 2 6月 ) 2期 20 年
用 . | 骨 科 杂 志 19 ;6 4 : I 24 L华 1 96 1( )2 l l
肤条件差者 以及多段 复杂性骨 折 病 人缩 短 了住 院时 间 , 降
低 了 费 用 , 免 了膝 、 关 节 僵 硬 。 避 踝
参考文献
2 贺西 京 . 李吾成 , 陈伯 伦 , . 固定器 治疗 中针道 感染 及其 防 等 外 治. 中华 骨科杂志 ,9 6 1tO :3 19 ;6 t)6 0 3 刘 义明 , 德义 张光铂 . 王 内外复 合 固定治 疗 不稳 定胫 腓骨 骨
病例共 l 2例 , 龄 2 年 3~2 6岁 , 均 2 . 。初 产 妇 平 76岁 l , O例 经产妇 2例。其 中我 院手 术 7例 , 病率 占本 院 同 发 期 刮宫产 2 1 例 的 03 %。外院手术 5 , 现为 突发性 30 .3 例 表
阴 道 出 血 , 血 时 间 : 于 ld1 、1 0 例 、3~3d7 出 小 O 例 1 ~2 d2 2 0
} 忘在 子宫肌层外 , 13之 间 , 中 / 故称 弓形 动脉 。值得 注意 的是子宫 狭 部 的 弓形 动 脉较 宫 体 部 的短 而 小 , 且 分 支 而 少 。因此 在做子宫 下段横切 口剖腹 产时 , 往把 向下 斜行 往 的子宫 动脉 分支 切 断 , 使 切 口处 , 致 尤其 切 口下 缘 血 供不 足 , 成切 口愈 合 不 良。而 子宫 下 段纵 切 口剖腹 手 术 时 , 造 不严重 阻断血 供 应 , 因此 不致 造 成此 并 发症 。另 外 , 子宫 体部血供 丰富 , 颈主要 由结缔 组织 构 成 , 管较 少 , 宫 血 因此
晚期产后出血

辅助检查
• (1)超声: • 一线影像学检查手段。 • 了解子宫大小、宫腔内有无残留物、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宫旁及后腹膜有无包 块等。
•检查前与超声医生沟通病情及检查注意事 项有哪些(简要的病史、重点检查的部位、需要鉴别的地方)
• (2)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二线影像学检查手段。
• 5.其他因素 • 其他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宫腔内异物、 宫颈糜烂、宫颈恶性肿瘤等均可能引起晚期产后出血。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裂开
•1.子宫下段横切口两侧切断子宫动脉斜向下的分支,造成局部血供不足。 •2.横切口选择过低或者过高。 •过低:靠近阴道容易感染,且接近宫颈的纤维结缔组织,血运差,恢复慢。 •过高:子宫切口上下缘厚度不均,对合受阻 •3.缝合不佳: •过紧:组织坏死,过松:切口出血、感染;血肿形成。
晚期产后出血的评估和处理
怎么评估?怎么处理? • (1)结合失血分级的主要参考指标,如心率、血压、呼吸、尿量、
意识状态、神经系统症状。 • (2)体格检查:皮肤黏膜、末梢循环、体温。 • (3)专科检查:注意子宫轮廓和局部压痛。
实验室检查 主要急需完善的实验室检查有哪些?
• 1)常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C反应蛋白、β-hCG。 • β-hCG水平产后变化,鉴别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 (2)微生物学检查:行宫腔分泌物培养 • (3)病理检查:也是辅助检查之一。
• 5.再次评估: • 失血性休克,目前仍有活动性出血。 • 处理:交代病情,建议立即行宫腔球囊填塞术,必要时需行子宫动脉栓塞介入 甚至子宫切除术抢救生命。 • 问题3:该患者总的处理原则?
• 边抗休克,边止血,同时寻找病因。
问题4:该患者晚期产后出血可能的原因?
产后出血108例临床分析

短、 止血快、 效肯定 , 保 留子宫 , 被育 龄 患者 所接受 。 疗 且 易
所 以 S E对产后 出血的治疗具有很重 要的临床意义 。 UA 3 2 关于 S . UAE术式及其并发症 既往产后出血的介入治
疗常采用双侧髂 内动脉栓塞 , 手术 较为容易 , 操作时 间较短 ,
但 由于栓塞部位较高 , 术后并发症 相对较 多, S E属高 而 UA 选择性插管 , 具有并 发症少 的优点 。据文 献报 道[ , 脉栓 4动 ]
产 后 出血 1 8 临 床分 析 0例
黄利 萍 云南省祥云县妇幼保健院 6 20 710 摘要 目的 : 探讨产后 出血 的原 因及相 关高危 因素 。方 法: 回顾 性分析 2 0 0 6年 1月 一2 0 0 9年 1月在 我 院分 娩的
48 6 2 例产 妇 , 中产 后 出血 1 8例 。结果 : 后 出血 的 发生 率为 2 2 , 其 0 产 . 4 导致 产 后 出血 的原 因是 官 缩乏 力 占 6 .5 胎盘 因素 占 1. 4 软产道损伤 占 9 2 , 94 %, 9 4 %, . 6 凝血功能障碍 占 18 。结论 : .5 通过 回顾性病例分析 , 发现产 后出血 的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 、 胎盘因素 、 软产道损伤 、 凝血功能障碍 , 采取有 效预防措 施 , 降低产后 出血 的发生 , 可
[] Am b tt n c l 1 9 , 7 ( ) 9 8 J. JO se Gy eo , 9 7 1 6 4 : 3 .
塞治疗 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6 ~7 ,UAE治疗 的并发症更 5 曹野 , , S 陈华 陈立岩, 急诊动 脉栓塞治疗产后 子宫大 出血的临 等. 少, 常见的有发热 、 下腹隐痛伴腰痛、 臀部及下肢 酸痛[ 等栓 5 ] 床应用 [] 放射学实践 ,0 4 1 () 5 35 5 J. 2 0 ,9 8 :9—9 . 塞后综合征表现 , 持续数 天可 自行缓解 , 他 比较 少见 的并 其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11例临床分析论文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11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晚期发生产后出血的时间、病因及防治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大部分患者是在术后的2周以上发生出血,原因:胎盘残留、子宫复旧不良、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及子宫内膜炎。
结论剖宫产术后超过2周仍会发生出血,不应该把出血的时间局限在42d内,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子宫切口愈合不良。
因此,要针对出现的原因,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产后出血;剖宫产术后;晚期;切口愈合不良近几年,在产科选择剖宫产分娩方式的比率逐年增高,使得剖宫产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不断地增高,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对孕产妇危害较大[1],直接威胁到产妇的生命安全。
笔者对2011年5月——2012年9月本院产科收治的11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5月——2012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产科收治的11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38岁,平均年龄29岁。
11例患者中7例为初产妇,4例为经产妇。
患者在剖宫产术后24h以上,出现反复阴道出血,一次出血量超过500ml,符合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诊断标准。
1.2剖宫产指征胎膜早破1例,前置胎盘3例,重度子痫前期5例,胎儿窘迫2例。
2.2所有患者均给予缩宫治疗及抗感染治疗,全部治愈7例采取了输血治疗,输血总量达2000 ml。
9例患者b超检查宫腔呈强回声,给予清宫术治疗。
1例因胎膜早破行剖宫产,术后发生感染,切口不能很好地愈合,术后2周剖腹探查,发现子宫切口右侧角部发生感染、开裂,行子宫全切除术。
另1例是行剖宫产手术后两周,胎盘残留,导致产后出血、凝血功能障碍,经止血、输血等对症治疗、经b超监护下行清宫术。
3讨论3.1原因晚期产后出血指分娩结束超过24h仍在产褥期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剖宫产术后晚期发生产后出血也属于该范畴。
介入栓塞治疗剖宫产后晚期产后出血12例临床分析

晚期 产后 出血是指分娩 2 , 4h后 在产褥 期 内发 生 的子 宫 大面积 出血 … 。近年来 由于剖 宫产率 逐渐 升高 , 剖宫 产术后
塞治疗 1 2例剖宫产术后晚期难治性产后 出血患者 ( 中外 院 其 剖宫产术 后转入 7例 , 院剖 宫产术后 5例 ) 本 。年龄 2 3—3 7 岁, 平均 2 。此 1 8岁 2例均经排 除残 留胎 盘 , 经缩 宫 、 抗感染 、 止血治疗无 效 , 出血时间为术后 9— 1d 2例 发生在术后 1 3 , ~
科杂志 ,09 2 ( )2 1 2 0 ,4 4 :4 .
[ ] LuA Z ie R,ok esC, . eeom n ad 9 i H,e r Srn s e a D vl et n g t 1 p
c o s—s cin lv l ai n o ft e Chl h o t ma C n r l e h d h o to s T
[ ] 吴谨准 .儿童哮喘的临床控制及 其监测 [ ] 2 J .中 国实用
儿科 杂志 ,0 7 2 ( ) 62 20 ,2 9 :5 .
[ ] 孔 灵菲 .支气管哮喘的预防与治 疗 [ ] 3 J .中 国实用 内科
杂志 ,0 72 ( ) 25 2 0 ,7 4 :5 .
[ ] 中华 医学会儿科学分 会呼 吸学 组 .儿 童支气管 哮喘 诊 4 断与 防治 指南 [ ] J.中华儿科杂志 ,0 8 4 ( 0 :4 . 2 0 ,6 1 )7 5
e oim u n 5 —5 n mb l s dr g2 i 0 mi .T e r t p e l e i g i h y wee so p d b e d n mme itl i h i b o d p e s r e o n e ae . A d te rvt in d aey w t t er lo rs u e r b u d d lt r n h i i s s h a g 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14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合理的防治措施。
方法:对我院2005年8月~2011年8月共收治的14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3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1例因阴道出血仍多而休克行次全子宫切除术。
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提高手术操作、缝合技术以及术后预防用药是预防晚期产后出血的关键。
关键词:晚期产后出血;剖宫产术
随着剖宫产率的逐渐升高,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也有上升趋势。
晚期产后出血是剖宫产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甚至危及产妇的生命。
产后晚期出血通常是指产妇分娩24 h 后至产褥期结束所发生的子宫大出血。
以产后1~2周发病最常见。
亦有迟至产后6周发病者。
为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本文对收治的14例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5年8月~2011年8月共收治14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患者,均在我县基层卫生院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
出血出现在术后3~30d 3例,31~40d 6例,41~68d 5例。
患者年龄22~39岁,平均27岁;初产妇9例,经产妇5例。
1.2剖宫产术的原因
患者中有5例合并妊娠高血压疾病,3例胎儿宫内窘迫,3例产程过长,2例社会因素,1例前置胎盘。
手术方式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1.3出血原因
14例中,子宫切口愈合不良6例,其中1例为子宫切口部分裂开,1例为完全裂开。
子宫复旧不良4例,产褥感染6例,胎盘蜕膜残留3例。
1.4临床表现
患者剖宫产术后均有血性恶露延长淋漓不断。
反复或突然出血增多,有时恶露有臭味可伴有低热,患者均有头晕、心慌,因失血过多可出现严重贫血或体克。
出血量800~2200mL,平均1100mL,合并出血性体克者3例。
7例B超提示有子宫前下壁回声紊乱、不均。
此7例均在B超引导下行清宫术,刮出物送病理检查,胎盘残留4例,子宫内膜炎2例,蜕膜残留1例。
有3例B超提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余4例B超查无异常。
1.5治疗
入院后排除因血液系统导致出血因素外,给子抗感染、对症、按摩子宫等促子宫收缩等治疗,出血多或伴有体克者子输血,最多者输血2000mL,若出血不能控制行子宫切除术。
1.6结果
经保守治疗13例治愈得以保全子宫,1例行子宫全切除术。
14例患者均抢救成功。
2讨论
2.1剖宫产后子宫出血的原因
根据国内文献报道,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有随剖宫产率上升而逐渐上升的趋势。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依次为: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溃疡,子宫复旧不良,胎盘、蜕膜残留,子宫内膜炎。
前者占出血原因的首位,多发生在子宫下段切口两端。
原因主要为缝扎过密致伤口组织缺血坏死或缝扎过松形成血肿使切口不愈合,以致裂开出血,或者子宫切口两端切口出血(术中血管回缩,术后血容量补足后,血管充盈而出血)另外子宫切口过低或过高,缝合时切口上下缘厚薄不均,层次对合差。
本组14例患者,均有子宫复旧不良情况,6例有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8例患者有自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1例在输液、输血的前
提下行剖宫产术,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炎。
2.2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诊断
有剖宫产术病史,除外子宫滋养细胞肿瘤、子宫黏膜下肌瘤、血液系统疾病等。
术后24h后,产褥期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
阴道流血可有少量或中量、持续或间断,亦可表现为急剧大量流血,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或体克。
2.3治疗
给予联合抗感染治疗。
输血、维持缩宫素静点以促子宫收缩。
抗感染方面以广谱的头孢类加用甲硝唑为主。
5%葡萄糖注射液加缩宫素30IU持续24h维持静脉滴注。
2.4预防
预防剖宫产术后的感染。
应从术前做起,严格掌握剖宫产术的适应证,减少甚至杜绝社会因素的剖宫产,以保护母婴健康及安全。
术前对患者应全面产前检查及详细地询问病史。
若发现有上呼吸道感染、贫血、营养不良、妊娠期合并症、咽炎、阴道滴虫、霉菌、细菌感染等情况,均应积极治疗后再行手术。
对于头盆不称、胎位异常、重度子痫前期、过期妊娠等情况,可以计划性剖宫产,避免仓促上阵,若不能对患者在术前正确地评估及准备,就会增加术后感染的机会。
在试产病例中严密观察产程,避免过多肛查。
如需阴道检查应严密消毒进行。
对于滞产、破膜时间长(超过12h)、有感染症状者,应术前应用抗生素治疗。
子宫切口选择及缝合:近年来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许多临床医师千篇一律均用此术式。
选用合适病例行子宫下段横切口术时还应注意:在切开子宫前应以圆韧带为指标,准确地纠正右旋子宫,避免切口偏斜损伤角端的大血管;切口两侧延长时,做弧线切口避免损伤子宫动脉斜向上、向下斜行的分支;如遇到损伤血管出血多,不能盲目地用肠线过多、过密地缝扎,应该找到出血点,准确缝扎。
胎儿取出后应彻底清除宫腔的残留胎盘、羊水等,以免影响切口愈合。
切口缝合时两侧子宫肌要对齐、缝线要拉紧后结扎,以免术中止血不良,形成局部血肿、水肿,影响切口愈合。
预防术后感染:首先应加强术后的护理,特别注意会阴部的清洁卫生,避免上行感染。
还应鼓励患者早活动、早下床促进肠功能恢复。
此外应注意抗生素的应用。
对具有术后发生感染因素的患者,术前均应应用抗生素。
可选用氨苄青霉素或头孢类药物加用甲硝唑。
对已发生感染的患者以抗感染为主,选用抗生素前依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
如无条件可选用广谱抗生素。
还可加用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养阴、活血化瘀等辨证施治。
在剖宫产术中、在胎盘娩出后未能认真探查宫腔,致使胎盘、胎膜残留。
预防措施:术中认真探查,注意观察胎盘的完整性。
综上所述,若能做好以上预防措施,则可避免绝大多数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9.
[2]贺晶,胡文胜,徐冬.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4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7):41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