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针对性(王卫星)..

合集下载

无创肌肉状态诊断技术(TMG)在中国男篮体能训练中的应用

无创肌肉状态诊断技术(TMG)在中国男篮体能训练中的应用

无创肌肉状态诊断技术(TMG)在中国男篮体能训练中的应用作者:卓金源王卫星陈小虎来源:《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02期摘要:以中国男篮备战第28届亚锦赛的过程为基础,测试并记录无创肌肉状态诊断技术(TMG)在体能訓练中的应用,分析其对于诊断运动员肌肉状态、优化体能训练、有效预防损伤和监控康复的原理,为我国高水平运动队体能训练科学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以肌肉收缩时间(Tc)、肌肉反应时间(Td)、肌肉持续紧张时间(Ts)、肌肉放松时间(Tr)、肌肉的径向最大位移(Dm)、肌肉对称性为测试指标,共进行4次集体肌肉状态测试,并对运动员个体进行追踪监测,所有测试均于晚间运动员结束放松治疗后进行。

结果:与3月份的测试相比,大腿前侧、后侧肌群,臀部以及脊柱核心肌群肌肉收缩时间在4月的测试中均有明显缩短(P<0.01),右股内侧肌和右臀大肌提高效果最为显著,变化率分别为26.82%和25.02%。

7月份的测试成绩显示,运动员肌肉收缩时间有了较明显的延长,肌群肌肉的前后变化都达到了非常显著水平(P<0.01)。

9月份的测试中,运动员大腿前、后侧以及臀部与核心肌群的肌肉收缩时间明显缩短(P<0.01),低于之前的每一次测试。

对运动员A的初始诊断发现,左右两侧股二头肌和股直肌对称性分别为51%和66%,存在受伤风险。

经过调整训练后,其两侧肌肉对称性分别为85%和87%,肌肉收缩时间分别缩短31.9%和52%。

结论:1)TMG参数中肌肉收缩时间(Tc)可以作为主要的参考指标,准确地反映肌肉收缩状态。

2)TMG技术可以准确地反映肌肉疲劳状态和肌肉两侧对称性,对于优化体能训练和预防运动损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TMG技术可以为训练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并确立出发点,同时能够较好地检验训练效果。

4)TMG技术设备相对简单,操作方便,具有简捷性、重复性、客观性、选择性、高度灵敏性和非介入性等特点,可以通过相关参数将肌肉收缩特性表现出来,并且能够准确地反映神经肌肉的状态。

关于核心力量训练的文献综述

关于核心力量训练的文献综述

关于核心力量训练的文献综述作者:孙培全杜雨杨威来源:《体育时空·上半月》2017年第03期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3-000-01摘要本文通过对核心力量训练的概念、现状、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以期厘清核心力量训练研究发展的脉络,为后续研究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核心力量概念现状应用研究近年来,以核心稳定性及核心力量为代表的一些新的体能训练方法和手段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美国、德国、挪威等国家已从某些方面证明了通过核心稳定性和核心力量训练能使运动员的成绩得到显著提升,这种新的体能训练理论引起了我国竞技体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相关学者的认可。

通过查阅(2000-201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对近16年来核心力量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主要表现在:一、相关概念的界定(一)核心区域和核心肌群对于核心区域的界定,大多数研究将核心区域定位在腰椎—骨盆—髋关节位置;也有一些研究认为,核心区域是指包括胸廓和脊柱在内的整个躯干。

还有的研究认为,核心区域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是以腰椎—骨盆—髋关节为主体,包括附着在它们周围的肌肉、肌腱及韧带系统,具体还可以进一步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综合上述观点,笔者将核心区域界定为:在人体双肩与双髋关节之间的整个躯干以及骨盆区域。

核心区域确定了,所涉及的肌群也就明确了。

核心肌群就是肌肉的起点或止点位于核心区域间的肌群。

(二)核心力量普遍研究认为,核心力量是一种与上、下肢力量并列的力量能力,是一种新出现的力量能力,它在稳定机体核心区域部位的同时使其产生最有效的位移及旋转,并且作为人体运动链中最重要的环节,担负着控制机体稳定,自身发力,传递力量的作用。

美国等国家的学者研究认为,将构成或提高核心稳定性的力量能力定义为核心力量;还有的研究认为,核心力量是功能训练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王卫星讲课

王卫星讲课

磷酸肌酸
糖原
蛋白质
正常水平
不同能源物质恢复的异时性原理
不同训练课任务、负荷强度和恢复时间一览表
训练课的任务 训练负荷强度 恢复时间(h) 负荷评估度 提高发展运动能力 极限负荷 72 5 最大负荷 48-72 4 次最大负荷 24-48 3 保持运动能力 中等负荷 12-24 2 恢复运动能力 低负荷 12 1
10.00
睡觉前闭上眼睛过一下自己的主要对手,简单想一下她们的 技术动作特点和比赛风格,想一下自己的主要技术动作。
比赛当天(8月19日)
6.00 起床 醒后不起床,做腹式深呼吸5次;回忆自己印象最深刻、 发挥最好的一次比赛,尤其要重点体会自己最佳发挥时 的感觉和当时的情景;回忆结束时,对自己默念:“今 天我会表现的更出色!”;再做5次深呼吸,伸伸懒腰, 起床。
大赛前的准备与训练

(三) 专项能力 安排模拟训练和有计划地 参加检查性比赛,有助于提高专项强度和专项 能力,发现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比赛经验。 在模拟训练中,只是在供能系统和作用方向上 与比赛的特征保持一致即可,不必完全按照比 赛的规则和要求来进行。如100米跑运动员的 模拟训练,在两天四个单元的训练课中可分别 进行起动力量+加速跑、最大速度+专项速度 耐力、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专项力量+专项 耐力的训练。既考虑到比赛的要求,又培养了 专项能力。
10.30
比赛结束后,要进行保暖,穿袜子、 长衣和长裤,避免身体发僵。 赛间 休息和赛前准备活动 休息时做心理准备:将比赛方案头脑中过电影; 积极的自我谈话:“这场比赛我会打得更好!”。
国家女篮2002年世锦赛、亚运会赛前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内容 时间 目的
投篮练习 10分钟 适应场地 集中注意力 拉伸肌肉 10分钟 柔韧性练习 行进体操 8分钟 动力性伸展 一般协调性 传球滑步练习 5分钟 专项协调性 半场折返跑×4 (26~28秒) 第一次刺激呼吸系统 (心率25-27次/10秒) 行进间传球上篮 4分钟 专项技术与速度 半场折返跑×4 (24~26秒) 第二次刺激呼吸系统 (心率27-29次/10秒) 对抗性技术 4分钟 专项力量与技术 ¼场往返滑步×4(20~22秒) 第三次刺激呼吸系统 (心率24-26次/10秒) 技战术5对5 5分钟 演练战术 适应比赛 综合能力 罚篮练习 2分钟 控制动作 平静心态 赛前五分钟介绍运动员和布置战术。

提高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针对性

提高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针对性

提高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针对性时间:2006-6-15 9:58:19 作者:王卫星来源:《竞技体育信息》,2006年第5期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体能训练在各个运动项目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逐渐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它不仅是完成高质量技术动作和提升运动竞技能力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同时也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以及防伤防病最有效的方法与路径。

近年来有些运动队陆续配备了体能教练,并购置了相应的训练器材与设备,在训练的时间上也得以充分的保证,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但有些项目的效果却不明显。

究其原因,主要是体能训练与项目特征和个体特点结合的还不够紧密,训练方法的筛选和负荷结构的设计与实际需求还有些相互脱离。

体能训练分为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一般体能训练是专项体能训练的基础。

但无论是哪一种体能训练都应与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和智能训练间接和直接有联系。

否则,所获得的已提高的体能训练水平就无法向专项训练方面顺利地过渡与转换,体现在比赛成绩上。

马特维也夫也曾指出:不但专项训练手段要从专项出发进行选择,一般身体训练手段也必须从专项出发进行选择,一般身体训练并非是与专项无关的练习。

所以体能训练的针对性显得极为重要。

一、与项目特征相结合在所有的运动项目中,技术动作都是由神经肌肉系统参与工作及输出功率的结果,既不是单纯的力量,也不是单纯的速度,是两者的集合,只是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中所表现的比值不一样,由此构成了运动项目的速度力量的结构特征。

如在短跑运动中,优秀运动员脚在地面上的支撑时间仅为0.08秒,垂直力量约为300公斤,而跳远运动员在起跳瞬间的支撑时间为0.11-0.12,而踏跳力量却高达900公斤。

同为速度力量项目,但对力量和速度两因素的需求却有着明显的不同。

再如拳击的出拳、跆拳道的踢腿与铅球、铁饼、标枪等投掷器械时的出手相比,都需要速度力量,但前者为爆发性的快速用力(冲击式的击打),而后者为持续性的快速用力(不间断的加速度)。

我国14~17岁优秀女子长距离游泳运动员专项体能诊断

我国14~17岁优秀女子长距离游泳运动员专项体能诊断

我国14~17岁优秀女子长距离游泳运动员专项体能诊断姚旭霞;王卫星;李宗浩【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帕累托截集法、雷达分析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14~17岁优秀女子800m自由泳运动员专项体能进行个体态势分析、整体态辨分析和差距诊断.从整体态势看,3000m自由泳、戴划手掌20×50m游、50m 冲刺游、俯卧两头起4项专项体能指标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其专项体能指标与目标挑战模型的差距大小依次为:3000m自由泳、戴划手掌20X50m游、50m冲刺游、俯卧两头起、立定跳远、引体向上、肩关节柔韧指数、双摇跳绳.【期刊名称】《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26)001【总页数】4页(P24-26,29)【关键词】女子长距离游泳;专项体能;诊断【作者】姚旭霞;王卫星;李宗浩【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体育部,天津,300160;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天津体育学院,天津,3003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61.11北京奥运会女子800 m自由泳比赛中,中国选手李玄旭获得第5名。

第11届全运会女子800 m自由泳上,金牌得主山东选手陈倩将亚洲纪录提高了近3 s。

但目前中国游泳队女子优势项目表现在短距离自由泳、短距离仰泳、蝶泳、接力项目上,长距离自由泳仅徘徊在世界中游[1]。

这说明女子长距离游泳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是我国竞技体育潜优势发展项目之一。

由于长距离游泳属于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因而在高水平竞技中,运动员的专项体能具有重要作用。

在专项体能训练过程中需要对专项体能训练效果不断进行诊断,这样不仅可以改善专项体能训练的科学化程度,还可以提升教练员专项体能训练水平,提高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积极性。

目前,网球、短距离速滑、赛艇、百米、乒乓球、排球[2-15]等多种运动项目已具有专项体能诊断方面的研究。

然而,在游泳专项体能方面的研究还很匮乏。

我国女子长距离游泳运动成绩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对该项目专项体能进行科学诊断则具有重要意义。

核心区力量影响青少年400米运动成绩

核心区力量影响青少年400米运动成绩

大众体育2021年4月SPORT LEISURE MASS SPORTS188体育理论研究田径400米是短跑中距离最长的项目,需在长时间的无氧供能下保持动作的连贯性及技术的稳定性,因此核心区力量对于田径400米成绩至关重要。

核心区力量有诸多研究,但针对田径400米运动员核心区力量的研究数量较少,本文对青少年运动员核心区力量与田径400米运动成绩的关系进行分析,旨在为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高效训练及青少年运动选材提供理论基础,推动运动训练更新。

1 国内外核心区力量研究的现状分析1.1 国内核心区力量训练研究的现状杜震城在《击剑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中说用正确的训练方法及合理的训练手段训练核心区力量,发现研究对象不仅在核心区力量水平有提高,同时在爆发力、耐力、水平等各方面能力都有显著提升。

王卫星在《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中指出核心区力量训练的是体能训练的重要部分,对于维持运动姿势的稳定性及提高肌肉的协调能力大有帮助,还能降低在运动过程中的额外能耗及预防运动损伤。

综上,核心区力量在竞技体育运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核心区的稳定能保证肌肉的平衡,降低在大强度训练比赛中运动损伤的可能性,同时四肢能高效协同参与运动并发挥最佳水平。

1.2 国外核心区力量训练研究的现状Kibler认为核心区力量能够帮助肌肉在稳定状态下发挥力量,即核心区部位帮助产生、传输以及控制力量。

Peterson指出核心区域的肌群是深层次的肌群,包括隔膜肌、盆底肌、腹部肌群等重要肌群,良好的核心区力量可以更好地实现力量传递。

PaulJ提到核心力量训练不仅要屈伸练习,扭转的练习也很必要,扭转的运动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平衡能力、本体感受能力、身体稳定性等。

2 核心区力量会影响400米运动成绩2.1 良好的核心区力量能更久维持良好的400米技术动作400米这个径赛项目是周期类运动项目,以最快的速度重复同一动作连续跑,但快速跑步的技术动作在后半程极易变形、错误,而良好的核心区力量能够保持更久的合理跑步技术动作。

我国U12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指标的构建与评价体系研究

我国U12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指标的构建与评价体系研究

我国U12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指标的构建与评价体系研究王智明;陈艳;王卫星【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特尔菲法、实地测试法、数理统计法,以2014、2015年全国网球青少年训练营U12网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为研究对象,构建我国U12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指标体系及评价体系.研究表明:1)我国U12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指标体系包含5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和23项三级测试指标.2)由专项体能指标模型和权重模型可知,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应重点加强灵敏速度、快速力量、核心力量及协调性力量训练,重视有氧耐力、灵敏耐力、平衡能力及关节养护训练.3)在专项体能指标模型、权重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U12男、女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体系(包括单项评分、评级和综合评价).【期刊名称】《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30)006【总页数】7页(P107-113)【关键词】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专项体能指标;指标模型;权重模型;评价体系【作者】王智明;陈艳;王卫星【作者单位】辽宁工业大学,辽宁锦州12100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45网球运动是一项动作精细、技战术复杂多变、对抗激烈,对体能和心智能力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1]。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网球运动在国内逐渐普及,我国网球的运动水平也不断提高。

近年来中国女子网球选手相继在奥运会双打及四大满贯中夺得冠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网球运动的基础仍比较薄弱,尤其在青少年训练方面,许多方面亟待改善,青少年体能训练水平尤为突出。

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和职业化进程的推进,比赛密度和强度随之增大,网球作为一个商业化程度较高的项目更是如此。

高密度、大强度的比赛要求运动员有更加全面的技术、更加优秀的意识和更加充沛的体能。

青少年时期(7-17岁),是人体生长发育中最重要的阶段。

对网球运动专项体能训练的研究

对网球运动专项体能训练的研究

61《拳击与格斗》(下半月)2021年04月1专项体能训练我国体能专家王卫星教授在其研究中认为:尤其是对于体能主导类和技能主导类的对抗性项目来说,由于高手之间的技术差距较小,所以完全可以认为“技术是基础,体能是关键”。

网球运动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是专项体能训练[1]。

运动员在比赛中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较量,更是专项体能的比拼。

专项体能是运动员能否在专项竞技运动比赛中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

2现代网球运动中专项体能训练的内容良好的专项体能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制胜的法宝,是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中维持比赛强度的现实基础,在现代网球运动中就是要有以练为战的专项体能训练思想和高度的认识,网球比赛的特点决定了供能的特点,供能的特点决定了专项体能训练的特点和方向。

专项体能训练指专项力量训练、专项速度训练、专项耐力训练、柔韧训练以及灵敏、协调性训练。

2.1力量。

网球运动员的专项力量,是指“网球运动员在进行发球或击球动作时,能使自己各部分肌肉力量和球拍的击球技术合为一体。

在球拍与球接触的一刹那把力量全部变成使球向前飞进的能量。

”[2]在激烈的网球比赛中,运动员要通过不断的急停急起、进行冲刺、左右变向、跳跃等完成各种技术动作,而且这些动作经常是组合使用,这些都离不开良好的力量素质作支撑,良好的力量还是避免场上受伤强有力的保障。

2.1.1上肢力量。

网球运动是依靠全身的肌肉协调发力,但是网球击球动作的完成主要是由上肢来完成,所以上肢动作的标准与上肢力量直接影响技术动作的稳定性与击球的质量,上肢力量能够影响运动员对球的细微控制。

2.1.2核心力量。

核心力量存在于所有运动项目中,所有体育动作都是以中心肌群为核心的运动链,强有力的核心肌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具有稳定和支持作用[3]。

开放式步伐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训练比赛中,因此更需要核心力量更高效地传递和带动转体产生力量。

2.1.3下肢力量。

运动员在场上的每次快速移动到位是保证击球质量的前提,都是依赖于强大的下肢力量为基础,下肢力量是整个击球动力链条的源头,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下肢力量越强地面给予的反作用力越大,原动力越大,力量传达到球拍的力量才能充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位置球员跑动距离分类比例(依Bangbo2003)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中后卫 边后卫 中场队员 前锋
慢跑 走动 强度跑 冲刺跑

中国划艇队
最大力量测试成绩
项目
测试日期
2003.2.28
最大卧推 1RM
2003.11.29 2004.2.9 2003.2.28
三名世界著名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与专项成绩关系
专项成绩 项目姓名 刘易斯 (美国) 100m:9″86 200m:19″82 4×100m接力:37″50 跳远:8.91m 50年代末—70年代初 世界著名篮球中锋, 技艺非凡,运动水平 出众。身高:2.16米 身体训练 水平 具有非凡 的身体训 练水平 创造并保 持优异成 绩年龄 21岁—38 岁 备注
(三)能量代谢特点:


1. 磷酸原供能为主(举重、投掷、跳跃、跳水等); 2. 磷酸原和糖酵解供能为主(短跑100m、200m,游 泳50m、击剑、乒乓球、羽毛球、三大球等); 3. 糖酵解供能为主(短跑400m、游泳100m、速度滑 冰500m、皮划艇200m等) 4. 糖酵解和糖氧化供能为主(田径800m、1500m、 3000m、游泳 200m、 400m、 800m、赛艇皮划艇 500m、 1000m、公路自行车等); 5. 糖氧化和脂肪氧化供能为主(田径5000m、1000m、 马拉松、赛艇2000m、公路自行车60km等); 6. 脂肪氧化和糖氧化供能为主(铁人三项、越野滑 雪、各种极限耐力运动等)。
125 kg. 105 kg. 115 kg. ---------kg. 90 kg. 105 kg. 100 kg. 105 kg. ---------kg. 110 kg. ---------kg.
135 kg. 115 kg. 120 kg. 115 kg. 105 kg. 110 kg. 100 kg. 120 kg. 120 kg. 115 kg. 110 kg.

狭义的“体能”概念:

完成高水平竞技所需要的专项力量体 系及其相关的运动素质。
力量素质在体能 训练中所处的位置。 力量
速度 耐力
灵敏
协调
柔韧
体能训练的意义
㈠有利于掌握先进的技术动作和提高运动成绩 ㈡有利于承受大负荷量训练和高强度比赛 ㈢有利于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㈣有利于防伤防病、延长运动寿命
24小时内恢复 100% >3min,6-7min后达到稳态 30%
35min后的主 要能源,需足 够的摄氧量 依赖于膳食
运动形式
跑动中供能系 统所占比例
起动、短冲、射门、带球、头球 等。 16%
长距离冲刺与 往返快跑 20%
慢跑、抢位、行走、攻防中的中 等强度的跑动 64%
排球供能特点:既有高水平的无氧代谢能 力又具备高水平的有氧代谢能力的运动项 目。
利用率
储存
非常有限
5mmol/kg 肌肉 ≤60%
消耗
受O2利用率 的限制 400g糖原(骨 骼肌)+100g 果糖(肝脏) 90min后血糖 浓度下降
24小时内恢复 100% 8sec-3min 30%
恢复 供能持续时间 供能比例
8sec内恢复 100% 20%
3-5min内恢复 100% 6-8sec 20%
3. 参与运动肌肉的收缩特点 4、参与运动肌肉之间的配合

膝 关 节 度
180 140 100 2.0
/
蹬 速
1.2 0.4
m\s
140
蹬 力 体 重
100
60 20
-0.8 -0.6 -0.4 -0.2 0.0 0.2
\
常规滑冰时的膝关节角、蹬速、蹬力(依Gemser等,1999)
时间/s
一、认清项目特征
跆拳道的技术特点

以腿法为主,拳脚并用:由于竞赛的需要、规则
的限制和跆拳道攻击方法的特点,跆拳道主要是以脚 法攻击对方为主。进攻中髋关节的发力起主导作用, 力求出腿的力度和击打的效果。在比赛中虽然可以使 用拳的得分技术,但往往只起到防守、格档的作用。 进攻时则主要是运用腿法攻击对方头部和被保护的胸 腹部。
第23届奥运会4枚金牌 第24届奥运会2枚金牌 30岁时再创世界纪录(100米.4×100 米接力) 身高1.91米 体重76公斤 4次美国最佳篮球选手 连续7年美国最佳投篮手 62年全年每场平均得50.4分,其中单 场得过100分,71年投篮命中率为 72.7%,均创世界纪录 第20.21届奥运会特重量级冠军,先 后82次打破特重量级(110公斤以上 级)推举.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世界纪 录。
最大卧拉 1RM
2003.11.29 2004.2.9
一分钟引体向上
2003.2.28 2003.11.29 2004.2.10
仰卧起坐
1分钟斜板负重10 kg.
2003 .11.10 2004.2.10
孟关良 杨文军 王 兵 景 影 宫拥军 裘赛荣 朱雄辉 潘梅兵 郑天岩
150 kg. 145 kg. 140 kg. --------120 kg. 150 kg. 115 kg. 110 kg. --------125 kg. ---------
提高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 的针对性
北京体育大学 王卫星
广义的“体能” 概念:
体能是人体为适应运动的需要所储存的身体能力要素, 是人体活动基本能力的表现,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 能在运动中的综合反映。 根据运动员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结构特点,体能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身体形态;2)身体机能; 3)健康水平;4)运动素质。 运动素质主要分为4大类: (1)力量素质类;(2)速度素质类; (3)耐力素质类;⑷协调柔韧类。
一、认清项目特征
(四)技术特点:关键的技术环节


以短跑为例,快速伸髋、鞭打扒地。优秀与非优秀运 动员的主要差距在于:伸髋的速度与力量;落地的距 离与缓冲。 以跨栏为例,“跨栏步”在全程跑中占显要地位,完 成跨栏步所需腾空时间和身体水平位移距离约等于起 跨支撑所需时间及身体重心位移距离的3倍,这意味着 起跨要花费很大的能量(平跑一个单步腾空阶段和支 撑阶段的时间比值为1.2∶1),每次过栏身体重心起 伏差在 12 — 18 厘米,平跑时为 6 — 8 厘米,这就构成 “跨栏步”支撑阶段动作由“跑”向“跨”转化,无 论在动作结构、用力性质及动作意识上都有明显的不 同。
130 kg. 115 kg. 120 kg. 115 105 kg. 110 kg. 100 kg. 110 kg. 125 115 kg. 110
23 X 22 X 23 X ---------18 X 21 X 22 X 28 X ---------19 X ----------
27 X 25 X 24 X 24 X 24 X 17 X 22 X 30 X 22 X 21 X 18 X
足球运动的能量代谢
能量代谢 主要能源 反应方程 CP CP +ADP= ATP+ Creatine 非常有限 16mmol/kg 肌肉 60%in20sec 无氧系统 ATP ATP=ADP+ Pi(能量) 乳酸系统 糖原 糖原+ADP= 乳酸+ATP 糖原 糖原+O2+ ADP=H2O+ CO2+ATP 不受O2利用 率的限制 400g糖原(骨 骼肌)+100g 果糖(肝脏) 90min后血糖 浓度下降 有氧系统 脂肪、蛋白质 脂肪+O2+ ADP=H2O+ CO2+ATP 没有限制 15kg甘油三脂
张伯伦 (美国)
100m: 10″9 400m: 47″0 跳高: 2.02m 国家青年 排球队候 补队员, 100m11″ 跳高: 1.90m
22岁—38 岁
阿列克谢耶夫 (原苏联)
举重三项总成绩640 (推235抓175挺230) 公斤,两项总成绩445 (抓187.5挺257.5)公 斤
23岁—36 岁
一、认清项目特征


(二)动作结构和肌肉工作特点
1. 参与运动的主要肌群 2. 动作结构和用力特点
运动(脚支撑)短跑 0.08-0.10 跳远0.11-0.12 跳高0.180.22 运动(出手或推手)标枪 0.16-0.18 铅球 0.15-0.18 跳马 0.18-0.21 运动(拉浆)皮艇20-25kg赛艇3发球速度对比

东京第四届排球大冠赛: 我国运动员训练中的跳发球速度为 90公里/小时,而本次大赛中的国外选手 一般发球速度可达120公里/小时左右,而 训练中的发球速度俄罗斯运动员曾高达 170公里/小时。 ——国家男排主教练邸安和
排球运动中的“魔鬼三角形”
现代高水平的排球队,必须具备3种主要的、有决定意义 的、必不可少的取胜因素(VHP): 1. 快速多变的打法(V——velocity and variety of play); 2. 占有空中的优势(H——height of action above net); 3. 完美无缺的技术(P——perfection of skill)。



⒈没有一场比赛使血糖指标发生显著性变化。这种现 象可能是由于比赛间歇和运动员在间歇时摄糖所致。 ⒉没有一场比赛使血乳酸值发生显著性变化。这种现 象表明:尽管排球是一项高强度运动项目,但是高强 度动作并不是连续出现到足以产生由于血乳酸堆积所 造成的疲劳。 ⒊肌糖元在第一场比赛后下降32.28%,全天比赛后肌 糖元下降40%,均达到显著性水平。且慢肌纤维肌糖 元下降的比例比快肌纤维大。 ⒋这些队员的平均摄氧量为56.4±58毫升/分/公斤体 重,与职业橄榄球运动员大致相同。
150 kg. 150 kg. 150 kg. 140 kg. 140 kg. 135 kg. 150 kg. 140 kg. 140 kg. 125 kg. 155 kg. 145 kg. 115 kg. 105 kg. 120 kg. 110 kg. 140 kg. 140 kg. 135 kg. 125 kg. 140 kg. 130 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