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管理系统主要流程

腹膜透析管理系统主要流程
腹膜透析管理系统主要流程

腹膜透析管理系统主要流程

一、新病人基本资料登记

1.门诊或住院病人新入

2.血透系统转入

二、建立腹膜透析病历。内容包括:

1.腹膜透析病历首页;

2.术前评估;

3.手术记录;

4.腹膜透析导管出口情况;

5.腹膜透析处方执行情况

6.透析处方调整记录;

7.腹膜透析随访(电话)记录;

8.腹膜透析家访记录;

9.实验室辅助检查;

10.用药情况及腹膜平衡试验;

11.透析充分性和残余肾功能记录;

12.营养状况评估(SGA);

13.生活质量评估;

14.腹膜炎记录;

15.培训考核记录及腹膜透析操作考核评价记录。

注:对腹膜透析病历信息进行网络登记,将患者基本信息和随访情况及时录入国家卫生部全国腹膜透析网络登记系统。

三、透前疾病状态的评估

1. 对患者的原发病、残余肾功能、贫血状况、血压、液体和酸碱平衡、营养状态、尿

毒症症状、饮食、睡眠、心理状态以及临床用药等进行整体评估,明确诊断。鉴别是急性还是慢性肾衰竭。

2. 评估患者是否适宜腹膜透析治疗,评估患者的尿毒症症状、心肺功能、贫血、酸中

毒程度、电解质情况。

3. 明确是否需要急诊置管手术并立刻开始腹膜透析或择期手术及腹膜透析。

四、置管手术风险的评估

1.心功能

2.皮肤感染

3.腹腔空间和有效腹膜面积

4.可能影响腹膜透析的疾病如有腹壁疝、脐疝、膈疝等。

5.心理和精神评估

五、其他因素评估(能否够自行腹透操作、家庭环境、卫生情况是否适合做腹膜透析。)

六、腹膜透析处方制定

初始处方的制定具体制定及调整流程图:

1. 初始透析处方的制定依据

主要依据临床状态、体表面积及残余肾功能。

①临床状态;根据患者的意愿和生活方式确定透析模式(CAPD 或APD),根据患者容量状态决定透析液的葡萄糖浓度。

②体表面积:一般来说,体表面积大的患者需要较大的透析剂量。

③残余肾功能:残余肾功能较好的患者可考虑从较低的透析剂量开始,或者适当缩短透析液的留腹时间。在随访中必须加强残余肾功能的监测,及时调整透析处方。

根据残余肾功能,提供参考的初始透析剂量:

⑴肾小球滤过率(GFR)> 2 ml/min:

CAPD:2.0 L×2 ~4 次/d

CCPD:2.0 L×4 次(8 ~10 h/ 夜间)+ 0 ~2.0 L/ 日间

⑵肾小球滤过率(GFR)≤2 ml/min:

CAPD:2.0 L×3 ~5 次/d

CCPD:2.0 L×4 次(8 ~10 h/ 夜间)+ 2.0 L×1 ~2 次/ 日间

2. 初始透析处方的制定内容包括:

透析模式: (CAPD/ APD/ IPD)根据病情选择;

透析液的葡萄糖浓度: (1.5%、2.5%和4.25%三种)尽可能采用低浓度;

每次交换量: CAPD 每次交换量为2 L

交换次数和留腹时间: CAPD 治疗方案中,一般白天交换3 ~5 次,每次留腹时间为4 ~6 h;夜间交换1 次,每次留腹时间为10 ~12 h。

24 h 透析液总量: CAPD 透析剂量为每天6 ~10 L。

七、腹膜透析处方调整

(一)腹膜透析处方调整的目标:肾脏和腹膜的小分子溶质清除率目标值是每周Kt/V ≥1.7。

(二)腹膜透析处方调整的依据

1.腹膜转运特性

(1)腹膜平衡试验(PET)的动态观察:腹膜透析开始后2 ~4 周须进行PET,此后每6 个月重复PET。必须在稳定的腹膜透析状态下进行PET,如有腹膜炎或肺部感染,应在控制后至少4 周后进行。

(2)根据腹膜转运特性调整透析处方:高转运患者应缩短透析液留腹时间或采用APD;平均转运患者适合CAPD 以及APD;低转运患者需适当增加透析剂量或者较大剂量的APD 治疗。

(三)腹膜透析处方调整的方法

1.透析处方的调整和溶质清除

2.透析处方的调整和水分清除

3. 将标准的CAPD 转换为大剂量的APD 治疗,也可能增加溶质清除率。

八、腹膜透析治疗模式

目前常规使用的腹膜透析模式主要有:

1.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

定义:一般常规CAPD 每天交换透析液3 ~5 次,每次使用透析液1.5 ~2 L,透析液白天在腹腔内留置4 ~ 6 h,晚上留置10 ~12 h。

2. 间歇性腹膜透析(intermittent peritoneal dialysis,IPD);

定义:标准的IPD 方式是指每次腹腔内灌入 1 ~ 2 L 透析液,腹腔内停留30 ~45 min,每个透析日透析8 ~10 h;每星期4 ~5 个透析日。

夜间间歇性腹膜透析(nocturnal intermittent peritoneal dialysis,NIPD);

持续循环腹膜透析(continuous cycling peritoneal dialysis,CCPD)

潮式腹膜透析(tidal peritoneal dialysis,TPD)等。

由自动循环式腹膜透析机操作时,又称为自动腹膜透析(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APD)。

九、腹膜透析随访内容

随访频度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要而定,一般新入患者出院后2 周至1 个月后返回医院完成首次随访;病情稳定患者每1 ~3 个月随访 1 次,病情不稳定患者随时随访或住院治疗。

(一)随访管理

1.定期随访:术后应按照随访规范定期进行随访(包括患者来院随访、电话随访及家访)。随访需要腹膜透析专职医师、专职护士的参加。有条件的医院有营养师的定期加入。

2.随访内容: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体征、腹膜透析相关情况(换液操作情况、出口处评估、管路情况、透析处方执行情况、腹膜炎及其他腹膜透析并发症等)、贫血、矿物质、骨代谢、营养指标、PET、Kt/V、CCr、e GFR、生化指标、传染病指标、心肺功能、用药情况、生活质量、心理状况、回归社会情况等,并做出个体化透析方案调整。

3.随访频率治疗初期2 周至1 个月随访1 次,稳定期1 ~3 个月随访1 次(包括电话随访)。更换外接短管宜6 个月1 次。

4.随访相关检查

5. 腹膜透析患者随访流程图

(二)资料登记

腹膜透析中心对随访患者应进行常规记录(包括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记录内容包括基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和转归资料等。

(三)腹膜透析中心质量评估

应定期对腹膜透析中心质量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

1.腹膜炎发生率、感染率(计算所有的感染和各种微生物导致的感染)

(1)每2 次腹膜炎发生的间隔(月):中心患者总透析病人月除以腹膜炎发生次数(即多少透析月/ 次,如50 透析病人月1 次)。

(2)每年发作次数(次数/ 年):一段时间内微生物感染次数除以中心患者总透析年(即每透析年发生几次,如每透析年2 次)。

腹膜炎发生率应低于30 透析病人月1 次。

2.住院率为每年腹膜透析患者住院人数所占百分比。

3.患者生存率单位时间内存活的腹膜透析患者占同期腹膜透析患者总人数的百分比。以死亡为终点事件。

4.技术生存率单位时间内能继续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占同期腹膜透析患者总人数的百分比。以转为其他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肾移植)或死亡作为终点事件。1 年技术生存率应≥85%。

5.腹膜透析退出患者的腹膜透析治疗时间计算公式为:退出患者透析病人月总和除以患者人数,以“月”为单位。如果某中心退出患者的腹膜透析时间长,则表明该中心腹膜透析技术生存率较高。

6.生活质量可以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价,如SF-36 量表。

十、腹膜透析监测频度

监测频度列表:

十一、临床常用的腹膜透析液组成成份表

十二、腹膜透析宣教管理

(一)透前宣教

根据患者病情、心理状况、家庭环境等,向患者介绍腹膜透析基本原理和治疗方法。(详见卫生部规范第8章)

(二)开始治疗的培训和宣教

拟行置管手术的病人介绍手术相关注意事项,并在术后进行的护理培训和生活指导。(详见卫生部规范第8章)

长期随访中的宣教和再培训

1.培训对象:通常为患者本人、家属或者保姆等相关人员。

2.培训周期:通常应每3 个月随访宣教1 次。但异常患者要加强随访宣教及再培训。

3.培训内容:

(1)反复强调清洁和无菌的概念和重要性:让接受培训人员意识到遵守无菌原则是预防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的重要措施。

(2)更换腹膜透析液的操作培训:必须确定患者或家属是在中心接受过培训且合格的人员。

(3)导管出口处的护理:导管制动,避免过度牵拉。注意淋浴事项。

(4)家庭腹膜透析的常见问题及紧急问题处理:出现导管出口处感染、腹膜炎,灌注困难、引流困难,短管脱落、腹膜透析导管破裂,透析导管卷曲、打折,流出液异常上

述问题应及时返院处理。

(5)饮食:CAPD 患者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一般为 1.0 ~ 1.2 g/kg,其中一半以上应是优质蛋白,同时避免高磷饮食。保证充足的热卡,食物应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适当控制饮水,量出为入。按尿量和腹膜透析超滤量确定每日液体入量。

(6)锻炼:患者在切口拆线后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不感特别疲劳为宜,可进行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不激烈运动为主。

(7)腹膜透析记录指导患者监测并记录腹膜透析有关的重要指标:干体重、血压、超滤量、24 h 尿量、饮水量等,随访时应将记录本带到腹膜透析中心。

(8)心理辅导:医护人员应尽可能多地和长期腹膜透析患者交谈,找出原因,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

十三、附录

附录一:

腹膜透析患者须知

每位患者都会得到医务人员的尊重,也希望您能在每次治疗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这会有助于腹膜透析的顺利进行,提高您的生活质量。如果您对治疗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得到妥善处理。

1.换液场所要保持清洁,不要堆放过多杂物;要有足够的空间放置腹膜透析所需用品;光线要充足;换液环境应避免尘埃;避免他人在换液范围内走动;禁止宠物进入换液场所。

2.您在腹膜透析治疗时,应选择安静、洁净的环境,同时您也应保持环境清洁。

3.居家进行家庭腹膜透析时应严格执行换液操作的每一个步骤,避免发生感染。按预约时间定期到医院复查。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应及时和您的医生或护士联系:(1)外接短管和腹膜透析液管路连接处松脱、污染。

(2)发热、腹痛、透析液浑浊。

(3)管路有破裂、渗漏。

出现任何紧急情况时请随时到医院就诊。

4.透析液应储存在常温、干净、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尽可能将透析

液集中放置,并将透析液放置在原包装纸箱内。

5.应定期更换管路(通常双联系统及碘伏帽为一次性用品,外接短管每6 个月更换1 次),这将有助于预防腹膜炎的发生。

6.应重视导管出口的护理,每天查看出口处和隧道有无异常。

如出口处完全愈合后不需敷料;

不要任意使用非医生指定的油剂、粉剂等涂于出口处;避免扭折导管;

按正确方式固定好导管;

避免在无纱布覆盖的情况下,直接在导管上贴大块胶布;

若导管有破损,应立即停止透析,用蓝夹子夹紧,并返回医院处理。

7.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每天或经常用淋浴方式洗澡,洗澡前应先除去纱布,检查隧道及导管出口有无红、肿、热、痛、液体渗出等异常情况。洗澡后应清洁出口处。

8.每天做好观察和记录,内容主要有:体重、血压、体温、脉搏、呼吸、排出液体的外观、隧道及出口处等,到医院随诊时告知医生。有异常情况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9.注意液体和水分的控制,保持体内的液体平衡。

10.体重短期内增加、血压升高、水肿等都是水分过多的表现。

11.不同阶段您所需的液体摄入量是不同的,请向您的医生询问后确定。

12.饮食应避免过多钠盐的摄入。

13.蛋白质摄入量每天每公斤体重1.0 ~1.2 g 比较适合,您可以向医生咨询以安排饮食。

14.虽然您可以在家中自己操作腹膜透析,但您仍需按要求定期到医院随访。医生会定期做各项检查和评估,这些评估对于全面判断您的病情非常重要,并且为医生下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因此需要您的配合。

15.我们鼓励您重返工作岗位,也推荐您进行适当的锻炼以增加您的体能,这些工作和锻炼可以提高您的自信心。

如果您有任何紧急情况,应该到距离最近的医院就诊,同时和我们联系。联系电

话:________________。

本须知仅提供您基本的腹膜透析知识,为了提高您的生活质量,您应该经常学习有关的知识或向我们工作人员询问。希望通过您的配合以及我们工作人员的努力,您在本中心不仅能得到疾病的治疗,而且能重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患者/ 委托人签字:和患者关系:

日期

医生签字:日期

附录二:

腹膜透析授权委托书

为有利于本人的疾病治疗,兹委托(和患者关系:)为本人的代理人,听取医疗机构告知有关本人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情况,并在腹膜透析患者须知和手术同意书等需要患者同意的医疗文书上签名,代理本人行使知情同意权和选择权。

此致

敬礼

委托人(患者)姓名:受托人姓名:

(如无法签名,可按手印)

住院号:

联系电话:日期:年月日

医生签字:日期:年月日

附录三:

腹膜透析置管术知情同意书

患者性别年龄科室床号

门诊号住院号入院日期

诊断

患者因病情需要进行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在术中和术后,患者有可能发生以下情况

和并发症:

1.术中

(1)麻醉意外。

(2)因尿毒症患者常伴心、脑、肺等疾病以及潜在上述疾病,术中及术后可能突发意外乃至死亡。

(3)出血、渗血甚至危及生命。

(4)发生难以预料的器官损伤而需部分或全部切除。

(5)术中发现其他病变,须改变原手术方案,亦可能无法进行预期手术。

2.术后

(1)出血、渗血不止,可能需要再次手术进行止血。

(2)术后感染,包括全身性(如菌血症、败血症等)和腹腔内感染等。

(3)切口血肿、积液、感染或裂开等。

(4)腹膜透析液渗漏,腹膜透析导管移位、堵塞。发生上述现象,可能需要再次手术。

(5)术后发生切口疝、脐疝、腹股沟斜疝。

(6)血性腹水。

(7)目前医学科学不能解释和解决的意外。

(8)高龄、糖尿病及已有严重心、脑、肺等重要脏器病变者,上述各项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可能增加。

以上各项均已告知患者及其委托人,其对以上情况表示理解,并愿意承担上述各项风险,同意手术,并在本单上签字为证。

患者/ 委托人意见签名

和患者关系日期:年月日

医师日期:年月日

附录四:

附录五:

腹膜透析随访记录单

附录六:

相关计算公式

2.腹膜透析换液流程

腹膜透析换液程序 一. 准备: 环境准备 1. 用来进行换液的房间应光线充足,房间内用物摆放整齐 ,尽量少杂物. 2. 换液的房间应保持室内地面及用物表面无灰尘,每天在换液前或后半小时用1:200的“84”消毒水拖地,操作前半小时用1:200的“84”消毒水湿抹操作台,每天用紫外线灯消毒一小时,消毒时要待地面干后,并且要关闭门窗。 3. 进行换液操作时要关闭门窗、电风扇、空调,四周的人要戴口罩,避免人群、宠物等。 用物准备 1. 选择腹透液并加温,准备好1:200的“84”消毒水2000-3000ml。 2. 备好蓝夹子、碘伏帽、口罩、不锈钢小夹子,按需要备好碘伏液、棉签、纱布、药物等物品。 操作者准备 1. 操作者需修剪指甲,戴好口罩,头发长的需整理好。 2. 洗手,严格按“7步洗手法”洗手,必须在流动的水龙头下冲洗,洗完后用1:200的“84”消毒水浸泡双手,并用浸泡在消毒水中的小毛巾檫干双手。 二. 换液标准步骤:

1.检查及准备 a. 清洁桌面,预备所需物品:百特联双袋腹透液、口罩、碘液微型盖、蓝夹子、并检查腹透液容量、浓度和有效期;碘液微型盖的有效期及包装是否密闭。 b. 戴口罩并洗净双手,打开腹透液外袋,检查入液袋是否完好无损,液体澄明度,检查绿色折头、双联管道是否密闭,出液袋是否完好,并用蓝夹子夹住入液管。(如需添加药物,根据医生处方按无菌操作要求加入药物) 2.连接 a. 悬挂腹透液,将透析液袋口的绿色折头折断。 b. 取出身上的短管,检查含鈦接头,腹透管、短管在内的整个管路是否处于密闭状态。 c. 将腹透液管路端口与短管末端握于一只手上,并将两端口分开,取下短管上的碘液微型盖,拉开新鲜腹透液拉环。 d. 旋转腹透液管路连接端口与短管末端迅速相连,连接时应将短管口朝下,避免牵拉管路。旋拧管路连接端口与短管至完全密合。 3.引流 a. 打开短管旋扭开关开始引流,并将透析液外袋包裹连接端口以保护端口避免污染。 b. 观察引流液是否混浊,引流完毕后关闭短管。 4.冲洗 a. 移开入液管路的蓝夹子

自动腹膜透析(仅供参考)

自动腹膜透析 传统上分为经典的间歇性腹膜透析IPD、CCPD、夜间间歇性腹膜透析NIPD和潮式腹膜透析TPD等。APD的应用大大缓解了患者白天腹透治疗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有限的医护医疗资源,因此它是一种更加符合生理模式的腹膜透析方法。与CAPD相比,虽然技术要求较高,但是APD更易达到目标超滤量而独立于腹膜转运特性,更易于达到透析充分性、腹内压较低、相关 并发症发生率较少、腹透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较低等。 (1)间歇性腹膜透析(IPD) 若采用人工方法,即每日交换10~20次不等,每次l h,当日结束后腹腔内不留腹透液。若采用机器方法为每日交换20次,每次30 min(包括流入时间5 min,流出时间10 min,留置时间30 rain)每次灌入腹透液2 L。每周数次,通常不是每日进行。治疗可以在家中或病房进行。由于IPD存留腹腔时间短,在腹膜两侧的溶质的浓度差大,故能在短时间内清除水、毒素,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适用于急性肾衰竭或慢性肾衰竭开始CAPD前2周的过渡时期。IPD每周尿素清除率约为60 L。 (2)持续循环腹膜透析(CCPD) CCPD是使用自动循环腹膜透析机每晚交换3~5次;每次灌液量2 L左右,每次2.5~3 h;最后灌人2L低张腹透液,保留整个白天。因此患者白天可活动。整个治疗经过和CAPD正好相反。相同透析剂量下CCPD对小分子溶质清除率稍

腹膜透析换液操作步骤

腹膜透析换液操作步骤 一、环境及个人准备 1.擦桌子 2.洗手(七步洗手法) 3.戴口罩 二、检查透析液 1.检查透析液①PD-2或PD-4(高钙或低钙)②浓度③温度④有效 期⑤外包装袋内是否有许多液体 2.撕开外包装袋 3.检查透析业内是否有沉淀物 4.检查内包装袋是否渗漏、拉环及空袋是否完好无损 5.称重并记录 6.将透析液袋挂在输液架上,空袋放在地上的盆中 三、连接透析管路 1.拉开新透析液管路上的拉环 2.拧开腹透短管上的碘伏帽 3.将短管与透析液管路迅速对接并拧紧 四、引流 打开连接腹部腹透短管的滚动夹,将腹腔内的透析液排入空袋中 五、排气 1.关闭腹透短管的滚动夹 2.将蓝夹子夹在出液管路上,确认滚动夹是关闭的后折断绿色折断 塞折断 3.打开蓝夹子,排尽入管路中的空气,夹闭出液管路

六、灌入 1.检查入液管路中无空气后打开腹透短管上的滚动夹,将透析液 灌入腹腔 2.灌入完毕,将腹透短管上的滚动夹关闭 3.用蓝夹子夹闭入液管路 4.确认入液管路、出液管路及滚动夹均是关闭的,查碘伏帽的有 效期和包装无破损后,打开碘伏帽的包装开 5.下透析液管路,取出碘伏帽,盖在腹透短管的接口处拧紧 6.收好透析管 七、※检查透析液是否清澈透明 八、※称重并记录超滤量 九、收拾用物 附:换液环境的要求 一、地面每日用1:150的84消毒液擦拭2次 二、每次换液前用1:150的84消毒液擦拭桌面2次 三、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每日2次,每次30分钟以上 四、紫外线灯消毒后开窗至少5分钟 五、每周用95%酒精擦拭紫外线灯管一次 六、紫外线灯管使用1000小时后应及时更换,以免影响消毒效果 七、换液时应关闭门窗及电扇,操作台避开空调出风口处 八、换液时无关人员禁止进入透析的房间 九、小孩子及宠物任何时间都禁止进入透析的房间内

腹膜透析换液操作步骤

腹膜透析换液操作步骤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腹膜透析换液操作步骤 一、环境及个人准备 1.擦桌子 2.洗手(七步洗手法) 3.戴口罩 二、检查透析液 1.检查透析液①PD-2或PD-4(高钙或低钙)②浓度③温度④有效 期⑤外包装袋内是否有许多液体 2.撕开外包装袋 3.检查透析业内是否有沉淀物 4.检查内包装袋是否渗漏、拉环及空袋是否完好无损 5.称重并记录 6.将透析液袋挂在输液架上,空袋放在地上的盆中 三、连接透析管路 1.拉开新透析液管路上的拉环 2.拧开腹透短管上的碘伏帽 3.将短管与透析液管路迅速对接并拧紧 四、引流 打开连接腹部腹透短管的滚动夹,将腹腔内的透析液排入空袋中 五、排气 1.关闭腹透短管的滚动夹

2.将蓝夹子夹在出液管路上,确认滚动夹是关闭的后折断绿色折 断塞折断 3.打开蓝夹子,排尽入管路中的空气,夹闭出液管路 六、灌入 1.检查入液管路中无空气后打开腹透短管上的滚动夹,将透析液灌 入腹腔 2.灌入完毕,将腹透短管上的滚动夹关闭 3.用蓝夹子夹闭入液管路 4.确认入液管路、出液管路及滚动夹均是关闭的,查碘伏帽的有效 期和包装无破损后,打开碘伏帽的包装开 5.下透析液管路,取出碘伏帽,盖在腹透短管的接口处拧紧 6.收好透析管 七、※检查透析液是否清澈透明 八、※称重并记录超滤量 九、收拾用物 附:换液环境的要求 一、地面每日用1:150的84消毒液擦拭2次 二、每次换液前用1:150的84消毒液擦拭桌面2次 三、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每日2次,每次30分钟以上 四、紫外线灯消毒后开窗至少5分钟 五、每周用95%酒精擦拭紫外线灯管一次 六、紫外线灯管使用1000小时后应及时更换,以免影响消毒效果 七、换液时应关闭门窗及电扇,操作台避开空调出风口处

201x年腹膜透析专科护理小组工作计划

2016年腹膜透析专科护理小组工作计划根据2015年腹膜透析专科小组工作总结,按照腹膜透析标准计划,促进临床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及提高患者透析质量,制订护理工作计划以下: 一、腹透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80透析病人月/例(1:80透析病人月)。 1、根据2015年发生腹膜炎的原因,每半年实施腹膜透析换液操作强化培训及 考核,注意病人有无鼻炎、口腔疾病等。宣教病人的饮食卫生及操作的注意事项。 定时网络信息温馨提示预防腹膜炎的相关知识。要求患者及家属更换操作者需到 医院培训及考核。 2、护士严格要求按规范及流程执行腹膜透析换液(操作者要求视力低者佩戴眼 镜执行)。 3、腹透病人住院安置有消毒设施的病房,最好单间或双人间,腹膜炎患者不能 与其它并发症腹透患者同一室,防止交叉感染。病房每天紫外线消毒30分钟。 二、增加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质量指标。 1、新置管病人导管出口护理的实践操作一律经考核合格才批准出院。 2、手术后6个内每月评估、6个月后每3个月评估导管出口处有无渗血、渗液、导管移位、网膜包裹、涤纶套外凸。 3、每次电话随访温馨提示病人导管的固定、洗澡的注意事项。 三、病人培训及管理情况 1、新置管病人分两组责任制管理,病人的术前评估、术后的教育及培训,理 论及操作的考核,被动随访工作。 2、加强腹透病人的随访,每1—2个月电话或门诊及健康教育短信一次。 3、返院复查患者进行状态评估,抽血检查者查阅结果并注意血钾、钙、钠、氯、 磷、血糖、血红蛋白、甲状旁腺素。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电话反馈给患者、给 予饮食指导,按医嘱用药指导。 四、护士培训情况 1、加强新入本科护士专科护理理论和操作培训及考核。

2021年腹膜透析换液操作步骤

腹膜透析换液操作步骤 一、 欧阳光明(2021.03.07) 二、环境及个人准备 1.擦桌子 2.洗手(七步洗手法) 3.戴口罩 三、检查透析液 1.检查透析液①PD-2或PD-4(高钙或低钙)②浓度③温度④ 有效期⑤外包装袋内是否有许多液体 2.撕开外包装袋 3.检查透析业内是否有沉淀物 4.检查内包装袋是否渗漏、拉环及空袋是否完好无损 5.称重并记录 6.将透析液袋挂在输液架上,空袋放在地上的盆中 四、连接透析管路 1.拉开新透析液管路上的拉环 2.拧开腹透短管上的碘伏帽 3.将短管与透析液管路迅速对接并拧紧 五、引流 打开连接腹部腹透短管的滚动夹,将腹腔内的透析液排入空袋中六、排气

1.关闭腹透短管的滚动夹 2.将蓝夹子夹在出液管路上,确认滚动夹是关闭的后折断绿色 折断塞折断 3.打开蓝夹子,排尽入管路中的空气,夹闭出液管路 六、灌入 1.检查入液管路中无空气后打开腹透短管上的滚动夹,将透析液 灌入腹腔 2.灌入完毕,将腹透短管上的滚动夹关闭 3.用蓝夹子夹闭入液管路 4.确认入液管路、出液管路及滚动夹均是关闭的,查碘伏帽的有 效期和包装无破损后,打开碘伏帽的包装开 5.下透析液管路,取出碘伏帽,盖在腹透短管的接口处拧紧 6.收好透析管 七、※检查透析液是否清澈透明 八、※称重并记录超滤量 九、收拾用物 附:换液环境的要求 一、地面每日用1:150的84消毒液擦拭2次 二、每次换液前用1:150的84消毒液擦拭桌面2次 三、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每日2次,每次30分钟以上 四、紫外线灯消毒后开窗至少5分钟 五、每周用95%酒精擦拭紫外线灯管一次 六、紫外线灯管使用1000小时后应及时更换,以免影响消毒效果

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 本贴收到6朵鲜花 腹膜透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腹膜透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把灌入腹腔的透析液与血液分开,腹膜有半透膜性质,并且具有面积大、毛细血管丰富等特点,浸泡在透析液中的腹膜毛细血管腔内的血液与透析液进行广泛的物质交换,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和毒物,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目的。在腹膜透析中,溶质进行物质交换的方式主要是弥散和对流,水分的清除主要靠提高渗透压进行超滤。 什么是腹膜清除率,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腹膜清除率是指腹膜每分钟清除的某种溶质的血浆容量,是衡量腹膜效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影响腹膜清除率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①透析液流量及停留时间:溶质的弥散速度受浓度梯度的影响,透析液的流量加快,浓度梯度就增大,自然溶质的清除就增加,对平衡较快的小分子物质更是如此。这就意味着适当增加透析液流量可提高小分子溶质的清除率。大分子溶质的转运则与透析液的停留时间有关,在一定限度内,停留时间越长,清除率越高。②透析液温度:透析液温度太低,会令腹膜的血管收缩,减低透析效能。将透析液加温,溶质弥散速度加快,血管扩张后血流量增加,可使溶质清除效率增加。③血管活性药物:许多血管活性药通过改变腹膜微循环功能而影响腹膜清除率,血管扩张剂可扩张血管,增加灌注毛细血管的数量,又能直接影响其通透性,提高溶质的清除率。缩血管剂通过使腹膜的毛细血管收缩而降低清除率。④透析液的分布:透析液进出腹腔能改变透析液的分布,进而影响透析液与腹膜的接触面积。如增加透析液入量,使肠系膜皱襞间隙充分与透析液接触,则不仅可以提高小分子溶质的清除率,大分子溶质的清除也会增加,但也有增加蛋白质丢失的缺点。 腹膜透析的适应症有哪些? 腹膜透析的适应症有: (1)急性肾功能衰竭:在确立ARF诊断2~3天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予透析:①有明显尿毒症症状,如恶心、呕吐、神经精神症状;②有明显的水钠潴留表现或心力衰竭迹象;③血尿素氮≥28.6mmol/L(80mg/dl),血肌酐≥530.4mmol/L(6mg/dl);④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如血钾≥6.5mmol/L。 (2)慢性肾功能衰竭:①尿毒症:当Ccr≤10mL/min,或Scr≥707.2μmol/L(8mg/dl),并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a.明显的尿毒症症状(如恶心、呕吐);b.明显的水钠潴留(高度浮肿、高血容量性心力衰竭或高血压);c.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如血钾≥65mmol/L);d.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CO2-CP≤6.74mmol/L)。②肾移植前后。③ 几种特殊情况的CRF:a.糖尿病肾病;b.儿童患者;c.老年患者。 (3)急性药物和毒物中毒:腹膜透析能清除具有下列性质的药物和毒物:①可透析性:分子量小于5000道尔顿;②以非结合形式存在于血液中。腹透与血透和血液灌流相比,治疗中毒的作用较弱,在无上述两种设备时,可试用。 (4)其他: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急性胰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肝性昏迷、牛皮癣等。 腹膜透析的禁忌症有哪些? 绝对禁忌症:①各种腹部病变导致的腹膜清除率降低;②腹壁广泛感染或严重烧伤无法插管者。 相对禁忌症:①腹部手术3天内,如伤口未愈合,腹透时切口漏液;②腹膜内有局限性炎症病灶,腹透可使炎症扩散;③晚期妊娠或腹腔内巨大肿瘤,由于腹腔容积减小,腹透效果不理想;④腹腔内血管性疾病,如多发性血管炎、严重动脉硬化、硬皮病等,均会降低透析效能;⑤严重呼吸功能不全,入液量过大,会加重呼吸功能不全,如作腹透入液量宜少;⑥长期蛋白质和热量摄入不足者,不宜

腹膜透析原理

腹膜透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把灌入腹腔的透析液与血液分开,腹膜有半透膜性质,并且具有面积大、毛细血管丰富等特点,浸泡在透析液中的腹膜毛细血管腔内的血液与透析液进行广泛的物质交换,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和毒物,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目的。在腹膜透析中,溶质进行物质交换的方式主要是弥散和对流,水分的清除主要靠提高渗透压进行超滤。 什么是腹膜清除率,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腹膜清除率是指腹膜每分钟清除的某种溶质的血浆容量,是衡量腹膜效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影响腹膜清除率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①透析液流量及停留时间:溶质的弥散速度受浓度梯度的影响,透析液的流量加快,浓度梯度就增大,自然溶质的清除就增加,对平衡较快的小分子物质更是如此。这就意味着适当增加透析液流量可提高小分子溶质的清除率。大分子溶质的转运则与透析液的停留时间有关,在一定限度内,停留时间越长,清除率越高。②透析液温度:透析液温度太低,会令腹膜的血管收缩,减低透析效能。将透析液加温,溶质弥散速度加快,血管扩张后血流量增加,可使溶质清除效率增加。③血管活性药物,许多血管活性药通过改变腹膜微循环功能而影响腹膜清除率,血管扩张剂可扩张血管,增加灌注毛细血管的数量,又能直接影响其通透性,提高溶质的清除率。缩血管剂通过使腹膜的毛细血管收缩而降低清除率。④透析液的分布:透析液进出腹腔能改变透析液的分布,进而影响透析液与腹膜的接触面积。如增加透析液入量,使肠系膜皱襞间隙充分与透析液接触,则不仅可以提高小分子溶质的清除率,大分子溶质的清除也会增加,但也有增加蛋白质丢失的缺点。 腹膜透析的适应症有哪些? 腹膜透析的适应症有: (1)急性肾功能衰竭:在确立ARF诊断2~3天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予透析:①有明显尿毒症症状,如恶心、呕吐、神经精神症状;②有明显的水钠潴留表现或心力衰竭迹象;③血尿素氮≥28.6mmol/L(80mg/dl),血肌酐≥530.4mmol/L(6mg/dl);④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如血钾≥6.5mmol/L。 (2)慢性肾功能衰竭:①尿毒症:当Ccr≤10mL/min,或Scr≥707.2umol/L(8mg/dl),并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明显的尿毒症症状(如恶心、呕吐);b.明显的水钠潴留(高度浮肿、高血容量性心力衰竭或高血压);c.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如血钾≥6.5mmol/L):d.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C02-CP≤6.74mmol/L)。②肾移植前后。③几种特殊情况的CRF;a.糖尿病肾病;b.儿童患者; c.老年患者。 (3)急性药物和毒物中毒,腹膜透析能清除具有下列性质的药物和毒物:①可透析性:分子量小于5000道尔顿;②以非结合形式存在于血液中。腹透与血透和血液灌流相比,治疗中毒的作用较弱,在无上述两种设备时,可试用。 (4)其他;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急性胰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肝性昏迷、牛皮癣等。 腹膜透析的禁忌症有哪些? 绝对禁忌症:①各种腹部病变导致的腹膜清除率降低;②腹壁广泛感染或严重烧伤无法插管者。相对禁忌症:①腹部手术3天内,如伤口未愈合,腹透时切口漏液;②腹膜内有局限性炎症病灶,腹透可使炎症扩散;③晚期妊娠或腹腔内巨大肿瘤,由于腹腔容积减小,腹透效果不理想; ④腹腔内血管性疾病,如多发性血管炎、严重动脉硬化、硬皮病等,均会降低透析效能;⑤严重呼吸功能不全,入液量过大,会加重呼吸功能不全,如作腹透入液量宜少;⑥长期蛋白质和热量摄入不足者,不宜长期的慢性腹透,因腹透每日丧失蛋白超过6g。 如何选择腹膜透析管插管的切口部位? 切口位置有三种可供选择:①脐下正中切口;②麦氏点切口,③反麦氏点切口。如病人以前做过

腹膜透析换液操作步骤

一、环境及个人准备 1.擦桌子 2.洗手(七步洗手法) 3.戴口罩 二、检查透析液 1.检查透析液①PD-2或PD-4(高钙或低钙)②浓度③温度④有效 期⑤外包装袋内是否有许多液体 2.撕开外包装袋 3.检查透析业内是否有沉淀物 4.检查内包装袋是否渗漏、拉环及空袋是否完好无损 5.称重并记录 6.将透析液袋挂在输液架上,空袋放在地上的盆中 三、连接透析管路 1.拉开新透析液管路上的拉环 2.拧开腹透短管上的碘伏帽 3.将短管与透析液管路迅速对接并拧紧 四、引流 打开连接腹部腹透短管的滚动夹,将腹腔内的透析液排入空袋中 五、排气 1.关闭腹透短管的滚动夹 2.将蓝夹子夹在出液管路上,确认滚动夹是关闭的后折断绿色折断 塞折断 3.打开蓝夹子,排尽入管路中的空气,夹闭出液管路 六、灌入 1.检查入液管路中无空气后打开腹透短管上的滚动夹,将透析液

灌入腹腔 2.灌入完毕,将腹透短管上的滚动夹关闭 3.用蓝夹子夹闭入液管路 4.确认入液管路、出液管路及滚动夹均是关闭的,查碘伏帽的有 效期和包装无破损后,打开碘伏帽的包装开 5.下透析液管路,取出碘伏帽,盖在腹透短管的接口处拧紧 6.收好透析管 七、※检查透析液是否清澈透明 八、※称重并记录超滤量 九、收拾用物 附:换液环境的要求 一、地面每日用1:150的84消毒液擦拭2次 二、每次换液前用1:150的84消毒液擦拭桌面2次 三、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每日2次,每次30分钟以上 四、紫外线灯消毒后开窗至少5分钟 五、每周用95%酒精擦拭紫外线灯管一次 六、紫外线灯管使用1000小时后应及时更换,以免影响消毒效果 七、换液时应关闭门窗及电扇,操作台避开空调出风口处 八、换液时无关人员禁止进入透析的房间 九、小孩子及宠物任何时间都禁止进入透析的房间内

终末期肾脏病腹膜透析通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通路临床路径 (2016年县级医院版) 一、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通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肾衰竭(ICD-10:N18.900),尿毒症(ICD-10:N19.x01),慢性肾脏病5期(ICD-10:N18.001)行腹膜透析管置入术(ICD-9-CM-3:54.93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诊断。 1.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或慢性肾脏病5期。 2.实验室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或eGFR小于15ml/min/1.73m2,残余肾功能每周Kt/V小于2.0,可诊断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慢性肾脏病5期。或虽以上指标未达标,但临床上出现保守治疗不能解决的容量负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营养恶化。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腹膜透析操作标准规程》进行治疗。 1.有肾脏替代治疗的适应症,或者有长期血液透析绝对禁忌症,无腹膜透析禁忌证,需要建立腹膜透析通路。 2.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的同意,自愿选择腹膜透析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性肾衰竭(ICD-10:N18.900),尿毒症(ICD-10:N19.x01),慢性肾脏病5期(ICD-10:N18.001)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工作日)完善检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腹膜透析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腹膜透析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操作目的 利用腹膜的半透膜功能,使透析液与腹膜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代谢产物与过多水分,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保持机体内环境恒定。 二、准备用物 腹膜透析液1袋、一次性碘伏帽1只、管路蓝夹子2个、75%酒精、输液架、台秤、塑料筐、清洁擦布1块 三、操作流程 报告,(我是xx科护士xx,我操作项目是腹膜透析操作,现物品准备完毕,是否开始,请指示?是!)→洗手(六部洗手法)戴口罩→检查碘伏帽(名称、日期、有效期和挤压)→口述:请二人查对→病房(口述:您今天感觉好些了吗?)→操作前查对:床头卡,走到病人床旁持PDA扫腕带确认(口述:您是x床xx 吗?我要问你进行腹膜透析换液了,您需要去厕所吗?请你配合一下好吗)→推车携物入,带病人到腹透房间,协助患者卧床→检查输液架或吊杆→用75%酒精擦拭操作台→洗手(六部洗手法)→从恒温箱取腹膜透析液与PDA查对(检查液体的浓度并称重并记录)→打开腹膜透析液外包装,取出双联系统,→检查接口拉环、管路、出口赛、腹膜透析液(检查挤压液体,对光检查液体大于5秒)→悬挂腹透液→蓝夹子夹闭入液管路→迅速将腹透液与短管连接→打开短管开关→(引流完毕,关闭短管)折断腹膜液出口塞子及入液管路蓝夹子→腹膜透析液入引流袋,慢数5秒,用蓝夹子关闭出液管路→打开短管灌注腹膜透析液→灌注结束关闭短管开关→打开一次性碘伏帽(检查帽盖内海绵是否侵润聚维酮碘液)→短管与双联系统分离→短管朝下,旋拧碘伏帽至完全闭合,将短管妥善固定→称量透出液并记录→整理用物→协助病人回病房→操作后查对:查对液体、床头卡、PDA执行后信息(口述:是x床xx,腹膜透析换液已经结束了,您今天共换x组液,留腹时间为x,请您一定不要牵拉这个短管。您还有什么需要吗?请好好休息)→洗手(报告操作完毕)。 四、应知应会 1、导管出口处感染有什么征象? 答:(1)导管出口处周围发红;(2)肿胀;(3)触摸时会疼痛;(4)导管出口处

腹膜透析管理系统主要流程

腹膜透析管理系统主要流程 一、新病人基本资料登记 1. 门诊或住院病人新入 血透系统转入 2. 二、建立腹膜透析病历。内容包括: 1. 腹膜透析病历首页; 2. 术前评估; 3. 手术记录; 4. 腹膜透析导管出口情况; 5. 腹膜透析处方执行情况 6. 透析处方调整记录; 7. 腹膜透析随访(电话)记录; 8. 腹膜透析家访记录; 9. 实验室辅助检查; 10.用药情况及腹膜平衡试验; 11.透析充分性和残余肾功能记录; 12.营养状况评估(SGA);

13.生活质量评估; 14.腹膜炎记录; 15.培训考核记录及腹膜透析操作考核评价记录。 注:对腹膜透析病历信息进行网络登记,将患者基本信息和随访情况及时录入国家卫生部全国腹膜透析网络登记系统。 三、透前疾病状态的评估 1.对患者的原发病、残余肾功能、贫血状况、血压、液体和酸碱平衡、营 养状态、尿毒症症状、饮食、睡眠、心理状态以及临床用药等进行整体评估,明确诊断。鉴别是急性还是慢性肾衰竭。 2.评估患者是否适宜腹膜透析治疗,评估患者的尿毒症症状、心肺功能、贫血、酸中 毒程度、电解质情况。 3.明确是否需要急诊置管手术并立刻开始腹膜透析或择期手术及腹膜透 析。 四、置管手术风险的评估 1.心功能 2.皮肤感染 3.腹腔空间和有效腹膜面积

5.心理和精神评估 五、其他因素评估(能否够自行腹透操作、家庭环境、卫生情况是否适合做腹膜透析。) 六、腹膜透析处方制定 初始处方的制定具体制定及调整流程图: 1.初始透析处方的制定依据 主要依据临床状态、体表面积及残余肾功能。 ①临床状态;根据患者的意愿和生活方式确定透析模式(CAPD或APD), 根据患者容量状态决定透析液的葡萄糖浓度。 ②体表面积:一般来说,体表面积大的患者需要较大的透析剂量。 ③残余肾功能:残余肾功能较好的患者可考虑从较低的透析剂量幵始,或者适当缩短透析液的留腹时间。在随访中必须加强残余肾功能的监测,及时调整透析处方。 根据残余肾功能,提供参考的初始透析剂量: ⑴ 肾小球滤过率(GFR > 2 ml/min : CAPD 2.0 L X 2 ?4 次/d CCPD 2.0 L X 4 次(8 ?10 h/ 夜间)+ 0 ?2.0 L/ 日间 ⑵肾小球滤过率(GFR < 2 ml/min : CAPD 2.0 L X 3 ?5 次/d CCPD 2.0 L X4 次(8 ?10 h/ 夜间)+ 2.0 L X 1 ?2 次/ 日间

腹透流程

步骤:一准备 1.清洁工作台 2.准备所需物品:腹膜透析液,口罩,碘液微型盖,管路夹子。 3.戴口罩并洗手双手,代开腹膜透析液外袋,取出腹膜透析液,检查接口拉环、管路、出 口塞和透析液袋是否完好无损。 4.取出身上的短管确保短管处于关闭状态。 5.如需添加药物,按医生处方将其从加药口加入透析液中。 6.称量腹膜透析液并做好记录。 步骤:二连接 1.悬挂透析液袋。 2.取下外接短管上的碘伏帽 3.迅速将腹膜透析液与外接短管相连,连接是应将短管口朝下,旋拧腹膜透析液管路至短 管完全密合。 步骤:3引流 1.悬挂透析液袋 2.用管路夹子夹住入液管路 3.将腹透液袋口的出口塞折断。 4.将引流袋放低位。 5.将短管开关旋开一半,当感到阻力时停止,开始引流,同时观察引流液是够混浊。 6.引流完毕后关闭短管。 步骤:四冲洗 1.移开入液管路的管路夹子。 2.观察透析液引流袋 3.慢数到5后,共5秒,再用管路夹子夹住引流管路。 步骤:灌注 1.打开短路旋钮开关开始灌注 2.灌注结束后关闭短管 3.再用一个管路夹子夹住入液管路 步骤:六分离 1.撕开碘伏帽的外包装 2.检查帽盖内海绵是否浸润碘液 3.将短管与腹膜透析液分离 4.将短管朝下、旋紧碘伏帽至完全密合 5.称量透出液并做好记录 6.丢弃使用过的物品 七换液后还有那些事情要做 1.检查透出液:正常情况下引流出来的透析液是淡黄色透明的液体,偶尔会有一些白色棉 絮似的线条样物浮在里面,这些絮状物叫做纤维蛋白,少量的纤维蛋白是正常现象,不必担心。如果透出液混浊不透明,或怀疑有血时,应该保留并且报告医生或护士。2.称量透析液:称一称透出液有多重,然后填进《腹膜透析记录本》里。这是医生为你调 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请认真填写。由于每个人的腹膜特点不一样,所以即使使用相同浓度的透析液,引流出的液体量也各不相同。 3.记录引流时间:如果引流时间太长看,超过半小时,先记录下来。如果连续几次换液仍 无改善,要向医生或护士进行咨询。

腹膜透析操作流程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腹膜透析操作流程 (一)组成与连接 双连袋可弃式“Y”形管道系统的基本特征为:“Y”形管道系统中的二个分支分别与新透析液袋和引流袋以无接头形式相 连接,“Y”型管的主干以接头形式与延伸短管上的接头相连接。(二)换液操作 1、清洁工作台面,准备所需物品,如夹子、口罩,延伸管接头小帽等,从恒温箱中取出加温37℃腹透液,并检查物品的原装有效期、透析液袋浓度、容量、清澈、有无渗漏等。 2、将连腹膜透析导管的延伸短管从衣服内移出,确认延伸短管上的滑轮是否关紧。 3、剪去多余指甲,戴好口罩,常规六步法洗手。 4、折断“Y”形管主干未端管道内的易折阀门杆,并移去主干接头上的防护罩,打开延伸短管接头上的小帽,将“Y”形管主干与延伸短管连接。 5、关闭与新透析液袋相连的“Y”形管分支,折断新透析液袋输液管内的易折阀门杆。

6、打开延伸短管上的滑轮,引流患者腹腔内的液体进入引流袋,引流完毕后关闭延伸短管上的滑轮,打开与新透析液相连的“Y”型管分支上的管夹,进行灌入前冲冼,冲冼时间为5 秒钟,冲冼液大约30-50ml 左右被引入引流液袋。 7、关闭与引流袋相连的“Y”形管分支上的管夹,打开延伸短管上的滑轮,使新的透析液灌入患者腹腔,灌入完毕后关紧延伸短管上的滑轮同时夹紧与新透析袋连接的“Y”型管分支。 8、“Y”形管主干未端接头与延伸短管接头分离,将小帽拧在延伸管接头上。 9、观察引流袋内引流液情况,并称重记录后弃去。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