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流域生态修复环境保护指标可达性分析
浅谈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及生态修复

关键词:汾河流域;水资源;生态修复引言汾河是中国山西省境内第一大河流,也是黄河的第二大一级支流。
全流域面积39741km2,涉及忻州、太原、晋中、吕梁、临汾、运城、长治7市的45个县(市、区),以不到全省1/3的水资源量承载着省内41%的人口,贡献了全省一半的生产总值。
山西煤炭的储量和产量都占到了全国的1/4,出省外调量占全国的70%,半个世纪以煤炭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是全省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恶化。
而作为山西省经济发展最为集中的地区,汾河流域一直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水质污染等顽疾的困扰,成为了地方发展的瓶颈,正确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对整个山西省的生态经济发展乃至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来说都至关重要。
文章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回顾和分析汾河流域内水资源数量、质量及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为未来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设性思考和建议。
1汾河流域水资源基本概况1.1数量分布在山西省水资源公报中有分流域水资源蕴含量的统计,其中汾河流域的水资源数量一般还分为中上游和下游两部分。
1956-2000年间,汾河流域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3.59亿m3,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20.67亿m3,地下水资源量24.09亿m3,其中,中上游河川径流量为13.27亿m3,地下水资源量14.76亿m3;下游河川径流量为7.40亿m3,地下水资源量9.33亿m3。
汾河流域水资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量在水资源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大(32%-35%),当一些岩溶大泉用井采方式利用以后,河流中的清水流量迅速减少,甚至出现断流。
如图1所示,通过与2007年和2008年水资源数量对比来看,汾河流域水资源数量有所缩减,两个年度总量分别减少了17%和28%,其中中上游减幅为15%和27%,下游为66%和45%;中上游地表水资源量分别减少了26%和38%,地下水资源量不仅未降反而有小幅增加;下游地表和地下水资源量均大幅度降低,降幅达40%-60%。
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汾河流域(运城段)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的通知-

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汾河流域(运城段)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的通知正文:---------------------------------------------------------------------------------------------------------------------------------------------------- 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汾河流域(运城段)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的通知新绛县、稷山县、河津市、万荣县、绛县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是省委、省政府今年启动的一项重大工程,也是我市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汾河流域(运城段)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O八年六月二十五日汾河流域(运城段)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孕育了山西的古老文明,承载着三晋的悠久历史。
汾河干流全长716公里,在流经中上游5市23县(市、区)后在新绛南梁进入我市,流经我市新绛、稷山、河津、万荣4县(市),从万荣汇入黄河,除干流流经的4县(市)外,流域范围还包括绛县。
汾河流域涉及的5个县(市),是我市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人口密集区、粮棉主产区、经济发达区。
但近年来,随着全流域内人口持续增长,城市规模快速扩张,经济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汾河流域生态环境受到极大影响,汾河运城段也由历史上的行船河和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流水哗啦啦”变成了“雨季过洪水、旱季没流水、平时是污水”的病态河流,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
为了推进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汾河流域(运城段)生态环境现状和问题运城市位于山西西南部,汾河下游,北与临汾相连,西与陕西、南与河南隔黄河相望,东与晋城相邻,总面积1.4万k㎡,其中汾河流域面积2493k㎡,占总面积的17.8%。
汾河流域生态治理现状及修复措施

降、 水体污染 、 植被退化 , 流域 生 态 环
境 受 到 了极大 破 坏 为从根 本上 解决 汾河 流 域 生 态 问题 , 山西省委 、 省 政 府 认 真 贯 彻 落 实 中 央 推 进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的战 略部 署 . 牢 固树立 “ 山水林 田 湖 系统 治理 ” 理念. 从 全 省经 济总 量最 大、 人 口集 聚最 多 、 生态 环境 最 弱 的汾 河 流域人 手 . 2 0 1 5年 l 0月启 动了第 五 次 汾河流 域生 态修 复工程 . 突出“ 综 合 治理 、 自然 修 复 ” , 力争 通 过 5年工 程
日.汾 河 流域 生 态 修 复 治 理 工 程启
第 四次 治 理 . 实施 了“ 千 里 汾 河
域 生 态修 复 与保 护条 例 ( 草案 ) 》 进 行
初审。 2 0 1 7年 1 月 1 1日. 省十 二届 人 大 常 委会 第 三 十 四次 会议 通 过 了《 山 西 省 汾 河 流 域 生 态 修 复 与 保 护 条
市2 7个 县 近年 . 随着经 济社 会 特别
2 . 修复现状及成效
( 1 ) 强化 顶 层 设 计 。 构 建 三 位 一 体 治 理 格 局
2 0 1 7年 上半 年 完工 蓄水 : 汾河 中段世 泰湖 1 2 0 0亩 ( 1亩 = 1 / 1 5 h m2 ) 的滩 涂 湿 地每 年补 给地 下水 资 源约 6 0万
8 2 . 2 k m 的 汾 河 中 游 核 心 区 干 流 蓄 水
建设 、 1 0年 自然 修复 , 使汾 河流域 生态
汾河流域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及生态修复总体思路探析

14 0m 左右ꎬ 到 2004 年临汾盆地地下水位持续降
1 概况
低到 82 0m 左右ꎬ 地下水位降幅达 68 0mꎮ 主要是
汾河是山西省最大的河流ꎬ 被誉为母亲河ꎮ 临
地下水抽采的过多ꎬ 补给的过少和保护不够三大因
素ꎮ ①地下水开采量增加ꎮ 改革开放以后ꎬ 随着国
汾市属汾河中下游地区ꎬ 境内汾河长 161 5kmꎬ 约
汾河两岸修建的堤防间距在 2 0 ~ 3 0kmꎬ 随着经
的支流浍河ꎬ 流域面积为 2060km ꎮ
2
济社会的发展ꎬ 两岸的水域、 湿地被改造为良田或
临汾市汾河流域属汾河中下游ꎬ 流域内地势北
高南低ꎬ 山区面积大于平川ꎬ 约占 68% ꎬ 境内林
被村镇扩张挤占和压缩ꎬ 汾河宽度被压缩到只有
地面积较少ꎬ 约为 1629km ꎬ 复盖率为 16 1% ꎬ 总
地表径流量持续变小ꎬ 水域面积不断缩小ꎬ 植被破
坏退化加剧、 水土流失日益严重ꎬ 以及河流污染问
题日益突出ꎮ
2 1 地下水位持续降低
自 1970 年 以 来ꎬ 临 汾 盆 地 地 下 水 位 平 均
32
收稿日期: 2020 ̄03 ̄24
E ̄mail: 1074610054@ qq com
植被覆盖逐步降低、 水土流失随之加剧、 湖泊面积
析ꎬ 1979 年之前年均降水量 555 7mmꎬ 年均径流
逐步湮没、 水旱灾害的频次增加ꎮ 现在汾河流域生
量 10 43 亿 m3 ꎻ 1980—2000 年 年 均 降 水 量
态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 流域地下水位持续降低ꎬ
516 5mmꎬ 年均径流量 7 58 亿 m3 ꎻ 2001—2017 年
大ꎬ 蒸发能力强ꎬ 水面蒸发量在 900 ~ 1100mm 以
汾河中游段生态治理后的环境分析

S HAN AT R XlW E RES OURC S E
工作 , 以节 能减 排 为 切 人点 , 力实 施 汾 河 生态 修 复 着
和 河道 疏 浚 整 治工 程 ,将 汾河 中下 游 建设 成 生 态 健
汾河水 库 出 口达 Ⅳ类 水质 外 , 他 7个 断面 均 为劣 V 其
类 水 质 , 标 项 目达 7项 。 主要 污染 物 有 氨 氮 ( H 一 超 N N)化 学 需 氧 量 ( O 、 发 酚 、 解 氧 、 、 C D) 挥 溶 5日生 化 需
其 中运 城市 环境 空气 质量 劣于 国家 三级标 准 。
I . 生态环境 质 量状 况 4
汾 河是 山西 省流 量最 大的河 流 , 流域 面积 39 . 7万 k 约 占全 省 总面 积 的 1 。汾河 流域 是 山西 省 工业 m, / 4 集 中 、 业 发达 的 主要地 区。沿 岸 地 区每 年从 汾 河取 农
1 个重 点城 市环境 空气 质量 均 未达到 国家二级 标 准 , 1
汾 河 自上 兰 村 进 入晋 中 、 汾盆 地 , 灵 霍 山峡 临 除
为 峡 谷型 河 床 外 , 余 均 为 宽浅 游 荡 型 河槽 , 史 上 其 历
洪 水 泛滥 比较 频 繁 ,尤 其 是 汾河 中游 的太 原 与 晋 中 段, 是汾 河洪 水灾 害 的主要 发 生地 段 。 汾河 流域 作 为
全省水 害 防治 的重 点 区域 , 曾多次 开展 过 大规 模 的治 汾活 动 , 目前 仍存 在 以下 几个 问题 : 一 , 但 第 防洪体 系 不健全 , 有 汾河 干堤 隐患 多 , 现 防洪 标 准低 。第 二 , 河
槽 摆动 、 岸 冲刷坍 塌严 重 , 河 河势 不 稳定 。第 三 , 道 河
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初步调查及评价

现 状 调查 范 围为 整个 汾 河 流域 , 其 中水 生生 态 调
查 为 干 流 和 主要 支 流 , 以 及 近 河岸 地 带 , 除 此 之 外 的 陆地 面 积 为陆生 生 态调查 范 围。 调 查 汾河 流域 陆生 主要 植被 类 型 , 各 生境 分 型 和 生 态 环 境 保
侧 及 各支 流 中下 游 广布 农 田 , 作 物从 北 部 高寒 作 物 谷 子、 糜黍 、 莜麦 、 豌豆 、 胡 麻过 渡 到南 部 盆地 作 物小 麦 、 玉米 、 马铃 薯 等 。 汾河 流域 现 有 森林 面 积 6 1 8 0 k m 2 ,森 林 覆 盖率 1 5 . 7 %, 高郁 闭 度森林 覆 盖率 则更 低 。 流域 陆生 规模 森 林 和 高覆 盖度 灌 木林 地 主要 分 布在 宁武 汾 河 源头 、 娄
流源 头 , 灌 木 主要 有 沙棘 、 黄刺玫 、 毛榛 等 , 草 种 有 狗
况; 水生生物 数量 , 鱼类种群结 构 , 干 支 流 鱼 类 产 卵 场、 越冬场 、 索饵 场 , 洄 游通 道 等重 要 生境 特 点 和分 布
情况 , 重 点 了解是 否 存在 珍稀 濒 危及 具 有 重要 经 济 价
在 实 验 区及 外 围 , 树 种 以油松 、 落 叶松 、 杨、 柳 为主 。自 然 保 护 区等 森林 生 境 为众 多野 生 动 物 提 供 了 良好 的 繁 衍 和栖 息地 , 仅 汾河源 头 的野 生 动物 就 达 3 0 0 多种 , 这 些 物种 多分 布于保 护 区 的核 心 区 ,其 中金 钱 豹 、 原 麝、 林麝 、 梅花 鹿 、 马鹿 等数 量极 为稀 少 。 流 域 陆地 内稀 疏 灌 木 林 和 草 地 则 分 布 于 其 他 支
晋中市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措施分析

XIANGCUNKEJI 2019年5月(下)117晋中市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措施分析贾艳(晋中市水利局,山西晋中030600)[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山西省晋中市汾河流域生态现状、问题及原因,从科学配置水土资源、重建水系、限制地下水开采、恢复流域植被等方面出发,提出流域内生态修复对策。
目的是立足流域自然修复,以“山水林田湖”为体系,通过采用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措施,从根本上改变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增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关键词]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晋中[中图分类号]X1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19)15-117-21晋中市汾河流域基本概况汾河属黄河流域,是黄河的一级支流,汾河山西省晋中段从祁县马家堡入境,至灵石石柜村出境,流经祁县、平遥、介休、灵石四县(市)、22个乡镇、84个村,干流总长124km ,占汾河全长的1/5。
晋中市汾河干流及支流数量60条,占全市河流数量的54%;流域面积8519km 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52%,流域覆盖全市10个县(区、市)、79个乡镇、约22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7%。
晋中市内汇入汾河较大的支流有潇河、象峪河、乌马河、昌源河、惠济河、龙凤河、交口河、段纯河和仁义河。
其中,流域面积超过200km 2的干、支流共计19条。
流量大于30L /s 的泉有洪山泉、槐柳泉、源涡泉、西窑矿泉,大都分布于山区和边山断裂带沿线上。
该区域地处晋中盆地中下部,地势低洼平坦,支流泥沙淤积,河道两岸设有连贯固定堤防约束,河槽经常东徙西迁,历史上就是河势走向最不稳定的一段,经常发生洪水灾害。
2晋中市汾河流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晋中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发展因素。
目前,晋中市汾河流域存在的生态坏境问题主要是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地表径流逐渐减少、水域面积大范围缩小、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重,河流污染问题尚无明显改善。
2.1地下水位下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幅增加,集中供水工程与自备水源开发导致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了平川地区大面积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并由此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

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四十二号)《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已由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于2017年1月1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
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7年1月11日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规范流域内开发、利用、建设等活动,实现汾河流域生态良好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汾河流域,是指汾河干流及其支流汇水面积内的水域和陆域,以及出露带在流域范围内的岩溶泉域、- 1 -跨流域向汾河补水的水源和输水工程沿线管理范围。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汾河流域内生产、生活、生态修复与保护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
第四条在汾河流域进行生态修复与保护应当坚持统一规划、保护优先、因地制宜、科学修复的原则。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专项资金,逐步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并组织实施。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机制,协调和解决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中的重大问题。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设立河长,实行河长负责制,逐级落实本行政区域生态修复与保护责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的相关工作。
第七条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实行目标责任制。
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目标任务应当逐年分解落实,其完成情况应当纳入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公众生态保护意识。
第九条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 2 -护。
第十条对在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 准 和 要 求 ,针 对 流 域 规 划 方 案 实 施 可 能 涉 及 的 敏 感 环境保护要素及引发的环境问题确定。环境保护目标 包括环境和生态功能目标。在环境影响识别的基础 上 ,结合环境规划内容、现状调查和保护目标,初步确 定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见 表 1。 3 环境保护指标可达性分析 3 . 1 环境保护指标实现影响因素 3.1.1政策因素
结 合 汾 河 流 域 生 态 现 状 和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实 际 ,生 态 修 复 的 总 体 思 路 是 :立 足 山 水 林 田 湖 生 命 共 同 体 , 坚 持 节 水 优 先 ,控 制 用 水 总 量 ;充分利用山洪水和外 调 水 ,压 采 、限采地下水,增 加 水 域 面 积 ,加大人渗补 给 ,提升地下水位;恢复森林植被,涵 养 河 流 水 源 ;强 化 污 染 治 理 ,改 善 生 态 环 境 ;优 化 水 土 结 构 ,保障经济 发 展 ,使 汾 河 流 域 实 现 植 被 茂 盛 、河 宽 水 清 、支流纵 横 、生态和谐。把 “海绵城市”延伸到“海绵流域”,促进 绿 色 基 础 设 施 与 灰 色 基 础 设 施 结 合 ,自然水循环和社 会 水 循 环 结 合 ,地 表 水 与 地 下 水 结 合 ,使流域的上下 游 兼 顾 ,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根据流域实际情况 和 功 能 地 位 ,规 划 主 要 任 务 有 :水 土 资 源 优 化 配 置 、节 水工程及水资源配置工程规划;河流水系整治规划和 水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地下水保护及岩溶泉恢复规 划;河源和泉源保护区规划;水土保持规划;水污染防 治规划。 2 环境保护规划指标体系
新的科学技术为此次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带 来 了 新 理 念 、新 特 点 。规 划 的 成 功 与 否 很 大 程 度 上 在 于是否采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要对项目的科学 技术水平进行分析、评 估 和 论 证 ,兼顾区域经济条 件 ,求得技术效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 协调。
2016 年 10 月 5
土地利用 类型占比
四荒地 林地 水域
I水 生 态 修 复
~ SHANXI WATER RESOURCES
表 1 生态修复规划环境保护评价指标
环境要素
环境目标
评价指标
水资源
总量 地表水
水资源
地下水
开发
总量
水 文
水 资 源 管 理 “三条红 线” 保护流域水资源
利用率
量 ,促进水资源可持续
水
利 用 ,增加流域自产净
资 源
水文
流 量 ,生态供水量较现 状增加
荒草地
生态 为 野 生 动 物 提 供 栖 息
农作物
生
地 ,保护陆生动物生境
态
森林覆盖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环 境
水生 生态
保护水生生物物种及多 样 性 ;维护河段水生生 物生存质量
水生生物种类 河道内生态基流
水土 减少水土流失面积,消 流失 减人河泥沙量
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耕地
土 地
资 源
土地利 用格局
保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 用 ,保持农业生产可持 续发展
山西水利
水生态修复‘2016年 第 1 0 期
汾河流域生态修复环境保护指标可达性分析
王伟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山 西 太 原 030024)
[摘要]介绍了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目标和任务,分析了生态修复规划环境保护指标评价体系、实现指标的主
要 影 响 因 素 ,通 过 现 状 和 规 划 预 期 成 果 对 比 对 规 划 目 标 可 达 性 和 环 境 效 益 进 行 了 分 析 。
规 划 是 否 启 动 ,政 策 因 素 和 政 策 导 向 起 着 至 关 重 要 的 作 用 。党 的 十 八 大 和 十 八 届 三 中 、四中、五中全会 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 路 、新举 措 ,尤 其 是 习 近 平 总 书 记 提 出 的 “节 水 优 先 ,空间均 衡 ,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方略和海绵城市的 新 理 念 。针 对 汾 河 出 现 的 生 态 问 题 ,山西省委 、省政府 高度重视,决定启动实施汾河流域生态修复重大战略 工程。 3 . 1 . 2 组织和管理因素
河谷水域 形态
地表水 地下水 水域面积 河流宽度
情势
常流水支流
河道外生 态用水量
出境水量
水 环 境
水 质 达 标 率 在 95%〇以
水质
上 ,维持及实现流域相 关水域水功能区水质目
标;防止湖库富营养化
水功能区达标率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
高郁闭度林地
维护流域生态系统的完 陆生植被 陆生 整性、稳定性和多样性,类型及面积
[关键词]生态修复;环境保护指标;环境效益;汾河流域
[中图分类号]TV211.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7042(2016) 10-0005-03
汾 河 流 域 生 态 环 境 问 题 ,既 有 历 史 时 期 生 态 变 迁 的 因 素 ,又 有 经 济 社 会 高 速 发 展 造 成 的 破 坏 和 影 响 , 主 要 是 水 资 源 过 度 开 发 利 用 ,大 量 挤 占 生 态 用 水 ,植 被 覆 盖 率 低 ,水 土 流 失 严 重 ,纳污量超出水环境承载 能 力 。表 现 为 :地 下 水 位 逐 步 下 降 ,地表径流量不断减 少 ,水 域 面 积 严 重 萎 缩 ,植 被 减 少 退 化 、水土流失加 剧 ,河流污染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此次汾河流域生态 修 复 规 划 (2015—2030年 )的目标是恢复汾河河道健 康生 命 ,谋求汾河流域可持续健康发展,通过5年建 设 ,10年自然修复,总计15年左右的时间,构建流域 “两山两盆一河”的协调发展格局。 1 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内容
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是一项跨区域、跨行业的综合 治 理 工 程 ,建立有力的组织保障机制是工程顺利实施 的关键。为 此 ,省人民政府成立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 修 复 工 作 领 导 小 组 ,负 责 实 施 过 程 中 重 大 事 项 的 协 调 和决策工作,各成员单位既要各司其职,各负 其 责 ,又 要 密 切 配 合 ,形 成 合 力 。 3丄3 经济技术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