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基-中国鼻咽癌分期2017版-解读

合集下载

鼻咽癌分期系统的演变

鼻咽癌分期系统的演变

鼻咽癌分期系统的演变2011-01-12 09:08 稿源:福建省抗癌协会福建省抗癌协会、福建省肿瘤医院潘建基教授一个理想的分期系统除具备权威性、稳定性及先进性外,还应对临床医师和研究者同时具有实用性,易于被广泛接受使用。

TNM分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通用的恶性肿瘤分期系统,用于评估肿瘤侵犯的范围,是恶性肿瘤最主要的预后指标。

数十年来,基于循征医学的鼻咽癌分期系统不断发展。

西方国家及香港等地区经历了从何氏分期到目前使用的UICC/AJCC分期第七版,国内则经过了从1959年的天津分期到2008分期的更新。

目前,国际上使用的鼻咽癌分期系统是UICC和美国抗癌协会(AJCC)提出的分期标准。

以往,欧洲多使用UICC分期,美国则使用AJCC分期标准,两者分期方法的差异微小。

1988年,应美国的建议,统一了这两个机构的分期系统,形成了鼻咽癌UICC/AJCC分期第四版,二者的融合促进了欧美国家使用相同的分期标准进行学术交流。

由于鼻咽癌好发于我国及东南亚国家,欧美国家为低发区,高发区与低发区鼻咽癌存在着具有不同病理学特点,故而我国内地一直使用自己的分期,而香港及东南亚国家多使用香港何鸿超先生提出的何氏分期。

UICC/AJCC分期第四版将根据鼻咽腔内的肿块累及的鼻咽壁分为T1,T2,未注意到咽旁间隙的意义。

此外,N分期标准与其它头颈部鳞癌相同,未考虑鼻咽癌有别于其它头颈部鳞癌的独特的生物学特征。

当时的研究发现,何氏分期优于UICC/AJCC分期。

1997年,AJCC回顾分析了以往文献,认识到咽旁侵犯、颅神经受损、颅内侵犯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意义后,采纳了部分何氏分期的要点,重新制定了新的鼻咽癌AJCC分期标准,即AJCC分期第五版。

自此以后,香港地区及东南亚国家也逐渐接受了AJCC分期标准,停止了何氏分期的使用。

来自鼻咽癌高发区、低发区甚至儿童鼻咽癌的研究资料均表明,AJCC分期第五版较以往的第四版分期及何氏分期在病例分布、预测预后方面具有优越性。

潘建基-中国鼻咽癌分期2017版-解读.ppt

潘建基-中国鼻咽癌分期2017版-解读.ppt
? 通过对目前两种分期的合理性进行探讨,认为UICC/AJCC分期第 八版较为合理,集中了中国2008分期和UICC/AJCC分期第七版各 自优势。
中国鼻咽癌分期工作委员会对分期修订的建议
? 与会专家一致通过了《中国鼻咽癌分期2017版--2008鼻咽癌分期 修订专家共识》,推荐中国鼻咽癌分期2017版修订标准与UICC/ AJCC第八版分期保持一致。
鼻咽癌AJCC/UICC 8th/ Chinese Staging 2017 edition主要更新
2008中国鼻咽癌分期
新分期修订标准中更新内容的循证证据
中国分期2017版: ? 口咽/鼻腔 ? 鼻旁窦 ? 咽后淋巴结 ? 颈部淋巴结最大径 ? 淋巴结包膜外侵犯
UICC/AJCC第八版: ? 咀嚼肌间隙(翼内/外肌)的预
中国鼻咽癌新分期 2017版
(修订解读)
潘建基 福建省肿瘤医院
提纲
? 新分期修订背景 ? 分期手段 ? 新分期修订标准中主要更新内容及循证证据 ? 新版鼻咽癌分期问题与不足
鼻咽癌分期的历史
?临床分期的目的
? 指导治疗 ? 预测预后 ? 评价疗效 ? 学术交流
鼻咽癌分期的演变
? 基于对疾病的认识,诊断和分期评估技术的进步 ? 随着疾病预后的改善,治疗方法与技术的进步 ? 鼻咽癌5年生存率由15-25%[1]逐步提高到如今的80%左右 ? 鼻咽癌分期经历了从经验到依赖循证医学的演变
巴结转移且直径≤3cm;
? N2 双侧Ⅰb、Ⅱ、Ⅲ、Ⅴa区淋 巴结转移,或直径>3cm,或淋 巴结包膜外侵犯;
? N3 Ⅳ、Ⅴb区淋巴结转移
? AJCC/UICC 8th/Chinese Staging 2017 edition
? Nx 无法评估区域淋巴结

鼻咽癌分期诊断

鼻咽癌分期诊断
解剖
鼻咽:鼻咽顶部至软腭后缘的区域
解剖
• 咽鼓管咽口 • 咽鼓管圆枕 • 咽隐窝
解剖
• 咬肌、颞肌 • 翼内肌、翼外肌 • 腭帆张肌、腭帆提肌、椎前肌 • 咽颅底筋膜
解剖
• 咽粘膜间隙 • 咽旁间隙 • 咽后间隙
鼻咽癌概述
➢ 华南地区多见,尤其广东、福建高发 ➢ 常见于中老年人,也可见于青、少年,放疗为主要治疗手 段 ➢ 病因:遗传因素;EB病毒;环境因素 ➢ 病理分型: 角化型鳞状细胞癌(WHOⅠ型)
鼻咽癌UICC/AJCC分期第8版/中国分期2017版
TNM分期——N分期:
NX:无法评估区域淋巴结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单侧颈部和/或咽后淋巴结转移(不论侧数):最大径 ≤6cm,且位于环状软骨下缘以上区域 N2: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最大径≤6cm,且位于环状软骨 下缘以上区域 N3:颈淋巴结转移(不论侧数):最大径>6cm和(或)位 于环状软骨下缘以下区域
巴结转移
•TNM分期
谢谢!
的最小径≥8mm(高危区定义:N0者,II区;N+ 者,转移淋巴结所在区的下一区); • 淋巴结包膜外侵犯(淋巴结边缘不规则强化;周 围脂肪间隙部分或全部消失;淋巴结相互融合); • 咽后淋巴结:最大横断面的最小径≥5mm
TNM分期
边缘不规则强化 中央坏死
相互融合
鼻咽癌UICC/AJCC分期第8版/中国分期2017版
临床分期: 0 期:TisNOMO Ⅰ期:T1N0M0 Ⅱ 期:T0-1N0M0,T2N0-1M0 Ⅲ 期:T0-2N2M0,T3N0-2M0 ⅣA期:T0-3N3M0或T4N0-3M0
B期:任何T、N和M1
鉴别诊断
➢ 鼻咽淋巴瘤 ➢ 鼻咽纤维血管瘤 ➢ 腺样体肥大

鼻咽癌分期研究

鼻咽癌分期研究

鼻咽癌分期研究潘建基【摘要】目前,世界范围内广为使用的鼻咽癌分期系统主要有两个,国内采用2008分期标准,西方国家及香港等地区使用UICC/AJCC分期第七版.本文通过回顾最近的鼻咽癌分期相关文献,总结两种分期系统修订的背景和意义,并分析当前鼻咽癌分期的研究状况,以便进一步探讨分期发展的方向.%Staging at diagnosis is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prognostic factor of nasopharyngeal cancer (NFC). Currently, 2 different NPC stage classifications are in use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world. The Chinese 2008 staging system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 7th edi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Against Cancer (UICC)/ 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 staging system is more popular in west countries and Hong Kong, China. This review summarized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se 2 staging systems by reviewing related studies of recent years. The current state on stage study of NPC is also analyzed to explore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development.【期刊名称】《中国癌症杂志》【年(卷),期】2011(012)012【总页数】5页(P901-905)【关键词】鼻咽肿瘤;肿瘤分期;磁共振成像;放射治疗【作者】潘建基【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福建福州3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63肿瘤分期是影响包括鼻咽癌在内的头颈部肿瘤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

鼻咽癌总结之二:靶区勾画篇(2)

鼻咽癌总结之二:靶区勾画篇(2)

鼻咽癌总结之二:靶区勾画篇(2)1.1 CTV定义1.11 国内北派、南派少部分:无CTV1、CTV2,只有一个CTV,其范围相当于CTV2范围,剂量为60Gy。

1.12 中肿极大部分:区分肿瘤侵犯高危区域和低危区域分为CTV1(60Gy)、CTV2(54Gy)。

1.2 CTV 的勾画1.21 北美、国内北派、中肿少部分:无论GTV大小、侵犯范围情况,根据鼻咽癌侵犯危及解剖概率,包全所有危及解剖,特别是颅底诸孔、翼腭窝。

1.22 中肿大部分:以GTV为基准,根据肿瘤对数与距离呈反比的观点,界定距离肿瘤1.6-2.0cm区域为危及区域即CTV。

2. CTV1、CTV2界定事项:2.1 CTV1为GTV上下外扩6mm,两侧外扩6-10mm,前缘扩7-10mm,后缘扩3-5mm。

CTV2的扩法与CTV1类似,但可略小。

CTV1与GTV需间隔一定距离,而CTV2与CTV1可以紧贴,特别是极贴近脑干这样的一级危及器官。

如果斜坡骨质无受侵,CTV1紧贴皮质,CTV2包一半髓质,如斜坡皮质受侵,CTV1包一半髓质CTV2包皮质后缘。

CTV1和CTV2前界在鼻腔、鼻中隔处不按GTV轮廊内凹而应向鼻腔方向外凸;到鼻底处近口咽部,即硬腭下缘处应适当往GTV方向回缩,减少口腔粘膜反应。

如果两侧无侵犯翼内肌、翼外肌,CTV2两侧缘至卵圆孔外缘。

CTV1和CTV2到蝶窦部位应整体向前方移,即减少后缘增加前缘,从矢状位看呈倾斜向前势。

2.2 从乳突尖出现平面,二腹肌出现,即Ⅱ区淋巴结出现开始勾画颈部淋巴引流区。

CTV2双侧均向后伸展包括胸锁乳突肌下间隙;2.3 双侧腮腺深叶应包在CTV2内,而口咽前间隙无需包括在内。

2.4 CTV2不常规包括Ⅰ区,根据2010年ⅠB区预防照射共识,其适应症:Ⅱa区淋巴结融合或者≥3cm,ⅠB区淋巴结阳性,同侧颈部≥3个区域阳性,超过鼻腔后1/3侵犯,侵犯口腔或软腭或腮腺或颌下腺。

2.5 在舌骨水平,咽后淋巴结消失平面,CTV2左右分开而且后界向后延至斜方肌前缘包括Ⅴa区淋巴结(新观点:GTV(包括咽后阳性淋巴结)向下2cm,即7个CT层面后左右分开CTV2,但CTV2需包全咽后外侧间隙);2.6 一侧或双侧颈淋巴结阴性,CTV2可以只需包括一侧或双侧Ⅱ、Ⅲ、Ⅴa区淋巴结,若有阳性淋巴结需扩大至同侧Ⅳ、Ⅴb区淋巴结(胸锁关节上2cm);2.7 胸锁乳突肌本身一般其厚度1/3~1/2包括在CTV2,如果其有明确的侵润则包括其厚度1/2~全部。

AJCC癌症分期手册第七版-中文版

AJCC癌症分期手册第七版-中文版

AJCC癌症分期⼿册第七版-中⽂版A J C C 癌症分期⼿册严正译——中⼭⼤学肿瘤防治中⼼仅供内部使⽤⽬录⿐咽癌 (1)甲状腺 (1)⾷管癌 (3)胃癌 (4)⼩肠肿瘤 (6)阑尾肿瘤 (6)结直肠癌 (7)肛管癌 (8)神经内分泌瘤 (9)肝癌 (10)肝内胆管癌 (11)胆囊癌 (11)肝门胆管癌 (12)远端胆管癌 (13)V ater壶腹 (13)胰腺癌 (14)肺癌 (14)胸膜间⽪瘤 (16)⾻肿瘤 (17)软组织⾁瘤 (18)⽪肤鳞状细胞癌及其它⽪肤肿瘤 (18)⽪肤⿊⾊素瘤 (19)乳腺癌 (20)外阴癌 (22)阴道癌 (23)宫颈癌 (24)卵巢癌 (25)输卵管肿瘤 (26)⼦宫体肿瘤 (26)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27)阴茎癌 (28)前列腺癌 (29)睾丸肿瘤 (30)肾癌 (31)肾盂和输尿管肿瘤 (32)膀胱肿瘤 (32)尿道肿瘤 (33)肾上腺肿瘤 (34)淋巴瘤 (35)⿐咽癌注:AJCC癌症分期⼿册⽆适⽤的⿐咽癌分期,本⽂采⽤中国⿐咽癌2008分期,⼀⽅⾯适合国情,另⼀⽅⾯为⽀持中国医学事业T1 局限于⿐咽T2 ⿐腔、⼝咽、咽旁间隙T3 侵犯颅底、翼内肌T4 侵犯颅神经、⿐窦、翼外肌及以外的咀嚼肌间隙、颅内(海绵窦、脑膜等)N0 影像学及体检⽆淋巴结转移证据N1a 咽后淋巴结转移N1b 单侧Ⅰb、Ⅱ、Ⅲ、Ⅴa区淋巴结转移且直径≤3 cmN2 双侧Ⅰb、Ⅱ、Ⅲ、Ⅴa区淋巴结转移,或直径>3 cm,或淋巴结包膜外侵犯N3 Ⅳ、Ⅴb区淋巴结转移M0 ⽆远处转移M1 有远处转移(包括颈部以下的淋巴结转移)Ⅰ期T1N0M0Ⅱ期T1N1a~1bM0,T2N0~1bM0Ⅲ期T1~2N2M0,T3N0~2M0Ⅳa期T1~3N3M0,T4N0~3M0Ⅳb期任何T、N和M1甲状腺原发灶注:所有的分类可再分为:S:单个病灶,m:多发病灶(以最⼤的病灶确定分期)Tx:原发肿瘤⽆法评价T0:⽆原发肿瘤的证据T1:局限于甲状腺内的肿瘤,最⼤径⼩于或等于2cmT1a:肿瘤局限于甲状腺内,最⼤径⼩于或等于1cmT1b:肿瘤局限于甲状腺,最⼤径⼤于1cm但⼩于或等于2cmT2:肿瘤局限于甲状腺内,最⼤径⼤于2cm,⼩于或等于4cmT3:肿瘤局限于甲状腺内,最⼤径⼤于4cm,或者任何⼤⼩的肿瘤伴有最⼩程度的腺外浸润(如侵犯胸⾻甲状肌或甲状腺周围软组织)T4a:较晚期的疾病。

鼻咽癌分期解读ppt课件

鼻咽癌分期解读ppt课件

新分期特点总结
以磁共振检查为分期依据 颈动脉鞘区不再为T3 翼内肌为T3 用咀嚼肌间隙取代颞下窝 颅神经损伤、副鼻窦侵犯为T4 咽后淋巴结为N1a 双侧淋巴结为N2 淋巴结包膜侵犯为N2
关于’08分期
鼻咽癌’08分期是一种新的尝试
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权威机构的认证 是循证医学和特色经验的统一
验证方案修订的合理性 解决和回答存在的问题
委员会职责
保证鼻咽癌分期工作的连续性 以循证医学为依据,专家集体讨论为基础开展前瞻性、开放性的多中 心协作 不断修订和完善鼻咽癌分期标准 定期在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发布研究结果
决 策
08.12.26成立暨召开第一次会议 讨论“分期手段、修订要点、修订依据” 修订产生“鼻咽癌2008分期”
颈淋巴结诊断标准
横断面图像上淋巴结最小径≥10mm 中央坏死,或环形强化 同一高危区域≥3个淋巴结,其中一个最大横断面的最小径≥8mm
高危区定义:N0者,II区;N+者,转移淋巴结所在区的下一区
淋巴结包膜外侵犯 咽后淋巴结:最小径≥5mm
淋巴结中心坏死或环状增强
淋巴结包膜外侵犯征象
启 动
08年启动以MRI影像学为基础,根据国内外研究结 果,对鼻咽癌’ 92 分期进行修订工作
筹建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工作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分会鼻咽癌组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
草拟鼻咽癌2008分期方案 开展国内前瞻性多中心研究,为进一步修订提供科学依据
是不断自我发展的体系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2023版CSCO鼻咽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3版CSCO鼻咽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鼻咽癌病理类型与分期
病理类型
鼻咽癌的病理类型主要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未分化癌等,其中以鳞状细胞 癌最为常见。
分期标准
鼻咽癌的分期主要依据TNM分期系统,包括原发肿瘤的大小和范围、淋巴结转 移情况以及远处转移情况等因素。根据分期结果,医生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 方案和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
02 诊断方法与评估
重离子治疗
重离子射线具有更高的线性能量传递和更强的生物效应,对于某些对光子放射治疗不敏感 的鼻咽癌患者可能具有更好疗效。然而,重离子治疗设备昂贵、技术复杂,目前尚未广泛 应用。
放射治疗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措施
放射性皮炎
放射性口腔炎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涤 剂;出现皮肤破损时,可使用抗生素软膏 预防感染。
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及挑战
靶向治疗药物
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等,这 些药物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 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研究进展
近年来,靶向治疗药物在鼻咽癌的 临床试验中取得了显著成果,部分 药物已经获得批准上市。
挑战与问题
尽管靶向治疗药物具有广阔的应用 前景,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耐药 性的产生、药物价格昂贵等。
加强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加强与亲朋好友的交流,提高患者的社会 支持度。
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
为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如定期随访、健康咨询等,以便及时 发现并解决问题,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THANKS
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 ;出现口腔溃疡时,可使用口腔黏膜保护 剂和促进愈合的药物。
放射性中耳炎
张口困难
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避免挖耳;出现听 力下降或耳痛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并 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外的咀嚼肌间隙、颅内(海 绵窦、脑膜等)
➢ AJCC/UICC 8th/Chinese Staging 2017 edition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未发现肿瘤,但有EBV阳性且 有颈转移淋巴结
T1 局限于鼻咽腔内、口咽/鼻腔, 无咽旁间隙侵犯
T2 咽旁间隙和(或)邻近软组织 侵犯(翼内、外肌、椎前肌)
91.8
82.6
84.7
香港 2014 444
85.6
82.6
79.8
四川 77.1
台湾 2014 504
88.7
85.6
78.3
福建 2015 1241
92.9
82.6
81.1
浙江 2015 720
93.6
87.2
86.1
上海 2015 869
89.7
85.6
84.0
的预后作用存在争议 ➢ 椎前肌侵犯的作用不明 ➢ 以影像解剖学颈部淋巴分区
替代锁骨上窝的可能性 ➢ 简化标准,取消不确定的亚

鼻咽癌AJCC/UICC 8th/ Chinese Staging 2017 edition主要更新
➢ 鼻咽癌2008分期
T1 局限于鼻咽腔内 T2 侵犯鼻腔、口咽、咽旁间隙 T3 侵犯颅底、翼内肌 T4 颅神经、鼻旁窦、翼外肌及
NPC Staging UICC/AJCC 8th Edition/Chinese 2017 Edition
2017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修订研讨工作会议
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工作委员会委员及专家
(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
➢ 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工作委员会委员: 顾问:徐国镇(1);主任:卢泰祥(2)、潘建基(3) 副主任:郎锦义(4)、胡超苏(5)、高黎(1) 委员:王仁生(6)、朱小东(7)、李金高(8)、何侠(9)、陈晓钟 (10)、陈韵彬(3)、林少民(11)、金风(12)、胡德胜(13)、 席许平(14);秘书:林少俊(3)、易俊林(1)、赵充(2)
后作用存在争议 ➢ 椎前肌侵犯的作用不明 ➢ 以影像解剖学颈部淋巴分区替代
锁骨上窝的可能性 ➢ 简化标准,取消不确定的亚组
口咽/鼻腔
Liu MZ,Ma J. IJRBP
2008, 70(4):1115-1123.
6 th
7 th
实际上T2a的病人仅占4.3%,IIA期占0.5%
Liu MZ…Ma J. IJRBP 2008, 70(4):1115 Lee AW, Clinical oncology 2004, 16(4):269
N2 颈部:双侧、最大直径 ≤6cm,环状软骨下缘以上区域 淋巴结转移
N3 最大直径>6cm或环状软骨下 缘以下区域淋巴结转移
鼻咽癌AJCC/UICC 8th/ Chinese Staging 2017 edition主要更新
➢ 鼻咽癌2008分期
I:T1N0M0 II: T1N1M0,T2N0-1M0 III: T1-2N2M0,T3N0-2M0 IVA: T1-3N3M0,T4N0-3M0 IVB: any T, any N M1
分期手段
➢ 全面的临床病史询问、体检和鼻咽镜检查 ➢ MRI检查已被确立为鼻咽癌T、N分期的首要影像检查
手段和诊断依据,MRI检查确立为鼻咽癌T、N分期的 首要手段和依据,MRI扫描检查规范参照《2008中国 鼻咽癌分期》。 ➢ CT检查做为诊断肿瘤侵犯颅底骨质结构的重要补充手 段。 ➢ 评估远处转移的常规检查手段:肺部CT、腹腔超声/ (MRI/CT)、骨ECT。
中国鼻咽癌分期2017版
图2 中国鼻咽癌分期2017版分期示意图 2A:鼻咽层面轴位图像、2B:口咽层面轴位图像、2C:颅底 层面轴位图像、2D:海绵窦层面轴位图像、2E:正中矢状位图像、2F:冠状位图像。绿线T1期:肿瘤 局限于鼻咽腔、或累及鼻腔和/或口咽;蓝线T2期:肿瘤突破咽颅底筋膜侵犯咽旁间隙、椎前肌、翼内 外肌未超过翼外肌外侧缘、颈动脉间隙等结构;黄线T3期:肿瘤累及颅底骨质、翼状结构、颈椎、鼻旁 窦等结构;红线T4期:肿瘤广泛软组织侵犯即超过翼外肌外侧缘累及翼外肌前间隙、颞肌、咬肌或腮腺 等结构,或侵犯下咽、眼眶、颅神经、颅内等结构;2E和2F:白色虚线代表环状软骨下缘平面相当于 C6下缘水平,为上、下颈区域淋巴结的分界线;2G:颈淋巴结分区示意图,红线代表上、下颈区域的 分界线,即位于环状软骨下缘平面
the 8th Edition of AJCC/UICC Staging System for NPC in the Era of IMRT
鼻咽癌AJCC/UICC 8th/ Chinese Staging 2017 edition主要更新
中国鼻咽癌分期2017版
鼻咽癌AJCC/UICC 8th/ Chinese Staging 2017 edition主要更新
Junlin Yi, Xiaodong Huang, Li Gao, et al, Radiation Oncology 2014, 9:56. Xueming Sun, Shengfa Su, et 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 110 (2014) 398–403. Ng WT, Lee MC, Oral Oncol. 2014 May;50(5):506-12. Weidong Wang, Mei Feng,,Bio 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4.
T3 骨结构和颈椎、翼状结构,和/ 或鼻旁窦
T4 颅内、颅神经、下咽、眼眶、 腮腺受累,和/或有超过翼外肌的 外侧缘的广泛软组织侵犯
鼻咽癌AJCC/UICC 8th/ Chinese Staging 2017 edition主要更新
➢ 鼻咽癌2008分期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a 咽后淋巴结转移; N1b 单侧Ⅰb、Ⅱ、Ⅲ、Ⅴa区淋
➢ 目的:使中国鼻咽癌分期与UICC/AJCC分期融为一体,利于分期 标准统一和国内外交流。
NPC Staging UICC/AICC 8th Edition/Chinese 2017 Edition
汇报提纲
➢ 新分期修订背景 ➢ 分期手段 ➢ 新分期修订标准中主要更新内容及循证证据 ➢ 新版鼻咽癌分期问题与不足
巴结转移且直径≤3cm;
N2 双侧Ⅰb、Ⅱ、Ⅲ、Ⅴa区淋 巴结转移,或直径>3cm,或淋 巴结包膜外侵犯;
N3 Ⅳ、Ⅴb区淋巴结转移
➢ AJCC/UICC 8th/Chinese Staging 2017 edition
Nx 无法评估区域淋巴结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咽后淋巴结(不论侧数), 和(或)颈部:单侧、最大直径 ≤6cm,环状软骨下缘以上区域 淋巴结转移
2017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修订研讨工作会议
➢ 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工作委员会:2007年10月20日在福建武夷山 成立并启动鼻咽癌临床分期修订工作。2008年12月26日在广州委 员们修订了鼻咽癌’92分期,推出了“鼻咽癌2008分期”。
➢ 2017年7月1日,在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工作委员会的组织下,来 自国内从事鼻咽癌临床诊治的癌症中心的专家们齐聚于福建南平。
汇报提纲
➢ 分期修订背景 ➢ 分期手段 ➢ 新分期修订标准中主要更新内容及其循证证据 ➢ 新版鼻咽癌分期问题与不足
鼻咽癌新分期修订标准中主要更新内容
中国分期2017版 ➢ 口咽/鼻腔 ➢ 鼻旁窦 ➢ 咽后淋巴结 ➢ 颈部淋巴结最大径 ➢ 淋巴结包膜外侵犯
UICC/AJCC第八版: ➢ 咀嚼肌间隙(翼内/外肌)
1.Ng SH...Hsu CL. Eur J Nucl Med Imaging 2009,36(1):12-22. 2.Lee SW...Kim JH. Radiother Oncol 2008,87(2):211-6. 3.Liu WS...Lee JK.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12,8(2):561-6.
口咽/鼻腔
IMRT时代,T1-T3病人的局 控得到很大的提高
Hong M...Fang Q.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1994,30(5):1037.
中国IMRT治疗鼻咽癌的远期疗效
单位 Time Cases LRFS(%) DMFS(%) 5y-OS(%)
北京 2014 333
87.0
79.4
83.3
广州 2014 868
中国鼻咽癌新分期2017版
(修订解读)
潘建基 福建省肿瘤医院
提纲
➢ 新分期修订背景 ➢ 分期手段 ➢ 新分期修订标准中主要更新内容及循证证据 ➢ 新版鼻咽癌分期问题与不足
鼻咽癌分期的历史
➢临床分期的目的
指导治疗 预测预后 评价疗效 学术交流
鼻咽癌分期的演变
➢ 基于对疾病的认识,诊断和分期评估技术的进步 ➢ 随着疾病预后的改善,治疗方法与技术的进步 ➢ 鼻咽癌5年生存率由15-25%[1]逐步提高到如今的80%左右 ➢ 鼻咽癌分期经历了从经验到依赖循证医学的演变
鼻咽癌分期的历史
➢ 国内分期历史
➢ 国外分期历史
1959天津 1965上海 1979长沙 1992福州 2008分期 2017版新分期
1962UICC(第1版) 1992UICC/AJCC(第4版) 1997UICC/AJCC(第5版) 2002UICC/AJCC(第6版) 2010UICC/AJCC(第7版) 2017UICC/AJCC(第8版)
鼻咽癌AJCC/UICC 8th/ Chinese Staging 2017 edition主要更新
2008中国鼻咽癌分期
新分期修订标准中更新内容的循证证据
中国分期2017版: ➢ 口咽/鼻腔 ➢ 鼻旁窦 ➢ 咽后淋巴结 ➢ 颈部淋巴结最大径 ➢ 淋巴结包膜外侵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