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射治疗的最新进展2020.8
鼻咽癌放射治疗的最新进展

SHR-1210 两项I期研究- Camrelizumab
60
JUPITER-02研究III 期-特瑞普利单抗+GP
研究对象:亚太地区NPC患者 治疗方案:特瑞普利单抗+GP 主要研究终点: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期(OS)
客观缓 解率(ORR)、疗效持续时间(DOR)、疾病控制率(DCR)等 现已完成方案计划的 280 例患者入组。
28
调强碳离子放疗优化复发鼻咽癌放疗计划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cology, Shanghai Proton and Heavy lon Center, Fudan University Cancer Hospital
29
设计思路
10例局部复发的 NPC患者接受了 IMCT和IMRT计 划
14
设计思路
中国10家中心 随机,平行对照 III期临床试验 初治,组织学 证实,非角化局 部晚期鼻咽癌 分期III-IVB期 (除外T3-4N0)
TPF方案诱导化疗+同 步放化疗组241例 TPF方案诱导化疗3个 周期)+同步放化疗(调 强放疗同步联合顺铂 化疗100mg/m2,q3w)
单纯同步放化疗组239 例 (调强放疗同步联合
54
KEYNOTE-028研究IB期-Pembrolizumab
研究结果
所有患者的中位PFS为 6.5月(95%CI: 3.6~13.4), 6月和12月的PFS率分别为 50.0%和33.4% 独立评估委员会评估的中 位PFS为3.7月(95%CI: 2.1~13.4) 6月和12月的PFS率分别为 38.8%和34.0% 中位OS为16.5月(95%CI: 10.1~NR)(NR:未达到) 6月和12月的OS率分别为 85.2%和63.0%。
鼻咽癌的辐射治疗剂量调整和个体化

鼻咽癌的辐射治疗剂量调整和个体化鼻咽癌是一种发生在鼻咽部的恶性肿瘤,辐射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之一。
然而,传统的辐射治疗往往不能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因为每个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都有所不同。
针对鼻咽癌的辐射治疗剂量的调整和个体化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一、辐射治疗剂量的调整辐射治疗的剂量是指辐射能量应用于患者体内的量度,决定了治疗效果和潜在的副作用。
针对鼻咽癌的辐射治疗剂量调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 原发灶和颈淋巴结区的剂量调整鼻咽癌常常发生在鼻咽部和颈淋巴结区域,对于不同的患者,原发灶和颈淋巴结区的位置和大小都有所差异。
因此,在辐射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剂量调整,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2. 副作用的剂量调整辐射治疗会引起一系列的副作用,如口干、味觉障碍、声音嘶哑等。
如果患者的副作用较严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剂量调整,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3. 术后辅助治疗的剂量调整鼻咽癌的治疗一般包括手术切除肿瘤和辐射治疗。
对于手术后的患者,辐射治疗的剂量需要根据手术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二、辐射治疗的个体化个体化治疗是根据患者的特定情况和需求,对治疗方案进行个性化调整。
在鼻咽癌的辐射治疗中,个体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1. 基因检测和预测基因检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基因组信息,从而预测患者对辐射治疗的敏感性和耐受性。
根据基因检测的结果,可以调整辐射治疗的剂量,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2. 影像学技术的应用影像学技术在鼻咽癌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影像学技术的应用,医生可以更准确地确定肿瘤的位置和范围,以便制定个体化的辐射治疗方案。
3. 进展监测与调整随着治疗的进行,鼻咽癌的病情可能会发生变化。
因此,辐射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进展监测,以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这能够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结:鼻咽癌的辐射治疗剂量的调整和个体化是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的重要手段。
鼻咽癌的放疗技术进展与副作用控制

鼻咽癌的放疗技术进展与副作用控制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地域特异性明显,尤以南方地区为主要高发区。
放疗作为治疗鼻咽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重点介绍鼻咽癌的放疗技术进展以及副作用的控制。
一、鼻咽癌的放疗技术进展1. 三维适形放疗技术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处理患者的CT图像,精确确定肿瘤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并绘制出合适的放疗计划。
这种技术有效地减少了周围正常组织的辐射剂量,提高了肿瘤的控制率,同时减少了治疗中的副作用。
2.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辐射作用杀死癌细胞。
通过将放射性同位素直接注射到肿瘤组织中,可以实现精确靶向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3. 强度调控放疗技术强度调控放疗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放疗技术,通过调整放射束的强度和方向,精确控制辐射剂量分布。
这种技术可以更好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减少放射治疗带来的副作用。
二、副作用的控制1. 水合反应水合反应是指在放射线作用下,鼻咽部组织发生水合作用,产生氧自由基,进而导致细胞的损伤。
通过给患者大量饮水,可以增加组织水合,减少损伤,达到减轻副作用的目的。
2. 口腔护理放疗过程中,由于放射线对口腔黏膜的影响,患者常常出现口腔溃疡、口干等不适症状。
因此,定期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使用含氟漱口水等措施可以有效减轻口腔副作用。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减轻副作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使用局部或全身性的激素药物,可以缓解鼻咽黏膜的炎症反应,减轻副作用。
4. 营养支持放疗期间,患者常常出现食欲不振、味觉减退等情况,导致营养不良。
因此,及时进行营养支持,补充患者所需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减轻副作用。
总结: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鼻咽癌的放疗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放射性同位素治疗以及强度调控放疗技术的应用,使得放疗在鼻咽癌治疗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同时,通过水合反应、口腔护理、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等措施对副作用进行控制,能够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治疗效果。
鼻咽癌治疗的新进展和创新技术

鼻咽癌治疗的新进展和创新技术鼻咽癌,又称鼻咽鳞状细胞癌,是一种起源于鼻咽部(聚拢鼻后孔)的恶性肿瘤。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鼻咽癌治疗取得了新的进展和创新技术。
本文将介绍这些进展和技术。
1. 靶向药物疗法的应用靶向药物疗法是一种利用特定目标点上的药物与癌细胞相互作用,阻碍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的治疗方法。
在鼻咽癌治疗中,靶向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癌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阻断肿瘤细胞增殖,达到治疗的效果。
例如,靶向药物奥希替尼(Osimertinib)通过抑制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蛋白的活性,可以有效治疗某些鼻咽癌患者。
2. 免疫治疗的突破免疫治疗是目前癌症治疗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
通过调节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抗癌免疫应答,促使机体抵抗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在鼻咽癌治疗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抑制剂和PD-L1抑制剂)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这些抑制剂可以抑制癌细胞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通路,激活免疫系统,达到治疗效果。
3. 放疗技术的创新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创新,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
例如,强调放射治疗计划优化和精确定位的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在鼻咽癌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相比传统的放疗方式,SRT可以更精确地照射肿瘤靶区,减少对正常组织的伤害,提高疗效。
4. 综合治疗策略的应用在鼻咽癌治疗中,综合治疗策略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方法。
该策略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
通过综合治疗,可以针对不同病情、不同阶段的鼻咽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期提高治疗效果。
5. 鼻咽癌术后康复护理的重要性鼻咽癌的治疗不仅仅是手术本身,术后的康复护理同样重要。
术后饮食、生活方式的调整和康复锻炼对患者术后的康复至关重要。
此外,良好的心理护理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在鼻咽癌治疗中,术后的康复护理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鼻咽癌的放疗技术与进展

鼻咽癌的放疗技术与进展鼻咽癌是一种发生在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常见于亚洲地区。
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和生物学行为,鼻咽癌的治疗一直面临着挑战。
放疗作为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在近年来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
本文将介绍鼻咽癌的放疗技术以及相关的进展。
一、放疗技术的发展1. 传统放疗技术传统的放疗技术主要包括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强调调强放疗(IMRT)。
3D-CRT利用计算机辅助对肿瘤进行精确定位,并通过调整放疗器的方位和角度,使放射剂量更加准确地照射到肿瘤部位。
IMRT是一种更加高级的放疗技术,通过使用多个独立可调节的放疗束,使辐射剂量在靶区内不均匀分布,以确保最大限度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
2. 调强放疗的进展调强放疗是近年来放疗技术的重要进展之一。
传统的IMRT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多次调整放疗器的角度和方位,而强调调强放疗(VMAT)将这一过程简化为一次连续的放疗过程。
VMAT利用旋转放疗器和调强技术,可以更好地适应肿瘤形状,减少治疗时间和副作用。
3. 质子放疗的应用质子放疗是一种新兴的放疗技术,相比传统的X射线放疗,其具有更好的剂量分布和更小的侧向散射。
针对鼻咽癌的治疗,质子放疗可以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并提高治疗效果。
但是由于质子放疗设备的限制和费用因素,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还比较有限。
二、放疗技术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放疗作为一种非侵asive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控制鼻咽癌的局部病变,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
近年来放疗技术的进步使得治疗效果更加准确和精确,同时可以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
2. 挑战尽管放疗技术在治疗鼻咽癌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放疗对肿瘤的控制效果与肿瘤的分期和病理类型密切相关,对于晚期鼻咽癌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差。
其次,放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副作用,包括咽喉炎、口干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另外,放疗技术的高昂费用也限制了其在一些地区的应用。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与化疗联合治疗方案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与化疗联合治疗方案鼻咽癌,也称为鼻咽鳞状细胞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常见于鼻腔与咽喉交界处的黏膜组织。
放射治疗和化疗是目前鼻咽癌治疗的基本手段之一,而联合应用放射治疗和化疗方案则被广泛认可为有效的治疗策略。
本文将重点探讨鼻咽癌的放射治疗与化疗联合治疗方案。
一、鼻咽癌的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一种通过高能射线照射癌细胞,以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的治疗方法。
在鼻咽癌的治疗中,放射治疗常被用作标准治疗手段。
放射治疗的优势在于能够针对深部组织进行有效的治疗,而无需进行外科手术。
放射治疗通常分为两种类型:外部放射治疗和内腔放射治疗。
外部放射治疗是通过机器从体外照射肿瘤区域,而内腔放射治疗则是通过将放射源放置在患者体内靠近癌细胞区域进行治疗。
二、鼻咽癌的化疗化疗是通过使用药物来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化疗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的方式进行。
在鼻咽癌治疗中,化疗常被用作辅助治疗或者放射治疗的补充手段。
化疗药物的选择要根据鼻咽癌的病理类型、分期、患者的整体状况以及放射治疗方案进行评估。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多柔比星、依托泊苷等。
三、放射治疗与化疗联合治疗方案近年来,放射治疗与化疗的联合应用被广泛认可为鼻咽癌的有效治疗方案。
放射治疗与化疗的联合应用主要有两种形式:同步部位放化疗和顺序放化疗。
同步部位放化疗是指在放射治疗期间,患者同时接受化疗。
这种治疗方案的优势在于通过化疗药物的辅助,增强了放射治疗的疗效,提高了治疗的生存率。
顺序放化疗是指在完成放射治疗后,患者继续进行一段时间的化疗。
这种治疗方案的优势在于能够清除放射治疗后残余的癌细胞,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分期和整体状况对于制定合适的放射治疗与化疗联合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由于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尽相同,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化的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四、联合治疗方案的优势与局限放射治疗与化疗联合治疗方案在鼻咽癌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首先,联合应用能够提高治疗的生存率和控制肿瘤的局部进展。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技术选择与优劣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技术选择与优劣鼻咽癌是一种发生在鼻咽部位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
由于鼻咽部位置特殊,手术治疗的难度较大,因此放射治疗成为鼻咽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本文将重点探讨鼻咽癌的放射治疗技术选择以及不同技术的优劣。
一、常规放射治疗技术1. 外照射放射治疗:外照射放射治疗是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高能X射线或γ射线照射鼻咽癌病灶,达到杀灭癌细胞的目的。
这种治疗技术成本较低,操作简单,适用于早期鼻咽癌患者。
然而,外照射放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也会对正常组织造成一定损伤,例如导致唾液腺功能减退和放射性头发脱落等。
此外,外照射放射治疗对深部肿瘤的治疗效果有一定限制。
2.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是一种将放射性物质直接引入鼻咽癌病灶进行治疗的技术。
该方法通过种植放射性物质,如125碘或金,由于放射性颗粒的射程较短,能够更加精确地治疗局部深入的癌细胞。
这种治疗技术具有较高的放射剂量精确性和较低的毒副作用,但操作复杂度较高,仅适用于有一定手术经验的医生。
二、新兴放射治疗技术1. 模板放疗:模板放疗是一种通过模板引导下的精确照射,使放射照射范围更加精细的技术。
模板放疗通过在鼻咽癌病灶周围植入放射性粒子,可以精确治疗肿瘤局部区域,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与常规放射治疗相比,模板放疗可达到更高的疗效,但操作难度较大,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2. 调强放疗:调强放疗是指通过计算机和成像技术,根据鼻咽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放疗计划,使剂量分布更加均匀和精确。
调强放疗相比于传统的外照射放疗,可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提高放射治疗的效果。
然而,调强放疗设备的价格较高,对医院的技术要求也较高。
三、技术选择与优劣在选择鼻咽癌的放射治疗技术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技术。
常规放射治疗技术适用于早期鼻咽癌患者,操作简单且成本较低,但在治疗过程中对正常组织会产生一定的损伤。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进展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进展【摘要】文章从调强放射治疗的优势,以及鼻咽癌靶区的确定及勾画入手,分析总结调强放射治疗在鼻咽癌中的应用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并对其发展趋势影像介导的调强放射治疗作了展望。
【关键词】鼻咽肿瘤放射疗法调强放射治疗近几年来研究表明,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在靶区确定、处方剂量给予、治疗计划制定、确认、验证和执行,重要器官保护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
本文试图从调强放射治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优势;靶区确定和勾画达成的一些共识;所取得的治疗疗效;对重要功能器官的保护;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小结。
1 调强放射治疗的优势调强放射治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满足鼻咽癌临床生物学行为对靶区的要求;对头颈部重要脏器功能保护的要求;满足不同期别鼻咽癌个体化治疗的要求。
鼻咽癌有着和其他头颈部鳞癌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它在局部的生长方式为广泛浸润性生长,由于鼻咽紧邻颅底,颅底有许多孔径,裂隙连通颅内和颅外,使得鼻咽癌组织容易通过这些途径破坏颅底骨质,侵入颅内和侵犯脑组织。
肿瘤组织向两旁和后方侵及咽侧间隙和咽后间隙,晚期肿瘤可以侵及颞下窝、眶尖、眼眶、上颌窦、颈椎、椎管内等[1]。
淋巴结转移是鼻咽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约有60%以上的患者是以颈部肿块就诊的[1,2]。
整个颈部淋巴引流区包括咽后淋巴引流区都是鼻咽癌的亚临床范围。
因此,鼻咽癌的临床靶区大,包括从颅底上方至锁骨下缘的区域;而且靶区极度不规则。
常规照射技术不能很好地满足鼻咽癌放射治疗的临床需要。
头颈部的生理功能有:中枢神经系统、语言、视觉、听觉、味觉、咀嚼及进食、呼吸功能、美容等,其中许多器官、系统的组成成分对放射线敏感或由于其受到损伤后会带来重要功能的丧失,而成为放射治疗处方剂量的限制性因素。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最常见的后遗症如腮腺功能损伤导致口干和放射性龋齿;咀嚼肌和颞颌关节损伤后导致张口困难;皮肤、皮下组织损伤后的纤维化等。
这些器官、组织的功能下降或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7月30日
1
• 热点话题概述 • 诱导化疗的价值 • 复发鼻咽癌再程放疗进展 • PD-1/PD-L1的应用
2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 IARC)发布的 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鼻咽癌新发病例 86691例,死亡病例50831例,发病率约为1.2/10万,死亡率约为0.7/10万。
14
设计思路
中国10家中心 随机,平行对照 III期临床试验 初治,组织学 证实,非角化局 部晚期鼻咽癌 分期III-IVB期 (除外T3-4N0)
TPF方案诱导化疗+同 步放化疗组241例 TPF方案诱导化疗3个 周期)+同步放化疗(调 强放疗同步联合顺铂 化疗100mg/m2,q3w)
单纯同步放化疗组239 例 (调强放疗同步联合
实际治疗计划是在 Siemens Syngo系统 上设计的 剂量比较的控制计划 是从 Varian Medical Systems生成的
评估靶区覆盖率:Dmin
Dmax D1 D2 D50 D95 D98和D99 评估剂量均一性和一致 性 评价OAR:Dmean D1 和 Dmax
30
病例特点
31
28
调强碳离子放疗优化复发鼻咽癌放疗计划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cology, Shanghai Proton and Heavy lon Center, Fudan University Cancer Hospital
29
设计思路
10例局部复发的 NPC患者接受了 IMCT和IMRT计 划
19
鼻咽癌诱导化疗后缩小靶区体积剂量局部控制和晚期毒性研究
20
设计思路
2004.4-2008.4纳 入112例初治局部 晚期鼻咽癌分期IIIIVB期(III期76例 IVa-b期36例)
PF或TC方案诱导化 疗+同步放化疗组 (调强放疗同步联 合顺铂80mg/m2,
q3w)
主要终点: LRRFS 次要终点:局部失败模 式,远处无转移生存 期(DMFS),总生存 期(OS)和晚期毒性。
靶区剂量
32
危及器官剂量
33
34
35
36
结论 与MRT相比,IMCT在治疗局部复发性鼻咽 癌时显著降低了危及器官的剂量,同时保证了 靶体积的剂量覆盖范围 这一特征对大剂量照射过的患者尤为重要
37
复发性鼻咽癌的质子再程放疗临床结果
38
设计思路
2015.2-2018.10 纳入17例复发 鼻咽癌患者
4
1、诱导化疗可以延长再次放疗间隔时间,有效缩小肿瘤,便于放疗计 划设计,保护正常 组织,但是至今仍无生存获益证据。 诱导化疗相对 于单纯同步放化疗是否有获益? 2、局部复发仍是当前鼻咽癌的治疗难点,复发后再程放疗是否有进展? 3、当前热门研究的PD-1/PDL-1抑制剂,对复发肿瘤靶 区加上患者特异性边 界,具体边界取决于 肿瘤侵犯、肿瘤位置、 危及器官的邻近程度、 既往辐射剂量。 无选择性淋巴结照射。
评估毒性和患者治疗 依从性。 估算局部控制(LC) 和总体生存期(OS)
39
临床病例特征
40
临床随访
中位随访时间为10个月。18m OS和LC率分别为54.4%和66.6% 当排除姑息治疗的患者时,其余16例患者的18月OS和LC机率分别为59.3%和 72.9%
和安全性
8
基线特征
9
临床随访
10
临床随访
11
毒副反应
12
结论
顺铂同步放疗基础上联合吉西他滨加顺铂方案诱导 化疗可改善局部高危鼻咽癌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 与标准治疗相比,该方案可以提高4.3%的3年生 存率,但急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高
13
TPF 诱导联合CCRT改善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生存期
多中心、随机、期临床研究: T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对比单纯同步放化疗
5
• 热点话题概述 • 诱导化疗的价值 • 复发鼻咽癌再程放疗进展 • PD-1/PD-L1的应用
6
GP方案诱导化庁在鼻咽癌中的意义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cology,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7
设计思路
多中心,随机 ,平行对照期临
21
临床病例特征
22
诱导后靶区 体积变化
23
研究结果
24
复发失败模式
鼻咽癌免疫治疗
25
毒副反应
26
结论
根据诱导化疗后缩小的肿瘤体积勾画靶区包括 GTV和CTV可以获得产生良好的长期局部控制, 减少了 LANPC患者的边缘和外野复发,减轻了 晚期毒性。
鼻咽癌免疫治疗
27
• 热点话题概述 • 诱导化疗的价值 • 复发鼻咽癌再程放疗进展 • PD-1/PD-L1的应用
根据2017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鼻咽新发病例估计为 4.46万例,死亡病例2.42万例。死亡病例约占全球鼻咽癌全部死亡病例的40%。
3
目前,鼻咽癌5年生存率已达80%左右,IMRT时代LR率5%~10% 左右, RR率5%左右。 鼻咽癌复发定义为首诊鼻咽癌根治性治疗后 6个月,复发存在明显的时间规 律性,50%左右2年内发生,80% ~90%在疗后5年内,5年以后极少发 生。 临床上根据复发部位与放疗剂量关系,即是否在照射靶区范围内,分为野内 复发、边缘复发及野外复发。 研究表明复发主要为野内复发,占50%~72%, 边缘复发和野外复发相对较少。
床试验 中国12家中心 2013年12月2016年9月,招
募480名患者
诱导化疗组242例GP 方案诱导化疗3个周期 +同步放化疗(调强放
疗同步联合顺铂 100mg/m2,q3w)
标准疗法组238例 同步放化疗(调强放疗
同步联合顺铂化疗 100mg/m2,q3w)
主要终点:无复 发生存期
次要终点:总生 存期 治疗依从性
顺铂化疗 100mg/m2,q3w)
主要终点:无失败 生存期 次要终点:总体生 存期,无远处转 移生存期、无局 部区域复发生存 期
15
基线特征
16
临床随访
17
毒副反应
18
结论
T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可显著改善局部 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生存 联合治疗可诱导急性毒性反应,但不增加晚期毒性 反应 T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 咽癌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