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射治疗的远期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单纯放疗与化放疗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远期疗效观察

单纯放疗与化放疗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远期疗效观察

单纯放疗与化放疗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远期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比较诱导化疗综合放疗与单纯放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远期生存的影响。

方法:病理确诊的ⅲ、ⅳa期鼻咽癌90例随机均分为化放组和单放组,化放组用含cisplatin为主的联合方案诱导化疗2个疗程后1周内开始放疗,其中采用dfp、tfp方案化疗23例,采用pf、pfb、efp方案化疗22例。

两组采用的放射治疗技术基本一致。

结果:化放组与单放组3年、5年累积转移5例、9例和7例、15例;累积复发10例、14例和13例、14例;化放组无转移3年、5年生存率(dmfs)88.9%和82.2%;无复发生存率(rfs)75.6%和67.8%;单放组3年、5年dmfs 72.2%和65.6%;3年、5年rfs 71.1%和64.4%。

两组3年、5年rfs无差异(p=0.089,p=0.076),而3年、5年dmfs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29,p=0.024)。

诱导化疗以含紫杉醇类的联合方案(dfp,tfp)较经典的fp,fbp,efp方案疗效为优(3年、5年dmfs p=0.019;p=0.022)。

但前组群ⅲ,ⅳ度急性口腔黏膜炎和白细胞下降明显高于后组群(51.1%vs30.2%,p=0.018;34.0%vs14.0%,p=0.07)。

在gcsf等支持下不良反应尚可耐受,无治疗相关死亡、过敏、终止或需降低放化疗剂量的病例。

无后期放疗需推迟进行的病例。

结论:诱导化疗综合放疗组较单纯放疗组能明显降低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远处转移率,但两组rfs无差异。

诱导化疗系列方案中dfp、tfp方案较经典的fp、fbp、efp疗效为更优。

关键词鼻咽癌疗法放射疗法治疗疗效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163鼻咽癌单纯放疗后的5年生存率约60.0%左右[1],其中ⅲ、ⅳa 期鼻咽癌的3年生存率仅46.0%。

随着鼻咽癌高发现场依据不同的tnm分期预后采用不同的个体优化治疗方案的推出,对提高ⅲ、ⅳa 期鼻咽癌的无转移生存率提供了可能[2,3]。

鼻咽癌射波刀治疗案例及效果

鼻咽癌射波刀治疗案例及效果

鼻咽癌射波刀治疗案例及效果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世界上80%的鼻咽癌患者在中国。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首位。

而让鼻咽癌患者最畏惧的,莫过于治疗后的一系列“并发伤”:口干、张口困难、在通过放疗延长生命的同时,生活质量也降到了谷底。

然而,来自最新放疗技术射波刀放射治疗鼻咽癌的一组研究结果显示,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为越来越多的专家所认同。

来自烟台射波刀中心的王义善专家为我们讲解了一例有关于射波刀治疗鼻咽癌的案例:——来自烟台107射波刀中心患者:李某,女性,45岁。

大连人症状:2013年初因左侧颌下淋巴结肿大,穿刺活检考虑炎症,在当地卫生院行抗炎治疗后有所好转。

半年后又因左侧中上颈部多个大小不等肿物,大者直径2厘米,质硬,无压痛,活动度差,自行抗炎、针灸、中医偏方等治疗,未见明显好转。

2013年12月因左耳闷胀堵塞、听力下降、吞咽及颈部运动受限,到当地医院行鼻咽镜活检。

确诊:病理诊断为低分化鼻咽鳞癌;进一步行头部MRI提示:鼻咽癌,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

治疗:为患者实施射波刀放疗。

转移性淋巴结(GTVnd)处方剂量70Gy/33F,高危区(CTV1)62Gy/33F,低危区(CTV2)55Gy/33F。

TOMO治疗1个月后,转移性淋巴结消退;而急性反应中,皮肤、口腔黏膜均为1级,至放疗结束后1年,都未出现≥2级口干。

复诊:2014年6月进行复诊,并未出现新的肿瘤病灶,各项指标均正常。

射波刀治疗鼻咽癌的效果——摘自全国射波刀肿瘤无创诊疗中心官网射波刀是非常典型的放疗设备,到中国今年是第10个年头,局部肿瘤方面,肺癌是做的最多的,有专业人士统计,到2014年为止用射波刀治疗的肺部肿瘤达700余例,其中早起的肺癌200例,那么从前期总结过病人的资料来看,70岁以上居多,身体条件较差,不能用手术治疗,包括微创手术。

我们采用射波刀治疗,三年的局部控制率达到90%左右,三年生存率70%左右,结果比较好。

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的远期疗效分析

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的远期疗效分析
李 金伟① 李 小波② 肖 海② 王 蓉② 温 盛瑛①
摘要 目的 : 探讨鼻咽癌后程加速超 分割 的远 期疗效及 并发 症。方法 : 对2 0 0 5 年l 2 月至 2 0 0 8 年5 月江西省赣 州 I 市肿 瘤医院 收治确诊 为鼻咽癌 的5 8 例初 治患者 , 随机 分为后程加 速超分割放 疗组( 研 究组 ) 和常规分割放 疗组( 对 照组) , 两组 开始 均照射 1 次/ 天, 2G y / &, 5 天/ 周, 4 0~5 0G y 后, 研 究组鼻咽部放疗 2 次/ 天, 1 . 5G y / &, 间隔> 6 h , 天/ 周, 总剂量 7 3 一 一 7 6 G y ; 对照组鼻咽部仍 按 常规分 割放疗方 法 , 放 疗至7 0~ 7 6G y 。总剂量相近 , 总疗程 缩短 0 . 5—1 . 5 周。结果 : 研究组 、 对照组 5 年鼻 咽肿 瘤局控率分别
J i nwe i LI , Xi a ob o LI , Ha i XI A O , Ro ng W AN G ,S he n gy i n g W EN
C o r r e s p 0 n d e n c e t o : J i n we i L I ; E — ma i l : 3 7 2 6 6 4 0 3 1 @q q . c o m
为8 6 %( 2 5 / 2 9 ) 、 5 9 %( 1 7 / 2 9 ) , 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P = 0 . 0 2 1 ) 。研 究组 晚期放射 损伤发 生率 比对照组 稍增加 , 但 差异无 统计学意
义。结论 :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 疗能提 高鼻咽癌 的局控 率 , 远期并发症 未明显加重 。
关键 词 鼻 咽肿 瘤 放射 治疗 分次剂量 远期疗效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与评估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与评估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与评估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种相对较少见但较为恶性的头颈部肿瘤。

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和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特点,治疗鼻咽癌通常采用综合治疗,其中放射治疗是治疗鼻咽癌的关键手段之一。

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是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获得最佳疗效并最大限度减少危害的重要步骤。

下面将对鼻咽癌的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以及评估过程进行探讨。

一、放射治疗计划设计1. 患者评估和分期放射治疗计划设计的第一步是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合理分期。

这包括对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MRI、CT等)、病理检查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以确定肿瘤的位置、分期、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信息。

2. 靶区划定根据鼻咽癌的位置及其淋巴结转移规律,需要合理划定治疗的靶区。

一般来说,放射治疗的靶区包括原发肿瘤灶、颈部淋巴结区域等,同时还需避开关键器官(如脑干、眼球等)。

3. 剂量分配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剂量的分配。

根据肿瘤的大小、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患者的整体状况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剂量分配方案,确保肿瘤组织受到足够的放射剂量,同时尽量避免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伤害。

4. 照射技术选择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选择合适的照射技术对于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常用的照射技术包括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ation therapy,SRT)、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等。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照射技术,可以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提高治疗的精确性和疗效。

5. 治疗计划评估完成放射治疗计划设计后,需要进行治疗计划的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剂量分布、靶区覆盖情况、剂量与毒副作用之间的平衡等。

通过评估,可以进一步优化治疗计划,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和患者的安全。

二、放射治疗计划评估按照治疗计划的设计,进行放射治疗后,有必要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

调强放射与常规放射治疗照射技术在鼻咽癌治疗中疗效对比

调强放射与常规放射治疗照射技术在鼻咽癌治疗中疗效对比

调强放射与常规放射治疗照射技术在鼻咽癌治疗中疗效对比摘要】目的:了解调强放射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8例鼻咽癌病患作观察组,行调强放射治疗;另选取28例作对照组,行常规放射治疗,对比各自治疗结局。

结果:(1)观察组、对照组病患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9.28%、71.4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2)观察组病患疗后发生口干、皮肤等急性不良反应的病例数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调强放射与常规放射治疗照射技术均可用于鼻咽癌治疗,但调强放射效果显著,更具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调强放射;常规放射;鼻咽癌【中图分类号】R7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8-0135-02鼻咽癌因解剖结构复杂且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主要采用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又分为常规放射与调强放射两种。

其中常规放射治疗可能会因剂量分布不均而伤及正常组织,诱发远期并发症。

而调强放射(IMRT)治疗照射技术的出现则较好的弥补了常规放射治疗的不足。

为了进一步了解调强放射与常规治疗照射技术的效果,本文对这两种治疗方法展开了对比研究,现将比较过程与结果作如下汇报: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从2012年6月至2016年5月浙江衢化医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中随机选取56例按照床位单双号顺序分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其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30~71岁,平均(61.2±0.5)岁,病理类型:鳞癌31例,未分化癌25例;TNM分期:Ⅱ期39例,Ⅲ期17例,两组病患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放射治疗。

协助病患取仰卧位,模拟定位后使用常规分割剂量给予放射治疗,照射剂量为2Gy,5次/周,先取面颈联合大野与下颈部前切线野,照射剂量达36Gy,再依次为脊髓、脑干,最后为鼻咽部,照射至总剂量为66~76Gy,淋巴结转移灶总剂量为60~68Gy,颈部预防照射总剂量为52~56Gy。

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

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

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在放疗治疗中,合理的剂量和治疗时间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非常重要。

本文将讨论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的相关问题。

一、鼻咽癌的放疗剂量放疗剂量是指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的放射线剂量。

对于鼻咽癌的放疗剂量,通常采用总剂量和每次剂量两个参数来描述。

1. 总剂量:总剂量是指在整个放疗周期内给予患者的放疗总量。

鼻咽癌的总剂量一般在70-80Gy之间,根据鼻咽癌的分期和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调整。

总剂量的确定既要保证肿瘤的控制,又要尽量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

2. 每次剂量:每次剂量是指每次放疗给予患者的放射线剂量。

鼻咽癌的每次剂量一般在1.8-2.2Gy之间,每周给予5次。

每次剂量的选择要综合考虑肿瘤的敏感性、患者的耐受性以及正常组织的防护。

二、鼻咽癌的放疗治疗时间放疗治疗时间是指完成放疗所需的天数。

鼻咽癌的放疗治疗时间一般较长,治疗周期在6-8周左右。

放疗治疗时间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疗效和副作用。

较短的治疗时间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增长,但可能会增加正常组织的损伤。

较长的治疗时间可以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但容易造成肿瘤的抵抗性增加。

因此,治疗时间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肿瘤的分期和位置等因素。

三、放疗剂量与治疗时间的关系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密切相关,在合理控制剂量的前提下,适当延长治疗时间可以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长的治疗时间可能增加肿瘤的抵抗性,减少治疗效果。

因此,在制定放疗方案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对于早期鼻咽癌,适当控制总剂量,缩短治疗时间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而对于晚期鼻咽癌,较高的剂量和适当延长治疗时间可以增加治疗效果。

总之,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的选择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

合理的剂量和治疗时间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在制定放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肿瘤的特点以及正常组织的防护。

鼻咽癌不均等分割放疗的远期疗效

鼻咽癌不均等分割放疗的远期疗效

肌松药 残亲作用 , . 可 . 重呼啦抑制 呼吸频率 和镇静评分 能
够 反映呼吸抑制的情况 , 阿片类药的呼吸抑制 多首要 表现 为 呼吸频率变慢 , 镇静评 分过大时应密 切注 意呼吸抑制 发生 的 可能 F组 中芬太尼的浓度 为 0 O n mL而 D组舳浓度 为 2 , 00m . 1 mI 且 n组 的平均用 药量 为 ( 5 0 5 ) bh , 而 I2 0 m ;, 含芬太尼为 (2 5=5 g h 比 F组 少 , 联 合应用 曲马 多 1 h . / 故
恶心 和呕吐是麻醉和手术后 的常见并发症 . 阿片类药物 可直接刺 激第 四脑 室化 学感 受 医 ( T ) 兴奋 延髓 呕 吐 中 CZ ,
( .2 0 0 8±0 1 n h 用 量 远 远 小 于 芬太 尼 的擐 大剂 量 00) .
( .5 h一1 0 1m l 全酃 病 例的  ̄ S评 分均在 5分 1 . A
3 % 大剂量氟 哌利多 能引起 镇静过 度 , 【1 使患 者 昏睡 ; 还 可能发生焦虑 、 静坐不能丑 椎体外 系症状 . 术后恢 复有一 对 定的影响 , 故 推荐小剂量为宜
及镇静 蚊果较 好 令人 满意。但 由于个体差 异 , 有时并 不能
满足一部分病人 的镇 痛要求 . 特别是术后初始 的几小时 内是 病人疼痛最剧烈 的时候 . 用药量 较 多 , 人可 在一定 f 间隔 病 j 句 时间后 自控 给药 , 达满意镇痛 效果 P A的最严重并发症是可以弓 起致命 的呼 吸抑制 , 太 C i 芬 尼 过量 有呼吸抑制之嫌 , 同时由于全麻术后 的吸人麻醉药及

者. 首次颈切 线 6 y 休 息 2天 , 后 掰天 1 5 y连 续 放 射 G, 然 .G 4. d 接着再次大剂量 ( G ) 复史替 5用 , 6 y反 周剂 量 1G ,5d y3 2 1 5次 总肿瘤量 6 c 常 规分割纽 : 咽部 每天 2 y 每刷 6 0y 鼻 C , 次 , 6 7周 , 共 ~ 周剂量与总剂 量间 均 等分割组 有颈部淋 巴结转移者 同样每次颈切线 2 y 每 天 1 , G, 伙 每周 6次 . 剂 周 量与总刺量均 同不均等分割组

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加放疗治疗的效果观察

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加放疗治疗的效果观察
维普资讯
浙江实用医学 2 0 年 4 02 月第 7 卷第 2 期

诊 治分 析 ・
晚期鼻咽癌诱 导化疗 加放疗治疗
的效 果 观 察
浙江省肿瘤医院( 102 胡福军 302 ) 为了改善晚期鼻咽癌放射治疗疗效羞的现状 . 探索诱导化疗在 鼻咽癌治疗 中的作 用 . 笔者对 7 8 例晚期鼻咽瘕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现将取得 的远
总生存率、 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 5 下转第 12 0 页)
维普资讯
12 0
lr ei ̄ M lle ̄ Am , . . № 'a l  ̄ xi 、 () 术后 预 防性使 用 抗 菌药
物 ;3 术前 插 胃管 , 防术 中误 伤 肠 腔 而 作 肠 腔修 () 以 补切 除 及术后 腹 胀 ;4 术 后使用 有效 腹 带 。 () 参 考 文 献
天。3 天为 1 程, j 疗 第 5天重复, 化疗后休息 1 周 开始放疗, 放疗方法、 剂量与对照组相似。 13 疗 效及毒副反应 化疗评价采用 UC . I C推荐 的实体瘤客观疗效指标 , 毒副反应采 用 WH O毒性
分级标准 , 咽原发灶检查 采用鼻咽 间接镜 , 鼻 鼻咽 光导纤维镜及化疗前后鼻咽 C , T 标准见文献…。疗 前详细记录原发 肿瘤 范围 、 形态 和大 小, 以及颈 转
鞋合组 3 例经诱导化疗 的 9
表2 9 3 例诱导 化疗结果
或 1 K X线垂 直照射 。每周 照 5次 , 8 v 0 每次 18 .— 2 Y 原发灶肿瘤量 6 7G t — . 周 , G, 9 5 Y 75 颈部根治 7
23 两组各种生存情况比较 .
联合组, 放疗组 5 年
移淋 巴结大小 , 质地和数 目。做鼻咽、 颅底、 咽旁 问 隙 c 确定肿瘤范围。治疗 中每周记录肿瘤消退情 T 况, 治疗前后均查 血常规及肝 肾功能 , 疗中每周复 查血常规 1 次 , 2 并观察记 录 口腔粘膜 , 消化道等 副反应 。化疗的疗效评定分完全缓解 (R 、 c )部分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单位: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吉林省肿瘤医院
的最重要进展之一,它可以根据肿瘤的不同形状,将放射剂量 较均匀地分布于靶区,对鼻咽癌患者的放疗具有较高的精准 性。 2 结果
显著 61 例, 良 好 121 例, 无 效 7 例, 总 有 效 率 为 96. 30% 。 3 讨论 3. 1 鼻咽癌放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根治性放疗的适应证 ( 1) 根治性放疗的适应证: 全身状况中等以上者; 颅底无明 显骨质破坏者; CT 检测鼻咽旁无或仅有轻、中度浸润者; 颈 淋巴结最大直径 < 8cm,活动,尚未达锁骨上窝者; 无远处器 官转移者。 ( 2) 姑息性放疗的适应证: KS 分级 60 分以上; 头痛剧烈,鼻咽有中量以上出血者; 有单个性远处转移者或颈 淋巴结转移大于 10cm。 ( 3) 放射治疗禁忌证: KS 分级 60 分 以下; 广泛远处转移者; 合并急性感染病者; 放射性脑脊髓损 伤者 3. 2 鼻咽癌患者放疗射线的选择 鼻咽癌患者病灶位置较深, 且病灶被软骨质组织包围,在选择治疗用放疗射线时,应选择 穿透力较强的放射线,如加速器内置剂量大、分布均匀,可以 有效减少病灶周围组织受损,治疗效果较好。 3. 3 鼻咽癌患者放疗剂量、时间 鼻咽癌患者放疗要按治疗 方法 选 择 适 应 的 剂 量 及 放 疗 时 间。连 续 治 疗 法,5 次 /周, 2Gy / 次,总剂量 60 ~ 70Gy。分段治疗法,将疗程分为 2 段,5 次 / 周,2Gy / 次,每段剂量 30 ~ 35Gy。超分割放疗法: 2 次 / d,1. 2Gy / 次,总剂量 66 ~ 70Gy。外照射及后装治疗法,外照 射 50 ~ 60Gy /40d,后装治疗 1 次 / 周,8 ~ 10Gy / 次,总疗程 3 次。 3. 4 鼻咽癌患者放疗照射野的设计 鼻咽癌患者的放疗照射 野,需要将鼻咽部及其邻近窦腔、间隙、颅底以及颈部包括在 内。照射野之间应避免使用剂量重叠或遗漏。原则上各病灶部 位应同时开始照射,如患者出现严重头痛、鼻出血等,可以先 用小野进行照射以减轻症状,然后按全面的布野照射。 3. 5 鼻咽癌放疗疗效 对鼻咽癌患者进行放疗治疗,5 年生 存率可达 50% 。早期鼻咽癌,无鼻咽腔外侵犯、无颈淋巴转 移者,治,陈传本,等 . 95 例老年鼻咽癌患者单纯放疗远
·100·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January 2013,Vol. 6 No. 1C
·诊治分析·
鼻咽癌放射治疗的远期疗效分析
张永昶
【摘要】 目的 观察鼻咽癌放疗的远期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选取 2008 年 1 月—2011 年 12 月我院收治 的 189 例鼻咽癌患者,观察放疗的远期疗效。结果 显著 61 例,良好 121 例,无效 7 例,总有效率为 96. 30% 。结论
鼻咽紧连人体其他重要器官,外科手术并不是治疗鼻咽癌
临床合理用药 2013 年 1 月第 6 卷第 1C 期
·101·
患者的首选。由于鼻咽癌早期肿块较小,且未发生扩散,所以 临床上一般采用放疗治疗鼻咽癌患者,放疗可以快速清除肿瘤 细胞,是目 前 最 有 效的治疗手段,放 疗 后 5 年 生 存 率 约 为 34% ~ 53% 。放射治疗可根治鼻咽癌早期病变,且后遗症甚 少,对晚期病变也可取得良好的姑息疗效,对已有远处转移的 可起减轻患者痛苦,个别单发性肺或骨转移放疗后,患者也可 长期生存。因此,放疗治疗鼻咽癌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 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采取积极有效的放疗手段,严格监控各项生命指证、规范放疗等是鼻咽癌患者恢复健康的关键。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治疗; 治疗结果 【中图分类号】 R 739. 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 - 3296 ( 2013) 01 - 0100 - 02
鼻咽癌是指发生在患者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 瘤[1 - 3],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占我国耳鼻咽喉恶 性肿瘤之首。临床症状表现为: 鼻塞、涕中带血、耳闷堵感、 听力下降、复视及头痛等。由于鼻咽癌患者大多对放射治疗具 有中度敏感性,因此,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 法。现将笔者的鼻咽癌放疗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08 年 1 月—2011 年 12 月我院共收治鼻咽 癌患者 189 例。其中,男 105 例,女 84 例; 年龄 39 ~ 73 岁, 平均 56 岁。 1. 2 诊断 1. 2. 1 鼻咽纤维镜检查 鼻咽纤维镜是可以弯曲的软性光导 纤维镜,其从患者鼻腔导入,可以细致、全面地观察患者鼻咽 部,可进行照相、录像及活检,是检查鼻咽部最有效的现代工 具。 1. 2. 2 CT 检查 CT 扫描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不仅可以显示 患者鼻咽部表层结构的改变,还可以显示患者鼻咽癌向周围结 构及咽旁间隙浸润的情况,对颅底骨质及向颅内侵犯情况亦显 示的比较清晰及准确。 1. 2. 3 核磁共振检查 核磁共振检查对患者鼻咽软组织的分 辨率高于 CT 检查,其可以确定肿瘤的部位、范围及对邻近结 构的侵犯情况。可以鉴别放疗后组织纤维化和复发情况,对放 疗后复发的鼻咽癌,核磁共振检查具有重要作用。 1. 3 治疗方法 1. 3. 1 腔内近距离放疗 常用的放射源有 192 铱、137 铯等, 近距离放疗既可增加靶区的局部放射剂量,又可减少周围正常 组织的放射损伤。近距离放疗通常作为外照射的补充放疗,对 鼻咽部局限性浅表病灶的局部控制率,比常规的单纯外照射有 一定提高。 1. 3. 2 伽马刀治疗 伽马刀是一种三维立体定向高能聚焦的 多束伽马射线治疗装置。将肿瘤精确定位后,可用大剂量的射 线一次性将肿瘤摧毁。而对周围正常组织损害很小。一般情况 小,伽马刀治疗适合治疗放,射治疗后复发的鼻咽癌病例。 1. 3. 3 三维适形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是近年来肿瘤放射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