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的制作及配方比
C30 掺减水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50 掺减水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2、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2-1.设计要求C50。
2-2.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根据JGJ/T55-2000;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fcu.k+1.645δδ为6MPafcu.k 为50 MPa由fcu.o≥50+1.645×6≥59.9(MPa)3、配合比基本参数的选择3-1.水灰比(W/C)根据JGJ/T55-2000计算W/C=a a f ce/(f cu.o+a a.a b.f ce)其中a a 为0.46、a b 为0.07f ce 为42.5*1.13=48.02MPa由此,W/C=0.36。
3-2.坍落度的选择根据该C50 配合比使用部位,查表,坍落度选为50~70mm。
3-3用水量选择(m wo):根据坍落度数值、结构钢筋密集程度,选用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用水量m wo选用195kg。
实际使用中,掺用宁波奥立赛建材有限公司OLS200型高效减水剂,掺量1.5%。
该减水剂减水率达10%以上,设计中考虑10%的减水率,故计算用水量为:m O=195*(1-0.1)=176kg。
3-4.水泥用量(Mco):Mco=176/0.36=489kg3-5.砂率的选择根据坍落度查表,砂率选为28%。
3-6.砂用量(Mso):根据试验选用每m3混凝土拌合物重量(Mcp)为2400kg,用砂量Mso=(Mcp-Mwo-Mco- Mc 外)*0.28 = 639kg3-7.碎石用量(Mgo):Mgo=Mcp-Mwo-Mco-Mso =1296kg3-8.配合比:根据上面计算得水泥:水:砂: 碎石:减水剂300 :162 :639 :1296 :3.001 : 0.54 : 2.13: 4.32 :1%4、调整水灰比:调整水灰比为0.48,用水量取为163kg,水泥用量为Mco=163/0.48=340kg,按重量法计算砂、石用量分别为:Mso=625kg,Mgo=1269kg5、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试用配合比1 和2,分别进行试拌:配合比1: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 300:162 :639 :1296 :3.00 kg/m3= 1: 0.54: 2.13 : 4.32 :1%;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 7 : 3.78 : 14.91 : 30.24:0.070kg; 拌和后,坍落度为70mm,达到设计要求;配合比2: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 340 : 163 : 625 : 1269 : 3.40 kg/m3= 1 : 0.48 :1.84 : 3.73 : 1%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 8 : 3.84 : 14.72 : 29.84 :0.08kg拌和后,坍落度仅45mm,达到设计要求。
水泥混凝土外加剂配方与制备

水泥混凝土外加剂配方与制备
生成的文章
1水泥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
水泥混凝土外加剂主要分为早期强度提高剂、水减剂、共混剂、内孔填充剂和耐久性改善剂等几种类型,它们都可以用来改善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密度和稳定性,提升抗侵蚀性,抗渗流、抗渗胀性能,从而满足更坚固、更耐用的结构物需求。
2水泥混凝土外加剂的配方
通常情况下,材料配方是以水泥基底硅灰外加剂设计的,水泥基底按照水泥:硅灰(质量比)的比例进行配料,要求水泥的种类、数量,硅灰的精度和质量等都有高要求。
然后根据水泥基底配好的材料结构,选择合理的稀释剂和外加剂进行配料处理,从而得到嵌硅外加剂。
常见的嵌硅外加剂有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醚醚酯、聚氨酯等,这些都可以用于改善水泥混凝土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
3水泥混凝土外加剂的制备
在制备水泥混凝土外加剂时,首先应该准备水泥和硅灰,调节用水,将水泥和硅灰混合在一起,以稀释剂将水减量到接近所需水量,接着将外加剂加入其中,并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从而实现最佳性能。
除此之外,需要对非水凝胶物质进行混合,达到均一分散性,以保证外加剂的有效性和岩漿的稳定性,最后加入灰泥作为融合剂,促进水
泥和外加剂的完美融合,实现最终水泥混凝土的稳定性、力学性和耐久性。
混凝土掺外加剂的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掺外加剂的配合比设计(一)外加剂配比在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或引气剂后,可以减少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节约水泥。
减水剂的掺量,以剂量(固形物)来控制,一般掺人占水泥重量的0.2%~0. 5%。
引气剂的掺量,用混凝土中的含气量进行控制。
掺人引气剂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在配合比设计中,应同时考虑因含气会降低强度和因含气降低用水量而提高强度这两个因素。
试验表明,含气量每增加1%,强度将降低5%左右。
为了不使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太多,含气量一般控制在2.5%~5.5%之间。
减水剂掺人量的确定,可以采取固定水灰比、固定坍落度、变化剂量的方法,分别成型抗压、抗渗、抗冻试件,然后选择一个既保证达到混凝土所要求的指标,同时水泥用量又最少的掺量为正式使用的掺量。
(二)掺合料配比混凝土使用的水泥标号,一般应满足2. O~-镶璧髹每2.5的条件。
如果使用的水泥标号过高,采用很大的水灰比就可以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要求。
但为了达到和易性的要求,又只能采用较小的水灰比,势必造成高标号水泥的浪费。
为此,就应该掺人一定数量的掺合料,以降低水泥标号,节约水泥。
其掺人量试验时可采用固定水灰比和坍落度,变化掺人量(占胺凝材料用量百分数)的方法。
然后绘制强度与掺量的关系曲线,并根据需要,成型适当数量的抗渗、抗冻试件。
试验时采用水灰比的大小,必须要能将混凝土的设计标号包括在内。
可能的话,应选若干个水灰比进行试验,以便在每一水灰比中选一掺量。
不同的水灰比有不同的掺量,但水泥用量不一定都相同。
其中水泥用量最少的加掺合料的配合比,就是应该选择的配合比。
配合比选出之后,都应该进行校核试验,根据校核试验成果再做必要的修正之后,才能提交施工使用。
在施工中,由于砂石含水及粗骨料各级超逊径的存在,实际配料时还需进行修正。
即砂石用量应按含水率大小相应增加一些,加水量则相应地减少一些。
每级石的用量也要按照超逊径百分数做相应的调整。
由上所述可知,采用试验法设计配合比,虽然比较科学和系统,但程序多、工作量大、历时长。
聚羧酸减水剂母液配方

聚羧酸减水剂母液配方聚羧酸减水剂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添加剂,可以显著降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聚羧酸减水剂母液是聚羧酸减水剂的一种浓缩形式,通过稀释后添加到混凝土中起到减水增稠的作用。
本文将从配方的角度介绍聚羧酸减水剂母液的制备方法及其配方的调整。
一、聚羧酸减水剂母液的制备方法聚羧酸减水剂母液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选择合适的聚羧酸减水剂,通常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施工条件来选择适当的减水剂。
其次,将聚羧酸减水剂加入到水中,并通过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最后,经过过滤和调整pH值等工艺步骤,得到聚羧酸减水剂母液。
二、聚羧酸减水剂母液的配方调整聚羧酸减水剂母液的配方调整是为了满足不同混凝土的使用要求。
在进行配方调整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减水剂用量:根据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和施工工艺,合理确定减水剂的用量。
减水剂的用量过多会导致混凝土流动性差,用量过少则无法达到减水的效果。
2. 凝胶时间:凝胶时间是指混凝土从开始搅拌到开始凝胶的时间。
根据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可以适当调整凝胶时间,延长或缩短凝胶3. 增稠效果:聚羧酸减水剂母液可以增加混凝土的黏稠性和塑性,提高抗渗性能。
在配方调整时,可以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和要求,调整增稠效果。
4. 其他性能调整:聚羧酸减水剂母液还可以通过添加其他助剂来调整混凝土的性能,如增加抗裂性能、改善耐久性等。
聚羧酸减水剂母液的配方优化是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效果。
在配方优化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减水效果与黏稠性之间的平衡:减水剂的添加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胶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但是减水剂的添加也会使混凝土的流动性增加,降低混凝土的黏稠性。
因此,在配方优化时,需要平衡减水效果和黏稠性,以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
2. 凝结时间的控制:凝结时间的控制是为了满足不同施工工艺和混凝土的要求。
在配方优化时,可以通过调整凝结时间来适应不同的施工条件。
减水剂配方

普通减水剂一.配方二.配置方法:1.把淀粉放入搅拌机中,加水搅拌15分钟,将淀粉湿润。
2.用硫酸对淀粉进行磺化。
首先,用硫酸总量的16%将淀粉调成酥状,加入硫酸总量的22%将淀粉调成面团状,搅拌15分钟;加入硫酸总量的15%,搅拌15分钟;加入硫酸总量的18.4%,搅拌15分钟;加入余量的硫酸,搅拌15分钟,磺化完成。
3.把经磺化的淀粉放入中和罐内,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将经磺化的淀粉中和至中性。
4.再加入余量的水,即成本减水剂。
三.产品特点:本产品原料易得,加工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产品质量优良,减水效果与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相当。
四.产品技术性能1.减水率可达25~30%。
2.3d~28d强度可提高20%~40%3.节约水泥15%~20%4.塌落度可由50mm提高到250mmFDN-200高效减水剂一.配合比二.配制方法:1.先将精萘送入磺化反应釜中,并升温至140℃后,开始加入硫酸,不断搅拌,保持温度在155~165℃,进行磺化反应2小时,得到总酸度为28%~32%的反应物。
2.然后将反应物温度降到100℃,缓慢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水解反应,加水时应不断搅拌(时间约为402分钟)最后总酸度应控制在24%~27%。
3.完成后,再将反应物升温至130~140℃,边搅拌边缓慢加入甲醛,进行缩合反应。
4.在甲醛加完后,还要保温30~40分钟,取出反应物放入中和槽,将氢氧化钠和石灰乳(事先用石灰和水配好,PH为7~9)加入。
5.最后将析出的沉淀过滤,烘干,即得米黄(棕)色粉状产品。
聚羧酸盐系高效减水剂一.配合比二.配置方法:1.在20%总水量中加入丙烯酸、苯乙烯、25%的丙酮、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60%的过硫酸铵,得到混合单体。
2.将剩下的水、引发剂、丙酮和马来酸酐在反应釜中搅拌升温到85℃加入1/3的混合单体,1.5小时后加入剩下的混合单体,保温反应2小时,冷却到40℃。
3.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6至7,得到固含量16%左右的产品。
一方混凝土用几公斤减水剂?混凝土减水剂用量配比

一方混凝土用几公斤减水剂?混凝土减水剂用量配比
减水剂可以增加混凝土强度,减少水的使用量,是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外加剂。
不过一方混凝土用几公斤减水剂呢?混凝土减水剂用量配比是多少呢?接下来和我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方混凝土用几公斤减水剂?
一方混凝土具体需要添加多少减水剂,是需要根据建筑施工要求来的,不同的混凝土标号外加剂的掺量不同。
通常低标号掺量是1.8%~2.2%,一方混凝土需要用到5~7kg的减水剂。
通常减水剂的掺量是混凝土的1.5%~2%,一些大型工程的掺量通常是1%~1.2%。
需要注意的是,减水剂的类型不同,也会影响到掺量。
目前市面上有普通减水剂和高效减水剂,配比通常在1%~2%左右。
减水剂的具体用量,是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要求、施工材料来决定的,正常的减水剂使用量是混凝土的1.5%~2%左右。
注意混凝土减水剂不能过量添加,如果过量添加,会导致混凝土坍落度过大,容易导致混凝土离析、泌水和板结。
各种混凝土外加剂复配配方

各种混凝土外加剂复配配方混凝土是一种复杂的建筑材料,由水泥、砂、石料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常常需要添加一些外加剂。
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流动性和凝结时间等特性。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复配配方。
1.加速剂配方:加速剂是一种能够加快混凝土凝结和硬化过程的外加剂。
常见的加速剂有硫酸钙、氯化钠、氧化钠等。
加速剂的配方通常包括硫酸钙0.5-3%,氯化钠0.2-2%和氧化钠0.05-0.2%。
2.减水剂配方:减水剂是一种能够降低混凝土水灰比的外加剂,从而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
常见的减水剂有脱水蔗糖、木聚糖醚等。
减水剂的配方通常包括脱水蔗糖0.1-0.3%和木聚糖醚0.05-0.15%。
3.强度剂配方:强度剂是一种能够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外加剂。
常见的强度剂有聚合物乳液、硅酸盐水泥等。
强度剂的配方通常包括聚合物乳液10-20%,硅酸盐水泥5-10%和普通水泥75-85%。
4.抗裂剂配方:抗裂剂是一种能够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外加剂。
常见的抗裂剂有聚合物纤维、玻璃纤维等。
抗裂剂的配方通常包括聚合物纤维0.1-0.3%和玻璃纤维0.05-0.1%。
5.延缓剂配方:延缓剂是一种能够延缓混凝土的凝结和硬化过程的外加剂。
常见的延缓剂有缓凝高岭土、脱水卤石等。
延缓剂的配方通常包括缓凝高岭土2-4%和脱水卤石0.1-0.3%。
6.化学膨胀剂配方:化学膨胀剂是一种能够使混凝土产生膨胀和增加体积的外加剂。
常见的化学膨胀剂有碱式硅酸盐、钙硫铝酸盐等。
化学膨胀剂的配方通常包括碱式硅酸盐1-3%和钙硫铝酸盐0.05-0.2%。
以上所述只是常见的混凝土外加剂复配配方示例,不同的工程和混凝土性能要求可能需要不同的配方。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和复配配方,并进行试验验证。
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标准

H2O≤3
镁及碱金属≤1%
水不溶物≤0.5
因本品加速钢筋锈蚀,故应注意将混凝土捣实,保护层有足够厚度,用亚硝酸钠作阻锈剂
钢筋混凝土<1%;素混凝土<3%
氯化钠NaCl
白色晶体
NaCl≥95%
相对密度=2.165
水中最大溶解度为0.3㎏/L
冰点-21.2℃
单掺时早强增长不明显,与CaCl2复合为1:2复盐使用时,掺量不超过混凝土用水量10%
减水率17%,或增大坍落度150~200㎜;3d强度提高30%,28d强度提高25%;气温30℃时,缓凝4~7h
0.5
HL-202缓凝高效减水剂
主要成分木钙及萘磺酸盐,粉剂
减水率10%~25%,或增大坍落度3倍;3d强度提高20%~80%,28d强度提高15%~50%
1.5~2.0
糖蜜减水剂(缓凝型)
主要成分糖蜜,棕黄色粉状物,水不溶物<5%,pH≥13,净凝流动度较基准高25%
初凝延缓120min,提高坍落度1倍数;减水率7%~10%,3d强度提高25%,28强度提高20%;降低干缩15%,提高抗渗1倍
0.1~0.2
HL401表面缓凝剂
主要成分磷酸钠等,液态,在+2℃以上使用
涂于模板表面,3d内拆模,混凝土表面3~5㎜砂浆可剥离;不降低混凝土强度;不锈蚀钢筋
0.2~0.75
UNF高效减水剂
主要成分β-萘磺酸盐,褐色粉状物, pH7~9,表面张力70~71×10-5N,水泥净浆流动度220㎜,硫酸钠含量≤30%
减水率15%~20%;3d强度提高50%~70%;28d强度提高16%~30%;节约水泥10%~15%;不锈蚀钢筋;适用于混凝土蒸养工艺
0.5~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制作配方比
混凝土外加剂:本体聚合技术(制作固体聚羧酸减水剂)
1、加热合成工艺配方及工艺流程
配方:
丙烯酸38kg+工艺水82kg;
巯基乙酸1.2kg+工艺水138.2kg;
双氧水3kg+工艺水117kg;
TPEG(大单体)360kg+工艺水260kg。
工艺流程:
将TPEG溶解液搅拌均匀,并使其温度保持在70℃,将高位罐中的丙烯酸溶液、双氧水溶液在3h内滴加完毕。
将高位罐中的巯基乙酸溶液在3.5h内滴加完毕,保温反应3h。
保温结束后,降温至40℃既得成品。
2、常温合成工艺配方及工艺流程
配方:
丙烯酸27kg+工艺水73kg;
甲基丙烯磺酸钠4.8kg+工艺水45.2kg;
过硫酸氨3kg+工艺水46.4kg;
吊白块3kg+工艺水87kg;
已戊烯基聚氧乙烯醚360kg+工艺水350kg。
工艺流程:
将已戊烯基聚氧乙烯醚在80℃的水中充分搅拌溶解,搅拌均匀
并保持温度在30℃。
开启阀门将高位罐中的丙烯酸溶液、甲基丙烯磺酸钠溶液、过硫酸铵溶液、依次加入反应釜,充分搅拌10min,开启蠕动泵开始滴加吊白块水溶液3h之内滴加完毕,保温反应1h。
保温结束后,降温到40℃既得成品。
具体效果还需各位亲自验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