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输水调度方案研究
中线工程水量调度方案怎么写

中线工程水量调度方案怎么写一、引言中线工程水量调度方案的制定,是为了有效利用水资源,满足不同用水需求,保护水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将从中线工程的背景、水资源调度原则、水量调度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工程的水资源调度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中线工程的背景中线工程是指一种用于将一定区域内的水资源有效调配和分配的技术方案。
在中线工程水资源调度中,一般包括河流、水库、水渠等水体的水量分配,以满足农田灌溉、城市供水、工业用水等不同用水需求。
中线工程的实施需要综合考虑地区的水资源情况、地形地貌、气候等情况,同时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等方面的因素。
三、水资源调度原则1.均衡性原则:水资源调度应均衡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和不同用水需求的情况,力求实现水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合理利用。
2.可持续性原则:水资源调度应考虑到未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过度开采和过度消耗,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综合性原则:水资源调度应综合考虑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情况,协调各方利益,寻求最大化的综合利益。
4.合理性原则:水资源调度应根据水资源的性质、数量和分布情况,合理制定调度方案,确保水资源的最佳利用效益。
四、水量调度方案的制定1.水量测算:首先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充分的测算,包括水资源的来源、水量的分布情况、水质状况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调研和测算。
2.水资源调查:对当地的水资源、土地利用、水生态环境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当地的水资源状况和需求情况。
3.水利工程设计:根据水资源的调查和测算结果,制定相应的水利工程设计方案,包括水库、渠道、泵站等水利工程设施的设计。
4.水资源调度计划:根据水资源调查和水利工程设计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水资源调度计划,包括水量的分配、水源的衔接、水库的放水调度等方面。
五、水量调度方案的实施1.河流调度:根据实际情况,对河流的水量进行合理调度,确保不同地区和不同用水需求的公平分配。
《2024年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范文

《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篇一一、引言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其目标是通过水资源的大规模调配,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
这一工程的建设与实施,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分析其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以期为南水北调工程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资源现状及问题(一)受水区概况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这些地区水资源短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较大的压力。
受水区的经济结构以农业、工业为主,水资源的需求量大且稳定。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受水区的用水需求量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
(二)资源现状及问题目前,南水北调工程已经向受水区提供了大量的水资源,对受水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由于地理、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受水区的水资源分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地区水资源供应不足,存在严重的季节性、区域性缺水现象;同时,水资源的管理与利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水资源的浪费、污染等。
三、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及意义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的资源优化配置对于解决缺水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资源优化配置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受水区经济社会的用水需求;其次,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最后,资源优化配置还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南北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四、资源优化配置的策略与方法(一)策略为了实现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的资源优化配置,需要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强化水资源管理,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机制;二是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用水效率;三是加强水资源保护,防止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四是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水资源利用的科技水平。
(二)方法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一是建立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实时监测与调度;二是推广节水技术,鼓励使用节水设备与器具;三是加强水权交易市场建设,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四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与技术。
南水北调工程的50多种方案

南水北调工程的50多种方案一、调水路线选择方案1.内调北线:该方案主要依托京杭运河以及它的支渠,将长江流域、淮河流域以及其他华东地区的水资源引入华北地区。
2.中线调水:该方案主要是将长江水资源引入华北地区,通过建设一条长江干线水利工程实现。
3.以江引淮:该方案主要是依托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相通衔接,引江入淮,然后通过淮河将水资源引入华北地区。
4.西线调水:该方案主要是将西南地区的水资源通过引黄入渭的方式引入华北地区。
5.京杭泰调:该方案主要是以京杭运河和泰湖为基础,将长江和东南沿海河流的水资源引入华北地区。
二、输水工程方案1.开挖渠道:该方案主要是通过开挖渠道,将水资源从水源地输送到目的地。
2.建设隧道:该方案主要是通过建设隧道,将长距离的水资源输送到目的地。
3.建设引水坝:该方案主要是通过建设引水坝,利用地势高低差,将水资源输送到目的地。
4.修建水库:该方案主要是通过修建水库,储备水资源后再进行输送。
5.开发地下水资源:该方案主要是通过地下水的开采和利用,将地下水资源输送到目的地。
三、水质改善方案1.建设净化设施:该方案主要是在水源地和输水工程的途中,建设净化设施,对水资源进行净化处理。
2.水质防护设施:该方案主要是在输水工程沿线,设置水质监测点和防护设施,对水质进行保护和管控。
3.开展水质监测:该方案主要是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对输送的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4.提升水质标准:该方案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水质标准,确保输送的水资源符合相关标准。
四、生态环境保护方案1.生态恢复工程:该方案主要是在水源地和输水工程途中,开展生态恢复工程,修复受损生态环境。
2.生态调度方案:该方案主要是通过水资源的调度和管理,保护生态环境,确保输送水资源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3.生态补偿政策:该方案主要是建立生态补偿政策,对受损生态环境进行合理补偿,维护生态平衡。
4.生态修复工程:该方案主要是在输送水资源的目的地,进行生态修复工程,修复受损的地方生态环境。
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方案

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方案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三个部分。
其中,南水北调中线是最主要的一条水源调运通道,它起于济源市,止于北京市,北延至天津市、唐山市等地,南延至深圳、冀北、山东、河南、河北、北京等地。
南水北调中线的设计和规划经历了多个阶段和方案的调整与优化。
本文将重点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方案设计和实施情况,旨在深入了解其在解决水资源短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设计的初衷是从黄河水系引水,通过人工运输的方式,将丰富的长江水资源调拨到干旱的黄河水系流域,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规划和设计经历了多次修改和调整,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环节:1. 水资源勘测和论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规划设计,首先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水资源分布调研和勘测,明确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水资源分布情况。
此外,需要论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人工引水和区域水资源调度的影响,包括生态环境、水生态系统、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影响。
2. 转移工程的方案设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转移工程主要包括水源地取水、输水渠道和水库设计等方面。
在方案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资源质量等因素,提出合理的转移工程设计方案。
3. 环保、生态保护措施的设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需要提出一系列的环保和生态保护措施,确保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工程实施管理方案的设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需要制定详细的工程管理方案,包括工程建设的组织实施、技术规范执行、质量安全监督等方面的内容。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规划设计过程中,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等各方积极参与,形成了研究规划设计方案的明确结论和建议,为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情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2002年正式动工以来,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进度较快,相关的转移工程和水资源配置工程已经陆续完成,有效改善了华北地区的水资源供应紧张局面。
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方案有哪些

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方案有哪些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核心部分,主要任务是调剂汉江水资源,引水经数千公里长的干线输水渠道向北输水至黄淮海平原、北京天津、山西、河南等地,使南方丰水时节容易出现的河川洪水和湖泊库容充足的河流水源向北为缺水区及水资源极端紧张区进行调配。
其中中线工程一期主要负责以汉江水系的水资源为主,向黄淮海平原输水;中线工程二期主要负责以汉江水系以及长江主要支流为主,向北京城市、河北、河南等地输水;中线工程三期主要负责以长江主要支流为主,向山西、北京等地输水。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的调水方案主要包括水源地水库蓄水、引水、监测、调度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主要负责解决长江中下游城市及农村地区供水问题,主要通过引水工程,把长江水资源调剂到长江流域城市和农村地区,缓解该地区水资源紧张大城市和提高城镇供水水量。
东线工程主要包括长江水源调配、工程渠道建设、水质监测等一系列技术。
南水北调工程西线主要负责解决三峡蓄水后江河干流段乾涸带水资源紧张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西线工程主要通过水资源调节工程,对干旱且水资源紧张区域进行引水调配,并在大规模地保护西线工程水源地生态环境条件下,有序提取长江上游地区水资源向干旱水资源紧张区域引水供给城乡居民和工农业用水。
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方案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核心技术,是广大水利工程技术工作者经过长期不懈努力的科研成果,是广大水利工程建设者付出辛勤汗水的结晶。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东线和西线三大调水方案的实施,大大缓解了我国干旱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紧张状况,为城乡居民提供了丰富的饮用水资源,为工农业发展提供了丰足的用水资源,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方案是南水北调工程不断向前发展的坚实基础,是南水北调工程科学、技术和实践的有力证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方案为中国水利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中国水利工程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中国水利工程进一步提升科学水平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浅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跨流域调水

浅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跨流域调水文章首先简述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跨流域调水的概述,结合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存在的问题,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且绍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跨流域调水措施,从而确保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作用。
标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跨流域调水一、前言近年来,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南水北调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加强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跨流域调水的作用分析,对确保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跨流域调水的概述1、调水工程的技术特性一般来说,任何调水工程都是由水源工程、输水工程和供水工程所组成的,亦即都包括取水、输水和用户供水的各种水工建筑物。
根据调水量、调水距离、用途、实现调水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调水系统某些环节的工程技术方案可能很不相同。
(一)水源工程在人口稠密的丹江口地区,水利枢纽在河口范围内以调节河川径流以尽量减少淹没土地。
在克服水水源工程中,根据地形条件,有时需要设置水泵站提水进入渠道,用水泵汲水来头差。
在供水河流不能保证所需要的调水量的情况下,要建水库甚至是梯形水库,以便进行季调节和多年调节河川径流。
(二)输水工程南水北调中线为长距离输水,因此主要采用渠道输水。
从保持调水水质和水量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看,渠道中有无防渗护面和何种防渗护面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输水干渠上做防护层,甚至做混凝土防护层,以减少水量散失,为将高水质大量的湖水输送至北方缺水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供水工程在水被送到农业灌溉用水区后,再用水区要按照干、支、斗、农、毛的灌溉渠道等级体系,建设大量的灌溉配水区网。
为了选择最佳的调水线路和工程结构方案,一般要进行多方案的设计。
从水的调配来看,设计每一局部调水系统时,考虑其在大区或国家统一水利系统中的位置,用调水渠道把国家主要水源连接起来,形成国家统一水网。
2、中线优缺点中线的优点是水质比较有保证,可以供水的范围比较大。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项重大水利工程,目的是通过调水北送,解决中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问题,改善水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局面。
其中,中线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长江水资源引入黄河流域,为河南、山东等地区提供支持。
本文将对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其设计思路、技术特点和对当地水资源带来的影响。
一、中线工程的设计思路中线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长约1278公里,旨在通过引水将长江水源引入黄河流域,为黄河流域地区提供水资源支持。
中线工程设计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水源:中线工程的调水源主要是从长江干流的汉江、赵水段引水,通过引水渠将水资源输送到黄河流域地区。
2. 项目规模:中线工程项目规模较大,涉及建设引水渠、涵闸、泵站等设施,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3. 工程路线:中线工程所选路线经过的地理环境复杂,需要克服山川河流等自然地理条件的阻碍,同时考虑到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4. 生态保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通过相关措施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
二、中线工程的技术特点中线工程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技术特点:1. 大规模引水:中线工程采用大规模引水方式,通过引水渠将长江水资源引入黄河流域,解决当地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
2. 复杂地形克服:中线工程所经过的地形复杂,包括山川河流等自然地理条件的阻碍,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克服。
3. 工程运行稳定:中线工程的建设需要保证工程的运行稳定性,特别是在繁忙运行时期,以确保水资源的持续供给。
4. 生态环境保护:中线工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减少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相关技术措施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5. 经济运行效益:中线工程的建设需要保证工程的经济运行效益,让地区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以达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南水北调工程方案

南水北调工程方案一、中线工程方案中线工程起于江苏南京,止于北京市,全长约1278公里。
其主要工程包括引水渠、引水泵站、调蓄调节工程和配套工程等。
在具体的工程实施方案中,首先需要设计引水渠的规划和布局。
引水渠的设计要考虑到地质条件、地形地势和水源水质等因素,确保引水渠的稳定和安全。
其次,在引水渠的沿线设置引水泵站,以提高引水效率和保证水质。
调蓄调节工程主要负责提供水量和保证水质,并在特殊情况下能够进行调节和调度。
最后,配套工程包括水源地保护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和环境保护工程等,以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持续发展。
二、西线工程方案西线工程起于四川盆地的岷江上游,止于北京市,全长约2000公里。
其主要工程包括引水渠、引水泵站、调蓄调节工程和配套工程等。
在具体的工程实施方案中,首先需要考虑到工程的地形和地质特点,确定引水渠的规划和布局。
其次,需要设置引水泵站,以提高引水效率和保证水质。
在调蓄调节工程方面,需要根据西线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调节池和调节设施的设置和规划。
最后,配套工程包括水源地保护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和环境保护工程等,以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持续发展。
三、东线工程方案东线工程起于江苏南京,止于山东济南。
该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矛盾问题。
其建设和实施包括引水渠、引水泵站、调蓄调节工程和配套工程等。
在具体的工程实施方案中,需要考虑到工程的地形和地质特点,确定引水渠的规划和布局。
其次,需要设置引水泵站,以提高引水效率和保证水质。
在调蓄调节工程方面,需要根据东线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调节池和调节设施的设置和规划。
最后,配套工程包括水源地保护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和环境保护工程等,以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持续发展。
四、工程建设和实施对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和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到工程的长期性、系统性和复杂性。
首先,需要开展全面的勘察和设计工作,对工程的地质、水文、水质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在设计阶段,需要进行工程的方案比选和优化,确定最佳的工程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 、 理 和控 制 复杂 的特点 。本文 主要研 究 了充 水 、 管 正
常运行 、 应急 调度 和退水 4个 阶段 的调度 目标 、 束条 约
南 水 北调 中线 一 期工 程 输 水调 度 方 案研 究
黄 会 勇 , 文 耀 范 杰2 唐 景 云2 毛 , ,
(・ 1 中国 水利 水 电科 学研 究 院 水 资 源 所 , 京 1 0 3 ; 2 长 江 勘 测 规 划 设 计 研 究 院 规 划处 , 北 武 汉 4 0 1 ) 北 0 0 8 . 湖 3 00
1 2 约 束 条 件 .
( )充渠 流量不 能超 过各渠 段 的设 计 流量 ; 1 ( )充渠 过程 中 , 道 水 位不 能超 过 渠道 设 计 水 2 渠
收 稿 日期 :0 0—0 21 6—3 0
作者简介 : 会 勇, , 程师 , 士研 究生, 黄 男 工 博 主要 从 事 水资 源规 划研 究 工 作 。E— i h aguyn @ e s .o .n ma :un hi g j j cr e l o wy n
摘 要 : 了给 南水 北调 中线 一期 工程 的 长距 离 明渠 输 水 工 程 提 供 高 效 的 输 水 调 度 方 案 , 之 成 为 中 线 工 程 安 为 使
全运 行 的基 础 , 是及 时 、 确 完 成 供 水 任务 的保 障 , 究提 出 了调 度 过 程 中充 水 、 常运 行 、 急调 度 和 退 水 也 准 研 正 应 4个 阶 段 的 调 度 目标 、 束 条 件 、 度 方 案 , 约 调 并在 2 1 0 0年 南水 北 调 中线 京 石 段 临 时通 水 中进 行 了运 用 , 得 很 取
逐 段 递 推 充 水 方 案 自上 而 下 逐 段 充 水 , 于 充 水 便
件和 调度方案 , 以 2 1 并 0 0年京石 段 临时通水 调度 方案
为例 , 在实 际调水运 行 中得到 了验证 。
1 充水 阶 段 调 度 方 案
南 水 北 调 中线 总 干 渠 初 次 运 行 或 者 全 线 检 修 后 再
Hale Waihona Puke 第1 6期黄 会 勇 , : 水 北 调 中线 一 期 工 程 输 水调 度 方 案 研 究 等 南
表 2 充 水 过 程 控 制 目标 参 数
总体积/  ̄J/ m s t ( 3・ 一 )
编号 名称
9
的渠段 长度 , 各 退 水 闸退 出 的 洗 渠 水 量 分 别 为 7 取 5
1 3 调 度 方 案 .
充 水 阶段 采用 逐段递 推充水 方案 。该方 案为 自上 而下逐 渠段完 成对 渠道 充 水 , 首先 将 渠 首段 水 位充 即 至启动 水位 , 后 开启 下游 节 制 闸 , 下一 渠 段充 水 , 然 对
输水 。总干渠输 水 由 6 个节 制 闸控制 , 1 沿线布 置有 分
在保 证总 干渠运 行安 全 的前 提下 , 考虑渠 道 冲洗 、 供 水计划 、 渠道 运行 等要求 , 将各 节制 闸控制 渠段 内的
水 体体积 及 闸前水位 在一定 的时间 内充 至 目标 状 态 。
1 4 充 水 阶段 调 度 实例 .
( )2 1 1 0 0年 京石 段 临 时通 水 运 行 基 本 情 况 。充 水水 源为 黄 壁 庄 水 库 , 大 充 水 流 量 1 . s 入 最 9 8m / ( 渠) 。充水 范围为 石津 干渠 入 总 干渠 口至北 拒 马河 节 制 闸( 包括 惠南 路 泵 站前 池 ) 。充 渠过 程 中 的洗 渠 总 水量 为 10万 m , 5 分别 通 过 唐 河退 水 闸 、 易 水 退 水 北 闸 、 拒马河 退水 闸退 出总干渠 , 北 本文 根据各 退水 闸间
次运行 , 渠道 内无水 , 在正 式运 行开始 前需要 先将 总干 渠充 至 目标水 位 , 一过程 称为 充水 阶段 。 这
过程 、 带水 调试 、 水力学 测试等 工作 的组织 管理和 充水
过 程 中 的事 故 处 理 , 水 过 程 的 可 控 性 强 。 充
1 1 调 度 目标 .
同时利 用渠首段 进 出流量差 对渠 首段继续 充水 。待第 二 渠段 充至启 动水位 , 开启第 二渠 段下游 节制 闸 , 依此 类推, 最后 各渠 段 同时达到 目标状 态 , 开始 对用水 户进
行供 水 。该方案 调度控 制 的关 键在 于制定 各渠段 的充 渠 流量 、 节制 闸开启滞后 时 间及各 渠段 的启 动水位 , 以 保证 各渠 道 同时 达到充 水 目标 状态 。
线 长 15 5 k 从 河 北 省 徐 水 县 西 黑 山 至 天 津 外 环 5 . m(
位;
( )充渠过 程 中 , 位 降 幅不 能超 过 渠 道设 计 要 3 水 求 , 0 3m d 即 . / 。
河) 。总 干渠 以明渠 输水 为 主 , 北京 、 津 段采 用 管 涵 天
好 的 效果 。
关
键
词 : 度 方案 ;充 水 ; 水 ; 急调 度 ;南 水 北调 中线 一 期 工 程 : 石 段 调 退 应 京 文 献标 志码 :A
中图 法 分 类 号 : V 7 T 6
南 水北 调 中线 工程 输水 线 路长 约 14 2k 其 中 3 m, 总干渠 引水渠 首至 北京 团城 湖长 12 6 4 k 天 津 干 7 . m,
第4 1卷 第 l 6期
20 1 年 8 月 0
人 民 长 江
Ya g z Rie n te vr
Vo . 1 41, .1 No 6 Au g., 201 0
文 章 编 号 :0 1— 19 2 1 )6— 0 8— 6 10 4 7 (00 1 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