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者心理
旅游心理的概念

旅游心理的概念旅游心理是指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包括对旅游目的地的期望、动机、态度、满意度、情感体验以及行为表现等方面。
旅游心理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们在旅游中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变化,从而为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和管理提供指导,提升旅游者的满意度和体验。
1. 旅游心理的期望:旅游心理的期望是指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和规划旅游行程时对目的地的预期和期望。
人们选择旅游目的地往往是基于对目的地的某种期望,例如寻求休闲放松、体验新文化、探索冒险等。
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和宣传对旅游者产生的期望有着重要的影响。
2. 旅游心理的动机:旅游心理的动机是指促使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
内部动机包括满足需求、追求愉悦和放松、增强自我形象等,外部动机则包括他人的影响、社会地位的象征等。
不同的动机会影响旅游者的行为和选择,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行程有着不同的需求。
3. 旅游心理的态度:旅游心理的态度是指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行程的评价和偏好。
态度可以影响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决策和行为,对旅游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旅游者的态度有助于旅游目的地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4. 旅游心理的满意度:旅游心理的满意度是指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活动的满意程度。
满意度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客观满意度包括旅游目的地的设施、服务、安全等方面,主观满意度则主要体现在旅游者的感受和情感上。
了解旅游者的满意度可以帮助旅游目的地优化其服务和产品,提升旅游者的体验。
5. 旅游心理的情感体验:旅游心理的情感体验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和情绪。
旅游者可以通过旅游活动来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愉悦、放松、兴奋等;同时也可能面临负面情感体验,例如失望、焦虑等。
情感体验对旅游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旅游目的地需要关注旅游者的情感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和体验。
6. 旅游心理的行为表现:旅游心理的行为表现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和反应。
旅游者五种心理类型

揭露旅游者五种心理类型,教你怎样更好地享受旅程旅游,是一件让人兴奋又充满期待的事情。
然而,不同的人会出现不同的心理状态,接下来我们就来揭露旅游者五种心理类型,并教你怎样更好地享受旅程。
1. 深度探索型这种类型的旅游者希望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和地理环境。
他们通常会选择长时间的旅行计划,喜欢独立探索和体验当地人的生活。
建议这类旅游者在旅游前做好详细的功课,学习当地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等,以便更好地适应旅行的环境,并更具有探索精神。
2. 自我验证型这种类型的旅游者通常是寻求自我发现、自我实现和自我成长的机会。
他们会选择一些挑战性的旅游项目来感受自己的极限和挑战自己的能力。
建议这种旅游者在旅行计划中适当安排一些自我锻炼和挑战项目,但也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3. 逃避压力型这种类型的旅游者通常是想要逃离日常繁琐的生活,找到一个让自己放松身心的地方。
建议这类旅游者选择一些环境宜人、景色优美的旅游目的地,安排一些舒适的活动,比如SPA、美食、瑜伽等,缓解内心的压力。
4. 站高望远型这种类型的旅游者通常着眼于个人职业发展和未来规划,旅游的目的往往是寻找灵感和提高自身教育水平。
建议这种旅游者选择一些具有文化底蕴、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等的旅游目的地,积极参与当地的文化活动,开拓视野、提高见识。
5. 安逸享受型这种类型的旅游者通常是为了放松自己的身心而旅游,享受旅行的过程,尤其是美食和住宿等方面的优越体验。
建议这种旅游者选择一些高档酒店、度假村等环境优美、服务优质的旅游目的地,全方位感受旅途的美好。
总之,不同的旅游者心理类型有着不同的需求和目的,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可以更好地安排旅行计划,达到更好的旅行效果。
简述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简述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研究的是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行为和体验。
它探索了旅游对个体心理的影响,以及个体在旅游中产生的情绪、态度、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特点。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旅游者的心理特征:研究不同个体在旅游中的心理差异,包括性格特征、态度、动机和价值观等。
比如,有些人喜欢冒险刺激的旅游活动,而有些人更喜欢安静舒适的度假方式。
这些心理特征对个体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有着重要影响。
2. 旅游目的地的心理影响:研究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心理的影响。
不同的目的地具有不同的文化、历史和自然环境,这些因素都会对旅游者的情绪、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
比如,一些历史名胜古迹可以唤起人们的敬畏和故事情结,而自然风光则可以激发人们的美感和探索欲望。
3. 旅游体验与满意度:研究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体验和满意度。
旅游体验是指个体在旅游活动中所感受到的情感、感觉和认知等方面的体验。
通过研究旅游者的体验和满意度,可以了解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从而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4. 旅游者的行为和决策:研究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和决策。
旅游者的行为包括选择旅游目的地、预订交通和住宿、参加旅游活动等方面,而决策则涉及到旅游者在面对不同选择时所做出的决策过程。
研究这些行为和决策可以帮助旅游从业者更好地了解旅游者的需求和偏好,从而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5. 旅游心理的影响因素:研究影响旅游心理的各种因素。
旅游心理受到个体的内在因素(如性格、态度和动机)和外在因素(如目的地环境、社会文化和旅游服务)的共同影响。
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帮助从业者更好地设计和推广旅游产品,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涉及到心理学、旅游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旅游者的心理特征、旅游目的地的心理影响、旅游体验与满意度、旅游者的行为和决策,以及旅游心理的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在旅游中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旅游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模式解析

旅游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模式解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增加,旅游业成为了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
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对于旅游行业的发展和经营策略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模式进行分析和解析,为旅游行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旅游消费者的心理特点1. 对新鲜事物的追求:旅游消费者通常对新奇的景点、文化和体验有着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
他们希望通过旅行来开拓眼界,增长见识,满足自己对于新鲜事物的追求。
2. 对美好体验的追求:旅游消费者希望通过旅行获得美好的体验,享受轻松、愉快的时刻。
他们可能是为了放松身心,逃离繁忙的生活,或者是为了与家人、朋友共享美好时光。
3. 自我实现的需要:旅游消费者往往希望通过旅行来实现自我认同和价值,满足自己对于成就和个人发展的需求。
他们可能寻求挑战和冒险,或者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平静。
4. 社交的需求:旅游消费者往往希望通过旅行来扩展社交圈子,结识新的朋友,分享旅游经历。
他们可能是为了寻找同伴一起旅行,或者是希望通过旅行增进与亲友之间的情感联系。
二、旅游消费者的行为模式1. 目的地选择:旅游消费者在选择目的地时,通常会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旅游资源丰富度、文化底蕴、安全性、价格、交通便利等。
他们可能通过互联网搜索、咨询朋友或旅行社等途径获取信息,从而作出最合适的决策。
2. 旅游产品选择:旅游消费者在选择旅游产品时,通常会根据自身需求和兴趣进行筛选。
他们可能会比较不同产品的价格、行程安排、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做出最满意的选择。
3. 旅游消费预算:旅游消费者在进行旅游消费时,通常会有一个预算范围。
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消费意愿来制定预算,并在旅行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他们可能会权衡价格和服务质量,寻找最优的消费体验。
4. 旅游行为习惯:旅游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和运营至关重要。
他们可能会有不同的出行习惯,比如选择自由行或跟团旅游,喜欢探索自然风光或文化遗产,喜欢购物或尝试当地美食等。
旅游心理学之旅游者心理需求分析

旅游心理学之旅游者心理需求分析旅游心理学之旅游者心理需求分析1.引言旅游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旅游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
了解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对于旅游业者制定有效的旅游策划和服务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以便为旅游业者提供相关建议。
2.旅游者心理需求的分类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1 心理安全需求旅游者在选择目的地和活动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是否安全。
心理安全需求包括对于目的地安全的担忧程度、对于交通方式的安全需求等。
2.2 新奇刺激需求旅游者往往会选择去探索新的地方、体验新奇的活动,以满足他们对于刺激和冒险的需求。
例如,参观景点、尝试当地美食等。
2.3 社交需求旅游者通常希望与他人建立联系,包括与朋友、家人一起旅行,或者在旅游目的地认识新的朋友。
他们希望通过旅行来满足社交交流的需求。
2.4 放松休闲需求旅游也是为了放松休闲,远离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旅游者对于寻找安静、舒适的环境,参加放松的活动等有着较高的需求。
2.5 文化体验需求旅游者也希望通过旅行来了解当地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他们渴望体验异域风情、参观文化遗产,以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
3.旅游者心理需求的影响因素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主要的影响因素:3.1 个体差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需求。
个体的性格特征、年龄、文化背景等都会对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产生影响。
3.2 旅游目的地特性不同的旅游目的地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吸引力,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决策也会受到目的地特性的影响。
3.3 旅游服务品质旅游服务品质直接关系到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是否能够得到满足。
好的旅游服务可以提供舒适的环境、体贴的服务等,从而满足旅游者的心理需求。
4.旅游者心理需求的管理策略为了满足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旅游业者可以采取以下几项管理策略:4.1 提供安全保障旅游业者应当确保旅游目的地的安全,提供安全的交通方式和设施,以满足旅游者的心理安全需求。
如何调节旅游者的心理

如何调节旅游者的心理旅游者的心理表现在旅游过程中的变化相当复杂,如何调节旅游者的心理?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调节旅游者的心理的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好导游要多从感情上与游客沟通。
沟通得好,导游与游客会走得相近,心心相通,困难就变得容易解决;沟通得不好,游客就会对导游产生躲避心理,其关系会越处越难,甚至会到了游客无法接受该导游服务的地步,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好的导游能带动全团的情绪,比如一个妙趣横生的小笑话就能与游客拉近距离。
即使出现意外事件,好导游也能顺利地解决。
2旅游者的心理表现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异常复杂,决定旅游者心理变化的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又有主观方面的因素,还有旅游者个体的因素,概括起来旅游者的心理表现主要有以下五种:(一)旅游者的消闲愉悦心理调剂生活方式,提升生活质量是现代人的追求,旅游所固有的娱乐、消闲等特点也正迎合了人们的这一追求。
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朋友结伴、家庭联手,完全脱离每日都必须遵从的某种规律的精神压力,到全新环境中去充分享受自由,在旅游中得到消闲愉悦,激发情趣,全方位地满足了物质和精神享受。
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新时尚。
(二)旅游者的求新心理一个人到异地他乡旅游,摆脱了日常紧张的生活,繁琐的事务,忙碌的工作,成为自由自在的自由人,希望自由自在地享受新的旅游生活。
空间的变化,环境的更新,文化的差异,饮食的独特无不吸引着人们去探求,通过求新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这也是我们将旅游基本方式首先定位于“观光〞的主要原因。
(三)旅游者的求知心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地域的、民族的、古今的、自然的、人文的等等。
旅游的求知是没有精神压力的自觉学习,它寓教育于娱乐之中。
人类不同历史时期创造的文化无私地展现在旅游者的面前,任凭你探究与学习,通过旅游,扩展了认知世界的视野,求知欲在旅游活动中得到充分的满足。
3旅游者的怀旧心理探古访幽、故地重游,乃是旅游者怀旧心理的反应。
游览历史名城、文化圣地,使人仰望长空,抚今追昔,念国运兴衰,忆历史沧桑,在游览中获得心灵震撼、思想启迪之感。
探讨旅游者的心理偏好与行为特征

探讨旅游者的心理偏好与行为特征旅游者的心理偏好与行为特征一直是旅游行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了解旅游者的心理偏好和行为特征,可以帮助旅游从业者更好地调整旅游产品和服务,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下面将探讨旅游者的心理偏好与行为特征,从而为旅游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首先,旅游者的心理偏好是指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念。
心理偏好直接影响着旅游者对目的地的选择和对旅游产品的购买决策。
一般来说,旅游者在选择目的地时,会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文化和历史因素:很多旅游者倾向于选择那些具有独特文化和历史背景的目的地,他们希望能够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体验历史的沉淀。
2. 自然景观:大自然的美景总能吸引着旅游者的眼球,他们喜欢到那些有着壮丽山水和丰富生态的地方去旅游,享受身心放松的感觉。
3. 娱乐和购物:有些旅游者对于旅游的目的是寻找娱乐和购物的机会,他们更喜欢去那些有着丰富娱乐和购物设施的城市。
其次,旅游者的行为特征指的是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行为和旅游决策行为。
了解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可以帮助旅游从业者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提供更好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旅游者行为特征:1. 个体差异:每个旅游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旅游偏好和需求,因此旅游从业者需要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2. 决策过程:旅游者的决策过程通常包括信息搜索、评估、选择和满意度评价等阶段。
旅游从业者可以通过了解旅游者的决策过程,优化旅游产品的信息传递和呈现方式,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
3. 消费行为: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主要涉及预订旅游产品、交通、食宿和购物等方面。
一些旅游者倾向于选择高品质、高价格的产品和服务,而另一些旅游者则更注重性价比。
4. 口碑传播:旅游者通常会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分享自己的旅游经验和感受,这对于旅游从业者来说是一种宝贵的口碑传播机会。
旅游从业者可以通过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来获得旅游者的口碑推广。
不同类型旅游者的心理

不同类型旅游者的心理引言旅游是一种广泛受欢迎的活动,吸引着许多不同类型的旅游者。
每个人在旅行中有不同的期望和心理需求。
本文将探讨不同类型旅游者的心理特点,并为旅游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自然探险者自然探险者是寻求与自然亲近的旅游者。
他们渴望探索未知的地方,追求刺激和冒险。
这类旅游者通常具有以下心理特点:1.好奇心旺盛:他们对未知事物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希望发现自然界的奥秘。
2.冒险精神:他们愿意冒险尝试新的活动和挑战,如登山、潜水等。
3.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他们通常是热衷环保的人,关注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4.追求自由:他们喜欢在自然环境中独处,享受独特的自由感。
对于自然探险者,旅游从业者可以提供更多的户外活动和探险项目,同时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文化追寻者文化追寻者是对历史和文化感兴趣的旅游者。
他们希望通过旅行来了解其他地方的文化遗产和传统。
这类旅游者通常具有以下心理特点:1.好学精神:他们对不同文化的历史和传统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愿意学习和了解。
2.尊重和包容:他们对其他文化保持开放和尊重的心态,愿意接受不同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3.寻找独特体验:他们希望通过旅行获得与众不同的体验,如参加传统节日、参观博物馆等。
4.情感共鸣:他们对于文化遗产和历史故事能够产生情感共鸣,感受到身临其境的体验。
对于文化追寻者,旅游从业者可以提供更多与当地文化相关的活动和体验,如参观古迹、品尝传统美食等。
放松休闲者放松休闲者是寻求放松和休闲的旅游者。
他们希望通过旅行来摆脱日常生活的压力和疲劳。
这类旅游者通常具有以下心理特点:1.寻求宁静:他们渴望远离喧嚣的城市,寻找宁静的度假胜地。
2.注重舒适:他们对于住宿和交通等方面的舒适度有较高的要求,希望能够享受优质的服务和设施。
3.重视健康:他们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希望通过旅行来放松身心,恢复活力。
4.独自旅行:他们喜欢独自旅行,享受独处的愉悦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者心理
旅游是一项非凡的综合性游览观光活动,人们为达到度假、休养、娱乐、探险、求知等目的,出游于地区国家和洲际之间。
中国是旅游大国,近年来,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到中国来旅游的外
国人和国内游客日渐增多,认真探究一下旅游者的心理特征和需求,
对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发展旅游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旅游者的好奇心理
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见到一些新异的刺激物,如街上有人敲锣打鼓
送老工人退休;农村小伙子娶新娘,壮汉抬着轿子,一队锁呐乐队在
前面开路,十分热闹;还有农民吊在竹杆上车水浇灌;妇女摇着纺线车;从蛇肚内取出蛇胆和酒喝,等等现象,都能使游客产生好奇心理。
一次,港台旅游团在广西桂林旅游,中午山区小饭店供给乌黑的墨米饭,吃惯了白米饭的游客,见此米饭既好奇又胆怯,不知此为何物?
热情的导游说摘要:大家吃吧,这叫墨米,是广西河池地区东兰县的
特产,为什么呈黑色呢?据民间传说摘要:有一年天大旱,东兰四周
的红水河也断流了,方圆数百里田地龟裂,禾苗枯死,有一位老汉的
地里侥幸剩下一蔸禾苗活着。
为救活这蔸禾苗,老汉爬了九重山,走
过十六个村庄,还是不见水的踪影,没办法,只好忍痛割断自己的手指,用鲜血浇灌禾苗。
说来也希奇,禾苗得了血的滋润,居然长得很
茁壮,结出一串颗粒饱满的稻穗,老汉因流血过多而死去。
乡亲们把
这唯一的稻穗保存下来,翌年春天用它播种,得到的稻米颜色竟然是
墨黑色,用墨米煮成的饭,香气扑鼻。
常吃墨米,可治疗慢性肝炎,
胃炎,贫血,故有“药米”之称。
通过导游介绍了墨米的神话故事,
顿时使游客情绪活跃起来,团内几位港台老太太纷纷要求购买带回去,让家人共享口福。
二、旅游者的求新求知心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饮食文化更是丰富多采,很多外国游客品尝中国菜,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菜肴,赞不绝口,胃口大开。
在餐桌
上看到这些菜,就象是见到了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不忍心把它吃掉,有的用照相机拍照留念,有的请主人介绍它的名称、来历、制作方法、特色等,他们听得出奇、神采奕奕。
的确,中国菜融实用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不但味美营养丰富,而且菜名颇具诗意。
首先令人耳
目一新的是一道“金钱遍地”,这菜名豪华气派,实则是金黄的冬菇
摆在翠绿的青菜上;粤菜“龙凤呈祥”,多么喜庆吉祥的名字,原来
是鸡、蛇一块烧煮而成;用母鸡炖甲鱼,真是逗趣谐谑,美其名曰
“霸王别姬”,令人大饱口眼之福。
服务员小姐又捧来一盆清香四溢
的酿豆腐,已有饱意的客人一箸未动,服务员小姐笑迷迷地说摘要:
这道菜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最爱吃的御膳宫食。
一听说皇帝吃的御膳,几位外国朋友顿时雀跃,筷勺齐上,一盆酿豆腐一扫而光。
说实话,这道菜用料平常,就是用豆腐裹夹玛瑙肉糜精工烹调而成。
其特
征是过油而不腻,汤浓而不沾,外脆内嫩,甜中透鲜,汁若琥珀,形
似金元,营养丰富,延年益寿。
初次品尝这道菜,饱享口福,获取知识,实是受益非浅。
参观芜湖铁画,是一大艺术享受,工人们以锤代笔,以铁当墨,巧制
出一幅幅精美的铁画来,来厂参观的日本友人也赞不绝口摘要:“真
了不起,中国的文化太伟大了”。
工人师傅手中的锤简直比画家的笔
还要来得自如。
铁画原名铁花,为明末汤鹏所创制。
它酷似国画、水墨画,不过,却
是采铁作画,以锤代笔锻制而成。
它使炉锤之巧同画理相通,将绘画
和工艺相结合,构成黑白分明、虚实相对、苍劲凝重、豪放潇洒、有
强烈立体感的独特艺术风格,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一枝奇葩。
改革
开放以来,铁画一直销往国外,深受国际友人青睐。
日本朋友亲眼目
睹之后,认为这是世界上仅有的产地,对异国文化求新求知心理,在
旅游活动中得到充分的满足。
很多游客观后感慨地说摘要:此次中国
旅游真是不虚此行。
三、旅游者的怀旧心理
探古访幽乃是旅游者怀旧心理的反应。
游过的山水名胜,有机会重游,会感到十分亲切,遐想万千。
西安是中国古都,丝绸之路起点。
想当年,盛极一时。
公元1375年,明朝皇帝朱元璋的次子秦王朱sh
uǎng@①在原城墙基础上修建了规模宏大的明城墙。
游人见到象巨
龙一样的城墙,静卧在八百里秦川之上,数百年前的古城风貌,商贾
云集,市场繁荣,古时的盛况,一一浮现在游人心中。
朝代兴衰,历
史沧桑,留给后人无限遐想。
位于古城西安郊区的秦岭支脉骊山,西
周时期,周幽王曾和褒姒在此建骊宫行乐,并点燃烽火,戏弄四方诸侯,后被犬戎杀于骊山脚下。
人们游此,不禁想起秦始皇暴虐,唐玄
宗昏庸,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华清池寻欢作乐,皇帝国威在骊山大修华
清宫。
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摘要:“长安四望绣成堆,山顶千门
次第开”。
使人遥想当年骊山变成达官贵人的享乐之地。
谁料结果发
生了安史之乱,杨贵妃被缢死于马嵬坡。
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正是唐玄宗晚年在政治上腐败的必然结果。
人们驱车来到骊山脚下,
仰望长空,抚今追昔,想当年华清池水洗凝脂,一派灯红酒绿度时光,广大的老百姓怨声载道,悲愤交加。
诗人杜甫写道摘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长期以来成为人们控诉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名句。
总来说之,不同类型的旅游者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
近几年来,外国旅游者来华旅游的人数和日俱增,尤其是日本人和美
国人更多,就客观情况分析,他们均是经济发达的国家,个人收入较高,加上和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在五
十、六十年代因为实行闭关自守政策,和世隔绝长达三十年之久。
7
6年以后,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92年又推行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对国外的吸引力非常巨大,故而纷纷组团来华参观访问,亲眼看看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繁荣、社会安宁、政治开放的良好
局面。
有的人一踏上中国的土地感到中国是个神秘的国家,什么都要看,什么都新奇,一度中国热在世界上持续好久。
另外,这类人有一
定的社会地位,花钱多少不在乎,只要吃、住、行、游、购、娱满足,
便事事称心,件件如意,乐于来中国旅游。
日本是中国近邻,素有一
衣带水之睦邻友好关系。
日本旅游者来华旅游交通方便,费用低廉,
况且中日文化和习俗又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些均成为日本旅游者来华
旅游的强大驱动力。
我们旅游业者若以一流服务质量一流设备去服务
于每一个外宾,就能在当今旅游市场竞争强烈的形势下,赢得胜利。
华侨和台、港、澳旅游者,这些人都是炎黄子孙,他们中多数人是来
观光、做生意、探亲访友、看病的。
有的老华侨在异国他乡生活了几
代人,思念祖国。
当他们一踏上祖国的土地时,很多人抓起黄土亲吻,很多人热泪盈眶,当他们见到了亲朋好友畅叙阔别之情时,连做梦也
未曾想到能有今天。
这是祖国开放政策带来的结果,否则一辈子也回
不了故乡。
他们看到祖国经济建设快速前进,城乡一派新气象,心中
十分快慰。
台湾是祖国的领土,因为政见不同,两岸隔绝四十多年,
台湾同胞来大陆,处处小心翼翼,生怕人家讲他是从台湾来的。
对待
这种非凡心理,只要我们不持偏见,以诚相待,定能使之感到投身祖
国怀抱的暖和。
时至90年代,国内旅游者如大潮一般汹涌澎湃,席卷中华大地,归
纳起来有六种人摘要:一是农民,二是个体户和离休干部,三是老教师,四是学生,五是工程技术人员,六是退休干部职工以及青年工人,每年约有三亿人次。
这些人收入并不很高,他们以能到达风景名胜游
览点游玩参观为满足,看看祖国大好河山,完成宿愿,条件差些生活
苦些都不在乎。
所以我们旅游工作者需要把握这些人的心理特征,好
好地为他们服务。
在当今旅游热潮推动下,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固然重要,但也迫切需要提升旅游者自身素质,这是刻不容缓的最大任务。
旅游者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