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当这个世界连最后一滴干净的水、一口干净的空气都没有了,钱还有什么意义呢?”这是电影《美人鱼》中的一句经典台词。下列表述与该台词哲学寓意一致的有()

①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②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③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④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重视科技创新的唯物论依据是()

①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②客观世界是瞬息万变的,具有许多不确定性

③反映客观存在的意识才能促进客观事物发展④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判断下列哪些属于规律( )

①新陈代谢

②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③万有引力

④彗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

⑤水往低处流

⑥商品价格上下波动

⑦遗传规律

①④⑦ B.⑤⑥⑦ C.②③⑦ D.①③⑦

4.“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这是唐朝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一首。其中“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B.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离开物质谈运动和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不正确的

D.运动是有规律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5.(2016年高考上海卷24)曾几何时,崇山峻岭原始森林变成了延绵不绝的“光头山”。四川人民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再现了满目苍翠的浩瀚林海,简称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屏障的建成折射出当地人民()

A.秉承绿色生态理念,发挥人定胜天的气概

B.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见生态变化的趋势

C.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D.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努力生态保护环境

6.“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和情感因素。面对生活压力,有人积极倡导这样的励志正能量: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倡导“正能量”是因为它()

①具有创造性,能创造出独立于物质之外的精神

②具有选择性,能在特定条件下控制人的精神

③具有能动性,能够改变人的精神并给人以信心

试卷第2页,总5页

④具有反作用,能够调节和控制人体生理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为解决许多城市内涝频发的问题,近年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运而生。它要求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体现了( ) ①在遵循自然规律基础上调整城市发展规律以利于人类生存 ②人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自然和城市发展的本质联系 ③在遵循自然和城市发展规律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④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决定城市发展收到效果的程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2016年3月,韩国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与谷歌研制的人工智能AlphaGo (阿尔法围棋)进行五番棋大战,最终代表人类出战的李世石1:4投子认输。 对“人工智能”正确认识是( )

①人工智能的思维超越了人类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③人工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人工智能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9.从哲学角度看,下图“等”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该( )

①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分清主流和支流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10.2016年8月30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上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施工高峰期,要按照既定的时间表、路线图,坚定不移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材料表明( )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③思维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④科学决策是深化改革的重要条件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中央政治局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积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打开新局面。这蕴含的哲理是( )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②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 ③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④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12.每个人都知道如果身上痒,通常抓几下就能解决问题。但这究竟是何原

理?美国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揭开了“抓痒”的奥秘。原来抓痒能让向大脑传递刺激的神经细胞变得“迟钝”,从而减轻痒感。这一事实表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我国的“天琴计划”分为四个部分来进行。首先是“月地测距”,通过测距得月亮以及地球的动态变化,同时检验牛顿万有引力常数的变化;而后发射两颗卫星,测量出地球质量的分布、内部的矿产资源等;最后,放三颗卫星到距地球50万公里的高轨上,主要用来测量引力波。由此可见( ) ①整体统率着部分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

④科学技术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制日趋完善以及新媒体的广泛使用,我国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和法制等观念日益增强,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基础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15、.2015年8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规定中小学要明确并保证劳动教育课时,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并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此举旨在通过课堂让学生认识劳动的意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态度,培养积极劳动习惯

。从哲学角度看,重视劳动教育是因为( ) ①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投身实践是获取认识的唯一途径 ④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题卡:

二、非选择题(选作其中一题)

16. 自然灾害每年都会对我国部分地区造成严重影响。面对给我们带来巨大损失的自然灾害,人们曾经试图削弱、消灭它,但最终都不得不放弃。于

试卷第4页,总5页

是人们开始总结经验,逐步转变防灾抗灾观念,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科学防御的防灾抗灾工作思路。一方面,利用卫星,使用先进的卫星遥感技术观测和预报各种自然灾害,运用动力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预测、预报自然灾害的路径和强度,及时掌握和分析灾害的实时信息,做到预报准确,决策科学。另一方面,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夯实防灾抗灾基础,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建立一整套诸如人员避险转移等内容的预案和处置制度。

请简要说明我国在防灾抗灾中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17. 2016年3月8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记者会上表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努力目标是助力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选择是坚持自身的和平与发展,同时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专家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正逢其时。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地球村”“休戚与共”等成为描述时代特征的高频词。面对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性、利益的共同性、挑战的共同性、治理的共同性,单一国家的命运叠加为人类的共同命运。这一理念顺应时代潮流,引领全球治理,体现国际责任,占领国际道义和集体行动的制高点。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知识,分析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正确性。

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D 12、【答案】A 13、【答案】C 14、【答案】C15、【答案】D

16、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防灾抗灾要以各自然灾害运动的规律为依据,而不能人为割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指导实践。在防灾抗灾中,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在防灾抗灾中要反对那种试图消灭自然灾害等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错误观点,也要防止强调客观困难而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

17、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顺应了时代潮流。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维护世界的繁荣与稳定。

③规律是客观的,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展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中国顺应时代潮流,

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