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案例详解
了解一个荷塘大明宫遗址公园有关的小故事。

了解一个荷塘大明宫遗址公园有关的小故事。
大明宫遗址公园位于西安市临潼区,西安市民可乘地铁4号线在大雁塔站下车,换乘公交到大明宫遗址公园(小雁塔站)下车。
公园建设以打造集遗址保护、文化展示、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式城市公园。
目前为止已经有不少人在这里安营扎寨,也有不少人因为各种原因迁居到了这里。
在大明宫遗址之上建设一座城市公园是为了满足市民生活需要以及对城市发展规划和建设的需求。
其实,早不是大明宫遗址保护开发时那样大规模的建起来的,在当时是作为皇家园林的存在,后来经过不断扩建和改造,最终发展成为了今天的大明宫遗址公园。
现在大明宫遗址的发掘、研究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了,只剩下最后的断壁残垣和一些零散遗迹了,其中有一块“玄武门”之名就在这里面啦。
所以说,今天在大明宫遗址附近建一座公园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一、古代建筑特征大明宫宫殿式建筑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750米,东西宽720米,占地面积约57万平方米,建筑规模宏伟。
宫内建筑的布局由南到北分别为:内廷建筑东(中轴线)称中庭;中(外轴线)称太和;南(内轴线)称文昌;西(外轴线)称昭化;北(内轴线)称大明。
宫内建筑布局有四大特色:第一是宫城是全国六大宫殿格局中首次出现的一组宫城(即宫殿区)格局;第二是宫墙是宫城核心部分,也是整个宫城设计的核心部分;第三是宫城外四周为宫墙围合部分;第四是宫墙外建筑布局上有四个主要宫门。
皇城为中央宫殿区,除四门外各设三道宫门;内廷设置有三重宫门:第一重宫门、第三重宫门;宫墙是宫殿建筑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皇宫平面呈长方形(或称正方形)。
宫城以中轴线将四门分别分为东、西两园:在南园内东西轴线上又分为前朝、中朝和后朝;在南园中部又分成东西两园:前朝中称为“中”;后朝即称“西”;宫墙外称为“内”。
中庭为正方形池台,面积约75.4平方米;中央庭院为方形池台基面和四面围墙,总面积约82.5平方米。
1、前朝建筑特征前朝建筑结构主要是宫殿的主体建筑,宫殿中以帝王居住的宫殿为主体,宫城的范围包括宫墙、南园、西园和东园之中所有建筑,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一个重要方面。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体规划设计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体规划设计1、本文概述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体规划设计是我国唐代大明宫遗址的综合保护和合理利用规划。
大明宫作为唐代最重要的宫殿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随着历史的变迁,大明宫遗址逐渐被埋入地下,保护和传承工作显得尤为紧迫。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和科学规划,将大明宫遗址建设成为集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教育、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国家级遗产公园,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大明宫遗址的历史价值、地理条件、文化背景和社会需求,在保护遗址原貌的同时,努力实现与现代城市生活的和谐融合。
通过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和景观设计,打造一个能够展示唐代皇家文化魅力、满足现代市民休闲需求的国家级遗产公园。
本文将从规划设计的背景与意义、规划目标与定位、规划策略与原则、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景观设计与环境营造、文化展示与传承发展、交通组织与人流引导、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分阶段建设与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提供全面、科学的指导。
2、历史文化价值研究大明宫作为唐代皇家宫殿的代表,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
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总体规划设计中,深入研究其历史文化价值至关重要。
大明宫始建于唐太宗年间,后经高宗、武则天等皇帝扩建修缮,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它见证了唐朝的兴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在规划中,我们应该尊重历史事实,保护和继承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
大明宫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它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荣,承载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与碰撞。
在设计上,我们应重点展示大明宫的文化多样性,并通过遗址保护、文化展览和教育活动,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这一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通过对大明宫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唐代建筑、宫廷生活、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
该计划应包括对考古工作的持续支持,以及研究成果的系统组织和传播。
唐风园林研究——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例

唐风园林研究——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例[摘要]:本文从介绍唐代长安城的布置规划到宫廷别苑的建筑,引申出唐大明宫在其构建中的重要性;围绕唐大明宫,分析了唐大明宫的布局和规划;以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例,进一步叙述唐大明宫遗址公园营建的现代意义和对现代北方园林的影响。
[关键词]:唐风园林历史文化建筑风格唐代在古城西安有着重要的印记,可以说,在西安的城市园林建设规划中,很多都与唐文化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池,还有新建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等,一系列的唐文化的建筑题材,让现代城市居民不仅拥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穿越”唐代,体验盛世文化的光辉,他们就像现代城市的标记,为现代园林城市的营建找到新的立基点,特别是与遗址文化的相融合,做到了考古与城市发展的结合,为后来者提供研究的先例,让文化遗址得以保护和有效利用。
一、唐代城市规划及宫廷别苑建筑简介唐代在我国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份额,其经济文化的繁荣,是当时亚洲乃至世界的中枢,其统治时间长度与相对平稳的社会关系亦是少有。
唐都城长安(现在的西安)是当时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早在隋代,宇文恺就运用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巧妙利用龙首原等九个高岗地势和八水北流入渭的有利自然条件,合理的施以人工,使唐长安城形成一个完整的园林体系,即一带、二阜、三苑、五渠、六岗、七寺、八水、九原、十一池、十二街树、二十一园的城市园林体系。
唐朝大致上沿用其对长安城的规划布置,历经唐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力昌盛,人口增多,其建筑园林也日益兴起,特别是宫廷内苑所组织兴建的几处大的皇家避暑离宫,更是以气势恢宏著称。
比较著名的有利用隋仁寿宫改为九成宫,后于唐长安皇宫北侧建大明宫,又于终南山建翠微宫,后又于铜川建玉华宫,最为后人赋予神秘色彩,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唐大明宫。
二、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规划理念对于大明宫遗址公园的规划,按要求,建成后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基本还原唐代大明宫的历史原貌,在文物保护的基础上,体现了旅游的元素。
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全面开工建设

明宫 国家遗址公 园保护工程全 面开工建设 , 工程计划 园—— 青川县东河 口地震遗址公 园开 园。
据 介绍 ,青川 县东河 口地震 遗址 公 园是 汶川 大
大 遗址保 护 的一 次综合性 、 大规模 的探 索 , 成 为 未 地 震 中地 质破坏 形态 最丰 富 、地震堰 塞湖数 量 最多 将 最 为集 中 、伤亡 惨重 的地 球应力 爆 发形成 的地震 遗
推进 路 灯节 能 项 目,每个 月 通 过招 投 标 购 买的路灯 全部都 是节能灯 。
公 园包括唐 文化 主题公 园 、 古 主题公 园 、 风休 闲 要是规划保 护范 围、 考 唐 制定保 护措施 、 划定保 护界 限 , 建
及 生 活 主题 公 园 等 。 ( 宗帅 赵 少杰 ) 韩
设遗址公 园大 门 、 游览 步道 、 遗址保护护栏等 , 已于 l 0 月 6日完工 。二期任务主要是 开展具体 的保护工作 、 建立科考 基地 、 建设地 震遗 址游览 系统 、 物馆 、 博 抗震
高频 无极 灯 是 ‘ 海 制 造 ” 的节 能新 殊
技术 产 品 ,今 年 8月 份起 陆 续在 城,白莲 路 、华 海 路 、
安平 台 、夏 美路 4条 干道 已全部 换 用 节 能 高频无 极灯 ,共 10盏 。 2
据悉 ,珠海市主城 区路灯 以前 主要使 用 高压钠灯 、白炽灯 ,其启动 时间需 要 l~ 0 5 2
9月底 , 广元市启 动 了东河 口地震遗址 公 园保 护
大 明宫 国家遗址 保护展 示示 范 园区 暨遗址 公 园 址 群 。
保 护工程规划 占地面积 1. m , 心区大 明宫 国家 91 k 2 6 核
遗址公 园 占地 3 m 。同时, 明宫周 边棚户 区改造 与建设 工作 , .k z 2 大 编制 了 《 东河 口地震遗 址公 园建设性 规
唐大明宫遗址公园概念设计探析PPT课件

帝国大道平面
帝国大道上的遗址
4 唐大明宫遗址公园设计研究
4.1 基地概况
◆ 唐大明宫遗址位于西安市北郊 ◆ 陕西省于1957年公布大明宫及东西内苑遗址为“陕西省第二批
名胜古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国务院于1961年公布大明宫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遗址保护范围分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 ◆ 遗址保护区范围南至自强东路,北至玄武路,西至未央路,东至
(1)存放在古迹内的博物馆藏品; (2)博物馆保存的,或考古、历史遗址博物馆展出的考古藏品; (3)露天博物馆。
2.3 城市遗址保护的积极条件
城市遗址保护与利用相对于郊外乡野的遗址而言,有三方面有利 因素。
◆ 经济优势 城市经济实力较强,政府有相对雄厚的财政力量投入到遗址的保
护与利用工作。
◆ 区位优势 遗址多处于城市中心地段,与市民的生活关系紧密,作为主题公
的保护模式,是目前国内外较好的解决遗址保护、发掘、研究、展示 等多方面要求的模式。
◆ 保护与公园设计结合 利用遗址这一珍贵资源进行规划设计,将遗址保护与公园设计相
结合,运用保护、修复、展示等一系列手法,对有效保护下来的遗址 进行重新整合、再生,将已经发掘或尚未发掘的遗址完整保存在公园 的范围内。
◆ 理念核心——现场保存展示 以遗址及其周围地环境为保存展示的主要内容,使游客在身临其
现状地貌已不同于历史,但仍有历史地貌残留的痕迹,笔者在设 计中对于地形秩序组织是在考虑现状的基础上延续和恢复三大殿高起 的地貌以营造中轴格局。
(3)唐尺控制网的建立
傅熹年研究认为,唐大明宫整体布局的 尺度和隋唐长安城50丈的基础网格基本相同。
参照傅先生的研究成果,有学者对唐大 明宫平面的布局原则进行研究:即以含元殿 为中心,以唐尺50丈(147米)的距离为网格间 距,在遗址和现状叠加的平面图上排布网格, 进行分析。
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1、空间规划
1、空间规划
空间规划是遗址公园景观规划的重要环节。在杜陵遗址的景观规划中,应根 据遗址的特点和保护要求,合理划分空间区域。例如,可以将杜陵遗址分为核心 保护区、缓冲区和旅游区三个区域。核心保护区应重点保护遗址的核心区域,禁 止游客进入;缓冲区可以设置一些必要的旅游设施和建筑,但需要限制游客数量; 旅游区则可以设置一些旅游景点和活动场所,供游客参观和体验。
3、人文性原则
3、人文性原则
人文性原则是指在遗址公园景观规划中,应注重体现遗址的历史、文化和艺 术价值。在杜陵遗址的景观规划中,应深入挖掘杜陵的历史文化内涵,将其融入 到景观设计中。同时,应注重展现西汉王朝时期的文化特点和生活方式,使游客 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化魅力。
三、景观规划方法
3、设施规划
设施规划是遗址公园景观规划的基本要素。在杜陵遗址的景观规划中,应根 据游客的需求和保护要求,合理设置各种设施。例如,可以设置一些必要的旅游 设施如游客中心、休息区和餐饮区等;同时,应注重公共卫生设施的设置如垃圾 桶、厕所等;此外,还可以设置一些安全设施如监控系统和消防设备等。
四、结论
基本内容
此外,为了提升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可达性,设计师团队还对公园周边的 交通网络进行了规划和优化。通过设置多处公共交通站点、拓宽道路、加强停车 场建设等方式,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的出行选择。
基本内容
总的来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体规划设计旨在保护历史文化、提升游客 体验、增强公园的可达性和城市功能互动性。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大明宫国 家遗址公园已经成为了一个融合历史文化、现代城市发展以及自然生态的综合性 城市公园。
基本内容
在设计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体规划时,设计师团队充分考虑到公园的历史 文化价值、地理位置以及与周边环境的互动关系。首先,为了保护和展示唐文化 的独特魅力,设计师们在遗址公园内设立了多个博物馆和历史遗迹保护区。这些 区域不仅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也使得公园成为了一个 生动的历史课堂。
曲江模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成功案例

曲江模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成功案例西安作为世界四大古都和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西安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世界性和唯一性,尤其是位于西安城市郊区的周秦汉唐文化遗址、名胜古迹,更是难得再现的文化地标。
从文化产业发展上来说,西安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无疑是西安人的幸运。
但是,随着西安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物保护经费缺口大,文化建设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生活在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内的城市居民,特别是城中村居民的生活状况得不到有效改善,文化遗产保护也得不到有效保护。
如何破解这个城市现代化和大遗址保护和谐发展的世界性难题,打破“守着金筷子银碗讨饭吃”的困境?《西安曲江模式:一个城市的文化穿越》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堪称城市管理创新典范的成功范例,翔实生动地阐释了西安曲江新区创造的不同于北上广的新路径,一条在历史文化遗产丰富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城市发展与文化产业突破的新路径。
所谓新路径,就是西安曲江在平衡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的同时谋求城市发展,在谋求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谋求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和发展文化产业,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即寓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于开发利用之中,以开发利用促进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实现文化资源保护和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双赢。
比如位于西安曲江新区境内的大雁塔、大慈恩寺遗址、曲江池、唐城墙遗址、寒窑、秦二世陵,还有跨区域发展的大明宫遗址公园、楼观道文化展示区、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法门寺景区等,有的景区狭小,有的淹没在城中村里,有的远离市区,游人罕至,默默无闻。
近几年来,曲江新区坚持“文化立区,文化兴区”战略,以“文化+旅游+城市”的发展模式,强力推动,倾情打造出大唐芙蓉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等大型和超大型旅游文化景区,特别是随着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寒窑遗址公园、秦二世陵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开元广场等重大文化旅游项目相继建成开放,曲江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旅游内容日益丰富,呈现出唐文化、秦文化和宗教文化旅游内容齐全的文化旅游新格局,成为全国文化旅游园林中的一朵靓丽奇葩。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方案深化设计及阶段性总结

方案深化设计及阶段性总结2009-5-21一、总体定位二、设计意向三、景观分区四、目标及系统五、主要景观节点六、外围景观节点七、宫墙外缓冲区目录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大明宫遗址公园景观方案设计 世界文化遗产前所未有的遗址、考古、保护、展示实验工程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市民文化休闲公园一、总体定位:一、总体定位二、设计意向三、景观分区四、目标及系统五、主要景观节点六、外围景观节点七、宫墙外缓冲区目录二、设计意向:“一轴三区,宫墙环碧;文化遗产,城市景观”。
二、总体意向:“一轴三区,宫墙环碧;文化遗产,城市绿荫”一、总体定位二、设计意向三、景观分区四、目标及系统五、主要景观节点六、外围景观节点七、宫墙外缓冲区目录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大明宫遗址公园景观方案设计三、景观分区殿前区宫殿区宫苑区缓冲区设计面积约2.3平方公里。
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大明宫遗址公园景观方案设计三景观分区:依托于一轴三区的历史格局,总体空间架构细化为:“两轴两环八区”包括约30个文化广场,7个博物馆,20个园中园,约65个遗址点,使之成为一个富有文化基因的遗址公园。
两轴:大明宫中轴和横轴。
两环:宫苑区绿化外环和太液池绿化内环。
下面按此架构展开介绍12354768一、总体定位二、设计意向三、景观分区四、目标及系统五、主要景观节点六、外围景观节点七、宫墙外缓冲区目录四、目标及系统完成中轴线空间设计,展现“三区”历史格局框架,明确遗址公园范围,奠定持续发展基础。
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大明宫遗址公园景观方案设计四、目标及系统1、遗址系统2、道路交通系统3、宫门宫墙系统4、植被系统5、水系统6、照明系统7、建筑服务设施系统8、标识系统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大明宫遗址公园景观方案设计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大明宫遗址公园景观方案设计未探明遗址已探明遗址重要遗址4.1遗址系统重要遗址都集中在中轴和太液池周边,2010年开园的重点遗址为:1)丹凤门2)含元殿3)太液池4)玄武门5)麟德殿6)三清殿7)清思殿其他建议可能展示的遗址有:8)望仙台9)延英殿10)九仙门11)青宵门12)银汉门13)珠镜殿14)太和殿15)左银台门16)右银台门17)崇明门18)光顺门19)延英门20)昭庆门21)含耀门22)东朝堂遗址23)西朝堂遗址24)兴安门25)建福门26)望仙门27)骆驼岭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大明宫遗址公园景观方案设计4.2道路交通系统在总规一、二级园路的基础上,结合景观设计了三、四级园路和广场,形成完整的园路系统及空间节点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小火车停靠点 代步车租赁点
电动小火车:10元单程
单人电动车:25元/半小时
自行车:10-15元/半小时
逍遥车:30元/半小时
22
大明宫-亮点产品解析
产品启示:尊重遗址原真格局,融入现代科技技术与互动体验项目,重视夜景系统的打造
②含元殿
②丹凤门遗址博物馆
②③④⑤-亮点景点 -其他遗址景点 -中轴线
55
宫廷体验表演:20min
唐朝马术表演:15min
皇家体务配套系统 现代化的游客服务中心——940m2
VMS智能化平台显示系统
文化的细节表达——丰富的景观小品、标识系统
44
大明宫-案例小结
空间 产品 文化 景观
与城市空间融合,半开发式设计,“旅游景区+城市公园”主客共享 尊重遗址原真格局的基础上,接轨现代科技增设互动体验产品 旅游演艺、雕塑小品、服务系统等加深“文化烙印” 水景、夜景、特色代步交通必不可少
传承
千年古都历史的“活化石”
区域开发总体布局: “一心两翼三圈六区”
纳新
活力新城 的“中央公园”
11
大明宫-空间解析
大空间半开放式设计,主客共享;核心景点布于中轴及边角区,特色代步交通跟进
总体布局及空间尺度
特色交通及游线组织
开放绿地区 遗址核心区
遗址景点 服务及商业配套
主要文化景点与商业点约呈2:1布设
③缩微景观 ④遗址中心-展厅一角 ⑥夜景-大夜池
⑤ IMAX3D影院 ④遗址中心-陶吧 ⑥夜景-宫门
33
大明宫-配套产品简介
通过丰富的旅游演艺、服务平台、导览系统等周边产品加深文化表现力
大型唐朝迎宾仪式:20min
丰富的旅游演艺活动——各种表演每天两场,每场15-40min
皇家骑警巡游:40min
③
②⑤ ④
②
➢六大产品亮点: ① 由8公里宫墙、宫门、中轴构成的大规模遗址格局 ② 独特的殿、门等东方地标性古建筑 ③ 科学复原研究基础上建设的大明宫微缩景观 ④ 集考古、科普、游艺和旅游为一体的遗址中心
⑤ 以IMAX3D电影、实物、电子、模型和标牌合二为一的
遗址阐释系统 ⑥ “月光大明宫”的夜景观系统
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中国最大的露天古代宫廷文化遗址博物馆,西安的“城市中央公园”
【综合概况】唐时的大明宫,雄踞于西安城北的龙首塬上,是当时全世界范围内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曾经有17位皇帝 在此“上过班”。唐末战乱,毁于战火。2010年原址复建后正式开园,现占地350公顷,拥有50多座殿堂和阁楼。 【发展定位】以大明宫遗址保护改造和展示盛唐文化为特色,建设集文化、旅游、商贸、居住、休闲服务为一体的、具有 国际水准的城市新区。 【投资费用】总投资为120亿元(迁安费:建设费=3:1) 【运营情况】大部分开放,遗址密集区收费,门票60元 ;开业两年内接待200万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