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问题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问题研究

------------------黄迎兰

2003年9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提出了振兴东北的指导思想、原则、任务和政策措施。但是这个众人皆知的口号提出七年以来,成效却并不大,东北三省工业依旧没能迅速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假期里,查阅了一些资料,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

首先,我们都知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着重要的意义,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资本存量巨大,战略地位突出,但其调整改造的过程具有特殊性和艰巨性,因此需要国家从全局战略上进行整体规划。1、发挥东北老工业基地优势,可以为全国推进新型工业化探索方向。2、从发展态势看,东北可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的翻两番做出重要贡献。3、适应WTO需要,东北地区将为提高我国市场竞争力做出突出贡献。4、解决东北国有企业和资源型城市的问题,可以为国家长治久安做出重大贡献。

东北地区工业目前的现状是,自从中央启动振兴东北战略,祖国东北角,异常振奋。东北憧憬,可以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地区之后的中国内地经济“第四增长极”,并将开创一个“新东北时代”。但是,目前的东北老工业,重工业是主体,10大行业合计占东北工业的7成以上,而且,国有经济仍然是东北工业的主体,大中型企业在东北工业中占支配地位。

究其原因,主要的问题有:1、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相对缓慢 2、债务包袱比较沉重。3、近4成的企业生产能力闲置问题比较突出 4、效益较好的企业比重不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下,东北新工业之路步履艰辛。东北落后的最根本原因其实是体制上的落后,是市场经济观念、形态、体制在东北的发育不良、甚至不发育,是国企集群的巨大历史包袱和民营经济的盘子太小。东北能否振兴,取决于能否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培育发展民营经济的市场生态和体制环境来。仅靠政策扶持,或者单靠资金扶持,难以让东北老工业实现复兴。目前国家采取的扶持政策有:债转股、清理三角债、全国优化资本结构试点。

由于东北受前苏联经济模式影响较大,计划经济色彩较重,虽然改革已20多年,但政府、企业和个人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整个社会有浓重的官本位意识和以上思想。加上那些所谓的既得利益者创造的巨大阻力,改革寸步难行。

然而,改革依然有着独特的有利形势,例如,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都为改革带来了新机遇,科技革命也带来了迎头赶上的好机遇。

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调整、改造和振兴老工业基地,要解决国企问题,同时发现非国有经济,发展过由于非国有相互融合的混合经济。其次,中央和地方政府应有必要的投入,但主要用于转换机型,改善环境,而企业发展所需资金要靠市场。再次,既要重视发展装备工业,也要通过市场选择发展其他优势产业。同是发

挥老工业地区的现实和潜在优势,引入外不可移动要素,促进区域经济上新台阶,抓住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期,加快调整、改造和振兴进程。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条曲折向前的道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三年多来,国家现有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已经基本到位,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积极可喜的成绩,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东北三省目前取得的成绩只是阶段性的,与全国特别是发达地区相比较还有较大差距,经济总量仍呈下降趋势、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深化国企改革战略重组困难重重、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面临考验、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缺少政策保障、就业民生和社会保障压力大、诸多风险依然存在等,尤其是东北三省思想观念转变和体制机制创新,以及一些历史上积累的影响长远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还没有完全解决,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工作,全面实现振兴目标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克服种种弊病,循着振兴东北的指导思想、原则、任务和政策措施,积极推进东北地区新工业化进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