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合集下载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技术比较与选择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技术比较与选择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技术比较与选择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乳腺癌的治疗中,放射治疗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比较乳腺癌放射治疗的不同技术,并探讨其各自的选择条件和潜在优缺点。

一、乳腺癌放射治疗的常见技术乳腺癌放射治疗的常见技术包括全乳腺放疗、局部乳腺放疗、节段放疗等。

全乳腺放疗是将整个乳腺进行放射,适用于乳腺癌早期和中期的治疗。

局部乳腺放疗是针对肿瘤灶及其周围组织进行放射,适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

节段放疗是在局部乳腺放疗的基础上,根据肿瘤位置选择放射的部分乳腺,适用于小肿瘤和难治性乳腺癌。

二、全乳腺放疗与局部乳腺放疗的比较1. 治疗范围:全乳腺放疗覆盖整个乳腺,包括乳房、皮肤和淋巴结,能够有效消灭潜在的癌细胞。

而局部乳腺放疗仅放射肿瘤灶及周围组织,相对于全乳腺放疗范围较小。

2. 副作用:全乳腺放疗由于辐射的覆盖范围广,可能会导致乳房形态改变、皮肤反应等副作用。

而局部乳腺放疗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不会对整个乳房产生明显影响。

3. 适用病例:全乳腺放疗适用于乳腺癌早期和中期患者,尤其是存在淋巴结转移的病例。

而局部乳腺放疗适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适合于肿瘤较小、无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三、节段放疗的特点与适用情况1. 病灶定位:节段放疗需要准确定位肿瘤灶的位置,通过影像学和手术标记等方式进行。

这种放疗技术需要较高的手术水平和技术要求,一般在手术过程中进行。

2. 优点:节段放疗可以根据肿瘤位置选择性地进行放疗,减少了对正常组织的辐射损伤。

相比于全乳腺放疗和局部乳腺放疗,节段放疗能够更精确地覆盖肿瘤灶,减少了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3. 适用情况:节段放疗适用于早期乳腺癌和难治性乳腺癌,特别是对于肿瘤较小、位置明确的患者,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放射治疗的作用。

四、放射治疗技术的选择与个体化治疗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选择。

对于不同阶段的乳腺癌患者,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的大小、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患者的年龄、身体条件等因素。

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新进展

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新进展

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新进展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新进展1、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治疗中,放射治疗在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以及改善生存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最新进展,包括治疗技术、剂量计算、治疗方案选择等。

2、乳腺癌放射治疗技术2.1 传统放射治疗技术传统放射治疗技术包括外部放射治疗和内部放射治疗,外部放射治疗常用的技术包括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和强子治疗等。

内部放射治疗主要是通过放射源直接放置在肿瘤周围或内部,例如高剂量率表面放射治疗和乳腺癌粒子治疗等。

2.2 新近放射治疗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新近放射治疗技术不断涌现。

其中,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是一种精确定位并高剂量辐照肿瘤的技术。

其他新近技术包括调强强调放射治疗(IMRT)、融合放疗和免疫放射治疗等。

3、乳腺癌放射治疗剂量计算3.1 剂量计算的基本原理剂量计算是放射治疗规划的关键一步,准确的剂量计算可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剂量计算方法包括射线剂量计算和Monte Carlo方法。

3.2 基于射线剂量计算的方法基于射线剂量计算的方法包括蒙特卡洛算法、ISD(Iterative Surface Dose)方法和点核计算等。

3.3 基于Monte Carlo方法的剂量计算Monte Carlo方法是一种基于随机抽样的方法,它可以模拟射线的传输过程以及与组织相互作用的概率。

4、乳腺癌放射治疗方案选择4.1 早期乳腺癌放射治疗方案早期乳腺癌放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乳房或乳腺床区域的整体放射治疗和局部放疗。

4.2 中晚期乳腺癌放射治疗方案中晚期乳腺癌放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乳房或乳腺床区域的局部治疗和辅助放疗。

5、本文档涉及附件本文档附带相关研究论文、放射治疗方案示例以及剂量计算数据等。

6、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6.1 放射治疗:指利用放射线照射疾病部位,以达到控制肿瘤生长或减轻症状的治疗方法。

6.2 适形放射治疗:是指根据肿瘤部位和形态设计出合适的照射区域和剂量分布,以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技术进展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技术进展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技术进展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放射治疗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手段,在过去几十年间也有着巨大的进展。

本文将重点介绍乳腺癌的放射治疗技术的最新进展,并探讨其对患者的临床应用带来的益处。

一、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放射治疗方法,它通过计算机技术将患者的奇异形状乳腺癌灶纳入到放疗计划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相比传统的两维放射治疗技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可以更准确地确定肿瘤的位置、形状和大小,从而实现更精确的治疗。

二、加速放射治疗技术加速放射治疗技术是乳腺癌放射治疗领域的又一重要进展。

与传统的放射治疗相比,加速放射治疗技术可以缩短放疗时间,减少对患者身体的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乳腺癌患者不仅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还能够减轻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

三、调强放射治疗技术调强放射治疗技术是一种通过放射束的强度分布来改善乳腺癌放射治疗效果的方法。

通过使用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医生可以更加精确地瞄准肿瘤灶,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辐射损伤,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四、高剂量率放射治疗技术高剂量率放射治疗技术通过提高放射束剂量率,使得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更高的剂量,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与传统的低剂量率放射治疗相比,高剂量率放射治疗技术可以大幅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对患者身体的负担,同时也提高了治疗效果。

五、靶向放射治疗技术靶向放射治疗技术是一种将靶向药物与放射治疗相结合的新兴技术。

这种技术的应用可以增强放射治疗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靶向放射治疗技术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六、个体化放射治疗技术个体化放射治疗技术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理特征,为患者量身定制的一种放射治疗方法。

通过使用个体化放射治疗技术,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现更加精确的治疗,提高疗效,并减少对患者的不适。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规范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规范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规范放射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环节,术后放疗能有效减少病灶复发的风险,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然而,放射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治疗的规范性。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规范操作,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1. 术后放疗适应证准确界定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适应证应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分期和其他相关因素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乳腺癌患者需要接受术后放射治疗的适应症有:肿瘤直径大于5cm,淋巴结转移,术后病理发现肿瘤切除面超过1mm的浸润,以及ER阴性和PR阴性的三阴性乳腺癌等。

2. 辐射计划设计放射治疗前需要进行辐射计划设计,以确保辐照病灶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计划设计过程中,应准确确定病灶部位、辐射照射剂量和照射方式。

常用的照射技术包括传统的二维照射和现代的三维逆向规划照射。

在计划设计过程中,需充分考虑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尽量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3. 辐射治疗剂量与分数对于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常采用常规分数剂量为1.8-2.0 Gray (Gy),每次照射1分一次,每周5-6次进行的分数治疗。

总照射剂量一般为45-50 Gy。

对于高危人群,如接受淋巴结清扫术或肿瘤切缘阳性的患者,可以在常规放疗剂量的基础上增加加酌剂量。

4. 治疗期间的持续监测放射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反应。

定期进行妥善的疗效评估和不良反应的监测,并及时调整治疗计划以及处理不良反应。

同时,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进行全程管理,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完成治疗。

5. 并发症识别与处理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如乳房疼痛、乳头溢液、皮肤红斑、疲劳等。

在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及时处理。

对于皮肤反应,可以采用护肤品和局部药物来减轻不适;对于其他并发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6. 随访与复查术后放射治疗结束后,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与复查。

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及恶性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情况。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计划优化与评估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计划优化与评估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计划优化与评估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和治疗对患者的病情恢复和生存率具有重要影响。

放射治疗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放射线的照射来杀灭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然而,在制定放射治疗计划时,如何优化计划并进行评估是非常关键的。

一、放射治疗计划优化乳腺癌的放射治疗计划优化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在尽量保证肿瘤灭活的前提下,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现代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为优化治疗计划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常用的优化技术包括强度调控放射治疗(IMRT)、调强弧形放射治疗(VMAT)、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等。

1. 强度调控放射治疗(IMRT)IMRT是一种通过调整放疗机器在给药过程中的辐射强度和照射角度来实现剂量分布的方法。

通过IMRT,可以更加精准地控制剂量分布,减少对正常组织的辐射损伤,提高治疗的效果。

对于乳腺癌的放疗,IMRT可以实现剂量在肿瘤灶区域的更好分布,以增加对肿瘤的照射,同时降低对心脏和肺部的照射,减少不良反应的概率。

2. 调强弧形放射治疗(VMAT)VMAT是一种通过调控放射束的强度和照射角度来实现剂量分布的方法,与IMRT类似。

与IMRT相比,VMAT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剂量分布,这对提高治疗效率非常有利。

对于乳腺癌的放疗,VMAT可以实现剂量在肿瘤灶区域的更加均匀分布,以增加对肿瘤的照射,同时降低对正常组织的照射。

3.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3D-CRT是一种传统的放射治疗技术,通过利用CT扫描等图像技术获取患者的三维解剖结构,然后制定三维剂量分布方案。

3D-CRT对乳腺癌的放疗仍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尤其适用于无法进行IMRT或VMAT的患者。

然而,相比于IMRT和VMAT,3D-CRT对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分布较为简单,需要通过设定剂量限制来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二、放射治疗计划评估放射治疗计划评估是指通过一系列评估指标来判断治疗计划的优劣。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新技术与疗效评估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新技术与疗效评估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新技术与疗效评估近年来,乳腺癌成为了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放射治疗作为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放射治疗中的新技术,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

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ation Therapy,简称SRT)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

它利用高精度的成像设备,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准确定位肿瘤,然后通过放射线束逐层治疗患者的肿瘤区域。

与传统的放射治疗相比,SRT具有更高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它可以精确照射肿瘤,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伤。

一项研究表明,使用SRT进行乳腺癌放射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放射治疗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二、调强放射治疗(IMRT)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简称IMRT)是一种通过调整放射线剂量的分布来治疗肿瘤的方法。

IMRT利用计算机控制的加速器,通过改变放射线的强度和方向,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实时调整剂量分布。

IMRT具有更高的剂量精确性和治疗灵活性。

它可以更好地控制放射线照射的强度和范围,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伤,并提高疗效。

IMRT 在乳腺癌的放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三、调强电子放疗(IMPT)调强电子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Proton Therapy,简称IMPT)是一种新型的放射治疗技术。

IMPT利用质子束或重离子束作为辐射源,通过调整其强度和方向,精准地照射肿瘤。

IMPT具有更高的放射剂量沉积精确性和更低的副作用。

由于质子束的特性,IMPT可以在肿瘤内部释放辐射,减少对邻近组织的损伤,并提高疗效。

研究显示,IMPT在乳腺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可以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小副作用。

综上所述,乳腺癌的放射治疗新技术不断涌现,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疗效。

乳腺癌的放射性核素治疗

乳腺癌的放射性核素治疗

乳腺癌的放射性核素治疗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增长。

目前,早期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然而,对于晚期或复发的乳腺癌,常规治疗往往效果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放射性核素治疗成为一种有效的补充治疗手段。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的放射性核素治疗及其应用。

放射性核素治疗是一种基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医学治疗方法。

乳腺癌的放射性核素治疗主要通过注射或口服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药物,使其富集于癌细胞周围或转移到其他组织的乳腺癌细胞,从而实现对癌细胞的杀灭作用。

放射性核素治疗可以刺激肿瘤细胞内部的DNA损伤,同时通过辐射的方式杀死癌细胞。

放射性核素治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放射性核素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不需要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期。

其次,放射性核素治疗可以治疗很难到达或不易手术切除的肿瘤灶,如转移灶或淋巴结转移。

此外,放射性核素治疗还可以作为其他治疗方式的辅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在乳腺癌的放射性核素治疗中,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包括碘-131(I-131)、铷-82(Rb-82)和钇-90(Y-90)等。

其中,碘-131是一种甲状腺类似物,可以富集于乳腺癌细胞中的甲状腺素受体,从而对乳腺癌细胞进行选择性破坏。

铷-82和钇-90则可以通过介导肿瘤细胞的DNA损伤来杀死乳腺癌细胞。

乳腺癌的放射性核素治疗在临床中已被广泛使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研究表明,放射性核素治疗可以显著延长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疗效。

此外,放射性核素治疗还可以减轻乳腺癌患者的痛苦和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放射性核素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因此,在使用放射性核素治疗时,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测和管理,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的来说,乳腺癌的放射性核素治疗是一种重要的补充治疗手段,对于晚期或复发的乳腺癌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2、姑息性放疗
指减轻乳腺癌远地转移伴随的相应症状,控 制病情,减轻痛苦,改善生存质量 时间剂量分割: 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常规、 低分割、冲击治疗
二、与靶区确定相关的区域淋巴引流
乳腺淋巴结分组-1
• 腋淋巴结
胸小肌外侧组(Level I) 胸小肌深面组(Level II) 胸小肌内侧组(Level III, 腋顶/锁骨下)
正规LI、LII清扫者,ALN复发率0.8%-3% 未行手术清扫或放疗者,ALN复发率10%-30% 不完全清扫者ALN复发率3%-19%,且与标本 中淋巴结检出数相关: 检出数为0时,复发率为13%-19% 检出数0-5枚时,复发率3%-7.8% 检出数>5枚时,复发率<3%
ALN(-)原发肿瘤≥5cm乳房切除术后 未放疗者胸壁复发
LI+LII(+), 但LIII(-):0%(0/9) LI+LII+LIII(+):45%(5/11)
Yu JM,Li G, Li JB,2005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预测单因素分析
Yu JM,Li G, Li JB,2005
锁骨区淋巴结转移预测多因素分析
Yu JM,Li G, Li JB,2005
放疗对pT3-4N0M0者LRF的影响
• 放疗与不放疗者,胸壁复发率分别为10.2%、 3.7%,P=0.001 • 区域淋巴结(锁上和腋窝)放疗与不放疗 者复发率分别为5%、4% • pT3-4N0M0者胸壁放疗明显降低了胸壁复 发率,但腋窝和锁骨上放疗与否对区域淋 巴结复发率无明显的影响
J Clin Oncol,2005
Int J Radiation Oncology Biol Phys, 2006, 65(1): 40-4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发转移的基本规律
• 总高峰在4年左右 • 腋淋巴结转移数目多者,受体阴性者和年
轻者高峰提前 • 年轻患者的峰值分布明显 • 受体阳性者在10年左右出现第二个峰值 • 受体阳性者首发转移以骨骼和软组织,泌
尿生殖系统多见,阴性者以内脏多见
辅助治疗推荐原则(一)
Risk group 绝经前
Endocrine -Responsiveness 绝经后
• High risk: 所有N+ 患者
A Goldhirsch et al. JCO vol.21 No.17 p3357-3365
N-患者总体预后
• 5年无病生存率88% • 10年无病生存率80%
乳腺癌主要的预后指标
• 腋淋巴结 • 原发肿瘤体积 • 组织学分级 • 激素受体 • 重要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异常,Neu • 基因芯片结果
T1*
N1
M0
T2
N0
M0
Stage IIB
T2
T3
N1
M0
N0
M0
Stage IIIA T0, T1,* T2
N2
M0
T3
N1, N2
M0
Stage IIIB Stage IIIC
T4
N0, N1, N2 M0
Any T
N3
M0
Stage IV
Any T Any N
M1
* Note: T1 includes T1 mic.
Low risk
Lumpectomy only
• VNPI 5,6,7
Intermediate risk
Lumpectomy +XRT
• VNPI 8,9
High risk
Mastectomy
乳腺癌分期 - T
• 1997 UICC-AJCC分期
•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 Tis 原位癌, 包括无实质肿瘤的乳头Paget’s disease • T1 原发肿瘤最大径2cm及以下 • T2 原发肿瘤最大径2cm- 5cm之间 • T3 原发肿瘤最大径超过5cm
综合考虑各项因素
制定治疗策略
VAN NUYS PROGNOSTIC INDEX
评分
肿瘤直径
手术切缘
细胞分化
1
≤15 mm
≥10 mm
I,II 级无粉刺坏死
2
16-40 mm 1-9 mm
I,II 级伴粉刺坏死
3
≥40 mm
<1 mm
III级,不论有无
粉刺坏死
DCIS推荐治疗原则
• VNPI 3,4
Risk group Minimal risk Average risk High risk
Endocrine-Nonresponsive
不存在
不存在
chemotherapy chemotherapy
chemotherapy chemotherapy
早期浸润性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原则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
腋淋巴结分布示意图
• 第I组腋淋巴结 胸小肌外侧
• 第II组腋淋巴结 胸小肌深面
• 第III组腋淋巴结 胸小肌内侧
乳腺淋巴引流 II
放射治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
• 乳房保留手术后的根治性放疗 • 高危患者乳房切除术后胸壁和区域淋巴结的预防
性放疗 • 局部区域性复发患者的放疗 • 远处转移的姑息性放疗
Minimal risk Tam 或无
Tam 或无
Average risk
High -risk
卵巢去势+Tam +/-chemo Tam
或chemo+Tam
或chemo +Tam
Chemo—Tam +/-卵巢去势 Chemo—Tam
或卵巢去势+Tam +/-chemo 或Tam
辅助治疗推荐原则(二)
Used with the permission of the 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 Chicago, Illinois. The original source for this material is the AJCC® Cancer Staging Manual, 6th edition (2002) published by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
早期乳腺癌 I 期, IIA期, IIB期的T2N1
可手术局部晚期乳腺癌 IIB期 的T3N0 和IIIA期
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乳腺癌 III B 和 III C期
乳腺癌综合治疗手段
• 外科手术 • 放射治疗
局部/局部区域性治疗手段
• 化疗 • 内分泌治疗
全身治疗手段
外科手术
乳腺根治术 扩大根治术 改良根治术
乳腺癌分期 - T
• T4 任何直径肿瘤,直接侵犯胸壁, 或皮肤
T4a 侵犯胸壁 T4b 皮肤水肿(包括橘皮症)或乳腺皮肤溃 疡, 或皮肤卫星结节局限于患侧乳腺 T4c 兼有T4a和T4b T4d 炎性乳腺癌
Stage 0
Tis
N0 M0
Stage I
T1*
N0 M0
Stage IIA
T0
N1
M0
Patey 手术:保留胸大肌 Auchincloss 手术:同时保留胸大、小肌 乳房保留手术 象限切除 肿块切除
Risk categories
• Minimal risk: ER/PR +, N-, T≤2cm, grade I, Age≥35 (所有)
• Average risk: ER/PR-,N-; 或ER/PR +, N-, T>2cm或grade II-III或Age<35
乳房保留手术和放射治疗
• 原位癌乳房保留手术后的放疗 • 浸润性癌乳房保留手术后的放疗
导管原位癌
•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 • 局限于基底膜内的导管上皮恶变 • 组织学亚型:
乳头型,筛型,实心型和粉刺坏死型 • 钼靶片表现典型的微灶钙化,尤其在粉刺坏死型中 • 早期患者80%仅有微钙化,无肿块 • 多灶性和多中心性,但较LCIS发生率低 • DCIS占乳腺癌的比例越高,反映该治疗中心早期诊断的
能力越强(在发达国家该比例达15-20%)
DCIS保乳治疗前瞻性研究总结
研究名称 病人数 同侧乳房复发率% 浸润性癌/总复发%
NSABP- 808 B17
手术
27
手术 +XRT
17
手术
48
手术 +XRT
33
EORTC- 1010
16.6
9
10853
பைடு நூலகம்
50
50
DCIS局部复发高危因素
• 年龄 • 肿瘤最大径 • 手术切缘 • 细胞分化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