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设计原理第二章低层住宅设计.
《低层住宅设计》课件

本课程将介绍低层住宅设计的概念、特点、实践案例和未来发展方向。欢迎 大家参加本次课程并分享您宝贵的意见!
引言
住宅设计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本节将介绍住宅设计的背景和意义, 并简要概述课程内容。
住宅设计的基础知识
概念和分类
深入了解住宅设计的定义以及各种类型的住宅设计。
结论和展望
住宅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分析住宅设计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可能的 创新方向。
低层住宅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望低层住宅设计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探讨 可能的改进和创新。
课程总结和建议
总结课程内容,并提供学员们参与课程并提出意见的机会。
法律法规
探讨住宅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相关法律法规。
关键问题
介绍住宅和要求
1 概念和特点
2 要求和指标
探索低层住宅设计的独特概念和独特之处。
详述低层住宅设计需要满足的要求和指标。
低层住宅设计的实践案例
案例一:北京故宫住宅 区的设计
通过分析北京故宫住宅区的设 计,展示低层住宅设计的实践 案例。
案例二:上海新里洋房 住宅区的设计
介绍上海新里洋房住宅区的设 计,探讨其特点和创新之处。
案例三:广州珠江新城 住宅区的设计
分享广州珠江新城住宅区设计 的亮点和成功之处。
低层住宅设计的优化方案
1
局限性和问题
探讨低层住宅设计存在的局限性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2
优化措施
提供针对低层住宅设计的优化方案和建议。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3低层

3 低层住宅设计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3.2.5 院落空间 1.住宅院落分类 1.住宅院落分类 按使用分:私有独院, 1)按使用分:私有独院,半私有独院 按空间关系分:宅院, 2)按空间关系分:宅院,庭院 宅院:指独立式住宅的外院,从属一户住宅,建筑在内, 宅院:指独立式住宅的外院,从属一户住宅,建筑在内,院 子在外, 字形—— ——开放 子在外,“回”字形——开放 庭院:指受到建筑不同程度围合(不少于三面围合) 庭院:指受到建筑不同程度围合(不少于三面围合)而形成 室外环境,建筑在“ 院落在“ ——封闭 室外环境,建筑在“外”,院落在“内”——封闭
3 低层住宅设计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3.2.2 房间组合 组合类型: 组合类型: 1.平房式低层住宅 1.平房式低层住宅 避免入户主要路线穿过家务院和K 避免入户主要路线穿过家务院和K,W,C等辅助部分 2.户空间占 户空间占2 2.户空间占2 ~ 3层的低层住宅 主要特点1 1)主要特点1:安排楼梯户内位置 形式: A)形式:平行双跑楼梯 转折楼梯 直跑楼梯
3 低层住宅设计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3.1.2 特点 缺点: 缺点: 1.不利于节约用地 1.不利于节约用地 2.低顶面积多 增加了地基与屋顶的处理量, 低顶面积多, 2.低顶面积多,增加了地基与屋顶的处理量,影响住宅建设 经济性 3.较大建筑覆盖密度和较小人口密度不利于提高为住宅服务 3.较大建筑覆盖密度和较小人口密度不利于提高为住宅服务 的道路,管网, 的道路,管网,其它设施的使用效益
3.户空间占一层的集合型低层住宅 3.户空间占一层的集合型低层住宅
3 低层住宅设计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3.2.3 垂直交通 • 楼梯23°~ 45° 楼梯23 23° 45° • 局部爬梯45 ° ~ 90 ° 局部爬梯45 • 少数坡道10 °以下 少数坡道10 分类: 分类: • 公用楼梯,户内楼梯 公用楼梯, • 处理方式:室内楼梯,室外楼梯(无顶盖) 处理方式:室内楼梯,室外楼梯(无顶盖) • 梯间处理: 梯间处理: 封闭式(梯间式)楼梯:梯段独立, 封闭式(梯间式)楼梯:梯段独立,以实体隔开 开敞式楼梯:一边或两边无实墙,梯段与其它空间( 开敞式楼梯:一边或两边无实墙,梯段与其它空间(一 般是客厅) 般是客厅)相通
室内设计原理

(二) 房间平面尺寸与家具布置
1、 卧室平面尺寸与家具布置
主卧10---15平米。次卧6---12平米。单人卧室小于6平米。
2、 起居室平面尺寸与家具布置
适宜面积12---25平米
(三) 门窗设置与家具布置
1、房间门 2、阳台门 3、壁橱门 4、窗
户型是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如人口 规模、代际数和家庭结构)的不同而划分的 住户类型。
套型是指为满足不同户型住户的生活居 住需要而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成套居住空间。
住宅套型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不同户型的 住户提供适宜的住宅套型空间。
一、 家庭人口构成
二、 套型与家庭生活模式
(一) 家务型 (二) 修养型 (三) 交际型 (四) 家庭职业型 (五) 文化型
(二)外廊式 1、长外廊
2、短外廊
(三)内廊式
1、长内廊 2、短内廊
(四)跃廊式
例:巴西里约热内卢跃廊式住宅平面 由通廊进入各户后再有各户内的小楼 梯进入另一层。 由于隔层设通廊,从而节省交通面积, 增加服务户数,且又可减少干扰,每 户有可能争取两个朝向。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绪言
住宅是人类为了满足家庭生活的需 要所构筑的物质空间,它是人类适应自 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并且是随着人类 社会的进步逐步发展起来的。
1---3层为低层住宅,4---6层为 多层住宅,7---9层为中高层住宅, 10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住宅建筑设计不仅涉及建筑学和城市规划 学科,还与许多其他学科有关。
三、交通及其它辅助空间
(一)交通联系空间 (二)贮藏空间 (三)室外空间
1、 阳台
凸阳台悬挑出外墙,也称挑阳台 凹阳台 半凸半凹阳台 封闭式阳台
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第二章低层住宅设计

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第二章低层住节约用地,密度较低, (2)增加了通风和防潮及住宅屋盖的保温与隔
热成本,影响到经济性。 (3)较大的建筑覆盖密度和较小的人口密度,
不利于提高为住宅服务的道路,管网,其它 设施的使用效益。
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第二章低层住宅 设计
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第二章低层住宅 设计
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第二章低层住宅 设计
3.垂直交通
低层住宅的楼梯可分为户内楼梯和公用楼梯。
(1)户内楼梯的常见处理形式:
a.直跑:有利于利用楼梯下部空间,有时也可与客厅结合,处 理成开敞楼梯;
b.平行式双跑楼梯、三跑楼梯多处理成梯间式
4.其他用房
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第二章低层住宅 设计
低层住宅在档次、规模、使用方式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 还会设置其他用途的房间如:健身房、阳光室、娱乐室、书 房、琴房、宠物间、洗衣间等。
5. 庭院
庭院的三种功能:室外活动、花草园林、及道路
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第二章低层住宅 设计
第五节 低层住宅的造型与风格(38页)
4. 空间的利用
(1)利用坡屋顶下的空间
低层住宅较多采用坡屋顶,我们可以将坡屋顶下的空间 处理成阁楼的形式,作为居住储存等空间。当做卧室使用时。 应保证其一半的面积的净高不小于2100mm,最低处净高不 小于1500mm,并使其能直接对外采光。若墙面无法开窗时, 可在坡顶上开老虎窗。对坡度较平缓的坡顶,可直接在坡顶 上开坡顶窗。为使其能通风透气,可做成翻窗。
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第二章低层住宅 设计
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第二章低层住宅 设计
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第二章低层住宅 设计
住宅设计原理第二章低层住宅设计

感谢观看
THANKS
存放需求。
多功能空间
根据家庭成员的兴趣爱 好和生活习惯,设置多 功能空间,如书房、游
戏室等。
室内绿化
适当引入室内绿化,增 加室内氧气含量和舒适
度。
无障碍设计
考虑老年人和残疾人士 的需求,进行无障碍设 计,提高居住便利性。
03
低层住宅的立面设计
立面设计的要素与风格
构成要素
低层住宅立面的构成要素包括墙面、 门窗、阳台、屋顶等,这些要素的组 合和设计决定了立面的整体效果。
卧室
注重私密性和舒适度,根据家 庭成员需求设置不同功能的卧 室。
客厅
作为家庭成员休息、娱乐和待 客的公共空间,应注重空间开 阔、采光良好。
厨房
独立或半开放式厨房设计,方 便烹饪操作和家庭成员互动。
卫生间
数量和位置需满足家庭成员日 常使用需求,注重干湿分离和 通风。
空间利用与舒适度
储物空间
合理规划储物空间,满 足家庭成员不同物品的
过渡空间
利用景观设计将室内与室外空间进行 自然过渡,增强空间的连贯性和整体 感。
室内外空间的互动
通过门窗、阳台等元素,将室内外空 间相互融合,形成动态的互动关系。
05
低层住宅的设计实例
实例一:现代简约风格低层住宅
总结词
简约、时尚、实用
详细描述
现代简约风格的低层住宅设计注重简洁的线条和流畅的外观,强调空间的开放性和通透感。色彩以中性色为主, 搭配少量亮色点缀,营造出清新、现代的氛围。设计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强调空间的灵活性和舒适度,适合追 求时尚、简约生活方式的年轻人。
道路与铺装
设计流畅的道路系统和美观的铺装材料,提 高步行体验。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更多相关下载:/《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一章住宅套型设计第一节概述户型是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如人口规模、代际数和家庭结构)的不同而划分的住户类型。
套型是指为满足不同户型住户的生活居住需要而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成套居住空间。
一、家庭成员构成1、户人口规模2、户代际数3、家庭人口结构:单身户、夫妻户、核心户、主干户、联合户及其他户核心户:一对夫妻和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主干户:一对夫妻和其一对已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联合户:一对夫妻和其多对已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二、套型与家庭生活模式1、家务型2、修养型3、交际型4、家庭职业型5、文化型四、套型居住环境与心理1、人与居住环境2、居住环境心理需求2.1 安全感与心理健康2.2 私密性与开放性2.3 自主性与灵活性2.4 意境与趣味2.5 自然回归性第二节套型各功能空间设计一、居住空间1、居住空间的功能划分2、房间平面尺寸和家具布置3、门窗设置与家具布置4、居住部分空间设计与处理4.1 一般混合结构住宅中,层高每降低100mm,造价可降低1%~3%三、套型居住环境与心理3、交通及其他辅助空间3.4 其他设施3.4.2 垃圾处理:目前比较倾向于不设垃圾井,而由各户袋装垃圾集中于住宅楼外的垃圾收集点,再转送垃圾站处理。
中高层及高层住宅不设垃圾井道时,每层应设置封闭的垃圾收集空间。
第三节套型空间的组合设计三、套型空间的组织1.1 餐室厨房型(DK型)1.1.1 DK型:炊事与就餐合用同一个空间。
1.1.2 D·K型:就餐空间与厨房适当隔离。
2.1 小方厅型(B·D型):用餐空间与睡眠空间分离,而起居等活动仍与睡眠合用同一空间。
小方厅同时兼作就餐和家务空间活动。
3.1 起居型(LBD型):起居空间独立出来,并以起居室为中心进行空间组织。
炊事与就餐合用同一个空间。
3.1.1 L·BD型:起居与睡眠分离。
3.1.2 L·B·D型:起居、用餐、睡眠均分离出来。
C1居住建筑设计原理--住栋设计(上)

• 低层住宅楼栋类型
独户式住宅 并联式住宅 联排式住宅 “Townhouse” 叠拼式住宅 “Cityhouse”
在我国目前的住宅建设中,低层住宅一般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以独立式住宅、并联式住宅为主的低层低密度住宅, 容积率一般控制在0.5以内; 第二类是以联排式住宅、叠拼式住宅为主的低层高密度住宅, 容积率一般控制在0.6-1.2。
三、由套型空间与分组交通空间拼合组成住栋单元,然后再由多种 形式的住栋单元拼合组成住栋整体的组合方式。
这种称为单元式住宅的住栋类型.在我国多层住宅、中高层(小高 层)住宅和高层塔式住宅中广为应用。因为这种住栋是由套型空间经两 次组合构成住栋的,可称为两次性组合方式。
第二节 低层住宅设计
• 低层住宅的特性
联排式住宅因为有花园又有露台而被称作“有天有地” 。每户独门 独院,起居卧室分层,满足了部分追求别墅生活品质又没有足够条件的 购房者。但它的问题也显而易见:
主要是私密性问题, 每排住宅左邻右舍像罐 头沙丁鱼一样排列,户 与户之间的噪音干扰及 庭院内的视觉干扰都很 严重,而中国传统住宅 是非常重视私密性与围 合感的。
二、并联式住宅
(1)特点 ⒈ 并联式住宅是指将两个相当于独立式住宅的房屋在平面上并联起来,
两户共用一面山墙,组合成一栋建筑。 ⒉ 每户三面临空,也有独立的院子。与独立式住宅相比较,能节省用
地,减少室外管网的长度。
(2)案例分析
1.功能空间设置齐全,分区合理。 2.南北入口流线清晰,车库与室内联系方便。 3.一层为公共区域,入口玄关设计需深化;起居室空间独立,开放式厨房和餐厅
• 按进入住宅套型空间的交通组织方式分类
一、接地型住宅 住宅套型空间入口皆在地面上,一般可由地面道路直接进户。各套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第三版 重点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一章住宅套型设计住宅的定义:住宅是人类为了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所构筑的物质空间,它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并且伴随人类的进步逐步发展起来。
户型:户型是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如人口规模、代际数和家庭结构)的不同而划分的住户类型。
套型:套型是指为满足不同户型住户的生活居住需要而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成套的居住空间。
核心户: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主干户:一对夫妻及其已婚子女和孙辈(一个家庭)所组成的家庭。
联合户:一对夫妻及其已婚子女和孙辈(多个家庭)所组成的家庭。
家庭生活行为模式:家务型、休养型、交际型、家庭职业型、文化型住宅室内采光标准每户至少应有一个居室在大寒日保证一个小时以上的日照(以外墙窗台中心点计算)。
房间直接天然采光标准通常以侧窗洞口面积与该房间地面面积之比(窗地比)进行控制。
套型各功能空间设计一套住宅的功能空间可归纳为划分为居住、厨卫、交流及其他三大部分。
居住空间居住空间可划分为卧室、起居室、工作学习室、餐室卧室:主卧室适宜的面积大小在9~15㎡之间,次卧室适宜面积在5~12㎡之间。
卧室空间尺寸应恰当,开间应大于2.4m,开间和进深的比值应小于1/2。
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良好景观,尽量选择南向。
卧室与卧室间不应穿越。
主卧室应提供住户多种床位布置选择,其房间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3000mm。
次卧室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2100mm。
起居室:起居室适宜的面积在10~25㎡之间,其房间短边最小净尺寸宜在3000mm 以上。
起居室应当相对封闭,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起居室门洞布置应综合考虑使用功能要求,减少直接开向起居室的门的数量。
工作学习室:工作学习室的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2100mm。
餐室:餐室最小面积不宜小于5㎡,其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2100mm。
另外,应注意房间平面的长、宽尺寸比例,一般控制在1:1.5以内为宜,避免空间给人带来狭长感。
门的设置与家具布置房间门:房间门的尺寸既要考虑人的通行,又要考虑家具搬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设计要求: (二)、房间组合: 在功能合理的前提下,应尽量加大住宅平面的进深,减小面宽。 1.平房式低层住宅:注意处理好住宅入口与生活院的关系。 2.户空间占2~3层的底层住宅 重点:户内楼梯的位置,及合理形式。 横向楼梯:能使户内交通路线较为集中,有利于功能分区, 通常也较节省面积。不利于减小面宽和加深进深。 位置:a.设在平面中部:平面的前后部分使用楼梯均较为方 便,功能分区较为清晰,缺点是楼梯起步位置距离 入口较远。 b.设在平面前部一侧:楼梯使用方便,平面面宽较大 竖向楼梯:可分双跑竖向梯、直跑竖向梯。
二、设计要求: (三)、垂直交通: 2.公用楼梯 常见处理形式:多采用单跑、双跑或三跑的梯间式楼梯,一般 不设扇步。 位置:一般放在住宅平面的一侧,有时还处理成室外楼梯。
二、设计要求: (四)、空间的充分利用: 1.利用坡屋顶下的空间:将屋顶下的阁楼作为居住或贮藏。 作为卧室时,应保证一半面积净高不小于2.1M,最低处的净 高不宜小于1.5M。作为贮藏用时,如不上人,净高不宜低于 600mm。
第二节
一、主要内容:
低层住宅的套型设计
按照各种住宅户型的功能要求进行房间的组合、 组织平面交通及垂直交通、充分利用空间、协调室 内外空间环境等。
二、设计要求: (一)、功能关系: 解决好功能分区的问题,使“内”、“外”功能区互不 干扰。 主要以分层的方式来解决分区的问题,即把“内”功能 区的主要部分放在上层,而把“外”功能区的主要部分 放在下层。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第二章 低层住宅设计
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教师:
唐成君
第一节 设计要求及平面组合分析
一、定义
低 层住宅一般指1层至3层的住宅建筑。 二、低层住宅的类型 1.城市集合型低层住宅:适应于农业社会及农业社会向 工业社会过渡阶段 2.别墅:既可能是住户间或休养的住所,也可能是常年栖 居的生活用房。 分为:城市型别墅和郊野别墅
二、设计要求: (五)、院落空间 4.按其所处位置分前院、后院和侧院。 前院:位于住户主入口与建筑之间的宅院,适宜作为会客、 家庭聚会、儿童玩耍、花木种植,还可作为室外停车。 后院:位于与建筑背向。人要用作家务院。 侧院:一般宽度不大,通常作为绿化。
第三节
一、水平组合
低层住宅的组合方式
1.独立式住宅: 建筑四面临空,通风采光好,建筑朝向相对灵活,环 境安静,私密性好。 2.并联式住宅 两户住宅在平面上并联组合,形成一栋建筑,每户有 三个朝向向外。 3.联排式住宅 多户住宅拼联,形成一栋建筑,有横向联排、纵向联 排、斜向联排、综合联排。
二、设计要求: (四)、空间的充分利用: 2.利用楼梯上下部的空间:主要是利用在各种类型室内楼梯中, 在供人行走所占空间以外的上部空间,以及楼梯梯段以下的空 间,一般可用作贮藏空间或一些小面积的功能空间。 此外,还可利用人活动区域以上的空间作为吊柜。
二、设计要求: (五)、院落空间 1.定义:住户与住宅附近的地面通过围墙或建筑的围合来确 定的空间上“私有”或“半私有”的从属关系。 2.院落可分私有独院和半私有的合院。 独院式住宅:私密性较好,使用方便 合院式住宅:有利于邻里交往和安全防卫,私密性不强。 3.住宅院落可分为宅院和庭院 宅院指独立式住宅的外院,从属于一户住宅,建筑在“内”, 院子在“外”。开敞 庭院指受到建筑不同程度围合而形成的室外环境,建筑在 “外”,庭院在“内”。封闭
一)、室内个体空间
1、尺度 ●面积小、高度低且较封闭的空间,容易产生 压抑感;可通过色彩、材料、镜面等方面的 处理来减轻空间的压抑感,其原理是使人在 视觉上产生错觉。如用较浅的色调处理天花 和墙面,使之在人的视觉中变“轻”;又如 在窄小空间(走道、卫生间等)的平行墙面布 置镜面,可产生空间被“扩大”的错觉。
第四节
低层住宅的居住环境
影响住宅空间环境的因素有三个方面: 一、室内个体空间的大小、形状和构成(构成主要指 家具、饰面材料和局部装饰等)
二、室外空间(院落、露台、屋顶平台等)的大小、
形状和构成(构成主要指表面材料、绿化、小品等) 三、不同空间(包括室内外)之间的组合关系,主要 有空间的相互渗透、因借和转换等。
三、低层住宅的优点
( 1 ) . 使住户较接近自然:室外院子,顶部生活性露台, (2).形成亲切的尺度 (3).与环境协调更灵活:前院后庭 ( 4 ) . 建筑物结构、施工技术简单,土建造价相对较低。
四、低层住宅的缺点
(1).不利于节约用地,密度较低, ( 2 ) . 增加了通风和防潮及住宅屋盖的保温与隔热成本, 影响到经济性。 (3).较大的建筑覆盖密度和较小的人口密度
●面积较大的空间
面积较大的空间,主要应避免产生空旷感, 即“大而无物”,可通过增加空间的流动感、划分区 域、采用在空间高度上的变化,以及在色彩、家具、 材料、局部装饰等方面的处理,使大面积的空间在视 觉上达到有序而又丰富的效果,并具有亲切的尺度。 例如对面积较大的客厅地面,即可进行多种处理,如 铺地采用有一定方向性的图案,既可在视觉上形成一 定的导向作用,又可打破单调感;再通过地毯来划分 和强调会客区域,使空间的构成主次分明、相得益彰 ;还可利用台阶步级来划分客厅和餐厅,增加空间的 流动感,也使空间更富于变化。
并联式住宅
二、垂直组合:
1.在垂直方向上进行重复性的叠加,它通常采用全重 叠或退阶式和悬挑式叠加。
二、垂直组合:
2.“互补式”组合:不同户在垂直方向上交叉组合,共同 形成一个住宅单元。第三节 低层住宅的组合方式
三、节约用地
1. 减小每户用的面宽。 2.单排布置和多排布置减小总面宽。 3.加深进深的方法: a.利用天井; b.在进深方向错位叠加; c.利用房间在剖面上的高低错落
二、设计要求: (三)、垂直交通: 低层住宅在垂直交通上,一般采用楼梯,局部有时采用爬 梯,还有少数采用坡道。 低层住宅的楼梯可分为户内楼梯和公用楼梯;在处理方式上, 可分为室内楼梯与室外楼梯,又可分封闭楼梯和开敞楼梯。 1.户内楼梯的常见处理形式: a.直跑:有利于利用楼梯下部空间,有时也可与客厅结合,处 理成开敞楼梯 b.平行式双跑楼梯、三跑楼梯多处理成梯间式 c.“L”形、“T”形,一般较少处理成梯间式 d.弧形楼梯、圆形楼梯及螺旋楼梯常与客厅等室内空间结合。